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图文稿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平衡
温度
颜色
体系温度一定(其他不变)
反应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一定
质量分数一定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 一定
平衡
平衡


判断依据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 同时生成m mol A,即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生
平衡状态 平衡
正、逆反 应速率的
成p mol C,则v(正)不一定等于v(逆)
③v(A):v(B):v(C):v(D)=m:n:p:q, v(正)不一定等于v(逆)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 q mol D,因二者变化均表示v(逆),所 以 v(正)不一定等于v(逆)
不一定
关系
不一定
不一定


判断依据 ①m+n≠p+q时,总压强一定一定
压强 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 (M r ) 气体密度
②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①m+n≠p+q时,M r一定 ②m+n=p+q时, M r 一定 ①m+n≠p+q时,恒温恒压时,密度保持不变 ②m+n=p+q时,密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直接判断依据 (1)v正(A)=v逆(A)≠0 (2)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
达到平衡状态
2.间接判断依据 以mA(g)+nB(g) 噲 垐 类 型 pC(g)+qD(g) 判断依据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 混合物体系中 各成分的含量 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平衡 平衡状态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

化学平衡状态判断ppt课件

化学平衡状态判断ppt课件
变量不变,平衡实现! 例:恒容下,当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能说
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③ ④)
①A (g) +B (g)
2C(g)
②A (g) +B (g)
3C(g)
③A (s) +B (g)
2C(g)
④A (s) +B (s)
2C(g)
【结论】密度问题看是否有非气态物质。
精选PPT课件
14
【思考2】摩尔质量问题从哪个角度考虑?
不同物质方向相反速率之比不同物质方向相反速率之比系数之比系数之比相等消耗同一物质同一物质vv消消生生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不同物质方向相反速率之比不同物质方向相反速率之比系数之比系数之比2abg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同时生成nmolabb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同时生成nmol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同时生成nmol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同时消耗nmol已达平衡状态的说法是aca1a1个个nnnn键断裂的同时键断裂的同时有有33个个hhhh键形成键形成b1b1个个nnnn键断裂的同时键断裂的同时有有33个个hhhh键断裂键断裂c1c1个个nnnn键断裂的同时键断裂的同时有有66个个nnhh键断裂键断裂d1d1个个nnnn键断裂的同时键断裂的同时有有66个个nnhh键形成键形成2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变量不变,平衡实现!
【练习】 恒容下,当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
变时,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③ ④②
精选PPT课件
15
【思考3】压强从哪个反面来考虑
在恒容容器中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压强恒 定就意味着气体的物质总量恒定
对于下列反应压强恒定可以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吗?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SO2 0.5mol O2 0.25mol SO3 1.5mol
平衡状态
SO2 1.2mol O2 0.6mol SO3 0.8mol
上 页
下 页
首 页
返 回
2021/4/14
• 上面例1的化学方程式中, n前≠n后。若n前 = n后,什 么时候才能达到同一平衡 状态呢?
上 页
下 页
首 页
返 回
2021/4/14
上 页
下 页
首 页
返 回
2021/4/14
3、A、B两容器,A容器容积固定,
B
B容器容积可变。一定温度下,在A
中加入2molN2和3molH2,当 N2
(g)+3H2 (g)
2NH3 (g)反应达平
衡时,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m。
相同温度下,保持B的容积为A的一
半,并加入1molNH3,当B中反应达
上 页
下 页
首 页
返 回
2021/4/14
恒温恒容过程
• [例1]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
1molB,发生反应:2A(g) + B(g) ==3C(g) + D(g) 达到平衡
时,C的浓度为Wmol/L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
按下列四种配比 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 的量浓 度:__A__、__B_、__C_、__E_、__F_、__I _大于 Wmol/L、 __D__、__G___等于Wmol/L、______H_____小于Wmol/L。
此时,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 百分含量与已知的平衡状态相同,物质的量、 浓度、甚至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也相同。
上 页

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PPT 通用

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PPT 通用

含量保持不变
• 1、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反应:
不可以作为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对于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固体或液体参加、 生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 ;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 ;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特征-课件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特征-课件
化学键)的条数关系; (2)单位时间内消耗某物质的物质的量与生成该物质(或其他物质)的物质的
量关系;
(3)给出在同一反应的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等等。
判断某时刻反应是否达平衡及反应方向
在某温度下,某时刻反应是否达平衡,可用 该时刻产物的浓度幂的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的比即浓度商Q与K比较大小来判断。
方法:三段式
答案:
(1)H2+I2 2HI K=0.25 (2)0.016mol/L、0.016mol/L、0.008mol/L
5、转化率与平衡转化率(α)
转化率α: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已反应掉了的反应物占 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比。
用平衡常数来表示反应的限度有时不够直观,常用 平衡转化率α来表示反应限度。
4、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对于反应: aA + bB
cC + dD
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关系,在计算中注意。
(1)反应物:平衡浓度=初始浓度-转化浓度; 反应物A: c平(A)=c0(A) - △c(A)
(2)生成物:平衡浓度=初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D: c平(D) = c0(D) +△c(D)
2)同一化学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式来表示,用 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时,其对的平衡常数的表达 式亦不同,但它们之间相互关联。
例 N2 (g) + 3 H2 (g) K1 = 1.60 10 5
2NH3 (g)
1/2N2 (g) + 3/2 H2 (g)
NH3 (g)
K2 = 3.87 10 2
K1 K2 , K1 = K22
3)多重平衡规则:若干方程式相加(减),则总 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平衡常数之乘积(商)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1、本质: V正 = V逆2、现象:浓度保持不变mAg + nBg = pCg + qDg本质:v A耗 = v A生 v B耗 = v B生 v C耗 = v C 生 v D耗 = v D生v A耗﹕ v B生 = m﹕n ……现象:1、A、B、C、D的浓度不再改变 2、A、B、C、D的分子数不再改变..3、A、B、C、D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4、A、B、C、D的转化率或生成率不再改变5、体系温度不再改变6、若某物质有色;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引申:mAg + nBg = pCg + qDg + Q对 m+n ≠ p+q 的反应即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改变2、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3、若为恒容体系;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4、若为恒压体系;体系的体积、密度不再改变注意:以上几条对m+n = p+q的反应不成立..以反应mAg+nB g pCg为例;达到平衡的标志为: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A的消耗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B的生成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A的生成速率与B的速率之比等于例题: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A;同时生成3a 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 、B 、C 的分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 A 、B 、C 、D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A.② ⑦B.②⑤⑦C.①③④⑦D.②⑤⑥⑦元素推断:已知A 、B 、C 、D 、E 、F 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 <B <C <D <E <F..其中A 、B 、C 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 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 的二价阳离子与C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 2为非极性分子..B 、C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 元素是第四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ECl 3能与B 、C 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mol 配合物与足量的AgNO 3溶液反应能立即生成3molAgCl..F原子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5;中子数为 36..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要用元素符号表示1B 氢化物与HCl 反应生成的含有B 元素粒子的空间构型是 .F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2B 3-离子分别与AC 2、由B 、C 组成的气态化合物互为等电子体;则B 、C 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B 3-离子还可以和一价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这阴离子电子式为 ;这种阴离子常用于检验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金属阳离子;这金属阳离子符号为3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形成的六配位的配合物4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3化学式为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在F的+1价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F为球“黑”“白”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Cs+H2Og COg+H2g 恒T、V增大C的用量;平衡会移动吗注意1、若固体以固体的形式参加反应;忽略表面积的影响;增加固体的用量对平衡无影响..注意2、稀水溶液中增加水的量;视为对别的物质的稀释..1、对 FeCl3 + 3KSCN FeSCN3+3KCl1向平衡体系中加KClS;平衡会移动吗2向平衡体系中加水;平衡会移动吗若会;向什么方向移动2、试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解释“用饱和食盐水收集Cl2可以抑制Cl2的溶解”引申: N2 + 3H2 2NH3 恒T、V起始 1 mol 3mol 达平衡状态1改变条件增加1mol 达平衡状态2平衡状态2与平衡状态1比较:H2的转化率 N2的转化率注意3:在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物的反应中;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其他物质的转化率提高;而该物质的转化率通常降低..应用:在生产上往往采用增大容易取得的或成本较低的反应物浓度的方法;使成本较高的原料得到充分利用..引申: N2 + 3H2 2NH3 恒T、V起始 1 mol 3mol 达平衡状态1改变条件增加1mol 3mol 达平衡状态2平衡状态2与平衡状态1比较:H2的转化率 N2的转化率注意4、在气态反应中若反应物的浓度均按比例改变;视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加压或减压..练习:1、向充有N2 、H2的反应器中加入氦气1若为恒温、恒容;通入氦气后平衡如何移动2若为恒温、恒压;通入氦气后平衡如何移动2、反应 2NO2g N2O4g;达平衡后迅速压缩活塞;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浓度如何变化若改为H2+I2 2HI 呢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小了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 a > b思考:2NO 2N 2O 4恒T 、V(1) 充 2 mol NO2;NO2平衡转化率为a%再充 2 mol NO2;平衡 移动; 新平衡NO2的转化率为b% a%..2 充 1 mol N2O4;N2O4平衡转化率为a%..再充1 mol N2O4;平衡 移动新平衡N2O4的转化率为b% a%元素推断:短周期元素A 、B 、C 、D 、E 、F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与C 可形成A 2C 2和A 2C 两种化合物;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气体BA 3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乙;D 与A 位于同一主族;E 与C 形成的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容易形成酸雨;F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由A、C、F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1组成的化合物与BA3反应生成B的单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式 ..3常温下;若甲、乙两溶液的pH均等于5;则由水电离出的() () c Hc H++甲乙= ;乙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用图所示装置电解由D与F形成盐的饱和溶液时;若阴、阳极都用铁作电极;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是 ..等效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可逆反应;只是起始时加入物质的情况不同;而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均对应相等;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1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转化为与原状态相同的物质;各物质的 n 对应相等..(2)恒温、恒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转化为与原状态相同物质;各物质的 n 对应成比例..3m+n=p+q △ng=0 的等效平衡恒温时;转化为与原状态相同物质;各物质的 n 对应成比例;均与原状态达到的平衡等效..注意:此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对应相等;但浓度不一定等..练习1、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到达平衡时;NH3的浓度是a mol/L..若维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按下列的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 NH3 的浓度仍为amol/L的是A、2mol NH3B、2molN2和6molH2C、0.5molN2 + 1.5molH2+ 1molNH3 D. 1molN2 + 3molH2+ 2molNH3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 g+ O2 g 2SO3g 起始时; SO2和 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0mol和10 mol;达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为89%..若从SO3开始反应;相同条件下;欲使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与前平衡完全相同;则起始时 SO3的物质的量及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A、 10 mol 11%B、 20 mol 11%C、 20 mol 89%D、 10 mol 89%3、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到达平衡时;NH3的浓度是a mol/L..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按下列的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 NH3 的浓度仍为a mol/L的是A、2mol NH3 B. 1molN2和6molH2B、0.5molN2 + 1.5molH2+ 2molNH3 D. 1molN2 + 2molH2+ 2molNH34、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无法确定思考:某温度下;反应 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0.25;请判断H2、I2、HI的浓度分别是下列数值时;体系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不处于平衡状态;反应将向哪方向进行1.cH2=0.1mol/l; cI2=0.1mol/l;c HI=0.2mol/l2.cH2=0.16mol/l;cI2=0.16mol/l;cHI=0.08mol/l注意: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平衡常数为K;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下:Q=K ;V正=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 ;V正>V逆;反应向正方向进行Q>K ;V正<V逆;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元素推断:A~H均为短周期元素;A~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G与其它七种元素不在同一周期;H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由B、G组成的气态化合物甲水溶液呈碱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的电子式;实验室制取气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2B、C、G个数比为1:1:5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3请用电子式表示AE的形成过2程 ..4用离子符号表示C、E、F、H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5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解释A比D非金属性强的原因 ..4.已知A、B、C、D和E五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D分子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1..请回答: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是;2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和;C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形;该分子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3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将1 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 mol CO2和2 mol H2O;则E的分子式是..等效平衡练习题1.将3molA和1molB放入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3Ag+Bg 2Cg+Dg;达到平衡后C的含量为 w %;若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下列4种配比投料;平衡后C的含量仍为 w %的是A. 6mol A + 2mol BB. 3molA+1molB+2molCC. 1mol B + 2mol C + 1mol DD. 2mol C + 1mol D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 .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 SO2gB .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SO3gC .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体积不变;充入1mol O2gD .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Arg3.恒压下;在-个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H3g+CO2g CONH22s+H2Og若开始时放入2mol NH3和1mol CO2;达平衡后;生成amol H2O;若开始时放入x mol NH3、2 mol CO2和1 mol H2Og;达平衡后;H2O的物质的量是3a mol;则x为A.1mol B. 2mol C .3mol D. 4mol4.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Xg +Yg3Wg+2Zg起始时四个容器所装X、Y的量分别为:甲X:2mol;Y:1mol 乙X:1mol;Y:1mol丙X:2mol;Y:2mol 丁X:1mol;Y:2mol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X或Y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A. X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B. X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C. Y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D. Y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5.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 A和2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 2mol CB. 2mol A 1mol B和1mol He不参加反应C. 1mol B和1mol CD. 2mol A 3mol B和3mol C6.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 均减半B. 均加倍C. 均增加1molD. 均减少1mol7.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 +3Bg2Cg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2︰2︰1..保持温度不变;再以2︰2︰1的体积比充入A、B和C;则A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 平衡不移动C C的百分含量增大D C的百分含量可能减小8. 已知2SO2 g + O2g 2SO3g;ΔH = -197 kJ/mol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ol SO2和1 mol O2;乙 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 2P乙B.SO3的质量m:m甲=m丙> 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 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 2Q乙9.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mol B 发生反应: 2A g+Bg xCg 达到平衡后; 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l 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A. 只能为2B. 只能为3C. 可能是2;也可能是3D. 无法确定10.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有反应2Ag+2Bg 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 1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2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和6mol/L.. 1、2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B. 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不同C.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同D. 1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为2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为1/211.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已知加入1mol N2和3mol H2;在恒压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amol NH3见下表中编号1的一行;在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b mol NH3见下表中编号4的一行..若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请填空:12. 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如图所示..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N 2+3H 2 2NH 3放热;若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体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 、b 、c 分别代表初始 加入的N 2、H 2和NH 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和体积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那么:①若a=1;c=2;则b= ..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______方向进行..②若需规定起始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C 的范围是 ..2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2体积N 2大气施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 ..13.现有起始时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如右图所示..1在甲容器中加入2mol三氧化硫;乙容器中加入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如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在相同的温度下500℃反应均达平衡..则两容器内压强甲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甲______乙..2若在两个容器中;甲中加入2mol三氧化硫;乙中加入4mol三氧化硫;起始时两容器内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反应过程中;温度保持一定..反应达平衡后三氧化硫的分解率甲_______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达平衡后;甲容器内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a mol;则乙容器中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________2amo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4.已知在t℃、pkPa时;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此时容器的容积为VL..保持恒温恒压;发生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为0.4..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维持容器的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往上述容器中充入4mol C;则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为 ;容器的容积为 ..2若另选一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为t℃;使4mol A和2mol B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仍为0.4;则该密闭容器容积为 ..3若控制温度为t℃;另选一容积为VL的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往其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使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的C的体积分数仍为0.4..则充入的A和B的物质的量应满足的关系是:anB<nA<bnB;其中a= ;b= ..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M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L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L的元素符号为;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Y、L、M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3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原子序数比Y多2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Z、W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R与Y同周期;R的单质分子R中有3个共价键;R与L能形成一种新型无2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 ..。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判定(15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判定(15张)

硫酸铜 晶体
即单位时间里硫酸铜固体表面的微粒进入溶液和
溶液里微粒重新结合成硫酸铜晶体的数目相同。
∴溶解达到饱和,溶解与结晶没有停止,只是两者速 率相等。这就是溶解和结晶过程的可逆性平衡。
二、化学平衡状态
催化剂
CO(g) + H2O(g) 高温 CO2(g) + H2(g)
起始浓度mol/L 2
2
0
0.05
0.25
0.3 ( √ )
逆方向 转化0.1:
0.15
0.350.1 ( √ )1.110%0.2mol
起始 2s反应 60s反应 60s平衡
N2O4
0.1mol/L 0.01
x
0.1-x
2NO2
0.02 2x 2x
75%
(0.1- x)+ 2x = 1.6
0.1 X=0.06
(2)(6)(9)
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相等 ,同一反应体系中所有反应 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 保持不变 的状态。
基 前提:一定条件(温度、压强不变)、可逆反应体系
本 实质:V正=V逆≠0,(体系中的反应没有停止)
要 标志:同一体系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反应体系

中各物质的分数保持不变)。
(某一可变物理量不再变化)
3、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某一可变物理量不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即表明 达到平衡状态。
例2: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
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
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 A)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 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 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物质C的百分含量 √⑦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分析:若起始投料NO:O2:NO2=2:1:2, 任何状态下NO、O2、NO2分子数目之比都 为2:1:2 ∴A错误。 B、平衡的标志是浓度固定,而不是浓度 相等,所以B错误。 C、混合气体的颜色是由NO2的浓度决定, 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NO2的浓度固定, ∴C正确。 D、由于体系中物质皆为气体,且该反应 为非等摩反应,所以平均分子量可以做为 平衡标志,∴D正确。 答案:C、D
NH 3
D、由于此反应体积减少的量恰好为原来 初始体积的一半,所以任何状况下气体体 1 积都为初始体积的 2 ∴D错误。
∴答案为A、C
练习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NO+O2 2NO2达到平衡的标志( )
A NO、O2、C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对于2NO2 N2O4这个具体的反应而言, 由于NO2呈棕色而N2O4无色,达平衡时各 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体系的颜色也 就不再改变。 答案:A、E、G
5、变: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平衡就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 平衡发生移动,直至建立新的平衡。
6、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同一可逆反应,只有条件相同(即温度、 压强相同)并按化学方程式计量数的相应 量配比,使容器中总质量保持不变,则无 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 正、逆反应同时开始,最终都会达到同一 平衡状态。
2003年名师课堂辅导讲座—高中部分
李华 高级教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 学平衡的涵义。 2、掌握达到平衡的标志。
3、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4、掌握等效平衡的一些知识。
一、化学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 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化学平 衡状态。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 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平 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1、本质: V正 = V逆2、现象:浓度保持不变mA(g) + nB(g) = pC(g) + qD(g)本质:v A耗 = v A生 v B耗 = v B生 v C耗 = v C 生 v D耗 = v D生v A耗﹕ v B生 = m﹕n ……现象:1、A、B、C、D的浓度不再改变 2、A、B、C、D的分子数不再改变。

3、A、B、C、D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4、A、B、C、D的转化率或生成率不再改变5、体系温度不再改变6、若某物质有色,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引申:mA(g) + nB(g) = pC(g) + qD(g) + Q对 m+n ≠ p+q 的反应(即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改变2、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3、若为恒容体系,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4、若为恒压体系,体系的体积、密度不再改变注意:以上几条对m+n = p+q的反应不成立。

以反应mA(g)+nB (g) pC(g)为例,达到平衡的标志为: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A的消耗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B的生成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A的生成速率与B的速率之比等于例题: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A,同时生成3a 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A.②⑦B.②⑤⑦C.①③④⑦D.②⑤⑥⑦元素推断: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F。

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

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C为非极性分子。

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2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

E 元素是第四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ECl 3能与B 、C 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mol 配合物与足量的AgNO 3溶液反应能立即生成3molAgCl 。

F 原子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5,中子数为 36。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要用元素符号表示)(1)B 氢化物与HCl 反应生成的含有B 元素粒子的空间构型是 .F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

(2)B 3-离子分别与AC 2、由B 、C 组成的气态化合物互为等电子体,则B 、C 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B 3-离子还可以和一价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这阴离子电子式为 ,这种阴离子常用于检验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金属阳离子,这金属阳离子符号为(3)A 、B 、C 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4)E 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 3形成的六配位的配合物化学式为 。

(5)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 的单质反应时,B 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在F 的+1价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F 为 球(“黑”“白”)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C(s)+H2O(g) CO(g)+H2(g) (恒T 、V )增大C 的用量,平衡会移动吗?注意1、若固体以固体的形式参加反应,忽略表面积的影响,增加固体的用量对平衡无影响。

注意2、稀水溶液中增加水的量,视为对别的物质的稀释。

1、对 FeCl3 + 3KSCN Fe(SCN)3+3KCl(1)向平衡体系中加KCl(S),平衡会移动吗?(2)向平衡体系中加水,平衡会移动吗若会,向什么方向移动2、试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解释“用饱和食盐水收集Cl2可以抑制Cl2的溶解”引申: N2 + 3H2 2NH3 (恒T、V)起始 1 mol 3mol 达平衡状态1改变条件增加1mol 达平衡状态2平衡状态2与平衡状态1比较:H2的转化率 N2的转化率注意3:在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物的反应中,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其他物质的转化率提高,而该物质的转化率通常降低。

应用:在生产上往往采用增大容易取得的或成本较低的反应物浓度的方法,使成本较高的原料得到充分利用。

引申: N2 + 3H2 2NH3 (恒T、V)起始 1 mol 3mol 达平衡状态1改变条件增加1mol 3mol 达平衡状态2平衡状态2与平衡状态1比较:H2的转化率 N2的转化率注意4、在气态反应中若反应物的浓度均按比例改变,视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加压或减压。

练习:1、向充有N2 、H2的反应器中加入氦气(1)若为恒温、恒容,通入氦气后平衡如何移动?(2)若为恒温、恒压,通入氦气后平衡如何移动?2、反应 2NO2(g) N2O4(g),达平衡后迅速压缩活塞,可观察到什么现象浓度如何变化若改为H2+I2 2HI 呢?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小了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 a > b思考:2NO 2N 2O 4(恒T 、V )(1) 充 2 mol NO2,NO2平衡转化率为a%再充2 mol NO2,平衡 移动, 新平衡NO2的转化率为b% a%。

(2) 充 1 mol N2O4,N2O4平衡转化率为a%。

再充1 mol N2O4,平衡 移动新平衡N2O4的转化率为b% a%元素推断:短周期元素A 、B 、C 、D 、E 、F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与C 可形成A 2C 2和A 2C 两种化合物;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气体BA 3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乙;D 与A 位于同一主族;E 与C 形成的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容易形成酸雨;F 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

(1)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由A 、C 、F 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1组成的化合物与BA 3反应生成B 的单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式 。

(3)常温下,若甲、乙两溶液的pH 均等于5,则由水电离出的()()c H c H ++甲乙= ;乙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用图所示装置电解由D 与F 形成盐的饱和溶液时,若阴、阳极都用铁作电极,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是 。

等效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可逆反应,只是起始时加入物质的情况不同,而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均对应相等,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1)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转化为与原状态相同的物质,各物质的 n 对应相等。

(2) 恒温、恒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转化为与原状态相同物质,各物质的 n 对应成比例。

(3)m+n=p+q ( △n(g)=0 )的等效平衡恒温时,转化为与原状态相同物质,各物质的 n 对应成比例,均与原状态达到的平衡等效。

注意:此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对应相等,但浓度不一定等。

练习1、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到达平衡时,NH3的浓度是a mol/L。

若维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按下列的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 NH3 的浓度仍为amol/L 的是A、2mol NH3B、2molN2和6molH2C、0.5molN2 + 1.5molH2+ 1molNH3 D. 1molN2 + 3molH2+2molNH3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 (g)+ O2 (g)2SO3(g) 起始时, SO2和 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0mol和10 mol,达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为89%。

若从SO3开始反应,相同条件下,欲使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与前平衡完全相同,则起始时 SO3的物质的量及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A、 10 mol 11%B、 20 mol 11%C、 20 mol 89%D、 10 mol 89%3、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到达平衡时,NH3的浓度是a mol/L。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按下列的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 NH3 的浓度仍为a mol/L的是()A、2mol NH3 B. 1molN2和6molH2B、0.5molN2 + 1.5molH2+ 2molNH3 D. 1molN2 + 2molH2+ 2molNH34、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

在此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无法确定思考:某温度下,反应 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0.25,请判断H2、I2、HI的浓度分别是下列数值时,体系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不处于平衡状态,反应将向哪方向进行?(1).c(H2)=0.1mol/l, c(I2)=0.1mol/l,c (HI)=0.2mol/l(2).c(H2)=0.16mol/l,c(I2)=0.16mol/l,c(HI)=0.08mol/l注意: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平衡常数为K,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下:Q=K ,V正=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 ,V正>V逆,反应向正方向进行Q>K ,V正<V逆,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元素推断:A~H均为短周期元素,A~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G与其它七种元素不在同一周期,H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

由B、G组成的气态化合物甲水溶液呈碱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的电子式,实验室制取气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2)B、C、G个数比为1:1:5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3)请用电子式表示AE的形成过2程。

(4)用离子符号表示C、E、F、H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5)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解释A比D非金属性强的原因。

4.已知A、B、C、D和E五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D 分子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