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图
2023年光伏电池技术路线分析

3. PERC发射极钝化和背面接触电池
PCRC的英文全称: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 发射极钝化和背面接触电池; 事实上,在Al-BSF电池P型衬底或N之型衬底上,做了一
层钝化膜; 钝化的原理:一是利用钝化膜中产生的原子与悬挂键结
合,从而减少其对其他正负电荷的复合作用;二是钝化 膜也带有一定电荷,会在接触面形成内建电场,从而形 成场钝化效应。
6
6. TOPCon优势
光电转换效率高,提效潜力大
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接近理论极限,提效空间有限。当前 PERC 电池平均量产效率为 23.2%,理论转换效率 极限为 24.5%,量产效率已逼近其效率的理论极限,导致 PERC电池效率很难再有大幅度提升。TOPCon就能 解决这一问题;
电池参数性能优异,可提升全周期发电量
与钝化接触技术相结合来提高电池性能
采用钝化接触或减少接触面积,大幅减少背面p+区和n+区与金属电极的接触复合损失;
增加前表面场FSF
利用前表面场FSF的场钝化效应降低表面少子浓度,降低表面复合速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串联电阻,提升电子传 输能力。
12
11. 光伏电池各技术路线对比
PERC
实验室效 率
5
5. TOPCon
TOPCon电池结构方面,该技术利用量子隧穿效应, 在电池背表面制备一层超薄隧穿氧化层(1.5-2nm 氧化硅 SiO2),形成良好的化学钝化性能,允许多 数载流子(电子)通过,阻止少数载流子(空穴) 通过,降低多少子表面复合。同时,隧穿氧化层与 高掺杂的 n型多晶硅薄层 Poly-Si共同形成了钝化接 触结构,使电极不接触硅片就完成电流传输,降低 背面金属复合, 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和转换效率。
薄膜太阳能电池路线图(5-20)word资料15页

青岛市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图——铜铟镓硒、非晶硅、染料敏化薄膜太阳能电池二○一○年五月目录一、薄膜太阳能电池简述 (1)二、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 (3)(一)国内外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研发情况 (3)(二)技术壁垒 (5)(三)研发需求 (5)(四)资源状况 (6)(五)人才团队 (6)(六)技术路线图 (6)三、非晶硅(a-si)薄膜太阳能电池 (7)(一)非晶硅薄膜电池的特点 (7)(二)技术壁垒 (8)(三)研发需求 (9)(四)技术路线图 (9)四、染料敏化(DSSC)薄膜太阳能电池 (10)(一)染料敏化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原理 (10)(二)染料敏化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前景 (10)(三)技术壁垒 (11)(四)研发需求 (12)(五)资源状况 (12)(六)技术路线图 (13)一、薄膜太阳能电池简述由于传统能源的日渐减少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光伏太阳能技术就是直接将太阳光能转变成电能的技术。
“光伏”一词源于物理学里的“光生伏特效应”,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利用光伏发电效应原理而制成的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之为光伏太阳能电池或光伏电池,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经过封装而形成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光伏太阳能电池产业是当今世界技术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是其它领域无法比拟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各个国家积极鼓励发展的产业。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超过130个国家投入普及应用太阳能电池的热潮中,其中有90多个国家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开发,积极生产各种相关的节能新产品。
201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3436MW,较2019年增长56%,201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高达6850MW,增速近100%。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简本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2050
8 996
4 498
考虑接入和输电成本时,2020 年(左)和 2030 年(右)各风电基地的风电供应曲线。
0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2 490
17 992
13 494
8 996
4 498
0
0.3
0.4
0.5
0.6
段,到 2040 年基本达到饱和水平,风电 144 万人。
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07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2050
基本情景 积极情景
表格 3 风电带来的社会环境效益
装机容量(亿千瓦) 发电量(万亿千瓦时) 二氧化碳减排(亿吨) 二氧化硫减排(万吨)
就业人数(万人) 装机容量(亿千瓦) 发电量(万亿千瓦时) 二氧化碳减排(万吨) 二氧化硫减排(万吨) 就业人数(万人)
2050 30000 9000 6000 6000 12000 10000 7000 15000 5000 100000
积极情景
四、环境效益
在基本情景基础上,2020 年前,针
按 照 上 述 2020、2030 和 2050 年
对内蒙古等地区靠近负荷中心和较多输 的风电发展目标和布局,在基本情景下,
0.7
0.8
0.9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1.2
22 490 17 992 13 494 8 996 4 498
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0.80 0.85 0.90 0.95 1.00 1.05 1.10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

跟着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人们渐渐认识到一定走可连续发展的道路,一定达成从增补能源向代替能源的过渡。
光伏并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向,光伏发电系统将主要用于调峰电站和屋顶光伏系统。
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并网是中心部分。
当前并网型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DC-DC和 DC-AC 两级能量变换的构造。
DC-DC变换环节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点使其追踪最大功率点;DC-AC逆变环节主要使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位,同时获取单位功率因数。
此中DC-AC 是系统的重点设计。
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构造图如图 1 所示。
本系统采纳两级式设计,前级为升压斩波器,后级为全桥式逆变器。
前级用于最大功率追踪,后级实现对并网电流的控制。
控制都是由DSP芯片 TMS320F2812 协调达成。
图1 光伏并网系统构造图逆变器的设计太阳能并网逆变器是并网发电系统的中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出的直流电逆变为单相沟通电,并送入电网。
同时实现对中间电压的稳固,便于前级升压斩波器对最大功率点的追踪。
而且拥有完美的并网保护功能,保证系统能够安全靠谱地运转。
图 2 是并网逆变器的原理图。
图2 逆变器原理框图控制系统以TI 企业的TMS320F2812 为中心,能够实现反应信号的办理和A/D 变换、DC/DC 变换器和PWM 逆变器控制脉冲的产生、系统运转状态的监督和控制、故障保护和存储、 485 通信等功能。
实质电路中的中间电压VDC、网压、并网电流和太阳能电池的电压电流信号采样后送至F2812 控制板。
控制板主要包含:CPU及其外头电路,信号检测及调治电路,驱动电路及保护电路。
此中信号检测及调治单元主要达成强弱电隔绝、电平变换和信号放大及滤波等功能,以知足DSP 控制系统对各路信号电平范围和信号质量的要求。
驱动电路起到提升脉冲的驱动能力和隔绝的作用。
保护逻辑电路则保证发生故障时,系统能从硬件上直接封闭输出脉冲信号。
在实现同频的条件下可用矢量进行计算,从图 3 能够看出逆变器输出端存在如图3a 所示的矢量关系,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有以下基本矢量关系式:Vac=Vs+jωL·IN+RS·IN (1)式中 Vac—电网基波电压幅值,Vs—逆变器输出端基波幅值。
晶体硅太阳电池工作示意图

晶体硅太阳电池工作原理及示意图太阳辐射能光子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叫“光生伏打效应”,人们把能产生“光生伏打效应”的器件称为“光伏器件”;因为半导体P-N结器件在阳光下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所以通常把这类光伏器件称为“太阳电池”。
晶体硅太阳电池是指:单晶硅片为基体的单晶硅太阳电池与多晶硅晶片为基体的多晶硅太阳电池的总称。
晶体硅太阳电池是具有P-N结结构的半导体器件。
太阳电池吸收太阳光能后,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对被半导体内部P-N结自建电场分开,电子流入n区,空穴流入p区,形成光生电场。
将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正、负电极与外接电路连接,外接电路中就有光生电流流过。
制造太阳电池的半导体材料已知的有十几种,因此太阳电池的种类也很多;目前技术最成熟,并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太阳电池要算晶体硅太阳电池,即单晶硅太阳电池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统称,商品化太阳电池市场80%是晶体硅太阳电池。
太阳电池发电直接利用取之不竭、无处不有的太阳能,不消耗工质、不排放废物、无转动、无噪声,是一种理想的清洁安全新能源。
使用上具有结构简单、易安装、建设周期短,维护简便甚至免维护,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通常将多个太阳电池片串、并联成一定电性能的太阳电池串,封装成具有机械强度的太阳电池组件。
太阳电池方阵是太阳电池的组合体,将多个组件固定在支架上,用导线连在一起,产生系统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全太阳能发电系统原理太阳能发电系统原理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
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
各部分的作用为:(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
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
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
光伏国际技术路线图(中文翻译版)

光伏国际技术路线图1.摘要光伏企业需要制造发电产品用来抗衡传统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资源,一种国际技术路线图(ITRPV)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并明确一些改进的趋势和要求。
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会(SEMI)光伏国际路线图的一个目标就是提供给供应商和客户有关晶硅光伏行业的预期技术走势,并鼓励人们对规格和改进方面的讨论。
该路线图的目的并不是向人们介绍需要改进领域的详细技术改进方案,而是强调需要改进的光伏技术点并推动综合解决方案的发展。
目前,ITRPV的第六版联合26家包括多晶硅制造商、硅片供应商、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组件制造商、光伏设备供应商、生产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光伏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做好了准备。
目前的出版物涵盖了整个的晶硅光伏价值链,包括晶化、硅片、电池制造、组件制造以及光伏系统。
早期出版物公布的一些重要参数与新的参数在一起作了修正,同时也公布了光伏行业一些新兴趋势的讨论。
2014年估算的全球光伏组件装机量已经达到了45~55GWp,晶硅市场大约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薄膜技术占据了不到10%的市场份额(基本没有改变)。
路线图描述了晶硅组件生产的技术革新和趋势。
经过2013年一个短暂的平稳期后,组件价格在2014年连续下降。
先进电池技术的实施以及改良材料的使用提升了组件的平均功率,2014年一些厂家盈利的部分原因归结于对光伏价值链每个步骤降本的不断努力。
价格曲线继续维持着20%的降速,与历史经验曲线速率相吻合。
通过引入双面电池及单面接触电池的概念,配合改善硅片、电池正面和背面以及组件技术,在以后的几年内,这种速率还会继续维持。
ITRPV这一期的修订版中将继续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这些领域改善的最终结果是,到2025年,标准多晶硅组件的平均输出功率将超过310Wp(60个电池片)。
电池和组件的性能提升以及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将会降低光伏系统的成本,确保光伏发电的长期竞争力。
路线图活动与SEMI将会继续合作,最新信息将会每年出版一次,以确保整个产业链生产商和供应商的良好沟通,更多信息请登录网址。
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路线

图2 建筑光伏一体化I BlPV J 容易。 此外,BIPV电池还有一种主要类型就是柔性电 池,它采用薄不锈钢板或其 他柔性材料作为基板,在 其表面制作的光伏材料与基层共同作用成为一种较 为柔软的太阳 能电池,它的适应能力极强,可在其背 面复合自粘性材料,使其便捷的粘贴到任何光滑硬 质 的表面,如大型建筑屋顶。 由于现代社会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中,很多时候 光电建筑一体化包含BIPV、BAPV两个主要建 设模式,其中BIPV也叮称之为 建筑集成光伏。采用 带有光伏发电功能的建筑材料建设光伏电站,它可 以是建筑的幕墙、 遮阳、顶棚,也可以是建筑的防水、 装饰等等。BAPV则主要指采用普通光伏电池直接 应 用到建筑之上。在建筑形体允许的情况下,BAPV 具有造价相对低廉、系统可靠性较高的 优点。 万方数据 2010年12 J1筇6期 光伏发l乜系统的技术路线——郭人力 25? 都,黯要大制宅间才能满足,其屋面平憋宽广没有遮 挡,便于建设光伏电站,但大删空|’ 订J的建设对ilc埴要 求极为严格,普通晶硅电池霞最较大,j}j于砸嘶鼻6限 较大, 柔性非晶硅电池的采Jfjj乓有先天的优势,茕屋 轻、施工简便、对造型没有任何影响的 特点,使柔性 电池在建筑领域特别是较大规模的光电建筑一体化 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匹配,其制作费川通常为0.8一1.2冗/w。f1 Ij{『【闷 外很多电站使J}】 小喇钢桩毖础,施工时IllJ短,还I|『以 在服务期结束后轻松启出转移,具彳f极他 的环境友 好性。固定式支架较适合采用的光伏电池种类主要 是晶硅电池,其技术成熟,生 产厂家众多,供货难度 较小,产品规格系列化程度高,可挑选余地大。 荒漠电站 荒漠电站主要是大型光伏电站,FI前以5—10 Mw规模居多,大型化趋势已显现,2009年尚德电 力签约的青海海西州乌兰县电站 规模就达到5 000 Mw,占地约100 km2,由于规模庞大、落地布阵,因 此多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 与光电建筑一体化的设 计规律完全不同。 阵列设计是荒漠电站设计的重点,需要从光资源 配置、投资与回报、土地资源等多个角度来进行设计。 2.1阵列布置方式 光伏阵列的布 置方式是阵列设计的基础,目前 国际l司内主要采用的阵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固定式阵列。通常使用与纬度相当的倾角 面向太阳,兼顾冬季和夏季的阳光。其效率比水平 布 置14%增加,占地较多,但阳光利用充分。缺点是 难以充分利用上午和下午较为倾斜 的阳光,对夏至 和冬至与倾角有一定偏差的阳光利用也不太允分。 (2)单轴跟踪系统。 每日根据阳光方位角进行 调整,阳光利用更为充分,包括单轴水平跟踪系统和 单轴极轴跟 踪系统两种。据相关数据显示,其阳光 利用率比水平面提升分别叮以达到40%和5l%。 单轴极轴跟踪系统发电能力较同定倾角阵列发 电能力增加25%一32%,不利之处在于土 地需求大 大增加。 图4同定式阵列 2.2.2单轴水平跟踪阵列(图5) 较固定式阵列稍复杂,用地较固定式电站增加 不 超过20%,其制作费用通常为2.5—3.5元/w,能 满足光伏电池通常25年的使用 寿命,其支架需要更 为稳定的基础,所以使』}j混凝土基础的时候较多,施 工周期相对较 长,使用后的环境恢复也较困难。该 阵列较适合采j};i的光伏电池种类同样是晶硅电池。
产业技术路线图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_以保定为例_王仰东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太阳能光伏产业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丰富的资源和可再生性,已经受到各国的普遍青睐。
近期,国内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原料——多晶硅产能过剩,引发了关于太阳产业技术路线图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王仰东1,2,邵一兵3,许栋明1,2,王秀香4,赵传超1,雷浩4,连昱琼4(1.国家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100045;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北京100038;3.保定市科技局,河北保定071051;4.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51)摘要:通过对技术路线图和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介绍,分析了传统工业化过程导致的能源与环境危机,以及以太阳能光伏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从产业层面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如光伏产业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价值分配和产业结构。
针对光伏产业的发展,从技术路线图的角度对光伏产业链进行分析,认为应通过技术路线图的实施来实现技术、资源、市场的科学、合理配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技术路线图;太阳能光伏产业;产业链;应用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10)01-0016-06Research on Industry Technology Roadmap and Solar Energy PhotovoltaicIndustry Development Application:Taking Baoding as an ExampleWANG Yangdong 1,2,SHAO Yibing 3,XU Dongming 1,2,WANG Xiuxiang 4,ZHAO Chuanchao 1,LEI Hao 4,LIAN Yuqiong 4(1.Torch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Beijing 100045,China;2.Administration Cente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nd for Small Technology-Based Firms,Beijing 100038,China;3.Baoding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oding 071051,China;4.Yingli Energy (China)Company Limited,Baoding 07105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echnology roadmap and industry technology roadmap.It analyses the energyand environment crises which are caused by tradi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roles of the new energies,which is mainly presented by Solar Energy Photovoltaic (PV)products,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recycling economies.It makes the analysis on China PV industry from enterprise phase and mainly analyses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value distribution on the chain industrial structure.It also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PV industry based on the industry technology roadmap.It puts forward a proposal to allocate technology,resource and market scientifically and legitimately through the execution of the technology roadmap.Key words:industry technology roadmap;solar energy photovoltaic industry;industry chain;application第一作者简介:王仰东(1967-),男,浙江宁波人,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科技项目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图
不断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组件额定功率已是当今光伏行业的关键指标。
这不仅是整个行业的长期目标,而且是在竞争激烈的产业环境下领军厂商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
NPD Solarbuzz上海办公室,2012年2月14日—根据最新出版的NPD Solarbuzz 光伏设备季度报告指出,不断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组件额定功率已是当今光伏行业的关键指标。
这不仅是整个行业的长期目标,而且是在竞争激烈的产业环境下领军厂商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
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制造工艺流程和原材料(主材和辅材)的改变,理想情况下,引领这些改变的各种技术构成了一份技术路线图。
成功采用这些技术的光伏厂商将在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占有优势,能为新工艺流程提供关键设备和原材料的厂商则将成为后续扩产阶段的首选供应商。
因此,许多研发实验室,设备/原材料厂商,光伏制造商和区域性协会都积极地
试图影响技术路线图的内容和进程。
设备和原材料厂商也经常根据这些路线图衍生的结论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从而与未来的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光伏路线图的不确定性
只有当光伏行业主要厂商采用路线图上的技术时,以上推断才成立,否则将事与愿违。
实际上,产业上下游的设备和原材料厂商在过去吃了不少苦头,因为他们制订内部战略所依据的路线图与常常与主要厂商的路线图并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直都对光伏技术路线图抱有怀疑。
然而,产业仍然需要确立一个有凝聚力的技术路线图,需要改变的是路线图产生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推理假设。
NPD Solarbuzz的光伏技术路线图
NPD Solarbuzz的研究方法源于对各个光伏厂商详细工艺流程的分析,并追踪不同工艺流程对产品在下游和终端市场表现的影响。
对于光伏厂商设备支出和每个流程设备供应商收入确认与存货的分析,对这种专注于商业运营的研究方法作出了进一步的补充。
经过过去两三年对各种门类光伏技术的大量设备投资,几种技术选择浮出水面。
这些设备投资涵盖形形色色的晶硅和薄膜方案,并且经常精心组织各种市场活动,以宣传和支持各自的方案。
尽管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谨慎的做法是将注意力放在主流光伏厂商现存的短期计划上。
由于目前在前十名的厂商中有九个来自晶硅市场,首先要关注一线晶硅厂商。
选择晶硅产业链的哪个环节做为重点发展也要慎重。
虽然低成本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和新的铸锭技术如准单晶或金钢线都可能是重要的商业化趋势,晶硅电池制造仍然是上游生产中更为重要的环节。
实际上,一线厂商对于晶硅电池概念的选择决定了对多晶硅质量,衬底的类型(N 型或P型,单晶或多晶),硅片的厚度,以及生产使用的工具的基本要求。
每一种电池概念也有不同的工艺成本(固定的和可变的),以及可以达到的不同的平均转换效率水平。
这种成本和效率的组合决定了出厂价格水平,并与效率优势、银行可贴现性以及厂商品牌共同决定了最终的市场定位。
传统晶硅技术分类的不足
过去仅仅把晶硅技术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拉晶,铸锭或带硅),或者标准型和高效型就已经足够了。
由于带硅和高效电池属于几个特定公司,行业里的其他厂商集中在简单的“单晶或多晶”的晶硅技术区分上。
而现在,所有的一线晶硅电池厂商都在积极的追求各种各样的工艺路线,这其中包含的新概念已经不仅以使用单晶或多晶硅片来区分。
市场领导者决定路线图的技术
主导光伏产业的技术将会是那些主流厂商决定应用到大规模生产上的技术,这些技术在目前的路线图中甚至可能还不引人注目。
相反地,那些没有被一线厂商采用的技术,不管如何强调其低成本或高效率,都将只能赢得细分市场(至少是最初)。
我们从其他相关的行业不难发现类似的对比来证明上述的判断,而且毋庸置疑光伏行业也不会例外。
图一、一线晶硅电池厂商2011年光伏技术路线图
来源:NPD Solarbuzz
一线电池厂商的策略
当下一线晶硅厂商的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优化成本/良率,以及采用先进的高效电池概念。
其中谨慎的厂商偏好于采用成本/良率方式,而雄心勃勃的厂商则扩展高效电池的产能。
然而,所有的领先厂商都宣布了对高效电池的联合开发、研发、或试验线的计划。
当审视各种更高转换效率的应用时,在2011年一线厂商生产了至少15种不同类型的电池,如图1所示。
即使是最常被提到的,统称为选择性发射极的技术,根据其生产线前段或后段的不同选择也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因此,现在就认定大部分一线电池厂商会采取某种技术路线可能还为时过早。
在2011年,一线电池厂商超过75%的生产仍采用过去十年来主流的工艺。
在未来的12到18个月里,各种第2代高效电池概念(包括所有选择性发射极)的进展将成为更有用的领先指标。
图二、2011年一线晶硅电池厂商转换效率路线图
来源:NPD Solarbuzz
技术采购的周期
目前大部分对新增产能的投资已被暂停,在确信全球年度需求将超过30到35GW 水平之前,普遍预计一线厂商将首先进行技术采购而不是扩张产能。
实际上,这些技术采购将表明哪些新兴的高效电池概念将领跑产业,进而勾勒出未来的光伏技术路线图。
然而,就这一点而言,设备和材料厂商目前还没有发现明确的信号。
用于升级改造的技术采购支出规模仍然不大。
在过去的12个月里,硅锭和电池制造环节的技术采购广泛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技术。
只有当新技术的真实制造成本已确定之后,相关的厂商才能够评估这些技术是否足够成熟,能够用于高峰时段的生产。
在此之前,一线厂商晶硅电池转换效率的整体分布(见图2)可以作为衡量整个行业技术革新速度快慢最有价值的指标。
这一指标与降低制造成本相结合,再次表明每瓦成本仍然是衡量技术路线的唯一标准。
如需更进一步的太阳能光伏市场相关信息,欢迎与我们联系。
以上请媒体界朋友刊登并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