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的分级标准

合集下载

高处作业分级最新标准是什么

高处作业分级最新标准是什么

高处作业分级最新标准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根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1.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当高度h为2米至5米时,半径R为2米;当高度h为5米以上至15米时,半径R为3米;当高度h为15米以上至30米时,半径R为4米;当高度h为30米以上时,半径R为5米。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1.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2.1高处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高处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米/秒)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2.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3.2.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定义及其分级

高处作业定义及其分级

高处作业定义及其分级(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高处作业定义及其分级1.高处作业定义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时常会发生操作者从高处坠落以及物体落下伤人事故。

高处作业分级

高处作业分级

高处作业分级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1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14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2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1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在高度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2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32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33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4标记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各类标记。

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特殊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类别,种类可省略不写。

高 处 作 业 分 级

高 处 作 业 分 级

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1.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处作业的术语、高度计算方法及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2.引用标准GB4200高温作业分级GB12330体力搬运重量限植3.术语3.1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3.2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可能坠落的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称为高度基准面。

3.3可能坠落范围半径通过可能坠落的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端水平距离称为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其大小取决于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或建筑物有关的基础高度。

3.4基础高度以作业位置为中心,6m为半径,划出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柱形空间,此柱形空间内最低处与作业位置间的高度差称为基础高度。

3.5可能坠落范围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

称为可能坠落范围。

3.6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度作业高度。

简称作业高度。

4.高处作业分级4.1作业高度分为2~5m;>5~15m;>15~30m及>30m四个区域。

4.2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分为九类:a. 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b. GB4200规定的Ⅱ级以上的高温情况;c. 气温低于10℃的室外环境;d. 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e.自然光线不足,能见度差;f.接近或接触危险电压带电体;g.摆动,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致使作业者无法维持正常姿态;h.抢救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I.超过GB12330规定的搬运。

4.3不存在4。

2条列举的任一种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表1规定A类法分级。

存在4。

2条列举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表1规定B类法分级。

表1高处作业分级作业高度m分类法2~5 >5~15 >15~30 >30A ⅠⅡⅢⅣB ⅡⅢⅣⅣ(1993年-12-27批准1994年-07-01实施)。

高处作业的等级划分

高处作业的等级划分

高处作业的等级划分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高处作业划分为一级(2米至5米)、二级(5米至15米)、三级(15米至30米)、特级(30米以上)四个等级12。

1.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5米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15米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1。

希望以上关于高处作业等级划分的划分依据和四个等级的介绍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高处作业的等级划分。

起重作业分几级,高处作业分几级及分级标准

起重作业分几级,高处作业分几级及分级标准

起重作业分几级,高处作业分几级及分级标准起重作业分几级,高处作业分几级及分级标准
起重作业和高处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作业类型,为确保工作安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级管理。

起重作业和高处作业均分为三个级别,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起重作业分级标准:
一级:起重量在5吨及以下的起重作业,且无特殊安全要求。

二级:起重量在5吨以上至50吨以下的起重作业,或起重量在5吨及以下但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起重作业。

三级:起重量在50吨及以上的起重作业,或起重量在5吨以上并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起重作业。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
一级:高度在2米及以下的作业,或高度在2米以上但有固定扶手且无特殊安全要求的作业。

二级:高度在2米以上但低于10米的作业,或高度在2米以上且有固定扶手但有特殊安全要求的作业。

三级:高度在10米及以上的作业,或高度在2米以上且无固定扶手但有特殊安全要求的作业。

工人在进行起重作业或高处作业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作业级别进行操作,并遵守安全规定,确保工作安全。

- 1 -。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

高处作业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608—83(国家标准局1983年4月15日发布1984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基本定义1.1 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2 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 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当高度h为2米至5米时,半径R为2米;当高度h为5米以上至15米时,半径R为3米;当高度h为15米以上至30米时,半径R为4米;当高度h为30米以上时,半径R为5米。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1.4 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2.高处作业的级别2.1 高处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 高处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 高处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 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1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 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2.1 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米每秒)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 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 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高空作业标准分级

高空作业标准分级

高空作业标准分级高空作业标准分级2022年8月7日本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基础标准,是高处作业时采取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和加强劳动安全科学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高处作业。

1 基本定义1.1 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1.2 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3 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1.4 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

*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当高度h为2--5m时,半径R为2m;当高度h为5m以上至15m时,半径R为3m;当高度h为15m以上至30m时,半径R为4m;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半径R为5m。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2 高处作业的级别2.1 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 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3 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4 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 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3.1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3.2 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3.2.1 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3.2.2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2.3 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3.2.4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3.2.5 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3.2.6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3.2.7 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3.2.8 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处作业的分级标准
注:a、高处作业是以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数》GB3608-83为基础。

b、高处作业是根据高处作业的作业高度和平均工作日高处作业的时间,并考虑高处作业种类来计算分级指数。

接触电离辐射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
注:该分级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规定,通过测定电离辐射作业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来进行评级。

接触粉尘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注:a、该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b、该标准通过测定粉尘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粉尘浓度超标倍数、粉尘游离、SO2含量来计算分级指数。

接触高温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接触高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一)
接触高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二)
注:a、该指标执行国家标准GB4200-84《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b、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小于30摄氏度的地区按表(一)分级,等于或高于30摄氏度的地区按表(二)分级。

c、对于高温高湿作业岗位,若工作地点的相对湿度大于80%,则在根据温差分出的级别上加1即作为该岗位的级别。

d、对于接触热辐射危害程度评价标准,通过测定作业岗位的接触时间和辐射热的强度来计算分级指数(见下表)
接触热辐射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接触局部震动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
注:该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和《手动振动测量规范》的规
定,通过测定局部振动最大轴向的振动加速度和接振时间,计算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 ]进行分级。

接触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注:a、该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2331-90《有毒作业分级》
b、该标准通过测定接触毒物的时间和毒物浓度的超标倍数,并根据毒物本身的危害程度级别来计算分级指数。

接触噪声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注:a、该标准根据冶金工业部部颁标准《冶金工业噪声危害程度分级》进行分级。

b、测定工人在岗位上不同作业点接触噪声的强度(A声级)和接触时间,计算出工作日连续等效A声级[leqdB(A)]
井下、露天作业分级标准
注:井下、露天作业根据岗位劳动者在井下、露天环境中的平均工作日作业时间率进行分级。

其他化学性有害因素的评价标准
注:由工业卫生、安全环保、职业病防治等有关人员7~9名组成评定小组,在大量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逐项评出级别,再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出个人级别,由评定小组在充分协商研究的基础上评出统一的级别。

其他物理性有害因素的评价标准
注:a、由工业卫生、安全环保、职业病防治人员7~9名组成分级小组,在大量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上表逐项评出等级,再根据少数项目服从多数项目的原则定出个人评定等级。

小组将个人评定级别汇总,在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评定出一个统一的级别。

b、三致情况系指致癌、致畸、致突变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