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易发部位通病防治措施通用版

合集下载

建筑行业中的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

建筑行业中的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

建筑行业中的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在建筑行业中,高处坠落事故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事故类型。

为保障工人的安全,有效的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必不可少。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且有效的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以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减少事故发生率。

1. 安全帽的佩戴在进行高处施工时,工人需要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帽。

安全帽能够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减轻坠落时对头部的伤害。

此外,安全帽上应标明有效日期,以保证其保护性能的有效性,过期的安全帽应及时更换。

2. 安全绳的使用为防止工人意外坠落,建筑工地应配置牢固可靠的安全绳,以保护高处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绳,并确保安全绳没有结、磨损或其他损坏情况。

3. 搭设安全网对于高楼大厦等施工顶部的作业,可以搭设安全网以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安全网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搭建和安装,并定期检查,确保其质量和保护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4. 高处作业防护栏杆搭建高处作业防护栏杆是预防坠落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防护栏杆应稳固可靠,高度适中,能够有效地阻挡人员的坠落。

同时,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栏杆的稳固性和完好性。

5. 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进行高处坠落事故防范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通过向工人传授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正确使用安全设备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地降低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风险。

6. 安全监督和检查建筑工地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监督和检查岗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高处作业的监管。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安全标识、安全绳、安全帽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高处作业的安全性。

7. 合理规划施工流程在规划施工流程时,应优先考虑降低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风险。

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任务和施工顺序,减少高处作业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建筑行业中的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帽、使用安全绳、搭设安全网、搭建高处作业防护栏杆、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以及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等。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高空坠落事故一直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最常见且危险的事故之一。

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并减少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施工单位和工人应该严格执行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可行的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

1.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基础。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个工人都清楚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每位工人都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 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在高空作业时,工人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

安全带可以有效地固定工人在高空作业中,防止意外坠落。

同时,安全网、围栏和警示标识也应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提醒工人注意安全,并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3. 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准备和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是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关键。

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平台、吊篮、扣件等设备,并确保其稳定可靠。

同时,对吊篮和高空作业平台进行定期试验,确保其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高空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工人掌握正确和安全的高空作业技能。

同时,高空作业现场的监控和指导人员应对工人进行实时的安全指导,以确保工人遵守操作规程和使用正确的防护设备。

5.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建立和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是预防高空坠落事故的重要手段。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分享事故案例、安全知识宣传和演练等方式,加强工人对高空作业风险的认知,并培养他们正确处理危险情况的能力。

6.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工作区域,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

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清除堆放材料和垃圾,减少绊倒、滑倒等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场所的安全性。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易发部位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易发部位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易发部位通病防治措施一、易发部位1.施工人员容易从建筑物顶部、楼梯间、天井等高处坠落。

2.装卸材料时,叉车司机、吊车司机以及人工搬运时易发生坠落事故。

3.在移动梯子、脚手架、桥梁等施工设备上较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二、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企业应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施工计划、现场作业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2.选用符合标准的安全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等,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3.设置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栏杆、护栏、安全警示标志等防护设施,限制施工人员进入高危区域。

4.加强安全培训施工企业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养其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合理设计和选用施工设备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设计和选用施工设备。

例如,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脚手架,并做好固定和防护措施。

6.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7.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其正常使用。

如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8.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对于高风险区域,如顶部、楼梯间等,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脚手架防护网等,有效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9.开展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企业应组织开展安全技术交底,指导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并确保施工人员按要求执行。

10.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报告制度,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总之,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

施工企业和工人们应提高安全意识,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合理选择和使用安全设备和施工设备,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从而降低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

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各类工程项目层出不穷。

然而,各种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给工人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的通病入手,探讨防治措施。

一、高空坠落高空坠落是常见的建筑安全事故之一,特别是在建筑物的一些高层施工中。

因此,防止高空坠落是施工现场重要的安全措施。

首先,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

其次,针对高空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保护措施,如穿戴符合规定的安全保护用品、使用尽可能安全的高空作业设施等。

此外,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以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电器事故电气事故是近年来施工现场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意外事件。

因此,必须加强对电气安全的管理,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此外,在施工前应制定施工方案,明确分工,防止由于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产生安全隐患。

对于电气作业人员,应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提高其电气安全操作技能。

三、起重机械事故起重机械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但是其操作复杂、风险较高,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在施工现场,必须增加作业人员的警觉性,加强对各种起重机械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故障。

同时要加强对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

清晰明确的施工指令,统一的施工规范,是保证起重机械工程的安全施工的关键。

四、施工材料成堆或垛撑倒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施工材料成堆或垛撑倒,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实现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首先,施工现场必须有明确的堆放与垛放区域,堆放与垛放高度应根据物料特性和场地情况进行合理设置,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其次,应切实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监管,防止使用低质的材料带来的危险隐患。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一、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高处作业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使他们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和操作习惯。

2.搭建安全防护设施在高处作业区域设置防护护栏、安全网等设施,确保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有足够的安全保护。

3.增设安全提示标识在高处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提示标识,如“高处作业,请佩戴安全带”、“严禁趴在栏杆上”等,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4.调整作业方式尽量改变高处作业方式,采取更安全、稳妥的方式完成工作,如使用脚手架、爬梯等设备进行作业。

5.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督在高处作业现场派遣专门的安全监督员,负责监督和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全因素。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整改措施1.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企业应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到高处作业安全的改善和设施维护上,确保高处作业区域的设施设备完好可靠。

2.审查和更新安全操作规程企业需要定期审查和更新高处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符合最新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并将规程让工人清楚掌握。

3.开展定期安全巡查定期组织安全巡查,发现和排除高处作业区域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设施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4.制定应急预案制定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责任人和救援措施,提高应对高处坠落事故的应变能力。

5.加强事故调查与学习每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都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6、建立奖惩制度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对高处作业中的安全表现进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和造成安全事故的行为进行惩罚,营造安全文化。

总结: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整改措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企业、工人以及监管机构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设立安全防护设施、调整作业方式等。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预防措施和整改措施,才可以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应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做到安全意识高度警觉,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共同为创建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而努力。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银川中山北街,建设单位为宏昌房地产开发,监理单位为宁夏城乡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宁夏第一建筑公司六分公司,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下:1、孔洞防护预留洞口应设防护盖并在其四周设防护栏杆,1.5×1.5m的孔洞应预埋通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

1.5×1.5m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须设两道护身栏杆,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

2、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口防护通道口设防护棚,防护严密,材质坚固,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用立挂安全网做防护,回转式楼梯间应支设首层水平安全网。

3、阳台边防护阳台栏板应随层安装,不能随层安装的,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封闭。

4、建筑物楼层临边防护建筑物楼层临边四周,无维护结构时,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加一道防护栏杆,柱子边防护、建筑物通道侧边防护、外脚手架防护、框架结构梁和柱施工作业层防护分层防护。

5、脚手架安全防护要求:1)本工程施工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有脚手架施工方案,已经监理审批。

2)钢管脚手架外径采用48mm,壁厚3.5 mm钢管长度4-6m和1.5-2.5m为宜,有严重腐蚀、弯曲、变形和裂纹不得使用。

3)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禁止使用。

4)竹脚手板板厚不得小于5cm,螺孔不得大于1 cm,螺栓必须拧紧,螺栓间距50cm,长度一般为2.5-3 cm。

5)脚手架施工层超过10m时必须在施工层下搭设一道防护网或采用脚手板封闭以防发生事故,操作层必须按规定满铺脚手架,底层设置硬防护。

6)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近禁止入内,拆除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准上下同时作业。

7)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有中间操作人员往下顺杆子。

8)拆下的脚手板、扣件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禁止向下抛掷,防止高处坠物伤人。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通病及整治技术要点模版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通病及整治技术要点模版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通病及整治技术要点模版前言: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环境,各种安全隐患相对较多,容易发生事故。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需要通过整治措施来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一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通病,并提供相应的整治技术要点模版,以供参考和学习。

一、通病一:高空坠落高空坠落是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高空坠落的整治技术要点模版:1. 加强高空作业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2. 在高空作业区域设置围挡,防止人员误入;3. 在高空作业平台上设置防护栏杆,防止人员意外坠落;4. 使用可靠的防坠安全带,并确保正确佩戴和使用;5. 定期进行高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二、通病二:电器火灾电器火灾是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经常由于电线老化、电线短路、过载等原因引起。

以下是电器火灾的整治技术要点模版:1. 配备合格的电器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2. 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电器负荷,避免电线过载;3.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电线和插座,发现问题及时更换;4. 禁止在易燃和易爆物附近使用电器设备;5. 加强电器使用培训,让施工人员掌握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和技巧。

三、通病三: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机械伤害的整治技术要点模版:1. 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确保正常工作;2. 开展机械操作员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3.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易损件;4.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镜等;5. 在机械作业区域设置合适的隔离措施,防止人员误入。

四、通病四:危化品泄漏危化品泄漏是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危化品泄漏的整治技术要点模版:1. 对施工现场涉及危化品的区域进行标识和隔离;2. 对危化品进行正确存储和使用,严禁携带进入危险区域;3. 配备合适的泄漏应急设备和防护装备;4. 建立完善的泄漏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5. 定期检查危化品储存区域的安全状况,确保无泄漏隐患。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处坠落的防护措施通用版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处坠落的防护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19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处坠落的防护措施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处坠落的防护措施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简称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国家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全体员工健康、安全的需要,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法制建设的要求。

一、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必须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贯彻《两个条例》。

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2、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和(《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文)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明确地写出每个高处作业点的防护措施。

3、严格按照《建筑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设部建教[1997]83号)的要求,做好项目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专业技术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659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易发部位通病
防治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易发部位通
病防治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为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之首。

20xx年,邯郸市共发生事故7起,其中高处坠落事故5起,占总数的71.4%;20xx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发生事故158起,其中高处坠落77起,占总数将近50%。

防治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重点,经研究分析,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生于脚手架上、洞口、临边、悬空及龙门架上作业等部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认真执行高处作业等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安全防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不能指导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不落实等。

现针对上述高处坠落事故易发部位,存在的通病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以促进高处作业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落实。

1.脚手架作业层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1.1现象:
(1)部分横向水平杆两端只固定一端(单排脚手架外
端不固定);
(2)脚手板未铺满大多是单块板设置在二根横向水平杆上,不连续不固定且大部分探头长度超过标准规定。

(3)脚手架、作业层无防护措施或防护不严密,未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外侧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不严密留有空隙,脚手板下部未设置安全平网兜底或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

1.2原因分析:
(1)对脚手架搭设人员没有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脚手架不是由专业架子工搭设,而由其他工种作业人员搭设;
(3)项目部检查不及时,验收不认真。

1.3规范要求:
(1)脚手架规范规定:①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②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③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地固定,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
150mm.
(2)脚手架作业层要在脚手架立杆内侧与脚手板之间设置1.2m高防护栏杆上下二道和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全封闭,脚手板下部应用安全平网兜底。

1.4防治措施:
(1)要认真落实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程序,脚手架搭设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交底和规范要求,搭设横向水平杆、铺设脚手板和设置作业层防护设施(2)要严格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9.0.1条: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规定的要求由取得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的专业架子工,铺设作业面脚手板,严禁将脚手架横向水平杆设置和脚手板铺设后交由其它非本专业人员作业。

克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

(3)脚手板下部安全平网的设置,脚手架一侧要牢固的绑扎在大横杆上。

建筑物一侧,要沿建筑物连续设置一道水平横杆,安全平网要牢固绑扎在水平横杆上,相邻两系绳,间距不得大于75cm.严禁把安全平网,搭挂在脚手架扣件上,或在建筑物钉一铁钉,栓一股铅丝搭挂。

(4)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要建立班组自检,完工交接检查和专职安全员检查的“三检”制度。

验收要履行
签字程序,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2.单排防护用脚手架改变用途直接用于外墙装饰,脚手架不符合规范要求。

2.1现象:
(1)脚手架横距大小不一,大的部位大于2m,脚手板铺设不满,小的部位小于50cm,放不下脚手板或仅能铺设单板无操作距离。

脚手板悬挑于脚手架外侧,密目网拆除,作业层外侧及下部无防护。

(2)直接于脚手架立杆步距当中向外或向里设置悬挑横向水平杆,铺设脚手板,外侧无防护。

2.2原因分析:
(1)项目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有麻痹思想,未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制度,无调整修改脚手架方案措施。

2.3标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略)
2.4防治措施:
项目负责人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制度。

根据脚手架的用途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脚手架设施调整方案。

一是调整修改脚手架;二是拆除防护架,从新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用途搭设新脚手架。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