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安全讲解

合集下载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治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治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治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开展业务,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病毒的威胁更是不容忽视。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以及数据不因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而计算机病毒则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传播,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的程序代码。

它们可以通过网络、存储设备等途径传播,一旦感染,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个人隐私泄露等严重后果。

那么,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都有哪些呢?首先是黑客攻击。

黑客们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试图突破网络的防护,获取敏感信息或者控制目标系统。

其次是网络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钓鱼等手段,诱骗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或者进行金融交易,从而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再者,恶意软件的泛滥也是一大威胁,除了病毒,还有木马、蠕虫、间谍软件等,它们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信息、篡改系统设置。

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通过网络下载,用户在下载软件、文件时,如果来源不可靠,很容易下载到携带病毒的文件。

电子邮件也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病毒会伪装成正常的邮件附件,一旦用户打开,就会感染病毒。

另外,移动存储设备如 U 盘、移动硬盘等,如果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频繁使用,且其中一台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就很容易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上。

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止病毒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用户自身要增强安全意识。

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轻易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

对于重要的个人信息,要注意保护,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上输入。

其次,要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及时更新。

软件开发者会不断修复已知的漏洞,更新软件可以有效降低被攻击的风险。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也是必不可少的。

杀毒软件能够实时监测和清除病毒,防火墙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

了解电脑病毒的种类和防范措施

了解电脑病毒的种类和防范措施

了解电脑病毒的种类和防范措施电脑病毒是指通过电脑网络传播并感染计算机系统的恶意软件,给用户的隐私安全带来威胁。

了解电脑病毒的种类和防范措施对于保护个人信息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脑病毒的常见种类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病毒传播途径电脑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邮件附件、不安全的下载源、不安全的网络链接以及可移动存储设备等。

用户在接收邮件时需谨慎打开附件,避免下载未经验证的软件和文件。

同时,需要确保使用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并避免访问未知或不可信任的网站。

在使用可移动存储设备之前,应先进行病毒扫描。

二、常见电脑病毒种类1.蠕虫病毒(Worm)蠕虫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传播,感染其他计算机并创建相同的副本。

它们可以利用网络漏洞和弱密码进行传播。

用户应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更新,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扫描计算机系统以检测和清除潜在的蠕虫病毒。

2.病毒(Virus)病毒是一种依赖于宿主文件运行的恶意软件,可通过共享文件、下载源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可以有效预防和清除病毒。

3.木马(Trojan)木马通过伪装成正常程序的方式潜入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恶意操作,如窃取个人信息、控制计算机等。

用户应谨慎下载来自不可信任来源的软件,并定期扫描计算机以查找和清除木马。

4.间谍软件(Spyware)间谍软件通常通过广告、软件捆绑和恶意网站等方式感染计算机系统,用于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

使用防间谍软件可以帮助用户监测和清除潜在的间谍软件。

5.广告软件(Adware)广告软件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上显示广告来获取收益,可能会干扰用户的正常浏览体验。

用户应定期扫描计算机以清除潜在的广告软件,并避免安装来自不可信任来源的软件。

三、电脑病毒防范措施1.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确保其保持最新版本,并定期进行全盘扫描。

2.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补丁和更新,以修复已知漏洞。

2024版计算机病毒公开课图文

2024版计算机病毒公开课图文
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定期全盘扫描,监控网络连接和进程,注意 检查系统日志和异常行为。
15
勒索软件危害及应对策略
勒索软件危害
加密用户文件并索要赎金,造成数据丢失和财产损失。
应对策略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避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和链接,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 序补丁。
2024/1/26
16
其他类型计算机病毒概述
病毒可以利用软件漏洞进行传播,例 如操作系统漏洞、应用软件漏洞等。
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播
病毒可以通过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 存储介质进行传播。
2024/1/26
5
计算机病毒分类方法
2024/1/26
按病毒存在媒体分类
01
可分为文件型病毒、引导型病毒和网络病毒等。
按病毒传染方式分类
02
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
按病毒破坏能力分类
03
可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
6
典型案例分析
利用宏语言编写的病毒,通常感 染Office文档等文件,如“梅丽 莎”病毒。
通过加密用户文件并索要赎金来 获利的恶意软件,如 “WannaCry”勒索软件。
2024/1/26
蠕虫病毒 宏病毒
木马病毒 勒索软件
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恶意代码, 具有自我复制和主动传播的特性, 如“冲击波”病毒。
加强密码管理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弱密码 和默认密码。
3
防范网络钓鱼和诈骗 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和链接,不随意泄露个人信 息。
2024/1/26
25
企业网络安全责任担当
2024/1/26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 责。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PPT课件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PPT课件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PPT课件目录CONTENCT •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分类及原理•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预防措施与策略部署•检测方法与技术手段•清除方法与工具介绍•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01计算机病毒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通过复制自身并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播,从而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危害网络安全。

特点具有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等。

01020304早期病毒蠕虫病毒宏病毒恶意软件与勒索软件发展历程及现状利用宏语言编写的病毒,通过办公软件的宏功能进行传播。

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蠕虫病毒开始流行,通过网络漏洞进行传播。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病毒开始出现,以恶作剧和炫耀技术为主。

近年来,恶意软件和勒索软件大量涌现,以窃取个人信息和勒索钱财为目的。

数据破坏系统崩溃网络传播经济损失危害程度与影响范围病毒可以删除、修改或加密用户数据,导致数据丢失或无法访问。

病毒会占用系统资源,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崩溃或无法启动。

病毒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其他计算机,造成大规模感染。

病毒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包括数据恢复成本、系统修复成本和业务中断成本等。

02计算机病毒分类及原理010203寄生在可执行文件上,通过感染文件来传播。

修改文件内容,插入病毒代码,使文件执行时先执行病毒代码。

常见的文件型病毒有CIH、熊猫烧香等。

寄生在硬盘或软盘的引导区,通过感染引导区来传播。

修改引导区内容,插入病毒代码,使系统启动时先执行病毒代码。

常见的引导型病毒有大麻、小球等。

宏病毒寄生在Word、Excel等文档的宏中,通过文档传播。

脚本病毒寄生在网页脚本或邮件脚本中,通过网络传播。

利用宏或脚本语言的编程功能,实现病毒的自我复制和传播。

常见的宏病毒有TaiwanNo.1、Concept等,常见的脚本病毒有红色代码、爱虫等。

宏病毒和脚本病毒01020304网络蠕虫通过扫描网络漏洞,利用漏洞进行传播。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课件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课件

文件病毒能够感染可执行文件、图片 文件、音频文件等多种类型文件,导 致文件无法正常运行或被篡改。
0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安装防病毒软件
安装知名的防病毒软 件,如Norton、 McAfee、ESET等, 并保持更新。
设置软件自动更新功 能,以便及时获取最 新的病毒库和安全补 丁。
定期进行全盘扫描, 清除潜在的病毒和恶 意软件。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ppt课件
目录
• 计算机病毒概述 •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与传播途径 •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 计算机病毒的应急处理措施
01 计算机病毒概述
计算机 在计算机运行时插入的、对计算 机资源进行破坏或影响其正常运 行的程序。
如果无法清除病毒,则进行格式化或重装系统
备份重要数据
在格式化或重装系统之前,务必 备份计算机中的重要数据,如文 档、图片、视频等。
格式化或重装系统
如果杀毒软件无法清除病毒,可 以考虑格式化硬盘或重装操作系 统。在格式化或重装系统后,重 新安装必要的软件和应用。
对受影响的文件和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
确认受影响的数据
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和程序
谨慎下载和安装来自不可信来源的软件和程序,避免感染恶意软件或病毒。
使用可信赖的软件来源,并确保软件经过安全审查。
05 计算机病毒的应急处理措施
发现病毒后立即断开网络连接
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一旦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应立即断开网络连接,以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保护网络安全
在打开邮件或链接之前,先进行安全扫描或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
04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制度
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数据备份、访问控制、病毒防范等。

《计算机病毒》PPT课件

《计算机病毒》PPT课件

12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
静态检测技术
通过对病毒代码的特征进行分析 和比对,实现对病毒的静态检测

2024/1/30
动态检测技术
通过监控计算机系统的运行行为, 发现异常行为并判定为病毒攻击。
启发式检测技术
利用启发式算法对病毒代码进行智 能分析和识别。
13
计算机病毒防范策略
01
02
03
预防为主
通过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安 全防护,提高用户的安全 意识,减少病毒攻击的机 会。
成严重经济损失。
传播途径与防范
03
蠕虫病毒主要通过漏洞传播,及时修补系统漏洞、安装杀毒软
件可有效防范。
17
木马病毒案例分析
2024/1/30
木马病毒定义
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恶意代码,窃取用户信息、控制系统资源。
典型案例分析
灰鸽子、冰河等木马病毒,窃取用户账号密码、远程控制计算机 ,实施网络犯罪。
传播途径与防范
社交工程攻击
通过欺骗用户获取敏感信息,进而实施 病毒攻击。
2024/1/30
26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计算机病毒威胁
建立国际反病毒联盟
各国共同组建反病毒联盟,共享病 毒信息和防范技术。
加强跨国协作
跨国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加 强协作,共同应对病毒威胁。
制定国际反病毒法规
制定国际反病毒法规和标准,规范 病毒防范和处置流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病毒传播速度 加快,出现了宏病毒、蠕虫病毒等,通过 电子邮件、恶意网站等途径传播。
近年来,计算机病毒不断演变,出现了勒 索病毒、挖矿病毒等,利用漏洞、弱口令 等方式进行传播,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 全造成严重威胁。

《计算机病毒》教案

《计算机病毒》教案

《计算机病毒》教案教案:《计算机病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涉及第四章“计算机安全”中的第二节“计算机病毒”。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防范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识别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安全的意识和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防范措施。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计算机病毒导致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程序。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如隐蔽性、传播性、破坏性等。

(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如木马病毒、蠕虫病毒、病毒广告等。

(4)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讲解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如安装杀毒软件、更新操作系统等。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病毒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计算机病毒的选择题和判断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防范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套合理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案,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防范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哪些?(2)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

(3) 写出至少三种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2. 答案:(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隐蔽性、传播性、破坏性等。

(2)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木马病毒、蠕虫病毒。

(3) 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安装杀毒软件、更新操作系统、不打开陌生邮件附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024版计算机病毒防治ppt课件

2024版计算机病毒防治ppt课件

•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识别与检测•计算机病毒防范策略与措施•杀毒软件选择与应用技巧•系统漏洞修补与网络安全配置•数据备份恢复与应急处理方案•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计算机病毒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通过复制自身并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播,从而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或占用系统资源。

分类根据病毒的特性和传播方式,可分为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文件病毒、启动区病毒等。

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计算机病毒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网络的发展历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速度和破坏力也在不断提升。

现状目前,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威胁之一。

随着黑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增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

危害程度与影响范围危害程度计算机病毒的危害程度因病毒类型和攻击目标而异。

一些病毒会破坏数据和文件,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另一些病毒则会占用系统资源,导致计算机运行缓慢或无法正常工作。

影响范围计算机病毒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影响个人计算机、企业网络甚至整个互联网。

一些病毒还会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途径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范围。

计算机病毒识别与检测通过网络传播,占用大量网络资源,导致网络拥堵。

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窃取用户信息,如账号密码等。

加密用户文件,要求支付赎金才提供解密工具。

感染Office等文档,通过宏命令进行传播和破坏。

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勒索病毒宏病毒常见病毒类型及特点识别方法与技术手段行为分析监控程序运行时的行为,如异常的网络连接、文件操作等。

提供实时防护、病毒查杀、系统修复等功能。

360安全卫士集病毒查杀、系统优化、软件管理等功能于一体。

腾讯电脑管家专注于病毒查杀和防御,提供强大的自定义设置功能。

火绒安全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定期全盘扫描,注意设置实时防护和自动处理威胁。

使用指南检测工具推荐及使用指南计算机病毒防范策略与措施ABDC安装可靠的安全软件使用知名的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和引擎,确保对最新威胁的防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病毒安全培训一、什么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产生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和产地信息,从大量的统计分析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处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三、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

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井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一般是不会将自身的代码强行连接到其他程序之上的。

而病毒却能使自身的代码强行传染到一切符合其传染条件的未受到传染的程序之上。

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病毒程序通过修改磁盘扇区信息或文件内容并把自身嵌入到其中的方法达到病毒的传染和扩散。

被嵌入的程序叫做宿主程序。

(3)潜伏性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

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

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潜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

(4)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5)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6)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

为了隐蔽自己,病毒必须潜伏,少做动作。

如果完全不动,一直潜伏的话,病毒既不能感染也不能进行破坏,便失去了杀伤力。

病毒既要隐蔽又要维持杀伤力,它必须具有可触发性。

病毒的触发机制就是用来控制感染和破坏动作的频率的。

病毒具有预定的触发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是时间、日期、文件类型或某些特定数据等。

病毒运行时,触发机制检查预定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启动感染或破坏动作,使病毒进行感染或攻击;如果不满足,使病毒继续潜伏。

四、计算机病毒的命名防病毒软件通常遵循业界通用的命名惯例来表示它检测和清除的病毒。

某些病毒名称偶尔也会有别于严格的业界标准。

如果某种新病毒具有一系列具体特征并表明它是一个全新品种,我们会将它冠名为某某“系列”。

病毒研究人员根据病毒的某些特点或表现(例如文本串或有效负载影响)来确定这一系列的名称。

系列名称可以包括用来指定病毒字节大小的数值型字串。

研究人员使用这个名称可以方便地区别类似的病毒变种。

在病毒系列中,变种的名称由系列名称和后缀组成,例如BadVirus.a。

后缀按字母顺序排列,到z 为止,然后再开始按aa形式排列,直到az。

再后来的病毒变种将使用后缀ba 到bz,依次类推,直到zz。

如果以后又出现新的变种,则使用后缀aaa。

防病毒厂商采用的病毒名称可以包括前缀、中缀和后缀。

前缀前缀指明病毒感染的文件类型或可能有害的软件运行的平台。

感染DOS 可执行文件的病毒没有前缀。

我们的命名惯例包括下列前缀:A97M/ 感染Microsoft Access 97 文件的宏病毒。

APM/ 感染Ami Pro 文档和模板文件的宏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Bat/ 批处理文件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这些病毒通常作为批处理或脚本文件运行,可能会影响需要解释脚本或批处理命令的某些程序。

这些病毒流动性很强,几乎能够影响可以运行批处理或脚本文件的所有平台。

这些文件本身通常使用BAT 扩展名。

CSC/ 感染Corel Draw 文档文件、模板文件和脚本Corel Script 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IRC/ Internet Relay Chat 脚本病毒。

这种病毒使用早期版本的mIRC 客户端软件分发病毒或有效负载。

JS/ 用JavaScript 语言编写的脚本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JV/ 可能有害的Java 应用程序或小程序。

Linux/以ELF 文件格式编写的、作用于Linux 操作系统的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LWP/ 可能对Lotus WordPro 有害的软件。

MacHC/作用于Apple Macintosh HyperCard 脚本语言的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MacOS/作用于Apple Macintosh OS 6 至9 的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MSIL/ 用Microsoft Intermediate Language 框架(也称为.NET)编写的应用程序.P98M/ 感染Microsoft Project 文档和模板的宏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PalmOS/ 作用于Palm Pilot 的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PDF/ 感染Adobe PDF 文件的程序。

Perl/ 用Perl 语言编写的脚本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PHP/ 用PHP 语言编写的脚本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PP97M/宏病毒。

感染Microsoft PowerPoint 97 文件。

SunOS/可能对Sun Solaris 有害的软件。

SWF/ 可能对Shockwave 有害的软件。

Unix/ 作用于某个版本的UNIX 的程序或Shell 脚本。

V5M/ 感染Visio VBA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宏或脚本的宏或脚本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VBS/ 用Visual Basic Script 语言编写的脚本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

W16/ 在16 位Microsoft Windows 环境(Windows 3.1x) 中运行的感染文件的病毒。

W2K/ 可能对32 位Microsoft Windows 环境(尤其是Windows NT、2000 或XP)有害的软件。

W32/ 在32 位Microsoft Windows 环境(Windows 95、Windows 98 或Windows NT)中运行的感染文件或引导区的病毒。

W95/ 在Microsoft Windows 95、Windows 98 和Windows ME 环境中运行的感染文件的病毒。

W97M/ 感染Microsoft Word 97 文件的宏病毒。

WHLP/ 可能对32 位Microsoft Windows 环境中Windows HLP 文件有害的软件。

WM/ 感染Microsoft Word 95 文件的宏病毒。

X97M/ 感染Microsoft Excel 97 文件的宏病毒。

XF/ 通过Excel 公式感染Microsoft Excel 95 或97 的宏病毒。

XM/ 感染Microsoft Excel 95 文件的宏病毒。

如下图所示,通过Dr.web反病毒软件查杀此类病毒:VBS.Psyme.499为前缀病毒下面图示都为前缀病毒特洛伊木马程序类的前缀BackDoor- 这样的名称表示属于类似特洛伊木马程序的可能有害软件。

紧跟在类名称后的附加字符表示一个系列(例如BackDoor-JZ)或一个名称(例如BackDoor-Sub7)。

AdClicker- 重复访问广告赞助的网站。

Adware- 不经允许而安装广告软件。

BackDoor- 通过Internet 或网络进行远程访问或控制。

Dialer- 不经允许而播打电话。

DDoS- 作为“分布式拒绝服务”组件运行。

Del- 删除文件。

Downloader- 从Internet 下载软件,通常传送后门程序和密码盗窃程序,有时也传送病毒。

Exploit- 利用某个薄弱环节或软件的某个缺陷。

FDoS- 表示“数据泛滥拒绝服务”组件。

KeyLog- 记录击键以立即或以后传送给攻击者。

Kit- 表示为制造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程序而设计的程序。

MultiDropper- 留下几个特洛伊木马程序或病毒(通常是几个不同的“后门”)。

Nuke- 利用远程计算机上某个软件的缺陷将计算机关闭。

ProcKill- 终止防病毒和安全产品的进程,并可能删除与这些应用程序相关联的文件。

PWS- 盗窃密码。

Reboot- 重新启动计算机。

Reg- 不加询问而以您不需要的方式修改注册表。

例如,降低安全设置或产生异常关联或设置。

Spam- 作为垃圾邮件发送工具运行。

Spyware- 监控浏览行为或其他行为并向外发送信息,通常是未被请求的广告。

Uploader- 向外发送计算机中的文件或其他数据。

Vtool-表示病毒作者或黑客使用的软件开发程序。

Zap- 清空硬盘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如下图所示,通过Dr.web反病毒软件查杀此类病毒:BackDoor.pcap为特洛伊木马程序类的前缀病毒中缀这些名称通常出现在病毒名称的中间。

***ERT 指定的这些名称可能与业界惯例不同。

.cmp. 被病毒添加到现有可执行文件中的伴随文件。

我们的防病毒软件会删除伴随文件以防止它们进一步感染。

.mp. DOS 下的古董级多重分裂病毒。

.ow. 覆盖型病毒。

表示会覆盖文件数据而且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的病毒。

必须删除这个文件。

如下图所示,通过Dr.web反病毒软件查杀此类病毒:Win95.CIH.1003为中缀病毒后缀这些名称通常出现在病毒名称的最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