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堂实录

《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堂实录
学 们 把 今 天 研 究 的 主 题 就 放 在 这
里吧 ( 黑板 上 贴 “ 光 是 沿直 线传 播 的” ) 。 我这 样 贴 上 去 可 以 吗 ?这
们相 互 之 间有 一 些启 发 , 都提 出了
自 己 的 想 法 。 看 来 我 们 想 证 明 光 是不 是 沿 直线 传 播 时 , 的 确 需 要 看 到一 个 现 象 , 就 是 真 正 看 到 光 是 沿
操作。 ( 学生操 作 。 )
生: 我们组 是 用直 线表 示 的 。 师: 如果 她 代 表绝 大 部 分 同学
对 这个 问 题 的研 究 的话 , 那 咱们 是 否 可 以 把 它 转 化 成 一 个 问 题 提 出
提示 , 你 们 希望 看 到什 么现 象 ? 生: 我希 望 看 到光 是 沿直 线 传
该 是一 个 猜想 , 如 果 是一 个 猜想 的 话 , 我们给它加 问号 , 代 表 这 件 事 情 还 没 有 得 到 证 实 —— 光 是 直 线 传 播 的吗 ? 代 表 这 节 课 上 咱们 将 要 研 究 的话 题 。 根 据 前 面 同学 们 的想 象 , 我们 认 为 光可 能 是 直线 传 播的 , 如 果 想 证 明 这 件事 情 , 怎 么 办 ?小 组 先讨 论 一下 , 讨 论 的 时候 我 希 望 小 组 内 的 四 到 五位 同 学 每 人 都 说一 说 。 生: 我们小组 是这样想 的 , 就
师: 这 是 你 的 建 议 。 先 给 大 家
通 过这 套 器材 , 找 到光 传 播 的那 条
直 线 的 通 路 。 我 希 望 这 时 先 不 急
几点提示 , ( 播放课件 ) 默读 一 遍 ,
组 内再 稍 微交 流 一下 , 根 据 老 师 的

小学科学《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科学《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科学《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关键词:光;均匀;直线;传播;光线;光速;影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设计与组织关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播放动画:一人走进一间漆黑的房子,接着把灯打开,紧接着又进来一人将他的眼睛蒙上。

)师: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生2:不能看见物体,因为夜晚没有光,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师:站在明亮的房子里,将眼睛蒙上,你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生31:仍旧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将眼睛蒙上就是看不见物体。

(其他同学在思考,教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同学。

)师:想一想,谁能进一步说明一下?生6:是不是没有光芒进入我们的眼睛里?(同学们露出茅塞顿开的神色,教师露出满意的微笑,点点头。

)1师:他说的对不对?生齐答:对。

师:实践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充满五颜六色的光的天下,阳光使我们的天下绚丽多彩,光使我们的生活花团锦簇。

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奥秘吧!从本章入手下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光的天下。

(二)、预指导(投影显示预内容)1.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3.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光芒。

《光的传播》课堂实录与分析

《光的传播》课堂实录与分析

《光的传播》课堂实录与分析-科学论文《光的传播》课堂实录与分析沈秀丽教学分析《光的传播》是《光》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由光与我们一天的生活导人,设计了“寻找光源”“我看见了光”两个活动。

通过“寻找光源”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许多物体能发光,对发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通过“我看见了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启发学生用其他材料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通过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和寻找生活实例等活动,让学生懂得科学原理的获得是需要反复验证的,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利用光直线传播的。

在生活中,虽然我们离不开光,学生天天和光接触,但是三年级学生对光的了解又是陌生的,对于光的传播特点并不熟悉,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去观察和发现。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学难点是设计实验从多方面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蜡烛,香,打火机,带小孔的塑料板,手电筒,激光笔,烧杯,玻璃钟罩等。

学生:同一规格、不透明、带孔的塑料板3块,尺子,手电筒,蜡烛,直塑料管,弯塑料管,激光笔,烧杯,吸管,纸等。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请欣赏。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图,教师解说:田野里,绿草如茵、百花齐放;山谷里,霞光万道、绚丽多彩;小路边,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秋天里,天高云淡、叠翠流金;大雪纷飞的冬天,玉树琼枝,好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师:告诉老师,图上的景色美吗?生:美。

师:如果在漆黑的夜里,能不能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呢?生:漆黑的夜里没有光,什么也看不到。

师:是的,正是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课件:城市夜景、舞台灯光)瞧,有光的夜晚多美呀!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师:这一束束光是谁发出来的?生:灯。

师:还有哪些物体能发光?(学生列举,教师板书。

【2019年整理】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课堂实录

【2019年整理】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课堂实录

光的反射课堂实录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下。

上课前请同学看书预习5分钟,完成讲学稿上的预习作业:师:上节物理课我们知道了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请举出应用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生甲:影子的形成生乙:小孔成像生丙:日食、月食的形成师:回答得很好,那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呢?生甲:排队站直生乙:射击瞄准生丙:挖隧道时利用激光准直师:回答得很好师: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师: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会被反射,仍在原来的物质中传播。

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

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

并在黑板上画出图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

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板书。

“一、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例1:图1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见课件)步骤:1、先在反射面上标出入射点O2、过入射点画出反射面的垂直线ON,即法线。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标上箭头,写上等角)例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见课件)步骤:1、画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ON 2、根据法线与反射面垂直,画出镜面。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光是怎样传播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光是怎样传播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光是怎样传播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光是怎样传播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2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和光接触,对光的一些性质有他们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如他们知道光可以穿过透明物体,光可以起到照明作用等。

并且,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光与影关系也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

而教材也对光学传播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理,着重突出了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导入
1、老师手中的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线跑到黑板上的呢?你能用手给我们比划一下光是怎样传播的?
2、师: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是直的,大家同意吗?但这毕竟只是我
们的猜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提取生活经验
1、师:你们都这么确定光是直线传播的,那平时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现象能支持你的想法?
2、学生自由发表。

《光的传播》课堂实录

《光的传播》课堂实录

《光的传播》课堂实录DIV.MyFav_1279180164705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79180164705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79180164705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79180164705P.MsoBodyTextIndent3{FONT-SIZE: 12pt; MARGIN-LEFT:0cm; MARGIN-RIGHT: 0cm; 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79180164705LI.MsoBodyTextIndent3{FONT-SIZE: 12pt; MARGIN-LEFT: 0cm; MARGIN-RIGHT: 0cm; 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79180164705DIV.MsoBodyTextIndent3{FONT-SIZE: 12pt; MARGIN-LEFT: 0cm; MARGIN-RIGHT: 0cm; 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79180164705 P{FONT-SIZE: 12pt;MARGIN-LEFT: 0cm; MARGIN-RIGHT: 0cm; 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79180164705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DIV.MyFav_1279180164705 OL{MARGIN-BOTTOM: 0cm}DIV.MyFav_1279180164705 UL{MARGIN-BOTTOM: 0cm} 整理点评:湖北省长阳县研训中心刘开双执教教师:湖北长阳资丘中心学校田华【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探讨光源师:同学们看过2019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整个北京城灯火通明,绚丽多彩。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课堂实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课堂实录

《光》单元复习课课堂实录教材:教科版五上第二单元《光》一、光沿直线传播出示光直线传播演示工具。

(杨:工具为实验室昆虫盒,一面用黑色纸面遮挡,再在昆虫盒中点上檀香。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昆虫盒这个密封的环境中充满烟,更有利于观察光直线传播的现象。

)附图:师:请问同学们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生1:灯光照射。

生2:可以看到影子生3:。

教师出示板书,贴纸贴在黑板上:光沿直线传播。

师追问:在本单元中,哪个实验可以证明光直线传播?生:找4张白纸,然后在其中3张白纸相同高的地方打大小相同的小孔,最后一张纸不打孔,放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再打开手电筒,会在第四张纸上留下光斑。

如果把第2张纸挪动小点,那么光斑会留在第2张纸上。

教师出示实验图示。

(杨:此处学生对于怎么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掌握的非常好,邱老师在关注学生都掌握的情况下,不再对实验再展开,只出示实验图示,让学生加深印象,这样的处理符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师:光沿直线传播,那光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学生不约而同回答:30万千米每秒。

师: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多少时间?全班学生一起回答:大约8分钟。

师:对。

大约8分钟。

教师板书:光速30万千米每秒。

(杨:此处教师重复大约两字。

有助于学生再次记忆,关注知识点中的易错点。

)演示光遇到平面镜反射实验(附图):(杨:邱老师给学生直观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自己的观察中获取实验结论,再次加深学生对光遇到平面镜会反射现象的印象。

)师:光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现象?生通过观察,回答:观察到了反射现象。

师:什么是光的反射?生:光的反射就是光遇到镜子会改变传播方向。

师:反射过程中,光也是怎么传播的?生:直线传播。

(杨:邱老师再这个处理中,看似不经意的问了一句:反射光也是怎么传播的?其实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印象。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用到了反光?生1:潜望镜。

生2:医生头上的额镜。

生3:汽车的反光镜。

师:汽车的反光镜,它是一种凸面镜。

(整理)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堂实录

(整理)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堂实录

《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趣味活动引入1.师:科学课非常注重观察,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

你们看看,今天的黑板和平常一样吗?(趁机教师离开讲台,手悄悄拿镭射笔,不开。

)生1: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生2:比以前干净了生3:比以前亮了。

师:科学观察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

2.师::再仔细观察一次,现在的黑板和刚才的黑板一样吗?(悄悄打开镭射笔,光斑落在黑板中间)学生观察到光斑,马上会意识到老师手中有镭射笔(学生俗称激光笔),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师:哈哈,被你们发现了。

那么,老师手中的镭射笔发出的光,是怎么跑到黑板上的呢?谁能上来演示一下?学生用手指来演示光的路线,一般都会是直的。

师: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是直的,大家同意吗?你们都这样确定?那我说,也许它是弧线形,或者是S形、螺旋形的呢?(教师在此用手辅之以弧线形、S形、螺旋形动作)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二、提取生活经验:1.师:光是怎样传播的?现在我们有两种观点,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有()人,认为光是非直线传播的()人。

我要说明一点,科学课是要以事实和证据说话的,你们不要以为人多就可以仗势欺人,你们说光是直线传播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吗?生1:清晨教室的阳光生2:舞台上的灯光生3:手电筒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老师也找了些图片,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出示幻灯片2—7张)师:听了大家的一席话,我隐约觉得你们的观点是对的,光应该是直线传播的。

只是,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呢?三、设计实验验证:师: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组材料(教师随机出示),分别是一个手电筒,三张有小孔的纸,一张没有小孔的纸,你们能不能用上这些材料,也来设计一个能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呢?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指导,提示可参考书29面的实验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堂实录
《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趣味活动引入
1.师:科学课非常注重观察,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

你们看看,今天的黑板和平常一样吗?(趁机教师离开讲台,手悄悄拿镭射笔,不开。


生1: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生2:比以前干净了
生3:比以前亮了。

师:科学观察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

2.师::再仔细观察一次,现在的黑板和刚才的黑板一样吗?(悄悄打开镭射笔,光斑落在黑板中间)
学生观察到光斑,马上会意识到老师手中有镭射笔(学生俗称激光笔),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师:哈哈,被你们发现了。

那么,老师手中的镭射笔发出的光,是怎么跑到黑板上的呢?谁能上来演示一下?
学生用手指来演示光的路线,一般都会是直的。

师: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是直的,大家同意吗?你们都这样确定?那我说,也许它是弧线形,或者是S形、螺旋形的呢?(教师在此用手辅之以弧线形、S形、螺旋形动作)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提取生活经验:
1.师:光是怎样传播的?现在我们有两种观点,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有()人,认为光是非直线传播的()人。

我要说明一点,科学课是要以事实和证据说话的,你们不要以为人多就可以仗势欺人,你们说光是直线传播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吗?
生1:清晨教室的阳光
生2:舞台上的灯光
生3:手电筒
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老师也找了些图片,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出示幻灯片2—7张)
师:听了大家的一席话,我隐约觉得你们的观点是对的,光应该是直线传播的。

只是,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呢?
三、设计实验验证:
师: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组材料(教师随机出示),分别是一个手电筒,三张有小孔的纸,一张没有小孔的纸,你们能不能用上这些材料,也来设计一个能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呢?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指导,提示可参考书29面的实验方案。

组织反馈,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出示幻灯片:实验: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

师:请组长保管好材料,等一下我们还要继续实验,现在请各组代表来汇报一下刚才的实验情况:你们做到了吗?是怎样做的?(三个小孔对齐;或是先让光先通过一个小孔,再调整第二个小孔的位置,让光通过它,然后再调整第三个小孔的位置,直到在白屏上留下光斑。

)(随机出示幻灯片9—10张)
师:这个过程容易吗?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第二步实验要求:刚才大家的实验都做的非常好,现在老师请大家再做这样的一个实验,还是用这些材料,摆好刚
才的造型,再慢慢移动其中的第二张或第三张纸,会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实验,组织反馈:在刚才的实验你观察到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讲解:当三个小孔对齐时能在屏上看到手电筒的光,当移动第二张或第三张纸,光斑相应的出现在第二张或第三纸上,原因是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它被移动的纸挡住时,就无法照到屏上,因为它不会拐弯。

当纸继续移动,不再遮挡光线时,光又透过两张纸的小孔,照在最后的屏上。


四、深入探究拓展:
1、师:刚才的两个实验,很好地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了奖励大家的杰出表现,老师准备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想不想现在就做?那先请各组长上来协助,顺便把刚才的实验材料上交。

2、点燃香,再用镭射笔照射,可清楚看到光传播的路线。

3、我们科学上把经过实验反复验证的猜想称为科学结论,今天我们的科学结论是什么?(光是直线传播的)
4、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和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比如影子,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
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光能在水里传播吗?如果能,还是直线传播吗?如果能,它的传播速度和空气中传播一样吗?
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记录表
班级__第__组记录员___年_月_日
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记录表
班级__第__组记录员___年_月_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