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材生产基地

合集下载

十大道地药材产区

十大道地药材产区

道地药材产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 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四)浙药产区浙药包括浙江及沿海大陆架生产的药材,狭义的浙药系指“浙八味”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材如白术、杭白芍、玄参、延胡索、杭菊花、杭麦冬、山茱萸、浙贝母,以及温郁金、温厚朴、天台乌药等。

浙江地处亚热带,产常用药材400余种。

(五)江南药产区江南药包括湘、鄂、苏、皖、闽、赣等淮河以南省区所产药材。

江南湖泊纵横,素称鱼米之乡,道地药材品种较多。

湘鄂地区出产的著名药材有安徽亳菊、滁州滁菊、歙县的贡菊、铜陵牡丹皮、霍山石斛,宣州木瓜;江苏的苏薄荷、茅苍术、石斛、太子参、蟾酥等;福建的建泽泻、建厚朴、闽西乌梅(建红梅)、蕲蛇、建曲;江西清江枳壳,宜春香薷,丰城鸡血藤、泰和乌鸡;湖北大别山茯芩,鄂北蜈蚣,江汉平原的龟甲、鳖甲,襄阳山麦冬、板桥党参,鄂西味连和紫油厚朴、长阳资丘木瓜、独活,京山半夏;湖南平江白术,沅江枳壳,湘乡木瓜,邵东湘玉竹,零陵薄荷,零陵香、湘红莲、汝升麻等。

中国十七家大型中药材批发市场

中国十七家大型中药材批发市场

全国十七家大型中药材批发市场一、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四大药都之一)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该“中心”座落在国家级历史名城——安徽省亳州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内。

京九铁路、105国道、311国道从旁边交叉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该“中心”占地4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已拥有1000家中药材经营铺面房:3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安置了6000多个摊位进声经营;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办公主楼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内设中华药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机构、大屏幕报价系统、交易大厅电视监控系统、中华药都信息中心、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销售部、中药材种苗检测中心、中药材饮片精品超市等。

交易中心自开业以来,交易鼎盛,热闹非凡。

目前中药材日上市量高达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日客流量约5-6万人,中药材处成交额约100亿元。

1995年元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为亳州题词:“华佗故里,药材之乡”,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把亳州命名为“中华药都”并题词鼓励:“弘扬华佗精神,办好亳州药都”。

目前亳州市农村约有60万亩土地种植中药材,50万人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经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

同时,以交易中心为龙头,促进了亳州市交通、旅游、通讯、信息业和市政建设的迅勐发展。

为进一步发展中药材交易中心的龙头作用,增强交易中心的辐射力,占地180亩的交易中心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项目包括铺面房、大型仓储、大型停车场、学校、医院和中华药都大酒店。

中华药都投资股份公司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二期工程的开发、建设、从而使交易中心形成交易规管理科学、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二、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有中国药城美誉,国家级定点药材市场,全国十七家定点药市之一)素有“中华药城”之称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

梅州种植的中草药有

梅州种植的中草药有

梅州种植的中草药有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中草药的种植。

梅州以丰富的中草药种植资源而闻名,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中草药品种:1. 薄荷:梅州种植的薄荷品质优良。

薄荷具有清凉解热、消炎止痛、促进消化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2. 香薷:梅州的香薷是较高品质的中草药之一。

香薷具有活血止痛、祛风解表、健脾开胃等功效,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腹痛等症状。

3. 黄芪:梅州也种植了黄芪,也称“天然的抗生素”。

黄芪具有抗疲劳、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4. 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在梅州有相应的种植。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热、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喉咙痛等症状。

5. 甘草:梅州也有种植甘草。

甘草具有润肺止咳、消炎解毒、舒缓肠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溃疡等症状。

6. 红花:红花在梅州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痛经、跌打损伤等症状。

7. 丹参:丹参也是梅州种植的中草药之一。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消肿、调经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痛经等症状。

8. 密蒙花:梅州也有密蒙花的种植。

密蒙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散结消癖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痛经等症状。

9. 红景天:梅州种植的红景天品质较高。

红景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提神醒脑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等症状。

10. 黑蒜:黑蒜是一种发酵制作的草药,梅州也有相关的种植。

黑蒜具有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常用于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

梅州种植的中草药品种繁多,且大部分品质优良。

这些中草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梅州的药材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这些中草药也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价值化利用这些中草药资源,梅州不断加大种植规模和质量的提升力度,并加强合理利用和科学种植的技术指导,以推动中草药产业的发展。

广东南药种植标准示范基地

广东南药种植标准示范基地

广东南药种植标准示范基地广东南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药材资源的中药材,其种植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对于提高南药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广东南药种植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址规划。

广东南药种植标准示范基地的选址应当考虑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资源充足等因素。

在选址规划时,需要充分调查研究,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确保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

基地建设需要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灌溉系统、温室大棚、储藏设施等。

灌溉系统应当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确保作物的生长需水。

温室大棚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延长南药的生长周期,增加产量。

储藏设施则能够保障南药的质量和保存。

三、种植管理。

在广东南药种植标准示范基地中,种植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应当根据南药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种植时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南药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控,确保南药的生长状况良好。

四、科学种植。

广东南药种植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需要倡导科学种植理念,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南药的产量和质量。

在种植过程中,应当遵循种植标准,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品种选择。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南药品种进行种植。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选择出适合当地生长的南药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六、示范推广。

广东南药种植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南药的产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要将种植标准示范基地的经验和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带动当地农民种植南药,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七、综合效益。

通过广东南药种植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南药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

同时,还可以保护和传承南药资源,促进南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广东南药种植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对于提高南药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选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种植管理、科学种植、品种选择、示范推广等因素,全面提升南药种植的标准化水平,实现南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源市南药产业发展探讨

河源市南药产业发展探讨

河源市南药产业发展探讨河源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素有“广东水利枢纽”之称,是广东省乃至整个珠江流域的两大水利重心之一。

近年来,随着南药产业的崛起,河源市对于南药的种植、研发、生产等方面进行了大力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河源市南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南药产业发展现状1、种植业河源市是南药种植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主要药材有何首乌、丹参、川贝、菊芋、茯苓等近200种。

河源市的南药种植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传统,且拥有广阔的种植土地资源,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2、加工业河源市南药加工业以贵阳药业为龙头,药材加工企业有20多家,年加工规模达到数千吨。

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中城市及东北、东南亚等地区。

3、科研机构南药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河源市的南药科技研发机构有不少,如河源市南药研究所、广东省南药研究所河源分所、河源市科技局南药产业技术开发中心等。

这些科研机构在南药种植、研究、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拓展南药消费市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南药消费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河源市南药产业应行云流水的把南药资源集聚到一起,并借助市场的规模效应,来提高南药的行业地位和产业价值。

2、提高南药生产质量南药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严格把控生产质量,保证南药的品质。

河源市南药产业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以及产业发展的历史原因,生产环节大都村散户生产,难以统一管理生产过程。

当前,河源市的南药产业需要采取现代化的种植、加工方式,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措施来提高南药的生产质量。

3、探索南药与现代医学融合南药从古至今一直都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但其开发利用和应用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

河源市南药产业发展应该积极与现代医学领域展开紧密合作,通过与药物开发相关的新材料、新技术,推进南药在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给南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4、实现南药绿色可持续发展南药种植和种植区占地过高的问题一直是南药产业发展的良性稳步困难,应该发现发掘南药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广东哪里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广东哪里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广东哪里适合种植什么药材广东位于中国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理条件适宜,是中国重要的药材产地之一。

广东的地理环境、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多种药材的生长,下面我将介绍几种适合在广东种植的药材。

首先,广东的气候湿润,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较高,适合种植一些对水分要求较高的药材,如茯苓、白花蛇舌草等。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利湿、健脾的功效,在广东的湿热气候下生长良好。

广东的湿地地带还适合种植白花蛇舌草,它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可以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其次,广东的气候温暖,适合种植一些喜温的药材。

比如广东的广州、梅州等地可以种植板蓝根。

板蓝根是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肺炎、流感等疾病的中草药,对于广东这样温暖潮湿的气候来说,生长得比较迅速,质量也相对较好。

此外,广东的阳光充足,适合种植金银花、夏枯草等药材。

金银花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解暑清热、清热解毒的功效,全身都可以入药。

夏枯草则是一种利尿退热、清血止血的中草药,也适合在广东种植。

再次,广东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一些对土壤要求较高的药材。

比如广东的广州、清远、佛山等地可以种植柴胡。

柴胡是一种具有解表、疏肝、抑制细胞自噬的中草药,可以帮助调和气血,消除不适。

此外,广东的大部分地区土壤酸性较重,适合种植白薇。

白薇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一些热性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最后,广东的海边城市如深圳、珠海适合种植海藻类药材。

广东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海带、枸杞海藻等,这些海藻类药材在中药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降低血脂、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

综上所述,广东是一个适宜种植药材的地区。

无论是气候、地理环境,还是土壤条件,都为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广东,我们可以种植茯苓、白花蛇舌草、板蓝根、金银花、夏枯草、柴胡、白薇和海藻类药材等。

这些药材在中药中有重要的地位,种植这些药材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也可以带动当地药材产业的发展。

同时,广东的药材种植业也可以与旅游业、健康养生产业相结合,推动广东整体经济的发展。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简介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简介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简介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佛山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南海生物医药园)是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的生物医药专业性园区。

园区以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整合中国科学院的技术、人才及项目资源,组织和引进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发展包括研发、孵化、中试、制造、服务、商贸、流通、体验等环节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建设华南地区最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中国科学院生物医药科技领域重要的技术转移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最终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华南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及健康产业基地。

产业基地座落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广佛核心——佛山市南海区大沥仙溪湖边,总体规划占地面积6000亩,由“孵化中心、产业化基地、展贸中心、康健体验区、综合配套区”五个功能区组成。

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广东(南海)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牌子,被广东省发改委确认为“2012年广东省重点项目”。

目前,孵化中心一期已进驻孵化的30个,有多个已完成或接近产业化程度(孵化毕业),建立了拥有40台仪器设备价值约2000万元的公用仪器中心。

产业化基地一期约150亩已规划建设多层产业载体20万平方米,其中第一组团今年3月份正式动工建设。

孵化中心二期共有建筑物26000平方米,正在进行工程报建,预计在2013年可以投入使用。

与孵化中心一期连成一片的综合配套区正在规划设计当中,其中包括酒店、专家公寓楼和产业载体,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计划今年动工建设。

产业基地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如土地、资金、人才、机制等等,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但有理由坚信,有中国科学院和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只要能坚持下去,一定能把产业基地建设成,建设好,探索出一个具有广东特色的生物医药发展新模式。

广东毛地黄种植基地

广东毛地黄种植基地

广东毛地黄种植基地
广东毛地黄种植基地。

康鑫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广东最大的毛地黄种植基地,同时也是一家集药材种苗繁育、种植、研发、加工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现有药材种苗1000多万株。

主要品种有大叶紫花毛地黄。

广东毛地黄种植基地康鑫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10月,主要从事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种苗繁育及销售业务,同时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毛地黄种源繁育基地。

合作社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年出口额近1000万美元。

主要产品:大叶紫花毛地黄、山白芍/山萸肉、丹参鲜根提取物、白芍药/白花芍药鲜根提取物;主要经营模式:种苗、种子供应及技术咨询服务三大块。

主要经营产品有:山白芍/山萸肉、丹参(人工)、白芍鲜根提取物、丹参(种子)(进口);大叶紫花毛地黄。

我们基地的货源,全部都是从道地产区直接采购的优质药材,保证货源充足,并且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确保药材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美”药材基地
(河源东源县船塘镇)
药材基地占地面积约为15万~20万亩,将建成现代化中药材生产基地和中药材深加工基地。该项目投资已经过有关部门权威专家可行性论证,预计投资3至5年内可实现年产值6亿~8亿元,可创税利3亿~5亿元。
韶关中药材生产基地
(市“十一五”期规划)
目前特色南药种植面积约近4万亩,投产面积约1.54万亩,其中2003年新增投产面积约5200亩。主要分布在翁源、新丰、乳源、南雄、曲江、乐昌、始兴、仁化等县(市),种植品种主要有田七、溪黄草、五指毛桃(又名五爪龙)、百合、银杏叶、穿心莲、巴戟、杜仲、茯苓、灵芝等10多个。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
(中山市)
该项目以健康基地为主体,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和市中医药等构成,健康基地已引进了涉及生产、研发、销售等105个项目落户,产品覆盖了中西药、生物制品、健康食品、保健用品、医疗器械、医药包装材料,开发园区面积4平方公里,累计引进外资5.3亿美元。
巴戟天GAP示范基地
(德庆县高良镇)
巴戟天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主产于广东省德庆、高要,种植面积10万多亩。德庆县中药材种植基地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东)基地的组成单位,全县种植的巴戟天面积达到7万亩。巴戟天GAP示范基地位于德庆县高良镇,同时也是广东省“三高”农业“一乡一品”的示范点。
广佛手GAP示范基地
穿心莲GAP示范基地
(清远市)
穿心莲是广东家种大宗药材之一,是穿心莲片、消炎利胆片的主要原料,还可作兽医用药。除供应广东省外,还销往其他省份。
目前,广州白云山中药厂正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在广东清远市共建万亩消炎利胆片主要原料穿心莲GAP产业化基地。
阳春砂仁GAP示范基地
(阳春县春湾镇和春城镇)
阳春砂是我国著名“四大南药”之一,主产于广东省阳春、信宜、高州、广宁等粤西地区,种植面积5万多亩,仅阳春县面积就达3万多亩。正宗阳春砂价格昂贵,每公斤600多元,近年来供不应求。阳春砂GAP示范基地位于广东省阳春县春湾镇和春城镇,目前已经完成阳春砂规范化种植的产地环境质量的检测、物种的鉴定和良种筛选、栽培技术的试验和总结、采收与加工等的研究工作,并制订出了阳春砂的药材质量标准和规范化生产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德庆县武垄镇)
广佛手是广东特产“十大广药”之一。广佛手GAP基地位于德庆县武垄镇,也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东)基地——广东中药GAP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建立了两条“佛手走廓”,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是农业结构调整的试点,并成为广东省“三高”农业“一乡一品”示范点。
化橘红规范化种植基地
(化州绿色生命公司)
广东绿色生命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化橘红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分4个生产区,拥有员工1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多人,近期规划种植化橘红面积达到20000多亩。
白木香(沉香)GAP基地
(电白基地)
电白县沉香山基地采取公司+基地+种植户的模式,按照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格局进行产业化生产经营。目前,有100多个农户加盟种植沉香,面积6000多亩,100万株。电白沉香山基地还在电白沙琅镇扩种15000亩沉香,培育种苗300万株。早在2004年5月,电白县南药药业有限公司建设的白木香(沉香)规范化、产业化种植GAP基地已被国家列为星火计划项目。
国家山银花GAP基地
(湛江市)
国家山银花规范化种植(GAP)研究及产业化基地,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国家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内。由湛江市金银花中药种植有限公司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同建设。主营产品:山银花干花、山银花凉茶、天然抗菌素。
海南屯昌药材生产基地
(老基地)
海南药材场种植有槟榔、益智、砂仁,还有丁香、肉桂、大风子等名贵中药材。
罗浮药谷
(惠州市)
罗浮药谷以中西药生产、经营为主,以上游中西药龙头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企业而形成中西药产业链,并将珠江三角洲原零散的下游中西药生产、制造与销售企业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将中西药产业链中的研究、种植、生产、制造、检测、采购、供应、展示、储存、销售、流通加工、物流服务以及信息反馈等功能集中在一起,从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国民健康,宏扬中药传统文化,降低中西药的生产制造和流通成本。
广东药材生产基地
广藿香GAP示范基地
(广州市白云区萝岗镇)
广藿香是广东家种的大宗道地药材之一,年产量450万公斤以上,占全国产量的95%。广藿香油还大量出口创汇。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大广州市白云区萝岗镇共建设抗病毒口服液原料广藿香的GAP基地,已完成了规范化种植的有关试验、研究工作,建立了良种繁育苗圃,制订出了规范化生产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作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东)基地,广藿香GAP产业化基地正在进一步实施GAP产业化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