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逆变器部分)
光伏行业发展回顾与形势展望会

4. 为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 参考和建议,推动光伏行业的
可持续发展。
02
光伏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早期发展阶段
光伏技术研发起步
在早期发展阶段,光伏行业主要 集中在科研和技术开发方面,各 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光伏电
池和组件的研发。
政府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光伏行业的发展,各国政 府开始出台相关政策,为光伏项目 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支持。
政策支持与市场拓展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光伏行业 的发展,包括补贴、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 。同时,还将积极推动光伏与其他产业的融 合发展,如光伏+农业、光伏+交通等,拓 展光伏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市场拓展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光 伏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未来,光伏行 业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在新兴市 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还将积极推动光伏在分布式能源、储 能等领域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 安全性。
建议与展望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光伏行业的发展是全球性的,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开展技术研发、产业合作和市场拓展等 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02
03
参考文献1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2020-2021). 中国光伏 行业协会. 2021.
参考文献2
。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回顾
1. 光伏行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光伏 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 场之一,其光伏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光伏行业分析报告

电池片 ◎ ◎ ◎
电池组件 ◎ ◎ ◎ ◎
应用系统 ◎ ◎
英利新能源
河北晶澳 天合光能 BP Solar
◎
◎
◎ ◎ ◎ ◎
◎
◎ ◎ ◎ ◎
◎
◎ ◎ ◎
Conergy
Kyocera ◎
◎
◎
国内和海外光伏企业的产业链分布
多晶硅 MELCO Motech Q. Cells REC ◎
硅片 ◎ ◎ ◎
电池片 ◎ ◎ ◎ ◎
光伏行业分析报告
LOGO
一、光伏产业链分析
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也称太阳能电池产业,即利用太阳能级半导体电子器 件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换为电能的产业。 从基本方向上说,太阳能发电有光伏和光热发电两种路线。光 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等。 其中,太阳能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价值最 高的部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硅电池、多 晶硅电池和带硅电池;另一类是薄膜涂层电池,包括包括硅基薄膜电 池、CdTe电池、CIGS系列电池、III-V族系列叠层电池、燃料敏化电 池、有机化合物电池等。
中国光伏市场特征
虽然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但产业链发展 不协调,且产业整体技术薄弱。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技术壁垒 最大的多晶硅的生产中,国外的主要厂商采用的是闭式改良西门子 方法,而这在中国还是空白。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使用的多为直 接或者间接引进的俄罗斯的多晶硅的提纯技术,其成本高、耗能量 ,重复性建设严重,在整个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也是在2009年 初中国出现多晶硅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世界与我国传统能源使用年限示意图
全球光伏产业增长情况
20世纪80 年代以来,各国纷纷立法,制定鼓励政策,提出发 展规划,大力扶持推广,促进了光伏产业飞速发展。作为未来能源 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全球光伏产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急剧膨胀, 并正向普及应用的方向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 源领域中继风力发电之后产业化发展最快、最大的产业。 据权威商业研究机构Solarbuzz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 球光伏市场投资高涨,拉动需求上升,催生了整个产业的爆发性增 长,全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6吉瓦左右,与2009年7.3吉瓦的 增量相比,增长率达到了120%。 2000-2010年间,全球光伏累计装 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增长态势迅猛。
光伏发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

光伏发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国家对光伏发电有新政策新规定吗?2017年全国各地最新光伏补贴,国家补贴政策分布式: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含税,下同),光伏发电项目自投入运营起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或电价补贴标准,期限原则上为20年。
光伏发电先确定2016年标杆电价,2017年以后的价格另行制定。
2017年我国光伏行业政策1、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小康,光伏扶贫、农光互补爆发,2016年1月27日,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文件,《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并着重强调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实行最严格的脱贫攻坚考核督查问责。
2、鼓励废弃煤矿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和现代农业,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文件。
文件指出: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
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给能力持续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安全生产隐患加大,对经济发展、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3、适当增加贫困老区光伏、风电等优势能源资源开发规模。
201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继续实施以工代赈、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专项扶贫工程,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扶持力度。
统筹使用涉农资金,开展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致富。
积极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支持老区探索资产收益扶贫。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作者:————————————————————————————————日期: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太阳能必须完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过渡。
光伏并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光伏发电系统将主要用于调峰电站和屋顶光伏系统。
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并网逆变器是核心部分.目前并网型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DC—DC和DC-AC两级能量变换的结构。
DC—DC 变换环节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点使其跟踪最大功率点;DC—AC逆变环节主要使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位,同时获得单位功率因数。
其中DC—AC是系统的关键设计.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系统采用两级式设计,前级为升压斩波器,后级为全桥式逆变器.前级用于最大功率追踪,后级实现对并网电流的控制。
控制都是由DSP芯片TMS320F2812协调完成。
图1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图逆变器的设计太阳能并网逆变器是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逆变成单相交流电,并送入电网。
同时实现对中间电压的稳定,便于前级升压斩波器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
并且具有完善的并网保护功能,保证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图2是并网逆变器的原理图。
图2 逆变器原理框图控制系统以TI公司的TMS320F2812为核心,可以实现反馈信号的处理和A/D转换、DC/DC变换器和PWM逆变器控制脉冲的产生、系统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控制、故障保护和存储、485通讯等功能。
实际电路中的中间电压VDC、网压、并网电流和太阳能电池的电压电流信号采样后送至F2812控制板。
控制板主要包括:CPU及其外围电路,信号检测及调理电路,驱动电路及保护电路.其中信号检测及调理单元主要完成强弱电隔离、电平转换和信号放大及滤波等功能,以满足DSP控制系统对各路信号电平范围和信号质量的要求。
产业技术路线图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_以保定为例_王仰东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太阳能光伏产业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丰富的资源和可再生性,已经受到各国的普遍青睐。
近期,国内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原料——多晶硅产能过剩,引发了关于太阳产业技术路线图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王仰东1,2,邵一兵3,许栋明1,2,王秀香4,赵传超1,雷浩4,连昱琼4(1.国家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100045;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北京100038;3.保定市科技局,河北保定071051;4.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51)摘要:通过对技术路线图和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介绍,分析了传统工业化过程导致的能源与环境危机,以及以太阳能光伏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从产业层面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如光伏产业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价值分配和产业结构。
针对光伏产业的发展,从技术路线图的角度对光伏产业链进行分析,认为应通过技术路线图的实施来实现技术、资源、市场的科学、合理配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技术路线图;太阳能光伏产业;产业链;应用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10)01-0016-06Research on Industry Technology Roadmap and Solar Energy PhotovoltaicIndustry Development Application:Taking Baoding as an ExampleWANG Yangdong 1,2,SHAO Yibing 3,XU Dongming 1,2,WANG Xiuxiang 4,ZHAO Chuanchao 1,LEI Hao 4,LIAN Yuqiong 4(1.Torch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Beijing 100045,China;2.Administration Cente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nd for Small Technology-Based Firms,Beijing 100038,China;3.Baoding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oding 071051,China;4.Yingli Energy (China)Company Limited,Baoding 07105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echnology roadmap and industry technology roadmap.It analyses the energyand environment crises which are caused by tradi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roles of the new energies,which is mainly presented by Solar Energy Photovoltaic (PV)products,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recycling economies.It makes the analysis on China PV industry from enterprise phase and mainly analyses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value distribution on the chain industrial structure.It also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PV industry based on the industry technology roadmap.It puts forward a proposal to allocate technology,resource and market scientifically and legitimately through the execution of the technology roadmap.Key words:industry technology roadmap;solar energy photovoltaic industry;industry chain;application第一作者简介:王仰东(1967-),男,浙江宁波人,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科技项目管理。
光伏发电项目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光伏发电项目收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张爱民王文丹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第20期摘要: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从决策、竞价、招标、运营的每一阶段都应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文章以三类资源地区光伏项目建设为例,分析造价、电价、系统效率等对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从而论证光伏发电企业应注重项目全流程的成本控制,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确保投资收益。
关键词:光伏发电;收益;影响因素;投资;电价一、国内光伏电站开发概述我国是世界光伏装机大国,太阳能“十三五规划”制定光伏总装机目标为105GW。
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光伏新增装机量高达34.54GW,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77.42GW,其中集中式光伏67.1GW,分布式光伏装机10.32GW。
同时,国家能源局直接取消了计划中和在建的103个火电项目,显示了国家对于发展清洁能源的信心。
光伏发电产业作为新型能源项目,对其收益的研究应该贯穿于工程项目始终,以利于提高光伏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下按照太阳能辐照三类资源区的山西中南部地区建设5万千瓦(50MW)典型光伏电站为例,年有效利用1200小时,2017年6月30日以后的上网电价为0.85元/度,系统造价6.5元/瓦,系统效率81%,以行业普遍采用的IRR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为财务评价指标,从投资控制、上网电价、发电量、利率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投资的影响国内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已日趋成熟,特别是国家能源局通过在各地实施光伏领跑者基地招标,使全行业充分竞争,各子系统的投资透明化。
(一)投资构成光伏电站的投资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设备及安装工程(80%)、建筑工程及外线工程(12%)、其他费用(8%)。
其中,光伏组件及支架的费用占到总投资的45%~55%左右,对总投资的影响很大;电气设备及材料的技术标准成熟、市场价格也极为透明;组件、逆变器等设备成本今后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可通过招标控制价格水平;电缆、建安等投资下降空间不大;与当地建设条件关系较大的是接网、土地、项目前期开发费等。
光伏国际技术路线图(中文翻译版)

光伏国际技术路线图1.摘要光伏企业需要制造发电产品用来抗衡传统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资源,一种国际技术路线图(ITRPV)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并明确一些改进的趋势和要求。
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会(SEMI)光伏国际路线图的一个目标就是提供给供应商和客户有关晶硅光伏行业的预期技术走势,并鼓励人们对规格和改进方面的讨论。
该路线图的目的并不是向人们介绍需要改进领域的详细技术改进方案,而是强调需要改进的光伏技术点并推动综合解决方案的发展。
目前,ITRPV的第六版联合26家包括多晶硅制造商、硅片供应商、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组件制造商、光伏设备供应商、生产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光伏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做好了准备。
目前的出版物涵盖了整个的晶硅光伏价值链,包括晶化、硅片、电池制造、组件制造以及光伏系统。
早期出版物公布的一些重要参数与新的参数在一起作了修正,同时也公布了光伏行业一些新兴趋势的讨论。
2014年估算的全球光伏组件装机量已经达到了45~55GWp,晶硅市场大约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薄膜技术占据了不到10%的市场份额(基本没有改变)。
路线图描述了晶硅组件生产的技术革新和趋势。
经过2013年一个短暂的平稳期后,组件价格在2014年连续下降。
先进电池技术的实施以及改良材料的使用提升了组件的平均功率,2014年一些厂家盈利的部分原因归结于对光伏价值链每个步骤降本的不断努力。
价格曲线继续维持着20%的降速,与历史经验曲线速率相吻合。
通过引入双面电池及单面接触电池的概念,配合改善硅片、电池正面和背面以及组件技术,在以后的几年内,这种速率还会继续维持。
ITRPV这一期的修订版中将继续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这些领域改善的最终结果是,到2025年,标准多晶硅组件的平均输出功率将超过310Wp(60个电池片)。
电池和组件的性能提升以及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将会降低光伏系统的成本,确保光伏发电的长期竞争力。
路线图活动与SEMI将会继续合作,最新信息将会每年出版一次,以确保整个产业链生产商和供应商的良好沟通,更多信息请登录网址。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2021年版)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年版)序言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巴黎协定》在2016年11月4日生效,凸显了世界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决心。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强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
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以其清洁、安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显著优势,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太阳能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突破核心技术要“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遵循技术规律,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
我国作为全球光伏制造大国,应通过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引导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为此,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制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
《路线图》不仅提出了技术发展方向,也包含了产业、市场等多方面信息,反映了现阶段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共识。
鉴于未来产业发展受到政策、技术、市场、企业、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光伏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将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其能客观反映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合理预测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真正起到行业引领作用,也希望《路线图》能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三)集中式逆变器发展概述1、集中式逆变器简介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核心任务是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并将光伏组件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馈入电网。
逆变器依据单机功率的大小,可分为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微型逆变器。
通常情况下单机功率大于100kW称为集中式逆变器。
目前主流机型仍然是500KW/630KW,并逐步过渡到单机1MW-2MW,多台并联组成1-6MW单元。
直流电压等级逐步从1000V 向1500V过渡。
集中式逆变器通常采用DC/AC单级拓扑结构,主要特点是单机功率大、元器件数量少、稳定性好、单位成本低,同时便于维护,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电站生命周期的系统成本,包括初始投成本和后期运维成本。
集中式逆变器MPPT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主要应用于平坦的大型地面电站、水上光伏及大型屋面电站。
此类应用场合组件安装朝向一致,没有遮挡,因此500KW/630KW一路MPPT完全可满足应用要求。
从仿真和实际运行效果看,在此类平坦应用场景中集中式和组串式发电量持平。
此外,随着光伏发电渗透率不断提高,电网接入要求不断提高,集中式逆变器解决方案由于设备并联数量少,更稳定、快速的响应电网有功、无功调度控制。
在弱电网应用时,相互之间产生谐振的风险大大降低。
2、集中式逆变器技术发展现状光伏逆变器的技术发展是伴随着光伏系统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不断进步而不断成长的。
在光伏发电应用的早期,由于系统不成熟,成本高,光伏系统功率较小,组串式逆变器最先得到应用。
随着组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逆变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光伏装机量不断提高。
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成本,集中式逆变器应运而生,逐渐发展到现在以单机500kW-2MW,几台并联组成1-6MW解决方案的的主流应用形式。
近年来,集中式逆变器技术日益成熟,在大型电站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2.1最大转换效率超过99%,MPPT效率达到99.9%现有的逆变器最大效率超越了99%,中国效率最高A级。
MPPT精度在98%~99%,以阳光电源为代表的部分逆变器厂家MPPT精度已达99.9%。
逆变器效率的提高给投资者带来了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以100MW电站为例,按年日照峰值小时数等于1500h计算,当逆变器效率提升0.2%,25年生命周期内可带来750万元收益提升,大约占到光伏电站逆变器总投资额的15%~25%。
2.2 多电平技术的应用多电平技术可降低开关损耗,提高转换效率,减少注入电网的谐波含量,大幅降低系统成本。
集中式逆变器主要是以2电平和3电平为主,国内阳光电源的1000V和1500V集中式逆变器均采用3电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光伏电站中,另外海外PowerOne的4电平、SMA的5电平、ABB的简化5电平拓扑均有部分应用。
H桥级联技术适用于输入不共地的多组件光伏系统。
随着光伏逆变器电压的持续提高,单机功率不断增加,模块化多电平MMC也将用于光伏系统中。
2.3功率器件以IGBT 为主,少量采用SIC器件目前逆变器主电路采用的电力电子器件主要以IGBT模块为主,属于Si功率半导体器件,Si功率半导体器件较低的临界击穿场强限制了器件的最高工作电压及导通电阻,使得IGBT 模块的开关损耗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并且IGBT模块禁带宽度较小及热导率较低限制了器件的最高工作温度及最大功率。
为了满足电力电子工业发展需求,新型的半导体材料SiC、GaN 等得到了应用。
SiC器件禁带宽度大,工作温度高,导通电阻比Si的同类器件低很多,开关损耗低,热导率高适用于高频化,整个系统的体积和成本进一步减小。
2.4 智能风冷为主的散热技术散热设计作为逆变器的一项核心技术,对逆变器转换效率、系统的发电能力都至关重要,同时逆变器的散热方式对逆变器寿命和系统可靠性影响较大。
散热方式可根据逆变器功率等级进行选择,集中式逆变器目前仍然以风冷为主,散热效率高,逆变器具有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适用于沙漠等高温应用场景。
国内阳光电源、特变电工等厂家的集中式逆变器均可做到环境温度50℃满载运行,45℃1.1倍过载。
同时也有少量采用水冷方式的应用研究,散热效率高,但成本较高,后期维护不便。
2.5单机功率不断提高,最大可达2.5MW提高单个功率单元的容量,是降低系统成本的有效手段,目前在欧美等光伏应用领先的市场,容量1MW~2.5MW的功率单元是集中式光伏电站的主流方案,其中印度地区有部分6MW的集成方案已投入应用。
2014年德国逆变器厂家SMA发布了单机容量2457kVA 的集中式逆变器,2015年阳光电源推出了1000V系统单机2.5MW的箱式逆变器解决方案、1500V系统单机功率3MW的方案,2017年推出了6MW解决方案。
国内大型电站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早在2013年国内西北电站就出现了单个功率单元2MW的应用案例。
单机容量增大后,运输、安装成本降低,系统箱变、通讯、高压等部件成本大幅度降低。
2.6直流电压逐步从1000V向1500V过渡集中式逆变器目前的仍然以1000V拓扑技术主。
随着电力电子的器件技术、拓扑技术、绝缘技术、直流灭弧等技术的进步,1500V直流电压等级的逆变器已基本成熟,并在多个电站中成功应用。
光伏系统电压等级的提升,可有效降低系统成本,降低系统损耗。
相比1000V直流电压等级,1500V汇流箱和逆变器数量减少,安装维护工作量减少,施工成本和运维成本降低,同时相同容量电站并网点减少,高压线缆用量减少,变压器数量和成本降低。
目前1500V 的逆变器、1500V组件、汇流箱等相关部件已满足大批量生产条件。
国内2015年已经安装了部分示范电站,2016~2017年已经完成了从示范向商业化应用阶段,,美国、印度等地区也已实现大批量安装。
3、集中式逆变器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元器件等多种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带动逆变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在追求更低度电成本(LCOE)的驱动下,集中式逆变器正朝着更高效率、更高功率等级、更高直流电压、更高集成度、更智能化、电网更加友好的方向发展。
另外,随着全球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应用,逆变器结合储能技术将是保障分布式电网稳定运行和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3.1更高效率SiC、GAN等新型半导体材料、高效的磁性材料、性能优异的DSP、新型拓扑结构的应用、MPPT技术改善,促使逆变器的效率不断提高,目前逆变器的最大效率已经达到99%,下一个目标是99.5%;中国效率已经达到A级,下一个目标是A+,A++。
3.2更大功率、更高集成度、更高电压等级、更高防护等级2.5MW及以上更大功率等级的逆变器将广泛应用,与1MW方案相比,2.5MW的方案至少可降低成本0.1元/W,即100MW的电站可降低1000万初始投资。
此外,通过电缆匹配后,可保证直流部分的损耗一致。
更高集成度的逆变器及方案将得到广泛应用,如箱式中压逆变器,高度集成逆变器、变压器、配电、通讯、照明、烟感等。
集成度提升一方面可降低系统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电缆成本、项目施工成本、项目管理成本、后期运维成本等,另一方面系统之间耦合性更强,更加可靠。
1500V直流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1000V系统,除可以节省系统投资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系统损耗,目前国内1500V系统正向GW级规模迈进,将是大型电站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集中式逆变器的防护等级为一般IP21,放在集装箱里后,实现了IP54的防护等级,以满足实际工况要求。
IP54高防护等级主要是为了保护逆变器的核心精密器件,例如IGBT、电子器件、电路板等,避免水气、灰尘等接触到它们。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环境的复杂性,逆变器自身防护等级将会越来越高,如户外逆变器自身的防护可达到IP54,可以脱离集装箱,系统将更加简单,易维护。
国内阳光电源在2017年的SNEC展会上率先发布了户外单机集中逆变器SG1250,可以直接应用在户外高温、高湿、风沙、盐雾等各种恶劣环境。
3.3电网适应性更强,更加友好,更加智能随着光伏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光伏渗透率逐年增大,逆变器作为能量传递的纽带直接与电网连接,因此对逆变器的电网友好性要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逆变器不仅需要自身适应电网环境的变化,如具备低电压穿越、零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能力,以保证在电网出现问题时光伏系统不会大规模脱网,造成事故扩大。
逆变器自身还应具有良好的支撑功能,如逆变器具备更强的无功能力,以适应电网的变化从而主动对电网进行支撑,角色由适应电网到支撑电网转变。
3.4光伏与储能技术深度融合随着光伏渗透率的提升,光伏发电天然的随机性、波形性,以及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惯性小等特点,使得光伏与储能深度融合成为必然,发电侧以多能互补为平台,通过储能实现光伏电站调峰、平滑光伏电站输出,提升电网稳定性,在用电侧以智能光储微电网为平台,通过储能实现峰谷平衡,提高光伏消纳能力,实现精准供能。
光储深度融合取决于逆变技术与储能技术的发展,因此基于储能用的逆变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VSG)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基于储能系统的VSG技术可模拟发电机的惯性特点,实现电网特性与逆变器的功率控制的耦合,从而更好的适应电网和支撑电网。
(四)组串式逆变器发展概述1、组串式逆变器简介光伏逆变器的技术发展是伴随着光伏系统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不断进步而不断成长的。
在光伏发电应用的早期,由于光伏系统功率较小,成本高,组串式逆变器最先得到应用。
我国最早的光伏并网案例是2003年应用于上海奉贤的10kW项目,采用的是阳光电源研制的10kW组串式逆变器。
组串式逆变器单机功率较小,一般在100kW左右。
阳光电源2016年面向全球发布了单机功率最大的125KW组串逆变器。
直流电压从600V到1500V,并网电压包括220V、380V、480V、540V 800V等多种类型,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接入电压等级;拓扑结构通常采用DC/DC升压和DC/AC全桥逆变两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但随着应用的多样化需求,目前有很多单级拓扑的组串式逆变器投入了应用;防护等级一般为IP65。
组串式逆变器的主要特点为MPPT数量多。
多路MPPT可以有效的改善光伏在复杂应用场景中出现的组件遮挡失配、并联失配现象,提高发电量。
如在复杂的山丘电站、复杂的屋顶电站,由于地形复杂,平地很少,无法做土地平整,朝向正南的地形也有限,组串式逆变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发电量。
2、组串式逆变器技术发展现状2.1最大转换效率超过99%,中国效率超过98.5%随着逆变器技术的进步,同集中式逆变器一样,组串式逆变器的最大转换效率已经超过了99%,中国效率在最大可达98.4%,部分厂家如阳光电源、华为均达到了98.49%。
逆变器作为能量转换的桥梁,在当前光伏系统整体效率(PR)不高的情况下,逆变器本省的转换效率尤为重要,可为投资者带来了最直接的经济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