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披露(1)

合集下载

财务报告的结构分析(3篇)

财务报告的结构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的重要工具。

它对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财务报告的结构入手,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财务报告概述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四个基本报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这些报表共同构成了财务报告的基本框架。

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它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将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展示。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如下:(1)资产:按照流动性从高到低排列,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2)负债:按照偿还期限从短到长排列,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3)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 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

它按照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构成,展示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如下:(1)收入:按照收入类型分类,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2)费用:按照费用类型分类,包括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3)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它按照现金流量类型分类,展示了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如下:(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等。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等。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第五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与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第五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与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结构分析
所有者权益变动结构分析就是根据所有者权益变 动表的资料和其他报表资料,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总 额和各具体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以揭示增 减变动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1.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比较分析 是通过同类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下数 量上的比较,用以揭示指标之间差异或趋势的一种方 法。 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的内容包括资本公积转增资 本(或股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盈余 公积弥补亏损和其他。该项目分析主要包括转换的合 法合规性分析及转变后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的变化分 析。
第四节 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
一、会计报表主要项目的注释分析 二、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
会计差错更正的分析 三、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分析 四、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析
一、会计报表主要项目的注释分析
对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项目分析时,应 注意以下问题:
1.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 2.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明 3.财务报表重要项目注释 (1)对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详细说明; (2)对少见的财务报表项目或报表项目的名称反 映不出相关业务性质或报表项目金额异常的,需要说明 其原因; (3)财务报表中无法表述的一些重要项目的详细 内容。
二、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意义
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分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 义:
(1)有利于对企业的保值增值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2)有利于揭示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原因; (3)有利于了解企业净利润的分配去向以及评价利 润分配政策;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纽 带。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净损益+其他收益
第二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分析
一、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的分析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结构分析 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分析 四、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的分析 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 六、利润分配策略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变化概要提示(3篇)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变化概要提示(3篇)

第1篇一、前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作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企业和会计人员提供会计准则的具体应用指导。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准则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本汇编对2024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便企业和会计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变化。

二、变化概要1.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结构调整(1)新增《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企业合并》为了规范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24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增《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企业合并》。

该准则对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反向购买等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2)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固定资产》为适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2024年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固定资产》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包括:①将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纳入固定资产范畴,统一规范会计处理。

②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允许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折旧方法。

③规范固定资产处置损益的确认和计量。

2.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会计政策变更2024年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了以下调整:①明确会计政策变更的范围和条件。

②规范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

(2)会计估计变更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2024年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估计变更进行了以下调整:①明确会计估计变更的范围和条件。

②规范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

(3)差错更正为规范企业会计差错更正,2024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差错更正进行了以下调整:①明确差错更正的范围和条件。

②规范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3. 具体准则修订(1)存货2024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准则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包括:①调整存货成本计量方法,明确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等。

②规范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2)收入为提高收入确认和计量的一致性,2024年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准则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包括:①调整收入确认和计量原则。

财务报表附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财务报表附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财务报表附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和数据,可以更全面、具体地了解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报表附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定义、作用、编制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财务报表附注的定义和作用财务报表附注是指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和信息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的文字、数字、表格和图表等补充资料。

它能够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解释主要财务数据:附注详细解释了各项财务数据的计算方法、假设和约束条件,增加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帮助读者理解各项数据的来源和含义。

2. 补充重要信息:附注提供了在财务报表中无法显示的重要信息,如关联交易、非经常性项目、重要会计估计等,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3. 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附注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和数据,使财务报表更加透明、可信,增加了财务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二、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方法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方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简明清晰:附注内容应简明扼要,清晰易懂,避免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和技术语言,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2. 全面细致:附注应涵盖财务报表的各个方面,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重要会计项、财务风险等内容,以提供全面细致的信息。

3. 一致性和可比性:附注应与财务报表保持一致,遵循统一的会计准则和规范,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4. 明确格式:附注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编制,包括编号、标题、内容等,以便读者查阅和理解。

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定义和作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一种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它记录了一段时间内公司的权益变动情况,包括股东投资、盈余分配、资本公积、利润留存等。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能够揭示公司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和变化,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财务报表附注应该披露的内容有哪些

财务报表附注应该披露的内容有哪些

财务报表附注应该披露的内容有哪些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是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表等报表中列报的项⽬的⽂字描述或明细列⽰,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项⽬的补充披露。

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附注应当按照如下顺序披露有关内容:(⼀)企业的基本情况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如企业所处的⾏业、所提供的主要产品或服务、客户的性质、销售策略、监管环境的性质等。

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4.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企业应当声明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流量等有关信息。

以此明确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制度基础。

如果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只是部分地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附注中不得做出这种表述。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根据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披露采⽤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可以不披露。

1.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企业在发⽣某项交易或事项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法时,应当根据准则的规定从允许的会计处理⽅法中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会计政策。

⽐如,存货的计价可以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为了有助于报表使⽤者理解,有必要对这些会计政策加以披露,包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说明会计政策时还需要披露下列两项内容:(1)财务报表项⽬的计量基础。

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直接显著影响报表使⽤者的分析,这项披露要求便于使⽤者了解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项⽬是按何种计量基础予以计量的,如存货是按成本还是可变现净值计量等。

(2)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主要是指企业在运⽤会计政策过程中所作的对报表中确认的项⽬⾦额最具影响的判断。

例如,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说明确定⾦融资产分类的判断标准等。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分析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分析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述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及结构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构成所有者权益的 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在股份 制企业里,又称为股东权益变动表。它是投资者 最关心的报表。 2)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股东权益最大化→通过该 表揭示其变化过程及结果→倍受关注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单独列示反映下列内容: 1.净利润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3.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4.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5.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6.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2.本年年初余额 上年的年末余额,加减因“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的
增减数后的余额,即对所有者权益年初余额的修正
3.本年增减变动金额 A.净利润: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一致 B.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 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其他
该指标越高,说明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质量越好。
3.营业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变动额比率=营业利润/ (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 *100%
该指标越高越好。 4.投入资本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股本或实收资本+计入资本公积的溢价部分)/所有者权益 *100% 该指标越低,表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增值弧度越大,企业的发展能力越强。 六、利润分配策略分析 1.利润分配活动全面分析 A.利润分配规模及变动(利润分配的各项实际数与前期的实际数进行对比) B.利润分配结构(各分配渠道的分配总额可供分配利润总额比重) C.利润分配变动趋势(若干会计期间的利润分配情况)

0604第六章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习题

0604第六章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习题

第六章财务报表第三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指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既可以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所有者权益总量增减变动的信息,也能为其提供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能够让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企业至少应当单独列示的项目包括:(1)综合收益总额;(2)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3)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4)提取的盈余公积;(5)实收资本、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示的项目是()。

(2018年)A.所有者投入资本B.综合收益总额C.会计估计变更D.会计政策变更【答案】C【斯尔解析】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企业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综合收益总额;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的盈余公积;实收资本、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单独列示的项目的有()。

(2013年改编)A.提取盈余公积B.综合收益总额C.当年实现的净利润D.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答案】ABD【斯尔解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下列项目:综合收益总额;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的盈余公积;实收资本、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例题·判断题】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2017年、2015年)【答案】√【例题·判断题】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本年年末余额应当与本年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年末余额相等。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的分析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的分析

定基增长速度是累积增长量与最初(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总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A1/A0—1,A2/A0—1。。。。An/A0—1 环比增长速度是逐期增长量与前一期发展水平之比,它表 示社会经济现象前一时期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或100%) 例题: 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 环比增 长率=(500-350)/350*100%=42.86% 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
作用: (1)反映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实力,为报表使用者 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 (2)反映企业自有资本的质量,揭示所有者权益变
动的原因,为报表使用者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经
营管理水平提供信息。 (3)反映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及现金支付能力,为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全面信息。
意义:
1.有利于对企业的保值增值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2.有利于揭示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原因 3.有利于了解企业净利润的分配去向以及评价利润分 配政策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联结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纽 带
1.上年年末余额
上一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中所有者权益的年末数, 也是本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以及分析的基础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调整数
企业年度财务报表报出后,如果由于变更会计政策, 或者更正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等原因,导致企业 多计或少计利润等所有者权益项目,但是以前年度账 目已经结清,无法再进行调整,只能在当年会计账目 中进行处理。
一、会计报表附注的含义和构成 含义:财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 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内反映的金额的文字描 述或更详细的分析,同时也包括或有负债和承诺等附 加信息。 会计报表附注是为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 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性质: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 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 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补充说 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其交易披露一、附注披露的总体要求(一)附注概述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二)附注披露的总体要求企业在披露附注信息时,应当以定量、定性信息相结合,按照一定的结构对附注信息进行系统合理的排列和分类,以便于使用者理解和掌握。

二、附注的主要内容附注应当按照如下顺序至少披露下列内容:(一)企业的基本情况(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主要包括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

(八)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管理资本的目标、政策及程序的信息三、分部报告(一)经营分部的认定1.经营分部的概念经营分部,是指企业内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组成部分:(1)该组成部分能够在日常活动中产生收入、发生费用;(2)企业管理层能够定期评价该组成部分的经营成果,以决定向其配置资源、评价其业绩;(3)企业能够取得该组成部分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

2.经营分部的确定企业应当以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要求、内部报告制度为依据确定经营分部。

经济特征不相似的经营分部,应当分别确定为不同的经营分部。

具有相似经济特征的两个或多个经营分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合并为一个经营分部:(1)各单项产品或劳务的性质相同或相似;(2)生产过程的性质相同或相似;(3)产品或劳务的客户类型相同或相似;(4)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方式相同或相似;(5)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受法律、行政法规的影响相同或相似。

(二)报告分部的确定1.重要性标准的判断企业应当以经营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

经营分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确定为报告分部:(1)该经营分部的分部收入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计的10%或者以上。

分部收入,是指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和对其他分部交易收入。

分部收入通常不包括下列项目:①利息收入(包括因预付或借给其他分部款项而确认的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股利收入),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②资产处置净收益,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净收益。

③营业外收入,如捐赠利得等。

④处置投资产生的净收益,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⑤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2)该分部的分部利润(亏损)的绝对额,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润合计额或者所有亏损分部亏损合计额的绝对额两者中较大者的10%或者以上。

分部利润(亏损),是指分部收入减去分部费用后的余额。

不属于分部收入和分部费用的项目,在计算分部利润(亏损)时不得作为考虑的因素。

分部费用,是指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交易费用和对其他分部交易费用。

分部费用主要由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交易费用构成,通常包括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等。

分部费用通常不包括下列项目:①利息费用(包括因预收或向其他分部借款而确认的利息费用),如发行债券等,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②资产处置净损失,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净损失。

③营业外支出,如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④处置投资发生的净损失,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⑤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损失,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⑥与企业整体相关的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

(3)该分部的分部资产占所有分部资产合计额的10%或者以上。

分部资产,是指分部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可归属于该分部的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在计量分部资产时,应当按照分部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即按扣除相关累计折旧或摊销额以及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2.低于10%重要性标准的选择经营分部未满足上述10%重要性标准的,可以按照下列规定确定报告分部:(1)企业管理层认为披露该经营分部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用,可将其确定为报告分部。

(2)将该经营分部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具有相似经济特征、满足经营分部合并条件的其他经营分部合并为一个报告分部。

(3)不将该经营分部直接指定为报告分部,也不将该经营分部与其他未作为报告分部的经营分部合并为一个报告分部的,企业在披露分部信息时,应当将该经营分部的信息与其他组成部分的信息合并,作为其他项目单独披露。

3.报告分部75%的标准企业的经营分部达到规定的10%重要性标准确认为报告分部后,确定为报告分部的经营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合计额占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比重应当达到75%的比例。

如果未达到75%的标准,企业必须增加报告分部的数量,将其他未作为报告分部的经营分部纳入报告分部的范围,直到该比重达到75%。

此时,其他未作为报告分部的经营分部很可能未满足前述规定的10%的重要性标准,但为了使报告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合计额占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总体比重能够达到75%的比例要求,也应当将其确定为报告分部。

4.报告分部的数量报告分部的数量通常不应当超过10个。

如果报告分部的数量超过10个,企业应当考虑将具有相似经济特征、满足经营分部合并条件的报告分部进行合并,以使合并后的报告分部数量不超过10个。

5.为提供可比信息确定报告分部企业在确定报告分部时,除应当遵循相应的确定标准以外,还应当考虑不同会计期间分部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贯性。

(1)对于某一经营分部,在上期可能满足报告分部的确定条件从而确定为报告分部,但本期可能并不满足报告分部的确定条件。

此时,如果企业认为该经营分部仍然重要,单独披露该经营分部的信息能够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则无需考虑该经营分部确定为报告分部的条件,仍应当将该经营分部确定为本期的报告分部。

(2)对于某一经营分部,在本期可能满足报告分部的确定条件从而确定为报告分部,但上期可能并不满足报告分部的确定条件未确定为报告分部。

此时,出于比较目的提供的以前会计期间的分部信息应当予以重述,应将该经营分部反映为一个报告分部,即使其不满足确定为报告分部的条件。

【2015年•多选题】下列各经营分部中,应当确定为报告分部的有()。

A.该分部的分部负债占所有分部负债合计的10%或者以上B.该分部的分部利润(亏损)绝对额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润合计额或所有亏损分部亏损合计额较大者的10%或者以上C.该分部的分部收入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计额的10%或者以上D.该分部的分部资产占所有分部资产合计额的10%或者以上【答案】BCD【解析】报告分部的确认条件:(1)该部分的分部收入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计的10%或者以上;(2)该分部的分部利润(亏损)的绝对额,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润合计额或者所有亏损分部亏损合计额的绝对额两者中较大者的10%或者以上;(3)该分部的分部资产占所有的分部资产合计额的10%或者以上。

(三)分部信息的披露企业应当以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当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报告分部的下列信息:1.描述性信息(1)确定报告分部考虑的因素;(2)报告分部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

2.每一报告分部的利润(亏损)总额相关信息每一报告分部的利润(亏损)总额信息,包括利润(亏损)总额组成项目的信息:(1)对外交易收入和分部间交易收入。

(2)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

(3)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以及其他重大的非现金项目。

(4)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

(5)所得税费用或所得税收益。

(6)其他重大的收益或费用项目。

3.每一报告分部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相关信息每一报告分部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信息,包括资产、负债总额组成项目的信息。

分部负债,是指分部经营活动形成的可归属于该分部的负债,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负债。

4.未作为报告分部信息组成部分应当披露的内容(略)5.报告分部信息总额与企业信息总额的衔接企业披露的分部信息,应当与合并财务报表或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总额信息相衔接。

(1)报告分部收入总额应当与企业收入总额相衔接(2)报告分部利润(亏损)总额应当与企业利润(亏损)总额相衔接(3)报告分部资产总额应当与企业资产总额相衔接(4)报告分部负债总额应当与企业负债总额相衔接6.报告分部的比较信息•企业在披露分部信息时,为可比起见,应当提供前期的比较数据。

对于某一经营分部,如果本期满足报告分部的确定条件确定为报告分部,即使前期没有满足报告分部的确定条件未确定为报告分部,也应当提供前期的比较数据。

但是,重述信息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改变导致报告分部组成发生变化的,应当提供前期比较数据。

但是,提供比较数据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企业未提供前期比较数据的,应当在报告分部组成发生变化的当年,同时披露以新的报告分部和旧的报告分部为基础编制的分部信息。

【2012年•多选题】下列各项关于分部报告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应当以经营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B.企业披露分部信息时无需提供前期比较数据C.企业披露的报告分部收入总额应当与企业收入总额相衔接D.企业披露分部信息时应披露每一报告分部的利润总额及其组成项目的信息【答案】ACD【解析】企业在披露分部信息时,为可比起见,应当提供前期的比较数据。

选项B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