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集中竞价策略研究 (2)
电力市场竞价策略及市场平衡模型研究

电力市场竞价策略及市场平衡模型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市场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
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各国电力市场制定了一系列竞价策略和市场平衡模型。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力市场竞价策略的不同类型以及市场平衡模型的研究。
一、电力市场竞价策略电力市场竞价策略涉及电力购买者和供应商之间的定价机制。
根据市场特点和需求,目前存在几种常见的竞价策略,包括:负荷跟踪、价格前瞻、定价机制动态调整等。
1. 负荷跟踪策略负荷跟踪策略通过根据用户的电力需求情况,动态调整电力购买和供应的计划,以实现市场供需的平衡。
这种策略适用于一些电力需求相对稳定的用户,例如工业生产线、商业建筑等。
通过实时监测负荷情况,电力供应商可以提前计划好供电计划,从而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2. 价格前瞻策略价格前瞻策略是指将来市场电力价格的预测,作为电力购买和供应决策的参考依据。
这种策略通常由市场运营商提供。
通过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分析和建模,预测未来的电力价格水平。
电力购买者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决定是否购买电力,而电力供应商可以根据预测结果调整供电计划,以获取最大的利润。
3. 定价机制动态调整策略定价机制动态调整策略是指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和电力资源利用率的动态变化,实时调整电力的定价机制。
这种策略一般由市场监管机构进行管理。
通过定价机制的灵活调整,可以使市场供需达到动态的均衡状态,避免价格的大幅波动或电力供应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二、市场平衡模型的研究市场平衡模型是在电力市场中实现供需平衡的数学模型,它是电力市场运行的核心之一。
常见的市场平衡模型有:供需匹配模型、典型日负荷曲线模型以及边际成本定价模型等。
1. 供需匹配模型供需匹配模型是用于描述电力市场供需匹配过程的模型。
它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供应商的资源情况,通过相应的算法和方法进行匹配,确定供电计划和定价机制,以实现市场供需的平衡。
在这个模型中,用户的需求被视为市场的供给,而供应商的供电能力则被视为市场的需求。
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公司竞价策略

1 竞 价 策 略 方 法分 类
优 化 、 理 的报价是竞 价 的最 终 目的 。 合 目前 国内 外针对 报价 策略 的研究大 致可分 为 以下4 : 类 ( )基于预测市场 出清价格 ( reCer r e 1 Makt la i ) Pc 的方 法 。 先估计 竞价交 易时段 的市 场 出清 电价 . 首 然 后 以高于 成本价 、低 于此 出清 电价 某一微 小值 的价 格报 价 , 中包括 最优潮 流 和市 场模 拟等方 法 。 其 ()基 于博 弈论 的方法 。包 括基 于博 弈论 收益 2 矩 阵 、 于各种 非完全 竞争博 弈模 型等方 法 。 基 ()估 计竞 争者 的竞 价行 为的方 法 。一般 采用 3 模 糊集 或者概 率分析 模型 方法 ,这 类方 法应 用 比较
ABS TRACT: s a b o u e e o o c n i n t e lcrc A n a s l t c n mi e t y i h ee t t i
ma k t e e t c o r c m p n e p ri p t i c m p tt n re, lc r p we o a i s a t a e n o eii i ci o
s a e r h ig s p o t. h t t g d l n r h t t t g f eb g e t r f s T e s a e mo esa d a t me i r y ot i r y i c a o td b te c mp n e a e a ay e i te p p r d p e y h o a is r n lz d n h a e , te h
合, 分析了发 电公司竞价 策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 问题 。
关 键词 : 力市 场 : 价 策 略 : 弈 论 电 竞 博
基于博弈论的电力市场竞价策略研究

能 全 面 考 虑 市 场 环 境 变 化 情 况 以 及 市 场 的 复 杂 程 序 和 各 竞 争 对 手 情 况 .但 如 何 将 智 能 Ag n 技 术 应 用 et 到 我 国 现 有 的 电 力 市 场 。 我 国实 际 相 结 合 . 造 能 与 构
的均衡 点 , 到发 电厂 商 的最 优竟 价 策略 ; 献 『] 得 文 3 基 于 美 国 加 州 电力 市 场 模 型 . 虑 竞 争 对 手 的 报 价 行 考 为 服 从 联 合 正 态 分 布 . 造 了 以线 性 投 标 函 数 为 基 础 构 的 投 标 模 型 , 采 用 随 机 优 化 方 法 求 解 ; 献 『 在 并 文 4] 双 边 市 场 的 基 础 上 .建 立 了非 完 全 信 息 条 件 下 的 发
研 究 成 果 … ] 由 于 考 虑 的 因素 有 限 、 价 环 境 复 杂 。 竟 及 特 殊 .该 理 论 还 没 有 达 到 实 用 化 阶 段 从 文 献 看 到 . 研 究 发 电 商 竟 价 策 略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三 大 类 : 1 ( ) 基 于 博 弈 论 的 方 法 : 2) 于 优 化 规 划 理 论 的 分 析 方 ( 基
0 引言
在 国 家 实 行 改 革 开 放 、 经 济 建 设 为 中 心 的方 以 针 和 政 策 以 后 . 国 电 力 工 业 通 过 多 种 形 式 的 融 资 我 手 段 , 动 各 方 面 办 电 积 极 性 . 电 源 建 设 得 到 了 调 使 迅 猛发 展 。到 2 世 纪 9 0 0年 代 初 . 地 电 源 出 现 了 各 不 同程 度 的 过 剩 . 力 供 需 形 势 由 “ 不 应 求 ” 为 电 供 转
05电力市场概论 (电力市场中的竞价策略及博弈论)

第5章电力市场中的竞价策略及博弈论竞价策略是指发电厂商利用电力市场的这种非完美性不按边际成本竞价而增加自身利益的竞价行为。
其主要目标是在考虑电力系统运行的各种规则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合法地操纵市场力,合理选择竞价曲线,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即发电厂商在进行电力交易时根据市场规则进行竞价决策时所采取的一整套策略。
由经济学理论可知,在理想的、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中,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发电厂商的最优竞价策略是将电力价格设定在发电机组的边际运行成本。
但是,电力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而是更接近于寡头垄断市场,这是由电力工业的特殊性决定的。
由于电力不能大量储存,且电力的生产与消费必须实时平衡,所以电力不能像其他商品一样进行毫无限制地自由买卖。
有限数目的发电厂商、大的投资规模、输电约束和输电损耗(打击大用户远距离购电的积极性)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在电力市场中,某些地区可能只有少数发电厂商提供电力,这就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
所以发电厂商可以不以边际运行成本作为投标策略,而利用市场结构和规则的不完美来进行竞价以增加利润,这称为策略性的投标。
如果发电厂商可以通过策略性竞价而非降低成本来成功地增加利润,则称发电厂商具有市场力。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厂商作为市场中电力商品的提供者,必然要按照市场规则竞争发电。
对于发电厂商来说,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电公司采用何种竞价策略。
合理的竞价策略是发电厂商在电力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是发电厂商获取经济利益的根本保证。
5.1 市场结构模型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市场上需求者、供应者的数目及产品的特性。
如果以市场上卖方所表现出的行为作为界定,按照竞争程度的不同来划分,市场结构可以划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型市场、完全垄断型市场、垄断竞争型市场和寡头垄断型市场。
5.1.1完全竞争型市场完全竞争型市场是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它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1.数量很大的卖者和买者参与该商品市场,单个企业的生产量占供给总量的比例和单个用户的需求占需求总量的比例都很小。
一种有效的电力市场竞价策略

1s 1 0  ̄J
特 会 方 了详尽 方 法r 妻结 果 往 往 出 现 不 稳 定 的 的 享… … 。 … ‘ 性 发 变化 .所 以各 的预 测 銮 时 : 问 处- 。。 。 零 生 1 。 。
,
价测研方 垩  ̄SO 一 謇 许种 …-对 ,拿 1
嘉
d。 爻c‘法。 函 _荟 ; 的 M 目
雾
F C
。。
M 墨 。曼 - 是 : 芝 时 l 二 孽 … T - : 。 其 ,为 类 为 据 数 v 第 类 中 向 , 中 c 聚 教 N 数 总 , 为 。的 心 量 :c 笔 曼 学 曼 . 粤 笺 ! 。 时 差 棼 x 磊。薮 : N… 间 藁 。 在 c . i …ou 薮 为 u…三 , N 登 型 肇 挈 翌 , ,的 由 C 值 决。 定 行 练验 训 和证 望 垩 差 妻 窭 罄 澳 『 力 卅 … 薮 :) ‘ : 小 美一d 。 z Be ek ‘
0 1
Ⅱ 1 0 E
第三步 : 更新 所 有 X 的 u’
.
i … …N =l
Q ~
\ 、 Ⅱ -
^ 】 卉
第 步: 一 l 则 止, 则 到 步.£ 聚 四 若 “. 终 否 回 第二 为
类限差。
圈 1 网 络 结 构 图
图 1中 .X为 n 输 入矢 量 空 间 :A 为联 想记 忆 空 间 :P 输 维 为 出 响应 矢量 。设 X为 C C网 络输 入 空 间 . MA X 为对 应 的 离散 输 入
《 商场现 代化 20 0 9年 3 ( 月 下旬刊 )总 第 5 0 7 期
商 业 研 究
通 常 电力 市 场 中 市 场 运 作 按 交 易 日进 行 .澳 大 利 亚 昆 士兰
电力市场竞价模型及现货交易策略优化研究

电力市场竞价模型及现货交易策略优化研究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渐开放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市场竞价模型和现货交易策略优化成为电力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电力市场竞价模型及现货交易策略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尝试提出一种优化的交易策略。
电力市场竞价模型是指供电方和需电方在市场上进行出价和接受报价的操作规则和机制。
电力市场竞价模型的设计影响着电力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常见的竞价模型有一次性竞价、连续竞价和衍生品竞价等。
其中,一次性竞价是指需方向供方获取电力的需求量提出一次竞价,供方则从竞价中选取最高出价的需方进行电力供应;连续竞价则是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竞价,需方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出价。
而衍生品竞价是通过交易衍生品来获取电力。
要优化电力市场竞价模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增强市场竞争,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增加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供应比例,从而提高供电方的竞争能力。
其次是建立合理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保障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运行。
此外,推动电力市场的跨区域互联互通,形成更大规模的市场,提高整个电力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
现货交易策略优化是指在电力市场上进行现货交易时,通过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来最大化收益或降低成本。
常见的现货交易策略包括最优出价策略、套利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等。
最优出价策略是指需要根据市场的供需情况和成本收益分析制定最佳的出价策略,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套利交易策略是指通过利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跨市场交易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风险管理策略是指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析和控制手段,降低交易风险和损失。
为了优化现货交易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首先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预测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实现市场价格和需求的精准预测,从而指导交易策略的制定。
其次是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设置止损线和风险分散等措施,从而降低交易风险。
同时,提高交易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干预,提高交易效率和准确度。
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及算法研究

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及算法研究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渐发展壮大,竞价交易成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和实现市场化运营的重要手段。
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及算法研究成为电力市场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及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挑战。
一、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研究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是电力市场中实现供需匹配和电价确定的关键模型。
传统的竞价交易模型主要基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叉分析来确定最优电价,但这种方法存在缺乏灵活性和复杂度高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新的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被提出,如随机优化模型、博弈论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
1. 随机优化模型随机优化模型基于概率论和数学规划方法,将不确定性的电力市场需求和供给进行建模和优化。
通过考虑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变动和能源资源的波动性,随机优化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
同时,该模型可以通过灵活调整参数,以适应不同情境下的市场运营需求。
2. 博弈论模型博弈论模型将电力市场视为一种竞争博弈的过程,参与者(如发电厂、电力交易商)之间通过制定竞价策略来最大化自身利益。
博弈论模型考虑了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博弈策略的选择,能够更好地分析市场行为和预测市场价格。
然而,博弈论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大量的信息和参数,计算复杂度较高。
3. 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是近年来在电力市场竞价交易领域兴起的一种新模型。
该模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市场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市场价格。
机器学习模型具有自适应能力和较高的预测准确度,然而由于模型训练需要大量的标记数据和计算资源,建立并应用机器学习模型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二、电力市场竞价交易算法研究电力市场竞价交易算法是实现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的关键技术,用于对电力市场进行供需匹配和最优格局确定。
1. 线性规划算法线性规划算法是传统的电力市场竞价交易算法。
电力市场竞价定价机制分析

电力市场竞价定价机制分析一、引言电力市场是指电力供求双方在政府管理下以市场机制进行交易的活动。
在这个市场中,供给主体提供电力,需求主体购买电力,双方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价格博弈,形成的价格是市场的定价机制。
竞价定价机制是一种常用的定价方式,本文就对竞价定价机制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竞价定价机制的概念和形式竞价定价机制是指,在市场中将产生的价格按照竞争的原则,由市场参与者所出价获得。
竞价定价机制的形式一般有以下两种:1. 单轮竞价:即参与者对货物(服务)提供指定价格,最终由最高出价的参与者购得该货物(服务),价格为其所出价格。
2. 多轮竞价:即在多轮竞价中,参与者可根据前一轮竞价结果,在下一轮中修改报价,直至最终获得拍卖品,或者放弃参与。
三、电力市场竞价定价机制的应用1. 直接交易:电力市场竞价定价机制的首要应用是直接交易。
在直接交易中,电力用户或电力批发商通过出价的方式,与发电厂或发电商进行交易。
直接交易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买卖,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 辅助服务交易:辅助服务是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对电力系统进行支持的服务。
这种服务包括备用容量、频率响应、电压调节等。
辅助服务交易可以通过竞价定价机制来获得,确保对辅助服务的供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3. 调峰交易:电力系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用电量差异较大。
通过竞价定价机制,调峰交易可以对用电高峰期的电力需求进行调整。
在高峰期,电力供应方可以通过出价来增加供给,电力需求方则可以通过出价调节用电量。
4. 售电公司的购电:在电力市场中,售电公司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竞价定价机制可以为售电公司提供购电渠道,帮助售电公司进行购电,并且保证市场竞争的公正性。
四、竞价定价机制的优缺点竞价定价机制在电力市场中应用广泛,其具有以下优点:1. 公开透明:竞价定价机制可以确保交易公正、透明,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的有效性。
2. 灵活性:竞价定价机制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价格,为市场提供响应迅速的定价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研究思路本文紧紧围绕电力市场集中竞价机制体制,针对各省市所采用的分时集中竞价和分段集中竞价两种不同的方法,对现阶段电力市场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构建分时集中竞价和分段集中竞价的日前市场出清过程及模型,以某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分别对上述模型进行仿真验证。
最后对集中竞价的统一边际价格定价(MCP)和按报价定价(PAB)这两种不同结算机制的交易模式的竞价策略进行实证研究。
主要研究结论有:(1)详细具体阐述了分段竞价电力市场的原理,主要选择的方法是在市场出清过程中,仅仅在参考机组可行性报价这一个因素,另一方面也针对分段电力市场的其他方面展开分析,例如负荷分段方法、发电企业报价过程等。
(2)分别探讨在分时集中竞价和分段竞价两种方法所存在的优缺点,并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还兼顾分析了上述两种方式下的发电企业和购电商的市场行为。
以算例的方法对笔者此文所提出的两种清算方法是否可行,即分时和分段两种清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获取了不同方式背景下的算例出清结果。
考虑到两种竞价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兼顾算例系统的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综合比较分析了瞬时电价、购电费用、利润等不同方面在上述两种竞价方法下的异同点,最后得出一些有用的研究结果。
(3)全面分析集中竞价电力市场的综合研究在采用分时竞价措施的背景下,电力市场的原理、模型等方面,通过意义比较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所在。
然后结合特殊编码的遗传算法的特点,提出全新的方法实现最后分时竞价电力市场的出清,此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突破了机组连续开/停机的束缚。
而且在算法中使用了罚函数,使得处理负荷备用、机组爬坡问题难度下降很多。
(4)提出处理水电动机组的全新原则,但是该原则主要使用在水火兼容电力市场中。
在分时/分段市场出清的过程中,要想最大限度发挥水电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在竞价时排除了水电,具体方法是按照有关规则首先处理好负荷曲线,处理后的负荷就是火电直接参与到竞价过程中的负荷。
(5)上文所提到的所有市场出清,不管是分时还是分段条件下的市场出清,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即忽略了网损平衡和线路可传输容量两大方面的影响。
(6)在不同集中竞价机制下,发电企业的竞价策略直接决定电力市场电力价格。
本文详细论证MCP和PAB两种机制下发电企业的报价策略,在决定机组出力调整的方向时,主要参考的指标是机组对过载线路的灵敏度极性,然后根据其结果是正还是负、或者有正有负来确定针对性的调整方法,最终实现购置电费的调整量最小。
最后一步是使用IEEE−14算例,验证此举是否科学有效。
2市场竞价交易的理论基础2.1市场竞价方式设计2.1.1商品属性究其本质而言,电力商品属于一般商品范畴,所以在设计市场竞价机制体制环节要考虑到它的有关特点和属性。
一般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的生产和消费必然实时均衡,电力难以做到大量长时间存储。
因此在设计市场竞价机制体制过程中必须确保生产计划与交易计划的同步性,这也是当前集中竞价交易的难点所在。
(2)机组发电运行受到的制约条件较多,实时优化较为困难。
对于发电机组而言,特定时刻的发电功率、运行状态、效率等制约条件较多。
如,最小出力约束,即发电机组会受到锅炉、传动设备等条件限制,必须确保在最小出力基础上进行调节。
(3)特别是大型火电机组的生产过程中,开停机都伴随着巨额开支,即可变成本剧增。
2.1.2市场竞价方式设计原则在电能竞价背景下,为了如实反映市场的价格机制以及体现资源优化的作用,往往会采用拍卖竞标的方式,竞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在市场供应和需求刚好平衡的状态下,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焦点就是实际的市场价格,这个时候往往社会效益最大,市场的效率也处于最高点。
为了保障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在设计电力市场竞价具体·具体内容的过程中,要符合下列要求:1、尽可能降低市场购电费用在发电侧开放的电力市场中,发电企业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消费者则是电网。
生产者主要通过竞价的方法来实现销售电网。
市场出清应该经历将电费限定在较低水平,但是前提是不得损害发电企业成本回收。
避免发生用户因为费用较高而产生损失的现象;而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分析发现,如果市场电费电价过高,还有可能导致发电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到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图2.1价格过高导致社会总效益损失示意图分析上图发现,一旦市场购电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就会相应的增加,而此时的用户需求量也会相应的降低。
最终市场会长时间稳定在e点,而在此时,根本无法满足用户负荷需求′QQ−′,会造成一部分发电资源遭到浪费的现象产生,不仅如此,此时的社会效益范围是pde,apeg则表示具体的社会效益损失面积。
2、有利于系统经济运行,降低系统总发电成本电力市场中,在选择合适的机组的运行方式和发电计划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拍卖竞价这一途径来确定最终选择结果。
在设计竞价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如实反映系统的经济运行状态,同时以降低发电成本为指导思想。
因为降低电费是减轻用户用电经济代价的唯一途径。
另一方面,在系统的非经济运行过程中也时刻在浪费着发电资源,而这一特点表现在市场中就是发电供给曲线过高,市场均衡整体价格水平提高,此时的社会效益往往无法保障。
图2.2 非经济运行导致的社会总效益损失3、能够确保集中竞价机制能够反应当前电力市场供求关系由电力市场出清特点而决定的定价往往可以很大程度直接反应市场需求信息,可以第一时间反应需求(负荷)变化;价格往往和负荷的变化息息相关,符合处于低谷时,价格也下降至冰点,反之亦然。
为了把高峰期快速转变为低谷期,缓解此时的用电局面,市场往往会选择以价格鼓励用户的手段来实现。
4、针对不同发电机组特性,便于发电企业安排机组运行及报价策略机组运行方式包括机组的启停方式和机组在各竞价时段获得的出力。
与此同时,发电企业往往也十分关注机组的启停问题。
而机组也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提供发电量,而是其处于中标运行的状态下方可实现,也只有此时可以通过售卖电能获取经济收益。
一旦机组启动出现任何意外,那么就会直接威胁到它的市场收益。
另一方面,机组运行的连续性技术直接决定着机组的启停方式。
也只有机组运行方式得以确定的时候,发电企业才可以进行相关成本的核算,进而确定最终的报价。
5、确保日前电力出清,可操作性强尽量简化市场出清过程,发电企业在参考具体的市场价格的条件下能够获取其中标情况的详细信息,设计竞价方式则要考虑到具备很高的透明度。
如果出清算法的难度较大,就会导致竞价环节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加大,直接影响到市场的公平性,扰乱市场的平稳运行。
6、确保电力市场的有序竞争,避免投机行为电力市场竞价方式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参与市场竞争的市场主体的行为,尽量发挥市场经济和监管措施在有效限制投机行为产生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可以一定程度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1]侯云春. 我国电力市场化竞价改革研究[D]. 云南大学, 2016.[2]盂子杰, 李婧靓, 张廷营. 未来广东电力市场下实时调度规则思考[J]. 广东科技, 2016,25(16):96-96.[3]苏凯, 姚星安, 张德亮,等. 广东电力市场交易系统设计与实现[J]. 南方电网技术, 2015,9(8):52-56.[4]岑建军, 王梦瑶. 解读广东省集中交易第一单[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15):285-287.[5]汪朝忠. 双边交易模式下的电力定价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6.[6]张建府. 国外典型电力批发市场模式比较及启示[J]. 中外能源, 2016, 21(4):9-13.[7]王雪晋. 市场规则下云南用户如何节省电费支出[J]. 中国电业, 2017(15):37-38.[8]蒙文川, 林昶咏, 文福拴,等. 采用高低匹配机制的发电权交易市场中发电公司的竞价策略[J]. 电力建设, 2016, 37(11):1-8.[9]林昶咏. 发电权交易模型与竞价策略[D]. 浙江大学, 2017.[10]蒋锋. 集中撮合竞价模式下发电侧基于成本分析的大用户直购电报价策略[J]. 科学与信息化, 2017(9).[11]凌云頔. 基于博弈论的虚拟电厂内部竞价机制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12]李彩芹. 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厂竞价上网模式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6(13):103-104.[13]夏新华, 高宗和, 徐帆,等. 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策略研究综述[C]//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2016.[14]房景宇. 东北区域电力市场试运行竞价研究[D]. 吉林大学, 2015.[15]程可. 基于多智能体的电力市场竞价行为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2015.[16]彭希瑞. 电力市场化交易竞价模型在火电企业中的应用与探索[J]. 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178-00181.[17]杨亚雄, 杨洪明, 张俊. 电动汽车代理商电力市场竞价策略研究[J].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5(2):104-110.[18]刘一欣, 郭力, 王成山. 多微电网参与下的配电侧电力市场竞价博弈方法[J]. 电网技术,2017, 41(8):2469-2476.[19]温国伟. 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下S电网公司竞价交易模式与管理策略研究[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20]韩一烜. 电力市场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上网电价模型和竞价策略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21]侯瑞明. 电力市场中发电厂竞价策略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2015.[22]郭继芳. 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实验经济学研究[J]. 电气技术, 2016, 17(11):83-86.[23]王俊霞. 基于声誉的激励性电力竞价机制研究[D]. 上海大学, 2015.[24]宋巍, 王佳伟, 赵海波,等. 考虑需求响应交易市场的虚拟电厂多阶段竞价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7, 45(19):35-45.[25]牟凡, 陈兴鑫. 研究电力实时平衡调度交易市场运作机制及模型[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5):229-229.[26]史开拓. 市场模式下微电网的随机匹配竞价交易机制[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27]冯力鸿. 电力市场分时电价策略及其影响分析[J]. 电气技术, 2017, 18(6):34-36.[28]ZOU Bin, W ANG Xiaojun, The Research about the Trans-provincial Centralized BiddingTrading Market of East China Power Grid --I:Empirical Analysis, Power and EnergyEngineering Conference, 2013[29]Wu L, Gu S, Liu Y. An Algorithm for Distribution of On-Grid Bidding Contract ElectricityQuantity in Power Plant Unit on Generation Side[M]LISS 2014.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5:1667-1672.[30]Wu L, Gu S, Liu Y. An Algorithm for Distribution of On-Grid Bidding Contract ElectricityQuantity in Power Plant Unit on Generation Side[J]. Liss, 2015:1667-1672.[31]Garnier E, Madlener R. Balancing forecast errors in continuous-trade intraday markets[J].Energy Systems, 2015, 6(3):361-388.[32]Hua Z, Ying Z, Lv Z, et al. Research on Mechanism and Model of Centralized Bidding forPumped Storage Power in Shanghai[J]. 2017, 199(1):0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