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3号_菲特_台风过程鳌江站历史最高潮位的数值模拟

合集下载

菲特(1322)台风期间浙江强降水过程分析

菲特(1322)台风期间浙江强降水过程分析

收稿日期2015-09-01台风(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和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涡旋的总称,是影响浙江省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1-3]。

近几十年在西太平洋台风研究领域,国内外气象学者已取得了诸多成果。

陈联寿等、藤原等、李英等、丁治英等分别从不同尺度系统和不同纬度环流的相互作用、双涡旋相互作用、水汽输送和能量转换和冷空气入侵等方面研究了登陆台风的异常移动路径和强降水维持机制[1-2]。

此外,国内外数值试验和相关研究还表明:高空冷涡可使台风运动发生突然转折;2个相互作用的涡旋是否相互影响依赖于涡旋涡度的分布。

这些研究和试验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登陆台风活动的认识,还有助于对登陆台风路径和降水规律的预报水平的提高。

登陆台风在冷空气和双台风同时作用下活动的情况较为罕见,此类研究尚不多见,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2013年第23号台风菲特是影响浙江严重的台风,菲特在登陆前后有2个明显特征:第一,北上过程中,路径突然西折,预报难度大;第二,呈秋台风特性,风雨强度大,极大风速和日面雨量均破浙江省历史记录。

本文主要利用每天4次ECMWF 再分析资料、FY-2e 卫星TBB 资料和浙江省中尺度站降水资料等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并简单探讨了台风登陆前异常移动路径及造成浙江省大范围强降水天气的成因[3-4],为日后的预报业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台风概况和降水落区及灾情2013年9月下旬,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热带气旋扰动频繁,1323号台风菲特于9月30日20:00(北京时间,下同)在13.9°N 、132.5°E 生成(图1),强度为热带风暴级别[5-6]。

10月1日17:00发展为强热带风暴,3日5:00加强为台风,4日17:00继续加强为强台风,7日1:15在浙闵交界处(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沿海)登陆,登录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4级(42m/s ),中心最大气压为955hPa ,是2001年以来10月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强的台风。

浙江嘉兴市2013年强台风“菲特”暴雨洪水分析

浙江嘉兴市2013年强台风“菲特”暴雨洪水分析
策研 究提 供 借 鉴 。
关键 词 : 暴 雨洪 水 ; 台风 ; “ 菲特 ” ; 防 灾减 灾 ; 防洪 工程 ; 嘉兴 市
中 图法 分 类号 : T V1 2 2 1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 9 2 6 4( 2 0 1 4) 0 5 — 5 8 一 O 4
弱 为热 带 低压 , 但 它 减 弱 后 的 低 压 环 流 与 北 方 冷 空 气 交 汇, 加上第 2 4 号 台风“ 丹娜丝 ” 外 围 环 流 带 来 的 强 大 水
1 基 本 情 况
嘉 兴 市地 处杭 嘉 湖 平 原 东部 , 北接江苏吴江 , 西 接 东 苕溪 , 东 临上海 , 南靠杭州湾和钱塘江 。 全 市 河 网 密 布, 湖 荡众 多 , 陆域面积 3 9 1 5 k m , 地 势低 平 , 尤 其 以 秀 洲 区和嘉 善县 北部 最为 低洼 , 平 均 田面高程 1 . 3 ~1 . 8 m, 最低处仅 1 . 0~1 . 2 m, 沿 海 有少 量 低丘 和 山地 … 。 嘉兴市 共设 1 1 个雨量 站点 , 控 制密度 为 3 5 0k m / 站, 观 测 同时 依 赖 人 工 、 自动 记 录 和 遥 测 。 主 要 为 防 汛 防 旱 服 务 的站 点 包 括嘉 兴 、 王江 泾 、 嘉善 、 崇德 、 乌镇 、 桐 乡、 平 湖、 欤城、 硖石 等 9 站 。 危 急水 位 是 指江 、 河、 湖 泊 水 位 上 涨 已使 部 分 河 段 发生 险情 , 部分 地 方 已 出现 洪 涝 灾 害 , 保 护 区 域 内处 于
普遍 暴涨 , 9个 主 要 平 原 控 制站 水 位 均 超 危 急 水 位 , 其 中嘉 兴 、 王江 泾 、 欤城 、 嘉 善站 测 得 历 史 最 高 水位 。 杭 嘉 湖南排工程 、 各 地 城 市 防洪 工程 、 圩 区 工程 全 力 运 行 , 在 本 次 洪 水防 御 中为 降 低平 原 河 网水 位 、 保 护 低洼 地 区 发挥 了 巨大 的 作 用 , 防洪 效益 明显 。

温州市防御强台风“菲特”经验总结

温州市防御强台风“菲特”经验总结
防汛 与 抗 旱
C H I N A WA T E R R E S OU R C E S 2 0 1 4. 1
日 皿
州市防御 强台风“ 菲特" 经验总结
王振 勇 1 . 2 。 黄 凡1 , 2
( 1 . 浙江 省温 州市 水利局 , 3 2 5 0 0 0 , 温州; 2 . 浙江 省温 州市 珊溪水 利枢 纽 管理局 , 3 2 5 0 0 0, 温州 )

2 3号 强 台 风 “ 菲特 ” 在 浙 闽 边 界 强 势 登陆 . 正 面 袭击 温 州 这 次 台风 是 新 中 国 成 立 以来 1 0月 份 登 陆 我 国 大 陆的最强台风 . 也是 2 0 0 8年 以来 对 浙 江 省 温 州 市 影 响 最 严 重 的 强 台 风 台风 登 陆前 后 较 短 时 间 内 . 全 市
警 戒 潮位 1 . 5 4 m. 超过 历 史 最 高潮 位
0 . 4 2 m.打 破 1 9 5 8年 建 站 以 来 的最 高历 史 纪 录 .接 近 1 0 0年 一 遇标 准 .
确 的要 求 .为 全 市 防 台 抢 险 救 灾 工 作 指 明 了 方 向 .并 且 极 大 鼓 舞 了广 大 干 部 群 众 防 台 抗 台 的 信 心 和 决 心 .为夺 取 防 台 抗 灾 工 作 提 供 了有
位. 其 中鳌江潮位高达 5 . 2 2 m, 超 过
由于 上 级 领 导 高度 重 视 .在 各 个 关
键 节 点 .提 出 了科 学 切 实 且 具 体 明
时将 应 急 响应 等级 提 升 到 2级 : 6日 上 午 9时 .再 次 将 应 急 响 应 等 级 提
升 到 1级 ; 6日上 午 1 0时 , 市 长 发 表

2013年9-10月主要天气过程

2013年9-10月主要天气过程

第5卷6期2013年12月天 气 预 报WEATHER FORECAST REVIEW V ol.5,No.6December 20132013年9-10月全国天气的主要特点是:热带气旋生成数明显偏多,其中“天兔”、“菲特”和“蝴蝶”影响较重;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西北地区东部和四川盆地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西南地区多阴雨雪天气;北方部分冬麦区降水偏少,出现农业干旱;雾霾天气多发。

1 热带气旋生成数明显偏多,“天兔”、“菲特”和“蝴蝶”影响较重9-10月,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4个编号热带气旋(近中心风力大于8级)生成,较常年同期(8.6个)明显偏多,其中5个影响我国。

1319号台风“天兔”和1323号台风“菲特”分别登陆广东和福建。

1.1 “天兔”概况和影响分析1.1.1 “天兔”概况和特点今年第19号台风“天兔”9月17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2日在广东省汕尾市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m/s,强台风级)。

“天兔”是今年登陆我国大陆地区强度最强的台风,也是近40年来登陆粤东沿海的最强台风,具有降雨强、风力大、风雨潮三碰头等三个特点。

降雨强。

21-23日,浙江东部、福建东北部和南部、广东中东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西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100~250mm,福建漳州局地300~455mm,湖南蓝山县汇源445mm,广东梅州市八乡镇357mm;台湾中东部降雨200~500mm,花莲、屏东、台东、高雄等局地超过500mm。

风力大。

广东东部和珠江口地区、福建东2013年9-10月主要天气过程孙 瑾 聂高臻 王海平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部、浙江南部沿海出现9~11级大风,广东东部、福建东部的部分地区风力有12~14级,广东东部沿海地区15~16级,广东陆丰市湖东镇最大阵风达17级(60.7m/s)。

“天兔”影响期间,广东汕头、汕尾、揭阳等市的沿海地区10级以上大风持续影响时间有8~10个小时,汕尾12级以上大风持续时间长达5小时。

基于ADCIRC水动力模型的台风风暴潮预报模型验证

基于ADCIRC水动力模型的台风风暴潮预报模型验证

个潮汐测站的实测水位过程与模型预报的潮位过程结果。结果表明:①无论是在天文潮期间还是风暴潮
期间,各பைடு நூலகம்站的逐时潮位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均在 30 cm 以内;②在对天文潮进行验证时,除崇武站的高潮位
相对误差达到 50 cm 以外,其余各测站的高潮位相对误差均在许可范围±20 cm 以内;③在对风暴潮过程进
洋海域的风暴潮预报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
收稿日期:2018-12-12 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1014) 作者简介:刘克强,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前期规划与调度方面的工作。E-mail:15117438@
·27·
2019 年 4 月
水 利 水 电 快 报 EWRHI
为了满足西北太平洋海域复杂岸线和分辨率
的要求,数值模拟采用了目前较为成熟、应用广泛 的 ADCIRC 水动力模型。该模型的构建是基于有限 元的方法,于 1992 年由美国圣母大学的 J.J.Wester⁃ ink 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 R.A.Luettich 共同研 制。目前,ADCIRC 水动力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河 口 、海 洋 、海 岸 等 区 域 的 潮 汐 、海 流 和 风 暴 潮 预 报 中。本文利用该模型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西北太平
表 1 2010~2015 年由台风风暴潮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台风风暴潮 过程次数/次
10 9 13 14 5 6
风暴潮致灾 次数/次 7 5 9 11 5 6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65.79 48.81 126.29 152.45 134.69 72.18
2.2 ADCIRC 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

强台风“菲特”(1323)登陆后造成台州大暴雨成因分析

强台风“菲特”(1323)登陆后造成台州大暴雨成因分析

强台风“菲特”(1323)登陆后造成台州大暴雨成因分析陈莲;谈志安;杨万裕;刘汉华;甘晶晶【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1°×1°逐6h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10月7日20时~8日08时强台风“菲特”登陆后残留低压造成的台州市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分布不同于一般台风暴雨迎风坡降水量较大的分布特征,呈现与地形相关性较小的南北带状分布特征;暴雨主要受“菲特”残留云系、“丹娜丝”外围偏东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其中“丹娜丝”转折点和弱冷空气南下渗透时间点的重合是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前期充沛的水汽条件,高低层辐散辐合配置,不稳定能量积聚释放,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条件;后期降水回波列车效应明显,低层弱冷空气与海上东北气流的辐合线促使中小尺度的发生,使本次过程呈现出强降水时间较长的特点.【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15)001【总页数】9页(P149-157)【关键词】菲特;弱冷空气;诊断分析;大暴雨【作者】陈莲;谈志安;杨万裕;刘汉华;甘晶晶【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气象局,台州3180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路桥区气象局,路桥318500;浙江省台州市气象局,台州318000;浙江省气象台,杭州310017;浙江省台州市气象局,台州3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3台风是重大灾害天气系统之一,它带来的狂风、暴雨,造成的风暴潮等重大灾害性天气常常对受其影响的地区造成房屋倒损、滑坡、泥石流、城乡积涝,甚至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

台州地处东部沿海,是浙江省受台风严重影响地区之一,建国以来至2013年登陆其境内的台风共计17个。

除此以外,台州每年平均直接间接受3~4个台风影响,其中,1989年受7个台风影响成为受台风影响的最多年。

相比台风登陆前的天气预报难度,台风登陆后造成暴雨天气预报难度更大,因此气象专家一直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不同区域暴雨与台风登陆关系的研究成果。

温州1323号“菲特”台风暴雨洪水分析

温州1323号“菲特”台风暴雨洪水分析

从 7日6时 3 0分开始涨潮至 1 0时3 0分达最高潮位 3 . 9 9 m,
强 降 水 汇 流 至 河 网需 要 闸门 排 泄 时 ,7 日 8 时至 1 3 时 潮 水 位均在 2 . O m 以 上 , 闸门 受 到 潮 水 顶 托 无 法 发 挥 排 泄 能 力 ,
3 . 潮位 分 析
部分 在 1 0 年一 遇 以 下 ,防 洪 能 力低 下 ,要 加大 资金 投 入 对 重 要 河 段 和 城 镇 建 设新 标 准 防 洪 堤 ,提 高 抵 御 洪 水 能力 。 ( 5 ) 科 学规 划 城 镇 建 设 , 完善排水管 网, 提高排涝能力 ; 进 一 步 完 善 沿 海 沿 江 水 闸和 内 河 控 制 闸 等 水 闸 的综 合 调 度 方
米 ,大 大 超 过 警 戒 潮 位 。
的时间段 ;( 3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滞后 ,特 别是老城 区 ,有 的地方排水设施不健全 、不完善 ,排水系统建设滞 后是造 成
内涝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四 、 经 验 及 建 议
温 州 市 三 大 江 中 ,瓯 江 最 高 潮 位 4 . 9 2 m ,超 过 警 戒 潮 位 0 . 9 2 m ;飞 云 江 最 高 潮 位 4 . 6 4 m ,超 过 警 戒 潮 位 0 . 8 4 m ;鳌
内河 水 位 上 涨 ,在 高 潮 位 后 l h 左 右 ,是 城 区淹 没 水 深 最 大
1 0 月6日一 8日,台风 “ 菲特”影 响期 间正值天文 大潮 , 受台风影响 ,沿海潮位增水 明显 ,多次超过警 戒潮位。其 中6 日夜 间台风登 陆时 ,正值天 文大潮高潮位 ,潮位 增水超过一
第 7期
自炳 锋 等 :温 州 1 3 2 3号 “ 菲特 ” 台风 暴 雨 洪 水 分 析

温州市三江河口风暴潮预报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温州市三江河口风暴潮预报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温州市三江河口风暴潮预报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严云杰;周维;龚裕院;许世城;程海洋【期刊名称】《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浙江省沿海地区为海洋灾害高发区,其中以风暴潮带来的灾害尤为突出,每年都会给浙江省带来很大的损失。

因此,对浙江省沿海地区进行风暴潮预报显得极为重要。

以温州市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江河口(含三大江感潮河段及近岸)为研究区域,建立了三大江河口的风暴潮预报模型,并通过2013年“1323”号“菲特”台风期间的潮位预报情况来进行模型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模型目前已在温州市三大江河口区风暴潮预报系统中进行了实际应用,使用效果很好。

【总页数】4页(P60-63)【作者】严云杰;周维;龚裕院;许世城;程海洋【作者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0;苍南县水利局,浙江苍南 32580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14+.2【相关文献】1.中国河口海岸风暴潮及海洋动力三维数值预报模型(CHINACOAST)研究Ⅱ :模型验证与应用 [J], 汤立群;申锦瑜;陈洁;刘大滨;季小梅2.中国河口海岸风暴潮及海洋动力三维数值预报模型(CHINACOAST)研究Ⅰ:模型结构与设置 [J], 汤立群;申锦瑜;刘大滨;季小梅;陈洁3.长江河口沿海区域温带风暴潮预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J], 付元冲;丁平兴;葛建忠;宗海波4.基于ADCIRC水动力模型的台风风暴潮预报\r模型验证 [J], 刘克强;袁杰颖;陈文召;陈永平5.基于ADCIRC的广州市风暴潮精细化预报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J], 罗智丰;陈刚;道付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菲特”台风过程浙江沿海风暴增 水分析
1323 号 “菲特” 台风影响期间, 我省沿海岸段 的风暴增水普遍在 100 cm 以上, 最大增水乍浦站
收稿日期:2014-04-16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2010R50035) 作者简介:丁骏 (1978-)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预报工作。E-mail:ddjj7888@
1
“菲特” 于 2013 年 9 月 30 日 20 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 1 日 20 时增强为 强热带风暴, 3 日 08 时增强为台风, 4 日 17 时增强为 强台风, 7 日 01 时 15 分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沿海 登陆, 登陆时中心最低气压为 955 hPa, 近中心最大 风力 14 级 (42 m/s) , 强度为强台风, “菲特” 是建国以 来 10 月份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强的秋季台风, 登陆 强度排名第二的是 1961 年 10 月 4 日在三门县登陆 的 6126 号台风, 登陆时强度 13 级 (40 m/s) 。台风路 径见图 1。
究也在 80 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已对渤海、 黄海、 东海和南海的风暴潮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 实验, 以此来研究各动力因子的效应[2-3]。模式实验 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并且部分模式已经在实 时预报中使用[4], 成为风暴潮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MIKE21 数学模型是丹麦 DHI 公司开发的属于 平面二维表面流数学模型, 可广泛地应用于潮汐、 水流, 风暴潮等二维水力学现象的研究; 相关研究 表明, Mike21 软件水动力计算模块是一种较好的风 暴潮计算程序[5], 该模块具有可嵌套计算、 采用稳定 性较好的 ADI 格式和干湿网格法处理动边界等优 点, 适合于浙江省沿海多滩涂和曲折岸线的海岸特 征。模型计算介绍如下: 4.1 水动力模型 DHI 水动力模块计算的控制方程包括一个连续 性方程和二个动量方程, 基本方程为:
图 3 “菲特” 台风期间石砰站风测 及鳌江站增水过程图 大到暴雨, 全县平均面雨量 275.9 mm, 单站最大过 程雨量罗垟水库 501.5 mm, 共有 2 个站点雨量超过 400 mm, 11 个站点雨量在 300—400 mm, 27 个 站 点 雨 量 在 200 — 300 mm , 5 个 站 点 雨 量 在 100 — 200 mm。全县多个镇乡受淹, 其中鳌江镇 6 日 9 点 30 分左右开始满水, 几乎全镇受淹, 最深处达 1 m 多; 萧江镇 6 日 10 点 40 分左右开始满水, 多处水深 达 2 m 以上, 淹没时间达 30 h; 水头镇 7 日凌晨开始 满水, 最深处达 2 m 多, 淹没时间近 32 h; 昆阳镇 7 日 凌晨 3 时开始满水, 淹没时间长达 55 h; 万全镇在 7 日早上 5 时多开始满水, 淹没时长 53 h。
第 31 卷 第 5 期 2014 年 10 月
DOI:10.11737/j.issn.1003-0239.2014.05.005
海 洋 预 报 MARINE FORECASTS
Vol.31, No.5 Oct.2014
1323 号 “菲特” 台风过程鳌江站 历史最高潮位的数值模拟
丁骏 1,2 ,王晶 1,2 ,赵鑫 2,3
风暴潮数值模式计算开始于 50 年代, 70 年代美 国建立的 SPLASH 模式, 在实时风暴潮预报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80 年代美国建立的 SLOSH[1]模式能预 报海上、 陆上以及湖上的台风风暴潮, 在防灾预报 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国的风暴潮数值模拟研
5期
丁骏等: 1323 号 “菲特” 台风过程鳌江站历史最高潮位的数值模拟
(1)
(2)
∂q ∂ æ pq ö ∂ æ q ö ∂ς + ç ÷ + ç ÷ + gh + Ωp - fVV y + hø ∂y ∂t ∂x è h ø ∂y è
2
p2 + q2 æ ∂2 q ∂2 q ö = E ç 2 + 2 ÷ - h ∂ (P a ) gq 2 2 Ch è ∂x ∂y ø ρ w ∂y
32




31 卷
出现在 23 时 40 分, 比天文高潮位延迟了 1 个小时 30 多分钟, 这在以前鳌江站的台风增水过程中是很少 见的。 3.3 潮汐 “菲特” 台风影响期间, 适逢农历九月初一、 初 二、 初三天文大潮期。台风登陆前又赶上九月初二 晚高潮, 鳌江 6 日晚高潮的天文高潮时为 22 时 04 分, 天文高潮位 369 cm, 警戒潮位 370 cm, 天文高潮 位已接近当地警戒潮位, 距离年极值天文潮位也只 有 13 cm。 图 4 是我们用潮汐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出 的菲特台风期间鳌江站天文潮位过程。 3.4 河口地形 鳌江为浙江省八条主要水系之一, 又是我国仅 有的三大涌潮江之一, 发源于温州市文成县桂山乡 桂库村的吴地山南面, 主峰海拔 1124 m, 河源以下 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众多的溪涧沟壑汇入, 全长 92.47 km, 河源至平阳县顺溪镇长 19.1 km 为上游 段, 顺溪至詹家埠长 24.7 km 为中游段, 詹家埠至狮 子口长 38.67 km 为下游段, 狮子口外 10 km 为河口 段 (见图 5) 。 鳌江口内河段纵向冲淤变化在 20 世纪 60 年代 以后, 由于上游及支流南港桥墩水库等拦蓄引水工 程的建设, 使径流量减少, 导致落潮减弱, 河床呈全 线抬高趋势, 鳌江镇以上尤为显著, 至 80 年代河床 平均普遍抬高约 1 m, 最大达 2 m, 主槽深槽淤浅缩 短, 河口上游淤积最剧, 向下游渐减。冲淤变化总 的特点是汛期冲, 枯水期淤, 洪水年冲, 枯水年淤, 纵向冲淤交替发生。鳌江河口朝向东南, 口门从平 阳县西湾乡到苍南县 舥 艚镇, 宽度 14 km。从口门 往里到鳌江测站的江面宽度只有 200—300 m。当 大量潮水从鳌江河口涌进时, 由于江面急剧缩小, 造成海水迅速雍高。
3
鳌江站出现历史最高潮位的初步 分析
3.1 降水 1323 号 “菲特” 台风呈现了秋台风的特性, 雨量 大、 范围广。6—7 日浙江全省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天 气, 局部特大暴雨。 7 日全省面雨量 149 mm, 为浙 江省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日面雨量。 温州平阳全县从 10 月 6 日 8 时到 7 日 20 时普降
(1.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12; 2.浙江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8; 3.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20)

要: 采用丹麦 DHI 的 Mike21 水动力计算模块建立浙江沿海二维潮位数学模型, 结合全球天
文潮位预报模型, 根据 1323 号台风 “菲特” 的气象资料, 模拟了该强台风在浙江省的风暴潮过程, 并 特别对造成历史最高水位的鳌江站的风暴潮位和增水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该站最高 潮位和最大增水的模拟精度在 10 cm 左右, 时间误差约 10 min, 模型在本海域的数值计算能够满足 预报要求。 关键词:1323 号台风; 鳌江; 最高潮位; 风暴增水 中图分类号: P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0239 (2014) 05-0030-07 119 cm, 澉浦站 206 cm, 镇海站 61 cm, 健跳站 127 cm, 海门站 166 cm, 坎门站 186 cm, 温州站 260 cm, 瑞安 站 298 cm, 鳌江站 383 cm。乍浦、 澉浦、 镇海、 健跳、 海门潮位站出现略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黄 色) , 坎门、 温州、 瑞安、 鳌江潮位站出现超过当地警 戒水位 80 cm 以上的高潮位 (红色) , 见图 2。 此次台风过程鳌江站实测高潮位 522 cm, 超过 历史最高潮位 42 cm (历史最高潮位 480 cm, 出现时 间为 1992 年 8 月 30 日, 是由 “9216” 号台风引起) 。
33
ζ ( x, y ) |
p( x, y ) | = 0 ; q( x, y ) | = 0
t=0 t=0
t=0
= ζ0 ;
4.3 台风场计算 (4) 目前国际通用的风场计算模式主要有高桥和 此外, 还有 NCEP 和 藤田模式、 Jelesnianski 模式等[6], [7] QSCAT 混合风场等 , 根据对一些超强台风风速模 拟 的 研 究 [8], Jelesnianski 模 型 较 优 , 因此选用 Jelesnianski 模型风场和气压场, 其式如下:
∂ς ∂p ∂q + =0 + ∂t ∂x ∂y ∂p ∂ æ p2 ö ∂ æ pq ö ∂ς + ç ÷ + ç ÷ + gh - Ωq - FVV x + h ø ∂y è h ø ∂x ∂t ∂x è p2 + q2 æ ∂2 p ∂2 p ö gp 2 2 = E ç 2 + 2 ÷ - h ∂ (P a) Ch ∂y ø ρ w ∂x è ∂x
(3)
式中, ς 为潮位 (包括天文潮和台风增水) ; p、 q 分别为 x、 y 方向上的垂线平均单宽流量; h 为水深;
Ω 为柯氏力参数;ρ w 为水密度; C 为谢才系数; Pa 为
4
数值模拟
大气压力; f 为风摩擦系数; V, Vx, Vy 分别为风速及 其在 x、 y 方向的分量; E 为涡动粘性系数。 上述方程组中, h ∂ (P a) , h ∂ (P a) 项为大面 ρ w ∂x ρ w ∂y 的气压梯度项, 是体现大范围风暴潮计算特征的比 较重要的一项; fVVx, fVVy 是台风场对水体的切应 力项, 也是风暴潮计算中重要的一项。 Ωp 、 Ωq 为 地转效应。 初始条件:
5期
丁骏等: 1323 号 “菲特” 台风过程鳌江站历史最高潮位的数值模拟
31
图 1 “菲特” 台风路径示意图
图 2 “菲特” 台风期间浙江潮位站最大增水 及最高潮位情况 3.2 风速 “菲特” 靠近浙江省沿海时, 强度为强台风, 致 使浙江省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出现 15 级的极端大风, 风灾严重。受 “菲特” 影响, 我省东部沿海 5 日夜里 开始出现 8 级以上大风, 6 日中午起增强到 10 级以 上, 并维持 19 h; 东南沿海风力更强, 普遍有 12—14 级, 持续 11 h 左右, 10—12 级大风由沿海向内陆纵 深约 40 km, 持续 9 h 左右; 局部海岛和山区观测站 瞬时极大风速达 15—17 级, 海拔略高的苍南石砰 山、 苍南望洲山分别录得 76.1 m/s 和 73.1 m/s (均 > 17 级) 的大风, 破我省瞬时大风纪录 ( “桑美” 带给 霞 关 的 68 m/s) , 另 还 有 苍 南 马 站 63.0 m/s 、 平阳 南 麂 岛 60.0 m/s, 平 阳 上 头 屿 55.8 m/s、 瑞安北龙 55.6 m/s、 瑞安铜盘岛 55.3 m/s、 苍南龙沙 53.1 m/s、 苍南赤溪 53.0 m/s 等 10 个测站观测到 16 级以上大 风。7 日杭州、 绍兴、 丽水等内陆部分地区也出现了 8—9 级大风。 图3是 “菲特” 台风过程苍南石砰海洋站实测平 均风与鳌江水文站的风暴增水过程图。鳌江站最 大风暴增水与石砰站最大平均风时间非常吻合, 台 风登陆前连续 3 个小时 12—13 级的平均风, 风向从 偏东转为东南。鳌江站天文高潮位在 22 时 04 分, 随着 “菲特” 的靠近, 12—13 级的大风使鳌江河口大 范围的水体堆积, 高潮位没有降低, 实测最高潮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