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住宅
史密斯住宅简介

史密斯住宅简介史密斯住宅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一幢历史建筑,建于1893年,是芝加哥地区著名的建筑大师马修斯及他的合伙人路易斯·斯伯格恩的杰作之一。
它的地址是211 Greenwood Avenue, Wilmette, IL 60091。
史密斯住宅的建筑风格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希腊复兴式,它是一幢两层高的砖结构建筑,面积约为5,800平方英尺,内部共有18个房间。
它的拱门入口和双层花园门廊彰显了该建筑主人的地位和财富,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
大门处还有一个露天阳台,可以看到美丽的花园和小路的风景。
内部设计十分舒适,可以体验到当时美国上流社会生活的奢华。
从宽敞高大的客厅到壁炉和书房,到晚餐厅,到充满玻璃的花房,史密斯住宅以其宽阔、尊贵和独特的设计和装饰特点,使客人们感到温暖、舒适、自由和轻松。
它的外围设计和内部装饰都非常奢华,显然花了大量的资金,从木制天花板到大理石柱子,到宝石饰品和雕刻的家具,每个细节都显示着琳琅满目的美学品味。
在该建筑中,所有的细节都被照顾到,使它成为当时最美丽的豪宅之一。
这座建筑是为美国商人兼发明家,厂长史密斯和他的妻子玛丽·史密斯而建,他们在芝加哥商界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是众所周知的慈善家。
史密斯住宅深深体现了他们对家人的关爱和对社区的贡献。
在他们的领导下,该房子成为了一个社区的中心,多次成为了派对、会议和慈善活动的场所。
该建筑还位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中,有一个美丽的池塘、雕塑和各种花卉和树木,为住宅增添了色彩和特色,让它成为了一个绿色、安详和充满生命力的空间。
总的来说,史密斯住宅是一座美丽、富有和充满生命力的建筑,代表了美国上流社会的文化、艺术和美学范畴,同时还代表了史密斯夫妇对家庭、社区和慈善事业的贡献,也是芝加哥建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设计师之家:Gabriel Fontes de Faria的芝加哥新别墅设计

HomePolish公司的室内设计师Gabriel Fontes de Faria最近设计了自己的新家。
这栋别致的新别墅坐落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全美第三大城市芝加哥。
Gabriel Fontes de Faria是一位巴西的建筑设计师,出生在里约热内卢。
Gabriel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到处奔波,最初是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后来则是由于自己对未知世界的热情和渴望。
被包围在一个热爱建筑设计的家庭氛围中,Gabriel从小的受到的教训来自祖父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人类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这是有原因的。
”从那时起,Gabriel开始喜欢上了观察周围的一切,还经常发现各种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甚至会去关注在别人眼中不值一提的事物。
这种从小锻炼出来的能力,造就了现在对设计项目的严谨把控。
通常情况下,设计师在给自己做设计时,总会倾向于把房子设计的想自己的办公室,Gabriel Fontes de Fari对这一观点也完全赞同。
不停的装饰,不停的完善,可能这一次的装修还没有完全结束,下一个想法就又推倒了之前确立的观点。
但是无论如何,Gabriel家的设计还是做到了家的感觉,配合着托埃休闲椅、款式不同的埃姆斯椅子、沙里宁郁金香桌子,还有随意放置的老式小物件儿,突出了空间安逸闲适的感觉和氛围。
在Gabriel Fontes de Faria看来,他需要把这个空间设计得舒适,同时还不能太过枯燥。
但是这其实还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所以Gabriel选择了很多自然的元素,像是木材、羊毛和天然织品等等,还融入了一些很有家庭氛围的小物件。
室内的设计总体上达到了Gabriel和家人的目标。
房子表面上虽然看起来清爽简约,但在芝加哥寒冷的冬日里也不会缺少温暖。
Gabriel最喜欢的部分要数客厅里的燃木壁炉了,当室外很冷的时候,Gabriel喜欢和家人生着火坐在客厅看书、品尝葡萄酒或者邀请几个朋友一起玩玩卡牌游戏。
当Gabriel 刚搬进这个以后和家人一起生活的地方的时候,这里就像一块空白的画布,让他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居住空间。
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建造过程

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建造过程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是位于美国芝加哥的一座摩天大楼,建成于1970年。
该建筑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布鲁斯·格雷厄姆设计,是一座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以下是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的建造过程的相关参考内容。
1. 设计阶段:设计是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建造过程的起点。
布鲁斯·格雷厄姆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通过三维模型建立了大厦的基本结构。
他的设计理念是创造一座具有独特外观的高耸建筑,并且能够承受芝加哥特殊的气候条件。
2. 基础施工: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取决于坚固的基础。
在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的建造过程中,首先进行了地基处理,并施工了混凝土桩基。
随后,施工人员进行了混凝土基础的浇筑,以确保大厦的稳定性。
3. 钢结构搭建: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的主要结构采用了钢结构。
在钢结构搭建过程中,首先进行了钢材的加工和制作,然后将钢梁、钢柱等构件吊装到设计位置。
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以确保各构件的准确安装。
4. 竣工层施工: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的竣工层包括大楼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等部分。
在这一阶段,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砌墙和装修等工作。
特殊的设计要求和复杂的施工技术使得竣工层的建造成为整个工程的重点。
5. 竖向交通系统安装: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的高度为344米,因此大楼内部需要安装高效的竖向交通系统。
该大厦采用了高速电梯和独特的空气弹性系统,以满足日常的人员运输需求。
6. 外立面装饰: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的外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墙设计,使得整个建筑呈现出现代感。
玻璃幕墙的安装需要精确的测量和精细的施工技术。
此外,大厦的外墙上还安装了特制的金属装饰板,用以提升建筑的美观性。
7. 室内装修:约翰·汉考克中心大厦的室内装修力求简约而现代。
在大厦的内部,设置了办公室、商业空间和观光区等功能区域。
购买芝加哥房产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购买芝加哥房产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国外买房已经是一件完全可以胜任的事情了,但是对于一些还没有在国外买过房子的人们来说,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芝加哥(置业)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一个购房的热点地区,很多人都喜欢这里的环境,一心想要在这个地方拥有自己的一个房子,那么在购买芝加哥房产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芝加哥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座城市。
有很多买家都会选择芝加哥的房产进行购买。
但同样在芝加哥买房会有很多要注意的事情。
好比说入手芝加哥房产大家要注意的就是房屋的采光问题。
楼层越高价格越贵,房子最重要的就是采光,楼间距越小楼层就要选越高,买房为了居住,如果采光不好的话,连晒衣服都没地方,看房时分不同时段看房以确保房屋采光良好。
另外,芝加哥购房,要关注小区周边有什么配套,有没有超市,医院,学校,如果芝加哥有本身的学区的话,那就更好了。
在入手芝加哥房产的时候。
大家要需要去注意区域的发展潜力,看看房子的升值空间到底是有多大。
户型越方正越好,越利于家具的摆放和房间布局。
在交房的时候,逐一检查购房合同以及交房标准的约定,至于楼房质量,基本大同小异,当然为了避免楼房质量问题,我们必须选一些口碑好,信誉好的房产开发商开发的房子。
这些都是在芝加哥购房应该注意的事项,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第一次在国外买房就出现差错的话,在后续的发展中可能就会存在阴影,因此,在买房之前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相关地区的购房注意事项。
芝加哥作为去美国买房的热门区域。
在这里买房的人会越来越多了。
如果你有这个想法的话,那么要知道在芝加哥买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所以买家购置芝加哥房产一定要注意外国买房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些事情。
在芝加哥买房要注意房屋的采光。
还需要注意购房的区域。
在交房的时候,逐一检查购房合同以及交房标准的约定,至于楼房质量,基本大同小异,当然为了避免楼房质量问题,我们必须选一些口碑好,信誉好的房产开发商开发的房子。
最后,希望外国买房网小编整理的这些信息能帮助到大家哦!。
安藤忠雄

年表
1976年 住吉的长屋,大阪市住吉区 1978—1985年 六甲集合住宅一期 1981年 小筱宅,兵库县芦屋市 1983年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库县神户市 1984年 Time’sⅠ,京都府 1985—1989年 六甲集合住宅二期 1995年普利策奖 1989年 光的教会,大阪府茨木市 1990—1991年 现代美术馆、建筑美术馆,瑞典斯德哥尔摩 1990—1991年 JR京都车站改建,日本京都 1991年 姬路文学馆,兵库县姬路市;真言宗本福寺水 御堂,兵库县东浦市 1992年 奈良市民会堂,日本奈良 1992年 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日本馆,西班牙;贝乐思 之家,香川县直岛;芝加哥美术馆日本屏风展 廊,美国 1993年 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库县神户市 1994年 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大阪府河南町;三得 利博物馆,日本大阪府 1994—1995年 泰特现代美术展览馆,英国伦敦
小筱邸住宅(Koshino House)位于日本兵库县芦屋市。住宅内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起居室。 安藤忠雄用其标志性的混凝土网格修建了两层高的空间。墙壁采用清水混凝土,刻意保留了 施工模板的孔洞痕迹。由于先进的施工工艺,混凝土表面质量非常好。有人看到这样的混凝 土表面,感觉有“纤柔若丝”的肌理效果和轻质优雅的印象。白天,阳光照射在光滑平整的 混凝土墙壁上,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夜晚,光洁细腻的表面在柔和的漫射光作用下,仿佛 被罩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光晕,弱化了人们印象中混凝土墙面的冰冷僵硬,使人产生想要触 摸它的冲动。
建筑理念
① ② ③
东西方的融合 对于现代机能主义进行批判 封闭-开放的都市观
建筑构成三要素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 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 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 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最后一个因素是“自然”;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 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 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人工化自然!
芝加哥住宅

1.1 安藤忠雄——建筑鬼才
1)生平
做过木工,当过货车司机。17岁进入拳坛成了职业拳击手
7
2.1 建筑概况
1)芝加哥住宅(1992—1997)的概况 意义:这是安藤忠雄在美国的第一件作品 社会背景:安藤面对的是一个缺乏自然元素的芝加哥社区环境。(此处插入对芝加哥的描述) 环境背景:整个基地被树木充分覆盖,尤其是其中一棵巨大的白杨树,主人尤为珍爱。它限定了整个住
宅的设计。为保证这棵树被保留下来,在安藤严谨的几何体构图中出现了一堵曲线形的墙。
理解:
抽象化的光,风,水等自然素材与以几何体与以几 何体为基础的建筑的融合。(教堂三部曲)
第一章 建筑师的背景
6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01 建筑师的背景 02 建筑的概况 03 建筑与场所 04 建筑平面分析与功能组织 05 建筑形体特征 06 建筑结构形式 07 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08 建筑交通流线组织 09 建筑立面分析 10 建筑材料的运用与细部处理
1)清水混凝土——灰色的基调
一如安藤往常的作品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运用与细部处理
28
10.2 主客区域的区别
1)主客区域的区别
体块大小不同: 离水面的距离不同:
第一章 文化知识概述
29
10.3 光与影
理解:
光与影的变化柔和了混凝土墙壁带来的冰冷僵硬的感觉。 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
第一章 文化知识概述
17
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住宅

一、芝加哥学派-昙花一现的建筑
1、蒙纳诺克大厦(1891年,16层):
一、芝加哥学派-主要建筑师 伯纳姆与路特
1、卡匹托大厦(1892年): 2、瑞莱斯大厦(1894年):
一、芝加哥学派-主要建筑师 荷拉伯特与罗许
1、马葵特大厦(1894年):
一、芝加哥学派-主要建筑师
路易•沙利文简介:
1、美国现代建筑(特别是摩天楼设计美学)的奠基人、建筑革新的代言人、 历史折衷主义的反对者、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
2、沙利文早年任职于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詹尼的事务所,后赴巴黎入艺术学 院,1875年返芝加哥任绘图员,1881年与艾德勒合组建筑事务所,共事14 年。F·L·赖特(链接赖特)曾作为他的学徒6年。他设计的商业建筑是美国 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3、认为装饰是建筑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内容,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主, 不取材于历史形式。他的代表作有芝加哥会堂大厦(1889)、圣路易斯的 温赖特大厦(1890)、芝加哥的施莱辛格与迈耶百货公司大厦等。
一、芝加哥学派 路易•沙利文的主要建筑
1、温赖特大厦(1890) 由艾德勒和沙利文设计,自1891年在圣路易斯落成以来,
在其后的五十多年中,它所具有的各种新技术成份几乎成了 高层办公楼的典型特征。这些成份是:浮筏基础,外包防火砖 的钢结构,活动内隔墙,可操作的通风、采光窗。温赖特大 厦的这些特点反映了路易斯·沙里文深思远虑的尝试——创造 出多层办公楼特有形式的雏型。
玻璃之都芝加哥的约翰汉考克中心的建筑之美

玻璃之都芝加哥的约翰汉考克中心的建筑之美约翰汉考克中心是芝加哥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惊人的高度而闻名。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它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芝加哥城市风貌的典型代表。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和城市融入等方面探讨约翰汉考克中心的美。
1. 建筑风格约翰汉考克中心采用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强调简洁、现代和功能性。
整座建筑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底座、中座和顶楼。
底座为建筑提供了稳定和坚实的基础,中座则是建筑的核心部分,包括各种商业和办公空间。
而顶楼则是约翰汉考克中心的亮点所在,是一个观光平台,提供了壮观的城市全景。
2. 建筑技术约翰汉考克中心的建筑高度达到了442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
为了实现如此惊人的高度,建筑师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建筑技术。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外立面的设计。
中心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立面,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自然光线和景观视野,同时也减少了建筑重量,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约翰汉考克中心还使用了优质的混凝土和钢材,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建筑的结构设计也十分精确,通过合理的荷载分配和支撑结构,使得建筑能够抵御强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
3. 城市融入约翰汉考克中心作为芝加哥的地标性建筑,不仅在建筑形式上具有独特性,更在城市融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筑师将建筑底部设计为商业区,吸引了许多商家和游客,为芝加哥带来了繁荣和活力。
中座和顶楼则集合了办公空间和观光平台,为城市的发展和旅游业做出了贡献。
此外,约翰汉考克中心还通过其建筑形式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玻璃幕墙的设计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呈现出一种轻盈而现代的感觉。
建筑顶部的观光平台也为游客提供了欣赏城市美景的机会,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总结:约翰汉考克中心作为芝加哥的地标性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积极的城市融入,展示了现代化摩天大楼的魅力。
它不仅是芝加哥的城市地标,更是城市发展和旅游业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