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ppt课件

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 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 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 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 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 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 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 机关不予审批。
第三条 建设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 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5
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工业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 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五条 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 须采取措施,治理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3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 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 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 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围 ——环发[1999]107号
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包括 国有经济、城乡集体经济、联营、股份制、外资、 港澳台投资、个体经济和其它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 开发活动。按计划管理体制,建设项目可分为基本 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包括开发区建设、 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和其他共四个部分的工程和 设施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饮食娱乐服务性 行业,也属《条例》管理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航空器起飞、降落的( )划定限制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区域。
A、两侧B、周围C、净空周围D、区域()2、6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于保护耕地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B、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D、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3、1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敏感区是指()。
A、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关联度的区域B、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敏感的区域C、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人文环境保护区域,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敏感的区域D、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人文环境保护区域,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关联度的区域()4、下列关于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的说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是( )。
A、须在离水源保护区30公里外的水体内排放B、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准排放C、需先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水资源管理部门同意D、禁止向水体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5、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下列排列中正确的是( )。
A、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B、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C、地方性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D、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政府规章()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是( )。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配套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及原则(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与报批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熟悉承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机构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的行为准则。
(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五)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六)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了解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四、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了解本法的适用范围;(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熟悉生产建设项目(活动)开办(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应采取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了解本法的适用范围;(2)熟悉野生动物保护的有关规定。
(二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了解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工程设施防洪的有关规定;(2)了解防洪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的法律定义。
环评 法律法规

环评法律法规环评法律法规引言环境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对一项计划、项目或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环评旨在评估计划或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和治理措施,以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在环评过程中,法律法规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环评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中国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律法规之一,于2002年1月1日正式施行。
该法律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要求和监测等各个方面。
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和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和组织机构的职责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和公众参与监测、审查和监督该法律法规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法律依据,并明确了各方的职责和义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法规之一,于1989年发布并多次修订。
该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和措施。
与环评相关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标准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噪声、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环境保护法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法律保障,并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于1987年发布并多次修订。
该法律针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进行了具体规定,与环评相关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控制大气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大气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大气污染的紧急措施和罚则该法律法规为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法律框架和规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中国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法规,于1996年发布并多次修订。
环评法律法规重点

环评法律法规重点环评法律法规重点一、概述环评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工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它主要包括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就环评法律法规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1. 环境影响评价法:该法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
2. 环境保护法:该法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依据,涉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控制等。
3. 国务院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决定:该决定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规定,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和手续等。
三、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1. 省级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各省级行政区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实施细则,该细则包括了该省级行政区特定地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和程序等。
2. 地级市环境影响评价规定:各地级市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实施规定,此规定包括了该地级市特定地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和程序等。
四、附件本文档中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决定、省级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地级市环境影响评价规定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特定建设项目或规划方案进行的系统评价,以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2. 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89年颁布的一部重要环境保护法律,主要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
3. 国务院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决定:是国务院根据环境保护法的授权制定的重要法规,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和要求。
六、全文结束。
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给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为: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实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实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务院相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理应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相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相关专项规划,理应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对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7月3日以《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文件予以发布。
《规划规划影响评价条例》中对规划评价的内容、具体形式及公众参与实行了规范。
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水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理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实行全面评价;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理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实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对于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理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还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环评相关法律法规

环评相关法律法规1. 环评法律法规的背景环境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在开展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前,通过对该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提出控制措施并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确定工程项目的可行与否,并且对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预防、减轻或补偿的一门环境管理工具。
环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旨在保护和管理环境资源,避免工程项目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我国目前主要适用的环评相关法律法规。
2. 环评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2.1 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Law)是我国环保领域的核心法律。
该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范围,明确了相关职责和权利。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应根据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分类,按照评价的程序分为三个级别: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
项目的审查应根据项目的类别和规模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公众参与。
2.2 环境基准环境基准是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定的各种环境质量要求。
环境基准需要符合国家、地方规定的标准,确保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
环境基准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噪声环境和固体废物等各个方面。
工程项目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对这些方面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3 环评报告制度环评报告制度要求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项目的建设单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提交给环评机关进行审查。
环评报告书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环保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等内容。
环评报告书的编制要求严格,需要对项目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和改善措施。
环评报告书需要经过环评机关的审查,确保其完整、准确和可操作性。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一、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①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②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③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的,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3、①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报国务院核准或审批的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并列入该文件附录中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国家环保总局)审批。
②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报国务院核准或审批的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且未列入文件附录中的建设项目,由(省级环保局)审批。
4、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时间为1989年12月26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正时间是1996年5月15日,修订时间是2008年2月28日,实施时间是2008年6月1日。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通过时间是2000年4月29日,实施时间是2000年9月1日。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颁布时间是1996年10月29日,实施时间是1997年3月1日。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时间是1996年4月1日。
修订时间是2004年12月29日,修订后实施时间是2005年04月1日。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通过(颁布)时间是2002年10月28日,实施时间是2003年9月1日。
5、(国务院)应当与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6、为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旅游区的(污水、烟尘和生活垃圾)必须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先适用国际公约的规定
7
PPT课件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各层次间的关系宪法Leabharlann 环境 保护 相关法
环境保护综合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
国际 环境 公约
国家环境 标准
环境保护 部标准
8
环境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PPT课件
地方性环境法规 地方性政府规章
地方环境 标准
Thank You!
环境影响评价 相关法律法规
L/O/G/O
PPT课件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法律 (1)宪法
环境的含义
是环境保护立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2)环境保护环法境质律量和环境容量
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保护相关法
【环境保护综合法】:指1989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PPT课件
【环境保护单行法】: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L/O/G/O
PPT课件
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1)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 细则或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针对环境保护的某个领域而制定的条 例、规定和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条例》
5
PPT课件
3.政府部门规章 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单独发
布或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环境保 护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府其他有关行政主 管部门依法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3
PPT课件
【环境保护相关法】:指一些自然资源保 护和其他有关部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环国境草的含原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中华人民环共境和质国量矿和环产境资容源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4
PPT课件
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并公布或经国务院批准有关主管 部门公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是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政
府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 关法律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6
PPT课件
5.环境标准 是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 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标准
6.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指我国缔结和参加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