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见受伤之应急处理

合集下载

实验室外伤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实验室外伤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附件3:实验室外伤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一、割伤处置建议:如是轻伤,及时挤出污血,并用消毒过的镇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用水洗净伤口,涂上碘酒,再用创口贴或绷带包扎,视情况就医处理,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

如割伤伤口创面较大,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就医,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现场处置人员可依据伤口创面大小和出血情况,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如静脉止血法和动脉止血法等。

二、压伤或摔伤处置建议: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

不要盲目搬动或者碰触患者!若能判断,用夹板或木棍等物妥善固定后及时就医;若无法判断,立即拨打120。

三、烫伤或烧伤处置建议:如非化学灼伤,仅为烫伤,伤处皮肤未破时,可涂擦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用碳酸氢钠粉调成糊状敷于伤处,也可抹烫伤膏。

发生化学灼伤后,应迅速剪开伤者被污染衣服,用相应材料吸去堆积液体(注意:不能摸、擦),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液对烫、烧伤面进行彻底冲洗,保持创伤面的洁净,视情况选择是否送医。

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

四、冻伤处置建议:现场将冻伤部位放入38。

C至40。

C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至30分钟。

即使患者恢复到正常温度后,仍然要将冻伤部位抬高,在常温下,不要进行包扎,也不要用绑带。

若情况紧急没有温水,现场其他人员可用体温(如腋下)帮助其恢复暖和。

如严重冻伤,应尽快送医救治,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

五、轻度电击伤处置建议:立即切断电源,迅速把伤者移至通风处仰卧,检查生命体征,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

轻型电击伤的患者就地观察休息即可;检查伤口创面,简易包扎后再视情况选择是否送医。

实睑室外伤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流程图如是轻伤,及时挤出污血,并用消毒过的镶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倒水洗净伤口,涂上碘酒,再用创口贴或绷带包扎,视情况就医处理,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如割伤伤口创面较大,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就医,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现场处置人员可依据伤口创面大小和出血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化学实验室割伤应急处置方案

化学实验室割伤应急处置方案

化学实验室割伤应急处置方案化学实验室割伤应急处置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受伤人员应立即用清水清洗受伤部位,取出伤口中的玻璃或
固体物,然后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

2.如果伤口较脏,可以用3%双氧水擦洗或用碘酒涂在伤口的周
围。

消毒后,将消炎粉敷在伤口上,并进行包扎。

如果伤口比较严重,出血较多,可在伤口上部扎上止血带,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3.在处理过程中,应避免将红药水和碘酒同时使用。

4.此外,如果试剂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
水冲洗眼睛,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如果没有冲洗设备或无他人协助冲洗,可将头浸入脸盆或水桶中,努力睁大眼睛(或用手拉开眼皮),浸泡十几分钟,同样可达到冲洗的目的。

冲洗完毕后,盖上干净的纱布,并立即前往医院眼科做进一步处理。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如有更多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实验室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实验室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伤害事故的能力,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实验室内部发生的各类伤害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物理、生物、机械等伤害事故。

三、事故分类及处理1. 化学伤害事故(1)发生化学伤害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避免事故扩大。

(2)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冲洗15分钟。

(3)根据事故情况,立即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2. 物理伤害事故(1)发生物理伤害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避免事故扩大。

(2)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包扎,避免感染。

(3)根据事故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骨折、出血等。

(4)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生物伤害事故(1)发生生物伤害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避免事故扩大。

(2)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受伤部位,至少冲洗15分钟。

(3)根据事故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皮肤感染、病毒感染等。

(4)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 机械伤害事故(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避免事故扩大。

(2)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包扎,避免感染。

(3)根据事故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骨折、出血等。

(4)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事故报告及处理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2. 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3. 上级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4. 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 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4. 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3)若是碱沾着皮肤时,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 洗至皮肤不滑。涂以3%硼酸溶液。也可用经水稀 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
4)氢氟酸灼伤后,用大量水冲洗后,使用一些可溶 性性钙氟、 化镁 钙盐 或切类 氟忌制化用剂镁热水,,从,使以而其免使增与氟加氟离毒离子物子吸灭结收活合。。形忌成用不氨溶水
4.进入眼睛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注意不可做运动,或用雪、冰水等进行摩擦取暖。
二)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的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触电急救的步骤:
1.脱离电源: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在脱离电源时,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 自己。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 伤员,以免触电。
1)脱离低压带电设备方法:
拉、切、挑、拽、垫
对不便洗涤冷却的脸及身躯等部位,可用水润湿的 2~3条毛巾包上冰片敷于烧伤面上。要注意经常移 动毛巾,以防同一部位过冷。若患者口腔疼痛时, 可给其含冰块。
小面积烧烫伤,可在患处涂以京万红烫伤膏。
大面积烧伤时,进行冷却在技术上较难处理,还有
4.冻伤
轻度冻伤时,虽然皮肤发红并有不舒服感觉,但经 小时后即会恢复正常。中等程度冻伤时,产生水疱; 严重冻伤时,则会溃烂。
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 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4)通过查看伤员的胸部、腹部,口鼻及颈动脉,判 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每次判定时间不超过5~7 秒。若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则需进行人工呼吸和 胸外心脏按压,在医生做出死亡判定前,不能中
人工呼吸方法
保持气管通畅: 取出口内异物,清除分泌物。用手推前额使头 部尽量后仰,同时另一手臂将颈部向前抬起。
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化学实验急救措施

化学实验急救措施

化学实验急救措施化学实验在进行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旦出现了意外情况,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急救措施,供参考。

1.灼烧伤化学实验中,灼烧伤是一种普遍的意外。

一旦发生了此类伤害,应立即用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至少冲洗15分钟。

对于化学物质灼烧伤,应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特性,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急救。

例如,若灼烧的是硫酸,则必须用流动自来水代替酸碱中和剂,立即冲洗伤口。

另外,注意不要挣扎或撕裂烧伤的衣物,这样会进一步伤害皮肤和造成灼伤物质扩散。

2.化学泼溅化学实验中,化学品可能会泼溅出来,导致伤害。

若化学品泼溅到眼睛内,应立即用流动自来水冲洗,至少冲洗20分钟,帮助冲掉所有泼溅的物质。

同时,要及时就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若化学物质泼溅到身上,应立即将暴露部位洗净,去医院就诊。

3.吸入化学物质化学物质吸入体内,可能会导致中毒。

此种情况下,应立即打开窗户或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

如排除不了避免吸入毒物,可以给中毒者佩戴呼吸防护装置,立即送医救治。

4.炉子爆炸在化学实验中,炉子爆炸是常见的意外。

如若发生,应立即关闭天然气或压力气瓶,同时打开实验室门窗增加通风。

如果化学品泼溅到身上,应用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并及时就医。

5.化学品吞入当人吞咽了化学物质,应立即用流动自来水冲洗口腔,不要让患者喝水、呕吐或服用药物,以免发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

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应的医疗处理。

6.窒息在化学实验中,窒息意外也较为常见。

如果窒息者清醒,应多喝水,并在暴露区呼吸空气。

如若窒息者失去知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术等。

7.血压升高化学物质接触人体会导致血压升高。

首选是逃离现场,其次可取恰当姿势,坐直且暴露头部和上肢,应采取亲近式照顾和干预措施。

总结:化学实验的发生意外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即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注意细节、快速反应,做到稳定自己、保护他人的原则,如在极端情况下,不要犹豫,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求助专业人士。

实验事故处理急救措施

实验事故处理急救措施

实验事故处理急救措施实验室的工作环境有时会非常危险,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

当实验室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化,保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验事故常见的急救措施。

烧伤处理在实验室,燃烧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高温的物质,容易导致烧伤。

如果发生烧伤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少15分钟。

2.如果在去医疗机构的途中,应使用保持烧伤部位湿润的无纺布等物品,盖住烧伤部位,防止皮肤丢失水分。

3.不要用硬物挤压烧伤部位,不要撕掉烧伤表皮或膨胀的衣服。

4.重度烧伤应紧急送往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溅入眼睛的化学药品处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化学溅入眼睛的事故。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冲洗受伤眼睛。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自来水等,洗眼时间至少15分钟。

2.将头向下倾斜,洗眼时从鼻子侧向外冲洗,避免化学药品流入另一只眼睛。

3.如果仍然感到刺痛或异物感,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切勿拖延时间。

意外触电在实验室中,意外触电经常发生。

如果发生电击,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刻断开电源,切断触电人员与电源的联系。

2.无法立刻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绝缘材料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开来。

3.如果触电者已失去意识,应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直到医生到达。

4.触电者不可以拖拉或搬动,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化学毒物中毒处理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误食、误吸、误触、误入眼等案例常有发生,相关的中毒法也值得我们了解。

如果发生中毒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接触化学物品,呼吸新鲜空气。

2.如果误食或误吸,应立即用水或者牛奶漱口,尽快洗掉口腔、胃肠道的化学物品残留物。

3.如果是接触皮肤,应立即脱掉受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并立刻前往医院就诊。

4.如果误入眼睛,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20分钟,然后前往医院就诊。

总结以上是一些实验室事故急救处理的方法,不同情况下需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进行处理。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措施如下:1.火灾:发现火情,根据火灾类型,现场人员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防止火势蔓延,迅速组织疏散并报告中心及保卫处。

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2.触电: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

3.化学强腐蚀烫、烧伤(如浓硫酸):事故发生后,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

对眼部烫、烧伤后,立即用纯净水洗涤(不得用水直冲眼部)眼睛,并及时送眼科诊治。

4.化学药品(气、液、固体)引发的中毒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等待医务人员治疗。

也可通过排风、用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护好现场。

5.炸伤: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指导老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立即组织学生有秩序地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然后报告教学系及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并拨打“119”。

6.化学药品和仪器刺伤、割伤:首先将受伤部位用3%的双氧水或蒸馏水洗净,敷上消炎药或抹上红药水,包上纱布。

如有伤口大出血应在伤口处敷上厚纱布压迫止血。

特别注意不能将化学药品用到伤口上。

7.烫伤:烫伤是由于高温的液体、蒸汽或炽热的物体直接刺激人体某部位而引起的损伤。

烫伤后在伤处抹上黄色苦味酸溶液或烫伤药,若烫伤处有水泡不能弄破水泡,也不要用水洗。

8.腐伤:不论是酸伤或是碱伤,首先都得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9.中毒:若是误食中毒就得使其呕吐,然后对症下药或送医院治疗;若是气体中毒首先将中毒者移至室外空气新鲜之处,再采取相应解毒方法或送医院疗。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试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试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一、割伤和**、化学灼烧处理1.割伤:先用药棉揩净伤口,伤口内若有玻璃碎片或污物,应先取出异物,用蒸馏水洗净伤口,然后涂红药水,并用**纱布包扎,或贴创可贴。

假如伤口较大,应立刻到校卫生院处理。

2.**:可用高锰酸钾或苦味酸溶液揩洗,再搽上凡士林或**膏。

切勿用水冲洗,更不能把烫起的水泡戳破。

3.酸、碱灼伤皮肤:立刻用大量水冲洗,酸灼伤用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然后涂敷氧化锌软膏;碱灼伤用1%~2%乙酸溶液或硼酸饱和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然后涂敷硼酸软膏。

4.酸、碱灼伤眼睛:不要揉搓眼睛,立刻用大量水冲洗,酸灼伤用3%的硫酸氢钠溶液(碱灼伤用3%的硼酸溶液)淋洗,然后用蒸馏水冲洗。

5.碱金属氰化物、氢氰酸灼伤皮肤: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硫化铵溶液漂洗,然后用水冲洗。

6.溴灼伤皮肤:立刻用乙醇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再搽上甘油或**膏。

7.苯酚灼伤皮肤: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4:1的乙醇(70%)—氯化铁(1mol·L—1)的混合溶液洗涤。

三、毒物与毒气误入口、鼻内感到不舒适时的处理1.毒物误入口:立刻内服5~10mL稀CuSO4温水溶液,再用手指伸入喉咙促使呕吐毒物。

2.刺激性、有毒气体吸入:误吸入有毒气体(如煤气,硫化氢等)而感到不舒适时,应适时到窗口或室外呼吸新鲜空气;误吸入溴蒸气、氯气等有毒气体时,立刻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以便**。

四、起火处理:小火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覆盖燃物;大火应使用灭火器,而且需依据不同的着火情况选用不同的灭火器,必要时应报火警(119)。

1.油类、有机溶剂(如酒精、苯或醚等)着火时,应立刻用湿布、石棉或沙子覆盖燃物;如火势较大,可使用CO2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灭火。

但不可用水扑救。

活泼金属着火,可用干燥的细砂覆盖灭火。

2.精密仪器、电气设备着火切断电源,小火可用石棉布或湿布覆盖灭火,大火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亦可用干粉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灭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常见受伤之应急处理
1、创伤:伤处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洗涤。

若是玻璃创伤,应先把碎玻璃从伤处挑出。

轻伤可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红汞、碘酒),必要时撤些消炎粉或敷些消炎膏,用绷带包扎。

2、烫伤:不要用冷水洗涤伤处。

伤处皮肤未破时,可涂擦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用碳酸氢钠粉调成糊状敷于伤处,也可抹獾油或烫伤膏;如果伤处皮肤已破,可涂些紫药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

3、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不可用稀酸或者稀碱。

若有玻璃碎片入眼,不可自取,不可转动眼球。

可任其流泪,如无效则用纱布轻轻包住眼部急送医院。

其他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取出。

4、受酸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酸液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后,送医院诊治。

但浓硫酸粘到皮肤时不能直接用水洗,因为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会烧伤皮肤。

应该先用硼酸,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处理,严重的应处理后尽快就医。

5、受碱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 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碱溅入眼中,用硼酸溶液洗。

6、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对成酸性气体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成碱性气体用3%硼酸溶液雾化吸入,送医治疗;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汽使之解毒;吸入硫化氢或一氧化碳气体而感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但应注意氯气、溴中毒不可进行人工呼吸;一氧化碳中毒不可施用兴奋剂。

7、毒物入口:将5~10 ml 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中,内服后,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吐出毒物,然后立即送医院。

8、受溴腐蚀致伤:用苯或甘油洗濯伤口,再用水洗。

9、被磷灼伤: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浸透1%硫酸铜的纱布敷盖局部,以使残留磷生成黑色二氧化三铜,然后再冲去。

也可以用浸透25%碳酸氢钠溶液的纱布敷盖2小时,使磷氧化为磷酐,冲洗后,再用干纱布包扎。

需要提醒的是,禁止用油纱布局部包扎,因为磷溶于油类,促使机体吸收而易造成全身中毒。

10、苯中毒时,轻度患者表现乏力、头痛、头晕、咽干、咳嗽、恶心、呕吐、幻觉等;中度表现为酒醉状、嗜睡、意识障碍甚至昏倒;重度中毒可使意识丧失、呼吸麻痹死亡。

急救时应立即转移患者到空气新鲜处,换去被污染的衣服,及时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吸氧及注射肌肉呼吸兴奋剂。

禁用肾上腺素,及时送医院抢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