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工程(代码085203)
仪器仪表工程(代码085203)

仪器仪表工程(代码08520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仪器仪表是人类获取信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
仪器仪表工程是提供检测、计量、监测和控制装置、设备与技术的综合性工程领域,通过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测试计量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保障,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和与人们日常生产相关的各个方面。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涉及: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装备设计、技术改造、质量控制、计量测试、企业管理、新装置建设、项目规划、引进装置消化吸收、工程可行性研究等。
随着仪器仪表领域的技术发展,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过程测控系统、装备及集成技术、微系统测量控制仪器仪表及制造技术、新型计量测试仪器及计量基准研究等逐渐成为本领域的重要技术发展趋势。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适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中各个领域从事计量、测试、控制工程、智能仪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工程建设、企业管理及专业教育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二.研究方向1.测控技术与智能系统该研究方向以测控技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控制原理、模式识别、最优化、光学检测等理论与技术,开展生产线智能制造的在线检测、信号处理、模式匹配、优化控制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的研究。
2.地球探测仪器该研究方向以地球物理勘探和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实现为研究对象,基于嵌入式系统、信号处理、物探解释方法等原理,开展高密度电法地层构造层析成像系统、弹性波CT成像无损检测、地震方法检测系统等的研究与实现。
3.复杂过程参数检测该研究方向以复杂工业现场生产过程难测参数为研究对象,基于电子、计算机、嵌入式等技术,开展复杂过程参数检测和基于多参数的生产过程建模的新方法、新理论的研究。
目前该方向主要针对钢铁企业连续铸造生产过程的温度、液位、多参数融合生产预测模型等展开研究;对烟草企业物流运输、堆垛机仓储系统等的生产线安全检测展开研究。
天津大学复试成绩公示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085203仪器仪表工程

工程
究方向
全日制
381
38
18
10.2
76.64
142.84
148.57
100569020321505
吴晓宇
371402199712130322
085203 仪器仪表 01 复试不区分研
工程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究方向 01 复试不区分研
100569043225708
谢鹏飞
610321199602050818
080400 仪器科学 01 复试不区分研
与技术
究方向
全日制
322
28
15
0
0.00
43.00
94.48
100569000101923
郭娜
120223199601224426
080400 仪器科学 01 复试不区分研
与技术
究方向
161.10 170.58 165.07 155.11 161.25 153.01 152.72 146.62 140.94 146.84 137.17 151.47 144.29 143.02 142.96 147.08 142.40 134.34 137.22 131.98 131.74 151.13 142.96 139.44
100569000100347
孙宇蒙
工程科学学院包含以下专业001

工程科学学院包含以下专业:学科专业名称:力学(专业代码080100)一、报考说明:ﻫ推免为主,少量报考。
ﻫ二、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主要内容包括:ﻫ1、固体力学080102:是国家批准的硕士点、博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属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198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近年来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等奖、国际计算工程科学大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等奖项。
培养德、智、体全面的,在固体力学领域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熟悉的实验技能,以及了解固体力学领域的前沿和动态,并具备从事高校教育和科研能力的专门人才。
ﻫ2、流体力学080103:国家首批博士点和硕士点,为全国两个理科(力学)人才培养之一,设博士后流动站,培养从事流体力学及与之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的高级科技工作者.本专业建有低速风洞、水洞、水槽和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等实验设备和配套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软硬件条件。
与、、、德国、荷兰、等国家以及我国、等地区的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和交流.3 ﻫ、工程力学080104:本专业是1958年先生和郑哲敏院士倡导下成立的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多年来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其中有中科院和院士各一名,本学科在国防、能源、环境、安全、计算机应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和高科技等交叉领域均有广阔的前景.4 ﻫ、生物工程力学080120: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在流体力学领域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流体力学、生物工程力学领域前沿和动态,具有开展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能承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科研及开发管理等工作.5 ﻫ、材料力学与设计080121: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在固体力学领域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固体力学、材料力学与设计领域的前沿和动态,具有开展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应能承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科研及开发管理等工作。
专2仪器仪表工程.doc-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计量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级)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培养方案(代码:085203 )一、领域简介仪器仪表工程领域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口径宽、覆盖面广,以信息获取为目标的工程领域。
本领域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依托于中国计量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2009年获自主招生权,设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和能源计量与测试技术三个研究方向。
本领域建有浙江省流量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化工产品安全测试技术与仪器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拥有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浙江省教育厅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在精密测试、流量计量与测试、能源计量与测试、生产过程在线监测、化学危险品安全检测技术、生物计量及检测等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本领域现有硕士生指导教师76人,其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19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
本领域毕业研究生就业面广,可以在高校、研究院所,以及仪器仪表、计量检测、自动化、汽车测试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毕业研究生历来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二、培养目标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品行,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2. 了解本领域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 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坚实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4. 可在本工程领域单位胜任相关工作,可在计量、检验检测、军工、制造业、能源动力等行业就业。
三、专业方向1.精密仪器及机械几何量超精测试技术与仪器,零部件精密自动检测技术,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光电检测技术,智能化仪器仪表,声学计量与工程应用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授予硕士专业学位名称及代码
学科门类
专业学位类别
领域名称及代码
专业学位
0852工程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
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085209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0803光学工程▲
080300光学工程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材料学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12管理学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Z1法律科学与管理★
1201Z2跨文化传播管理★
1202工商管理
120202企业管理
02经济学
0202应用经济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有权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08工学
0802机械工程▲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4车辆工程
0802Z1工业设计★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35软件工程▲
083500软件工程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804Z1生物传感与仪器★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085203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2、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3、掌握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国内外发展动态, 综合运用现代传感技术、测试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相关技术,具有独立担负本学科及相关领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研究和开发的能力,能够从事仪器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制造、检测、管理与营销等工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1、智能测试技术及仪器2、激光与光电精密测量技术3、成像探测与机器视觉4、精密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方向简介见附表1。
三、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含论文答辩时间)。
采取全脱产的教学模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论文工作以校内完成为主;仪器仪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事业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至少应完成不少于27学分的学习任务。
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附表2。
内蒙古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04德语翻译与教案法研究
德语文学、语言学等学科综合知识.
013电力学院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电力系统分析
2.
①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3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②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3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5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暖通空调、供热工程:《暖通空调》,陆亚俊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05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向)
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包惠明,曹晓岩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1世纪高等教育土木工程系列规划教材,2007年第1版.《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规范》,2018版.
014建筑学院
081300建筑学
建筑专业复试科目:《建筑构造》,李必瑜、魏宏扬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
其它专业<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以外)加试科目:
1、钢笔画
2、建筑设计原理
参考书目:《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四版.
085100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外语听说,专业综合<含专业综合素质、实验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文献阅读能力).
不指定参考书.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083002环境工程<化工学院)
085216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085235制药工程<专业学位)
005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研究生考试专业及考试范围

020202区域经济学 0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02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03区域投融资研究
20
04城市经济与管理 05国际区域贸易研究
020203财政学 01财政支出管理与政策行为研究
15 02公共会计与政府审计 03税收政策与税务筹划
020204金融学 01金融政策与管理研究
02公司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
02教育系统工程
14
03教育经济学 04教育信息管理
05教育管理哲学
025400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
01国际电子商务
20 02国际物流 03国际贸易
085222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01交通规划与管理
02区域交通规划
10
03交通控制与管理
04道路工程与应用技术 085236工业工程(专业学位)
01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运行
02电能质量监控与能效测评技术
03分布式发电及其并网技术
10
04智能电网与智能科学
05电力系统规划与电力市场
06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方法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1 电力电子技术
02 电力电子传动与控制方法 25
03电力系统现代控制技术
04 新型电力电子系统及计算机控制
25
05 电磁兼容与可靠性技术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1测试信号获取与处理 02工业图像信息处理 03光信息处理技术与器件
29 04信息工程网络与通信
05信息扩频与加密传输 06 GPS信息获取与处理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 现代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 02 非线性系统控制和机器人控制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仪表工程(代码08520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仪器仪表是人类获取信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
仪器仪表工程是提供检测、计量、监测和控制装置、设备与技术的综合性工程领域,通过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测试计量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保障,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和与人们日常生产相关的各个方面。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涉及: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装备设计、技术改造、质量控制、计量测试、企业管理、新装置建设、项目规划、引进装置消化吸收、工程可行性研究等。
随着仪器仪表领域的技术发展,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过程测控系统、装备及集成技术、微系统测量控制仪器仪表及制造技术、新型计量测试仪器及计量基准研究等逐渐成为本领域的重要技术发展趋势。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适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中各个领域从事计量、测试、控制工程、智能仪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工程建设、企业管理及专业教育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二.研究方向1.测控技术与智能系统该研究方向以测控技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控制原理、模式识别、最优化、光学检测等理论与技术,开展生产线智能制造的在线检测、信号处理、模式匹配、优化控制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的研究。
2.地球探测仪器该研究方向以地球物理勘探和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实现为研究对象,基于嵌入式系统、信号处理、物探解释方法等原理,开展高密度电法地层构造层析成像系统、弹性波CT成像无损检测、地震方法检测系统等的研究与实现。
3.复杂过程参数检测该研究方向以复杂工业现场生产过程难测参数为研究对象,基于电子、计算机、嵌入式等技术,开展复杂过程参数检测和基于多参数的生产过程建模的新方法、新理论的研究。
目前该方向主要针对钢铁企业连续铸造生产过程的温度、液位、多参数融合生产预测模型等展开研究;对烟草企业物流运输、堆垛机仓储系统等的生产线安全检测展开研究。
4.质谱分析与生物医学仪器以质谱分析理论与仪器研制相结合,发展新型离子化方式和无标样质谱定量分析测试技术,构建多维分离-质谱联用检测平台,拓展质谱分析方法在生命科学、医学、食品等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该方向主要开展了化学电离新方法和新型质谱离子源的研究、小型质谱仪研制、微波等离子体质谱创新应用基础研究、分子闻诊技术研究、快速判断恶性肿瘤切除完全与否的质谱学方法研究。
三.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为国家建设服务,有社会责任感。
2.以行业对仪器仪表工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殊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和仪器仪表工程领域重大实际应用,以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主线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工程项目,确定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侧重培养核电子学与智能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新能源技术与装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等方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以实际工程项目或技术研发项目为载体,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3.具有良好的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4.身心健康状况良好。
四.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备注一二三学位课程公共基础课10001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必修6个学分1000100210001003英语(Ⅰ、Ⅱ)1444 √√专业必修课12100052 数值分析40 2 √4门课必修8个学分120601041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40 2 √120603011现代传感器技术40 2 √120603021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40 2 √非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120603031 仪器仪表工程与学术前沿40 2 √原则上提供不超过10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研究方向选修至少10个学分(5-6门课)(学制为2年的6个学分)120601031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40 2 √120601021 光电检测理论及方法40 2 √120601081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40 2 √120602021 物联网技术40 2 √120601131 先进控制技术40 2 √120603041现代图像处理40 2 √120203011 地球探测技术及仪器40 2 √120501041 现代仪器分析40 2 √120603051 虚拟仪器40 2 √公共选修课素质教育课(第二外国语60学时2学分;科研技能类、人文素养类课程为20学时1学分;体育30学时1学分)和跨学科选修课(30学时1学分)至少4学分补修课程针对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定不计学分必修培养环节生产实践 6 任一环节未完成将不能申请答辩至少8个学分文献综述 1 √开题报告 1√毕业总学分36五.课程简介(一)数值分析1.课程目标:⑴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基础数学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⑵掌握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问题转换成数值问题,进而研究求解数值问题的数值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数值算法。
⑶了解以计算机和数学软件为工具,以数学模型为基础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的工作方法。
2.课程内容:《数值分析》是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属核心必修课。
其任务在于研究用计算机求解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其理论,是程序设计和对数值结果进行分析的依据。
本课程理论严谨,实用性强。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电路系统理论分析及系统设计等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数理分析和方法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及其对数值计算的影响;拉格朗日、三次样条、正交多项式、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等多种插值与逼近计算;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以及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等。
要求理论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插值法、函数逼近、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方程求根、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蒙特卡罗模拟等环节开设上机编程实验。
3.教学方式:集中授课+上机实验+讨论。
4.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实验报告。
5.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6.教材及参考书目:[1]沈剑华编.2006.数值计算基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白峰杉编.2004.数值计算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丁丽娟编.1997.数值计算方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二)现代传感器技术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典型传感技术和实际应用中传感系统的组成、结构,掌握传感器及测试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应用的一般规律。
2.课程内容:学习现代传感技术的数字化、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
熟悉先进传感器的基础效应和敏感原理;基于先进传感基础效应与机理的先进传感器,掌握集成式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纳米传感器、智能化传感器等;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现代传感技术的典型应用。
3.教学方式:集中授课(36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4.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读书报告(或小论文)5.预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随机过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6.教材及参考书目:[1]林玉池.2009.现代传感器技术与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樊尚春.2011.现代传感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三)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1.课程目标:学习智能仪器中数字量的输入、输出;智能仪器中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智能仪器的人机对话通道;智能技术;智能仪器中的通信技术;智能仪器的抗干扰技术;智能仪器的系统设计。
2.课程内容:学习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各部分的设计方法,内容包括:智能仪器的组成结构、原理与设计方法;基于Keil C的C51编程技术;开关量信号输入/输出设计及应用举例、模拟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就程序设计及其应用举例;微处理器系统设计;人机接口设计;实时时钟设计;通信接口设计;监控程序设计;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智能仪器应用设计举例及其可靠性设计等。
3.教学方式:集中授课(28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实验与实践(8学时)。
4.考核方式: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5.预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教材及参考书目:[1] 朱欣华等.2011.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 李昌禧.2005.智能仪表原理与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四)仪器仪表工程学术前沿1.课程目标:学习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全面熟悉有关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在信息传感与测试、模拟信号调理、数字信号处理、智能控制与系统、现代仪器仪表设计与制造五个方面的前沿技术,并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在工业过程参数检测与控制系统、科学仪器、电子与电工测量仪器等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课程内容:学习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作用与地位、量值的传递与朔源;学习现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展望、现代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发展趋势;学习传感与测试前沿技术、模拟信号调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前沿技术;学习智能控制与系统新技术,包括新型微控制器、仪器仪表与系统控制网络总线、虚拟仪器及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学习现代仪器仪表设计与制造新技术,包括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对仪器仪表的作用、仪器仪表的现代设计技术与前沿技术、微米纳米制造技术与现代仪器科学;学习典型电子与电工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
3.教学方式:集中授课(36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
4.考核方式: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5.预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随机过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6.教材及参考书目:[1]林玉池.2008.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第2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 潘仲明.2010.仪器科学与技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五)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1.课程目标:⑴学习和掌握主流的几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内容;⑵以ARM体系结构为主了解32位嵌入式系统内核硬件及指令系统,并掌握一般ARM应用系统开发技术与开发方法;2.课程内容:ARM框架是目前嵌入式系统应用中占主导地位的32位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框架。
本课程主要以32为ARM系统结构为主讲授嵌入式系统概念、嵌入式系统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硬件协同开发技术、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实践与开发环境。
重点为各种嵌入式处理器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构成、软件设计方法和设计实例。
要求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发展,掌握典型嵌入式系统芯片的结构、性能和指令系统,了解典型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机理与软硬件裁减方法,在嵌入式操作开发环境的支撑下,掌握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