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要求内容

合集下载

大学图书馆设计方案

大学图书馆设计方案

大学图书馆设计方案概述本文档为大学图书馆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图书馆是大学校园中重要的学习场所和知识资源中心,设计方案的目标是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先进、舒适、高效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设计原则以下是我们在制定图书馆设计方案时所遵循的设计原则:1.灵活性:图书馆设计应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学习和研究需求的变化。

房间的布局和家具的摆放应考虑到不同活动类型的需求,并提供一定程度的可调整性。

2.通风与采光:为了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应设计良好的通风和采光系统。

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嗜睡和疲劳感。

3.静音区域:为了方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研究,图书馆应设立静音区域。

这些区域应采用隔音材料,并配备靠椅和个人学习桌,以提供安静和专注的环境。

4.信息技术设施:图书馆应配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包括高速无线网络、电脑工作站和多媒体设备。

这些设施不仅可以提供学习和研究所需的资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科技素养。

5.社交空间:除了提供学习和研究环境,图书馆还应设立社交空间,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些社交空间可以是休息区、小组学习室或开放式的创意空间。

设计方案布局与空间分配大学图书馆的布局应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包括阅览区、媒体资源区、学习室、休息区和办公区等。

以下是我们建议的空间分配方案:1.阅览区:提供大量的阅读桌和舒适的座椅,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阅读需求。

2.媒体资源区:提供多媒体设备、电脑工作站和打印机等,以方便学生获取和使用电子资源。

3.学习室:设立多间学习室,供小组学习和讨论使用。

这些学习室应配备白板和投影仪等设备,以方便学生展示和交流。

4.休息区:提供舒适的休息椅和沙发,使学生可以放松休息,以提高学习效率。

5.办公区:提供教职员工的办公空间,包括工作室、会议室和管理办公室等。

这些办公区应与学生区域分隔开,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受干扰。

设施与设备1.自助借还系统:引入自助借还系统,方便读者自行借阅和归还图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

图书馆的设计规范

图书馆的设计规范

图书馆的设计规范篇一:简洁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图书馆设计规范图书馆重点在解决图书馆各组成部分的具体要求及相互间的关系;书库要求;阅览室采光设计及其它增加的考点,如加个小剧场、报告厅,也有可能加个辅助教学。

总结基地和总平面1 图书馆的基地宜选择环境安静、场地干燥、排水流畅、通风良好;远离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并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及文化建筑的网点布局。

2 图书馆宜独立建造。

如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充分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设出入口。

3 总平面布置应作到功能分区明确,使人流与书流分开。

道路布置应便于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

4 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览区应有单独的入口和室外活动场地。

5 职工住宅和宿舍不宜建在馆区之内,用地毗连时应加分隔。

6 馆区总平面宜布置绿地、庭院,创造幽美的阅览环境,并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建筑设计1)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馆的性质、规模和职能分别配备藏书、借书、阅览、内部业务、技术设备、公共行政和辅助等各种空间或用房。

2)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编、藏、借、阅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工作人员和书刊运送便捷通畅,互不干扰。

3)图书馆各藏、阅空间的柱网尺寸、层高、荷载设计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使用的灵活性。

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公用载人电梯。

5)藏、阅、工作空间应尽可能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节约能源。

6)一般阅览室与业务用房的天然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小于1.5%,亮度不足时应设辅助照明。

7)图书馆各种用房天然采光设计参数应符合表3.1.7的规定。

8)图书馆各种用房应按其安静程度要求分区布局,允许噪声级标准不应大于表3.1.8的规定。

图书馆内各种用房天然采光--记住几个主要的藏书部分注意点1)图书馆的藏书空间分为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和阅览室藏书三种形式,各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

2)基本书库应和辅助书库及同层的阅览室保持便捷的联系;分布在各开架阅览室的藏书可分散存放,也可集中布置在一个固定的藏书区内。

图书馆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图书馆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图书馆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其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讨论。

二、整体布局1.功能分区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应考虑到不同功能需求的合理划分,包括但不限于阅览区、参考资料区、借阅区、多媒体区、电子资源区等。

在布局设计中,需考虑到每个区域的功能需求并合理安排位置,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利用各功能区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2.空间分配在整体布局中,需要合理分配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确保每个功能区域都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

例如,阅览区应具有舒适的座椅和充足的自然采光,参考资料区应设置专门的桌椅和电源插座以供读者学习和研究使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行走通道和紧急疏散通道的合理设置,以确保读者在图书馆内部的移动和安全。

3.环境氛围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应考虑到环境氛围的营造,给读者带来宁静、温馨的学习氛围。

布局中可以采用适当的绿化设计,例如设置室内盆栽或室外花坛,以增加自然元素的感受。

同时,在照明和装饰上也需精心设计,创造出舒适、宁静的氛围,促进读者的学习和思考。

三、建筑规划设计方案1.建筑外观设计图书馆建筑的外观设计应符合功能需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外观设计可融入现代建筑元素,同时也要考虑到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例如,可以采用玻璃幕墙设计,增加建筑的透明度,并提供更好的自然采光条件。

2.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需要结合图书馆的功能需求,注重空间的利用和灵活性。

借阅区的设计要便于读者查找书籍,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书籍的保护和防火要求。

多媒体区的设计要注重设备的摆放和使用舒适性,提供便捷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3.环保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中,环保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可以采用节能灯具、太阳能发电系统等技术手段来降低能耗,同时也要注重室内环境的通风和空气质量。

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考虑到环保性,避免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材料。

图书馆设计小建议

图书馆设计小建议

图书馆设计小建议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图书资源,还是学习和思考的场所。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学习氛围和读者体验,以下是一些建议供设计师参考。

1. 空间规划图书馆应该合理规划空间,确保阅读区域和书架之间有足够的通道,使读者可以自由流动。

可以考虑使用不同的楼层或分区来区分不同类型或主题的图书,方便读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 舒适的座椅和阅读区域提供舒适的座椅和阅读区域对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选择宽敞的桌椅组合,提供足够的空间供读者阅读、学习和研究。

同时,为了给读者更好的私密性和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可以设置一些隔音空间或隔板。

3. 自然光照图书馆内部的自然光照是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之一。

充足的自然光线可以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和舒适感。

因此,在设计图书馆时应该确保窗户朝向和柔和的窗帘,以避免刺眼的阳光和干扰。

4. 配电插座和无线网络覆盖当今社会,电子设备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工具。

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应该充分考虑供电插座的设置,方便读者在需要时充电使用电子设备。

同时,提供稳定的无线网络覆盖,让读者可以随时获取互联网资源。

5. 多功能学习空间图书馆应该提供多功能的学习空间,满足不同类型的学习需求。

可以设置小组研讨室、独立学习区、会议室等设施,为读者提供不同的学习环境,促进合作学习和学术交流。

6. 数字资源展示区域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图书馆不再仅限于纸质图书。

在设计中,应该考虑设置数字化资源展示区,供读者浏览电子书籍、期刊、学术论文等。

可以利用电子屏幕、触摸屏等技术,提供便捷的数字化资源查询和展示功能。

7. 艺术和文化元素融入图书馆设计也可以加入一些艺术和文化元素,营造独特的氛围。

可以在馆内设置一些艺术品、雕塑、插画等,以及展示当地文化的展览空间,为读者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

8. 绿色植物与景观设计绿色植物与景观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图书馆的空间,还可以增加空气质量和舒缓读者的压力。

在设计图书馆时可以考虑摆放一些绿植,并合理规划室内外的景观设计,提升读者的舒适度和愉悦感。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设计构思我们的图书馆主要运用了形状和大小等两个方面的渐变,将基本形大小和形状的渐变在图书馆各个平面,立面以及广场中体现出来,给读者以特殊的视觉享受。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九江学院主图书馆设计,图书馆南面蝶湖,背靠望庐楼,东临志敏路,西接山谷大道,总用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三、设计要求整体要求:1、造型独特,创意且简洁明快。

2、内部空间布置合理,创造舒适宜人的阅览空间。

3、充分考虑外部空间的利用和图书馆的整体感。

规范要求:占地面积:约10000㎡容积率:2.0以下建筑密度:0.4以下建筑高度:20m以下(5层以下)绿化率:30%以上四、总平面设计(场地设计)图书馆场地大体为长方形,为满足两股主要人流,图书馆在南面和北面各开一个门。

场地的设计主要是对南面和北面留出的大片场地的设计。

图书馆南北入口前均设计成圆形广场,通过曲线分,将剩余地块分割成由小到大的几块,并在内部设计有大小渐变的喷泉,亭子,花池等景观节点。

此外,东面临路空余部分设计成停车场。

五、平面设计一层平面一层以四边形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图书馆四个角设计成逐渐往内缩小的嵌套形空间,主要用于藏书和阅览,剩余空间用于入口和辅助用房设计。

总体来看,一层的主要空间特点就是层层会聚缩小和嵌套的环形空间。

二层平面二层以六边形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通过大小的渐变将二层设计成紧靠外墙的独立相连的大小不同的空间和由小到大的连贯空间两种空间形式,空间布置不同的阅览室,给人以更多的选择和空间享受。

三层平面三层以八边形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三层八边形设计成分离式的独立空间,在图书馆开敞的大空间内,能一眼尽观各个分离的房间,由大到小的房间无疑给人以很强的节奏感。

同时,与外墙分离的房间,又给了处在外面大空间的读者以在室内又若置身室外的错觉。

此外,与外墙分离的独立空间,又提供读者更多的休闲和观赏室外景观的平台。

四层平面四层以椭圆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一、项目背景为满足市民对图书馆的需求,提供优质的图书馆服务,本将详细介绍图书馆的设计方案。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的图书馆,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设计理念本图书馆设计以“共享、交流、创新、绿色环保”为核心理念,强调体验、信息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将融入现代建筑风格,注重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和舒适性,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阅读场所。

三、功能规划1. 信息服务区- 图书借阅区:包括各种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的借阅和归还。

- 电子阅览室:提供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在线数据库的查阅和。

- 学术研究区: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专门的学术研究空间和设备。

2. 学习交流区- 自习室: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提供个人学习桌和无线网络连接。

- 多媒体教室:用于图书馆内的培训、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

- 创客空间:提供3D打印、创客工具等设备,鼓励市民进行创新和创业。

3. 儿童阅读区- 儿童图书馆:为儿童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游戏和互动空间。

- 儿童乐园:设置游乐设施,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4. 文化活动区- 多功能展示厅:用于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展览和培训。

- 会议室:提供会议场地和设备,满足各类会议需求。

四、绿色环保设计1. 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图书馆建筑中引入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降低能耗。

2. 自然采光和通风: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和自然通风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光线和空气流通。

3. 节水系统: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冲洗公共卫生间和浇灌绿化,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4. 绿色建材:选择环保的建筑材料,如可再生材料、低挥发性有机物材料等。

五、附件清单1. 图书馆设计平面图2. 图书馆立面设计图3. 彩色效果图4. 功能分区布局图5. 设备设施清单6. 工程报价单7. 图书馆规章制度8. 建筑设计方案书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设计方案书:根据《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与审查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603号)的规定,建筑设计方案书是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之一,由设计单位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编制。

图书馆设计规范

图书馆设计规范

●书库、阅览室藏书区净高不得小于2.40m。

当有梁或管线时,其底面净高不宜小于2.30m;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结构梁(或管线)底面之净高不得小于4.70m。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至少有一套书刊提升设备。

四层及四层以上不宜少于两套。

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除应有提升设备外,宜另设专用货梯。

书库的提升设备在每层均应有层面显示装置。

●书库与阅览区的楼、地面宜采用同一标高。

无水平传输设备时,提升设备(书梯)的位置宜邻近书刊出纳台。

设备井道上传递洞口的下沿距书库楼、地面的高度不宜大于0.90m。

●阅览区应根据工作需要在入口附近设管理(出纳)台和工作间,并宜设复印机、计算机终端等信息服务、管理和处理的设备位置。

工作间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并宜和管理(出纳)台相连通。

目录柜组合高度:成人使用者,不宜大于1.50m少年儿童使用者,不宜大于1.30m.目录检索空间内采用计算机检索时,每台微机所占用的使用面积按2.00m2计算。

计算机检索台的高度宜为0.78~0.80m .目录检索空间中目录柜所占用的面积可按本规范附录C所列公式计算。

中心(总)出纳台应毗邻基本书库设置。

出纳台与基本书库之间的通道不应设置踏步;当高差不可避免时,应采用坡度不大于1:8的坡道。

出纳台通往库房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40m,并不得设置门坎,门外1.40m范围内应平坦无障碍物。

平开防火门应向出纳台方向开启。

出纳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出纳台内工作人员所占使用面积,每一工作岗位不应小于6.00m2,工作区的进深当无水平传送设备时,不宜小于4.00m;当有水平传送设备时,应满足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

2 出纳台外读者活动面积,按出纳台内每一工作岗位所占使用面积的1.20倍计算,并不得小于18.00m2;出纳台前应保持宽度不小于3.00m的读者活动区。

3 出纳台宽度不应小于0.60m。

出纳台长度按每一工作岗位平均1.50m计算。

出纳台兼有咨询、监控等多种服务功能时,应按工作岗位总数计算长度。

图书馆 标准 规范

图书馆 标准 规范

图书馆标准规范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阅读书籍、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它的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图书馆标准规范是为了保障图书馆的正常运作,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本文将从图书馆的布局设计、藏书管理、阅览室管理、服务标准等方面,对图书馆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图书馆的布局设计是图书馆标准规范中的重要部分。

图书馆应根据藏书量、读者数量和使用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图书馆的布局。

在图书馆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通道的宽度、书架的摆放、阅览室的位置等因素,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使用图书馆资源,提高阅读效率。

此外,图书馆的安全设施也是布局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包括消防设施、紧急疏散通道等,确保读者在图书馆内的安全。

其次,图书馆的藏书管理是图书馆标准规范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图书馆应建立科学的图书采购、编目、分类、整理和保管制度,保证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和数量。

同时,图书馆还应建立定期清点、盘点和维护图书的制度,确保图书的完好无损,方便读者的使用。

图书馆还需要建立图书借阅、归还、续借等管理制度,保障读者的借阅权益。

再次,图书馆的阅览室管理也是图书馆标准规范中需要重视的内容。

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览环境,保证读者能够专心阅读。

同时,图书馆还需要建立阅览室开放时间、座位预约、噪音管理等制度,保障读者的阅读权益。

图书馆还应加强对阅览室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保证阅览室的整洁和卫生。

最后,图书馆的服务标准是图书馆标准规范中的关键内容。

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的读者服务制度,包括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信息检索、学术推广等服务内容,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图书馆还应建立读者培训、学术讲座、文化活动等服务项目,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促进读者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体验。

综上所述,图书馆标准规范涉及到图书馆的布局设计、藏书管理、阅览室管理、服务标准等方方面面,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确保图书馆的正常运作和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总则1.0.1为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使图书馆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图书馆及各类专门图书馆等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图书馆建筑必须满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等功能要求,并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1.0.4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服务的要求,并力求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

1.0.5图书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具备收藏、管理、流通等一整套使用空间和技术设备用房,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各级图书馆,如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县图书馆,其特点是收藏学科广泛,读者成份多样。

2.0.2高等学校图书馆College Library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具有服务性和学术性强的大专院校和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等学校的图书馆,简称高校图书馆。

2.0.3科学研究图书馆Research Institution Library具有馆藏专业性强,信息敏感程度高,采用开架的管理方式和广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服务手段的各类科学研究院、所的图书馆,简称科研图书馆。

2.0.4专门图书馆Special Library专门收藏某一学科或某一类文献资料,为专业人员服务的图书馆,如音乐图书馆、美术图书馆、地质图书馆等。

2.0.5普通阅览室General Reading Room以书刊为主要信息载体供读者使用的阅览室,是图书馆中数量较多的一种阅览室。

2.0.6特种阅览室Special Reading Room指“音像视听室”、“缩微阅览室”、“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等。

这类阅览室,读者须借助设备才能从载体中获取信息。

对建筑设计有特殊要求。

2.0.7 开架阅览室Open Stack Reading Room藏书和阅览在同一空间中,允许读者自行取阅图书资料的阅览室。

2.0.8文献资料Document Literature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包括书刊资料和非书刊资料等多种形式,一般统称文献资料,系图书馆馆藏信息载体的总称。

2.0.9非书资料Non-print Materials非印刷型的非书本式的资料。

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投影片、电影拷贝、缩微胶卷、图片、模型、智力玩具、机读磁盘、磁带、光盘等。

2.0.10基本书库Basic Stack Rooms图书馆的主要藏书区,对全馆藏书起总枢纽、总调度作用,具有藏书量大,知识门类广的特点。

基本书库的藏书容围、品种和数量反映一个馆的性质、规模和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常作为划分图书馆规模的指标。

2.0.11辅助书库Auxiliary Stacks采用闭架管理时,图书馆中为读者服务的各种辅助性书库。

如外借处、阅览室、参考室、研究室、分馆等部门所设置的书库。

其藏书具有现实性、参考性、针对性强和利用率高、流通量大的特点。

2.0.12 特藏书库Special Stacks收藏珍善本图书、音像资料、电子出版物等重要文献资料、对保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库房。

2.0.13珍善本书库Rare Book Stacks收藏经鉴定列为国家或地方级珍贵文献、对安全防和保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库房。

主要收藏刻本、写本、稿本、拓本、书画等古籍与珍品,是特藏库的一种。

2.0.14磁带库Tape Base主要收藏录像带、录音带、机读磁盘、磁带和光盘等载体的库房。

其存放库架和保存环境都有特殊要求。

2.0.15开架书库Open Stacks允许读者入库查找资料并就近阅览的书库。

此种书库除正常的书架外,在采光良好的区域还设有少量阅览座(厢)供读者使用。

2.0.16密集书库Compact Stacks以密集书架收藏文献资料的库房。

此种库房的荷载可按实际荷载选用,多设置在建筑物的地面层。

2.0.17密集书架Compact Bookshelf为提高收藏量而专门设计的一种书架。

若干书架安装在固定轨道上,紧密排列没有行距,利用电动或手动的装置,可以使任何两行紧密相邻的书架沿轨道分离,形成行距,便于提书。

2.0.18积层书架Stack-system Shelf重叠组合而成的多层固定钢书架。

附有小钢梯上下。

其上层书架荷载经下层书架支柱传至楼、地面。

上层书架之间的水平交通用书架层解决。

2.0.19书架层Stack Layer书库在两个结构层之间采用积层书架或多层书架时,划分每层书架的层面。

由于该层面一般直接支承在书架上,多为钢板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故又称甲板层或软层,以别于书库的结构层。

2.0.20行道Aisle两排书架之间的距离,又称书架通道。

其宽度与开架、闭架的管理方式有关。

2.0.21书库提升、传送设备Hoist In Stacks在书库或密集藏书区为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传递速度而设于上、下楼层之间及水平传递图书(及索书条)的设备。

它可以是手动、电动或机械传动。

2.0.22典藏室Book-Keeping Department图书馆部登记文献资料移动情况、统计全馆收藏量的专业部门。

2.0.23计算机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计算机信息检索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有效存储和快速查找的能力,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

它可以根据用户要求从已存信息的集合中抽取出特定的信息,并具有插入、修改和删除某些信息的能力。

图书或文献检索系统属于信息量较大而不常修改的二次性信息检索系统。

2.0.24信息处理用房Information Processing Room满足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功能的用房。

它包括信息的显示、摄取、变换、传递、存储、识别、加工等所有的信息处理过程。

3 选址和总平面布置3.1 选址3.1.1馆址的选择应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及文化建筑的网点布局。

3.1.2馆址应选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有利的地段。

3.1.3馆址与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磁波干扰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3.1.4图书馆宜独立建造。

当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人口。

3.2 总平面布置3.2.1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各区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留有发展用地。

3.2.2交通组织应做到人、车分流,道路布置应便于人员进出、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

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JGJ50的有关规定。

3.2.3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的图书馆,该区应有单独的出人口,室外应有设施较完善的儿童活动场地。

3.2.4图书馆的室外环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外,新建公共图书馆的建筑物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3.2.5除当地有统筹建设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外,基地应设置供部和外部使用的机动车停车场地和自行车停放设施。

3.2.6馆区应根据馆的性质和所在地点做好绿化设计。

绿化率不宜小于30%。

栽种的树种应根据城市气候、土壤和能净化空气等条件确定。

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4 建筑设计4.1 一般规定4.1.1图书馆建筑设计应根据馆的性质、规模和功能,分别设置藏书、借书、阅览、出纳、检索、公共及辅助空间和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4.1.2 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采编、收藏、外借、阅览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管理人员和书刊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

4.1.3 图书馆各空间柱网尺寸、层高、荷载设计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使用的灵活性。

藏、阅空间合一者,宜采取统一柱网尺寸,统一层高和统一荷载。

4.1.4图书馆的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时,宜设乘客电梯或客货两用电梯。

4.1.5图书馆各类用房除有特殊要求者外,应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外墙、外门窗和屋顶等围护结构应区别使用要求,按照本规第7.2.1条所规定的温度、湿度指标及当地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和有、无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等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构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需要采暖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热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

2当需要空气调节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J19执行。

3当无采暖和空气调节时,书库的外墙和屋顶的传热热阻值分别不应小于0.66m2·K/W和0.90m2·K/W4.1.6各类用房的天然采光标准,不应小于表4.1.6中的规定。

4.1.7各类用房在平面设计时,应按其噪声等级分区布置,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表4.1.7中的规定。

4.1.8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

并应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减少其对整个馆区的影响。

4.1.9建筑设计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JGJ50的有关规定。

4.1.10建筑设计应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宜根据建设条件为建筑物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性。

4.2 藏书空间4.2.1 图书馆的藏书空间分为基本书库、特藏书库、密集书库和阅览室藏书四种形式,各馆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

4.2.2基本书库的结构形式和柱网尺寸应适合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所选书架的排列要求。

框架结构的柱网宜采用1.20m或1.25m的整数倍模数。

4.2.3各类图书馆藏书空间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应符合本规附录A的规定。

4.2.4书库的平面布局和书架排列应有利于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并缩短提书距离;书库书(报刊)架的连续排列最多档数应符合表4.2.4-1的规定,书(报刊)架之间,以及书(报刊)架与外墙之间的各类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4.2.4-2的规定。

4.2.5书架宜垂直于开窗的外墙布置。

书库采用竖向条形窗时,应对正行道并允许书架档头靠墙,书架连续档数应符合本规第4.2.4条及表4.2.4-1的规定。

书库采用横向条形窗,其窗宽大于书架之间的行道宽度时,书架档头不得靠墙,书(报刊)架与外墙之间应留有通道,其尺寸应符合本规表4.2.4-2的规定。

4.2.6珍善本书库应单独设置。

缩微、视听、电子出版物等非书资料应按使用方式确定存放位置,这些文献资料应设特藏书库收藏、保管。

4.2.7书库库区可设工作人员更衣室、清洁室和专用厕所,但不得设在书库。

4.2.8书库、阅览室藏书区净高不得小于2.40m。

当有梁或管线时,其底面净高不宜小于2.30m;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结构梁(或管线)底面之净高不得小于4.7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