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几何参数设计计算

齿轮几何参数设计计算
齿轮几何参数设计计算

第2章渐开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设计计算

2.1 概述

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是齿轮传动设计中最常用、最典型的设计,掌握其设计方法是齿轮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对于其它类型的传动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此重点讨论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的设计技术。

2.2 齿轮传动类型选择

直齿(无轴向力)

斜齿(有轴向力,强度高,平稳)

双斜齿(无轴向力,强度高,平稳、加工复杂)

2.3 齿轮设计的主要步骤

多级速比分配

单级中心距估算

齿轮参数设计

齿轮强度校核

齿轮几何精度计算

2.4 齿轮参数设计原则

(1) 模数的选择

模数的选择取决于齿轮的弯曲承载能力,一般在满足弯曲强度的条件下,选择较小的模数,对减少齿轮副的滑动率、増大重合度,提高平稳性有好处。但在制造质量没有保证时,应选择较大的模数,提高可靠性,模数増大对动特性和胶合不利。

模数一般按模数系列标准选取,对动力传动一般不小于2

对于平稳载荷:mn=(0.007-0.01)a

对于中等冲击:mn=(0.01-0.015)a

对于较大冲击:mn=(0.015-0.02)a

(2)压力角选择 an=20

大压力角(25、27、28、30)的优缺点:

优点:齿根厚度和渐开线部分的曲率半径增大,对接触弯曲强度有利。齿面滑动速度减小,不易发生胶合。根切的最小齿数减小。缺点:齿的刚度增大,重合度减小,不利于齿轮的动态特性。轴承所受的载荷增大。过渡曲线长度和曲率半径减小,应力集中系数增大。

小压力角(14.5、15、16、17.5、18)的优缺点:

优点:齿的刚度减小,重合度增大,有利于齿轮的动态特性。轴承所受的载荷减小。缺点:齿根厚度和渐开线部分的曲率半径减小,对接触弯曲强度不利。齿面滑动速度增大,易发生胶合。根切的最小齿数增多。

(3)螺旋角选择

斜齿轮螺旋角一般应优先选取整:10-13.

双斜齿轮螺旋角一般应优先选取:26-33.

螺旋角一般优先取整数,高速级取较大,低速级取较小。

考虑加工的可能性。

螺旋角增大的优缺点:

齿面综合曲率半径增大,对齿面接触强度有利。

纵向重合度增大,对传动平稳性有利。

齿根的弯曲强度也有所提高(大于15度后变化不大)。

轴承所受的轴向力增大。

齿面温升将增加,对胶合不利。

断面重合度减小。

(4)齿数的选择

最小齿数要求(与变位有关)

齿数和的要求

齿数互质要求

大于100齿的质数齿加工可能性问题(滚齿差动机构)

高速齿轮齿数齿数要求

增速传动的齿数要求

(5)齿宽和齿宽系数的选择

一般齿轮的齿宽由齿宽系数来确定,

φa=b/a φd=b/d1 φm=b/mn

φa=(0.2-0.4)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1)斜齿轮的基本参数 1)螺旋角,斜齿轮的齿廓曲面与其分度圆柱面相交的螺旋线的切线与齿轮轴线之间所夹的锐角,又称为斜齿轮分度圆柱的螺旋角,有左右旋之分,也有正负之别。 2)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 m n = m t cosβ 3)法面压力角与端面压力角的关系 tanα n = tanαt cosβ (2)斜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斜齿轮的几何尺寸是按其端面参数来进行计算的。(表10-5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公式)。 2.一对斜齿轮的啮合传动 (1)正确啮合的条件 一对斜齿轮的正确啮合的条件,除两个轮的模数及压力角应分别相等外,它们的螺旋角还必须相匹配,以保证两轮在啮合处的齿廓螺旋角相切。因此,一对斜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为: 1)两轮的螺旋角对于外啮合,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β1=-β2;对于内啮合,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即β1=β2。 2)两轮的法面模数及压力角应分别相等,m n1 = m n2,αn1 = αn2。又因相互啮合的两轮的螺旋角的绝对值相等,故其端面模数及压力角也分别相等,即m t1= m t2,αt1=αt2。 (2)斜齿轮传动的中心距 a = r1+ r2 = m n(z1 + z1)/(2cosβ)

(3)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斜齿轮传动的总重合度εγ为其端面重合度εα与轴面重合度εβ的两部分之和,即 εγ = εα + εβ 其中:εα是用其端面参数并按直齿轮重合度的计算公式来计算的;而εβ = B sinβ/(πm n) 。 3.斜齿轮的当量齿轮和当量齿数 (1)斜齿轮的当量齿轮,是指与斜齿轮法面齿形相当的直齿轮。即以斜齿轮的法面参数m n、α n、 h an*及c n*为参数,以z v ( z v = z/cos3β)为齿数所构造的直齿轮。该直齿轮的齿形就是相当该斜齿轮的法面齿形。 (2)斜齿轮的当量齿数:z v = z/cos3β。 4.斜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1)啮合性能好。其每对轮齿进入啮合和脱离啮合都是逐渐进行的,因而传动平稳、噪声小,所以啮合性能较好。同时这种啮合方式也减小了制造误差对传动的影响。 2)重合度大。这样就降低了每对轮齿的载荷,从而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并使传动平稳。 3)结构紧凑。斜齿标准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较直齿轮少。因此,采用斜齿轮传动可以得到更加紧凑的结构。 缺点:在运转时会产生轴向推力 5.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1)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为: 1) m n1 = m n2 , αn1= αn2 ; 2)Σ =|β1|±|β2|。

斜齿轮的参数及齿轮计算携带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斜齿轮的轮齿为螺旋形,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端面(下标以t表示)和垂直于齿廓螺旋面的法面(下标以n表示)上有不同的参数。斜齿轮的端面是标准的渐开线,但从斜齿轮的加工和受力角度看,斜齿轮的法面参数应为标准值。 1.螺旋角β 右图所示为斜齿轮分度圆柱面展开图,螺旋线展开成一直线,该直线与轴线的夹角β称为斜齿轮在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简称斜齿轮的螺旋角。 tanβ=πd/ps 对于基圆柱同理可得其螺旋角βb为: 所以有: 通常用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斜进行几何尺寸的计算。螺旋角β越大,轮齿就越倾斜,传动的平稳性也越好,但轴向力也越大。通常在设计时取。对于人子齿轮,其轴向力可以抵消,常取,但加工较为困难,一般用于重型机械的齿轮传动中。齿轮按其齿廓渐开螺旋面的旋向,可分为右旋和左旋两种。如何判断左右旋呢?测试一下? 2.模数 如图所示,pt为端面齿距,而pn为法面齿距,pn = pt·cosβ,因为p=πm, πmn 。mt·cosβ=: mn故斜齿轮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πmt·cosβ,=

压力角3.它们的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应分别相因斜齿圆柱齿轮和斜齿条啮合时,的关系可通过斜齿条得到。αtαn和端面压力角等,所以斜齿圆柱齿轮法面压力角上,∠在法面ACES在右图所示的斜齿条中,平面ABD在端面上,平面 ABC中,、角△ABD、△ACEJ及△ACB=90°。在直 BD=CE、,所以有:、 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的关系 :4.齿顶高系数及顶隙系数即顶隙也是相同的,无论从法向或从端面来看,轮齿的齿顶高都是相同的, 只要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中的各参数:5.斜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就完全适用于平行轴标准斜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看作端面参数,如下表所示:名称符号公式 分度圆直径d=mz=(mn/cosβ)z d 基圆直径db=dcosαt db 齿顶高ha=h*anmn ha 齿根高hf=(h*an+c*n)mn hf 全齿高h h=ha+hf(2h*an+c*n)mn 齿顶圆直径da da=d+2ha 中心距a=(d1+d2)/2=mn(z1+z2)/2cosβa 从表中可以看出,斜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螺旋角β有关。当一对斜齿轮的模数、的方法来凑配中心距。β齿数一定时,可以通过改变螺旋角.

弧齿锥齿轮几何参数设计

弧齿锥齿轮几何参数设计

————————————————————————————————作者: ————————————————————————————————日期: ?

第14章 弧齿锥齿轮的轮坯设计 14.1 弧齿锥齿轮的基本概念 14.1.1 锥齿轮的节锥 对于相交轴之间的齿轮传动,一般采用锥齿轮。锥齿轮有直齿锥齿轮和弧齿锥齿轮。弧齿锥齿轮副的形式如图14-1所示,与直齿锥齿轮相比,轮齿倾斜呈弧线形。但弧齿锥齿轮的节锥同直齿锥齿轮的节锥一样,相当于一对相切圆锥面作纯滚动,它是齿轮副相对运动的瞬时轴线绕齿轮轴线旋转形成的(图14-2)。两个相切圆锥的公切面成为齿轮副的节平面。齿轮轴线与节平面的夹角,即节锥的半锥角称为锥齿轮的节锥角δ1或δ2。两齿轮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锥齿轮副的轴交角∑。节锥任意一点到节锥顶点O 的距离称为该点的锥距R i ,节点P 的锥距为R 。因锥齿轮副两个节锥的顶点重合,则 21δδ+=∑ 大小轮的齿数之比称为锥齿轮的传动比 1 2 12z z i = (14-1) 小轮和大轮的节点半径r 1、r 2分别为 11sin δR r = 22sin δR r = (14-2) 它们与锥齿轮的齿数成正比,即 1 2 1212sin sin z z r r ==δδ (14-3) 传动比与轴交角已知,则节锥可惟一的确定,大、小轮节锥角计算公式为 ∑ +∑ = cos 1sin 12122i i tg δ 21δδ-∑= (14-4) 当0 90 =∑时,即正交锥齿轮 副,122i tg =δ 图14-2 锥齿轮的 (a) 左旋 图14-1 弧齿锥

齿轮几何参数设计计算

第2章渐开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设计计算 2.1 概述 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是齿轮传动设计中最常用、最典型的设计,掌握其设计方法是齿轮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对于其它类型的传动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此重点讨论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的设计技术。 2.2 齿轮传动类型选择 直齿(无轴向力) 斜齿(有轴向力,强度高,平稳) 双斜齿(无轴向力,强度高,平稳、加工复杂) 2.3 齿轮设计的主要步骤 多级速比分配 单级中心距估算 齿轮参数设计 齿轮强度校核 齿轮几何精度计算 2.4 齿轮参数设计原则 (1) 模数的选择 模数的选择取决于齿轮的弯曲承载能力,一般在满足弯曲强度的条件下,选择较小的模数,对减少齿轮副的滑动率、増大重合度,提高平稳性有好处。但在制造质量没有保证时,应选择较大的模数,提高可靠性,模数増大对动特性和胶合不利。 模数一般按模数系列标准选取,对动力传动一般不小于2 对于平稳载荷:mn=(0.007-0.01)a 对于中等冲击:mn=(0.01-0.015)a 对于较大冲击:mn=(0.015-0.02)a (2)压力角选择 an=20 大压力角(25、27、28、30)的优缺点:

优点:齿根厚度和渐开线部分的曲率半径增大,对接触弯曲强度有利。齿面滑动速度减小,不易发生胶合。根切的最小齿数减小。缺点:齿的刚度增大,重合度减小,不利于齿轮的动态特性。轴承所受的载荷增大。过渡曲线长度和曲率半径减小,应力集中系数增大。 小压力角(14.5、15、16、17.5、18)的优缺点: 优点:齿的刚度减小,重合度增大,有利于齿轮的动态特性。轴承所受的载荷减小。缺点:齿根厚度和渐开线部分的曲率半径减小,对接触弯曲强度不利。齿面滑动速度增大,易发生胶合。根切的最小齿数增多。 (3)螺旋角选择 斜齿轮螺旋角一般应优先选取整:10-13. 双斜齿轮螺旋角一般应优先选取:26-33. 螺旋角一般优先取整数,高速级取较大,低速级取较小。 考虑加工的可能性。 螺旋角增大的优缺点: 齿面综合曲率半径增大,对齿面接触强度有利。 纵向重合度增大,对传动平稳性有利。 齿根的弯曲强度也有所提高(大于15度后变化不大)。 轴承所受的轴向力增大。 齿面温升将增加,对胶合不利。 断面重合度减小。 (4)齿数的选择 最小齿数要求(与变位有关) 齿数和的要求 齿数互质要求 大于100齿的质数齿加工可能性问题(滚齿差动机构) 高速齿轮齿数齿数要求 增速传动的齿数要求 (5)齿宽和齿宽系数的选择 一般齿轮的齿宽由齿宽系数来确定, φa=b/a φd=b/d1 φm=b/mn φa=(0.2-0.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12.3.1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符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4554.jpg

12.3.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1 模数 齿轮圆周上轮齿的数目称为齿数,用z表示。根据齿距的定义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 压力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 齿数 4 齿顶高系数 h a =h a *m (h a *=1) 5 顶隙系数 c=c*m (c*=0.25) h f =(h a *+c*)m 全齿高 h=h a +h f =(2h a *+c*)m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标准齿轮是指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的齿轮。 表12-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 内齿轮与齿条 图示为一内齿圆柱齿轮,内齿轮的轮齿是分布在空心圆柱体的内表面上。与外齿轮相比有下列几个不同点: 1)内齿轮的齿厚相当于外齿轮的齿槽宽,内齿轮的齿槽宽相当于外齿轮的齿厚。 2)内齿轮的齿顶圆在它的分度圆之内,齿根圆在它的分度圆以外。 图示为一齿条,它可以看作齿轮的一种特殊型式。与齿轮相比有下列两个主要特点: 1)由于齿条的齿廓是直线,所以齿廓上各点的法线是平行的;传动时齿条是直线移动的,故各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齿条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也都相同,等于齿廓的倾斜角。 2)与分度线相平行的各直线上的齿距都相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齿轮几何尺寸计算[1]

齿轮基本知识 1、 齿顶圆d a :由齿顶所确定的圆。 2、 齿槽:相临两齿之间的空间。 3、 齿根圆d f :齿槽底部所确定的圆。 4、 分度圆d :齿轮某一圆周上的比值π k p 规定为标准值,并使该圆上的压力角也为标准值,这个圆为分度圆。 5、 模数m :分度圆上齿距P 对π的比值。m=π p 6、 齿顶:在齿轮上介于齿顶圆和分度圆之间的部分。 7、 齿根:介于齿根圆和分度圆之间的部分。 8、 全齿高h :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齿轮的径向高度。 9、渐开线圆柱齿轮基准齿形及齿形参数 ⑴ 齿形角α:α=20° ⑵ 齿顶高h a :h a =m ,齿顶高系数h a *=1 ⑶ 工作齿高h ′:h ′=2m ⑷ 齿距P :P=πm ⑸ 径向间隙c :c=0.25m ,径向间隙系数c *=0.25 ⑹ 齿根圆半径ρf :0.38m

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一、 斜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1、法向齿距P n :P n = P t cos β 式中:P t —端面齿距 β—螺旋角,8°~20° 2、法向模数m n :m n = m t cos β 式中:m t —端面模数 3、端面压力角αt :αt =arctg β αcos n tg ,αn 为标准值20° 4、分度圆直径:d 1= m t Z 1=βcos 1Z m n ,d 2= m t Z 2=β cos 2Z m n 5、齿顶高h a :h a =m n 6、齿根高h f :h f =1.25m n 7、齿顶间隙c :c=h f -h a =0.25m n 8、中心距a :a= 221d d +=2)(21Z Z m t +=β cos 2) (21Z Z m n + 二、 圆锥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1、 模数m :以大端模数为标准 2、 传动比i :i= 1 2 Z Z =tg δ2=ctg δ1,单级i <6~7 3、 分度圆锥角:δ2=arctg 1 2 Z Z ,δ1=90°-δ2 4、 分度圆直径:d 1=mZ 1,d 2=mZ 2 5、 齿顶高:h a =m 6、 齿根高:h f =1.2m

实验7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测定与分析

实验7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测定与分析 7.1 实验目的 1. 掌握运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 2. 通过测量和计算,熟练掌握齿轮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渐开线性质。 7.2 实验设备和工具 1. 一对齿轮(齿数为奇数和偶数的各一个); 2. 游标卡尺(游标读数值不大于0.05mm ); 3. 渐开线函数表、计算工具(学生自备)。 7.3 实验原理和方法 单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 、模数m 、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 a h 、顶隙系数* c 、变位系数x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的基本参数有:啮合角α'、中心距a 。 本实验用游标卡尺来测量轮齿,并通过计算得出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其原理如下: 1. 确定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 图7.1 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测量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计算如下:如图7.1所示,若卡尺跨n 个齿,其公法线长度为 b b n s p n l +-=)1( 同理,若卡尺跨1+n 个齿,其公法线长度则应为 b b n s np l +=+1 所以 b n n p l l =-+1 (7.1) 又因απαcos cos m p p b == 所以 απc o s b p m = (7.2) 式中b p 为齿轮基圆齿距,它由测量得到的公法线长度n l 和1+n l 代入式(7.1)求得。α可能是 15,也 可能是 20,故分别用 15和 20代入式(7.2)算出模数,取模数最接近标准值的一组m 和α,即为所求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 为了使卡尺的两个卡脚能保证与齿廓的渐开线部分相切,所需的跨齿数n 按下式计算

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教案

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课题: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的名称的代号,基本参数 重点:基本参数 难点:基本参数 教学方法:讲解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渐开线齿廓 新授: 一、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的名称的代号 1、端平面 在圆柱齿轮上,垂直于齿轮轴线的表面 2、齿顶圆柱面、齿顶面。 圆柱齿轮的齿顶曲面称为齿顶圆柱面。 d 在圆柱齿轮上,其齿顶圆柱面与端平面的交线称为齿顶圆。a 3、齿根圆柱面、齿根面。 圆柱齿轮的齿根曲面称为齿根圆柱面。 d 在圆柱齿轮上,其齿根圆柱面与端平面的交线称为齿根圆。f 4、分度圆柱面、分度圆。 圆柱齿轮的分度曲面称为分度圆柱面。 在圆柱齿轮上,其分度圆柱面与端平面的交线称为分度圆。d 5、齿宽。 齿轮的有齿的部分沿分度圆柱面的直母线方向量度的宽度称为齿宽。b 6、端面齿距。 p 7、端面齿厚。 s 8、端面齿槽宽。 e 9、齿顶高。 h a 10、齿根高。 h f 二、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1、齿数z 一个齿轮的轮齿总数叫做齿数 2、模数m 齿距除以圆周率π所得到的商称为模数。单位为mm。 模数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中最基本的一个参数。 模数的大小反映了齿距的大小,也就是反映了轮齿的大小。 3、齿形角 对于渐开线齿轮,通常所说的齿形角是指分度圆上的齿形角。 α =20 ?

4、齿顶高系数*a h 齿顶高与模数之比值称为齿顶高系数。 m h h a a *=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顶高系数1*=a h 5、顶隙系数*c 一齿轮的齿顶与另一齿轮的槽底间的径向间隙,称为顶隙。 m c c *= 所以: m c h c h h a a f )(**+=+=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顶隙系数25.0*=c 。 小结:基本参数 作业:P71 课题: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二) 教学目的和要求: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重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难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解 计划课时:2课时 三、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采用标准模数m ,齿形角?=20α,齿顶高系数1* =a h ,顶隙系数25.0*=c ,端面齿厚s 等于端面齿槽宽e 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称为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简称标准直齿轮。 标准直齿轮几何要素的名称、代号、定义和计算公式 参见教材P48表3-5 例1:一对相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数1224,40z z ==,模数5m mm =。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距,齿厚,齿顶高,齿根高和中心距。 解:略(详细板书) 例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36z =,顶圆直径304a d mm =。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根圆直径,齿距以及齿高。 例3: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副,其传动比3i =,主动齿轮转速1750/min n r =,中心距240a mm =,模数5m mm =。试求从动轮转速以及两齿轮齿数和。 练习1: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42z =,齿顶圆直径264a d mm =。试确定其分度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9.9.2◆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斜齿轮的轮齿为螺旋形,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端面(下标以t表示)和垂直于齿廓螺旋面的法面(下标以n表示)上有不同的参数。斜齿轮的端面是标准的渐开线,但从斜齿轮的加工和受力角度看,斜齿轮的法面参数应为标准值。 1.螺旋角β 右图所示为斜齿轮分度圆柱面展开图,螺旋线展开成一直线,该直线与轴线的夹角β称为斜齿轮在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简称斜齿轮的螺旋角。 tanβ=πd/ps 对于基圆柱同理可得其螺旋角βb 为: 所以有: ...(9-9-01) 通常用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斜进行几何尺寸的计算。螺旋角β越大,轮齿就越倾斜,传动的平稳性也越好,但轴向力也越大。通常在设计时取。对于人子齿轮,其轴向力可以抵消,常取,但加工较为困难,一般用于重型机械的齿轮传动中。 齿轮按其齿廓渐开螺旋面的旋向,可分为右旋和左旋两种。如何判断左右旋呢?测试一下? 2.模数 如图所示,pt为端面齿距,而pn为法面齿距,pn = pt·cosβ,因为p=πm, πmn=πmt·cosβ,故斜齿轮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 mn=mt·cosβ。 3.压力角 因斜齿圆柱齿轮和斜齿条啮合时,它们的法面压力 角和端面压力角应分别相等,所以斜齿圆柱齿轮法 面压力角αn和端面压力角αt的关系可通过斜齿条 得到。在右图所示的斜齿条中,平面ABD在端面 上,平面ACE在法面S上,∠ACB=90°。在直角 △ABD、△ACEJ及△ABC中, 、 、 、BD=CE, 所以有: ... (9-9-03) >>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的关系<< 4.齿顶高系数及顶隙系数: 无论从法向或从端面来看,轮齿的齿顶高都是相同的,顶隙也是相同的,即

斜齿轮的参数及齿轮计算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转载) 狂人不狂收录于2007-04-18 阅读数:1093 收藏数:2 公众公开 原文来源 我也要收藏以文找文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 9.9.2◆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斜齿轮的轮齿为螺旋形,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端面(下标以t表示)和垂直于齿廓螺旋面的法面(下标以n表示)上有不同的参数。斜齿轮的端面是标准的渐开线,但从斜齿轮的加工和受力角度看,斜齿轮的法面参数应为标准值。 1.螺旋角β 右图所示为斜齿轮分度圆柱面展开图,螺旋线展开成一直线,该直线与轴线的夹角β称为斜齿轮在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简称斜齿轮的螺旋角。 tanβ=πd/ps 对于基圆柱同理可得其螺旋角βb 为: 所以有: ...(9-9-01) 通常用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斜进行几何尺寸的计算。螺旋角β越大,轮齿就越倾斜,传动的平稳性也越好,但轴向力也越大。通常在设计时取。对于人子齿轮,其轴向力可以抵消,常取,但加工较为困难,一般用于重型机械的齿轮传动中。齿轮按其齿廓渐开螺旋面的旋向,可分为右旋和左旋两种。如何判断左右旋呢? 测试一下? 2.模数 如图所示,pt为端面齿距,而pn为法面齿距,pn = pt·cosβ,因为p=πm, πmn=πmt·cosβ,故斜齿轮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 mn=mt·cosβ。 3.压力角 因斜齿圆柱齿轮和斜齿条啮合时,它们的法面压力 角和端面压力角应分别相等,所以斜齿圆柱齿轮法 面压力角αn和端面压力角αt的关系可通过斜齿条 得到。在右图所示的斜齿条中,平面ABD在端面 上,平面ACE在法面S上,∠ACB=90°。在直角 △ABD、△ACEJ及△ABC中, 、 、、 BD=CE,所以有: ... (9-9-03) >>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的关系<<

齿轮计算公式

由齿轮各部分名称的定义可以得到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如(外齿轮): 分度圆直径d=mz 基圆直径db=dcosα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详见付表

圆柱齿轮根据轮齿的方向,可分为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和人字齿圆柱齿轮。这里主要介绍直齿圆柱齿轮。 图2 齿轮工作图 在投影为非圆的外形视图中,齿根线与齿顶线在啮合区内均不画出,而节线用粗实线表示。

图3圆柱齿轮的画法 a)直齿(外形视图) b)直齿(全剖) c)斜齿(半剖) d)人字齿(局部剖)(1)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 图4a为互相啮合的两齿轮的一部分;图4b为单个齿轮的投影图。 l)节圆直径d’、分度圆直径 d——连心线 O 1O 2 上两相切的圆称为节圆。 对单个齿轮而言,作为设计、制造齿轮时进行各部分尺寸计算的基准圆,也是分齿的圆,称为分度圆。标准齿轮d=d’。 图4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 a)啮合图b)单个齿轮图 2)齿顶圆直径d a —通过轮齿顶部的圆,称为齿顶圆。 3)齿根圆直径d f —通过齿槽根部的圆,称为齿根圆。 4)齿顶高h a 齿根高h f 齿高h—齿顶圆与分度圆的径向距离称为齿顶高;分 度圆与齿根圆的径向距离称为齿根高;齿顶圆与齿根圆的径向距离称为齿高。其 尺寸关系为:h=h a +h f 5)齿厚s、槽宽e、齿距p——每个轮齿在分度圆上的弧长称为齿厚;每个齿槽在分度圆上的孤长称为槽宽;相邻两齿廓对应点间在分度圆上的弧长称为齿

距。两啮合齿轮的齿距必须相等。齿距p、齿厚S、槽宽e间的尺寸关系为:p=s+e,标准齿轮的s=e。 6)模数——若以Z表示齿轮的齿数,则:分度圆周长=πd=zp,即d=zp/π。令p/π=m,则d=mz式中。称为模数。因为两齿轮的齿距p必须相等,所以它们的模数也相等。 为了齿轮设计与加工的方便,模数的数值已标准化。如表1所列。模数越大,轮齿的高度、厚度也越大,承受的载荷也越大,在相同条件下,模数越大,齿轮也越大。 表1 标准模数(GB1357—78) 注:选用模数时应选用第一系列:其次选用第二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 7)压力角α——在两齿轮节圆相切点P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即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公切线(即P点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称啮合角。对单个齿轮即为齿形角。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 8)中心距a——两啮合圆柱齿轮轴线间的最短距离a=m(Z 1+Z 2 )/2。 9)传动比i——主动齿轮的转速n 1与从动齿轮的转速n 2 之比,即n 1 /n 2 。因 为n 1Z 1 =n 2 Z 2 , 故可得i=n 1/n 2 =Z 2 /Z 1 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其模数、压力角必须相等。 (2)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尺寸关系 齿轮的模数与各部分的尺寸都有重要关系,其计算公式见表2 表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尺寸计算公式

齿轮参数及基本几何计算

教 学 设 计 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课题: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的名称的代号,基本参数 重点:基本参数 难点:基本参数 教学方法:讲解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渐开线齿廓 新授: 一、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的名称的代号 1、端平面

在圆柱齿轮上,垂直于齿轮轴线的表面 2、齿顶圆柱面、齿顶面。 圆柱齿轮的齿顶曲面称为齿顶圆柱面。 在圆柱齿轮上,其齿顶圆柱面与端平面的交线称为齿顶圆。a d 3、齿根圆柱面、齿根面。 圆柱齿轮的齿根曲面称为齿根圆柱面。 在圆柱齿轮上,其齿根圆柱面与端平面的交线称为齿根圆。f d 4、分度圆柱面、分度圆。 圆柱齿轮的分度曲面称为分度圆柱面。 在圆柱齿轮上,其分度圆柱面与端平面的交线称为分度圆。d 5、齿宽。 齿轮的有齿的部分沿分度圆柱面的直母线方向量度的宽度称为齿宽。b 6、端面齿距。 p 7、端面齿厚。 s 8、端面齿槽宽。 e 9、齿顶高。 h a 10、齿根高。 h f 二、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1、齿数z 一个齿轮的轮齿总数叫做齿数 2、模数m 齿距除以圆周率 所得到的商称为模数。单位为mm。 模数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中最基本的一个参数。

模数的大小反映了齿距的大小,也就是反映了轮齿的大小。 3、齿形角 对于渐开线齿轮,通常所说的齿形角是指分度圆上的齿形角。 ?=20α 4、齿顶高系数* a h 齿顶高与模数之比值称为齿顶高系数。 m h h a a * =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顶高系数1* =a h 5、顶隙系数*c 一齿轮的齿顶与另一齿轮的槽底间的径向间隙,称为顶隙。 m c c *= 所以: m c h c h h a a f )(** +=+=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顶隙系数25.0*=c 。 小结:基本参数 作业:布置 课题: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二) 教学目的和要求: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重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难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解 计划课时:1课时 三、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弧齿锥齿轮几何参数设计

第14章 弧齿锥齿轮的轮坯设计 14.1 弧齿锥齿轮的基本概念 14.1.1 锥齿轮的节锥 对于相交轴之间的齿轮传动,一般采用锥齿轮。锥齿轮有直齿锥齿轮和弧齿锥齿轮。弧齿锥齿轮副的形式如图14-1所示,与直齿锥齿轮相比,轮齿倾斜呈弧线形。但弧齿锥齿轮的节锥同直齿锥齿轮的节锥一样,相当于一对相切圆锥面作纯滚动,它是齿轮副相对运动的瞬时轴线绕齿轮轴线旋转形成的(图14-2 )。两个相切圆锥的公切面成为齿轮副的节平面。齿轮轴线与节平面的夹角,即节锥的半锥角称为锥齿轮的节锥角δ1或δ2。两齿轮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锥齿轮副的轴交角∑。节锥任意一点到节锥顶点O 的距离称为该点的锥距R i ,节点P 的锥距为R 。因锥齿轮副两个节锥的顶点重合,则 21δδ+=∑ 大小轮的齿数之比称为锥齿轮的传动比 1 2 12z z i = (14-1) 小轮和大轮的节点半径r 1、r 2分别为 11sin δR r = 22sin δR r = (14-2) 它们与锥齿轮的齿数成正比,即 1 2 1212sin sin z z r r ==δδ (14-3) 传动比与轴交角已知,则节锥可惟一的确定,大、小轮节锥角计算公式为 ∑ +∑ = cos 1sin 12122i i tg δ 21δδ-∑= (14-4) 当0 90=∑时,即正交锥齿轮副,122i tg =δ 14.1.2弧齿锥齿轮的旋向与螺旋角 1.旋向 弧齿锥齿轮的轮齿对母线的倾斜方向称为旋向,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图14-3)。面对轮齿观察,由小端到大端顺时针倾斜者为右旋齿轮(图14-3b ),逆时针倾斜者则为左旋齿(图14-3a )。大小轮的旋向相 图14-2 锥齿轮的节锥与节面 (a) 左旋 (b) 右旋 图14-3 弧齿锥齿轮的旋向 图14-1 弧齿锥齿轮副

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

齿轮基本参数概念和参数计算 ----------项子澄6-11于五征 前言 齿抡中主要数学基础是几何,三角和解析几何,还有一点微积分,所以无需高深的数学.只有研究螺旋伞齿时才需要.但它很繁琐,要对各参数的相互关系有很清晰的几何概念并非易事.有人一直从事齿变速箱设计数十年,他能按公式计算齿轮但他对齿轮的概念很不清晰.一旦遇到计算矛盾就难着手分析.这次讲课重在概念和实用及与概念有关的公式推导.我对所讲到的所有公式都进行过推导如有要深入研究可问我.再有欢迎课堂中提问希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一,渐开线形成原理(图一) 如图一可看作一条绳子的端点绕圆r b展开,或一根竿子在圆r b上滚动其端点的轨迹.如A⌒K⌒E即为渐开线. r b圆(NO)即为基圆..图中α角为啮合角(压力角),φ为渐开线展开角, θ为渐开线函数角,.KN为K点的曲率半径ρ..以上几个参数非重要.请注意它们角度关系 r b----------基圆 α-----压力角 φ-----渐开线展开角, θ-----渐开线函数角 ρ(如图KN)----- K点的曲率半径=N⌒A

二, 渐开线性质(图二) 1, 2,渐开线上任何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r b 3,渐开线形状只取决于基圆r b的大小 4,当基圆r b=∞时渐开线为直线∴可用齿条刀具加工齿轮 5,ρ=kN-----是K点的曲率半径, ρ=kN-=N⌒A弧长 6,一对渐开线齿啮合的充分和必要的条件是它们的基节相等.(见图三,以后节讲) 7,所谓变位齿轮就是其齿形在渐开线上选用不同的区段.(见图三,在下一节讲) 三, 渐开线方程 因极坐标方便直观我们只讲极坐标方程.(如图二) 以O为座标原点,由⊿ONK可得 r k=OK= r b/Cosαk---------------(1) 式中r b = ON, r k =OK θk=tgαk-αk---------------(2) (从直观可见, 当用弧度表示θk和αk时即得此式(证明:θk=φK-αk∵长度NK= N⌒A弧长∴, N⌒A弧度= (N⌒A弧长/ r b-) = (NK/ r b)= tgαk) θk称为渐开线角θk=invαk= tgαk-αk-.这是个超越函数. inv是involute 的缩写invαk称为渐开线函数亦可得ρ= r b tgαk------------------(1)’ 三渐开线齿轮基本知识 1分类 斜齿轮 (1)圆柱齿轮直齿轮 蜗轮蜗杆 直锥齿轮

齿轮几何全参数设计计算

第2 章渐开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设计计算 2.1 概述 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是齿轮传动设计中最常用、最典型的设计,掌握其设计方法是齿轮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对于其它类型的传动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此重点讨论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的设计技术。 2.2 齿轮传动类型选择 直齿(无轴向力)斜齿(有轴向力,强度高,平稳)双斜齿(无轴向 力,强度高,平稳、加工复杂) 2.3 齿轮设计的主要步骤 多级速比分配单级中心距估算齿轮参数设计齿轮强度校核齿轮几何精度计算 2.4 齿轮参数设计原则 (1)模数的选择 模数的选择取决于齿轮的弯曲承载能力,一般在满足弯曲强度的条件下, 选择较小的模数,对减少齿轮副的滑动率、増大重合度,提高平稳性有好处。 但在制造质量没有保证时,应选择较大的模数,提高可靠性,模数増大对动特 性和胶合不利。 模数一般按模数系列标准选取,对动力传动一般不小于2 对于平稳载荷:mn=(0.007-0.01)a 对于中等冲击:mn=(0.01-0.015)a 对 于较大冲击:mn=(0.015-0.02)a 2)压力角选择an=20 大压力角(25、27、28、30)的优缺点: 优点:齿根厚度和渐开线部分的曲率半径增大,对接触弯曲强度有利。齿面滑动速度减小,不易发生胶合。根切的最小齿数减小。缺点:齿的刚度增大,重合度减小,不利于齿轮的动态特性。轴承所受的载荷增大。过渡曲线长

度和曲率半径减小,应力集中系数增大。 小压力角(14.5 、15、16、17.5、18)的优缺点:优点:齿的刚度减小,重合度增大,有利于齿轮的动态特性。轴承所受的载荷减小。缺点:齿根厚度和渐开线部分的曲率半径减小,对接触弯曲强度不利。齿面滑动速度增大,易发生胶合。根切的最小齿数增多。 (3)螺旋角选择斜齿轮螺旋角一般应优先选取整:10-13. 双斜齿轮螺旋角一般应优先选取:26-33. 螺旋角一般优先取整数,高速级取 较大,低速级取较小。考虑加工的可能性。 螺旋角增大的优缺点: 齿面综合曲率半径增大,对齿面接触强度有利。纵向重合度增大,对传 动平稳性有利。齿根的弯曲强度也有所提高(大于15 度后变化不大) 轴承所受的轴向力增大。齿面温升将增加,对胶合不利。 断面重合度减小。 4)齿数的选择 最小齿数要求(与变位有关) 齿数和的要求 齿数互质要求 大于100 齿的质数齿加工可能性问题(滚齿差动机构)高速齿轮 齿数齿数要求增速传动的齿数要求 5)齿宽和齿宽系数的选择 一般齿轮的齿宽由齿宽系数来确定,φa=b/a φ d=b/d1 φm=b/mn φa=(0.2-0.4) 齿宽系数φd 取值:齿轮对称分布φd 最大值1.1-1.4 齿轮非对称分布φd 最大值0.9-1.1 齿轮悬臂结构φd 最大值0.6-0.8 注意:齿宽系数比较大时注意偏载问题。齿轮悬臂结构不宜取较大的齿宽系 数 6)齿顶高系数ha=1

齿轮参数测定

实验三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应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 2. 通过测量和计算,熟练掌握有关齿轮各几何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渐开线性质的知识。 二.设备和工具 1.齿轮一对(齿轮为奇数和偶数的各一个); 2.游标卡尺(游标读书值不大于0.05mm ) 3.渐开线函数表(自备)。 4.计算工具(自备)。 三.原理和方法 单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 ,模数m,压力角ɑ,齿顶高系数* a h ,顶隙系数* c ,变位系数x 。 本实验是用游标卡尺来测量齿轮,并且通过计算得出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其原理和方法如下: 1. 确定齿轮的模数m 和压力角ɑ。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的计算如下:如图3-1所示,若卡尺跨n 个齿,其公法线长度为: n l =(n-1)b p +b s 同理,若卡尺跨n+1个齿,其公法线长度则应为:

1+n l =n b p +b s 所以 1+n l -n l =b p ………………………………………………(3—1) 又因 b p =pcos а=πmcos а 所以 m=b p /πcos а……………………………………………(3—2) 式中b p 为齿轮基圆周节,它由测量得的公法线长n l 和1+n l 代表式(3—1)求得。压力角а可能是15°,也可能是20°,固分别用15°和20°代入式(3—2)算出两个模数,取其模数最接近标准值的一组m 和а,即为所求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 为了使卡尺的两个卡脚能保证与齿廓的渐开线部分相切,所需的跨齿数n 按下式计算: n= 180 α Z+0.5………………………………………………………(3—3) 根据基圆的的齿厚公式 b p =scos а+2b r inv а=m(π/2+2xtg а)cos а+2b r inv а 得 x=( α cos m s b -π/2-zinva)/2tga …………………………………………(3—4) 式中b s 可由以上公法线长度公式求得,即 b s =1+n l -n b p …………………………………………………(3—5) 将式(3—5)代入式(3—4)即可求出变位系数x. 3. 确定齿轮的齿顶高系数*a h 和顶隙系数* c (本实验不考虑齿顶降低系数)。 根据齿轮齿根高的计算公式 f h = 2 f d mz -…………………………………………………(3—6) f h =m(* a h +* c -x)………………………………………(3—7) 式(3—6)中f d 为齿根圆直径,其测法见下文。设f d 已知,则在式(3—7)中,只有 *a h 、*c 未知,将两系数的两组值分别代入式(3—7),则使等式最接近成立的一组值为 所求值。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第三十一讲下一讲 学时:2学时 课题:第十二章齿轮传动 12.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目的任务: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重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 难点:模数公法线 教学方法:利用动画演示各种齿轮传动,以及渐开线齿轮啮合特点。 12.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12.3.1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符号

12.3.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1 模数 齿轮圆周上轮齿的数目称为齿数,用z表示。根据齿距的定义知 2 压力角

3 齿数 4 齿顶高系数 h a =h a *m (h a *=1) 5 顶隙系数 c=c*m (c*=0.25) h f =(h a *+c*)m 全齿高 h=h a +h f =(2h a *+c*)m 标准齿轮是指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的齿轮。 表12-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4. 内齿轮与齿条 图示为一内齿圆柱齿轮,内齿轮的轮齿是分布在空心圆柱体的内表面上。与外齿轮相比有下列几个不同点: 1)内齿轮的齿厚相当于外齿轮的齿槽宽,内齿轮的齿槽宽相当于外齿轮的齿厚。 2)内齿轮的齿顶圆在它的分度圆之内,齿根圆在它的分度圆以外。 图示为一齿条,它可以看作齿轮的一种特殊型式。与齿轮相比有下列两个主要特点: 1)由于齿条的齿廓是直线,所以齿廓上各点的法线是平行的;传动时齿条是直线移动的,故各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齿条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也都相同,等于齿廓的倾斜角。 2)与分度线相平行的各直线上的齿距都相等。

齿轮几何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 速比 1 2 z z u = 扭矩 {}{}{}min 9549r kw Nm n P T = 参考中心距 ()βcos 221z z m a n d += 分度圆模数(端面) βcos /n t m m = 分度圆压力角(端面) βααcos /tan tan n t = 或 ()r r b t /arccos =α 节圆压力角(端面) ()w b wt r r /arccos =α 节圆压力角(法面) w wn wt βααcos /tan tan = 齿顶压力角(端面) ()a b at r r /arccos =α 有效终止圆压力角(端面) ()Fa b Fat r r /arccos =α (其他各圆压力角及端面法面间的转换可参考上面两个公式,注意直径和螺旋角对应) 基圆螺旋角 t b αββcos tan tan = 节圆螺旋角 wt w b αββcos tan tan = (基圆是计算的基础,其他同理) 有效终止圆螺旋角 Fat a b αββcos tan tan = 分度圆直径 βcos /n t zm zm d == 基圆直径 t b d d αcos = 工作节圆直径 1 21 21 += z z a d w w 12212+=z z a d w w 齿顶圆直径 a a h d d 2+= 齿顶高 )(*n a n a x h m h += 齿根圆直径 f f h d d 2-= 齿根高 )(*n f n f x h m h -=

有效终止圆直径 k a Fa h d d 2-= (k h 齿顶倒角) 啮合起始点直径 212 22 22 2 21 sin 2b b Fa wt w Nf d d d z z a d +??? ? ? ?--=α ()222 21 21 2sin 2b b Fa wt w Nf d d d a d +--= α 有效起始圆直径 (标准21771 P58) 有效齿宽 k F b b b 2-= (k b 端面倒角) 工作齿宽 ()21,min F F w b b b = 分度圆齿距(法面) ()pi m p n n = 分度圆齿距(端面) β cos /()n t t p pi m p == 基圆齿距(法面) n n bn p p αcos = 基圆齿距(端面) b bn bt p p βcos /= 或 t t bt p p αcos = 分度圆齿厚(法面) )tan 22 () (n n n x pi m s α+= 分度圆齿厚(端面) β cos /n t s s = 任意圆(直径为y d )齿厚(端面) )(/t ty y y t ty inv inv d d d s s αα--= 任意圆(直径为y d )齿厚(法面) y yt yn s s βcos = 节圆线速度 1000*60*2() 2pi n d r v w w w ==ω 齿顶圆线速度 1000 *60*2() 2pi n d r v Fa Fa a ==ω (用有效终止圆直径) 啮合终止圆滑动速度 211111gf a ga u g v νω=?? ? ??+= (标准21771 P43) 啮合起始圆滑动速度 2111 11ga f gf u g v νω=?? ? ??+=

齿轮几何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几何参数计算公式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 速比 1 2 z z u = 扭矩 {}{}{}min 9549 r kw Nm n P T = 参考中心距 ()βcos 221z z m a n d += 分度圆模数(端面) βcos /n t m m = 分度圆压力角(端面) βααcos /tan tan n t = 或 ()r r b t /arccos =α 节圆压力角(端面) ()w b wt r r /arccos =α 节圆压力角(法面) w wn wt βααcos /tan tan = 齿顶压力角(端面) ()a b at r r /arccos =α 有效终止圆压力角(端面) ()Fa b Fat r r /arccos =α (其他各圆压力角及端面法面间的转换可参考上面两个公式,注意直径和螺旋角对应) 基圆螺旋角 t b αββcos tan tan = 节圆螺旋角 wt w b αββcos tan tan = (基圆是计算 的基础,其他同理) 有效终止圆螺旋角 Fat a b αββcos tan tan = 分度圆直径 βcos /n t zm zm d == 基圆直径 t b d d αcos =

工作节圆直径 121 21 +=z z a d w w 122 12 +=z z a d w w 齿顶圆直径 a a h d d 2+= 齿顶高 )(*n a n a x h m h += 齿根圆直径 f f h d d 2-= 齿根高 )(*n f n f x h m h -= 有效终止圆直径 k a Fa h d d 2-= (k h 齿顶倒角) 啮 合起 始 点 直径 212 22 22 2 21 sin 2b b Fa wt w Nf d d d z z a d +??? ? ? ?-- =α ()222 21 21 2sin 2b b Fa wt w Nf d d d a d +--= α 有效起始圆直径 (标准21771 P58) 有效齿宽 k F b b b 2-= (k b 端面倒角) 工作齿宽 ()21,min F F w b b b = 分度圆齿距(法面) ()pi m p n n = 分度圆齿距(端面) β cos /()n t t p pi m 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