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_崔丽霞
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

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崔丽霞3 郑日昌(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呼和浩特 01002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5)摘 要 对近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了客观的回顾与评价,概述了我国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探索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为今后研究科学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回顾。
分类号 B8411 研究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我国心理学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一样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对这些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了解我国20年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查明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于提高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对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了客观的回顾与评价,概述了我国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探索主要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为今后科研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 研究方法首先我们将心理学研究二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一般指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的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
其基本的研究步骤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研究者自己的理论假设。
定性研究则是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式,取得有关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对这些资料作出定性的分析。
中国心理测量近二十年发展的述评与思考

中国心理测量近二十年发展的述评与思考Ξ朱腊梅 王小晔(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062)摘 要 心理测量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许多领域。
目前,(1)国内修订的智力量表主要集中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及瑞文测验上。
(2)在各种功能的量表中,以智力、人格测验量表发展得较为完善。
(3)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学习能力测验量表在能力量表中占的比重较大。
(4)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用于心理发展和心理治疗效果诊断的临床医学量表日渐增多。
(5)儿童心理量表发展很快。
(6)国内自编测验的形式绝大部分是问卷形式、文字形式。
量表可按其深度分成三个层次,中国心理测验要想取得国际影响力,必须在编制有深度的、本土化的量表上下功夫。
关键词:心理测量 心理测验量表 心理学发展0 引言 自从1905年比奈和西蒙发表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智力量表以来,心理测量的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近年来,心理测量的研究一方面以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基础理论为基石,对心理品质、心理过程的理解逐步加深;另一方面,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带动心理测量方法学的发展,人们对测量误差的控制和估计手段进一步提高,国际心理测量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
与此同时,国内心理测验工作也在长足发展,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心理测验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实用价值。
最近,我们查阅了1979年以来公开出版的心理学刊物[1],粗略统计,截止97年底,我国心理测量工作者已经修订和编制的心理测验量表(包括评定量表)达一百几十种。
由于我们拥有文献有限,因此统计的数量肯定比实际要少得多。
下面拟对我们所掌握的量表修订与编制情况作一介绍,并加以分析评论。
1 近二十年来心理测验量表发展概况评述 根据功能,大致可将现有各种量表分成4类: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能力测验和神经心理测验。
这种分类只是相对的,有些量表的功能包括多方面,为便于分析,以下的评述主要从这四方面进行。
(完整word版)《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阅读书目名称:《社会心理学》作者:崔丽娟、才源源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读后感“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
其研究领域设计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人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中。
研究社会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所以,当我阅读完《社会心理学》后,第一个感受就是不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论意义,更要实践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
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一些认识,所以我想就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是学校教育目的性得以实现的另一个重要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有谁不能想起某个特殊教师的影响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教师就被赋予“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而且,教师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具体贯彻者、实施者和体现者。
因此,在儿童社会化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下面,我即从两方面说下我对于第二编中谈及的关于社会化在教育中的体现的感想。
一、教师威信。
有威信的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思想活动,把高深的伦理原则与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事物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实现其社会化。
这些都能从我们身边找到具体的体现:比如,当学生确认教师所讲的知识如果是真的,所提出的意见与希望是正确的,他们就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实现教师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此外,学生还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需要。
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富有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进步。
我还发现,学生对于有威信的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都易于接受,并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
获得表扬会感到愉快、自豪,从而产生想要表现更好的愿望;而未获得表扬的学生会去积极争取;而即便获得批评甚至处分,也会有所触动,心服口服,并决心改正。
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发表时间:2020-11-24T11:46:38.04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2期作者:郭明印[导读] 中国教育心理学的萌芽始于20世纪初郭明印河南省西华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西华4666600)摘要:中国教育心理学的萌芽始于20世纪初,并一直发展到今天。
可以说,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是建立在我们从盲目模仿西方的文化背景出发的一种独立的教育心理学。
尽管理论体系走了道路,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
因此,笔者想通过对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简单分析,给您以启发。
来者关键字:应对;教育心理;问题;对策1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当前问题1.1内容链接不清楚,系统不足。
婴儿期家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和介绍西方的先进成果,这项研究为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许多学者基于这项工作对中国的教育心理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
在1980年代,国内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仍然是理论知识,有时还侧重于学习心理学,其中包括教育和其他情况下的心理状态。
如今,韩国教育心理学的共同内容包括学习心理学,道德心理学,心理学教育,教师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关于如何对这些结果进行排序和放置尚无共识。
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心理学,一些学者对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更感兴趣,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学教育是最有意义的。
这意味着家庭教育心理体系有些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内容太多。
1.2旧的研究方法,缺乏方法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可以极大地促进成熟学者的发展,其重要性和作用不容忽视。
当前,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对较旧,缺乏必要的创新。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基本完成研究方法的创新,大多数选择的研究方法都来自基本心理学,并没有真正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
结果,教育心理发生了一些脱轨,其具体标志如下。
首先,研究方法强调受到西方重大影响的定量研究,在某些情况下,定性分析被忽略,差异也无法区分。
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目录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二章1. 赵国祥,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史纲,《心理学动态》1995年第4期第三章 2. 张一中,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比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04期。
第四章 3. 汤舜,如何准确表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几种代表性观点的比较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第五章 4. 杨连有,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反思,集宁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第六章 5. 秦金亮,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03期。
第七章 6. 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心理学报,2001年06期。
第八章 7. 赵向阳、朱滢,互联网——心理学研究的新工具,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第九章第十章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第十一章1. 吴萍,谈当代心理学者的素质要求——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给我们的启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第十二章2. 刘春蕾,论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第十三章3. 严由伟、叶浩生,数学心理观:21世纪心理本质观的新解读,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第十四章4. 李国庆,论心理的生理机制问题,殷都学刊,1994年01期。
第十五章5. 刘毅,人格的心理生理学研究进展,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第十六章6. 邢强,认知技能获得研究的新进展,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第十七章7. 许波,国外关于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探新,2004年01期。
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三章注意与教学的组织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 1. 周秋竹,浅析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效果,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第二十二章 2. 林文瑞,论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_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Ξ———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崔丽娟ΞΞ 张高产(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200062)摘 要 积极心理学(P ositive Psychology )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价值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的研究任务。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基本内容 研究意义 研究方向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1.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P ositive Psychology )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
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 和Csikzentmihlyi 。
1997年Seligman 就任AP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 ociation )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2]。
1.2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 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3]。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
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础。
但是,正如Seligman 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发展心理学

・综 述・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发展心理学Ξ缪小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摘 要 本文是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发展心理学的一个总结。
文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这个时期中国发展心理学总的情况的说明,第二部分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下列各个领域的介绍:认知发展研究,语言发展研究,社会性发展研究,超常儿童研究,独生子女研究,心理发展的跨文化研究,老年心理研究。
在第三部分中作者提出他对中国发展心理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中国发展心理学 中国大陆的心理学在停顿了十余年后于1978年才得到恢复与新生。
自那时起,中国大陆的心理学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本文是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初步总结。
1 概况111 发展心理学(以前的儿童心理学)一直是中国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分支。
在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中,从事发展心理学教学和研究的人数较多,学术活动也比较活跃。
中国心理学会在60年代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就是儿童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首先重建了这个委员会。
1984年基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学科,同时也由于参加这个委员会活动的人数很多,所以把它分为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两个委员会。
至今,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心理学会下属的十一个专业委员会之一。
该委员会除积极组织中国发展心理学工作者参加国内外的心理学学术活动之外,还每一、二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交流研究成果,讨论中国发展心理学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此外,中国教育学会下有一个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它的工作着重于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相结合。
除了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参加这个研究会外,一些对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感兴趣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也积极参加这个研究会的活动。
112 1978年以来,中国心理学会共举办过七届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递交给这几届会议的发展心理学论文一直占相当大的比例,1978年举行的第二届学术会议收到的论文中发展心理学占19%,1979年第三届学术会议收到的论文中发展心理学也占19%,递交给1981年第四届会议的论文中发展心理学占15%,1984年第五届会议发展心理学占19%,1987年第六届会议中占13%,1993年第七届和1997年第八届会议上发展心理学都占约16%。
近20年国内情绪心理学的研究概况

身的主观意义, 是学习动机形成与实现的必要基础; 情绪所决定的学生学习态度
和心智努力倾向, 是学习动机变化与发展的直接诱因; 课堂情绪体验的性质和程 度, 直接制约学习动机的价值取向与动力水平; 课堂学习行为的情绪调控, 接 直
她进一步探讨了 情绪的组织作用问 指出不同的情绪状态在智力操作中作为一 题。
种心理背景, 对智力活动起着组织或破坏的作用。 即正性情绪对智力活动起的是
一种组织作用, 而负性情绪则表现为对智力操作的 破坏功能。 情绪与认知关系研 究的实际意义在于, 提示了智力活动中情绪激发的重要性。 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要
验、 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尽管在日常生活中, 情绪与情感这两个概念
常常被混用或相互替代, 但在规范的情绪心理学领域, 它们的区分是严格的。 乔 建中在 《 情绪研究: 理论与方法》一书中,以情绪的发生和基本成分为出发点对
情绪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 《 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一书中分析了情绪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基础理论的研究
一、国外情绪理论的介绍
六、七十年代,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我国情绪心理学的发展处于相对
停滞阶段。而此时期,国外的情绪心理学研究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新成果、 新理论层出不穷。 因此, 当进入八十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崔丽霞*郑日昌(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呼和浩特 01002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5)摘 要 对近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了客观的回顾与评价,概述了我国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探索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为今后研究科学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回顾。
分类号 B8411 研究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我国心理学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一样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对这些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了解我国20年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查明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于提高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对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了客观的回顾与评价,概述了我国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探索主要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为今后科研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 研究方法首先我们将心理学研究二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一般指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的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
其基本的研究步骤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研究者自己的理论假设。
定性研究则是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式,取得有关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对这些资料作出定性的分析。
本研究中所说的定性研究比较宽泛,几乎所有非定量的研究均可纳入定性研究的范畴,如哲学思辩、个人见解、政策宣传和解释等,一些目前被称为质的研究的一些方法也被纳入其中。
心理学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依据假设不断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以验证假设的过程。
收集资料是通过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来实现的(如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而分析资料是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以便得出结论的过程,一般来讲量化的资料要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而定性研究中的分析主要依靠归纳,而且所得结果,不是统计结果,是一种描述、说明、解释。
虽然统计分析也可适用于定性研究中的部分数据分析,但它们毕竟不是定性研究中分析的主要部分。
各种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方法的编码如表1所示。
具体的研究过程是:先从目前国内发行的心理学杂志中选择较有代表性的3种杂志5心理学报6、5心理科学6和5心理发展与教育6。
检索的范围是1981年)1998年。
因5心理发展与教育61985年创刊,选另一有同样代表性的杂志5心理学探新61981)1984补充进来。
然后每年从每种杂志中随机抽取文章24篇,这24篇文章平均分配在每期里,例:如果杂收稿日期:2001-02-14。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99级博士研究生。
564心 理 学 报 2001,33(6):564)570Acta Psychologica Sinica表1各种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方法的编码研究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a1-行动研究(Acti on res earch)1-协方差分析(A NCOV A)a2-对已有资料的分析(Analysis of exis ting data)2-方差分析(A NOVA)a3-数学分析研究(Analytica-l mathe matical)3-贝叶斯统计(Bayesian)c1-个案研究(Case s tudy)4-双变量相关(Bivariate correlation)c2-因果模型(-Causal comparative P model)5-Bootstrap法(Boots trap P jackni fe)c3-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6-双复式相关(Canonical correlation)c4-比较研究(Comparative approach)7-卡方检验(Ch-i square)c5-相关研究(-Correlational s tudy)8-聚类分析(Clus ter analysis)c6-跨文化研究(Cross cul ture)9-描述统计(desc riptive s tatis tics)d1-描述研究(Descriptive)10-甄别分析(discri minant analysis)d2-横向研究(Developmental P cross-sectional)11-效应值P统计决断力分析(Effect si ze P po wer analysis) d3-纵向研究(Developmental P longitutni al)12-因素分析(Factor P pri ncipal component anal ysi s)e1-人种志(Ethnography)13-逻辑斯蒂模型(Log-linear P logi stic modeli ng)e2-前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pre)14-多变量协方差分析(MA NCOV A)e3-准实验设计(Exprementa-l quas i)15-多变量方差分析(MAN OVA)e4-真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true)16-元分析(Meta-analysi s)h1-历史研究(His tography)17-多维量表分析(Mul t-i dimensional scaling anal yses) i1-解释或综述研究(interpretative P rhetorical)18-多重比较(Multiple co mparison P Pos t hoc comparisons) n1-自然研究(Naturalistic s tudy)19-多水平分析(Mul t-i level analysis)o1-观察研究(Observati onal study)20-多质多法(Multitrai-t multimethod)p1-哲学研究(Pilosophical)21-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ric)p2-政策研究(Policy study)22-偏相关(-Partia-l correlation)p3-预测研究(Prediction s tudy)23-路径分析(Path P structural equation)p4-心理测量学的方法(Ps ychometric me thod)24-剖析图(Profile analysis)q1-定性研究(Quali tative)25-心理测量学统计(Psychometric statistics)s1-再分析(Secondary analysis)26-Q分类技术(Q-methodology)s2-单被试设计(Si ngle-subjec t)27-定性解释(Qualitati ve interpretati on)s3-模拟研究(Si mulati on P res ampli ng)28-回归模型(Regressional model(OLS)s4-调查法(Survey)29-社会测量学统计(Soci ometric)z0-其他方法(O ther methods)30-t检验(t-tes t)31-时间序列分析(Ti me-s eries anal ysis)32-三角互证(Triangulation)33-趋势分析(Trend analysis)34-其他方法(Other analys es)志为季刊,那么就从每期里随机抽取文章6篇。
共检索文章1296篇。
然后对这些文章从研究方法和资料处理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编码。
为了使不同的研究助手有共同的参照标准,在依据研究方法对文章分类编码时统一规定如表2。
实验设计和单被试设计的等级最高,依次递减。
每篇文章的研究方法不得多于3种,尽量选择最主要的一种方法。
当同一研究报告用了不止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可以按照表中的优先等级对该文章进行归类,例如:一篇文章既可以归为相关研究又可以归为发展研究,由于我们规定相关研究的等级高于发展研究,那么我们就将其归为相关研究。
当实在决定不了哪一种更重要时就都填上,但不要超过3种。
对于资料处理的方法,尽可能地选出每篇研究报告所采用的所有资料处理的方法。
依据编码资料统计出每年各种方法所占的百分比,选主要的几种研究方法和资料处理方法画出其发展趋势图,并且对有关的研究报告所采用的这些方法进一步分析,探察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5656期崔丽霞等: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表2各种研究方法入选的优先等级优先程度定量研究定性研究5前、准、真实验设计,单被试设计4因果模型,心理测量学的方法,模拟研究3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跨文化或横向研究,纵向研究,相关研究,预测研究,观察研究,比较研究,数学研究人种志,自然观察,历史研究,哲学研究2发展研究,调查法解释性的、说明性的研究,内容分析1再分析其他定性研究3研究结果和讨论3.1有关研究方法的结果及讨论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上极左思潮的干扰,阻碍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研究方法大大地落后于西方一些先进的国家。
相当一部分研究没有精确化、规范化、定量化,不能满足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度0、科学地规划和预测未来的要求。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甚至停止了所有的心理学研究。
改革开放后,认知心理学、工程、管理、社会、心理测量等分支学科迅速传播,心理学服务于四化建设,这一切使得心理学在改革开放后步入顺利发展的道路。
三种杂志每年的72篇文章中定性和定量研究所占的篇数见表3。
80年代以来的文献检索表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定性的研究方法缓慢递减(h1,i1,p1),定量的方法逐年递增(e4,p4,s4)(见图1、图2)。
应用较多的定量研究方法有实验研究(真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心理测量学研究方法及调查研究;应用较多的定性研究方法有综述研究、哲学研究及历史研究。
随着理论建设的日益完善及心理学研究者科学素养的提高,同时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简单的实验设计很难实现对自变量的操纵和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定量研究不断发展壮大,实验设计由过去单一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对比的思路向更复杂、更有解释力的实验设计发展,如多因素实验设计、多基线设计、多变量设计等,测量学研究迅速发展,相关研究及因果模型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掌握(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