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反射检查-全身体格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
神经反射

II– 视神经
• 视力 • 视野 • 眼底检查
III– 动眼神经
• • • • 与滑车、展神经通称为眼球运动神经 眼球向内、向上及向下运动 观察是否有上睑下垂 瞳孔光反射 (直接、间接光反射) • 瞳孔调节反射、辐凑反射
IV– 滑车神经
检查眼外肌活 (向外下运动 )
随意运动-锥体束 不随意运动(不自主运动) -锥体外系和小脑
肌力 肌张力
(一)肌 力
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力 嘱患者抵抗阻力伸屈肢体,检查肌力。 检查时需双侧对比。 肌力分级从0~5级。
股四头肌肌力检查
仰卧或坐位, 膝关节与髋关 节预先屈曲, 再使小腿伸直, 对此动作给予 阻力,并在大 腿处触摸收缩 的肌肉,以测 其肌力。
1、肱二头肌反射
• 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 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 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节
2、肱三头肌反射
• 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 前臂稍伸展。
• 反射中枢在颈髓6~
7节
3、桡骨骨膜反射
• 正常反应为屈肘、前 臂的旋前。
• 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节
4、膝腱反射
正常反应为小 腿伸展
反射中枢在腰 髓2~4节。
脊髓横贯损 伤,外伤、 炎症等
(二)肌张力
概念:静息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或被动运动时的
阻力。根据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肢体时感知肌 肉对被动动作的阻力判断。
检查方法:患者放松,伸、屈患者的腕、肘、
肩、膝、踝关节
正常被动活动关节时,一直存在适当的阻 力,为正常肌张力
肌张力异常
增高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详细)(标准版)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脑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感觉系统检查、反射检查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等六个方面。
一、一般检查:一般检查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意识、精神状态、脑膜刺激征和头部、颈部、躯干、四肢等检查。
1、意识状态:评价患者意识是否清醒及意识障碍程度。
意识障碍通常分为:(1)嗜睡:是意识障碍早期表现,患者精神菱靡,动作减少,处于持续睡眠状态;虽能被唤醒、正确回答问题及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
(2)昏睡:意识水平低下,需高声喊叫或给予疼痛刺激方能唤醒,醒后表情茫然,能含混地回答简单问话,不能配合检查,刺激停止后立即进入熟睡。
(3)昏迷:患者意识丧失,表现双眼闭合、不能自行睁开、对言语刺激无反应、面部和肢体无目的性动作,疼痛刺激可能无反应或引发通过脊髓或脑干通路传递的无目的反射动作。
1)浅昏迷:患者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对强烈疼痛刺激如压眶可有反应,可有较少无意识动作;腹壁反射消失,但角膜反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2)中昏迷:疼痛反应消失,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角膜反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减弱,呼吸和循环功能尚稳定。
3)深昏迷: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膜反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消失;四肢迟缓性瘫,腱反射、病理反射消失,呼吸、循环和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特殊意识障碍包括:①谵妄状态:患者的觉醒水平、注意力、定向力、知觉、智能和情感等发生极大紊乱,常伴激惹、焦虑、恐怖、视幻觉和片断妄想等,可呈间歇性嗜睡,有时彻夜不眠;可伴发热,酒精或药物依赖者戒断性谵妄易伴癫病发作。
②模糊状态:起病较缓慢,定向力障碍多不严重,表现淡漠、嗜睡、注意力缺陷。
2、精神状态:是否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异常,如错觉、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和情感淡漠等;并通过对患者的理解力、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等检查,判定是否有智能障碍。
神经反射检查评分标准

神经反射检查评分标准
神经反射检查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等方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反射情况,进而对病情进行评估和诊断。
以下是神经反射检查的评分标准。
1. 深反射
深反射是指肌肉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引起的收缩反应。
深反射的评分标准如下:
* 正常:肌肉收缩反应正常,无减弱或增强。
* 减弱:肌肉收缩反应减弱,力度不足。
* 增强:肌肉收缩反应增强,力度过大。
* 消失:肌肉无收缩反应。
2. 浅反射
浅反射是指刺激皮肤或黏膜引起的反射反应。
浅反射的评分标准如下:* 正常:刺激引起的反射反应正常。
* 减弱:刺激引起的反射反应减弱,力度不足。
* 增强:刺激引起的反射反应增强,力度过大。
* 消失:刺激引起的反射反应消失。
3. 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刺激引起的异常反射反应。
病理反射的评分标准如下:
* 阴性:未出现异常反射反应。
* 阳性:出现异常反射反应。
4. 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是指脑膜受到刺激引起的症状。
脑膜刺激征的评分标准如下:
* 阴性:未出现脑膜刺激征症状。
* 阳性:出现脑膜刺激征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在神经反射检查中,评分的具体标准可能因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神经反射检查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神经反射

而呈现的异常反射。1岁半以内小孩由于锥体束发育不
完善,也可出现。
常见病理反射
霍夫曼(Hoffmann)征 巴宾斯基(Babinski)征
奥本海姆(Oppenheim)征
戈登(Gordon)征 查多克(Chaddock)征
霍夫曼(Hoffmann)征
巴宾斯基(Babinski)征
病理反射
脑膜刺激征
概念—脑膜受激惹的体征。见于脑炎、蛛网膜下腔出
血,颅内压增高等。
常见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克匿格征 布鲁金斯基征
1350
克匿格征
布鲁金斯基征
传入传出神经为肋间神经
胸髓 7-8
胸髓 9-10 胸髓11-12
跖反射
腹壁反射
反射弧:传入传出神经为肋间神经,中枢分别为 胸髓7-8,9-10,11-12
பைடு நூலகம்提睾反射
反射弧:传入传出神经为生殖股神经,中枢为腰 髓1-2
足跖反射
反射弧:传入传出神经为骶神经,中枢为骶髓1-2
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
传入神经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骨膜反射 膝反射 踝反射 桡N
传出神经
中枢
颈髓5-6 颈髓7-8 颈髓5-6 腰髓2-4 骶髓1-2
肌皮神经 桡神经 正中、桡、肌皮N 股神经 胫神经
90°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膝反射
踝反射
深反射—临床意义
减弱或消失
反射弧受损-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
病人精神紧张
脑、脊髓休克
亢进-锥体束受损
《神经反射检查》PPT课件

医学PPT
6
一 浅反射
▪ 腹壁反射
医学PPT
7
一 浅反射
▪ 3. 提睾反射:
▪ 方法: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 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 睾丸上提。
▪ 反射弧类似腹壁反射,效应器为提睾肌
▪ 临床意义:①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 2节病损。②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 体束损害、老年人及局部病变(腹股沟疝 、 阴囊水肿、睾丸炎)。
医学PPT
8
二 深反射
▪ 概念: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通过 深部感觉器完成,故称深反射,又称腱反 射。
▪ 感受器:骨膜、肌腱的深部感受器 ▪ 脊髓感觉神经→脊髓→脊髓运动神经→骨
骼肌 ▪ 锥体束受损出现深反射亢进
医学PPT
9
二 深反射
▪ 1.肱二头肌反射: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屈 曲的肘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 然后以叩诊锤叩击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 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在颈 髓5~6节。
医学PPT
1
一 浅反射
▪ 概念:浅反射是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 射
▪ 1 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被检查者向 内上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 轻触病人的角膜。正常时,被检者眼睑迅 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刺激一侧角 膜→对侧出现眼睑闭合反应→间接角膜反 射。
医学PPT
2
一 浅反射
医学PPT
28
三 病理反射
▪ Babinski 征
医学PPT
29
三 病理反射
▪ Babinski 征
医学PPT
30
三 病理反射
▪ Babinski 征
医学PPT
神经反射检查

肱二头肌反射检查
(二)深反射
2.肱三头肌反射 反射中枢为颈髓6~7节。
பைடு நூலகம்
肱三头肌反射检查
(二)深反射
3.桡骨膜反射 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桡骨膜反射检查
(二)深反射
4.膝反射 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
膝反射检查
(二)深反射
5.跟腱反射 反射中枢为骶髓1~2节。
跟腱反射检查
(二)深反射
6.阵挛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 踝阵挛:反映腱反射极度亢进。 ➢ 髌阵挛:意义同上。
神经反射检查
(一)浅反射
1.角膜反射 2.腹壁反射 分为上、中、下腹壁反射。双侧上、中、下部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和急性 腹膜炎病人。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均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3.提睾反射 双侧反射消失为腰髓1~2节病损。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 4.跖反射 正常反应为足跖屈曲(即Babinski征阴性)。反射消失为骶髓1~2节病损。 5.肛门反射 反射障碍为骶髓4~5节或肛尾神经病损。
踝阵挛检查 髌阵挛检查
(三)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 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Babinski征 取位与检查跖反射一样,用 竹签沿病人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近跟部 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 趾背伸,余趾呈扇形 展开。
神经系统原始反射、深反射、浅反射及病理反射的评定及检查

(一)屈肌收缩反射(Flexor Withdrawal)
• 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下肢伸展。 • 诱发刺激:刺激一侧足底。
(一)屈肌收缩反射(Flexor Withdrawal)
阴性反应:受刺激的下肢维持伸展或对恼人的刺激快 速地退缩。 阳性反应:受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而屈曲,足趾伸展, 踝关节背屈。不要与挠痒相混淆。 临床意义: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在这 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二)第一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 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1)
阴性反应:四肢肌张力无变化。 阳性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 肌张力增高。 临床意义: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出生6 个月后阳性反应的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三)第二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临床意义: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但任 何时候出现的强制性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都是病理 性的,出生6个月后的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
(二)第一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Symmetrical Tonic Neck 1)
• 检测体位:病人取手足着地俯卧(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 者膝上。
• 诱发刺激:将头向腹侧屈曲。
临床意义: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6个月后 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四)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Tonic Labyrinthine Supine)
• 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双上下肢伸展。 • 诱发刺激:维持仰卧位。 • 阴性反应:当上下肢被动屈曲时,伸肌张力无变化。 • 阳性反应:当上下肢被动屈曲时,伸肌张力增高。 • 临床意义:出生后4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4个月之后仍存
阴性反应:屈肌张力无变化,头、躯干、四肢伸 直。
(完整版)神经反射的检查

indirect reflex extinctation:
ipsilateral trigeminal and
facial nerve damage
2021/7/26
10
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AR) :
上腹壁反射:胸7-8; 中腹壁反射:胸9-10;
下腹壁反射:胸11-12。
29
髌阵挛(Patella clonus)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
2021/7/26
30
2021/7/26
踝阵挛(ankle clonus):腓肠肌 与比目鱼肌节律性 收缩。
31
Irritation of the menings and
脑膜刺激征:
spinal root caused by inflammation , hemorroge etc
7
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
2021/7/26
8
角膜反射: 感受器:角膜 传入神经:三叉神经 中枢:桥脑 传出神经:面神经 效应器:眼轮匝肌
Corneal reflex: • Sensor:corneal • Afferent nerve:Trigeminal nerve • Nerve centre:pons • Efferent nerve :Facial nerve • Effector: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Significance: Pyramidal tract injuried
24
Oppenheim sign
2021/7/26
25
Gordon sign
2021/7/26
26
2021/7/26
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反射检查-全身体格检查
1. 浅反射刺激皮肤或黏膜引起的反应。
包括角膜反射、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等。
腹壁反射: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稍屈以使腹壁放松,然后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
正常在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
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病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 下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
双侧上、中、下三部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患者。
肥胖者、老年人及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也会出现腹壁反射的减弱或消失。
2. 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
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等。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多系器质性病变,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脑或脊髓的急性损伤;骨关节病和肌营养不良。
(1)肱二头肌反射(C5-6 ):被检查者屈肘,前臂稍内旋。
检查者左手托起被检查者肘部,
以左手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拇指。
观察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前臂屈曲动作。
肱二头肌和肌腱
(2)肱三头肌反射(triceps )(颈6-7-8 )
copyright zhikaoy
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的肘部,嘱病人肘部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直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
肱骨
、胧三头
肌肌腱
(3)桡反射(radial periosteal )(颈5-6)
医师以左手轻托患者的前臂于半旋前位,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便发生前臂屈曲和旋后的运动。
有时检查者可以左手握住患者两手各指,两
前臂屈曲120度,然后叩击两侧的桡骨茎突。
・橈骨
尺骨
"二棧骨茎突
(4)跟腱反射(S1-2):被检查者仰卧,下肢屈曲, 大腿稍外展外旋,检查者用左手握住足趾使踝部稍背屈,叩击跟腱。
观察腓肠肌收缩引起的足背屈。
(5)膝反射(12-4 ):膝关节自然弯曲,用叩诊锤叩击髌骨和胫骨粗隆之间的股四头肌腱附着点。
观察股四头肌收缩引起膝关节背伸。
深反射亢进常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之表现。
异常亢进的腱反射常同时合并持久性的阵挛。
即用一持续力量使被检查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常见有:
霍夫曼征(hoffmann's sign )
医师左手持病人腕关节上方,右手以中指及示指夹持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然后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拇指及其余三指的轻微掌屈反应,称为hoffmann 征阳性。
此征为上肢锥体束征,一般较多见于颈髓病变。
zhikaoy 带com
3. 病理反射也称锥体束征,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1 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因为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也可呈阳性。
最常用的检查是babinski 征。
检查时用较钝物沿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划至小趾跟部转向内侧趾。
如趾背伸而其余四趾向背部扇形张开为阳性。
阳性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横断性损伤等。
常常伴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其他表现,如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硬瘫)等,不同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如脊髓灰质炎)的肌力减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软瘫)的表现。
oppenheim's sign 医师用拇指及示指沿病人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巴宾斯基征。
以上2种测试,方法虽然不同,但阳性结果都表现一致,临床意义相同,提示锥体束疾患。
chaddock's sign
用竹签在外踝下方足背外缘,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阳性表现同babinski's sign 。
gorda's sign
检查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babinski's 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