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结合剂的6大结合机理及选用原则

合集下载

耐火材料结合剂的性质

耐火材料结合剂的性质

结合剂把由耐火粗颗粒料和粉料组成的散状耐火材料胶结在一起的物质,又称"胶结剂〞。

用作耐火材料的结合剂,不但要求具有较好的冷态和热态结合强度,而且要求具有较好的施工(成型)性能和使用性能。

分类耐火材料,尤其是不定形耐火材料所用的结合剂,随被结合材料的性能及用途不同而不同,品种繁多,一般按结合剂的化学性质和结合剂的硬化条件分类。

按结合剂的化学性质分有无机结合剂和有机结合剂。

(1)无机结合剂。

按其化合物性质可分为6类。

第1类为硅酸盐类。

包括硅酸钙水泥、水玻璃(包括硅酸钠、硅酸钾水玻璃)和结合粘土。

第2类为铝酸盐类。

包括普通铝酸钙水泥(也称矾土水泥或高铝水泥)、纯铝酸钙水泥、铝酸钡水泥、含尖晶石铝酸钙水泥等。

第3类为磷酸盐类。

包括磷酸、磷酸二氢铝、磷酸镁、磷酸铵、铝铬磷酸盐、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第4类为硫酸盐类。

包括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铁等。

第5类为氯化物类。

包括氯化镁(卤水)、氯化铁、聚合氯化铝(又称碱式氯化铝)等。

第6类为溶胶类。

包括硅溶胶、铝溶胶、硅铝溶胶等。

(2)有机结合剂。

按制取方法分为两类。

第l类为天然有机物,即从天然有机物中别离出的,包括淀粉、糊精、阿拉伯树胶、海藻酸钠、纸浆废液、焦油和沥青等。

第2类为合成有机物,即通过化学反响或缩聚反响而合成的,包括甲阶酚醛树脂、线性酚醛树脂(又称酚醛清漆)、环氧树脂、t聚胺脂树脂、脲醛树脂、聚醋酸己烯脂、聚苯己烯、硅酸己酯、聚己烯醇类树脂、呋喃树脂等等。

按结合剂硬化条件分有水硬性、气硬性和热硬性结合剂。

(1)水硬性结合剂。

参加散状耐火材料集料中、加水混合均匀并成型后,在潮湿条件下养护才能发生正常的凝结与硬化的结合剂,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

(2)气硬性结合剂。

与散状耐火材料集料混合成型后,在自然枯燥条件(常温)下养护即可发生凝结与硬化的结合剂,这类结合剂使用时一般要加硬化剂,如水玻璃加氟硅酸钠,磷酸或磷酸二氢铝加铝酸钙水泥或氧化镁,氧化硅微粉加铝酸钙水泥或氧化镁等。

高铝质隔热耐火砖的胶结剂选择和性能优化

高铝质隔热耐火砖的胶结剂选择和性能优化

高铝质隔热耐火砖的胶结剂选择和性能优化隔热耐火砖作为一种常见的耐高温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高铝质隔热耐火砖作为其中一种常见类型,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和隔热效果,广泛应用于高温场所。

在制备过程中,胶结剂的选择和性能优化对于高铝质隔热耐火砖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铝质隔热耐火砖的胶结剂选择和性能优化的相关问题。

一、胶结剂的选择1.硅酸盐胶结剂硅酸盐胶结剂是一种常见的胶结剂,广泛应用于隔热耐火材料的制备中。

硅酸盐胶结剂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和隔热性能,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强度。

此外,硅酸盐胶结剂也具有一定的粘结和润湿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的开裂和气孔率,提高砖块的整体性能。

2.氧化铝胶结剂氧化铝胶结剂是另一种常见的胶结剂,适用于高铝质隔热耐火砖的制备。

氧化铝胶结剂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和抗渣渗性能,能够有效地抵抗高温和腐蚀性气体的侵蚀。

此外,氧化铝胶结剂的加入还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3.磷酸盐胶结剂磷酸盐胶结剂是一种耐火性能较好的胶结剂,能够提高高铝质隔热耐火砖的抗压强度和热震稳定性。

磷酸盐胶结剂具有较低的烧失量和剥离率,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形成致密的结合相,提高砖块的整体性能。

此外,磷酸盐胶结剂还能够降低砖块的热导率和线膨胀系数,提高隔热效果。

二、性能优化1.控制配方比例在制备高铝质隔热耐火砖时,需要合理控制配方中胶结剂的比例。

过度添加胶结剂会导致材料的粘度过高,不利于砖块的成型和烧结,同时还会增加材料的热导率和密度,降低隔热效果。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和测试选择合适的胶结剂配比,使砖块在保持一定强度的同时,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

2.优化烧结工艺烧结工艺对于高铝质隔热耐火砖的性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烧结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因素,以实现材料的致密结合和颗粒的成长。

合适的烧结工艺能够提高砖块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降低材料的热导率和气孔率,提高隔热效果。

一文告诉你6种耐火材料混料法和7种耐火原料结合法

一文告诉你6种耐火材料混料法和7种耐火原料结合法

一文告诉你6种耐火材料混料法和7种耐火原料结合法耐火材料的原料绝大部分是属于非塑性瘠化料,靠自身难以加工成半成品的坯体。

所以必须借助于外加的有机结合剂或无机结合剂或混合结合剂。

将各种特种耐火原料经过严格准确的配料,制成颗粒分布均匀、水分分布一致,具有一定塑性且易成型、做成半成品的泥料。

要采用高效、混合效果好的混料设备和合适的混料的生产工艺。

(一)颗粒配合坯料(泥料)选择合理的颗粒组成,可以制成体积密度最大的制品。

从理论上讲对不同寸和不同物料的单一尺寸的圆球进行试验,其堆积密度实际上基本相同,在任何情况下,其气孔率均为38% ±1%。

因此,对单一尺寸圆球来说,其堆积密度、气孔率与圆球的尺寸大小、材料性质无关,而总是按六方形以配位数为8的方式堆积。

尺寸相同圆球单一颗粒的理论堆积方式有立方体、单一斜列、复合斜列、角锥状以及四面体等。

尺寸相同圆球的各种堆积方式如图24所示,单一颗粒的堆积方式与气孔率的关系见表2-26。

为了提高材料的堆积密度,降低气孔率,采用不等粒径的圆球,即在大球中加人一定数量小球,使球体组分增加,球体所占的体积与气孔率的关系见表2-27。

以熟料配料,粗颗粒为4. 5mm,中间颗粒为0.7mm,细颗粒为0.09mm,熟料堆积气孔率的变化如图2-5所示。

从图2-5说明:粗颗粒55% ~ 65%,中颗粒10% ~ 30%,细粉料15% ~ 30%的配料,显气孔率可降低到15.5%。

当然,特种耐火材料的配料,可根据物料的物性、颗粒形状进行适当调整。

(二)特种耐火材料制品的结合剂根据特种耐火材料的品种和成型方法不同,可以选择使用的结合剂有:(1) 注浆法,阿拉伯胶、聚乙烯醇缩丁醛、竣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藻朊酸钠等。

(2) 挤泥机法,包括润滑剂有乙二醇类、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淀粉、糊精、麦芽糖及甘油等。

(3) 热蜡注法,结合剂有:石蜡、蜂蜡,润滑剂有:油酸、甘油、硬脂酸等。

(4) 流延法,结合剂有: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丙烯酸类;增塑剂:聚乙烯甘醇、二辛基磷酸、二丁基过氧化物等;分散剂:甘油、油酸;溶剂:乙醇类、丙酮、甲苯等。

耐火材料结合剂

耐火材料结合剂

耐火材料结合剂耐火材料结合剂是一种用于耐火材料制备的关键材料,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耐火材料的耐火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耐火材料结合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性能和应用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首先,耐火材料结合剂的种类多样,常见的有硅酸盐结合剂、铝酸盐结合剂、磷酸盐结合剂等。

这些结合剂能够与耐火材料中的氧化铝、硅酸盐等主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高温下稳定的结合相,从而提高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和抗侵蚀性能。

此外,结合剂的添加还能够改善耐火材料的成型性能和加工工艺,使其更易于制备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制品,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

其次,耐火材料结合剂的性能对耐火制品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优质的结合剂能够提高耐火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膨胀系数,使其在高温下不易发生热膨胀和热脆化现象,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结合剂的添加还能够改善耐火材料的耐侵蚀性能,使其在酸碱腐蚀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耐火材料的配方设计和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结合剂并控制其添加量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耐火材料结合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创新。

传统的硅酸盐、铝酸盐等无机结合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温、耐侵蚀、耐热震等特殊工程要求,因此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结合剂、纳米级结合剂等也在逐渐得到应用和研究。

这些新型结合剂不仅能够提高耐火材料的性能,还能够降低制备成本和改善加工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耐火材料结合剂作为耐火材料制备的重要辅助材料,对耐火制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结合剂的性能和作用机制的认识,加强对新型结合剂的研究和开发,为提高耐火材料的性能和促进工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不定形耐火材料用结合剂的分类及结合方式

浅析不定形耐火材料用结合剂的分类及结合方式

浅析不定形耐火材料用结合剂的分类及结合方式摘要:浅析不定形耐火材料中使用的结合剂定义、分类、结合形式,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结合剂分类形式不定形耐火材料应用一、引言对于耐火材料来说,其主原料非常重要,但其结合剂也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

要生产出高质量的耐火材料,除了要选用优质的原料以外,还要对结合剂的问题有所注重,它起到的作用也很大。

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定形耐火材料,其结合剂也决定着产品的功能。

这就是说不定形耐火材料不象成形产品那样需要成形烧成,它也有多种不同成形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不定形耐火材料的迅速发展与施工方法的改进,对结合剂也寄于了更大的期望,它在耐火材料应用领域的地位也变得更加重要。

二、概念及要求至于结合剂的概念,下定义也是比较困难的,有着不同的说法。

在此一般是指:将耐火粗颗粒料和粉料组成的散状耐火材料胶结在一起的物质,称“胶结剂”或“粘结剂”。

按此定义,其结合剂应具有以下几项性能:①能常温硬化;②硬化时体积变化;③到高温时也有强度;④不能降低耐火性能;⑤对人体和环境没有影响;⑥成本低;⑦供应稳定等。

如高铝水泥,硅酸钠和磷酸铝都能满足以上要求,并有了广泛应用,所以它在耐火材料中应用也应如此。

三、分类方法在耐火材料结合剂的分类上,其方法也有多种,只从硬化作用角度上来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需考虑到粘着结合和陶瓷结合两方面并用的因素。

但是,对于不定形耐火材料来说,只需考虑粘着结合的分类就行(见图1所示)。

四、结合方式一般来说,结合剂在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硬化作用,它可以分为多种结合形式,其结合形式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特点。

现就各种结合方式进行分析。

1)粘着结合。

在反应结合中不加硬化剂或者有机磷膏状剂等,且不发生硬化反应,依靠粘着性进行结合。

实际上就是与高温下的陶瓷结合并用,在硬化时必须加热,且不定形耐火材料过去多半利用粘着结合,使用纸浆废液、糊精、羧基甲醚纤维素作结合剂。

浇注料、耐火可塑料、喷补料、火泥等,就是被粘着的耐火材料,主要使用该结合剂。

耐火材料的结合剂

耐火材料的结合剂

耐火材料常使用的结合剂包括以下几种:
硅酸盐结合剂:硅酸盐结合剂是最常用的耐火材料结合剂之一。

它主要由硅酸盐水泥、水玻璃等组成。

硅酸盐结合剂能够在高温下形成结合物质,使耐火材料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磷酸盐结合剂:磷酸盐结合剂通常使用磷酸盐酸水溶液,如磷酸、亚磷酸等。

磷酸盐结合剂在高温下可以形成磷酸盐结晶,提高耐火材料的强度和耐火性能。

有机结合剂:有机结合剂主要是有机胶粘剂,如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等。

这些有机结合剂能够在耐火材料中形成有机胶凝物,提高耐火材料的粘结强度。

硼酸盐结合剂:硼酸盐结合剂包括硼酸、硼酸钠等。

硼酸盐结合剂能够在高温下形成硼酸盐玻璃相,提高耐火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硅氮结合剂:硅氮结合剂主要是氮化硅和硅酸钾等组成的混合物。

硅氮结合剂在高温下能够形成氮化硅结晶,提高耐火材料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

选择适当的结合剂取决于耐火材料的具体应用和性能要求。

不同的结合剂在耐火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可以提高耐火材料的强度、抗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耐火材料选用的原则

耐火材料选用的原则

耐火材料选用的原则一、耐火材料的定义和分类耐火材料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保持化学和物理稳定性、抵御高温腐蚀和热应力的材料。

根据用途和组成成分的不同,耐火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粘结剂型耐火材料:如石墨料、一水硅酸铝涂料等; 2. 无机非金属型耐火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等; 3. 硅酸盐型耐火材料:如金刚石、莫来石、石膏等; 4. 有机高分子型耐火材料:如聚合材料、聚丙烯材料等。

二、耐火材料选用的重要性耐火材料的选用是保证高温设备和冶金过程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正确选用合适的耐火材料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而错误的选用则可能导致设备热失效、渣化等问题,造成生产线停工、损失巨大。

三、耐火材料选用的原则在选择耐火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化学稳定性耐火材料在高温环境中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抵抗腐蚀和侵蚀。

选用时要充分考虑材料与高温介质之间的化学反应,避免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

2.物理稳定性耐火材料在高温下应具有较好的物理稳定性,能够承受高温下的热膨胀、热震和热应力。

需要考虑材料的热导率、热膨胀系数、抗震性、抗热应力裂纹等因素。

3.耐磨性耐火材料在高温环境中可能受到机械磨损,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的耐磨性。

在选用耐火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硬度、抗冲击性和耐磨损性能。

4.导热性耐火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导热性能,以便将热量迅速传导出去,以免造成热应力和温度分布不均。

在选用耐火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容量。

5.热膨胀系数耐火材料应具有与基体材料相似的热膨胀系数,以减少热膨胀不匹配引起的应力和裂纹。

6.价格和可获性耐火材料的价格和可获性也是选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材料的价格和市场供应情况进行选择。

四、耐火材料选用的步骤为了确保正确选用耐火材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使用环境和要求首先需要确定高温环境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气氛等。

耐火材料选用原则

耐火材料选用原则

耐火材料选用原则1. 引言耐火材料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良好抗热性能和耐火性能的材料。

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

如何选择适合的耐火材料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耐火材料的选用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耐火材料的选择。

2. 耐火材料的分类根据耐火材料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耐火材料包括氧化物、非氧化物和复合材料等。

2.1 氧化物耐火材料氧化物耐火材料主要由金属氧化物组成,如氧化铝、氧化镁等。

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火温度和耐热冲击性能,适用于高温炉窑和熔融金属容器等场合。

2.2 非氧化物耐火材料非氧化物耐火材料主要由碳化物、氮化物和硼化物等组成。

这类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和抗侵蚀性能,适用于高温炉窑的炉料、保护层和涂层等。

2.3 复合材料耐火材料复合材料耐火材料是由多种耐火材料组合而成,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提高整体性能。

常见的复合材料耐火材料有氧化铝-硅碳材料、碳化硅-氧化铝材料等。

3. 耐火材料的选用原则在选择耐火材料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其适用于具体的工作条件。

以下是耐火材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3.1 耐火温度耐火材料的耐火温度是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根据所需的工作温度,选择具有相应耐火温度的耐火材料。

3.2 物理性能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耐热冲击性能、热膨胀性、导热性等。

不同的工作条件对这些性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3 化学稳定性耐火材料在工作环境中可能会受到酸碱腐蚀和氧化等侵蚀作用,因此要选择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材料,以延长使用寿命。

3.4 机械性能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机械冲击和振动等载荷,因此要选择具有较好机械性能的材料,以确保使用安全。

3.5 经济性耐火材料的选用还要考虑经济性,即选择性能较好、价格适中的材料,以达到性价比最优化。

4. 耐火材料的选用步骤根据以上原则,可以总结出选择耐火材料的一般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火材料结合剂的6大结合机理及选用原则
耐火材料结合剂的结合机理
结合剂的种类不同,其结合散状耐火原料的机理也有所区别。

常见耐火材料结合剂的结合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水化结合
即在常温下通过结合剂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产物而产生结合作用。

水泥类结合剂一般都是水化结合机理,如铝酸钙水泥遇水后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生成六方片状或针状CAH10(CaO·Al2O3·10H2O)、C2AH8(CaO·Al2O3·H2O)和立方粒状C3AH6(3CaO·Al2O3·6H2O)晶体和氧化铝凝胶体,形成凝聚一结晶网而产生结合。

2
化学结合
通过结合剂与硬化剂(促凝剂)之间的反应,或者结合剂与耐火原料在常温或高于常温而低于烧结温度的范围内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结合作用的化合物而产生结合。

气硬性结合剂和部分热硬性结合剂属于这种结合机理,例如水玻璃结合剂与氟硅酸钠硬化剂发生反应生成的水溶胶SiO2·nH2O经脱水形成硅氧烷(Si-O-Si)网络结构而产生结合强度;
磷酸二氢铝结合剂加MgO硬化剂时,在常温下即可发生脱水和交联反应而产生结合强度。

3
缩聚结合
借助于催化剂或交联剂,结合剂发生缩聚反应形成网络状结构而产生结合强度。

例如甲阶酚醛树脂加酸作催化剂或受热时都可产生缩聚反应。

4
陶瓷结合
通过耐火原料或耐火原料与加入的烧结助剂在高温下形成的液相而产生结合。

陶瓷结合实际上是一种由液相烧结而产生的结合。

在耐火材料坯体中,耐火度较低的原料或耐火原料与助烧剂发生反应首先产生粘性液相使散状原料粘结在一起,随温度的提高,依靠液一固相反应生成具有更高熔融温度的新物相而产生坚固的结合。

5
粘着结合
借助于吸附作用、扩散作用和静电作用等物理作用而将散状耐火原料结合在一起。

吸附作用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是依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一范德华力而产生结合;扩散作用是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结合剂与被结合物的分子发生相互扩散,在界面上形成扩散层从而产生结合:静电作用,即若结合剂与被结合物的界面存在着双电层,
双电层的静电引力可产生结合作用。

产生粘着结合的多数为有机结合剂,其中有的为暂时结合剂,如糊精、纸浆废液、羟甲基纤维素(CHC)和环氧树脂等:有的为永久性结合剂,如沥青、酚醛树脂等,经中、高温处理后,除部分分解挥发外,其余部分会发生碳化而形成碳结合。

一些永久性的无机结合剂如磷酸二氢铝、水玻璃和硅溶胶等也具有粘着结合作用。

6
凝聚结合
依靠加入凝聚剂使微粒子(胶体粒子)发生凝聚而产生结合。

胶体类结合剂和超微粉制备的浆体具有这种结合机理。

在耐火材料实际生产中,耐火坯体中的结合机理往往不是单一的,有时是几种结合机理的叠加或在不同的温度阶段有不同的结合机理。

耐火材料结合剂的选择原则
耐火材料结合剂的种类繁多、结合机理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生产与使用中应根据耐火材料的材质、成型或施工方法以及对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等来选择结合剂。

1
材质匹配原则
所选结合剂要与所用的耐火原料性质相适应。

如硅酸铝质和刚玉质不烧耐火制品,可选用磷酸、磷酸二氢铝、硫酸铝等酸性结合剂;而
镁质、镁铝质或铝镁质、镁铬质等碱性或弱碱性不烧耐火制品应选用碱性结合剂,如水玻璃、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含碳或碳化硅不烧耐火制品可选用沥青、酚醛树脂等碳素结合剂。

2
制品是否经烧成处理
机压或捣打成型的烧成耐火制品,可选用暂时性的结合剂,如纸浆废液、糊精、羟甲基纤维素、淀粉等:机压或捣打的不烧制品,应选用永久性结合剂。

3
不定型耐火材料
除材质匹配、最终性能能满足要求外,还要考虑施工方法的适应性,即结合剂的硬化方式、硬化时间对材料流变性、浸润性、粘结性和铺展性等的影响。

浇注料应选用能产生水化结合、化学结合或凝聚结合的结合剂,如硅酸铝质、刚玉质浇注料可选用铝酸钙水泥、磷酸或磷酸二氢铝加硬化剂、水玻璃加氟硅酸钠硬化剂、氧化物超微粉加分散剂和迟效硬化剂等作结合剂;可塑料和捣打料应选取气硬性的能产生化学结合、凝聚结合、或粘着结合的结合剂,如硅酸铝质可塑料可选用磷酸、磷酸二氢铝、硫酸铝以及结合粘土作结合剂;喷射料应选取能产生化学结合或水化结合的结合剂,如碱性(镁质)喷补料可选用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和羟甲基纤维素作结合剂,也可使用铝酸钙水泥作结合剂(用于冷态喷补),而硅酸铝质喷涂或喷补料可选
用纯铝酸钙水泥、固态磷酸二氢铝、固态水玻璃等作结合剂;耐火材料泥浆应选取气硬性或热硬性结合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