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常考知识点

合集下载

绿色化学——精选推荐

绿色化学——精选推荐

绿⾊化学绿⾊化学的定义及其特点绿⾊化学⼜称环境⽆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洁净化学。

利⽤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法,从根源上根除污染;研究环境友好的新原料、新反应、新过程、新产品,实现环境化⼯与⽣态协调发展;减少甚⾄消灭对⼈类健康、社区安全、⽣态环境的有害原料、催化剂、溶剂、助剂、产物、副产物的使⽤和⽣产。

特点:绿⾊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促进⾃然⽣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绿⾊化学是要求合理利⽤资源和能源、降低⽣产成本、实现资源使⽤的“减量化、在再使⽤、再循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途径。

绿⾊化学的基本特点是: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每个原⼦,实现零排放。

1、绿⾊化学反应的主要任务寻找⽆害化学合成;尽量减少化学合成中得有毒原料和有毒产物;设计安全化学品;使化学品在被期望功能得以实现的同时,将其毒性降到最低;使⽤安全溶剂和助剂,尽可能不使⽤助剂采⽤⽆毒⽆害的溶剂代替挥发性有毒有机物作溶剂反应原⼦转化率⾼2、举例说明绿⾊化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设计安全有效的⽬标分⼦:构效关系。

设计安全有效化学品主要包括如下两个⽅⾯的内容:①新的安全有效化学品的设计;②对已有的有效但不安全的分⼦进⾏重新设计。

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原料,如:(1)⽤⼆氧化碳代替有毒有害的光⽓⽣产聚氨酯:RNH2 + CO2-> RNHCOOR1(2)亚氨基⼆⼄酸⼆钠的⽣产采⽤新⼯艺消除有毒氢氰酸的使⽤:HOCH2CH2NHCH2CH2OH + 2NaOH (铜催剂)=NaOOCH2CH2NHCH2CH2OONa + 4H2寻找安全有效的合成路线:要符合原⼦经济性原理。

要考虑到产品的性能优良,价格低廉,⼜要使产⽣的废物和副产物少,对环境⽆害,可利⽤计算机来进⾏辅助设计。

寻找新的转化⽅法:①催化等离⼦体⽅法;②电化学⽅法;③光化学及其他辐射⽅法;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条件:(1)寻找安全有效地催化剂①活性组分的负载化②⽤固体酸代替液体酸;(2)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介质①采⽤超临界流体作为反应介质②⽔作溶剂的两相催化法。

高中化学氯知识点

高中化学氯知识点

高中化学氯知识点气态氯单质俗称氯气,液态氯单质俗称液氯。

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

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化学氯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氯知识点①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使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

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拓展1、氯水:氯水为黄绿色,所含Cl2有少量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其主要溶质是Cl2。

新制氯水含Cl2、H2O、HClO、H+、Cl-、ClO-、OH-等微粒拓展2、次氯酸:次氯酸(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形式存在。

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漂白)的易分解(分解变成HCl和O2)的弱酸。

拓展3、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Cl2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须和酸(或空气中CO2)作用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作用。

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
无毒无害原料 可再生资源
原子经济反应
环境友好产品 回归自然
废物回收利用
无毒无害 催化剂
无毒无害 溶剂
基本原理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
一、绿色化学的12条原理 1、预防:防止产生废弃物比在它产生后再处理或清除更好。 2、原子经济性:合成方法应设计成能将所有的起始物质嵌入
到最终产物中; 3、无害的化学合成:反应中使用和生成的物质应对人类健康
和环境无毒或毒性很小; 4、设计无危险的化学品:设计的化学产品应在保护原有功效
的同时尽量使其无毒或毒性很小; 5、安全的溶剂和助剂:尽量不使用辅助性物质(如溶剂、分
离试剂等),如果一定要用,也应使用无毒物质; 6、设计要讲求能效:能量消耗越小越好,应能为环境和经济
方面的考虑所接受;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诞生和发展简史
★ 中国
制订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于1992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大 会 之后,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郑重声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
◆ 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组织了《绿色化学与技术——推进化工 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院士咨询活动 ◆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 工催化化学与反应工程 ◆1997年5月,香山科学会议第72次学术研讨会: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 ◆ 1998年合肥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 ◆ 1999年北京第16次九华山科学论坛“绿色化学的基本科学问题” ◆2000年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立项——石油 炼制和基本有机化学品合成的绿色化学
11、为了预防污染进行实时分析:分析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 ,使之能做到实时、现场监控,以防有害物质的形成;

绿色化学—催化剂

绿色化学—催化剂

固体超强酸的失活
①表面促进剂SO42-流失 酯化、脱水、 醚化过程中有水或水蒸气存在 ②催化剂表面吸附、脱附及表面反应 或积碳 ③体系中有毒物 ④促进剂被还原 S从+6价降至+4价, 使硫的电负性显著下降,配位方式变 化,导致酸强度减小而失活。
固体超强酸载体的改性
表面积,增加酸量、酸的种类,增强抗毒物 的能力。 ①其他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改性 如Al、 Al2O3、MoO3,金属氧化物的电负性和配 位数对与促进剂SO42-形成的配位结构有很大 影响有单配位、螯合双配位和桥式配位几种 形式,能产生较强的L酸和B酸中心。
更新换代时期
(20世纪70~80年代)
在这一阶段,高效率的络合催化剂
相继问世;为了节能而发展了低压作 业的催化剂;固体催化剂的造型渐趋 多样化;出现了新型分子筛催化剂; 开始大规模生产环境保护催化剂;生 物催化剂受到重视。
1、高效络合催化剂
60年代,曾用钴络合物为催化剂生产。1970 年左右孟山都公司开发了低压法甲醇羰基化过 程,使用选择性很高的铑络合物催化剂。后来 又开发了膦配位基改性的铑络合物催化剂,用 于从丙烯氢甲酰化制丁醛。这种催化剂与原有 的钴络合物催化剂比较,具有很高的正构醛选 择性,而且操作压力低。
杂多酸是很强的质子酸。杂多酸酸性强度可 用以下方法来调控: (1)调整杂多酸负离子的组成元素。 (2)部分中和,形成酸性盐。 (3)形成不同金属正离子的酸性盐。 (4)形成有机碱的鎓盐。 (5)固载在不同的载体上。固载型杂多酸的酸 强度和催化活性取决于载体的类型、固载量和 预处理条件,最常用的载体是SiO2。
二、 催 化 剂 大发展时期 (20世纪30~ 发 60年代) 规模 展 扩大品种增加 阶 更新换代时期 段 (20世纪70~

安徽师大绿色化学02十二条原则要点

安徽师大绿色化学02十二条原则要点
Cl
H2SO4
1、计量式化学反应情况分析
大多数情况下会产生废弃物
2、催化剂的优越性 ⑴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⑵提高反应速度 ⑶降低能耗 ⑷本身可以反复使用
A + B = C + D ⑴理想状况:
原子利用率和产率=100%
⑵原子利用率和产率≠ 100%:
存在未反应的原料A或B或副产物D
⑶ A或B为控制性试剂: 存在一种未反应的原料 ⑷外加试剂 :试剂是废物
1、什么是在线检测
2、在线检测的优越性
⑴ 能随时了解生产情况,以减少
和消除这些物质的产生 ⑵ 可以监测反应进行的程度
3、实验室监测的弊端
序号 时
1
2 3 4

06年我国化学品部分事故情况
在浙江省诸暨市境内一辆运输二甲苯罐车侧翻,发生 二甲苯 泄漏事故。
上海化学工园区内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 泄漏,约3500人疏散。 湖北省荆州市一私人非法经营店发生氯气泄漏事故。 氯气 哈尔滨松北区松浦镇新光化工厂稀料(苯类和烯烃块 苯类和烯烃块 类有机物)储存罐发生火灾事故。
第四节
绿色化学的任务
重树设计理念 规范设计行为
一、 设计更安全的化学产品
二、 寻找绿色原料和试剂 三、 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 四、 设计理想的合成路线
经济效益 环境效应
T、P、反应 介质、催化剂
2.4.1
1、设计理念
功能+安全
例1:塑料可降解性研究
在烯烃聚合物的主链 上引入光敏剂 在烯烃聚合物中添加有 光敏作用的化学助剂
2、设计思路
①对非绿色化学品的再设计 ②设计更安全的化学品
例2:生物农药的研究
理念:调节为主 特点: 专一、高效、低毒或无毒

氯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氯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氯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有关氯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氯气有毒、并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熔沸点较低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压强为101kPa、温度为-34.6℃时易液化。

如果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时,液氯变成固态氯。

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密度3.214克/升。

熔点-100.98℃,沸点-34.6℃。

化合价-1、+1、+3、+5和+7。

电离能12.967电子伏特,具有强的氧化能力,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和加成反应;同许多金属和非金属能直接起反应。

2 高中方法.氯气有毒,闻有毒气体气味的方法是(扇动法):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二、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氯气有强氧化性,几乎可氧化一切金属。

2Na+Cl2=2NaCl(有黄色火焰,形成白烟)2Fe+3Cl22FeCl3(发红热,形成棕褐色烟)2Na+Cl2=2NaCl (现象:剧烈燃烧,白烟)Cu+Cl2=CuCl2 (现象:剧烈燃烧,棕色烟)2Fe+3Cl2=2FeC2.2.与非金属反应:硅、磷、硫等单质都可在氯气中燃烧,磷在氯气中燃烧可形成白色烟雾。

2P+3Cl2 2PCl3(液)PCl3+Cl2=PCl5(固)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3.与水反应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2,改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1)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饱和氯水呈现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主要含有的粒子有Cl2、H2O、HClO、H+、Cl-、ClO-.(2)次氯酸的性质①弱酸性:是一元弱酸,属弱电解质,酸性弱于碳酸.HClO+NaOH=NaClO+H2ONaClO+HCl=HClO+NaCl2NaClO+CO2+H2O=Na2CO3+2HClO②不稳定性:由于HClO的分解,使Cl2和水逐渐反应,直至氯水失效,因此氯水要现用现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氯水久置将变成稀盐酸.③强氧化性:HClO能氧化许多物质.④杀菌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品红试剂等有色物质褪色,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其强的氧化性.说明:干燥Cl2本身没有漂白性,只有转化成HClO才有漂白性4.和氢气反应:纯氢气可在氯气中燃烧,有苍白色火焰将氢气和氯气混合后,用强光照射或点燃,会爆炸5. 和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常温下生次氯酸盐)3Cl2+6KOH5KCl+KClO3+3H2O(加热时生氯酸盐)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生成混合物即漂面粉)6.和盐反应:Cl2+2Kl=2KCl+I2(氧化阴离子)Cl2+2FeCl2=2FeCl3(氧化阳离子)7.和烃反应:Cl2+CH4CH3Cl+HCl(取代)C6H6+3Cl2C6H6Cl6(加成)常见考点考法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氯气的.化学反应时考查的高频考点.常见误区提醒危险性:不燃,但遇可燃物会燃烧、爆炸。

高考化学氯气知识点

高考化学氯气知识点

高考化学氯气知识点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高考化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了解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是高考化学备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与高考化学有关的氯气知识点。

1. 氯气的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有较高的密度,密度大约为3.21 g/L。

氯气是不可燃的,但是能够支持燃烧。

2. 氯气的制备方法氯气的制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a. 直接电解食盐水将食盐水(NaCl溶液)通过电解可以制备氯气。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Cl-)被氧化成氯气。

NaCl(aq) → Na+(aq) + Cl-(aq)2Cl-(aq) → Cl2(g) + 2e-b. 氢氧化钠与次氯酸反应氢氧化钠与次氯酸反应可以制备氯气。

在碱性条件下,次氯酸分解生成氯气。

2NaOH(aq) + NaClO(aq) → NaCl(aq) + NaClO2(aq) + H2O(l) Na ClO(aq) + H2O(l) → NaOH(aq) + Cl2(g)c. 过氧化亚氯酸钠分解过氧化亚氯酸钠分解可以制备氯气。

分解产物包括氧气和氯气。

2NaClO2(aq) → 2NaCl(aq) + O2(g) + Cl2(g)3. 氯气的应用氯气有广泛的应用:a. 消毒剂氯气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常被用作消毒剂。

例如,在水处理过程中,氯气被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b. 化工原料氯气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原料,例如制取液态氯、氯化烃等。

c. 制药工业氯气在制药工业中被用于生产药物和合成化合物。

d. 塑料工业氯气是制备许多塑料及合成纤维的重要原料,如聚氯乙烯(PVC)等。

4. 氯气的安全性注意事项氯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

在氯气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避免接触氯气氯气具有刺激呼吸道和眼睛的作用,需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氯气。

b. 适当通风氯气制备和使用时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氯气积聚和浓度过高。

绿色化学 十二原则

绿色化学  十二原则

绿色化学十二原则1.防止污染优于污染之后再处理.2.原子经济性.3.低毒化学合成.4.安全化学品.5.安全的溶剂或助剂.6.能量效率设计.7.使用可再生原料.8.减少衍生物.9.催化,催化剂比化学计量试剂优越.10.降解设计.11.防止污染的快速分析.12.本身安全,能防止意外事故的化学.1 PreventionIt is better to prevent waste than to treat or clean up waste after it has been created.预防:防止废物的产生,比产生废物后进行处理为好。

2 Atom EconomySynthetic methods should be designed to maximize the incorporation of all materials used in the process into the final product.原子经济性:设计的合成方法应当使工艺过程中所有的物质都用到最终的产品中去。

3 Less Hazardous Chemical SynthesisWherever practicable, synthetic methods should be designed to use and generate substances that possess li ttle or no toxicity to people or the environment.低毒害化学合成:设计的合成方法中所采用的原料所生成的产物对人类与环境都应当是低毒或无毒的。

4 Designing Safer ChemicalsChemical products should be designed to effect their desired function while minimising their toxicity.设计较安全的化合物:设计生产的产品性能要考虑限制其毒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化学常考知识点 1.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①大气污染; ②臭氧层破坏; ③全球变暖; ④海洋污染; ⑤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 ⑥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⑦森林锐减; ⑧生物多样性减少; ⑨酸雨蔓延; ⑩有毒的化学品和危险废物。 2.为了保护环境,美国设立了什么奖,包括哪几项奖励? 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包括:学术奖、新合成路线奖、新工艺奖 安全化学品设计奖、中小企业奖。 3.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 ①污染预防优于末端治理污染; ②合成方法应具原子经济性,即尽量使反应过程的原子都进入最终产品中; ③在合成方法中尽量不使用和不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 ④设计具有高使用效益、低环境毒性的化学品; ⑤尽量不用溶剂、分离试剂等辅助物质,不得已使用时也应是无毒、无害的; ⑥生产过程应该在温和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而且能耗应最低; ⑦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可再生原料; ⑧尽量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衍生步骤(例如,使用屏蔽基团、保护/复原、物理/化学过程的临时性变更等); ⑨使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优于化学计量试剂; ⑩化学产品在使用完后应能降解成无害的物质并且能进入自然生态循环; ⑪发展实时分析技术以监控有害物质的形成; ⑫选择参加化学过程的物质,尽量减少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4.1998年,英国出版了第一本绿色化学专著《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Chemistry》这是绿色化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5.由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的国际性杂志《Green Chemistry》于1999年创刊。 6.绿色化学的定义 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7.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清洁化学(Clean Chemistry)。 8.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 ①改革现有工艺过程,实现清洁生产; ②清洁合成,减少废物排放,目标是零排放; ③安全化学品和绿色新材料的设计; ④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大量使用可再生资源; ⑤生物技术和生物质的应用; ⑥新的分离技术; ⑦评价环境效果的方法学和工具; ⑧用绿色化学变革社会生活。 9.绿色化学主要研究发展趋势 ①探索与利用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包括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这不仅与合成产品的效率有关,且可能影响产品的生态效应和对环境的友好程度; ②发展和应用对人和环境无毒、无害的试剂和溶剂,特别是开发以水或超临界流体为反应介质的化学反应; ③大力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催化剂; ④开发新型分离技术。 10.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及环境治理的区别 ①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 ②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③绿色化学研究的是污染的根源,即找到污染的本质在那里,而不是对终端或过程污染进行处理。 11.绿色化学与传统化学的不同点 传统化学在评价化学反应效率时,它往往考虑的是收率和选择性,但难以用来确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 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实现防止污染。 绿色化学关注在现今科技手段和条件下能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类型的化学过程。 12.绿色化学的特点 ①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②化学反应的清洁性; ③化学工艺的循环性和闭路性; ④化学反应技术的可持续性; ⑤化工生产的可持续性。 13.绿色化学的涵义 ——5R理论 ①减量——Reduction:即节省资源,减少“三废”的排放。 (1)减少用量:在保护产量的情况下如何减少用量,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转化率、减少损失率。 (2)减少“三废”排放量。主要是减少废气、废水及废弃物(副产物)排放量,应当在排放标准以下。 ②重复使用——Reuse:重复使用是降低成本和减废的需要。如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从一开始就应考虑有重复使用的设计。 ③回收——Recycling:可以有效实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要求。回收主要包括: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 ④再生——Regeneration:即变费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它要求化工产品生产在工艺设计中应考虑到有关原材料的再生利用。 ⑤拒用——Rejection:拒绝使用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办法。它是指对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 14.绿色化学的实现途径 ①化学反应的绿色化:寻求安全有效的反应途径,如开发原子经济反应,提高反应的选择性等; ②原料的绿色化:寻求安全有效的反应原料,如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等; ③溶剂的绿色化: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④催化剂的绿色化:如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 ⑤产品的绿色化:设计安全有效的目标分子、制造环境友好产品等; ⑥化工生产的绿色化:寻求零排放的工艺过程和安全有效的反应条件等。 15.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定义 在反应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全部转化到目标分子中,达到零排放。 16.原子利用率 =(预期产物的分子量/全部反应物的分子量之和)×100% 17.计算由乙烯制备环氧乙烷反应的原子利用率 (1)经典方法 二步法 CH2=CH2+ Cl2+ H2O→ ClCH2CH2OH + HCl ClCH2CH2OH+ Ca(OH)2+HCl→ C2H4O+CaCl2+2H2O 总包反应为: C2H4 + Cl2 + Ca(OH)2→C2H4O+CaCl2+H2O 28 71 74 44 原子利用率=25.4%100%74712844 (2)新方法 C2H4+21O2AgC2H4O 总反应为: C2H4 +21O2→ C2H4O 28 16 44 原子利用率=%100%100162844 18.环境因子(又称E-因子)定义 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废物质量与目标产物质量的比值。可用生产每千克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千克数来表示。 19.环境因子越大,则过程产生的废物越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越大。对于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原子经济性反应,E-因子为零。 20.绿色的辅助剂有哪些? 超临界流体、水、固定化溶剂、离子液体 21.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和优点 ①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超临界流体由于液体与气体分界消失,是即使提高压力也不液化的非凝聚性气体。超临界流体的物性兼具液体性质与气体性质。它基本上仍是一种气态,但又不同于一般气体,是一种稠密的气态。其密度比一般气体要大两个数量级,与液体相近。它的粘度比液体小,但扩散速度比液体快(约两个数量级),所以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传递性能。它的介电常数随压力而急剧变化(如介电常数增大有利于溶解一些极性大的物质)。 另外,根据压力和温度的不同,这种物性会发生变化。 ②超临界流体的优点 超临界流体的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兼有气体液体的双重性质和优点: (1)溶解性强。 密度接近液体,且比气体大数百倍,由于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的密度成正比,因此超临界流体具有与液体溶剂相近的溶解能力。 (2)扩散性能好。 因黏度接近于气体,较液体小2个数量级。扩散系数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为液体的10-100倍。具有气体易于扩散和运动的特性,传质速率远远高于液体。 (3)易于控制。 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都可以引起流体密度很大的变化,从而使溶解度发生较大的改变。(对萃取和反萃取至关重要)。 22.水的超临界点:t=374.3℃,p=22.05MPa 23.说说你所知道的环境友好的催化技术的热点领域有哪些? 24.什么是绿色材料? 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材料: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材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是再循环及废料处理等环节对人类环境负荷为最小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25.举例说明几种常见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26.举例说明提高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途径 27.绿色原料CO2的利用有哪些方面? ①炼钢吹炼气:应用CO2代替Ar用于转炉炼钢吹炼气,可大幅度降低炼钢成本。 ②饮料添加剂:用作汽水、啤酒、可乐 、碳酸饮料等充气添加剂。 ③焊接保护气:利用CO2保护电弧焊接,既可避免金属表面氧化,又可使焊接速度提高9倍。CO2保护焊接是一种公认的高效率、低成本、省时省力的焊接方法,并具有可变形小、油锈敏感 性低、抗裂、致密性好。 ④烟丝膨胀剂:食品级CO2可用于香烟丝的膨化处理,在使烟丝膨化中降低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提高香烟等级,还可 节省烟5%~6%,降低了成本。 ⑤食品冷藏保鲜剂:作为一种廉价的原料,CO2可用于蔬菜、瓜果的保鲜贮藏。CO2也是很好的致冷剂,它不仅冷却速度快,操作性能好,不浸湿产品,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投资少、人力省。CO2自然降氧,气调保鲜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较现代化的方法。CO2气调保鲜是注入高浓度CO2降低O2含量,以抑制果蔬中微生物呼吸,制止病菌发生,因其不含化学防腐剂而深受人们欢迎。 ⑥油田助采剂:CO2在石油工业上的应用已较成熟。这首先体现在提高石油的采油率上,利用CO2,作油田助采剂可提高石油采收率7%~15%。CO2作为油田注入剂,可有效地驱油。 ⑦植物气肥:用CO2制成气肥,加大植物生产空间中CO2浓度,可增加植物的干物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用作肥料的CO2纯度要求不高 ,制备投资小,因此合成氨厂回收利用CO2并作为肥料供应,可创造出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⑧CO2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由于CO2呈弱酸性,可用于处理工厂排出的碱性污染物。像印染、金属加工、炼油 、乙烯生产和造纸行业。此外,CO2还可用作抑爆充加剂、木材保存剂、凝土添加剂、核反应堆净化剂、灰尘遮蔽剂、废润滑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