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合集下载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谥号忠武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他出生于陈留郡陈留县,是诸葛亮父亲的后代。

他以聪明才智、智谋过人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古奇才”。

诸葛亮的父亲早逝,他从小就展示出非凡的才智。

他爱好读书,师从庐江太守庞统和南阳高士伊籍,广泛涉猎典籍,精通经史子集。

他还钻研了军事战略和策略,学习了守城、攻城和阵法等战争技巧。

年纪轻轻的时候,诸葛亮就以睿智稳重、廉洁忠诚而著称。

他的声望逐渐传播,被刘备所听闻。

于是刘备派遣刘循去邀请诸葛亮加入蜀汉。

诸葛亮欣然前往,并成为了蜀汉的参谋。

在蜀汉期间,诸葛亮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改革,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业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

他还推行了教育改革,在蜀汉兴办了学校,倡导儒家思想,提倡道德伦理教育。

他还积极发展科技,推动发明和创新。

除了内政改革,诸葛亮还在军事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提出了“八阵图”和“诸葛亮八门阵”,这些战略布阵在历史上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他善于利用地形,善于伏击,善于计谋,战胜了多次强敌,为蜀汉的安全保卫立下了赫赫战功。

诸葛亮在蜀汉的东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多次出征吴国,助刘备攻下荆州,夺取益州。

他还亲自领兵北伐中原,与曹魏作战多次。

虽然最终未能击败曹魏,但他的战略思想对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诸葛亮以其高度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被人们所崇敬。

他被誉为“千古奇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深远的政治抱负,为蜀汉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诸葛亮也有不足之处。

他一生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使天下太平。

但他未能看到这个愿望的实现,也未能完成自己的理想。

他的智慧和才能尽管为后人所称颂,但他没有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以造福人民。

因此,他的一生仍然有一定的遗憾。

诸葛亮去世后,刘备非常悲伤。

他称其为“臣才千里,忠义十倍”的楷模,并任命其子诸葛亮为“丞相”,继续为蜀汉治国。

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陆游Fra bibliotek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放映完毕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 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 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 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 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 枪头程螺状,通过咬合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搭桥的目的。 快捷便利,一物两用,令人赞叹!
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 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 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 动,他想到了野兽怕火。于是数日后,他 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 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又是一个远古机 器人啊!
赞美诸葛亮的诗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八阵图

八阵图

八阵图是一个阵法,是诸葛 亮出山后自己创造的兵阵,他 称之为八卦兵阵。因为蜀国多 山,军队以习于在山林作战的 步兵为主,一旦北上中原,便 很难与魏国的骑兵抗衡。诸葛 亮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将 古代的八阵加以变化,成了后 世所传颂的八阵图。八阵图纵 横各八行,用辎车作为主要掩 体,以鼓声和旗帜等指挥军队, 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 八门出。此阵不易破解,善于 迷惑敌人,且可以变化许多阵 法。诸葛亮后来又多次改造此 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 阵。此阵祭出,任尔兵强马壮, 万夫之勇,一旦迷失阵中,皆 难取胜。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亮。

中文名:诸葛亮别名:孔明,伏龙,卧龙,武侯国籍:蜀汉民族:汉族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有争议)逝世日期:234年农历八月二十八职业:丞相,武乡侯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出生:公元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官职:丞相、领司隶校尉、益州牧、录尚书事、假节爵位:武乡侯、武兴王(东晋追封)谥曰忠武侯先祖:诸葛丰(西汉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泰山郡丞)母亲:章氏叔父:诸葛玄(豫章太守)配偶:黄月英(黄硕)同族:诸葛诞兄弟:诸葛瑾(兄)、诸葛均(弟)子女:诸葛瞻(长子),诸葛怀(幼子)、诸葛果(长女)、诸葛乔(养子,原诸葛瑾之子)孙子:诸葛尚(瞻长子)、诸葛京(瞻次子)、诸葛质(瞻三子)、诸葛攀(养子之后,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继任者:蒋琬、费袆、姜维躬耕陇亩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汉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家于南阳郡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简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之一。

他生活在东汉末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千古奇才”和“军师神鬼莫测”。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出生在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他家境贫寒,自幼聪明机智,天资过人。

据传,他曾向龙神求问可否“除秽布新”,并得到了神龙的回应。

这个传说也使得他后来被称为“卧龙先生”。

诸葛亮早年师从郑玄,深入研究经史子集,精通儒家经典和兵法。

他以聪明才智和卓越智慧迅速崭露头角,备受赞誉。

公元207年,蜀汉刘备称帝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成为刘备的重要幕僚和军事顾问。

诸葛亮历经艰难,以智勇解救了蜀汉数次于危难之中。

他设计了“空城计”以应对曹操的围攻,使得曹军心生畏惧,不敢轻举妄动。

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用以军事运输,提高了军队的适应性和机动性。

此外,他还制定了“草船借箭”的计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

诸葛亮被视为卓越的政治家和治国能手,他实施了“出使山民”的策略,将地方的民众争取到蜀汉一方。

他还重视农耕和土地改革,并出行访问各地,了解民情民意,积极推行减税赋、兴修水利、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政策。

这些举措有效地巩固了蜀汉在西南地区的统治。

然而,虽然诸葛亮是聪明绝顶的智者,但他也有一些局限性。

他在北伐时未能彻底击败曹操,战略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此外,在遭遇连年的北方战争和荒年之后,蜀汉内部也发生了一系列动荡和矛盾。

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和高尚品德在这一局面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只能是暂时地延缓了蜀汉的衰落。

公元234年,诸葛亮逝世于军中,享年53岁。

他的去世对蜀汉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憾事。

他的智慧和贡献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千古良师”。

总的来说,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智慧和才能为后世所称颂。

他以其卓越的智慧、深思熟虑的决策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伟大人物。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一、三顾茅庐。

刘备想找个厉害的军师,就听说有个诸葛亮,老厉害了。

于是带着关羽和张飞,跑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小童子说先生出去溜达了。

第二次又扑了个空,张飞就不耐烦了,说这啥人啊,这么难见。

刘备可不管,第三次终于见到了。

诸葛亮在屋里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地站着等,等诸葛亮醒了,一看这人这么有诚意,就出山跟着刘备干了。

二、草船借箭。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刁难他,就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眼睛一眯,说三天就够。

他找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扎满了草人。

到了第三天夜里,大雾弥漫,他带着船靠近曹操的水寨。

曹操看不清啊,以为是敌军来偷袭,就下令射箭。

箭像雨点一样射在草人上,不一会儿就插满了,诸葛亮就这么轻轻松松弄来了十万支箭,可把周瑜给惊到了。

三、舌战群儒。

刘备被曹操打得跑到了东吴那边。

东吴那些谋士,像张昭啊、虞翻啊,一个个都想为难诸葛亮,觉得他一个外来户能有啥本事。

结果诸葛亮往那一站,口才那叫一个厉害。

他把那些谋士说得哑口无言,一个一个地反驳,什么道理都被他占尽了。

最后把东吴那些人说得心服口服,觉得跟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才是正事儿。

四、智激周瑜。

诸葛亮要促成孙刘联盟,可周瑜这时候还在犹豫呢。

诸葛亮就想了个招儿,他见到周瑜就说,曹操的大军南下,其实就是为了小乔啊。

周瑜一听就火了,小乔可是他的老婆啊。

这一下周瑜下定决心要跟曹操干,一定要把曹操打得屁滚尿流,诸葛亮就这么巧妙地用激将法搞定了周瑜。

五、借东风。

孙刘联军要和曹操大战了,可这时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正愁呢,诸葛亮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在南屏山搭了个七星坛,然后在坛上做法。

还真就借来了东风。

其实啊,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早就算出这时候会有东风,就装神弄鬼了一把,把周瑜他们都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六、空城计。

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马谡这小子不听话,把街亭给丢了。

司马懿带着大军就朝着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杀过来了。

三国诸葛亮的生平经历

三国诸葛亮的生平经历

三国诸葛亮的生平经历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三国诸葛亮的生平经历,一起来看看吧!三国诸葛亮的生平经历(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宦家庭。

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父亲诸葛珪娶章氏为妻,生有三男两女。

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钧。

在大哥之后,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年轻时重点研究儒家经典,以孝顺而闻名。

后来他避乱江东而被孙权重用,并逐步升迁到东吴的最高军事职务———大将军。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钧史书上记载甚少,只说他一直追随诸葛亮,后来当过蜀国的长水校尉。

诸葛亮有一位堂弟,名叫诸葛诞。

他在魏国出任军政要职,位极人臣。

诸葛家族在这一时期,不仅仅英才辈出,而且他们在三个相互敌对的国家中都执掌权柄。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而他们中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童年甚至于他的一生都是极其坎坷的。

他很小时,父母亲就先后离开了人世。

之后,他们兄妹几个被叔叔诸葛玄的好友刘表抚养成人。

诸葛亮从小受到了系统的儒学训练。

当这位青年学子17岁时决定自立,他在离襄阳城外不远的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半耕半读。

他居住在襄阳的隆中,读了许多书。

首先他读过儒家著作。

比如:《诗》、《书》、《礼记》、《春秋》等。

其次,他还读过兵家的书,如《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等。

特别是诸葛亮著名的八阵图,更是研习前人的军事著作后演化而来的。

诸葛亮只是吸取这些学说的营养,却不盲目迷信这些学说。

他曾经这样评价诸子百家:“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荆州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有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大学者司马徽和黄承彦。

其中特别是黄承彦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

有一天他突然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位丑女儿,头发黄、脸上黑,不过她的才干倒是与你相配。

诸葛亮的简介

诸葛亮的简介

诸葛亮的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散文家、发明家。

下面是分享的诸葛亮简介。

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简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宝鸡五丈原逝世。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个人档案:出生:公元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官职:丞相、领司隶校尉、益州牧、录尚书事、假节爵位:武乡侯、武兴王(东晋追封)谥曰忠武侯先祖:诸葛丰(西汉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泰山郡丞)母亲:章氏叔父:诸葛玄(豫章太守)配偶:黄月英(黄硕)同族:诸葛诞兄弟:诸葛瑾(兄)、诸葛均(弟)子女:诸葛瞻(长子),诸葛怀(幼子)、诸葛果(长女)、诸葛乔(养子,原诸葛瑾之子)孙子:诸葛尚(瞻长子)、诸葛京(瞻次子)、诸葛质(瞻三子)、诸葛攀(养子之后,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继任者:蒋琬、费袆、姜维诸葛亮相关歇后语: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假的)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也可以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注释:也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的源头应该是“三个臭裨将”,也就是三个副将。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秘莫测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隆中对——有先见之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相关成语足智多谋、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七擒孟获、赤壁鏖战、草船借箭、羽扇纶巾、出师未捷身先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焚香弹琴、云淡风轻、谈笑风生相关俗语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三国演义》诸葛亮

《三国演义》诸葛亮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 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人物简介
诸葛亮 (181年-234年10月8日)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 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 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 世。
人物简介
为给表代 后八。蜀
第肆部分
历史评价
历史评价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 雏。”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 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诸葛亮 (181年-234年10月8日)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 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 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第贰部分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 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 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 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 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
主要作品
著作
《《《《集诸 便将诫草》葛 宜苑子庐。亮 十》书对又的 六(》》名著 策又,,‘作 》名《《诸编 。《诫出葛成
心外师氏《 书甥表集诸 》书》’葛 )》,。亮 ,,
书法作品
都多代诸书诸
写种就葛法葛
得字进亮艺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宝鸡五丈原逝世。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三顾茅庐(第三十七回)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第二次刘备冒雪来访,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

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隆中对(第三十八回):占领荆州、益州,北拒曹操,东和孙权,鼎足而立。

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草庐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

《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火烧博望坡(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火烧新野(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智激周瑜(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周瑜应孙权之召来到柴桑。

在周瑜面前,东吴的文官主降,武将主战,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但周瑜不做明确表态。

诸葛亮见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诵了一遍曹操让其子曹植作的《铜雀台赋》,智激周瑜。

周瑜勃然大怒,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祭七星坛借东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诸葛亮三气周瑜(第五十一、五十五、五十六回)孙刘联合破曹,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亮不得。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趁机占领南郡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二气,周瑜与孙权用美人计,甘露寺招亲,准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又生一计,想用“假途灭符”,明取西川,暗夺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差点被活捉。

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被气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锦囊妙计(第五十五回)鲁肃几番跟刘备讨还荆州,都被诸葛亮用计谋说辞搪塞过去,万般无奈。

周瑜于是就给鲁肃传授一计:刘备不久前丧妻,就让孙权谎说将妹妹嫁给他,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但是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传授了三个锦囊给赵云,让他如此如此。

到了东吴,刘备依计而行,娶了孙夫人,并且在孙夫人的帮助下离开了东吴。

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

(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气得箭疮复发,昏倒在床上。

)孔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蜀军大败。

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陆逊乘胜追击,来到夔门关外。

只见江岸边有乱石八九十堆,摆成了一个阵,并无人马。

又寻土人问之,知此处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布头阵于此。

陆逊以为惑人之术,遂进阵观察,却无路可出。

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指路才走出来,并告诉他,这是诸葛亮设下的“八阵图”,陆逊深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因恐曹军来袭,陆逊出阵后,决定不再追赶,班师回朝。

安居平五路(第八十五回)刘备新亡,曹丕乘机联络辽西羌兵、南蛮王孟获、孙权等五路大军攻打蜀国,蜀国上下惶惶不安,孔明却推病不上朝,数日闭门不出,分析每一个对手的特点,只是派出了几股疑兵,写了几封书信,就各个击破敌人。

孔明并未与敌军真正交手,就退去了五路大军。

七擒孟获:(第八十七至九十回)诸葛亮为伐魏,重兴汉室,想先解决南蛮以解除后患。

于是点兵南征,与南蛮首领孟获斗智斗勇,先后七次擒住孟获。

前六次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获,蜀营大将都不理解,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

到了第七次,诸葛亮智破乌戈国藤甲兵,七擒孟获,终于使其心悦诚服,南中于是安定。

诸葛亮得以从容北伐。

孔明智取三城(第九十二回)南安、安定和天水三城互为依靠,于是孔明一面对南安围而不打,一面派出两名将士化装成南安的守将,出使安定、天水二城求援。

安定守将崔谅中计投降,随后他前往南安借劝说太守杨陵投降之名与杨陵合谋诈降生擒孔明,孔明识破他们的诈降计,拿下南安。

诸葛亮智收姜维(第九十三回)诸葛亮北伐中原,用诈城之计,攻夺北魏的天水关。

太守马遵中计下令火速解救被围的南安。

此时姜维识破诸葛亮之计,向马尊进谏,向马遵提出一计,使得赵子龙在天水前被围。

诸葛亮很震惊,他立刻命传关兴、张苞二人各带800骑兵,速速飞驰天水关前,解救赵将军。

然后又命马岱去阵前探听,务要查明是何人布阵。

(1)诸葛亮令魏延诈取姜维母所在的冀县,待姜维来攻时,先放他进城。

(2)令赵云攻上邽,再放梁虔入城。

至此,分马遵、梁虔和姜维于三处,为使离间计创造条件。

(3)借夏侯楙之口,散布姜维已降蜀一事,又令士卒假扮姜维,谴责马遵失约。

并攻打天水城,使马遵对姜维降蜀一事信以为真。

(4)与此同时,又令张翼、王平夹攻姜维,逼他退走天水、上邽,而马遵、梁虔以为姜维已降,乱箭齐射姜维,姜维走投无路之时降蜀。

空城计(第九十五回)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

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

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

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

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孔明智取陈仓(第九十八回)孙权称帝,联合蜀国伐魏,孔明再出祁山。

郝昭病危,孔明明里吩咐魏延、姜维三日内领兵攻取陈仓。

私下密计关兴、张苞暗出汉中,自己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径至陈仓城下,让内应在城中各门放火,发喊相助,令魏兵惊疑不定,兵无主将,城中大乱,蜀兵一拥入城。

司马懿与孔明斗阵(第一〇〇回)孔明气死曹真之后,魏蜀两军对垒,互斗阵法。

司马懿先布“混元一气阵”,被孔明识破;孔明后布“八卦阵”,诱魏攻阵。

司马懿令戴陵等三将各引三十骑破阵。

只见阵如连城,门户重叠,东西南北难分,魏军不能相顾,只顾乱撞,尽被缚至中军帐下。

司马懿奋死掠阵,被蜀军三路夹击,大败退军。

陇上妆神(第一〇一回)孔明五出祁山因缺粮引兵至陇上割麦,司马懿率军到各郡麦田守护。

孔明令姜维、魏延、马岱三人装扮成自己模样,端坐四轮车上,左右二十四人披发仗剑,前面一人手执皂幡,隐似天神。

司马懿不知来者是人是神,闭门不出。

孔明的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走。

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第一〇二回)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川山山区。

为解决军粮问题,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

司马懿获悉后大喜,派兵截获该器具,并效仿大批量生产,用以运粮。

殊不知,诸葛亮在制造中暗藏机关,趁魏军使用“木牛流马”运粮时,突袭并按下机关,致“木牛流马”全被固定,最终魏军大败。

病逝五丈原(第一〇三回)『“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北伐曹魏,遭到司马懿的顽强抵抗。

司马懿采取坚守姿态,不轻易交战。

诸葛亮好不容易用计把司马懿火困上方谷,无奈天将大雨,让司马懿幸免于难。

不久,诸葛亮染病,禳星失败,最后魂归五丈原。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羽扇纶巾)(第一〇四回)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

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

司马懿见木像以后,狂逃五十里,并几次惊问“我有头否?”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计杀魏延(第一〇五回)孔明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必反,而“无大将”的蜀国已经没有人是魏延的对手,于是对马岱授予密计。

孔明死后,魏延果然造反,并且拉马岱入伙。

马岱假意迎合,骗取了魏延的信任后,等到了一个机会将魏延斩落。

赤壁大战当时,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