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理发展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幼儿发育知识点总结

幼儿发育知识点总结

幼儿发育知识点总结1. 生理发育(1)身体发育幼儿期是一个身体迅速发育的重要阶段,身高和体重都在不断增长。

在这一阶段,幼儿的骨骼还在发育,因此需要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来促进骨骼健康发育。

同时,幼儿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也在逐渐增强,这对于日常生活和运动发展都非常重要。

(2)大脑发育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大脑皮质的生长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任何其他时期。

在这个时期,幼儿的大脑会不断建立新的神经连接,通过经验和学习不断塑造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及时的早期教育和适当的刺激环境对于幼儿的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3)感官发育幼儿的感官系统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升。

他们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都在不断敏锐和发展,这为他们接受外界刺激和认知提供了支持。

2. 心理发育(1)社会情感发育在幼儿期,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互动。

在这一阶段,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互动和鼓励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2)认知发育在认知方面,幼儿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逻辑推理,开始理解数量概念和时间概念,也能够逐渐解决简单的问题。

因此,启蒙教育和认知训练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3. 语言发育幼儿期是语言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学会说话和表达意思,他们能够理解和使用越来越复杂的语言。

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陪伴和启发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比如阅读故事、唱歌和和孩子说话等。

4. 行为发育在幼儿期,幼儿的行为和习惯也在不断形成和发展。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幼儿开始培养积极的行为和良好的习惯,比如独立自主、礼貌守规等。

因此,积极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幼儿行为发育至关重要。

总之,幼儿发育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包括生理、心理、语言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了解幼儿发育的知识点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关注和促进幼儿的成长。

同时,促进幼儿的发育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

儿童生理和认知发展

儿童生理和认知发展

儿童生理和认知发展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生理和认知能力也会逐步发展。

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过程,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身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儿童生理和认知发展的各个方面,并提供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一、儿童生理发展孩子的生理发展是指他们身体机能的成长和改变。

以下是儿童生理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1.婴儿期(0-2岁):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身体迅速增长,并逐渐掌握抬头、翻身和坐立等基本动作。

他们的感官系统也会逐渐发展,诸如听觉、视觉和触觉等。

2.幼儿期(2-6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生理发展进一步加速。

他们可以行走、奔跑和跳跃,同时掌握绘画、穿衣和饮食技能等日常生活技能。

3.学龄前期(6-12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成长逐渐减缓,但他们的运动协调和精细动作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孩子也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前奏,身体开始发生性征的变化。

二、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指他们对信息的处理、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成长和改善。

以下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1.感觉期(0-2岁):在这个阶段,孩子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获取认知经验。

他们开始发展基本的对象知觉和空间感知能力。

2.前操作期(2-7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形成简单的概念,并发展出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逐渐能够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和推理。

3.具体操作期(7-11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显著提高。

他们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的问题,并发展出分类、序列和空间感知等高级认知能力。

4.形式操作期(11岁以上):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方式趋于抽象,他们能够进行抽象推理和假设思考。

此外,他们还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透过不同视角看待问题。

三、影响儿童生理和认知发展的因素儿童生理和认知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经验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因素:1.遗传因素:孩子的遗传背景会影响他们的生理和认知发展。

例如,个体的身高、智力和体型等特征都有遗传因素的影响。

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知识点

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知识点

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知识点一、0-1岁婴幼儿发展和教育1.1 生理发展在0-1岁的阶段,婴幼儿的生理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这个时期,婴幼儿会经历身体的各种变化,例如诞辰后体重逐渐增加、头部逐渐变大、诞辰时的拳头变成张开的手掌,并开始爬、坐、爬行和站立等。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和生理机能也在不断发育。

他们的视力、听力、触觉、味觉和嗅觉功能逐渐成熟,意识逐渐清醒,身体协调能力逐渐增强。

1.2 心理发展婴幼儿在0-1岁的时候,心理发展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他们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例如哭泣、笑、摇摆等。

他们的情感和认知也在不断发展,开始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产生兴趣。

1.3 教育方法在0-1岁这个阶段,家长可以通过与婴幼儿进行亲密的肢体接触,例如抚摸、拥抱、亲吻等,来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启蒙教育,帮助婴幼儿慢慢地适应外部世界。

二、1-2岁婴幼儿发展和教育2.1 生理发展在1-2岁的阶段,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已经相对稳定,但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不断增强。

他们会逐渐掌握走路、奔跑、跳跃等动作,并且开始慢慢学会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

2.2 心理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也得到了更多的展现。

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模仿大人和周围的人和事物。

情感也会得到更多的表达,例如喜怒哀乐等。

2.3 教育方法家长可以通过为婴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玩具、游戏,来帮助他们锻炼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多说话,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

三、2-3岁婴幼儿发展和教育3.1 生理发展在2-3岁的阶段,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基本已经非常稳定,但他们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在不断发展。

他们会开始学会更加复杂的动作,例如跳绳、画画、写字等。

3.2 心理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也得到了更多的丰富。

他们开始对外部世界和周围的人事物产生更多的兴趣,逐渐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儿童生理健康知识

儿童生理健康知识

儿童生理健康知识儿童的生理健康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了解儿童生理健康知识对于提供适当的照顾和保护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知识。

1. 婴幼儿阶段(0-2岁)婴幼儿时期是儿童生理发展的最关键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饮食营养:母乳喂养是婴儿最好的饮食选择,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提高。

如无法母乳喂养,应选择适量配方奶粉,并在医生指导下添加辅食。

睡眠:婴儿需要充足的睡眠以支持其生长发育。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婴儿形成健康的睡眠模式。

接种疫苗: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完成婴幼儿期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提高婴儿的免疫力。

2. 幼儿阶段(3-6岁)幼儿期是儿童身体机能逐渐发展完善的时期。

家长应注意以下方面:饮食均衡: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减少吃零食和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肥胖和牙齿问题。

眼保健操:幼儿多数时间在使用电子产品或者近距离玩耍,这对他们的视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家长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眼保健操,保护他们的视力。

口腔卫生: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并指导幼儿正确刷牙方法。

定期带幼儿去看牙医,及时处理牙齿问题。

3. 学龄前儿童阶段(7-12岁)学龄前儿童阶段是儿童生理健康的关键时期。

家长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锻炼:学龄前儿童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等,以促进身体的发育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眼睛保护:学龄前儿童开始接触书本和电子屏幕,在长时间用眼后应适当休息并进行眼保健操。

心理健康:学龄前儿童逐渐进入学习和社交的阶段,家长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建立稳定的生活环境,鼓励他们参加团体活动,以提高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4. 青春期(13岁及以上)青春期是儿童生理发展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重大变化,面临许多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注重点:营养均衡:饮食要求更加注重均衡,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满足他们身体发育的需求。

儿医学知识点

儿医学知识点

儿医学知识点儿童的健康发育是每个家长关心的重要问题。

在儿医学中,有许多知识点与儿童发育与健康密切相关。

下面将从儿童的生理发育、心理发育和营养需求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一、儿童的生理发育儿童的生理发育是指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发育过程。

在儿医学中,我们通常以年龄、身高、体重和性征等指标来评估儿童的生理发育情况。

例如,身高的增长曲线可以反映儿童的生长速度是否正常;性征的发育可以反映儿童是否进入了青春期。

此外,儿童的骨骼发育、牙齿生长和器官发育等都是生理发育的重要方面。

二、儿童的心理发育儿童的心理发育是指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

在儿医学中,我们通常以儿童的语言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交行为等指标来评估儿童的心理发育情况。

例如,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语言能力会有所不同,从最初的语音发声到逐渐形成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儿童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儿童的心理发育对于他们的学习、社交和情感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三、儿童的营养需求儿童的营养需求是指儿童在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和种类。

在儿医学中,我们通常以儿童的年龄、身高、体重和生长发育情况等指标来评估儿童的营养需求。

例如,婴幼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发育;学龄儿童需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和运动。

儿童的饮食健康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都具有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儿童的发育与健康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生理发育、心理发育和营养需求等方面。

儿医学通过对儿童的发育与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家长和儿童的关注和合作是儿童发育与健康的关键,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婴幼儿生理学知识是研究婴幼儿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行为特点的科学。

它涉及到婴幼儿的营养、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1.1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婴幼儿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出生到两岁,婴幼儿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有:1. 身高和体重快速增长:婴幼儿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每周可以增长几百克甚至上千克。

这是由于婴儿骨骼、肌肉和脂肪的迅速发育所导致的。

2. 脑发育迅速:婴幼儿大脑的发育也非常迅速,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头几年。

这是因为大脑的神经元数量在出生后会迅速增加,而且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在不断建立和完善。

这对于婴幼儿后来的学习、认知和行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免疫系统逐渐成熟:随着婴幼儿的成长,他们的免疫系统也会逐渐成熟。

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抵抗各种病原体,保护身体健康。

二、1.2 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1. 消化功能:婴幼儿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胃容量小:婴幼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需要经常进食以满足营养需求。

(2)消化酶分泌不足:由于消化酶的分泌不足,婴幼儿对某些食物可能难以消化和吸收。

因此,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婴幼儿的食物。

2. 呼吸功能:婴幼儿的呼吸功能虽然已经基本发育完善,但仍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呼吸道通畅:婴幼儿的呼吸道较短且较细,容易受到堵塞。

因此,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异物。

(2)防止窒息:婴幼儿在睡觉时容易发生窒息,尤其是在仰卧位时。

因此,要确保婴幼儿在睡觉时保持侧卧位或俯卧位。

三、2.1 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关系营养是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营养搭配可以为婴幼儿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 母乳喂养:母乳是最适合婴幼儿的营养来源,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幼儿园生理发展知识点总结

幼儿园生理发展知识点总结

幼儿园生理发展知识点总结1. 幼儿园生理发育概述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生理发育是非常关键的。

幼儿园生理发展包括身体的生长、器官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性征的发育等方面,也包括儿童健康、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发展。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总结。

2. 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儿园阶段,儿童的身体生长迅速,平均每年长高5-6厘米,体重增加3-4公斤。

4-6岁期间,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差距开始拉大,男孩逐渐高于女孩。

此时骨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骨骼迅速发育,韧带和肌肉也随之增长,使得孩子的身体更为结实。

3. 器官的发育在幼儿园阶段,各个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儿童的大脑在此时期迅速发育,尤其是前额叶和皮层的发育,使得儿童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协调能力逐渐提高。

心脏、肺部、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也逐渐健全,使得儿童的身体机能更为完善。

4. 运动能力的提高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运动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儿童能够进行各种基础运动动作,如跑、跳、爬、滚、抓、投等。

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力量和速度控制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此时期可以通过各种游戏、运动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5. 性征的发育幼儿园阶段,儿童性征的发育逐渐显现,男孩会逐渐长出阳具,声音变得低沉;女孩则会逐渐发育胸部和生殖器官,初潮的年龄也逐渐提前。

家长和老师需要以科学、正确的态度来引导和教育儿童,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

6. 健康、饮食和睡眠幼儿园期间,儿童的健康状况、饮食和睡眠都需要重视。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每天应保证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9点前入睡,早上7点-8点起床。

合理的饮食结构也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7. 总结幼儿园生理发展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儿童的生理发展,积极引导和教育儿童,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儿童发育知识点总结

儿童发育知识点总结

儿童发育知识点总结儿童发育是一个极为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儿童发育的知识对于家长、教育者以及医护人员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儿童发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儿童成长的过程。

1. 婴儿期发育婴儿期是儿童发育的最初阶段,通常从出生到一岁的时间段。

在这一阶段,婴儿的身体和脑部发育迅速,他们会学会坐、爬、站和走,并逐渐学会使用语言。

婴儿的发育过程受到家庭环境和照料者的影响,父母的关爱和抚养方式对婴儿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幼儿期发育幼儿期一般从一岁到三岁之间。

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动作能力和语言能力会不断提升,认知能力、社交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语言刺激。

同时,幼儿期也是社交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适合年龄的游戏和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

3. 学龄前期发育学龄前期通常指三岁到六岁之间,这一阶段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各系统逐渐成熟,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学龄前期是儿童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4. 学龄期发育学龄期通常指六岁到十二岁之间,这一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逐渐成熟,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学龄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观念。

5. 青春期发育青春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通常指女孩12岁到16岁,男孩14岁到18岁。

在这一阶段,性征逐渐出现,身体逐渐成熟,心理和情感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青春期是儿童发育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对孩子进行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越小,心律及血流速度越快,婴儿血循环12秒
(三)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
1、口腔:
为吮吸提供条件,新生儿有吸吮和吞咽反射
口腔粘膜较干燥,易受损伤,清洗口腔避免感染
生理性流延
4-10月出牙,2岁长齐,易龋齿
婴幼儿口腔内的牙齿数,可用月龄数减去6来估计, 营养不良的孩子,牙齿数目少,出牙程序反常,长出 牙齿黄而无光泽。
(三)发展任务
练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食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的性别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技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四)婴儿发展 (四)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的主要特点
1、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年龄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头围(厘米) 新生儿 增加2.5厘米 增加0.8~1千克 33~38厘米 2~3月 男孩 63.51 男孩7.23千克 女孩 61.88 女孩6.55千克 4~6月 男孩 女孩 7~9月 男孩 女孩 10~12 男孩 月 女孩 69.66 68.17 72. 85 71.20 78. 02 76.36 男孩8.77千克 女孩8.27千克 男孩9. 52千克 女孩8.90千克 男孩41.32 女孩40.30 男孩44.44 女孩43.31
5、脊柱的生理弯曲
新生儿脊柱直—不需要枕头。为了防止吐奶,婴儿上半
身可略垫高 1 厘米
3 个月 颈曲,开始用枕头
枕头的长度应略大于婴儿的肩宽,宽度与头长相
等,婴儿枕头的高度 4 厘米,儿童则为 6~9 厘米 6个月 胸曲
10-12 月 腰曲 7岁后弯曲固定
6、腕骨的钙化
6个月出现骨化中心,10岁腕骨全部钙化 负重不超过体重的1/10
(四)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场
1、肾脏:
相对较大,排尿次数多,易尿床,每天排尿20—25次。
2、输尿管:长、弯曲 ,易感染 3、膀胱:直、短,尿道感染 4、尿道:
女婴尿道短,外口接近肛门,注意外阴部清洁
男婴尿道长,有包茎积垢,引起细菌感染,注意 轻翻包皮洗去积垢。
(五)内分泌系统——人体化学信使
心跳、呼吸频率较快,节律不稳,胃肠消化受
新生儿的几种常见正常反射——家庭检测
婴儿大脑发育正常与否的简易方法。
①觅食反射:出生3-4个月消失
②吸吮反射:一般出生后4个月此反射消失
③握持反射:3—4个月反射消失
④拥抱反射:出生后3-4个月此反射消失
⑤踏步反射:出生后2个月后此反射消失
⑥游泳反射:把婴儿仰卧在水里,会表现出协调
第二章基础知识
生理发育特点
心理发展特点 营养知识
教育特点方法
第一节 0-3岁婴儿生理发育特点
一、生长发育过程: (一)发展: (二)发展变化特征: 1、大小变化: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能力提高
2、比例的变化:胎儿头占身长1/2,婴儿1/4,成人1/8
3、旧特征消失:乳牙的脱落 4、新特征的获得:好奇、恒牙出现
部,防止婴幼儿头颈过伸或过屈。 3、婴幼儿坐推车时如果睡着了,必须立
即让其平卧。
4、婴幼儿床边要设有足够高的护栏,以 防跌下。
(七)神经系统—人体指挥中心
1、脑发育迅速 2、大脑功能发育不全 3、神经髓鞘化:动作不准确,6岁完成 4、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5、小脑发育晚:平衡能力差,3岁发育完善 6、植物神经发育不全: 情绪影响
男孩45. 43 女孩44.38
男孩10. 42千克 男孩46. 93 女孩 9.64 千克 女孩45.64
年龄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头围(厘米) 13~18 男孩 83.52 男孩 11.55 男孩 48.00 个月 女孩 82.51 女孩 11.01 女孩 46.76 19~24 男孩 89.91 男孩 12. 89 个月 女孩 88.81 女孩 12.33 25~30 男孩 94.44 个月 女孩 92.93 男孩 13. 87 女孩 13.41 男孩 48. 57 女孩 47.42 男孩 49. 31 女孩 48.25
7、关节发育不全,易脱臼
8、足弓未形成:不宜过早使用学步车 9、肌肉力量小,易疲劳,不能负重
10、肌肉发育顺序:上-下,大-小
婴儿出生后半年内,由于颈部肌肉韧带 发育不全,难以支撑头颈重量。抱孩子
太早增加婴儿颈椎损伤的几率
家庭预防婴幼儿颈椎受伤对策: 1、不要过早抱起新生儿。
2、抱婴幼儿时大人要用一只手托住其颈
呼吸系统特点:
上呼吸道——调节温度
粘膜纤毛—清除微生物 肺回缩力较成人小,易发生 换气不足
(二)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
1、心脏:体积相对较成人大,
新生儿20-25克,1-2岁60克 2、大血管:弹力纤维少,弹力不足 特点: 迷走神经中枢对心脏抑制作用弱,
5岁心脏神经装置开始具有成人特征,10岁完全成熟
婴儿期(1-3岁)
2、学前期(3-6岁) 3、学龄期 4、少年期 5、青年期
二、生理发育特点:
(一)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1、鼻:鼻腔短小窄、粘膜柔嫩富于血管—鼻塞
2、鼻泪管短、瓣膜发育不全——炎症
咽鼓管宽、直、短——中耳炎
3、喉:喉腔窄、声门小,软骨柔软、粘膜脆弱
4、气管、支气管 5、肺脏 6、胸廓
31~36 男孩 97. 26 个月 女孩 96.28
男孩 14. 73 女孩 14.22
男孩 49. 63 女孩 48.65
2、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 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头—足的规律 3、自然人——社会人的转变
(五)年龄阶段划分
1、婴儿期(0-3岁) 新生儿期(0-1月)
乳儿期(0-1岁)
功能:
促进调节人体生长、发育、性成熟、生殖等生命过程
脑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分泌最高的波峰 出现在入睡后第一次深睡眠期
(六)运动系统——人体动力装置 1、骨骼生长迅速 2、骨骼数量多于成人:7岁逐渐骨化融合 3、骨骼柔软易弯曲,弹性大,可塑性强 4、头部骨骼:4-6月头部骨缝闭合 3个月后囱闭合,1-1.5岁前囱闭合
得很好的不随意游泳动作
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神经活动过程 弱,睡眠时间长。 新生儿对光、声音、痛都有反应,并已存 在触觉、味觉和嗅觉。 让婴儿听听音乐,训练各种感觉,要保持 环境清洁,空气流通,无刺激性气味,多 抱抱抚摸婴儿能促进婴儿 神经系统的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