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抢分五个制胜关键词(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制胜歌诀

高考作文制胜歌诀我们往往强调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让学生感到作文横无际涯,无从下手,而实际上,考场作文的问题主要涉及文体、立意、材料、结构、语言五个方面,将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作文也就不是难事了。
总结近十年来高考备考以及高考阅卷的经验,笔者从以上五个维度出发编拟了高考作文制胜歌诀:全面审题顾大局,求稳能把众人压。
(立意文体合题也合体,熟悉地里种庄稼。
(文体巧妇难为无米炊,储备调动两头抓。
(选材悉心谋划细布局,活学活用讲方法。
(谋篇辩证把你扶上马,装饰将分送到家。
(语言全面审题顾大局,求稳能把众人压。
(立意尽管当前要求淡化审题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但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这就决定了作文面临既要激发考生写作热情、充分展现其自我才情,又要杜绝考生套写与宿构、使之写作能力的外化达到最大值这一两难的处境。
如此看来审题问题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可或缺。
由此,我们对于审题应该强化“三个原则”:1.就作文的材料,不就自己的材料。
不要先考虑自己具备怎样的材料,首先要分析作文材料的中心内涵。
2.不要过分强调主题创新,别出心裁,甚至反弹琵琶,这样做容易剑走偏锋。
3.着眼大局,不拘小节。
作文审题应该从大局出发,抓主要信息,抓主流价值,切忌断章取义,抓住材料中的一鳞半爪大做文章,甚至空穴来风主观臆断凭空立意。
文体合题也合体,熟悉地里种庄稼。
(文体作家刘绍棠先生在谈创作体会时,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要在自己熟悉的土壤上种自己的庄稼”。
我们注意到,老舍的作品大多锁定古都北京,张爱玲钟情于十里洋场的上海,沈从文离不开他魂牵梦萦的湘西,鲁迅则流连于他江南水乡的绍兴……熟悉的地里是指熟悉的生活,还包括自己熟悉的材料、熟悉的表达方式、熟悉的作文结构,甚至是熟悉的文体。
有人说议论文是适应性最强的文体,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体样式。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些作文题目可能根本不适合写议论文,另外有的考生本身擅长描写记叙而拙于议论分析,对此不能一概而论。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预测《6大临考应急高效技巧》

2024年高考冲刺作文6大临考应急高效技巧应急技巧01 考场作文应急处理提分方法考场作文最大的特点是限制性大,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比如:举棋不定,难以下笔;详略失当,惊觉离题;时间无几。
字数不足;格子不够,无法收笔。
如果遇到以上的“危急”情况,该怎么办呢?1、快刀斩乱麻,理清思路。
由于考场环境的特殊性,心一慌一急,举棋不定,哪怕是平时作文不错的同学也难免有“卡壳”的时候。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保持冷静,快刀斩乱麻,借用蒙太奇的手法,快速将文章的骨架搭起来,构思成文。
将拍摄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借用到作文上来,就是把几个能演绎共同主题的材料集中在一起组合成文章。
它有三个优势:一是材料没有时空的限制,非常灵活;二是跑题的可能要小得多,如果不放心,可再在首尾处巧妙地点一下题;三是省事,不必太费心思地去考虑中间的起承转换,而且看起来条理非常清晰,阅卷老师看起来一目了然。
散文《明月山让我陶醉》,就是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青山、白雾、翠竹”“裸石、流水、人群”“丛林、红旗、小道”“细雨、凉风、飞瀑”十二个意象构成四个画面,同时又是四个小标题,独立成段。
渐次读来让我们也如身临其境,领略到明月山的迷人风光。
2、自圆其说,点题扭转。
如果写了一大半,才发现文章已经偏题甚至离题了,或者因为详略不当,主题已经被严重冲淡,这是最要命的,即使文采再出众,也白搭了。
因为考场作文不能粘贴纸张,自然没有重写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切忌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
①强行扭转有位学生回忆完母校一段段难忘的记忆之后,才发现题目是“我的母亲”,该生灵机一动,在最后加了这么一句:“我自小就失去了妈妈,上学后,我就把学校当成了我的家,她带给了我无限的快乐,伴我长大成人,在我的心目中,母校就是我的母亲!”多妙啊!一篇已经完全离题的文章就这样被这个睿智的同学活生生地给“救”回来了!②见缝插针如果说写了一半就发现离题还好处理的话,等到快结尾时才发现离题是最糟糕的,但是也有办法,那就是看哪里有空,就往哪里穿插一些能紧扣题旨的抒情或者议论性的文字。
高考作文高分制胜五字诀

高考作文高分制胜五字诀有语云:高考语文,得基础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天下。
高考在即,高考考场作文与平时随笔有何区别?高考高分作文的显性标志是什么?这是很多考生颇为关注的问题。
高考作文与随笔确有本质上的不同。
首先,从阅读对象看,阅卷者多为一线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研究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一篇文章只有读者阅读后才能完成其意义,故考生要学会站在这一特定阅读群体的基础上,写出深受阅卷老师欢迎的且富有人文气息、文质兼美的佳作来;其次,从阅读状态看,阅卷者工作任务重,强度大,只有快速阅读方能完成阅卷任务,故考生既要重视如何体现自我写作功底,又要彰显清晰思路,让老师第一时间就能明明白白你的心。
那么,究竟怎样的文章才能让阅卷者为之满堂喝彩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优秀的高考作文具有清、真、厚、炫、巧等五大特点,是为高考作文制胜的五字诀。
一是观点明确。
考场作文应有十分明确的立意和坚定的立场,且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开篇处应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结尾处应重申观点,再次强化自我论点。
二是思路清晰。
一方面,考生应努力做到文势畅通,一气呵成;另一方面,考生行文时要多用总分结构,无论是全文,还是具体段落,最好能用演绎法行文,即用总分结构谋篇、谋段,以让阅卷者快速读懂文章,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是过渡自然。
要高度重视文章的过渡,给阅卷者清晰的思路引领,做到行文过渡自然。
下文是2012年浙江省考生叶含君的高考满分作文,文题为“要做英雄还是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
充分体现了“清”的显著特点。
卑渺角落里的慷慨我只愿放下步子,在一方静好无常的土地上,带着金砂般渺小而闪光的品质,为世界的前行慷慨解囊。
(引子即扣主旨)风无偿助力,鹰得以搏击长空;土慷慨汇实,花得以纷繁绝艳;星默然成伍,银河得以广邈非常……这世上总有那么两种角色:一方是聚光灯与荣誉追随的领跑者,一方是倨于静隅无谓名姓而给予助力的鼓掌的路人。
历史总是将心偏予光芒独立之人,而我更愿为那卑渺角落里的慷慨发出敬仰的声音,即使他们如微尘,淡泊而无闻。
决胜高考就靠这几个关键词

决胜高考就靠这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感恩!冰心老人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一路播种,一路开花。
情与爱把漫漫备考路点缀的鲜花弥漫,让穿枝拂叶的人们踏着荆棘却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觉悲凉,这就是感恩的力量。
在学习生涯中,我们如果能够始终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收藏起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让自己的内心充盈着温情与温暖,就会有一种幸福着、快乐着、感动着的收获,使我们丁准高考的全体师生在面临艰难困苦时,人人能够坚持和坚守。
第二个关键词:思考!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智慧决定人生高度,那么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思考里来。
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的最大不同在于:初中学习以记忆为重点,而高中学习以思考为重点。
高三一年,如果我们丁准学子和教工都能够坚持每天思考,从对自己的认识到制定每一天,每一学期,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的学习计划,从预习、听课、复习、作笔记、解题思路的提炼到每天内心深处的反思总结。
高中三年特别是高考的最后一年,人生的竞技场上,高考的竞技场上,唯有思考力决定我们最终的胜负,正如《6天5夜方法快学班》所讲,思考力决定竞争力!第三个关键词:心态!非常喜欢一句话: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学习应该有的两种基本心态:一是要心静,二是要有决心。
所谓的心静,无非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是做学问时要抛开杂念,心无旁骛,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成绩起伏时,仍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对待每一天的复习。
同时还要下定决心,在失败时,倦怠时坚持下去,以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心态笑对生活,以冷静如水,热情似火的态度投入学习。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以坚忍耐烦的心态度过每一个忙碌而充实的丁准高考高三峥嵘岁月。
丁准高考大会小会最喜欢讲的大道理是:高考不是百米飞人大战,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比赛。
百米短跑拼的是爆发力,但马拉松比的是耐力与韧性。
考场作文制胜

考场作文制胜“五大秘剑”第一剑式:眉目传神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考场作文的文题,首先必须准确,要扣准话题,不能偏题离题;其次要醒目,要紧扣文章内容,让人一看一目了然,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其次要简洁,要短小简单,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常见的文题的三种类型①老实型《心灵的选择》《小议诚信》②深化型《高扬道德的大旗》《失败是种难言的美丽》《人在旅途》③艺术型1、比喻式《人生也是一张答卷》《成功之花只对挑战者绽放》2、夸张式《世界很小是个家》3、引用式《你不该悄悄地走开》(歌曲)《横看成岭侧成峰》(诗句)4、反问式《21世纪你美吗》《岂可回族街头卖猪肉》5、情景式《滑铁卢上空的雄鹰》《带着三句话上路》6、符号式《出发+拼搏=到达》7、对比式《英雄无用武之地与英雄有用武之地》8、呼告式《妈妈,我想对你说》第二剑式:凤头引蝶古人写文章很讲究开头,称之“凤头”,西方的谚语也这样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比喻开头法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我的空中楼阁》引言开头法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琐忆》议论开头法生命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有人“利”字为先,好处抢尽;有人“荣”字当前,虚实兼收;亦有人“德”字为重,铁肩道义。
——湖北考生《得失寸心知》写人开头法夏日炎炎。
鲁林从省城公安大学放假回家,来到A城地面,此地距离其老家梁山泊尚有一段路程,须乘班车,方可上路。
——河北考生《“小鲁达”的抉择》描景开头法陌生的山花已有无数的开了。
冷月下,却只见一犁春水,蓦然回首,总是充盈着泪水的双眼遥望寂灭的星空,总是随风飘动的思绪感叹树叶的凋零。
——广东考生《美丽一次》定情开头法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第三剑式:逆水行舟考场作文时多角度思考,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力求立意创新。
高考作文考场决胜宝典

高考作文考场决胜宝典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
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
写好结尾和过渡段。
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
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
"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
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
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
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
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
要贯彻一种构思。
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
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
今年实行网上评卷,更应慎重。
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
结构方面不能修改。
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
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风头、猪肚、豹尾。
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
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7、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高考作文抢分策略

高考作文抢分策略2016年高考作文抢分策略距离2016年高考只有三个月了,那么你复习得怎么样了?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了最新的高考作文抢分攻略,欢迎阅读!无论是话题作文、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观点的与众不同,在此基础上再做到深刻。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刻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策略!1抢分策略:对核心概念进行拓展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都能从中挖掘出核心概念来,为了使我们的立意更深刻,我们就应抓住这核心概念深入拓展。
2抢分策略:对材料中的观点进一步阐释很多同学在立意的时候,基本上是抓住材料中的总结性句子展开,然后论述它的正确性,整篇文章都是在平面上滑行,没有深度。
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在材料中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
如有考生这样行文: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由此看来,唯有善于赛跑,才能赢得时间,跑出更多路程,彰显出魅力的人生!善于赛跑,要赢在起跑线上!……善于赛跑,不能输在弯道上!……善于赛跑,必须坚持到底,决不放弃!……从审题立意上看,是没有什么难度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抓住材料的后半句“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来行文,但一个省几十万考生的立意都雷同,难免会给阅卷老师带来审美疲劳。
这位小作者却独辟蹊径,从材料提炼出“唯有善于赛跑,才能赢得时间,跑出更多路程,彰显出魅力人生”这一观点的。
观点没有脱离材料,又能适当的延伸、拓展,提出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当然对材料中的观点作进一步的阐释,要注意在行文的时候不能完全抛开材料中的观点,而是在文中不时地点出两者间的联系。
3抢分策略:注意从横向、纵向进行联系横向联系,指空间上处于平列状态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
在这里我们指的是在立意时从自己联系到他人,个人联系到社会。
我们先看下面一则材料: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的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高考作文抢分:五大制胜关键词

关键词 原则 问:优秀作文的基本特质有哪些? 答:上海市高考作文已经确立了“开放、灵活、包容、多元”的评价原则,把“思想、真实、朴实、创新、规范”作为高考优秀作文的标准。
所谓有思想,就是写作文要展现自己对某一问题或对象的思考,通过议论性文体提出并证明观点,或通过记叙性文体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所谓写真我,就是高考作文要抒写真实情感,作文中的真我,不能肤浅、庸俗、偏激。
这要求考生不断提升自我,创造新的自我。
所谓尚朴实,就是“寄至味于平淡”,朴实不是语言的平淡无味,更不是不加锤炼的啰唆之言,它至少应该朗朗上口,简洁明了,耐人咀嚼。
当然,也要肯定其他健康的文风,包括华而实的文风。
所谓求创新,是指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在形式上或思想上追求与众不同。
但是,如果仅有新颖的观点而缺乏充分的论述,仍然不能获得高分。
所谓守规范,就是高考作文虽然不限文体,但绝不等于不要文体。
考生可以任选自己所擅长的文体行文。
但在选定文体之后,行文就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规范要求,同时要注意使用现代汉语的规范语言,保持语言的纯洁性。
关键词 求真 问:如何理解作文要写得真实?不少人以为,真实就是完全不加选择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说法是否可行? 答:写真话的作文都会得高分吗?不会。
触犯底线,危害到民族国家根本利益的无原则的真,很难及格;片面绝对、低级庸俗的真,不会给高分。
因为真还有高下之分。
求真、写真要有品位。
作为受过多年教育的高中生,更要重视精神追求。
他既具有理性,又从不丢失梦想;他现实却不庸俗,独立却不偏激;他在表露自己的情感时,不会忘记问一下:“我的抒情合情合理吗?有事实依据吗?”在阐发自我观 点时,总是要想想:“我的观点有理有据吗?别人会怎么反驳我?”也就是说,在抒发真情时会带着理性的判断,在展现自得之见时会有着辩证的思考。
当然,这就要求学生努力挣脱比较平庸的“本我”,表现既真实又有品位的“超我”。
关键词 创新 问:高考作文是四平八稳还是标新立异?这是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抢分五个制胜关键词
作文辅导
0308 1926
语文作文历来是高考的“重头戏”,既是对考生十多年语文学习能力、水平的一次最重要检阅,也是每年特别吸引社会各界眼球的“新闻热点”。
尤其是怎样写好考场作文、阅卷教师鼓励和“喜好”什么样的作文,一直是每届考生都十分关注的大问题。
对此,上海市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兼作文组大组长、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研中心副主任周宏教授给予了分析与解释。
关键词原则
问:优秀作文的基本特质有哪些?
答:上海市高考作文已经确立了“开放、灵活、包容、多元”的评价原则,把“思想、真实、朴实、创新、规范”作为高考优秀作文的标准。
所谓有思想,就是写作文要展现自己对某一问题或对象的思考,通过议论性文体提出并证明观点,或通过记叙性文体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所谓写真我,就是高考作文要抒写真实情感,作文中的真我,不能肤浅、庸俗、偏激。
这要求考生不断提升自我,创造新的自我。
所谓尚朴实,就是“寄至味于平淡”,朴实不是语言的平淡无味,更不是不加锤炼的啰唆之言,它至少应该朗朗上口,简洁明了,耐人咀嚼。
当然,也要肯定其他健康的文风,包括华而实的文风。
所谓守规范,就是高考作文虽然不限文体,但绝不等于不要文体。
考生可以任选自己所擅长的文体行文。
但在选定文体之后,行文就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规范要求,同时要注意使用现代汉语的规范语言,保持语言的纯洁性。
所谓求创新,是指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在形式上或思想上追求与众不同。
但是,如果仅有新颖的观点而缺乏充分的论述,仍然不能获得高分。
关键词求真
问:如何理解作文要写得真实?不少人以为,真实就是完全不加选择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说法是否可行?
答:写真话的作文都会得高分吗?不会。
触犯底线,危害到民族国家根本利益的无原则的真,很难及格;片面绝对、低级庸俗的真,不会给高分。
因为真还有高下之分。
求真、写真要有品位。
作为受过多年教育的高中生,更要重视精神追求。
他既具有理性,又从不丢失梦想;他现实却不庸俗,独立却不偏激;他在表露自己的情感时,不会忘记问一下:“我的抒情合情合理吗?有事实依据吗?”在阐发自我观点时,总是要想想:“我的观点有理有据吗?别人会怎么反驳我?”也就是说,在抒发真情时会带着理性的判断,在展现自得之见时会有着辩证的思考。
当然,这就要求学生努力挣脱比较平庸的“本我”,表现既真实又有品位的“超我”。
关键词创新
问:高考作文是四平八稳还是标新立异?这是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困惑。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答:得低分而与众不同的作文不是真的“创新作文”,这类作文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难以理解其新鲜说法从何而来、和题目有何联系。
具体而言,此类作文可分成三种,一种是观点与题目有联系,审题没错,但论述或单薄或片面或武断;另一种是审题也不错,但思维跳跃,逻辑混乱,全文找不出论证和论点的关系,仿佛在写另一篇作文;还有一种则是审题错误。
这样的作文让人如何肯定和鼓励其“创新”?所以,明明不是创新惹的祸,而是论证不足、认识片面、逻辑混乱或审题错误造的孽,却怪罪于阅卷教师、迁怒于创新本身,显然有失偏颇。
关键词求巧
问:那么,高考作文又该怎样做到创新呢?
答:在考场上,考生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作文的创新:一是立意,二是选材,三是构思,四是文体。
首先,选材求新。
如果可能,尽量不要再让李白、苏轼、李清照、陶渊明、居里夫人、海伦·凯勒忙得不亦乐乎了。
其次,构思求巧,尤其是记叙文,新巧的构思是创新的主要手段,写得好甚至可以成为获得好评的“奇兵”,假如你为求新而刻意为之,而所求之新又非你所长,结果也会适得其反。
所以,不妨在立意上多下工夫。
对命题材料反复咀嚼,在思考“写什么”时,“怎样写”的构思应该已经相应而生。
“怎样写”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行文开头分析材料,交代清楚来龙去脉,引领随你的思维而去。
倘若短时间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只有老老实实去写平稳充实的作文。
关键词导向
问:高考作文在阅卷时,有没有设立导向标准?特别鼓励学生写些什么主题思想的文章?
答:高考作文的导向,当然是让学生求真求善求美,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现真善美,但是,不等于说不能揭露生活的假恶丑。
相反,能够大胆揭露批评,恰恰是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另一种体现,因为在这背后,体现了一个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种成熟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
上海高考作文评价对这样的真实作文从来采取鼓励和保护的态度,对其中善于说真话的作文,更是从不吝啬地给予高分。
但是,即便如此,更多的作文仍然是对作文材料或题目的阐释,正确的废话依然不绝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