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斜度井水平井射孔技术发展的现状共15页文档
中国水平井技术实力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7年12月中国水平井技术实力现状及发展趋势姬生雷(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技术服务公司,辽宁盘锦124010)摘要:油气勘探与开发一直以来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项目,究其原因在于,油气资源是近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原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在推动工业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我国水平井技术实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水平井的发展趋势,望可以为推动我国石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用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水平井;技术实力;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国际油价水平的逐渐上涨,我国逐渐提高了在油气勘探与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水平井是提高油气开发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国逐渐加强了对水平井的研究。
但是,由于我国在水平井方面的起步相对较晚,因此水平井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技术上的瓶颈,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水平井的研究。
1中国水平井技术实力现状1.1水平井钻井技术实力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水平井钻井方面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我国诸多大型油田之中,均建设了水平井,如大港油田的水平探井,水平位移达到了4100米;塔河油田的水平井可于6073.52米深处进行侧钻;大庆油田的升深平1井是国内首口火山岩气藏L 型水平井[1];塔里木油田的双阶梯水平井数量最多。
同时,针对低渗透油气藏、底水油藏、裂缝性油气藏、火山岩气藏、碳酸盐岩地层、砂岩地层以及枯竭油藏、致密气藏等,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水平井。
我国可以钻连通水平井的大型钻井公司主要有华北钻井公司、中原钻井公司、辽河钻井公司以及胜利钻井公司。
1.2水平井在油气开发方面的技术实力水平井的作用在于可以增加地下油气资源与地上集水建筑物的接触面,从而能够实现流体抽取效率的提高,大大增加石油开采的效率,因此,在油气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胜利油田为例,CB26B-支P1鱼骨水平井建成初期,其日产量可达到100吨,为相邻直井的3.3倍;塔河油田的水平井单井油产量高达200~500吨/天;塔里木油田中,水平井占生产井的26%。
水平井测井新技术发展概况和展望-文档

水平井测井新技术发展概况和展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意大利的Rospomaro油田为开采该区岩溶地层中稠油,共钻探了3口井,其中的一口直井和一口斜井共钻穿油层3 0 m,但第三口水平井的水平段却穿过在油层中穿行约590m。
为了弄清水平井的高产层段,是地层均匀分布的油层还是裂缝情况发育,测井工作者首次进行了水平井生产测井的实验和评价。
时至今日,水平井早已成为国内外各油田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水平井方法的逐渐开展,其生产测井技术也飞速发展。
但受限于常规的电缆测井不能用于测量水平井的水平井段,且水平井井眼轨迹在形态上与直井完全不同,因此后来学者在生产测井方法和工艺上发展了诸种方法来提升生产测井的技术应用。
1 水平井生产测井新方法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测井公司,在水平井生产测井在仪器方面,对生产井的产液剖面监测技术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仪器光纤材料传感器阵列设计上,该方法解决了以往测井方法的部分不足,而获得永久监测技术,该技术是油田动态监测技术的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中以斯伦贝谢公司的传感设计为例,其光学探针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是,油、气、水对入射光线分别有不同的反射率,其中水的反射率相对最低,而油泡的反射率相对较高,气泡的则最高。
因此,原理上通过识别监测反射光的强弱可以识别分散的液相气泡,尤其是气泡和油泡。
应用于生产和注入剖面监测,为生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应用光纤传感器的生产测井仪器在水平井中的随时间推移监测技术将成为未来油层生产动态监测的主导技术。
另外在已下套管的水平井中,如何测量和监测储层的含油饱和度也成为技术革新的重要方面。
以往人们主要依赖脉冲中子测井技术。
但脉冲中子测井方法探测深度浅,且只在孔隙度状况良好的储层应用效果较好。
斯伦贝谢和贝克阿特拉斯先后推出过应用于套管井中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水平井中通过测量套管外的地层,主要用于监测油藏流体饱和度的变化,和油藏流体界面的变化情况。
射孔技术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创新与应用

射孔技术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创新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2-17T06:37:23.917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9期作者:魏震[导读] 从而实现最大效益,更加有利于产能建设工作长期、有效的发展。
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产能建设中心一、目前大港南部油田射孔工艺现状:大港南部油田新井采用射孔工艺完井占油水井总数的99%,对于不同井况和地层,而射孔后效果一直没有各种枪型的分析对比,如何优化选择高效的射孔方式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引导。
此项目通过近几年的射孔工艺优化分枪型、分相位、分点火方式等选用不同的射孔方式并观察效果,为试油射孔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使地层发挥最大产能,从而实现最大效益,更加有利于产能建设工作长期、有效的发展。
聚能射孔技术的基本原理:1、将聚能射孔器下入目的层位,利用金属射流射穿套管、水泥环及一定深度的地层,建立地层与井筒间的油气流通道。
2、井筒与地层连通性的好坏、孔眼渗流面积大小及液体的流动状态影响着产能的高低,合理的选择射孔参数至关重要。
2020年大港南部油田99%以上新井油层套管全部采用139.7mm、壁厚9.17mm的套管完井,而以往新井试油方案射孔设计97%以上枪型全部是102枪127弹,比较单一,只有针对地层特性采取合适的枪型、穿深、相位等射孔工艺参数优化,才能取得最佳的产能效果。
二、射孔技术创新及使用效果射孔参数优选:射孔参数的选择主要从地质油层的角度考虑,射孔参数主要是指穿深、孔径、孔密、相位等。
其中穿深和孔径直接由射孔弹的结构类型和所装药量决定,是评价射孔弹性能的基础指标,而孔密、相位、方位则是衡量射孔器性能的综合指标。
射孔工艺技术优化取得成果1:定相位射孔相位是决定射孔工艺效果的重要参数:相位是指相邻两发射孔弹之间的夹角,常规直立井筒基本上全部是采用90度相位射孔,由于直井生产出砂是由于地层流体携带形成的,在相同地质条件下,水平井出砂是由于地层流体携带和重力共同作用结果,所以水平井相对于直井更容易出砂,故对于出砂地层的水平井就必须选择合理的定向射孔方位。
浅析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地下水平方向钻取井眼来开采油田油气资源的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垂直井钻井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具有钻效率高、井眼长、开采能力强等优点,已经成为目前常用的油田开采技术之一。
本文将就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目前,全球范围内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在美国、加拿大、沙特等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大规模应用水平井钻井技术,有效提高了油气开采量。
在中国,由于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水平井钻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非常规油气井的开采。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长江口盆地已经成功应用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装备的不断改进和升级。
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广泛应用,相关技术装备也在不断升级,以提高钻探效率和钻井质量。
钻头材料的研发,可以提高钻头的耐磨性和抗硬层性能;钻进液的研发,可以提高冲击力和清洁井壁的能力。
自动化钻井装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研发也成为发展的重点,以提高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增强油气储层评价和导向技术。
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关键是在目标油气储层内准确钻造井眼,因此开发先进的储层评价和导向技术是发展的重点。
通过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对储层的认识和预测能力,从而准确钻制井眼。
通过开展物性评价、油气储层分布预测和导向技术优化等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油气开采效益。
优化水平井复杂井眼和完井技术。
水平井钻井作业中,复杂井眼和完井技术是实现高效开采的关键。
通过研发新型钻井工具和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水平井钻井中的钻眼控制、井眼质量和井眼稳定性等问题。
通过优化完井技术,例如水平井侧钻完井、多段压裂完井等,可以提高油气井的产能和产能维持时间。
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油田开采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井钻井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油气开采效率和产能,为保障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大斜度井、水平井射孔技术发展现状

二、国内技术现状
(1)変孔密射孔技术
影响水平井高效生产的因素很多, 影响水平井高效生产的因素很多,对于套管射孔完井的水平井 而言,由于流体在水平井筒内的流动为变质量流, 而言,由于流体在水平井筒内的流动为变质量流,在水平井筒内必 然因流体的流动而引起压力损失, 然因流体的流动而引起压力损失,造成生产段井壁处的压力非均匀 分布,而这种径向流量的非均匀分布反过来又影响沿生产段井筒流 分布, 动方向的压力降分布。 动方向的压力降分布。因而油藏内的渗流与生产段井筒内的流动存 在一种耦合的关系。 在一种耦合的关系。 根据油藏特性、测井资料、井身轨迹、固井质量等资料, 根据油藏特性、测井资料、井身轨迹、固井质量等资料,优化 设计水平井分段数量、段长、射孔参数,发挥各射孔段的开发潜能, 设计水平井分段数量、段长、射孔参数,发挥各射孔段的开发潜能, 分段数量 达到了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达到了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控水稳油要求
不均匀射孔控水机理
不均匀射孔完井
二、国内技术现状
(2)水平井限流压裂射孔技术
通道 射孔作为液流通道,在 压裂时具有重要作用: 压裂时具有重要作用: 调节破裂压力的大小 控制裂缝的初始方位 调整层间进入液量 孔方位 射 孔 参 数 ( 射 孔 方位 、 孔密、 孔径、 孔深等) 孔密 、 孔径 、 孔深等 ) 优化 主动改变压裂施工工艺的 是 主动改变 压裂施工工艺的 有效手段之一 。
二、国内技术现状
射孔层分段射孔的优势
①水平井射孔程度存在一个最优的控制范围; 水平井射孔程度存在一个最优的控制范围; ②射孔位置越靠近水平段根部产量越大; 射孔位置越靠近水平段根部产量越大; ③打开80%可以获得96%的产能,打开60%可以获得90%的产能; 打开80%可以获得96%的产能,打开60%可以获得90%的产能; 80%可以获得96%的产能 60%可以获得90%的产能 ④底水突破时间随配产量的增加而提前,并不随水平射孔段长度的 底水突破时间随配产量的增加而提前, 增加而延长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油井射孔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油井射孔技术的现状与展望1概述射孔作业是石油钻井行业的关键环节之一,经过理论和现场实践验证,射孔作业在提高油气井的油气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外的射孔技术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1以提高油气产能为重点的高效射孔,如聚能射孔、复合射孔等。
该类射孔技术重点关注如何高效打通地下油气通道,从而提高油井产能,该类射孔技术目前正朝着大爆量、超深穿透、多级火药、气体压裂增效的方向发展;1.2以保护储层、提高射孔完井效果为重点的射孔技术,主要包括负压射孔、动态负压射孔、超正压射孔和定向射孔;1.3以提高作业效率为重点的一体化作业流程,包括以提高测试结果可靠性为目的射孔与测试结合、射孔与酸化结合、射孔与压裂结合;1.4以提高作业安全和效率为目标的作业流程,包括管柱安全设计、作业优化设计、智能导向射孔、射孔监测诊断。
射孔技术的开发及相应的作业工艺改变了原有的单纯通过射孔打开套管的采收方式,为油田高效开发增添了新的技术途径。
2射孔技术现状2.1深穿透聚能射孔最初采用子弹射孔法穿透套管和水泥环,连接目标区和套管。
但是,子弹可以穿透的深度非常有限,经常不能形成有效的弹孔。
从业者通过借鉴反装甲武器的穿透能力,发明了深穿透聚能射孔技术。
这种射孔技术具有莫霍普特效应,具有良好的破岩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射孔深度。
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深入开发,对射孔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的油服企业均加大了深穿透聚能射孔技术的研究攻关力度,射孔的平均穿透深度也得到了大幅增加。
最具代表性的型号是美国GEO Dynamics公司研制的4039RaZor HMX射孔弹,对混凝土目标的平均穿透深度可达1600mm左右;美国Owen研发的射孔弹,对混凝土目标的平均穿透深度可达1340mm 左右。
四川射孔药厂研制的SDP48HMX39-1射孔药对混凝土靶材的平均穿透深度达到1540mm左右,大庆射孔弹厂研制的射孔弹对混凝土靶材的平均穿透深度达到1350mm左右,国内相关厂家的产品性能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现代油气井射孔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现代油气井射孔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油气井射孔技术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作为油气开采中一种关键性技术,射孔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特殊炸药引爆时产生的射流,穿透地层和油气井的管壁,构建起相应的油气开采通道。
本文就现代油气井射孔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标签:油气井;射孔技术;发展现状;展望前言:在油气井开采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不同环境的特殊需求,需要选择恰当的射孔技术,如定位射孔、动态负载射孔等,配合辅助性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射孔完井能力,增加油气井的产量。
新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油气井射孔技术的完善,在简化技术应用流程的同时,也使得射孔技术更能够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1 油气井射孔技术发展现状1.1系统可靠性油气井射孔系统是否可靠,关系着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实践中,应该在开展射孔操作的过程中,引入高电流雷暴装置,尽可能减少电磁信号的干扰,在地表范围内,可以采用短路模式对雷暴装置的桥丝进行设置,强化雷管可靠性,配合相应的压强避爆措施,保证射孔技术应用的安全性。
1.2射孔理论油气井射孔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相应的理论研究为支撑,从某个层面分析,岩石层间隙会对油气井的产量造成影响,在单纯依靠射孔工艺形成孔道的情况下,并不能有效的满足油气井管道四周形成的裂缝要求,如果射孔与缝隙走向不一致,油气井地层的破裂压强也就无法真正减少。
现阶段,油气井射孔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也存在有不小的局限性,想要打破这种局限性,就必须做好射孔理论的研究。
1.3超正压射孔技术现阶段,在油气井开采中,比较常用的射孔技术是负载射孔,而实际上对于相当一部分油气井而言,借助负载射孔技术虽然能够打开油气开采通道,借助压强差进行射孔孔眼清洗,但是如果油藏本身压力、孔隙率低,或者储层石块刚度较小,负压射孔的作用会被大大弱化,甚至于部分油藏的开发环境也会影响负载射孔技术的顺利实施。
钻井技术现状差距及发展方向

二、近几年钻井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
1、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引进及推广工作
聚
磺
(1)针对南方海相(建深1井)
钻
超深井面临的高温高压问题,开展
井
了抗高温聚磺钻井液体系研究,其
液
技
流变性、抑制性、抗温能力等关键
术
技术指标达到要求。
二、近几年钻井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
1、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引进及推广工作
( 2)水基成膜钻井液技术--针对江汉油区、 南方海相地层不稳定及油气层保护的问题,开展 了水基成膜钻井液技术研究,该体系具有良好的 防塌、携砂、防卡及保护油气层等功能,且具有 流变参数合理等特点。
名名名
112 鄂B南W西方-1川海00相东0型超北深井低井下压钻变及井位易工稳漏艺定气技器术井研防制漏防窜固井技术
223 水G塔J基河Y-成地70区膜型复钻液合井动盐液管层技具快术试速研钻压究井装技置术研究
334 准钻大噶斜井尔度液长盆用稳地强斜承力段钻降定区滤向块失井深钻润井滑技优剂术快产研钻品究井开技发术与研应究用
地层损害机理及快速诊断
关
损害测试方法
健 技
暂堵和解堵技术
术
欠平衡保护
深井油气层保护
钻井技术现状、差距及发展方向
国内外钻井技术现状
目
钻井公司技术现状及进展
录
差距及努力方向
二、近几年钻井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
近几年完成的科研项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序序序号 号号1
项项 项
目目目
江汉油田调整井固井技术研究
钟深1井完钻井深 4800.60m,3817.00m侧钻成 功后,连续钻穿潜江组 528.50m的盐膏层(其中纯 盐层厚269.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