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通风量计算表
锅炉排烟计算(含烟道、烟囱、阻力、散热量)

烟囱内排气平均密度
ρ g2=a/(273+tg) (kg/m3)
0.77 a=
理论空气量
理论排气量
标准单位排气量 烟道内单位排气量 烟囱内单位排气量 烟道内排气量 烟囱内排气量 烟道断面积 烟囱断面积 烟道直径 g,Nm3/Nm3
Df=(1.27*Af)1/2 (m)
Dc=(1.27*Ac )1/2 (m)
9.64
10.64
13.05 m= 22.38 21.19 9603 9089
0.33 Vf= 0.32 Vc= 0.65 取D= M 0.63 取D= M
备注
42 0.23
1.25MW*3锅炉 制造厂提供
150
0.23
3.5
1#楼烟道及烟囱口径计算
计算公式
燃料种类
燃料消耗量
Q=
kg/h,Nm3/h
设备出口排气温度℃ tb= ℃
烟囱入口排气温度℃
tg1=tb-l*⊿t(℃) l:烟道长m
⊿t:烟道内温度降
tg2=tg1-Hc*⊿t(℃)
烟囱出口排气温度℃
Hc:烟囱高m
⊿t:烟囱内温度降
计算
天然气
429
200
l=
m
191 ⊿t= ℃
Hc= m 157
⊿t= ℃
烟道内排气平均温度℃tf=(tb+tg1)/2 (℃)
烟囱内排气平均温度℃t(g℃=t)g1-0.6*(tg1-tg2)
ρ
室外空气密度
a=353/(273+ta)(kg/m3
) ta:室外通风温度
烟道内排气平均密度
ρ g1=a/(273+tf) (kg/m3)
锅炉设计全套计算表格

数值
0.04 0.037 1.212 0.04 0.04 100 0.9 14.65886730 0.107517838 0.303
1 1
数值
空气预热器结构及热力计算
符号
单位
结构计算
dw
m
dn
m
l
m
S1
m
S2
m
n
a
H
m2
F
m2
f
m2
σ1
σ2
热力计算
符号
单位
9
平均烟温
10
烟气流速
11
水蒸气容积份额
12
三原子气体容积份额
13
烟气纵向冲刷放热系数
14
修正系数
15
烟气侧对流放热系数
16
平均空气温度
17
空气流速
18
空气横向冲刷错列管束放热系数
19
序号
名称
1
管子外径
2
管子内径
3
管子长度
4
横向节距
5
纵向节距
6
管子根数
7
空预器宽度
8
受热面面积
9
烟气流通截面积
10
空气流通截面积
11
横向相对节距
12
纵向相对节距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进口烟温 进口烟焓 出口烟温 出口烟焓 平均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热空气出口焓 热空气出口温度 烟气放热量
43 计算参数
44
45
温压修正系数
46
平均温压
47
传热系数
48
热空气温度设计值
锅炉烟风计算表

空气过量系数: 实际所需用标态空 气量:m3/m3 空气温度℃ 实际所需用工况空 气量:m3/m3
n
1.20
理论干烟气量: 空气过量系数: 实际干烟气量:
11.52 1.20 13.64
V t V实
0.76 v=V0*n 27.00 0.83 V实=V*(273+t)/273
烟气量: 理论三原子气体 理论氮气体积 理论水蒸汽体积: 理论烟气体 积:m3/m3 实际烟气体积: m3/m3 温度系数: 工况体积: 0.01(CO2+CO+Σ 0.41 mCmHn+H2S) 1.05 0.79V0+0.01N2 0.01(H2+H2S+Σ 0.03 nCmHn+120(dg+V0da)) 1.49 1.62 160.00 2.57
燃料含水量kg/m3 空气含水量kg/m3
烟气量: 三原子气体量: 1.55 0.01866(Cy+0.375Sy)
氮气体积
8.39
水蒸汽体积:
1.57
0.79V0+0.008Ny 0.111Hy+0.0124Wy+0.01 61V0空气中含水量按 10g/kg
根据低位发热值估 算理论空气量: m3/kg
根据《燃油燃气锅炉房设计手册》P63---P68
固体、液体燃料成份: Ay Cy Hy Sy Oy Ny Wy 理论所需标态氧气量:m3/kg 理论所需用标态空气量:m3/kg 燃料低位发热值:KJ/kg 根据低位发热值估算理论空气量:m3/kg 空气过量系数: 选用空气量: O2 V0 % 82.50 12.50 1.50 1.91 0.49 1.05 2.23 10.62 40600.00 10.24 1.20 12.74 成份数据采用100号重油 灰份 碳 氢 硫 氧 氮 水份 (1.866Cy+0.7Sy+5.55Hy -0.7Oy)/100 氧气占空气量21% 成份数据采用100号重油 0.85xQdw/4186+2 气休燃料成份 燃料成分 % H2 CO CH4 C3H6 dg da C3H8 C4H10 N2 CO2 H2S O2 理论所需标态氧气 量:m3/m3 理论所需用标态空 气量:m3/m3 燃料低位发热值: KJ/kg 3.05 23.4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55.10 18.05 0.00 0.00 (0.5H2+0.5CO+Σ (m+n/4)CmHn+1.5H2S0.13 /O2)/100 V0 0.63 3265.00 成份数据采用高炉煤气 对于煤气:当发热量小于 10500KJ/m3时 0.209*Qdw/1000,大于时 0.26*Qdw/1000-0.25 对于烷烃类 0.268*Qdw/1000及 0.68 0.24*Qdw/100 成份数据采用高炉煤气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8
介质流动阻力 ∆hsl : 沿程摩擦阻力 介质横向冲刷管束的阻力 截面和方向变化引起的局部阻力
阻力计算:
(一)沿程摩擦阻力
1°有热交换时:
l ρw2 2 ∆hsl = λ ⋅ ( )2 d dl 2 Tb T + 1
l ρw2 ∆hml = λ ⋅ d dl 2
9
气流平均温度,K 管壁平均温度,K
2°等温流动:
10
3°摩擦阻力系数λ 与 Re和相对粗糙度 d dl K 以及t>300℃, w≤45m/s时:
有关:
对空预器,ddl=20~60mm,当t≤300℃,w=5~30m/s;
K λ = 0.335 d dl
0.17
Re
− 0.14
11
纵向冲刷管束的 λ 还 与相对节距有关,查 图8-3
风道阻力主要取决于局部阻力,当冷风流速小于 10m/s时,摩擦阻力可以不计 风道摩擦阻力 ∆hmf 风道局部阻力 ∆ h jf 方法同烟道计算
锅炉本体风、烟道阻力参考表
名称
≤4 6
锅炉容量 (t/h) 10 20
1900~ 2300 500~ 1000 1600~ 2200 650~ 1100
35
4
5
将④⑤分别代入①,得任意两截面的总压降为: 2 ρ ( w2 − w12 ) ∆H = hz1 − hz 2 = ∆hsl + + ( ρ k − ρ ) g ( Z 1− Z 2)
= ∆hsl + ∆hsd − hzs
2
6 7
或:∆H = s2 − s1 = ∆hsl + ∆hsd − hzs
∆hsd hzs
介质速度变化而引起的压头损失;称为速度损失,Pa;
燃气、燃煤锅炉废气排放参数及计算

锅炉废气锅炉废气燃气1项目使用3台5t/h(两用一备)的锅炉提供热源,年运行6000小时,天然气使用量为5.4×106m3。
天然气燃烧会产生烟尘和SO2。
参照《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及川气天然气成分(总硫含量≤200mg/Nm3)进行分析计算,项目锅炉年烟气产生量为5.6×107Nm3,燃烧产生污染物为烟尘:2.4kg/万m3,SO2:4.0kg/万m3。
项目烟尘量为1.30t/ a,产生浓度为23.3mg/m3,SO2产生量为2.16t/a,产生浓度为38.8mg/m3,烟尘、SO2排放浓度能够满足GB13271-1 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要求。
另外,根据GB13271-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锅炉应设置15m高的排气筒,通过同一15m高排气筒排放。
建设单位应根据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关于采样位置的要求,在锅炉排气筒应设置检测采样孔。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内径应不小于80mm,采样孔管应不大于50mm,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不小于40mm。
同时为检测人员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是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平台面积应不小于1.5m2,并设有1.1m高的护栏,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1.2-1.3m。
锅炉废气燃气2项目使用2台6t/h的锅炉提供热源,每天运行20h,年运行5000h,天然气使用量为5.0×106m3。
天然气燃烧会产生烟尘和SO2。
根据《环境统计手册》,燃气锅炉烟气量计算公式如下:yQLVy=1.14-0.25+1.0161(?-1)V0 4187其中:Vy——实际烟气量(Nm3/ Nm3);y QL——燃料的低位发热值(kj/kg),天然气为38630kj/m3;α——过剩空气系数,α取1.2;yQL-250. V0——理论空气需要量(Nm/kg),V0=0.2610003,经计算得V0:9.18。
锅炉风量计算公式

锅炉风量计算公式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工作物质(如水蒸气)的热能。
而锅炉的运行离不开足够的氧气供应,因此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锅炉的风量。
锅炉风量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进行计算:Q = V * ρ * n其中,Q表示锅炉的风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V表示锅炉的排烟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ρ表示空气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n表示排烟流量的次数(单位为秒)。
我们需要确定锅炉的排烟流量V。
在工业生产中,锅炉排烟流量的测量通常使用烟气流量计进行,该设备能够准确测量烟气的流速和流量。
通过测量得到的排烟流速,可以计算得到排烟流量V。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空气的密度ρ。
空气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以及湿度等。
在实际计算中,一般将空气的密度视为常数,通常取值为1.2千克/立方米。
我们需要确定排烟流量的次数n。
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排烟流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确定一个时间段内的平均排烟流量。
通过测量一段时间内的排烟流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可以确定排烟流量的次数n。
通过将以上三个参数代入锅炉风量计算公式,即可得到锅炉的风量Q。
锅炉的风量决定了燃烧过程中所需的氧气供应,因此在锅炉的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计算锅炉的风量。
需要注意的是,锅炉风量计算公式中的单位要保持一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国际单位制(SI)来进行单位换算,以便进行统一计算。
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合理计算锅炉的风量对于保证燃烧效率和锅炉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风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对锅炉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锅炉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风量的计算和调整,以确保锅炉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结起来,锅炉风量计算是锅炉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计算锅炉的风量,可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燃烧,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参数的准确性和单位的一致性,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锅炉风量计算

锅炉风量的计算1、风机型号与锅炉吨位的对应是按风机的风量、风压对应的,估算的风量:1吨锅炉对应的鼓风机风量约为1250标准立方米/小时;1吨锅炉对应的引风机风量约为2500标准立方米/小时。
2、风机的系列型号相对的对应不同的锅炉型号。
1—10T 锅炉目前在国内是很重要的设备,随着锅炉本身设计的改造,对风机的风量、风压要求也产生相应的变化。
为此机是部推荐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推荐的公式估算。
锅炉风量的计算的主要原则是根据锅炉所需的用煤量、锅炉的漏风系数、过剩余数,以保证煤能完全燃烧(引出产生的燃气)。
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煤种,不同地区的空气含氧量的不同 (由于海拨高度不同所致)要对其进行修正。
下面的计算公式是按5000 大卡/公斤煤,1 公斤煤需要 10 立方米标准空气,1 吨蒸汽需要 100 公斤煤,漏风与过剩余数为 1.8—2.2。
一吨蒸汽一般需要 2000 标准立方米空气,有如下公式: Q=3600×[1+(T-1)×0.815] Nm 3 /h 其中T 为锅炉吨位。
锅炉的风压计算主要原则是在此风压下将锅炉所需的风量通过锅炉本体、附属设备。
一般来讲锅炉本体阻力为 600—800Pa,尾部联结压力损失200—300Pa,除尘器损失1200—1800Pa。
一般需要2500 —3000Pa(当采用多管旋风除尘器,还要增加300—500Pa)。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海拨地区,同一型号的锅炉需的风量要增加,由于风量增加,克服流道的阻力也要增加,所以也要增加风机的风压。
此时可由原设计的风压风量求出此台锅炉的阻力系数(是近似的平均值),然后保持阻力系数不变(实际上阻力系数要增加,但可忽略不计)按压力损失P=ζ·ρV 2 /2 的公式计算所增加的压力损失值。
在类似的其它通风设备,如加热炉、干燥炉等燃油、燃煤、燃气的系统,都可按上述原则去处理。
在处理中要谨慎一些,否则所选用或设计的风机就不可能在高效区工作,或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
锅炉房工艺系统及辅助设备—锅炉的通风方式及风烟道阻力计算

冷风道
烟道或风
道类别
自然
通风
流速
(m/s)
砖砌或混
凝土管道
机械
机械通
通风
风压出
吸入段
段流速
流速
(m/s)
(m/s)
自然通风
烟囱出口
机械
通风
流速
(m/s)
自然
通风
流速
(m/s)
正常
流速
(m/s)
机械通风
烟囱出口
允许
允许
正常
最小
最小
流速
流速
流速
(m/s)
(m/s)
(m/s)
6~8
8~10
6~8
3~5
6~8
2. 锅炉本体阻力 p g
• 锅炉本体阻力是指烟气离开炉膛后冲刷受热面管速所产生
的阻力,通常由锅炉制造厂家的计算书中查得。
3. 省煤器阻力 p s
• 指烟气横向或纵向冲刷管束时产生的阻力,通常由锅炉制
造厂提供。
4. 空气预热器烟气侧阻力 p k y
• 管式空气预热器中空气在管束外面横向流动,烟气在管内
缩角为20°。风机出口处渐扩管道的形状应符合图(a)
的要求。图(b)的渐扩管形状会使阻力明显增加。
风机出口的渐扩管图
• 风机出口处风烟道的转弯方向应与风机叶轮旋转方向一致
,否则气流会形成旋涡而使阻力明显变大,如图所示。
风机出口管道的转向
• 管道布置时,如果两局部阻力配件距离过近,会使阻力明
显增加,串联弯头所产生的阻力之和往往大于单个弯头阻
锅炉风烟道设
计
3.3.3
锅炉烟道的阻
力计算
风、烟管道是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烟管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