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关于鸟的古诗

合集下载

2019秋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及课文内容

2019秋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及课文内容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及课文内容目录-----------------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花的学校》课文原文《不懂就要问》课文原文《所见》原文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原文《秋天的雨》课文原文《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原文第三单元《去年的树》课文原文《那一定会很好》课文原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一块奶酪》课文原文第四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原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文原文《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搭船的鸟》课文原文第五单元《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17.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原文《海滨小城》课文原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课文原文《父亲、树林和鸟》课文原文《带刺的朋友》课文原文第八单元《司马光》课文原文《掌声》课文原文《灰雀》课文原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课文原文-----------------课文原文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2.花的学校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关于禽鸟的诗句

关于禽鸟的诗句

描写禽鸟的诗句1.描写禽鸟的诗句《钱塘湖春行》中描写禽鸟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简析:这两句诗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

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在这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

“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2.关于写鸟的诗句有哪些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宋·徐元杰《湖上》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宋·王令《送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杜甫《旅夜书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秋思》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

关于鸟的古诗100首

关于鸟的古诗100首

关于鸟的古诗100首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7、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1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唐·李白《蜀道难》1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唐·李白《蜀道难》1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唐·李白《独坐敬亭山》14、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15、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1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1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18、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19、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魏晋·陶渊明《饮酒·其四》20、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唐·许浑《咸阳城东楼》21、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元·王冕《墨萱图·其一》22、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唐·李商隐《晚晴》23、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唐·韩愈《示儿》24、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唐·畅当《登鹳雀楼》25、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唐·刘希夷《白头吟》26、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27、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28、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29、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唐·白居易《遗爱寺》30、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唐·卢象《竹里馆》31、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晚春》32、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33、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唐·杜甫《新婚别》34、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35、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唐·杜甫《秋兴八首》36、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唐·杜牧《金谷园》37、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唐·罗隐《梅花》38、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唐·王昌龄《从军行二首》39、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唐·杜甫《绝句六首》40、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41、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42、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43、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唐·王维《杂诗三首/ 杂咏三首》44、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45、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46、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唐·卢照邻《长安古意》47、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唐·宋雍《春日》48、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49、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50、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唐·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51、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52、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明·唐寅《美人对月》53、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唐·杜甫《画鹰》54、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宋·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55、林间鸟奏笙簧月,野外花含锦绣风——唐·翁洮《春》56、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57、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唐·杜牧《登乐游原》58、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宋·王珪《金陵怀古》59、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唐·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60、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南北朝·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61、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明·汤显祖《江宿》62、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唐·李白《江夏别宋之悌》63、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清·纳兰性德《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64、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65、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宋·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66、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67、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唐·杜甫《曲江对酒》68、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唐·李白《少年子》69、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唐·杜甫《春水》70、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唐·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71、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唐·李白《江南春怀》72、云满鸟行灭,池凉龙气腥——唐·温庭筠《秋雨》73、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宋·王安石《钟山即事》74、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唐·杜甫《晨雨》75、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唐·杜牧《云》76、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唐·宋之问《度大庾岭》77、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唐·崔颢《入若耶溪》78、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宋·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79、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唐·李白《自遣》80、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逋《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81、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明·袁宏道《感事》82、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明·高珩《春日杂咏》83、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唐·杜甫《雨四首》84、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魏晋·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85、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唐·杜甫《杜鹃》86、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唐·李白《寓言三首》87、听鸟闻归雁,看花识早梅——唐·畅诸《早春》88、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唐·李白《树中草》89、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唐·杜甫《羌村》90、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唐·李商隐《筹笔驿》91、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唐·杜甫《北征》92、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唐·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93、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唐·李世民《咏风》94、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唐·温庭筠《雪二首》95、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唐·王勃《春日还郊》96、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清·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97、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98、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清·屈大均《壬戌清明作》99、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宋·欧阳修《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100、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唐·张继《金谷园》。

三年级欧阳修的诗

三年级欧阳修的诗

三年级欧阳修的诗原文:《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一、衍生注释:“百啭千声”形容画眉鸟叫声婉转多样。

“随意移”指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移动。

“金笼”指华丽的鸟笼。

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画眉鸟在山林和金笼中不同境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前两句描绘了画眉鸟在大自然中欢快自由的场景,山花烂漫,树木高低错落,鸟儿随意飞翔啼叫。

后两句则对比了被锁在金笼中的画眉鸟,即使能听到它的叫声,也比不上在林间自由自在的啼鸣。

诗人借此隐喻自己对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

三、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在文学上成就颇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运用片段:周末,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郊外游玩。

那里的风景真美啊!鸟儿在枝头欢唱,就像欧阳修笔下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

我们在草地上尽情奔跑,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可比待在教室里强多啦!原文:《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一、衍生注释:“元夜”即元宵节之夜。

“昼”指白天,这里形容花灯照亮如同白昼。

“春衫袖”指春天所穿的衣衫的衣袖。

二、赏析: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描绘了元宵节的情景,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上阕回忆去年元宵夜的甜蜜约会,花市灯火辉煌,明月爬上柳梢,恋人相约黄昏后。

下阕写今年元宵夜,景色依旧,然而恋人却不见踪影,不禁泪湿衣袖。

整首词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三、作者介绍: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四、运用片段:情人节那天,我独自一人走在街头,看着满街的情侣,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伤。

这不就像欧阳修写的“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章节测试习题(1)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填入横线处的诗句是:()。

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

A.碧水东流至此回B.山色空蒙雨亦奇C.潭面无风镜未磨D.孤帆一片日边来【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诗词的积累。

【解答】做此题要多读多听多说多写,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让学生在熟读熟记中,感受道理,受到教育。

2.【答题】给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A.中午的时候会断开。

B.从中间断开。

C.天门山的中间断裂。

【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中字、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此类试题必须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诗句的整体意思,然后确定字词的意思,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答题】读诗句,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A.māB.mǒ【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解答】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4.【答题】《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A.宋代叶绍翁B.宋代苏轼C.唐代柳宗元D.唐代李白【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作者的掌握。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宋代苏轼。

5.【答题】填入横线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A.水光潋滟晴方好B.遥望洞庭山水翠C.欲把西湖比西子D.一年好景君须记【分析】本题考查了诗词的积累。

【解答】做此题要多读多听多说多写,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年级上册古诗必背20首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古诗必背20首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古诗必背20首人教版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解析:这首诗就像一幅有趣的小画儿。

你看,一个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那小模样可自在了呢。

他一边骑着牛,一边唱歌,那歌声可响亮啦,在树林里回荡。

可是呀,他突然就不唱了,为啥呢?原来是他想捉树上正在鸣叫的蝉呢。

这小牧童多可爱呀,前一秒还在放声高歌,下一秒就像被定住了一样,闭着嘴站在那儿,眼睛肯定死死地盯着蝉呢。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刘诗诗(这里是口误,为了幽默,实际是杜牧)可真是个写景的高手呢。

你看那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一直通向远处的寒山。

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住呢。

这就好像是在天上一样,感觉特别神秘。

再看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一般人可想不到这样来写枫叶,他就这么一对比,枫叶的红一下子就生动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啦。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解析: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就像是在跟朋友聊天呢。

他先说,你看那荷花都没了,荷叶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遮雨啦。

菊花呢,虽然也残败了,但是它的枝干还很有傲气地挺立在霜雪中。

然后他就跟朋友说,一年当中美好的景色你得记住啊,就是橙子变黄、橘子变绿的时候。

这个时候虽然没有夏天荷花盛开的艳丽,也没有春天百花齐放的热闹,但是有一种独特的美,就像人到中年,虽然没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但有成熟稳重的魅力呢。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解析:叶绍翁可真会营造氛围。

你听,那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就好像在给人们送着寒冷的消息呢。

江上的秋风一吹,在外面的人就特别容易想家,这就是动了客情啦。

这时候呢,他突然看到远处有灯光,原来是有小孩子在夜里挑弄蟋蟀呢。

这一静一动,思乡的愁绪和小孩子玩耍的欢乐就形成了对比,感觉特别有意思。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李白笔下的天门山可壮观啦。

《鸟》的古诗

《鸟》的古诗

《鸟》的古诗青青山间鸟,飞舞乐无边。

蔚蓝天空,翠绿山岭,是鸟儿们自由的乐园。

鸟儿们翩翩起舞,在空中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它们像音符一样自由地飞翔,像绵延的长诗一样欢快地歌唱。

鸟,是大自然的使者,是人们心灵的寄托,是诗人笔下最美的形象之一。

古人以鸟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这其中包括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创作的鸟类古诗中,感受那片片美丽的天空和自由的飞翔。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这是唐代李白的《子夜四时歌·秋歌》中的一句诗句。

诗中描绘了一只孤独的大雁飞越海洋,它来自遥远的北方,飞翔在无边的蓝天之上。

面对宏伟的海面和辽阔的天空,它俯首察看池塘水面,对水潢却畏首畏脚。

这种壮丽的场面展现了鸟儿的生命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在《离骚》一词中,屈原以鸟为意象,表达了他对自己国家的思念之情:“岂曰无衣,何以襛裳?岂曰无衣,何以遽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以美丽的女子比喻国家,而国家的困顿则以“无衣”之形象表现。

而诗中鸟飞过高山和大海的景象,更增添了诗中的壮丽和豪迈,为整首诗增添了动感。

除了描述鸟儿的自由飞舞,有些古诗也通过描绘鸟巢来展现鸟儿温馨的家庭生活。

唐代韩愈在《竹石》中写道:“绿石出石,支石为瓮。

居石者不得其所,都石者众获其利。

鸟宿邛树,邛树下莽。

临曲有丧心,抱石自碝。

百两不铄,千里不改,畴昔之夜,其陨石泽。

石泽之中,何曾有绿。

夜半无人,私语时讳。

但说丸室,未曾将尔。

”这首诗以竹和石为主题,通过描述竹石之间的关系来衬托鸟儿的生活。

诗中描绘了那些宿鸟的画面,它们飞到邛树下停歇,选择了一个美丽而安静的环境作为它们的家。

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鸟儿生活场所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近代诗人林则徐在《赋得泊舶》中写道:“白鹭阵阵寒江立,飞蛾烹烹夜夜飞。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泊上飞翔的白鹭和深夜飞舞的蛾子来表达自然界的交替和生命的轮回。

白鹭作为一种优雅的水鸟,常常在湖泊边出现,它们在荡漾的江水中静静立着,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杜甫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