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

合集下载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全国甲卷)word版无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全国甲卷)word版无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有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的钙B.人体内Ca2+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C.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D.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2.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

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

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3.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

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

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B.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C.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4.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C .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 2和[H]的过程需要O 2的直接参与D .线粒体中的DNA 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5.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高考全国卷Ⅲ理综试题Word含答案文档

高考全国卷Ⅲ理综试题Word含答案文档

2019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N14O16Na23S32Cl ArH1Li740 Fe56I127一、选择题:此题7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共13个小题,每题6分。

共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三者的膜构造中都含有蛋白质2.以下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以下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添.用酒精擦抹皮肤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生,获取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生前的这n粒干种子对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加强.有机物总量增添,呼吸强度加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有机物总量增添,呼吸强度减弱5.以下对于人体组织液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血浆中的葡萄糖能够经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能够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能够经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运动时,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6.假定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的受精卵所有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集体的子一代中、Bb、bb个体的数目挨次为.250、500、0.250、500、250.500、250、0.750、250、07.化学与生活亲密有关。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大致可以反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和思维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图均是当时可以测量的实验过程B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直接得到实验结论C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15.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竖直上抛,物体运动过程中始终受到一个大小不变的阻力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回到出发点,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大于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B .物体上升过程动能的减少量大于下落过程动能的增加量C .物体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下落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D .物体上升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小于下落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16.如图所示,倾角为EF d =的光滑斜面上静止放置两个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C 固定为挡板,系统保持静止。

现在物块A 上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当物块B 即将离开C 时,物块A 的运动距离为d ,则A.弹簧的劲度系数k=sinBm gdθB.弹簧的劲度系数k=sinAm gdθC.物块B刚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sinA BAF m m gmθ-+D.物块B刚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sinA BA BF m m gm mθ-++17.在甲图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流为正弦交流电,其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乙图所示,C是耐压值为22V的电容器,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副线圈输出的电压频率为0.5HzB.各电表的示数均为瞬时值C.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则电容器不会被击穿D.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均增大18.如图所示,在AOB平面内存在着一个匀强电场,OA=L,OB=32L,∠AOB=60°。

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元中学高2021级高三上期其次次段考理科综合力量测试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1 B-1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只草履虫”和“一只山羊”二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完全相同的B.“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C.“丰富度”是在群落层次上对物种组成的分析D.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2.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状况。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试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a点上移,b点右移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D.0-4min细胞内渗透压上升,细胞的吸水力量增大3.下列细胞中的生理过程肯定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有①人体细胞CO2的产生②大肠杆菌细胞中转运RNA和氨基酸的结合③叶肉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④酵母菌细胞中[H]和O2的结合⑤硝化细菌细胞中NH3的氧化⑥蓝藻细胞O2的生成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4.以下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3H标记的尿苷供应应植物,一段时间后,只有分生区可检测到放射性B.用15N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含14N的培育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白DNA是遗传物质D.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H2O、CO2、(CH2O)、O2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射性5.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育,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

202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甲卷)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甲卷)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 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C. 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 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答案】C【解析】【详解】A.木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A正确;B.石油裂化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汽油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以通过石油裂化的方式得到,B正确;C.燃料电池是将燃料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装置,不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D.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D正确;故答案选C。

2. 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B. 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C.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D.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答案】D【解析】【详解】A.玻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用氢氟酸刻蚀玻璃时,SiO2和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A错误;B.Fe3+可以将Cu氧化成Cu2+,三氯化铁刻蚀铜电路板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B 错误;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硫代硫酸根成硫酸根,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Cl2+5H2O=2SO+8Cl-+10H+,C错误;D.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钙,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水垢使硫酸钙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答案选D。

2023届高三学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届高三学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届高三学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四川人爱喝茶,爱坐茶铺看川剧、听清音、遛鸟打盹、看闲书、唠家常,逍遥自在, 自得其 乐,这就是川人茶事。

下列有关茶叶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鲜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学元素是 CB .新鲜茶叶在炒制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水是自由水C .茶叶细胞内蛋白质中通常含有微量元素 Fe 或 SD .晒干后的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无机盐2 .研究表明,癌细胞溶酶体中的 pH 低于正常细胞。

BODIPY 荧光染料对 pH 不敏感,具良好的 光学和化学稳定性。

以BODIPY 为母体结构, 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团,设计成溶酶体荧 光探针。

该探针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不显荧光,在酸性条件下荧光强度升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荧光探针能进入癌细胞的溶酶体,是因为其对 pH 不敏感B .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 .若某区域的荧光强度较强,则该区域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D .溶酶体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存在生物膜的流动现象3 .徒步是一种健康的户外运动方式,但较长时间的徒步会使脚掌磨出“水泡”,几天后“水泡”又消失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较长时间的快速徒步会使人体出汗且体温明显上升B .人体内环境中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为徒步提供能量C .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其中的液体渗入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D .可以使用针或剪刀直接将水泡戳破,从而将水泡里面的水排出4 .糖皮质激素 (GC) 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 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

机体进入应激状态时通过“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 (HPA 轴) 进行调节,相关过程如图所示。

高考真题理科综合(新课标Ⅲ卷) Word版含解析(精编版)

高考真题理科综合(新课标Ⅲ卷) Word版含解析(精编版)

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答案】C【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思维流程]1.细胞膜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 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

这与细胞的功能有关,功能复杂的膜中,蛋白质数量多。

(2)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的组分并不是不可变的,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4)糖类主要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

(5)细胞膜结构图示中糖蛋白的多糖侧链是判断生物膜内、外侧的依据,多糖侧链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另一侧则为细胞膜内侧。

2.细胞膜的功能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考点定位】生物研究技术【名师点睛】同位素标记在实验中的应用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

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

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面是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同位素标记类型。

1.标记某元素,追踪其转移过程如在光合作用中,分别用18O标记H218O和用14C标记14CO2,以追踪18O和14C的转移途径:(1)14CO2→14C3→(14CH2O)(2)H218O→18O22.标记特征元素,探究化合物的作用如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32P——DNA,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Word版)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理科综合)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Word版)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理科综合)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全国乙卷)(乙卷考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黑龙江陕西吉林内蒙甘肃临夏青海新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时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毎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B.在前期,毎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単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拌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2.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C.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C.观察植物畑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3.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

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B.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最响细胞的代谢活动4.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B.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C.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D.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 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成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昌区2011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卷第Ⅰ卷1至21题为选择题,共126分;第Ⅱ卷为22至34题,共174分,全卷共15页,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指定区域外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S-32 Na-23 Mg-24 Al-27 Fe-56 Ag-108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存在错误的是A.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B.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2.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色素的提取可用酒精或丙酮对叶片进行浸泡,然后用纸层析法对色素进行分离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3.利用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观点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甘蔗的两圈“花环型”细胞中的叶绿体形态、结构、功能均不同,代谢也无联系B.将C4植物叶绿体移入C3植物体内使光合效率提高,属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C .只要将豆科植物的种子沾上根瘤菌,就可提高豆科植物的产量D .汗腺细胞和经挑选的杂交瘤细胞都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4.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

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下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 、b 、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 .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 .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C .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 .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5.下面是科学家培育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简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重组质粒构建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DNA 连接酶B .图中愈伤组织分化产生的再生植株基因型一般都相同C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中含有相关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D .转基因抗虫棉有性生殖的后代抗虫性状不稳定6.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主题为“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科学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D .化学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的重要基础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定某浓度盐酸的pH 时,先将pH 试纸用蒸馏水湿润B .蒸馏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中液面以下C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8.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6 g NO 2和N 2O 4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B .1 L 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中含铜离子数为0.1N AC .0.1 mol 18O 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9N AD .33.6 L 氯气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9.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ΔH<0,达到化学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入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降低温度,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倍数小于v(逆)减小倍数C.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D.通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小于v(逆)增大倍数10.已知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0个 B.瘦肉精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瘦肉精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D.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Cl3N2O 11.甲、乙、丙、丁、戊五种溶液的溶质分别是HCl、CH3COOH、NaOH、NH3·H2O、Na2CO3中的一种。

常温下如下实验:①将0.1 L pH=9的甲溶液分别与a L 0.001 mol/L的乙溶液、b L 0.001 mol/L的丁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时,a>b;②浓度均为0.1 mol/L的丙和丁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③0.1 mol/L的甲溶液pH小于0.1 mol/L的戊溶液p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溶质是NH3·H2O B.乙的溶质是CH3COOHC.丙的溶质是NaOH D.戊的溶质是HCl12元素代号L M Q R 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B.M和T能形成一种极有前途的高温结构陶瓷C.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13.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B .甲池通入CH 3OH 的电极反应为CH 3OH -6e -+2H 2O =CO 23-+8H +C .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浓度D .甲池中消耗224 mL (标准状况下)O 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4.32 g 固体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

已知绳ao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绳ob 水平,绳oc 下悬挂物块,则ao 绳和bo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 .mg mg 2123和B .mg mg 2321和 C .mg mg 33332和 D .mg mg 233和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D .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16.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波速为200 m/s ,则可推出 A .图中质点c 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B .从该时刻起,质点c 比质点a 先回到平衡位置C .从该时刻起,经过0.01 s ,质点a 将运动到b 点D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必为50 Hz17.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颗星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的中心到C 点的距离为l ,S 1和S 2的中心间距离为L ,已知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A .2224GT )l L (L -πB .2324GT l πC .2324GT L π D .2224GT l L π 18.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平板小车 C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t = 0时,两个材料相同且质量均为 m 的小物体 A 和 B 同时从左右两端水平冲上小车,初速度大小分别为 v 1 和 v 2 ( v 1 > v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 1 v 2 mA .若小车上表面光滑,物体A 可能从车上表面的左端滑出B .若小车上表面光滑,物体B 一定从车上表面的右端滑出C .若小车上表面粗糙且足够长,则物体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越大,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越大D .若小车上表面粗糙且足够长,则物体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越小,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越小19.如图所示,长为l 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空间的 O 点,另一端系一带电量为 +q 、质量为m 的小球(视为质点),空间加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qmg E 3=。

图中OA 水平,OB 竖直,且OA = OB = l 。

将小球从A 点无初速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阻力,细线不会断裂)A .小球恰好能到达B 点 B .小球将以某点为中心来回摆动C .若保持场强大小不变而将该电场反向,则小球将沿直线从 A 点到达B 点,并且速度大小为 gl )(v B 312+=D .若保持场强大小不变而将该电场反向,则小球最终将以B 点为中心来回摆动20.倾角为30°的长斜坡上有C 、O 、B 三点,CO = OB = 10m ,在C 点竖直地固定一长10 m 的直杆AO 。

A 端与C 点间和坡底B 点间各连有一光滑的钢绳,且各穿有一钢球(视为质点),将两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同时分别沿两钢绳滑到钢绳末端,如图所示,则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t AC和t AB 分别为(取g = 10m/s 2) A .2s 和2s B .s 2 和 2s C .s 2和4s D .4s 和s 221.真空中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在O 点处有一电子枪,可以不断向纸面内的各个方向发射速度为0v 的电子,在O 点的右侧放一竖直的荧光屏M M ',今让电子枪的发射方向垂直于荧光屏,当逐渐增加电子枪与荧光屏的距离至 l 时,亮点恰好在荧光屏上的P 点消失。

接着将电子枪的发射方向转过α角度,再将荧光屏向右水平缓慢移动0.5 l ,屏上的亮点恰好在Q 点消失(P 、Q 两点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枪的发射方向应在纸面内顺时针转过 30=αB .电子枪的发射方向应在纸面内逆时针转过 30=αC .P 、Q 两点间的竖直距离....为l 21电BD .P 、Q 两点间的竖直距离....为l 232 第Ⅱ卷(共174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指定区域(不要答在试题卷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