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合集下载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的重视以及现代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作为一种综合能源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报告就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现状研究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指利用热电联产技术、吸收式冷热联供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等多种能源技术,通过协同综合利用,实现一个系统内热、冷、电的同时供应。

近年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城市建筑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不断扩大,已有不少经典案例。

如美国纽约大学生活系统中心采用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实现了供暖、制冷及生活照明等多种功能;上海新天地项目中,采用了地源热泵及吸收式制冷系统,节约了60%的能耗。

同时,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在应用方面,国内外均有规范和标准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其节能和环保效果进行了评价。

在技术方面,各种相关能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其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应用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保节能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环保。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应对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挑战。

2、综合利用。

该系统通过多种能源技术的协同配合,实现了对能源的更加充分和综合利用,使能源更为高效和经济。

3、运行稳定。

该系统具备自动控制和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供、需的平衡调节,运行稳定可靠。

因此,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将会是未来城市建筑节能环保的主要手段之一。

同时,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尤其在如医院、学校、数据中心等公共建筑中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作者:白运通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24期摘要:“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进程之中,在一些没有稳定工业热负荷的热电厂,仅凭热电联进行生产,由于热负荷一般会受到季节等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根本不能完全实现热电联供,那么这就会大大降低电厂供能的热效应与热经济性。

以热电厂的供热为主要能源物质,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进行集中化的制冷,从而能够很快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可以使得热电厂的热负荷相对较为平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热电机组的负荷因子,因此热经济性非常之高。

本文主要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分析耗能1、引言所谓“冷热电”三联供,主要指的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能源生产、供应系统,它主要是将电联产及热电分产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进行紧密地结合,最终促使热电厂在生产以及供应热能实现三联供。

实行冷热电三联供基本上可以增加供热机组夏季的热承载能力,从而降低了发电所需的煤炭消耗量。

由于吸收式制冷机压缩制冷二者相比,单位制冷的能耗非常之高,不仅如此,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冷热电三联供热的经济学的因素非常之多,热电厂实行冷热电三联供的节能程度的高低,是人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国内对冷热电三联供节能效果的研究十分之多,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之中,绝大多数供电厂考虑到最多的因素还是经济方面的消耗等。

而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得知,当前很多文献报道对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问题进行的报道非常之多,但是这方面的完备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欠缺的。

本文主要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2、能耗分析对冷热电三联供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应该对该系统的能耗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探究。

三联供中央空调及热水系统经济性分析一览表

三联供中央空调及热水系统经济性分析一览表
三联供中央空调及热水系统与常规技术特点、投资、运行费用、经济性分析一览表
项目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
溴化锂吸收式直燃机组
水冷机组+燃油(气)锅炉
水冷机组+电热锅炉
空气源热泵三联供机组
占地面积
机房占地面积小,但地埋管占地面积需求较大
机房占地建筑面积较大,冷却塔占用屋顶面积,储油设备需要占地面积
需冷冻站和锅炉房,冷却塔,占用屋顶面积。储油设备需占地面积
61.05
61.05
51.15
制热14.22
31.86
29.3
66.42
1.5
燃油或燃气:能源利用系数为80%
夏季电能利用系数为3.5-3.8;冬季燃油或燃气80%
夏季电能利用系数为3.5-3.8;冬季燃油或燃气90%
电能:夏季利用率为3.5-4(综合能效比可达到5.8),冬季利用率为3-3.5
人员管理
2人∕日
3人∕日
3人∕日
3人∕日
实现无人值守或1人∕日
环境指标
无污染
有燃烧污染,有一定的噪音和水霉菌污染(冷却塔),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有燃烧污染,有一定的噪音和水霉菌污染(冷却塔),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无燃烧污染,有一定的噪音和水霉菌污染(冷却塔),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无燃烧污染,有一定的噪音
运行安全方面
没有危险,安全监控智能化,需一套人员即可管理
需冷冻站,锅炉房,冷却塔,占用屋顶面积,需较大电负荷
占地面积小,配置灵活,检修方便.
设备寿命
20-25年
7-10年
冷水机组20年,燃油锅炉7-10年
冷水机组20年,电锅炉15年
10-15年
年均维修维护成本(元)不含人工费

冷热电三联供实例经济性分析

冷热电三联供实例经济性分析

以上均以标煤计) ,计算公式为 :
ΔCl =ΔCl ,d - Cl ,x - Cr ,d
(1)
3. 1 电力供冷与联产供冷用电煤耗差的计算
Δ
Cl
,d
=ηQnetl
CeΔ n (l - ε)
(2)
式中 Ql 为夏季 (或冬季 、全年) 各空调系统平均
冷负荷 ,kW ;ηnet为冷网效率 ; Ce 为电厂供电煤耗 ,
而分散式空调加地板辐射供暖的运行费用最高 。
与集中电制冷 、直燃机和分散空调相比 ,用户采用
三联 供 形 式 的 运 行 成 本 分 别 降 低 了 13. 3 % ,
24. 2 %和 84. 2 % 。所以冷热电联产系统要比集中
电制冷系统 、直燃机系统和户式分散空调系统的运
行费用降低很多 。引用例子中由于初投资引起的
运行费/ 万元
管理人员费用/ 万元
136. 3 6. 0
166. 24 4. 8
169. 6 4. 8
271. 3
4. 8
年运行成本/ 万元 182. 6
206. 9
184. 4
344. 3
3 该市电价为 0. 64 元/ (kWh) ,蒸汽价格为 99 元/ t ,天然气价格为 1. 60 元/ m3 。
kg/ (kWh) ;ε为电厂至用户间输变电线损率 ;Δn
为电力系统电耗率 ne 与联产供冷系统电耗率 nc 之差 ,Δ n = ne - nc =Δ nzj - Δ nfj ,其中Δ nzj = ne ,zj - nc ,zj ,为电力供冷主机电耗率 ne ,zj与联产供冷主 机电耗率 nc ,zj之差 ,Δ nfj = ne ,fj - nc ,fj ,为电力供冷 辅机电耗率 ne ,fj与联产供冷辅机电耗率 nc ,fj之差 。 据统计 ,2000 年全国 6 MW 及以上电厂供电煤耗 平均值 Ce = 0. 392 kg/ ( kWh) ,线损率平均值 ε=

联供经济性分析3

联供经济性分析3

热电厂余热制冷的经济性分析摘要:利用某热电厂的原有供热系统实现夏季区域供热、供冷的热电冷三联供,通过与分散式电压缩制冷的经济性比较分析,三联供收益在合理的煤价、热价时高于分散式电压缩制冷,采用三联供可以提高热电厂经济性。

关键词:热电冷联供背压经济性分析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of Heatand Power and Cooling of the Small Plant Abstract:The small thermoelectricity plant use it’s heat supply system to realize the region cool supply in summer,through analyzing economic change in cool supply and the divided electricity making cool, the year expenditure of the co-operation system of heat and power and cool is fewer than the electricity making cool and improve the small plant economy.Key word:co-operation of heat and power and cool backpressure economical efficiency analysis1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及日常生活能耗不断提高,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热电冷联供系统实现了能量的逐级利用,提高了一次能源利用率。

东北某热电厂就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夏季运行时存在着以下问题:(1).热负荷短缺,热水管网仅提供工业用汽和用户的生活热水负荷,其所需热量远小于热网的供热能力。

(2).热电厂内部分供热机组因热负荷不足而停运,使机组及供热系统的大量设备闲置,运行效率低下,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某数据中心三联供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某数据中心三联供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某数据中心三联供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摘要随着改善城市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加和加速清洁天然气能源开发的能源战略的实施,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而且推动三联供发展的支持政策也日益完善,这将使三联供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面对紧张的世界能源形势及日益优化调整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势在必行。

因此,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由于可同时为用户提供冷、热、电等多种形式的能量,通过对能源的梯级利用,利用余热,具有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高、减少污染气体排放、能源供应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经济上有竞争力等特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随着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必将被广泛应用,由于能量输出形式多样,因此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供能系统。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策略决定了系统的经济性,运行策略的选择必然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从而又会影响对系统配置方案的评价。

结合某数据中心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参考《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和《火力发电厂运行管理标准》研究分析适用于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的运行管理方法,旨在提出燃气分布式能源站运营管理、电力性能、节能减排量以及系统最佳运营策略,指导项目更加稳定、安全运营。

根据项目实际运行情况,采集项目运营累计采集制冷季和采暖季的数据,为分析研究项目运营管理及提出最佳运营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建立一套适合于三联供项目的运行管理评价指标,既可以提高项目运行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又可预防系统运行过程发生事故,保证系统的安全和高效稳定运行,达到“安全、经济、高效、可靠”的运行目标。

研究项目的电能质量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以指导项目设计和运营。

得到合理科学地计算项目的节能减排量的方法。

通过从电能质量、设备运行特性、节能减排量以及运营管理水平等多角度进行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新建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的运营过程有一个全面掌握,为今后推广和运营三联供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形式,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基础上的综合产能、用能分布式系统。

系统安装于最终用户端附近,首先利用一次能源驱动发电机发电,再通过各种余热利用设备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向用户同时提供电力、制冷、采暖、生活热水等。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以其节能、削峰填谷、环保、电力可靠性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重视。

标签: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发电效率节能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产生背景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直是政府的发展目标。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全面的考虑其经济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在这种大的形势下,节能减排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我国在能源方面发展的主要对象。

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空气污染一直呼声不断,近年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极大的增加了国际市场天然气的供应,我国自俄罗斯进口来的天然气及自身天然气的发展,使整个能源机构发生了变化,中国计划到2030年非石化资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燃气热电冷联供技术恰逢其时。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又称燃气热电冷联供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能源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将供热(采暖和供热水)、制冷及发电过程一体化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并被称为“第二代能源系统”。

2 冷热电三联供的特点2.1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运用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先发电,再利用余热,体现了由能量的高品位到低品位的科学用能,且使一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2.2 冷热电三联供CCHP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型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一般为30%~40%;而CCHP的能源利用率可达到80%~90%,且沒有输电损耗;2.3 降低碳和污染物排放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据专家估算,如果将现有建筑实施CCHP的比例从4%提高到8%,到2020年CO2的排放量将减少30%,有利于环境保护;2.4 缓解电力短缺,平衡电力峰谷差:三联产系统采用自发电,可以避开电网用电高峰,并且大大提高了建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2.5 布置在用户侧,燃气三联供系统解决了热电厂冬夏季负荷不均造成的热经济性低的问题,降低了发电煤耗率,提高了经济效益;2.6 该系统布置在建筑物内或就近布置,减少了大型热电项目大电网、大热网在输送环节的能量损失;2.7 该系统能够实现建筑用能自发自用,能源使用随用随转化、调节方便,避免了大型热电项目水利失调、冷热不均带来的能量损失;2.8 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取代压缩式制冷机,避免了CFC类氟利昂制冷剂的大量使用和排泄,起到了环保的作用;3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常见的几种配置模式按燃气原动机的类型不同来分,常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有两类,即燃气轮机式联供系统和内燃机式联供系统,系统的具体组成包括:燃气机组、发电机组及供电系统、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制冷机组及供冷系统,此外还有燃气机组的空气加压、预热、冷却水、烟气排放的辅助系统。

油气田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油气田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据 供 电 部 门 的 规 定 ,将 电 路 的 电 损 分 摊 到 每 个 用
户 ,将 造 成较 高 的电价 ,而油气 田地 区有 丰 富的天
济性 。以投 资 回收期 为评 价标 准 ,运 用双 因 素 分 析 法 对 系统 的 经 济 性 进 行 分 析 比 较 ,结
然气 资源 且价格 便 宜 ,非 常适 合使 用 以天然 气 为燃
集 之外 的所 有测井 数 据处理 集成 在一 个 软件之 中。
该 测试 程序 也 可 进 行 硬 件设 置 ,如 预置 深 度 , 设 置 光 码 盘 深 度 比例 系 数 ,调 换 深 度 系 统 上 提 或 下
放 的方 向等 。
软 件数 据处理 功 能有如 下特 点 :①具 有数 据交 换 功能 ,可把 系统 内的数据 格式 转换 成其 它 流行 的 测井数据 格式 ,也 可 以把其 它数据 格 式 的文 件 导人 到系统 中加 以处 理 ;② 支 持 多个 显 示 和打 印模 板 , 可 以实现快捷 的显示和打 印操作 ,适合 流程化生 产 。
3 2 硬 件 测 试 程 序 .
4 结 语
目前 ,L 2 0 OG 0 0系统 已经 在 项 目开 发 上 取 得
成 功应 用 ,并 开发 出便携 式生 产 测井地 面 系统 ,通
过 配接 大庆 测 井公 司生 产 的 S P 型高 精 度 单 探 头 N 碳 氧 比能谱 测井 仪器 ,系统 的可靠 性和 操作便 捷性 与 国 内同类 软件 相 比均具 有很 大优 势 ,在对外 测井 服务 中发 挥 了 良好 的作 用 。应 用 表 明 ,L OG2 0 00 系统 不 只在 程序设 计 上处 于 国内 同类 软件 的先 进水 平 ,而且 非 常适合 测井 小 队的生 产需 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进程之中,在一些没有稳定工业热负荷的热电厂,仅凭热电联进行生产,由于热负荷一般会受到季节等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根本不能完全实现热电联供,那么这就会大大降低电厂供能的热效应与热经济性。

以热电厂的供热为主要能源物质,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进行集中化的制冷,从而能够很快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可以使得热电厂的热负荷相对较为平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热电机组的负荷因子,因此热经济性非常之高。

本文主要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分析耗能
1、引言
所谓“冷热电”三联供,主要指的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能源生产、供应系统,它主要是将电联产及热电分产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进行紧密地结合,最终促使热电厂在生产以及供应热能实现三联供。

实行冷热电三联供基本上可以增加供热机组夏季的热承载能力,从而降低了发电所需的煤炭消耗量。

由于吸收式制冷机压缩制冷二者相比,单位制冷的能耗非常之高,不仅如此,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冷热电三联供热的经济学的因素非常之多,热电厂实行冷热电三联供的节能程度的高低,是人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国内对冷热电三联供节能效果的研究十分之多,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之中,绝大多数供电厂考虑到最多的因素还是经济方面的消耗等。

而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得知,当前很多文献报道对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问题进行的报道非常之多,但是这方面的完备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欠缺的。

本文主要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2、能耗分析
对冷热电三联供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应该对该系统的能耗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探究。

下面主要通过对如下方面的阐述来对该系统的能耗加以分析与研究。

2.1 等效燃料利用系数
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之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该系统可以将热转化为冷。

当三联供系统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可以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压缩式制冷系统二者的能耗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可以采用等效燃料利用系数来对二者的节能情况加以比较分析。

这里所提及的“等效燃料利用系数”,指的就是经过对比的上述两种制冷系统从燃料输入直至最终的等量输出的相对燃料消耗量的倒数。

由于溴化锂制冷系统所需的热量使热电厂增加煤耗量m1,同时增加了发电量,并人供电部门的电网,此发电量就相当于电网增加的电量采用供电系统的煤耗率,将此电量折算成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节煤量m2,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相对比压缩式制冷系统要少耗电,少耗的电折算成节煤量m3,如果m2+m3-m1>0,那么此三联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就比压缩式制冷系统节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