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学

合集下载

脑电图学专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脑电图学专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脑电图学专业知识测试题1. F3表示以下哪个导联? [单选题] *2. C4表示以下哪个导联? [单选题] *3. O1表示以下哪个导联? [单选题] *4. 棘波的时限是[单选题] *5. 尖波的时限是[单选题] *6. 正常青年人全头部α波的频率变化范围不超过[单选题] *7. 脑电图的α波基本频率[单选题] *8. 脑电图的θ波基本频率[单选题] *9. 睁闭眼试验的特点[单选题] *10. 脑电图的快波频率指[单选题] *11. 脑电图的慢波频率指[单选题] *12. 患者男,8岁,癫痫病史1年,复查VEEG。

如图所示,过度换气过程中诱发出全导爆发双侧对称同步3Hz棘慢节律,持续3-8秒,视频间患儿动作停顿,双眼茫然凝视,表情呆滞,此发作通常是[单选题]13. 患儿男,10岁,发作性夜间口角抽搐6个月(4次),如图所示,EEG示Rolandic区和中颞区棘波、棘慢波发放,入睡后棘慢波明显增多,最可见的诊断是14. 患者,睡眠2期,平卧位,此时有人从患者身旁走过,如图所示,此时脑电现象最可能是[单选题] *15. 如图所示,P4导联脑电图现象最可能是[单选题] *16. 患儿男,8岁,头晕待查,过度换气1分钟时如图所示,可见广泛性慢波节律性阵发,同时诉头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17. 成人脑电波低波幅指[单选题] *18. 请说出下图框中异常波名称[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请说出下图异常波名称[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说出下图框中异常波名称[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请说出下图中异常波的名称[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请说出下图中异常波的名称[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脑出血患者可以做过度换气试验[判断题] *24. 肝性昏迷患者不能做脑电图[判断题] *25. 婴幼儿和成人的清醒期脑电图相同[判断题] *End。

脑电了解大脑电活动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脑电了解大脑电活动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脑电了解大脑电活动的记录和分析方法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是一种用于记录和分析大脑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方法。

通过测量头皮上的电位变化,脑电图提供了关于大脑功能和异常状态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脑电图的记录和分析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和科研领域的应用。

一、脑电图记录方法1. 装置选择:脑电图记录通常使用电极帽,由多个金属电极组成。

电极的布局和数量根据需求而定。

常见的布局包括国际10-20系统和国际10-10系统。

电极帽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来自大脑的电位变化。

2. 信号获取:在记录脑电图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头皮。

通常使用脱脂酒精擦拭头皮以去除油脂,使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

然后将电极帽正确安装在头部,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贴合。

接下来,将电极与放大器连接,放大器会放大电位信号以便能够进行记录和分析。

3. 数据记录:随着电位信号的记录,数据将被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存储设备上。

记录的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实验或临床需求进行调整,通常为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二、脑电图分析方法1.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对脑电图信号在时间轴上进行分析。

通过计算信号的幅值、频率和时域特征,如峰值时间和波谷时间,可以获取关于大脑活动的信息。

常用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均方根、峰值检测和相关分析等。

2. 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对脑电图信号在频率域上进行分析。

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可以获得不同频率成分的功率谱。

频域分析可以揭示大脑在不同频率带的活动情况,如阿尔法波、贝塔波和theta波等。

常用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功率谱密度等。

3. 空间域分析:空间域分析是对脑电图信号在空间上进行分析。

通过检测不同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研究大脑的空间分布和连接。

研究者可以使用独立成分分析、时空叠加和源定位等方法来分析空间域信息。

三、脑电图应用1. 临床应用:脑电图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癫痫、睡眠障碍和脑损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脑电图在神经科学中的研究

脑电图在神经科学中的研究

脑电图在神经科学中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发展。

其中,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简称EEG)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尤其是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影像学研究和神经心理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讨论脑电图在神经科学中的研究及其意义。

一、脑电图技术简介脑电图是一种记录和测量人脑电活动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头皮上的电极捕捉和记录人类大脑内电信号变化的过程。

通过脑电图技术可以了解人类大脑部位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流分布和电位变化情况,从而推断不同神经功能和状态之间的关系。

脑电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

它通过头皮上的电极捕捉和记录人脑内电信号变化,与脑组织没有任何物理激发性接触,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危害。

但由于人类头皮的屏蔽作用,传统的脑电图技术的时间分辨率不高,且信号的空间分辨率受到较大的限制。

二、脑电图技术在神经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1. 了解人类大脑的基础节律活动人类大脑在特定情景下会表现出多种不同的基础节律活动,包括α、β、δ、θ、γ等。

脑电图技术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来检测和测量这些节律活动的变化,从而了解大脑的基础节律活动。

2. 研究大脑对刺激的反应和适应脑电图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大脑对不同类型的刺激和任务的反应和适应。

例如,研究大脑对声音、图像、光线等刺激的反应和适应水平,从而了解不同刺激对大脑活动的影响。

3. 了解大脑中神经元的同步和相互作用脑电图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神经元之间的同步和相互作用情况,以及它们所形成的群体活动。

研究大脑中神经元的同步和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大脑的功能和组织。

三、脑电图技术在神经影像学研究中的应用1. 研究脑功能联结和神经网络脑电图技术可以用来研究脑功能联结和神经网络。

通过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电信号同步情况,可以了解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功能联结情况;通过对大脑网络结构的分析和建模,可以深入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电图(EEG)检测

脑电图(EEG)检测

脑电图(EEG)检测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是一种用来检测脑电活动的技术,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电极,并记录脑部神经元的电活动,可以获取大脑的电信号。

脑电图检测是一项重要的神经科学研究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医学研究以及脑机接口等领域。

一、脑电图检测原理脑电图检测基于神经元的电活动。

脑部神经细胞之间的电流流动产生的微弱电位变化可以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测量到。

脑电图检测通常通过放置多个电极以记录大脑各个区域的电活动,并将这些电活动显示在一张脑电图上。

脑电图的信号可以分解为不同频率的谱带,例如阿尔法波、贝塔波、theta波和delta波等,这些波段反映了大脑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活动。

二、脑电图检测应用1. 临床诊断:脑电图检测在癫痫、睡眠障碍、脑死亡和脑损伤等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癫痫发作时,脑电图会显示出异常的电活动模式,有助于诊断和监测病情。

2. 医学研究:脑电图检测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如研究大脑认知功能、情绪调节、意识状态等。

通过对不同任务下的脑电图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脑部活动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大脑的功能机制。

3. 脑机接口:脑电图检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被用于开发脑机接口系统。

脑机接口系统可以将脑电图信号转化为控制指令,实现与外部设备的交互。

这项技术对于残疾人士的康复和辅助生活有着巨大的潜力。

三、脑电图检测的优势和限制脑电图检测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非侵入性:脑电图检测只需在头皮上放置电极,无需手术侵入,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2. 高时序分辨率:脑电图可以记录脑电活动的时间变化,具有较高的时序分辨率,能够捕捉到短暂的脑电活动。

然而,脑电图检测也存在一些限制:1. 空间分辨率较低:脑电图在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空间分辨率较低,无法提供详细的脑部结构信息。

2. 信号受干扰:脑电图信号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和肌肉运动的影响,可能降低信号的清晰度。

脑电图(图谱)

脑电图(图谱)

15
脑电图的基本内容
• 出现部位 广泛性:相同时间内在脑的各个区域、两侧半球出现,基本对称 弥散性:两侧半球各区出现,不对称 对称性:两侧电活动波形、波幅、时相、时限基本相同 非对称性:两侧电活动波形、波幅、时相、时限不相同 一侧性:异常电活动出现于一侧大脑半球,或者一侧半球为主 限局性:异常电活动出现于局部区域
30
• 睁闭眼反应 • 睁眼后枕部α节律消失,闭眼后出现。当枕部皮质或者
皮质下有结构性损害时,睁闭眼反应消失,即 Bancaud现象,如单侧消失,则为同侧病变。
•λ波
•睁眼视物时,枕部电极出现正性三角形慢波, 为正常波形
精选ppt
31
• 过度换气反应:正常反应为随着深呼吸的进行,脑波波率逐渐变慢,波幅逐渐增高,出现双侧性频率在
散在出现:单个出现,无规则
偶见:仅见1-2次
周期性:有规则的反复出现,呈现相对固定的周期
同步性:双侧脑电变化以固定的位相关系和相同的频率出现
非同步性:双侧脑电变化以非固定的位相关系和非相同的频率出现
阵发性出现:出现波形相对于背景活动差别不是很大
爆发性出现:出现波形相对于背景活动有明显差别
高度失律:波幅、波率、波形精不选对pp称t 、不同步
脑电图讲座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吴立文
第一部分 脑电图基础
精选ppt
2
脑电图原理
• 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元的电活动
• 脑电图是通过放置适当的电极,借助电子放大技术, 将脑部神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100万倍 并记录
• 与心电图的原理一致是EEG将生物电活动经放大加以 描记,不同的是心电的测量单位是毫伏(mV),脑 电的单位是以微伏(μV)计算

(精选课件)脑电图基础PPT幻灯片

(精选课件)脑电图基础PPT幻灯片
,2月后的婴儿可见到睡眠中纺锤波; 1岁~3岁:30~60μV的θ波,枕区占优势,发育快的婴儿2岁可见到枕区
α波; 4~7岁(学龄前):7~10HZ,40~150μV的θ波和α波混合出现; 7~12岁(学龄期):8~11HZ的α波,枕区占优势,但有部分7~10岁θ
波枕区占优势;
12岁以上:9~12HZ,100μV,趋向成人标准靠拢
水合氯醛:加深睡眠,对背景有影响; 氯硝基安定:可导致EEG大量快波,对EEG异常放电
造成干扰;
.
20
儿童脑电图的特点
总体发育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高,波幅从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 新生儿:出生到一月,低波幅15~50μV,δ波占优势,清醒和睡眠差别
不大; 1月~1岁:6月前δ波占优势,6月后θ波占优势,低~中波幅20~50μV
术语: 节律:3个同样大小的波接连出现;活动:2个同样大小的波接连出现;散
发。
长程:持续5~10秒连续出现;短程:持续2~3秒;中程:持续3~4秒;
散在:1秒以下;
低波幅:25mv以下;中波幅:25~75mv;高波幅:75~150mv;极高波幅:
150mv以上。
.
19
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
睁闭眼反应:睁眼3秒,再闭眼,观察背景波的变化,主要是枕区改变, 即α和θ波的抑制(睁眼时),但年龄愈小愈不明显,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闭眼时放电明显;
剥夺睡眠诱发:用于各类型的癫痫、尤其是夜间发作癫痫的诱发。
.
18
脑电图报告
内容:背景(节律、波幅、双侧对称与否、调节调幅)、快波、慢波、睁 闭眼、过度换气、睡眠波、异常波等;
的电活动,范围广,但干扰多; 双极导联:有关电极间的电位差,特点:不接地,抵消交流电的干扰,

《临床脑电图学 第2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临床脑电图学 第2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三节 脂类代谢 异常
第四节 氨基酸和 有机酸代谢异常
第五节 神经皮肤 综合征
第六节 染色体病
第七节 其他神经 系统遗传代谢病
参考文献
第一节 先天性皮 质发育畸形
第二节 局部皮质 发育不良
第三节 低度发育 性肿瘤
参考文献
第一节 缺血 1
性脑血管病
2
第二节 出血 性脑血管病
3
第三节 其他 脑血管病
04
第四节 婴 幼儿期遗传 性癫痫
06
第六节 儿 童期ESES 相关的癫痫 性脑病
05
第五节 儿 童期特发性 局灶性癫痫
第七节 儿童 及青少年期特
1
发性全面性癫

第八节 反射 2
性发作和反射 性癫痫
3
第九节 非年 龄相关的遗传
性或家族性癫

4 第十节 与外
科治疗相关的 癫痫
5
参考文献
01
第一节 癫 痫监测单元
3 第三节 其他
系统疾病引起 的代谢性脑病
4 第四节 中毒
性脑病
5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脑死亡
第一节 昏迷的 脑电图
参考文献
第一节 新生儿脑 电图的记录方法
第二节 与发育相 关的新生儿脑电 图
第三节 意义不确 定的新生儿脑电 图
第四节 新生儿脑 电图的发育过程
第五节 异常新生 儿脑电图
第六节 新生儿发 作
第一节 脑电 1
信号记录技术
第二节 个体 2
神经细胞电活 动
3 第三节 组织
结构相关的脑 电活动
4 第四节 脑节
律的形成和调 控
5
参考文献
第一节 脑电放大 器的基本性能

简单说说脑电图

简单说说脑电图

简单说说脑电图(上篇)强调一下,本文开头讲的原理、导联组合、脑电极性以及电场等,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枯燥无味又晦涩难懂。

但这正是脑电图的理论基础,不搞懂这些,就无法真正看懂脑电图,就不能忽悠别人而只能被别人忽悠。

基本原理要说脑电图,首先得简单了解脑电图的原理。

脑电图根据电极放置于颅内或颅外,可分为头皮电极脑电图、颅内电极脑电图。

这里讲的是大家经常接触到的头皮电极脑电图。

脑电图跟心电图、肌电图一样,是利用仪器来记录电活动。

头皮电极脑电图是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电活动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

脑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因为脑电信号非常微弱,为 mv 或uv 级别,而且得经过颅骨和头皮的衰减,所以需要经过数百万倍的放大才能显示出来)、滤波器(减少干扰)最后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形。

敏感性与走纸速度先吐槽一下:本来以为敏感性与走纸速度很容易说明白,等到写的时候突然发现不知道如何说清楚,大家可结合以往的心电图知识来理解。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心电图。

要注意的是,平时大家都知道心电图两条纵线间(1 mm)表示,那是因为走纸速度为 25 mm/s。

也就是说每过 1s 心电图纸走了 25 mm。

同样的,当标准电压 1mv = 10 mm 时,两条横线间(1 mm)表示。

脑电图也是同样的道理。

脑电图一般采用的走纸速度为(走纸速度对应的是横轴)30 mm/s,也就是说 30 mm = 1s。

而脑电图的敏感性(纵轴)单位为 uv/mm,敏感性一般采用的是 10uv/mm,也就是说 1 mm = 10uv。

一般心电图横向纵向都有格子,而且走纸速度以及敏感性都是按照固定标准来的。

反正横轴 1 小格就是,纵轴 1 小格就是。

但是脑电图一般都是没画格子的,走纸速度和敏感性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但是大家也别急,正规的脑电图右下角都会有个标尺(类似地图上的比例尺),标尺就是为了说明其走纸速度及敏感性。

文字太多,把大家都绕晕了。

还是看图吧。

也有的是这样表示的:无论如何,总归会通过标尺告诉你横轴多长是 1s,纵轴多长是多少u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见于极少数正常人。
•2)正常人的生理变化, 如:过度疲劳、血糖偏低 等。
精品文档
57
•3)全身其它系统的疾病, 而中枢神经系统无病变。
•4)是某些中枢神经系统 的早期或恢复。
•5)见于脑震荡或只侵犯 脑膜的病变等。
精品文档
58
成人中度异常脑电图的判 定标准及临床意义
精品文档
59
判定标准:
•2)周期小于80毫秒,多为 20-60.
•3)波幅一般在100-150微 幅。
•4)突出于背景活动。
精品文档
24
• 临床意义:棘波的产生是由于
皮质神经远的泱泱大国性增高,
超同步性放电所引起。在某种
程度上说,棘波是癫痫的特异
性、发作性放电现象之一,但
棘波不是癫痫的同义语。棘波
也可见于颅内炎症、脱髓鞘病
精品文档
如图
20
正常成人睡眠中脑电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精品文档
21
棘波概念、产生及临床意义
精品文档
22
•棘波:在走纸速度为3厘 米/秒的纸速下,脑电波 的电位变化呈陡直上升和 下降,与a波相比呈极端 尖锐的一种波,极性多为 阴性。
精品文档
23
棘波有四个特点:
•1)上、下支均陡直。
• 特点:背景活动的频率多为 8- 13/秒,平均为9.5周/秒。
• 频宽:0.5-1.5周/秒,一般小天 2周/秒。
• 波幅:10-100微伏,右利手者 左侧a节律波幅稍低。
• 视反应:a节律有71%完全抑制, 29%部分抑制。
精品文档
50
成人脑电图分几种类型及其特点
精品文档
51
分为四种类型:
•1)a节律频率变慢(7-8 周/秒)或a波颁布不正常 (弥漫性a节律、a波前移) 或Theta (θ)活动占优势。
•2)两侧经常有显著不对称 的活动。
精品文档
60
•3)中幅Delta(δ)波成 串或成群出现。
•4)出现自发或诱发的棘 波、尖波或病理复合波 (棘-慢波、尖-慢波、 三相波等)
精品文档
72
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与药物的 种类、剂量和个体差异有关:
•1)强安定药使脑电图慢波 增多,波幅增高,快活动减 少,同步化增强。如长时间 大剂量服用氯丙嗪可出现癫 痫样放电。
精品文档
73
•2)弱安定剂、镇静剂使 脑电图a波减少,快活动 增多,波幅增高。剂量加 大到病人入睡时,出现慢 活动,但慢波之上仍重叠 有很多快活动。
精品文档
35
• 1)散在性:零星或单个出现。 • 2)节律性: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 3)杂乱性:无规律地反复出现。 • 4)持续性:连续出现超过10秒 • 5)阵发性:突出于背景活动突
然出现且突然消失。
精品文档
36
异常波出现在空间上的方式
精品文档
37
•1)局限性:异常波局限于一 个或一个脑叶。
慢活动,有时可伴尖波发 放
•意义:是大脑皮质广泛严 重损害的表现
精品文档
43
指数的概念
波的指数:在脑电图描记中,一
分钟持续时间里饮食有10微伏
以上的某种波所占时间的百分数。
也可以长度计算,计算在一米长
的记录中(低速为3厘米/秒)某
种波所占的时间百分数。在临床
脑电图中常用a指数
精品文档
44
调幅和调节的概念
动。
精品文档
64
•重度异常脑电图的临床意义: 见于比较严重的皮质病变、 颅内病变或严重脑病。如: 颅内压升高晚期、脑炎极期、 严重脑外伤、脑血管病急性 期、肝昏迷、尿毒症、心跳 骤停复苏等。
精品文档
65
儿童异常脑电图的判定标准
精品文档
66
判定标准:
•1)出现棘波、尖波、病 理复合波或高度失律,爆 发性抑制、平坦活动。
精品文档
5
•脑电的同步化:具有节律性的 脑电活动是由许多神经元同位 相地同时放电和同时停止的结 果。这种同时放电和同时停止 的过程称为同步化
•同步化的意义:同步化的程度
越大,波幅就越高
精品文档
6
脑电活动节律性的维持
精品文档
7
大脑皮质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 况下,时刻保持着自发性、节律性 电位改变。其节律的维持有两种可 能:
14
•不同波形的脑波图 如图
精品文档
15
快活动和慢活动的产生
精品文档
16
•快活动可能是由网状结构 来的冲动消除了丘脑非特 异性核的节律性放电,使 大脑皮质神经元电位变化 成为去同步化而产生的。
精品文档
17
• 慢活动可能是在睡眠时、过度 疲劳时等生理性的或是在各种
病理状态下(如:皮质抑制或
缺氧等原因造成皮质神经元代
谢功能低下,而使锥体细胞的
应激能力下降),由皮质深层
许多锥体细胞自主地发生突触 后电位而产生的。
精品文档
18
正常成人脑电图波形
精品文档
19
• 正常成人在清醒、闭目状态下 脑电图的主要节律是a节律,呈
正弦形。电波圆滑而清晰,外
形很规则,无杂乱电活动加入, 并反复出现。a节律常见的形态 还有m形、u形、带切迹形。这 些形态的a节律也属正常范围。
作。
精品文档
32
三相波概念及意义
精品文档
33
• 概念:典型的三相波第一相为 较小的负相较尖锐的波,第二
相为正相波,第三相为高于第 一相的负相慢波。
• 意义:三相波主要见于代谢障
碍引起的脑病的昏迷前期,如:
肝昏迷、尿毒症、胰腺炎、低
血糖等。也可见于颅脑外伤和
癫痫。
精品文档
34
异常波的出现在时间上的的方式
46
弥漫性a节律和a波前移现象
精品文档
47
•弥漫性a节律:a波减慢,波 幅和指数增高,调幅明显, 呈同步性出现于大脑各区, 特别是额、颞区明显。
•a波前移现象:顶、枕区a节 律出现率减少,额、颞去a 节律出现率明显增加,且额、 颞区a波振幅精高品文档于顶、枕区。48
成人脑电图的特点
精品文档
49
指数大于10%,其它部位Delta(δ)
波指数大于5%。
精品文档
55
• 4)出现波幅大于50微伏的β活 动或低幅Theta (θ)波和中 幅Delta(δ)波
• 5)有少量不典型的尖波、棘波、 棘-慢波、尖-慢波
• 6)视反应a节律不抑制,过度 换气有提前反应或恢复延迟。
精品文档
56
轻度异常脑电图临床意义:
6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度异常脑电图的临床意 义:是由皮质和中枢神经
系统器质性病变或脑病以 及癫痫所引起
精品文档
62
成人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判 定标准及临床意义
精品文档
63
判定标准:
•1)广泛性Theta (θ)波或 Delta(δ)波占优势
•2)出现自发或诱发的棘波
节律、尖波节律或病理复合 波节律。
•3)出现爆发抑制或平坦活
精品文档
27
棘波与锐波的区别
精品文档
28
•1)锐波不如棘波尖锐。
•2)棘波上、下支均陡直。锐 波上升支陡直,但下降支略缓 慢。
•3)周期不同:棘波80毫秒, 锐波大于80毫秒(200毫秒 以内)。
精品文档
29
•4)临床意义略有不同: 锐波表明病变深在或范围 较广或位于健侧或位于远 隔部位。
•5)锐波的背景活动异常 程度较轻。
精品文档
53
成人轻度异常脑电图的判定标 准及临床意义
精品文档
54
判定标准:
• 1)a节律不规则或波幅超过100微伏, 频宽大于2周/秒。
• 2)波幅出现明显的两侧不对称,枕部 大于50%部位大于30%。
• 3)慢波增多,额、颞部Theta (θ)
波指数大于25%,其它部位Theta (θ)
波指数大于10%,额部Delta(δ)波
及颅内肿瘤等。
精品文档
25
锐波的概念、产生及临床意义
精品文档
26
锐波:也叫尖波。是周期大于80毫 秒,波幅大于100微伏,波顶比较 尖锐的一种波。
锐波的产生:是皮质神经元的兴奋 性增高所引起。
临床意义:其周期所以比棘波长可
能是因为神经元同步性不够完善。
阴性锐波对癫痫诊断有一定意义。
也可见颅内炎症和颅内肿瘤等。
• 2)缺氧-当血氧浓度低于正常 时,脑电图首选出现a节律步率
变慢,随之可出现慢活动,严 重缺氧时可出现平坦活动。
精品文档
70
•3)低血糖-当血糖下降 到50-80毫克%时,脑
电图频率及波幅增高,低 于50毫克%时出现慢活
动。慢活动的多寡与血糖 降低的程度成正比。
精品文档
71
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
精品文档
• 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以 周/秒(c/s)表示。
精品文档
10
•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
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 位为微伏。
•波形:即波的形状。
•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
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 负相,向下为正相
精品文档
11
脑电波的频率被分为4个频率带
• ① δ频率带:3.5/s以下 • ② θ频率带:4~7.5/s
1)丘脑非特异性神经核节律性地向 大脑皮质发放冲动的结果。
2)大脑皮质的中、大锥体细胞本身 有节律性、自发性电位改变。
精品文档
8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及概念
精品文档
9
• 基本特征:周期、频率、振幅、 波形和位相。
• 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 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 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 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