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
中国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战略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土地管理的视角

来 的耕地规 模和人 均耕地 面积会 进一步下 降 . 人均粮 食消费
水 平 和 粮 食 需 求 总 量 将 进 一 步 提 高 :0 0年 在 人 均 粮 食 22
为 . 于燃 料 乙 醇 在 垄 断 市 场 竞 争 中 处 于 劣 势 . 乏 竞 价 能 由 缺
力 及 生 产 技 术 落 后 . 国 的 燃 料 乙醇 需 求 并 不 支 持 国 内 的 粮 我
境
度 , 认 为 发 展 生 物 能 源 会 影 响 到 我 国 的 粮 食 安 全 金 风 l 5 _
粮 食 占有 水 平 已 达 到 4 6 g 2 0 k ,1世 纪 初 期 我 国 粮 食 生 产 与 食
(0 7 2 0 )是 第 1 公 开 撰 文 提 出 生 物 能 源 会 危 及 粮 食 安 全 的 个 学者 。 认 为 , 她 目前 发 展 生 物 能 源 会 对 人 的 生 存 权 构 成 威 胁 . 提 出 “ 使 生 物 能 源 与 人 争 粮 ” 观 点 何 蒲 明 、 雅 鹏 l 勿 的 王 6 l (0 8 认 为 , 展 生 物 能 源 有 影 响 我 国 粮 食 安 全 的 倾 向 。 20 ) 发 要
下 的 发 展 对 中 国粮 食 安 全 的 可 能 影 响 . 究 结 果 表 明 . 料 研 燃
4 0 g的 消 费 水 平 上 . 国 未 来 耕 地 的 粮 食 生 产 能 力 足 以支 5k 中 持 人 口高 锋 时 间 的 1.7 41 3亿 人 . 受 耕 地 资 源 有 限 约 束 . 但 人 均 粮 食 占有 水 平 很 难 有 进 一 步 提 高
粮 . 粮 争 地 ” 不 争 的 事 实 。② 从 研 究 的 方 法 来 看 . 部 分 与 是 大 学 者 以感 性 认 识 对 2者 的关 系 进 行 了判 断 . 单 认 为 生 物 能 简 源 对 粮 食 安 全 影 响 很 大 : 少 数 学 者 则 对 两 者 的关 系 进 行 了 而 模 型 设 计 与 假 设 . 依 据 我 国 的 具 体 情 况 详 细 地 分 析 了 2者 并 关 系 . 者 认 为 这 种 研 究 结 论 具 有 一 定 的 可 靠 性 ③ 从 全 球 笔
利用边际性土地发展生物能源: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

全更重要 。因此 ,在我国特殊 国情 下发展 生物能源 ,要 做至
物 能 源 的 发 展 途径 。
米折合 占用耕地 4 . 万 h 3 1 m ,相当于全 国现 有耕地总面积 的 1 只要石油价格 不低于每桶 3 元 ,粮食 价格不超 过每 t 0 S美 13 4
“ 粮食 能源化 ”正 引发 中国粮食市场的 巨大变动 ,而 当市场供 要原料 向以非粮 食能源植物 为主要原料进行 转型 ,同时还应
※湖 北 省教 育 厅人 文 社科 重 点 项 目 (0 0 0 7 阶段 性 研 究成 果 。 2 1d 1)
一
51—
该 大 力 引 导生 物 质 能 源 的 规模 化 、产 业 化 。
32 左 Co P 象 ,导致粮 食供 给减少 ,粮食 价格上 涨 ,引发了 粮食危 机 。 消 费 量 将 达 到 7 9 万 t 右 。 如 果按 1 /的燃 料 乙醇 添 加 汽
01 3 。以每 t 燃料 乙醇消 耗玉 米 在我国 ,生物能源 的利用也越 来越 受到重视 。但是 ,在 生物 油计 算 ,2 l年 将达到 了 9万 t
略 ,其中燃料 乙醇和 生物柴油 由于生产 工艺成熟 、产 品应用 物能源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从而可能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 。
广 泛 已成 为 各 国 竟 相 发 展 的 热 点 。如 巴西 、 美 国 、欧 盟 等 , 2 、与粮 争 地
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 都达到了相 当大的规模 。其它 国家 ,比
人 争粮 、与粮 争地的现 象,危机粮食安 全。 因此生物能 源产业的发展 需要从 以粮食 为主要 原料 向以非粮 食为主要原料进行转 型,而利 用边际性土地发展生物 能源有很 多优势 ,其 中最 重要 的一点是 不与人争粮 ,不与粮 争地。我 国 “ 际性土地” 资源 边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

近年来, 用于运输的液体生物燃料增长最快。热带 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种植生物燃料原料方面具有比较优 势, 但目前工业化国家的需求增长最强。目前生物燃料 的原料来自农作物, 包括甘蔗、玉米、棕榈油和油菜籽, 使用这些农作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影响了粮食供应。
台的国家首脑。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非常复杂, 其中一个明显的原因是粮食
的饲料化, 然而这还并非导致粮价暴涨的最主要因素。另一个更明显、更重要的
原因就是粮食能源化。一些发达国家用谷物生产生物燃料, 消耗了大量的粮食作
物, 打破了原有的全球粮食供求格局。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
目前, 粮食危机已经威胁到全球各国民众的生活, 为此,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 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及生物能
对生物原料的需求可以促进对农业的投资, 为小农 生产者创造新的就业和市场机会, 振兴农村经济的地方。 每个家庭可以从中得到多少好处取决于人口、收入、地 点、年龄和性别, 以及生产系统, 如大型种植园或个体 农场。大型种植园可以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但可能 会取代小农。
三、可以采取的措施
决策者在确保生物能源可持续发展, 维护粮食安全,
式购买, 只有获得“社会燃料印章”的生产企业才能参 与招标, 也就是说, 生产企业必须向家庭农户购买一定 比例的原材料。第二阶段, 结束招标形式, 生产企业可 以直接向燃料销售商供货。
通过“社会燃料印章”计划, 巴西的贫困农民受益 于生物燃料的生产。从贫困地区小型家庭农场购买原料 的生物柴油生产者少付联邦所得税, 并可以从巴西开发 银 行 获 得 资 金 。 到 2007 年 年 底 , 共 40 万 小 农 参 加 了 该 计划。巴西政府已经把农民组织成合作社并接受推广人 员 的 培 训 。 在 国 家 石 油 机 构 于 2007 年 12 月 进 行 的 生 物 柴 油 拍卖 期 间 , 所 售 燃 料 的 99% 来 自 持 有 “ 社 会 燃 料 印 章”的公司。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并行不悖——基于DDGS饲料的分析

胸 中 怀 黎 民
“ 赋 ” 史册 , 二 彪 ②
述、 认识 和展 现 出 中国粮食 市 而称 职 的全 国一流 的创 作 队伍 . 年 复一年 , 个乐 章接 一个 乐章 地奏 响现 代粮 食市 场 一
发 展 的 最 强 音
“ 卷” 书林 。③ 八 耀
气 和煤 炭 . 它们 都 是 不 可 再生 的能 源 . 有 一定 但 都 的开 采 年 限 .开发 新 能 源 已成 为 人类 发 展 中的 紧
菩 萨 蛮
春风 唤醒 河洛 魂 , ①
文脉绵 延新韵 淳。
笔底 涌风 云 .
持 密 切 合 作 关 系 “ 编 辑 网 络 ” 指 已 经 建 立 一 支 大 是
专 家 论 坛
… … … … … … … … … ‘… … … … 。。。。 u : - T。 。 … 。…
‘
进 入 2 世 纪 以 后 . 于 石 化 能 源 和 环 境 的 压 1 由
大 幅 上 涨 由 此 引 发 了 中 外 学 者 对 发 展 生 物 能 源
力 . 国竞 相发 展 生物 能 源 。 国也 在本 世 纪 初 开 各 中
方 向之 一 , 以在 一定 程度 上 代替 石 化 能源 , 国 可 我 发展 生物 能源 的 资源潜 力 巨 大 。尽管 有 人认 为 对 生 物质 能前 景估 计 过 高 了 .如 中国商 业联 合 会石
油 流通 委员 会 在 2 1 0 0年 6月上 书 的《 了保 护粮 为 食 安全 .建议 立 即停 止 用 玉米 加工 车 用 乙醇汽 油
结构 合理 、 表性 广 , 究 水平 高 、 跃在 本行 业 的 代 研 活 第 一线 的作 者群 . 即稳 定 的创作 队伍 他 们来 自中 央 国家 机关 , 专业 研究 机构 、 等 院校 , 业金 融部 高 农 门及 粮食 企业 的精英 等 . 备优 越 的条件 从粮 食生 具 产 、 场 信 息 、 通 改 革 、 费转 变 等 各 个 层 面 描 市 流 消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孰轻孰重——兼论中国现阶段是否具有发展生物能源的空间

石油危机却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 了 大 较 威胁 , 两者相较 , 能源危机显得尤为迫切 , 明生物能源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空问。 表
关键词: 生物能源; 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危机 ; 能源安全; 世界石油危机
中图分类号 :26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o — 5 l 2o ) 5 O5 —0 F0 A 1 1 88 (09 o 一 l8 5 0
江西 农业 学 报
2 o ,l 5 :5 o9 2 ( ) 18—12 6
A t giutreJa g i caA r l a in x c u
粮食 安全与 能源安全 孰轻 孰重
一
兼论 中国现 阶段是否具 有发展生物 能源 的空 间
曹历娟, 伟 洪
(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江苏 2o 9 ) 105
重威胁 , 而言 , 相较 能源 安全 显得 更 为 紧迫 , 我 国 的粮 则
食燃料乙醇应该具备进一步发展的空问。
2 文 献综 述
针对发 展生 物 能源 对 世 界及 各 国的粮 食 安全 与 能
国粮食产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尤其是 20 03年之后, 粮食 的产量每年以 4 %的速度增长,07年粮食产量已经超 2O 过了 5 t 亿 。与此同步 , 国的粮食需求量也一路攀升 , 我
摘
要: 生物能源的发展 可以有效地抑制不断上 涨的能源价格, 解决能源安全的困扰 。然而众 多学者却更关心发展 生物
能源对粮食安全带来的 负面影响。2o 出现的全球粮食危机把这种担忧推到了顶峰 。在此背景下是 否还有发展 生物 能源 07年
的空间和可能性?本文通过对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 紧迫性的研 究 , 明: 阶段我 国的粮食 安全问题 并不显著 , 表 现 然而世界
从中国玉米生物乙醇发展分析生物能源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Guo a g Ch o i.,P n ii
( . l g f a d Ma a e n, ah n r utrl iest 1 Col eo n n g me t Hu z o gAgi l a v ri e L c u Un y,Wu a 3 0 0,C ia hn4 0 7 hn ;
第 9期 ( 1 年 9月 ) 2 1 0
中 国科 技 论 坛
一19 3一
从 中国玉米生物 乙醇发展分析生物能源 对粮食安全 的影响
郭玲 霞 1 ,黄 朝 禧 , , 2 一 开 丽 1 ,彭 , 2
(. - 1 5 中农 业 大学 经 济 管理一 土地 管 理 学 院 , 北 湖 武汉 4 0 7 ; . 北现 代 农 业 产业 发展 研 究 中心 , 300 2湖 湖北 武汉 407 ) 30 0
d ma d fr c r . fd r e l t r d ci n o t e oh ri d s a s n a in fg an t e s p l n e n o dt n e n o o n I o a mo e r ai i p e i t s t h t e u t lu e a d r t s o r i . h u py a d d ma d c n i o s sc o n i r o i wi e r l v d t o e r e o t e d v l p n f c r i - t a o l n t i a t t e l b ei e o s me d g e .S h e eo me t o o n b o eh n l wi o mp c h l e l “o d p o l m in f a t .B t fo ” r b e s i c n l g i y u
世界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的兼容性分析——基于土地的视角

料发展 与粮食安 全保 障兼容的 可行性 , 分析表 明: 当前 世界 仍存在 着 一定 比例 闲
置且适合种植 的土地 , 可在 一 定程 度 上 通过 增 加 土 地 的 种 植 面积 实现 农 作 物 粗的 人 口缺 少 足 够 的粮 食 。尤 其 是 20 / 0 7年 , 球 粮 价 上 全 涨在 3 7个 国家 引起 粮食 危机 , 使全 球 一 亿 多 人 深 陷贫 困之 中 , 食作 物 向生 并 粮
物 燃料 的转 化 以及 由此 导致 的粮 食价 格 的上 升再 次引 起一 些学 者对 粮食 安全 的
为 理 陛人追 求 土地 收益 最大化 , 生物燃 料 产业 的发 展影 响 了农 民 的种 植决 策 , 改
变 土地 资源 在各 种农 产 品 问的使 用分 配 , , 加 能源 作物 的种植 面 积 同时减 少 即 增 粮食 作 物 的种植 面积 。由于 能源作 物 与 粮 食 作 物之 间直 接 的 土地 竞 争 关 系 , 有 限 的土 地资 源在 生 物燃 料 发 展 和 粮食 安 全 保 障 上 往 往 “ 此 失 彼 ” 顾 。面 对 日益 突 出 的能源 供需 矛盾 , 物燃 料发 展 是 否 一定 以牺 牲 粮 食 安全 为 代 价 ?现 有 的 生
根 据胡 明远 、 英 辉 ( 0 9 的研 究 , 国生 物 能 源 战 略 导 致 了全 球 粮 食 危 机 , 孙 20 ) 美
20 02年至 20 08年 2月 , 国际粮 食 价格 上涨 了 10 , 成这 一涨 幅 的 因素 中 , 4% 促 化 肥 和农 药价 格 的上 涨 仅 占粮 价 上 涨 幅 度 的 1% , 生 物 燃 料 则 占粮 价 涨 幅 的 5 而 7 % 。他们 认 为 , 果不 增加 生 物能 源 比例 , 球 玉米 和小 麦 的库存 量将 不会 明 5 如 全 显 下 降 , 他 因素 只能 温和地 推 动粮 价上 涨 。 其
[生物,能源,粮食安全]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及减排温室气体效应
![[生物,能源,粮食安全]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及减排温室气体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fe6668a927284b73f3425026.png)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及减排温室气体效应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及减排温室气体效应2dash;“就是把美国全部的耕地都改种玉米等,也只能满足其石油年需量的11%”,典型地反映了目前一般习惯于将生物能源直接与粮食/食油划等号的思维。
有文章预言,美国发展生物乙醇将用掉自产玉米的大部分。
事实上,美国的有关方面就从未设想过今后主要靠玉米制燃料乙醇。
在某种意义上说,用玉米制乙醇只是权宜之计。
除了在2007年总统国情咨文中,寄巨大希望于“第二代生物乙醇”——由木质纤维类原料制取乙醇,要求5年内达到工业化生产规模之外,美有关部门从未有过今后要大量增加用玉米等粮食制取生物燃料的计划。
相反,由美国能源部(DOE)和农业部(USDA)完成的未来30年生物能源原料的规划研究宣布,要在2030—2050年期间,使生物质能满足替代年石油消费量的30%的目标:①替代5%的燃油发电量;②替代20%的交通运输用燃油;③替代25%的石化材料工业用石油。
并完全可以在不影响食物、饲料和玉米、大豆等出口的情况下,提供10亿多万吨生物质原料。
其中,用于生物燃料的谷物仅为每年8700万t,仅比当前的用量多出不到1000万t。
国际上正在如火如荼研发的第三代生物燃油(含油藻类制乙/丁醇、生物柴油),预示了生物燃料不会与农业争耕地的前景。
据SEibert M.King等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对第一代(玉米)乙醇而言,用相当于目前玉米种植面积的4倍的耕地,能全部取代美国的汽油。
第二代(纤维类)乙醇要全部取代汽油消费量,需要稍大于目前的玉米种植面积的边际土地。
至于第三代燃油,所需的废地/水面面积更是只相当于美国国土面积的约3%。
其次,谷物乙醇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真的像有些人描述的那样,是绝对势不两立,对中国来说是洪水猛兽?否。
当前我国玉米最主要的消费对象是畜、禽和水产饲养业。
2007年,用作饲料的玉米,占玉米总产量的60%。
而且饲用玉米量仍在以每年400万t以上的速度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
(Food Security and the Surge Toward Biofuels … and Food Insecurity?)Michael Glantz (NCAR) 著何皓 (HIT) 翻译叶谦 (NCAR) 校对一场大的争论正在酝酿之中,可以预计,这场争论将会愈演愈烈,而人们争论的中心是:种植农作物是用来满足人类食物和喂养牲畜的需求,还是为了将其转换成生物能源。
这听上去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不过是从食物和能源中选择一个而已。
但是,两者都是社会所必需的。
即使目前还没有被认识到,这个问题还涉及到伦理学。
这是因为,富裕的国家可以两者兼得,而贫穷的国家却不可能,除非他们做出一定的牺牲。
将耕种土地的目的从食物生产转变成生物能源生产,将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得与失,利益与成本。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那些从土地利用目标转换过程中获利的国家将不会去帮助那些由此遭受损失的国家!诚然,由于不同人观察角度的不同,对这个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而对于我们这些有关食物和能源问题的外行,首先所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你听到另外一种观点的论证之前,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无论是赞成将耕地用于种植粮食还是用于生产生物能---都具有说服力。
虽然揭示和澄清这个争论的各个方面不会让食物还是能源的选择更加容易,但会有助于揭示食物-生物能-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
引发这个争论的根本原因就是汽油价格的飙升。
如果汽油的价格不是如此之高(并且还在继续上涨),生物能源的开发是不会如此引人注目。
各国政府需要能源以保持经济运行和增长。
与此同时,化石燃料的燃烧,化肥的使用,土地利用的改变(如对热带雨林的破坏)正让人们高度担心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
很多政府,或是出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视或是看到了生物能源能够致富或省钱的机遇,都迅速开始了或是供国内使用或是为出口的生物能源生产计划。
一些国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将玉米转化成酒精(如美国),另一些国家则集中在利用甘蔗(如巴西),还有些国家则关心油棕榈的使用(如印度尼西亚)。
种植这些东西需要土地,这对那些没有足够土地资源的地区而言,生物能源的生产商对政府所施加的巨大压力,使粮食种植地(还有自然保护区)成为当然的挤占对象,.
一种显而易见—虽然尚未被证实—的担心就是,扩大用于生产生物能源的土地面积会对生产粮食的土地.造成一种称为“零和”的矛盾。
零和是指从生产生物能源所得就会伴随着粮食安全某种程度上的降低。
生物能源生产商和一些支持者反对此说法。
他们指出,可以用那些目前没有种植食用农作物的土地来生产生物能源农作物。
图表 1
另一些人的观点认为,问题不在于是选择食物还是能源,问题的关键是粮食盈余地区和那些由于离开粮食生产地或粮食市场较远所造成粮食稀缺的地区之间如何调配。
如果这不是一个粮食短缺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已有粮食如何分配问题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去关心“食物还是能源”这个“虚构”的争论了。
考虑到大部分的土地已经不是用于生产粮食,就是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或者被森林所覆盖,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现实利益的渴望(从能源需求增长所得到的不断增加的利润)将会压倒对于任何其它负面后果的担忧,包括对社会的粮食需求、食物的市场价格,以及近期的环境问题。
因此,我们的问题应该转向当粮食生产用地被改变为生物能源的生产时,这种改变是如何影响粮食安全的。
一位斯洛文尼亚非传统能源协会发言人对这个问题发表过以下的总结性评论:
“这个问题必须以世界(或某一国某一地区)的真实食物供求(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粮食盈余)、家畜饲料中谷物的使用、农业生产潜力、农业生产力的增
加潜力,以及开发农作物的生物能所带来的利弊为背景,进行具体的分析。
”
有一种说法认为,地球上有足够多的食物可以为世界人口提供足够的营养。
这在理论上是正确的。
在许多粮食盈余地区,粮食没有被卖掉并被销毁。
这是一个分配的问题,即把粮食从生产地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其他商品同样也是如此—尤其是水。
因为美国太平洋西北是相对潮湿的地区与美国东南部和全球其他干旱地区,例如西非的荒漠草原或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会遭遇频繁的缺水这一事实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因此,从理论上而言,水也可以像粮食一样,可以用集装箱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但是,问题是谁来支付这笔从水丰富地区到水稀缺地区的运输费用呢?
粮食和其他食品运输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生物能源的生产和运输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
当然很多和食物有关的问题,--生产、交易、援助和营养—远先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担心。
但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担忧,如今却可以被用作减少由粮食富裕国向粮食贫乏国出口食物和谷类的理由。
与此同时,富裕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精英却利用生物能源而大获其利。
很明显,生物能源会产生副作用。
例如,在美国,利用玉米生产能源,已经导致喂养家畜的成本上升,并进而造成了肉、奶和蛋价格的上升。
正如美国生态学家百瑞卡蒙纳在1971年所说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因此,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过程中,即使有生物能源,穷人,同其他人一样,还将为价格上涨付出,而生物能源问题只不过是造成他们不得不作出更多牺牲的一个很小的原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