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剂的结合方式

合集下载

铝凝胶粉结合剂

铝凝胶粉结合剂

铝凝胶粉结合剂
铝凝胶粉结合剂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它不仅可以作为粘合剂,还可以用于增强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铝凝胶粉结合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固化过程中形成的凝胶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供材料所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铝凝胶粉结合剂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一般是通过将铝盐与碱性溶液反应得到。

在这个过程中,铝离子与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氢氧化铝凝胶,然后通过干燥和固化使其形成坚固的结构。

这种固化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它可以在常温下进行,节省了能源和时间。

铝凝胶粉结合剂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建筑行业中,它可以用于粘合和加固建筑材料,如砖块、石材和混凝土等。

它可以提高建筑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此外,铝凝胶粉结合剂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如陶瓷纤维和陶瓷膜等。

这些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和化工等领域。

除了上述应用外,铝凝胶粉结合剂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

例如,它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吸附剂,用于去除废水和废气中的污染物。

此外,铝凝胶粉结合剂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催化剂,用于催化化学反应和转化能源。

铝凝胶粉结合剂是一种多功能的工业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用于粘合和加固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和环境保护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铝凝胶粉结合剂的性能和应用也将不断提升,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不定形耐火材料用结合剂的分类及结合方式

浅析不定形耐火材料用结合剂的分类及结合方式

3 ( Na 2 O 。n S i O 2 ) + Na 2 S i R— 6 Na F+Na z S i F6 + 3 n S i 0
不 论是 哪种反 应 ,其 生成物 为低 熔点 物质 ,所 以不能 用来 作 高温 结合剂 ,多 半用 来生产 低 温用 耐火 浇注料 。③ 酚醛 树脂 + 硬 化 剂 。不 定形耐 火材料 需要 常温硬 化时 ,多采用 甲阶酚 醛树脂 及硬化 剂 。4 ) 水 化 结合 。对 于 不定 形耐 火材料 ,主 要使 用高 铝水泥 作 水合 结合 的代表 性结合 剂 ,利 用氧化铝 细粉或分 散剂 ,可以起 到结 合作用 。5 ) 陶瓷 结 合 。该 结合 法 需用 一定 的热 量 ,一 般很 少单 独使 用 ,而 且还 需要 采 用 与常温 结合 不 同的 结合 剂 。最 具代 表性 的结 合剂 为粘 土 ,常 温 时起凝 集结 合作 用 ,高温 时起 陶瓷 结合作 用 。虽然 粘土 存在 一些 缺点 ,但 用 它作 不定 形耐 火材 料 的结合 剂 时也有着 许 多优 点 ,可 用于 生产凝 集 结 合形 浇注 料 。其次 ,可 用金 属粉 作陶 瓷结 合剂 , 特 别 是采 用硅 粉及 铝 粉 者居 多 。加入 金 属粉 的优 点 :在 较大 范 围 内提 高 高温 强 度 。再 者 , s i 与 C发 生反 应 ,生成 B — S i C ,而 金属 A 1 与之 反 应 则生 成 A 1 4 C 3 。 如果 发 生氧 化 ,仅 形成 S i 0 2及 A 1 2 0 3 ,在 耐 火材 料 组成 方 面较 少 出 现 问题 。由于 金属 铝和 硅 除了作 为结 合剂 使用 外 ,还 可 以用含 碳耐 火 材料 的 防氧化 剂及 耐火 浇注 料 的防爆 剂 。所 以 ,使 用金属 粉也 有许 多 突 出的优 点 ,但其 反应 能力 强 ,在不 定形 耐火 材料 中使 用时要 限制 和

新老混凝土结合剂配方

新老混凝土结合剂配方

新老混凝土结合剂配方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环境等原因,会出现开裂、龟裂、渗漏等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结合剂来加强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抗压强度、韧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老混凝土结合剂配方,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二、材料选择1. 水泥:选择高强度水泥或者硅酸盐水泥,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砂:选择细度模数在2.4~3.0之间的石英砂,以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石子:选择粒径在5~20mm之间的石子,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 新老混凝土结合剂:选择一种适合新老混凝土结合的结合剂,以使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三、配方设计1. 水泥: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添加水泥。

2. 砂: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添加砂。

3. 石子: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添加石子。

4. 新老混凝土结合剂:按照以下比例添加新老混凝土结合剂(1)新混凝土:结合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10%~20%;(2)老混凝土:结合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20%~30%。

四、操作方法1. 将水泥、砂、石子、新老混凝土结合剂按照配方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

2. 搅拌3~5分钟,使各组分均匀混合。

3. 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进行振捣和压实。

4. 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5. 在混凝土硬化之前,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注意事项1.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

2. 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避免混凝土过度搅拌或者不足搅拌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3. 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硬化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六、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新老混凝土结合剂配方,通过添加新老混凝土结合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增强其抗压强度、韧性和耐久性。

聚合氯化铝结合剂

聚合氯化铝结合剂

聚合氯化铝结合剂摘要:一、聚合氯化铝结合剂简介二、聚合氯化铝结合剂的制备方法三、聚合氯化铝结合剂的性能优势四、聚合氯化铝结合剂的应用领域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聚合氯化铝结合剂简介聚合氯化铝结合剂(Polyaluminum Chloride Binder,简称PACB)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无机粘结剂,主要以铝为主要原料,通过水解、聚合等工艺过程制成。

它具有高活性、高吸附性、高凝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污泥脱水等领域。

二、聚合氯化铝结合剂的制备方法1.原料准备:采用高纯度铝盐、氢氧化铝、铝酸钠等作为原料。

2.水解反应:将铝盐或铝酸钠投入水中,通过调节pH值和反应时间,使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3.聚合反应:在氢氧化铝胶体基础上,继续加入适量的氯化铝溶液,使胶体发生进一步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氯化铝。

4.干燥与粉碎:将聚合氯化铝沉淀物进行干燥处理,然后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的聚合氯化铝结合剂。

三、聚合氯化铝结合剂的性能优势1.优良的絮凝性能:聚合氯化铝结合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度和吸附性,能够快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形成大颗粒絮体,便于沉降和过滤。

2.广泛的适用范围:聚合氯化铝结合剂可用于处理各种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也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3.良好的耐碱性:聚合氯化铝结合剂在碱性环境下仍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适用于碱性较强的废水处理。

4.环保无污染:聚合氯化铝结合剂原料无毒、无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四、聚合氯化铝结合剂的应用领域1.污水处理: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水质净化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2.污泥脱水:作为污泥脱水剂,提高污泥脱水效果,降低污泥含水率。

3.饮用水的净化:用于水源水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等,确保饮用水安全。

4.土壤改良:用作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

五、总结与展望聚合氯化铝结合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无机粘结剂,以其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耐火材料结合剂的6大结合机理及选用原则

耐火材料结合剂的6大结合机理及选用原则

耐火材料结合剂的6大结合机理及选用原则耐火材料结合剂的结合机理结合剂的种类不同,其结合散状耐火原料的机理也有所区别。

常见耐火材料结合剂的结合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化结合即在常温下通过结合剂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产物而产生结合作用。

水泥类结合剂一般都是水化结合机理,如铝酸钙水泥遇水后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生成六方片状或针状CAH10(CaO·Al2O3·10H2O)、C2AH8(CaO·Al2O3·H2O)和立方粒状C3AH6(3CaO·Al2O3·6H2O)晶体和氧化铝凝胶体,形成凝聚一结晶网而产生结合。

2化学结合通过结合剂与硬化剂(促凝剂)之间的反应,或者结合剂与耐火原料在常温或高于常温而低于烧结温度的范围内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结合作用的化合物而产生结合。

气硬性结合剂和部分热硬性结合剂属于这种结合机理,例如水玻璃结合剂与氟硅酸钠硬化剂发生反应生成的水溶胶SiO2·nH2O经脱水形成硅氧烷(Si-O-Si)网络结构而产生结合强度;磷酸二氢铝结合剂加MgO硬化剂时,在常温下即可发生脱水和交联反应而产生结合强度。

3缩聚结合借助于催化剂或交联剂,结合剂发生缩聚反应形成网络状结构而产生结合强度。

例如甲阶酚醛树脂加酸作催化剂或受热时都可产生缩聚反应。

4陶瓷结合通过耐火原料或耐火原料与加入的烧结助剂在高温下形成的液相而产生结合。

陶瓷结合实际上是一种由液相烧结而产生的结合。

在耐火材料坯体中,耐火度较低的原料或耐火原料与助烧剂发生反应首先产生粘性液相使散状原料粘结在一起,随温度的提高,依靠液一固相反应生成具有更高熔融温度的新物相而产生坚固的结合。

5粘着结合借助于吸附作用、扩散作用和静电作用等物理作用而将散状耐火原料结合在一起。

吸附作用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是依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一范德华力而产生结合;扩散作用是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结合剂与被结合物的分子发生相互扩散,在界面上形成扩散层从而产生结合:静电作用,即若结合剂与被结合物的界面存在着双电层,双电层的静电引力可产生结合作用。

仿生植物结合剂的粘附机制研究

仿生植物结合剂的粘附机制研究

仿生植物结合剂的粘附机制研究概述仿生植物结合剂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在潮湿、多湿环境下表现出优良的粘附力。

因此,研究仿生植物结合剂的粘附机制对于理解其的性能机制、改善其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材料的结构和组成,生物学的启示以及实验研究的进展三个方面探讨仿生植物结合剂的粘附机制。

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仿生植物结合剂的结构是多层次、多组分复合体,由细纤维、粘接剂和其他添加剂构成。

其中细纤维是由高分子材料或纳米颗粒材料构成,可以模拟植物根系的形态和结构。

粘接剂则是利用生物大分子材料(如蛋白质、多糖等)制备而成,可以提供黏附能力、耐水性等特性。

其他添加剂则可以通过调节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影响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生物学的启示生物是自然界最好的工程师,其生存的环境和艰苦的生存条件催生了各种各样的适应机制。

在植物界中,根系可以在土壤中长期生长和存活,这要归功于其出色的黏附力和耐水性。

因此,仿生植物结合剂从生物学的角度可以得到启发。

例如,可以借鉴植物根系的分支结构和上皮细胞固定贴合的机制,来提高材料的界面黏附力和机械性能。

实验研究的进展实验研究揭示了仿生植物结合剂的粘附机制。

研究发现,仿生植物结合剂能够在潮湿、多湿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粘附力和耐水性,而这主要得益于其组成和结构。

细纤维的分枝结构和纳米级的表面特性,能够产生分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和范德瓦尔斯力,从而使得材料能够与基材表面形成牢固的结合。

同时,粘接剂的高分子量和高度交联结构,能够提供抗水解、抗氧化等特性,从而保证了材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结论总之,仿生植物结合剂的粘附机制与其结构和组成密切相关。

通过生物学的启示和实验研究的进展,我们能够深入理解其复杂的性能机制,为其中的技术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未来,我们有望通过仿生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创新出更加高效、可持续和环保的仿生植物结合剂。

磷酸盐结合剂

磷酸盐结合剂

磷酸盐结合剂创建时间:2008-08-02磷酸盐结合剂(phosphate binder)以酸性正磷酸盐或缩聚磷酸盐为主要化合物并具有胶凝性能的无机材料。

它是由磷酸与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碱反应生成的耐火材料结合剂。

磷酸盐结合剂的结合形式属化学反应结合或聚合结合。

磷酸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及其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的结合剂多数为气硬性结合剂,即不须加热在常温下即可发生凝结与硬化作用。

磷酸与两性氧化物及其氢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的结合剂多数为热硬性结合剂,即须经加热到一定温度发生反应后方可产生凝结与硬化作用。

磷酸盐用作耐火材料的结合剂在产生陶瓷结合之前的中、低温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结合强度,所以被广泛用作不定形和不烧耐火材料的结合剂。

分类磷酸盐的分类一般是以其化合物中所含的金属氧化物(M2O)与五氧化二磷(P2O5)的摩尔比(R=M2O//P2O5)来区分,其分类见表1。

表1磷酸盐结合剂的分类但作为耐火材料结合剂的磷酸盐则分为两类:(1)正磷酸盐结合剂,即含一个磷原子化合物的结合剂,如磷酸二氢铝(AL(H2PO4)3)、磷酸一氢铝(Al2HPO4)3);(2)缩聚磷酸盐结合剂,即含2个磷原子以上的磷酸盐化合物,如三聚磷酸钠(Na5P3O10)、六偏磷酸钠((NaPO3)6)等。

正磷酸盐结合剂又可按其化合物名称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磷酸铝结合剂,磷酸锆结合剂,磷酸镁结合剂,磷酸铬结合剂和复合磷酸盐结合剂等。

适合作耐火材料结合剂的缩聚磷酸盐主要有:焦磷酸钠(Na4P2O7),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超聚磷酸钠(Na2P4O11)等。

磷酸铝结合剂用氢氧化铝与磷酸反应而制得,其反应式如下:反应生成的铝的磷酸盐也可用如下方式表示:由此可计算出所生成的不同磷酸盐中AL2O3与P2O5摩尔比,一般用此摩尔比的百分数来表示磷酸铝结合剂的中和度(Nm):纯正磷酸的Nm=0,Al(H2PO4)3的Nm≈33%,AL2(HPO4)3的Nm≈67%,AlPO2的Nm≈100%。

常见浇注料种类有哪些

常见浇注料种类有哪些

耐火浇注料是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一种,因施工方式为浇注式,又叫浇筑料。

其种类众多,具体有以下这些可供大家选择:
1、根据化学性质分为:耐酸浇注料、中性浇注料和耐碱浇注料。

2、根据结合剂成分分为:有机结合浇注料和无机结合浇注料,如树脂结合浇注料、水泥结合浇注料。

3、根据选用的结合剂结合方式分为:水硬性结合浇注料、气硬性结合浇注料、热硬性结合浇注料和陶瓷结合浇注料。

4、根据密度可分为:轻质浇注料和重质浇注料。

5、根据耐火原料分为:粘土浇注料、高铝浇注料、硅质浇注料、莫来石浇注料、刚玉浇注料、镁质浇注料、碳化硅浇注料等不同耐火原料为主的浇注料。

6、根据特性分为:高强耐磨浇注料、耐高温浇注料、低水泥浇注料、钢纤维浇注料、耐酸耐热浇注料、抗渣耐磨浇注料等多种具有特性的耐火浇注料。

不同维度的划分,耐火浇注料的种类不同,适用于的工业窑炉环境也不同,如钢包用铝镁浇注料,高炉出铁沟用铝碳化硅碳浇注料,浇注料使用范围广,可
根据工业窑炉环境,选择合适材质的产品。

用户如需购买以上的产品,可联系巩义市恩众耐材科技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火材料结合剂的结合方式有几类?
(1)水化结合――借助于常温下结合剂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化产物而产生结合。

如,水泥类
(2)化学结合――借助于结合剂与硬化剂,或结合剂与耐火材料之间在常温下发生化学反应,或加热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结合剂作用的化合物而产生结合。

如,磷酸二氢铝
(3)聚合结合――借助于加催化剂或交联剂,使结合剂发生缩聚形成网络状结构而产生结合强度。

如,沥青树脂
(4)陶瓷结合――系指低温烧结结合,即在散状耐火材料中加入可降低烧结温度的助剂或金属粉末,以大大降低液相出现温度,促进低温下固一液反应而产生低温烧结结合。

如,烧结
(5)粘着结合――是借助于如下几种物理作用之一而产生结合的。

1)物理吸附作用:依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范德华力而产生结合的;2)扩散作用:在物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粘结剂与被粘结物的分子发生相互扩散作用,形成扩散层,从而形成牢固的结合;3)静电作用:粘结剂与被粘结物的界面存在着双电层,由双电层的静电引力作用而产生结合。

如,粘土(6)凝聚结合――依靠加入凝聚剂使微粒子(胶体粒子)发生凝聚而产生结合如,微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