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念方案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海南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为了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
本文将探讨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海南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红军长征路线、革命旧址、红色文化纪念馆等。
这些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对于传承红色传统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同原因,这些文化资源面临着一些保护难题。
一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尚未到位。
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人为的破坏,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甚至失去了原有的面貌。
如何保护这些破损的文化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保护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恢复工作,同时也要避免对文化资源的二次损害。
一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充分。
海南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旅游和教育价值,但是目前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
一方面,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尚未到位,很多人对于这些资源的存在和价值并不了解。
一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还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和活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
这包括对于已经受损的文化遗址的修复和保护,对于正在面临破坏的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加强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保护。
也需要提高对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增加社会各界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这包括加大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人们对于这些资源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也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来吸引游客和观众,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参观和体验度。
还可以加大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科研和学术研究力度,挖掘和发掘更多的历史资料和文物,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组织协调工作。
要加强各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合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也需要加强对于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专业水平和意识。
海南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李洁宇【摘要】海南红色旅游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品牌没打响,对红色精神挖掘不够;红色旅游资源比较分散,缺少统筹整合;红色景区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笔者用常见的SWOT方法进行分析,认为海南红色旅游具有品牌潜力和区位优势,劣势则在于政府重视不够,管理者思想观念保守,服务质量欠佳,挑战来自于地区间的激烈竞争,而国际旅游岛的既定战略又赐予它发展机遇.【期刊名称】《新东方》【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海南;红色旅游;品牌【作者】李洁宇【作者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海南有国家认定的革命遗址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但红色旅游一直走不出发展缓慢的困境。
本文旨在分析海南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剖析其存在问题,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为海南红色旅游打破瓶颈做好铺垫。
一、海南红色旅游发展状况到2005年,海南省共有1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27个,其余为市县级。
九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别为中共琼崖一大旧址、海瑞墓、李硕勋烈士纪念亭、云龙改编旧址、宋氏祖居、定安母瑞山革命老区、万宁六连岭、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和儋州东坡书院[1]。
2007年2月22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召开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会议。
海南省共有四个革命遗址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海口-文昌-琼海-五指山线”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1]。
2011年4月6日,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红色娘子军成立80周年,琼海市旅游委举办“建党90周年万泉河峡谷红色拓展之旅”。
万泉河峡谷360°景区、海南百运旅行社精心设计了“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万泉河峡谷红色拓展之旅”创新产品线路。
结合海南红色第一镇——阳江镇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万泉河峡谷360°景区的探险、漂流、拓展训练等时尚户外运动项目,组成一个完整的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将红色教育与拓展训练完美结合,弥补了海南红色旅游缺乏固定线路的缺陷。
浅谈海南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谈海南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海南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其中,海南红色文化是海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历史经验。
如何传承和发展海南红色文化是当前海南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海南红色文化是指革命战士们在海南岛上参加革命,进行斗争的历史和过程。
这部分历史对于海南人民来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
红色文化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比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样的口号激励了一代海南民众敢于革命、敢于挑战。
在宣传和传承海南红色文化方面,需要从多个方面下手。
首先,是要打造海南红色文化品牌。
海南红色文化相对于其他地方的红色文化,其独特性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可以通过打造海南红色文化的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海南红色文化。
从而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是要在海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发力。
海南红色文化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革命历史遗迹、革命文物文献、革命历史人物。
因此,要把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详细、深入地研究。
可以将海南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景点,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外,要加强相关红色文化教育。
海南红色文化作为海南土地上一部分的历史,应该从小学到大学都进行相关教育。
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可以通过一些红色文化的故事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海南革命的历史,从而激发他们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最后,对于海南红色文化评价的提高。
由于海南红色文化的价值在传承过程中多次被低估,所以要加强海南红色文化的评价研究。
通过不断地研究、评估、发现,提高海南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海南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需要在方方面面进行推进,不能仅仅停留在红色文化的表面上。
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可以让海南红色文化成为更加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海南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来自于长期以来的革命斗争和革命历史,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成为了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海南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革命斗争时期留下的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园等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大多数都与革命历史和战斗有紧密的联系。
在海南的各个县市,都可以找到以革命先烈为主题的纪念馆和纪念碑,例如海口市的五公祠,儋州市的儋州红色革命纪念馆等等。
这些地方都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体现,它们具有历史性、观赏性和教育性的特点。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红色文化资源,首先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保护。
在海南,应当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这些法律法规可以明确红色文化资源的范围、级别和保护措施,从而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
2. 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为了更好地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海南需要建设完善的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部门。
这个部门应当有完善的人员和设施,负责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日常监管和保护。
3.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保护红色文化资源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和重视。
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1.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首先需要挖掘其内涵和特点,找出其历史、文化和教育的价值。
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在文化旅游、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作用。
2. 加大资金投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资金的支持,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资本的参与,增加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引进社会资本、发展特色旅游项目等多种途径,增加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资金支持。
海 南 红 色 文 化 广 场

海南红色文化广场投资建议方案经纬集团营销策划部一、前言木色湖旅游度假风景区位于海南屯昌县西南部的枫木镇,距县城20多公里,景区占地28平方公里,内有木色湖的雷公滩湖,木色湖是海南鸟中部有名的人工湖,湖水清澈,宽阔的湖面碧波荡漾,环湖青山起伏,湖畔水草丰盛,水鸟成群湖南面的湖滨半岛理屋舍整齐标致,地面翠映绿茵,湖山森林茂密,珍稀动物聚集,山、林你、河、湖、泉相错相映,奇景奇观目接不暇,香气怡人,堪称海南的绿色瑰宝。
距木色湖上百米外是素有高山平湖之称的雷公滩湖,两湖南北相距不到2公里,湖面高差却达92米,围绕两湖山岭环抱,群峰叠翠,形成高山平湖独特景观。
两湖之间有一瀑布,犹如白练挂于青山间,常年飞流直泻,响声如雷。
雷公滩湖便是由此得名。
雷公滩湖东、西、南三面依山,湖面波光涟涟,湖畔草木葱翠。
一年四季,山花盛开,景色秀丽。
木色湖风景区,以两湖为中心,西部有牛血岭、吊月岭、西北部有晒谷岭、鸡嘴岭、琼凯岭、北部有双乳岭、黄竹岭、峰峦叠翠。
青山里,野猪、黄猄、狗熊、野兔、狐狸成群出没;湖畔水面,野鸭成群凫水戏波,翠鸟展翼、白鹭觅食,鹰翔高空,燕掠水面;山坡草地,野鸡成群觅食,鹧鸪求偶,简直是个天然的野生动物乐园。
风景区内有“仙人洞”、“猴子座”、“铜鼓石”、苏东坡题词的东坡石、热带植物园、枫木鹿场等景观。
二、项目设计理念1)目标理念依据自然生态奇景奇观、厚重的历史优秀文化资源、沉香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内涵丰富、品牌突出、特色鲜明、良好的管理与服务的精品主题园,向世界展现海南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
2)运营理念A、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传统文化为核心,整合旅游观光产业、旅游健康养心产业、旅游服务行业、旅游观光行业、养生技术培训产业的产业园基地。
B、不断增加产业文化含量,开发衍生产品、诞生文化产业链,不断提高附加值。
不断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实施全方面的品牌营销战略。
三、项目的背景1)历史背景海南岛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区之一。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海南是我国的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特色文化资源之一,对于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其在保护与开发中的研究与实践。
一、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和特点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革命斗争时期产生的,具有革命性、革命遗址、纪念馆、红色基地等文化景观;或者是革命领导人、英烈、革命活动的相关文物、遗址等。
海南是我国革命斗争的红色热土,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了南海港英雄城、万宁七连岛、五指山闽军起义纪念馆等一大批革命文化遗产。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这些文化资源是在革命斗争时期产生的,承载着革命历史的沧桑与壮烈,具有浓厚的革命氛围和历史厚重感。
第二,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海南是我国南海周边最大的岛屿,其红色文化资源体现了海南岛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丰富的岛屿文化内涵。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海南的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抗战时期人民的牺牲和英勇精神,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革命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重要课题,不仅关系到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关系到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有必要对海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1.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海南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多属于历史遗迹和文物古迹,需要进行专业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还需要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科学研究和调查,掌握其分布情况和保护现状,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在进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时,需要借鉴先进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充分挖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通过建设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推出主题旅游产品、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7—2030)

(三)陆海统筹战略
优先发展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有序带动东部、西部国际化发展,稳步推动中部、三沙旅游崛起,逐步实现陆海资源综合开发、空间布局统筹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业发展格局。
(四)改革创新
积极推进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争取在组织管理体制、旅游统计考核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推进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和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远期(2026—2030年):至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体系成熟;旅游产品体系全面升级;世界一流的旅游休闲环境和服务环境全面实现。到2030年,旅游总人数超过1.5亿人次,年均增长6.4%;入境旅游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年均增长8.4%;旅游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9.6%。
民族文化代表的人文资源,成为海南参与国际竞争的灵魂所在。海南文化在国内影响力较弱,但从国际海岛发展经验来看,海南需要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重点以黎苗文化为国际特色,带动海上丝路文化、时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流放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军垦文化、侨乡文化、宗教文化等融合发展。
海南红色教育基地活动方案

海南红色教育基地活动方案
海南红色教育基地是一个具有重要红色历史意义的地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
和传承红色文化,我们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首先,我们将组织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活动。
参观活动将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
室内部分将安排导游讲解红色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
室外部分将安排参观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等,让参观者亲身感受红色历史的庄严和威严。
其次,我们将开展红色主题讲座和讨论活动。
邀请红色历史研究专家和学者,
对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同时,我们将组织参与者就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讨论,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我们还将开展红色文化体验活动。
例如,组织参与者参加红色文化主题
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红色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参观红色电影、红色戏曲等,让参与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红色文化。
最后,我们将举办红色文化传统节日活动。
例如,组织红色主题的文艺演出、
红色文化展览等,让参与者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参与者参加红色文化体验活动,例如红色文化主题的户外运动等,让参与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红色文化。
综上所述,海南红色教育基地活动方案将通过参观活动、讲座讨论、文化体验、传统节日等多种形式,让参与者全面了解和体验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红色文化的魅力。
希望我们的活动方案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让红色文化在海南红色教育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念方案
地域:海南
时间:2013 年
类型:红色旅游
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海南省的旅游资源遍布全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风景资源。
在2012年10月海南省共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291.27万人,其中接待国内过夜游客285万人次,2012年1-10月海南省共接待国内游客2580.44万人次,2012年1-10月份海南省累计实现旅游收入285.44亿元。
同时,海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也遍布全省,并且许多都是红色奇迹,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海南红色旅游启动多年来,至今没有一条成熟的红色旅游线路和一个稳定的红色旅游产品。
众所周知,海南最吸引游客的资源有三样:海湾沙滩,热带雨林,民族风情。
目标是以休闲度假为主体,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红色旅游很难进入海南旅游的主流轨道。
因而要提出一个合理的方法,解决海南红色旅游所面临的这一难题。
二、存在问题
1、地位边缘化
海南省地处南疆,隔海相望,使海南红色旅游在全国红色旅游和海南省旅游的版图上都处在边缘地位。
虽为全国30条红色精品线之一,国家级经典红色景区中海南有7个,但分区未列入、重点没突出是不争事实。
中国红色旅游资源有5大资源板块、12大区,缺少海南红色旅游区,是中国红旅的缺憾,海南旅游的遗憾。
2、资源点散弱—满天星、平无奇、孤无援、才不遇
分布“满天星”
海南红色资源遍布全省,每个市县均有革命遗址分布。
共有501处革命遗址,1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9个国家级基地,27个省级基地。
景区“平无奇”
已开发的资源点中,现代感不强、景区分散、规模偏小、吸引力弱。
文化内涵提炼、整理不够,展示形式单一,多为橱窗式陈列,基础设施都不全。
线路“孤无援”
从全国范围来看,海南红色旅游“孤岛奋战”,无法与大陆“红线”连接。
海南的红色旅游资源多在偏远地区,道路环境较差。
处境“才不遇”
海南省红色旅游规划拥有“23年红旗不倒”的内核、中国唯一大规模登陆战役及红遍世界的“红色娘子军”,但由于没有得到系统、科学的开发,至今“养在深闺人未识”,极具发展空间。
3、“灯下黑”之惑
海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也遍布全省,并且许多都是红色奇迹,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海南红色旅游启动多年来,至今没有一条成熟的红色旅游线路和一个稳定的红色旅游产品,没有完善的接待设施,必然收入少之又少,形成“灯下黑”的困局。
三、规划思路
极品引爆、新红创新、岛海联动、产业融合
四、定位(总体定位、形象定位、示例口号)
总体定位:中国红色精神新圣地
项目介绍
形象定位:椰风岛韵,碧海丹心
形象推广口号:热爱热土,新红心旅
五、空间布局
从“点线面体”的规划区空间格局现状出发,引导海南省红色旅游空间形成“2-4-4”空间格局
两枢纽:海口、三亚
四廊道:
海口——文昌——琼海——三亚东廊道
海口——临高——儋州——东方——三亚西廊道海口——定安——五指山——三亚中廊道
文昌——三沙永兴岛远海旅游带
四区块:
东线印象:浴血琼崖红色人文旅游区
西线印象:碧海丹心红色原风旅游区
中线印象:砥柱中流红色生态旅游区
海洋印象:保家卫国红色远洋旅游区
六、示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