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垂直分辨率对台风数值模拟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的敏感性因子

动不 同时间尺度变化 ;另外 ,他们对西北太平洋 暖池热状态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做了详细的研
三个热力变量( 海洋热能 、低层大气的相对湿度 、
湿不 稳 定 度) 三个 动 力 变量 ( 氏力 、垂直 风 切 和 柯
收稿 日期: 2 1-41 ; 订 日期 :2 1-21 0 10.6 修 0 10-8
气 旋 和 台风 活动 的季 节 、年 际 和年代 际时 间尺度
变化的研究回顾 ,指 出造成热带气旋和台风活动
不 同 时 间 尺 度 变 化 的 主要 影 响机 制 有 低 频 振 荡
[
、
季 风 槽 【 西 传 赤 道 波 动 [ 、E O 和 和 4 1 NS [
Q OE现 象 等 ,这 些 系统 主 要通 过 改变 西 北太 平 B ] 洋上 空 的环 流 ,而 影 响到 西北 太平 洋 热带 气旋 活
中图分类号:P4 44
究 ,指 出暖池 次表 层 海温 与 生成 的 台风个 数具 有
1 引
言
显 著 相 关 [ 。林 惠 娟 等 [认 为 西 北 太 平 洋 暖 池 引 9 1 (2 1 0。 1 10 5 E, 0~2 N) 0。 和赤道 中东 太 平洋 海域 (8 ~9 w ,1 S~5。 的海表 温 度也 与热 1 0o 0。 0。 N)
洋关键 区涡度 因子年 际变化 的来 源和表征 台风生成 数的优越 性 ,发现关键 区涡度因子年际变化与南方 涛动 、 南极涛动和澳洲东部高度场 的年 际变化有关 , 体现了南半球两大系统和 E O对 WNP T N 的影 响 ; NS SY 涡度 因
子与 WNP T S YN 的显著相关 区与 台风生成源地集 中区一致 , 表征台风年际变化有 明显 的优越性 。这些 特性对
ATOVS不同卫星资料在台风模拟中的同化试验研究

1 AMS — 6的 U A效果较差 ; 同化 NO AA一5和 NO 1 AA一6的 AMS . 1 U B资料效果相当 , 且均优于 AMS A资料 。 U.
( 2 )同一颗卫星不 同传感器 资料的差异较大 ,同化 A UB 资料 的改善较 为明显 , IS3次之 ,A U A MS . HR 一 MS . 较差 , 而同时同化不 同资料并没有带来更 为明显的改善 。 3 ( )同时 同化多颗卫星 A O S T V 资料的试验表 明, 将 多种资料引入到 同化 系统 的同时 ,也带来相应 的累积误差 ,因而仅 同化一颗卫星可能 比同时同化两 颗或三颗
福 建南部 普 降暴 雨 ,部分 地 区 出现 了 2 0mm 以 5
上 的特大暴雨 ,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
的损 失 。
在 国外 , O 等【 】 T M 的研究表明,在 N E C P全球 资料同化系统( D S中同化 A O S GA) T V 资料可有效
改善 全 球预 报评 分 ,尤其 对 南半 球 的改善 更 为 明 显 。J AME S等 [进一 步指 出 , GD 9 ] 在 AS中逐 渐增 加 NO AA 极 轨气 象卫 星 资料 量 可 以提 高预 报质
率资 料 ,每 天包 含 0 、O 、 1和 1时 四个 时 次 , 0 6 2 8
4 0 3 1 30 2 0 垂直分层为 3 层 。物理过 0x6 和 2x5 , 5 程方案采用新 的 K i Fic( F积云方案( 中 a —rs K ) n th 其 6 m 区域不使用积云方案) k ,WS 6 M一 类云微物理 参数方案 , S Y U行星边界层方案 , R M 长波辐 RT 射方案 ,以及 D di 短波辐射方案 。 uh a 为 了探讨 A O S不 同资料对台风强度和路 TV 径模 拟 的影 响 ,在不进行资料 同化 的控制试 验
SST对台风影响的数值试验分析

SST对台风影响的数值试验分析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是指海洋表面温度,它具有重要的气候影响。
台风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
因此,研究SST对台风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数值试验的角度对SST对台风的影响进行分析,总共超过1200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SST对台风生成和发展的影响。
SST是台风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它提供了能量和湿度。
台风发展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强大的对流,而SST可以提供这种能量。
稍高的SST有助于增大海洋表面的能量传输到大气中,进而创造更多对流,促进台风的生成和发展。
因此,提高SST可以增加台风的潜力。
其次,SST还影响台风的发展速度和强度。
温暖的海水会增加大气中的湿度,从而增加对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台风。
实际上,模型和研究表明,较高的SST与更强的台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此外,SST还影响台风路径的选择。
当台风移动到温度较低的海域时,它可能会削弱或丧失能量,进而改变路径。
较高的SST可以帮助维持台风的能量,使其在相对温暖的海洋上保持强度,并且更有可能沿着较温暖的路径移动。
然而,SST对台风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还受到其他气象因素的制约。
例如,强大的上层风剪切可能会削弱台风的对流和发展。
此外,其他天气系统、大气稳定度和湿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台风的生成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理解SST对台风的影响,科学家使用数值模型进行试验分析。
数值试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模拟和预测实际台风的生成和发展过程。
这些模型将海洋和大气的物理方程结合起来,以模拟台风形成和发展的各个过程。
通过数值试验,科学家们可以调整SST的数值,以模拟不同的海洋温度条件。
然后,他们可以观察和分析台风的生成、发展和路径选择。
通过比较不同SST条件下的台风特征,可以确定SST对台风的影响。
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较高的SST可以增加台风的生成和发展的潜力,使其更有可能达到较高的强度。
一次华南暴雨过程的云分辨模拟及敏感性实验的开题报告

一次华南暴雨过程的云分辨模拟及敏感性实验的开
题报告
标题:一次华南暴雨过程的云分辨模拟及敏感性实验
研究背景:
华南地区常年处于季风影响下,夏季雨季持续时间较长,降雨量较大,同时,地形地貌、水体分布等因素也构成了复杂的气候环境,导致华南地区在雨水管理、防洪等方面面临着较大挑战。
因此,需要进行华南地区暴雨过程的研究,以加强对其成因和预报机制的理解,为进一步降低暴雨造成的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使用WRF模式进行一次华南地区暴雨过程的云分辨模拟,并进行敏感性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1. 利用已有的观测数据,确定模拟区域、初始和边界条件等参数设定。
2. 运用WRF模式进行模拟,确定不同高度层次的温度、湿度、风场等参数,模拟华南地区暴雨过程的云分布和强度变化等情况。
3. 进行敏感性实验,即对于不同的物理参数设定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模拟结果的差异,确定影响华南地区暴雨预报的重要因素。
4. 分析模拟结果,揭示暴雨过程成因和关键机制,为未来暴雨预报和防洪工作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华南地区暴雨严重,成因和预报机制复杂,加强暴雨过程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运用WRF模式进行云分辨模拟,结合敏感性
实验的方法,将有助于深入探究暴雨过程的成因和机制,为预报和防洪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在科学上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华南地区;暴雨过程;云分辨模拟;敏感性实验。
SST对台风_珍珠_影响的数值试验

第26卷第3期2009年8月海洋预报MARINE FORECASTSV ol.26,No.3Aug.2009 SST对台风“珍珠”影响的数值试验刘翔,蒋国荣,卓海峰(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1101;2.61221部队北京100091)摘要:本文使用了最新的中尺度大气模式WRF模式,结合Nudging方法和自动移动嵌套方法,采用TRMM/TMI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进行了5组数值试验,模拟了0601号台风“珍珠”,分析了在台风作用下的海面降温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影响,对比各组模拟结果表明,SST的变化对台风路径和强度都有较大影响,采用了TRMM/TMI观测资料后,能够显著提高对热带气旋强度的模拟,此外,数值模式模拟结果还表明:SST每增加或减少1℃,热带气旋的最低气压大约增加/减少16hPa。
关键词:WRF;数值试验;SST;台风中图分类号:P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239(2009)03-0001-111引言众所周知,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展与海面SST的大小及分布密不可分(Emanual, 1986,1988;Holland,1997),这是由于广阔的海洋是台风能量的主要来源,高温海水以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形式,为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能量;另一方面,当热带气旋在海上移动时,通过夹卷(entrainment)、抽吸(upwelling)等物理过程将冷水从深层带到混合层,使SST降低。
这种SST的变化现象对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及其定量关系以及对路径的可能影响,这些年来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成为热带气旋研究的热点问题。
端义宏[1]研究得出下垫面海温升高2℃时、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将加深16hPa。
而Ren[2]等人运用MC2(Canadian Mesoscale Compressible Community)大气模式做了两个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积分过程中SST降低1℃,台风强度衰减7hPa,上述结果与Emanuel[3]基于将热带气旋视为Carnot engine的理论得出的在典型的热带气旋条件下SST增加/减少1℃,最低气压增强/减弱10hPa的结果相近;而Holland等利用热动力学方法得出的结果是SST增加/减少1℃,最低气压增强/减弱33hPa。
台风“云娜”(2004)的数值模拟:眼墙对流与环境风切变的关系

台风“云娜”(2004)的数值模拟:眼墙对流与环境风切变的关系聂高臻;谈哲敏;仇欣【期刊名称】《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46)3【摘要】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了台风"云娜"(2004)在近海加强并登陆的过程.模拟的台风强度、路径、登陆时间和台风登陆前眼墙回波、水平风场的非对称性特征,以及登陆时台风眼墙的回波结构与实际观测结果相近.台风中不同高度的环境风切变方向有较大差异:登陆前风切变在低层指向西北,中层指向东北,高层指向东南.涡旋中心倾斜主要受风切变影响;同时眼墙对流发展与风切变方向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而与涡旋倾斜的一致性较差.登陆前后,不同高度的环境风切变方向指向相应高度上的上升运动中心.地形敏感性试验表明地形高度对环境风切变的影响较小,而对台风涡旋倾斜有较大影响.【总页数】11页(P317-327)【关键词】环境风切变;眼壁对流;涡旋倾斜;地形;登陆台风【作者】聂高臻;谈哲敏;仇欣【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尺度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35【相关文献】1.环境风垂直切变与登陆台风强度变化关系的统计分析 [J], 徐明;余锦华;赖安伟;彭菊香2.台风"云娜"(2004)近海加强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季亮;费建芳;黄小刚;张根生3.风切变对强对流云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J], 周文贤4.台风云娜(2004)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眼壁小尺度对流运动 [J], 李青青;周立;范轶5.0414号台风"云娜"的数值模拟 [J], 余贞寿;廖胜石;黄克慧;叶子祥;赵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空和飞机观测资料联合同化对台风“苏迪罗”(2015)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

第35卷第1期2019年2月热带气象学报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Vol.35,No.1Feb.,2019龚俊强,刘朝顺,刘延安,等.探空和飞机观测资料联合同化对台风“苏迪罗”(2015)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9,35(1):99-112.文章编号:1004-4965(2019)01-0099-14探空和飞机观测资料联合同化对台风“苏迪罗”(2015)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龚俊强1,2,3,刘朝顺1,2,3,刘延安1,2,3,乔枫雪1,2,3(1.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环境遥感与数据同化联合实验室,上海200241)摘要:基于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和WRFDA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针对2015年台风“苏迪罗”二次登陆过程,利用NCEPADP提供的无线电探空、飞机报观测资料,同时同化两种资料,并进行36h模拟预报,从台风移动路径、强度、降水及模式初始场改进等方面分析了同化模拟效果。
结果表明,同时同化两种资料能够有效改善台风移动路径、中心附近最低气压的模拟。
对浙闽降水关键区24h降水的TS评分结果表明,该同化方案对台风降水的预报评分有一定程度的改进,尤其是中雨和特大暴雨的改进最明显。
对于模式初始场的温度、相对湿度、纬向风、经向风在各高度上的均方根误差,除湿度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并且同化对于台风结构的模拟也有所调整。
关键词:WRF-3DVAR;资料同化;台风“苏迪罗”;探空中图分类号:P435文献标识码:A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9.009收稿日期:2017-12-21;修订日期:2018-10-23: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7ZR1408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55);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5dz1207805);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61437)共同资助通讯作者:刘朝顺,男,福建省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陆面定量遥感研究。
影响长江口深水航道骤淤的非常态天气过程Ⅱ:台风要素敏感性分析

2 0 1 7年 9月
河 海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H o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Vo 1 . 4 5 No . 5 Se p. 2 01 7
Ab s t r a c t :To f u r t he r i d e n t i f y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f o u r t y p i c a l t y p h o o n p a r a me t e r s , na me l y,c e n t r a l a t mo s ph e r i c p r e s s u r e, d i s t a n c e f r o m t y p h o o n c e n t e r t o Ya n g t z e Es t u a r y,ma x i mu m wi n d r a di u s a n d mo v i n g wi nd v e l o c i t y o n t he s u dd e n
( 1 . 上海河 口海岸科学研究 中心 , 上海 2 0 1 2 0 1 ; 2 . 上海交通大学水动力学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 , 上海 2 0 0 2 4 0; 3 . 南 京水 利科 学研究院河流海岸研究所 ,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9 )
摘 要 :为进一 步研 究台风 中心 气压 、 台风 距 离长江 口距 离( 简称 距 离) 、 最大风速半 径和移 动风 速 4个
J Xi a o ,LU Ch u a n t e n g ,HUANG Hu a c o n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金项 目:国家科 技部科 技支撑项 目( 号 :0 2 A O B 4 ; 编 2 1B K 9 0 )江西 省科 技支 撑计划项 目( 号 :0 1 B G 03 — ) 科技部 公益性行业 ( 编 211 B 7014 ; 气
象) 科研专 项( 编号 : HY 0 16 0 ) GY 2 10 0 3 . 作者简 介 :邓莲堂 (9 3 )男 , 士 , 17 一 , 博 主要从事 中尺度数值 天气预报. — aldn l m . vc E m i:egt ag .n @c o
风 的天气背景 , 3 第 节将介绍试验方案设计 , 4 第
节 是结 果分 析 , 后是 结 论 和讨论 。 最
1 模式介绍 和“ 罗莎 ” 台风实况
文 中使 用 新一 代 数值 预报 模 式 A W( dac R A vne R sac F 是 完全 可 压非 静力 模 式 。模式 的水 eerhWR ) 平 分 辨 率 为 1 m, 图投 影 为 兰 勃 托 投 影 , 式 5k 地 模
的垂直坐标为地形追随气压坐标 :
o=P - h) r (hp 其中 ,
ph■ p
() 1
式 中 , 为静 力 气 压 , 和 P = 0h a分 别 指 地 P P (5 P )
垂直方 向不 同部分进行层次加密后对 台风强度 的 影响。 其中 , L 3 在低于 O 9的低层加密为间 H T6 . 8 隔 为 01的等 距 层 ,在 = . . 0 8的高 度 以 上 与 6 L L 3方 案相 同 , o 08 R2 在 - . = 9和 o 06 - .8之 间 为一 渐 = 变 区 ; U 3 在高于 = . H T6 01 3的高层加密为 间隔为
案相 同, 在 01 和 o 03 之间为一渐变区。 . 3 '. - = 5
3 结果分析
模拟结果表明 , 各个试验方案模拟“ 罗莎” 台风
菲律宾 以东洋面 ,在 1 2时升级为热带 风暴 ,8 1 时 达 到 台风 强度 。在 5 日加 强 为超 强 台风 , 中心最 低
气 压 达 到 9 5h a 6日在 日本 的 与那 国岛 观 测 到 2 P , 海面 最大 风速 为 6 .m s “ 莎 ” 3 /。 罗 2 台风在 l 0月 6日 两 次经 过 台湾 岛 的北 部 , 然后 西移 人 台 湾海 峡 。受 到 台湾 岛的地 表摩 擦 和 台湾 海峡 的低 海 温影 响 , 台 风 强度 减 弱 。 日 0 7 7时 , 台风再 次在 浙 江 和福建 两
文 中将 利用新一代数值 预报模式 A W( d R A—
vneR sac F) ac eerhWR 重点 研究 垂 直分 辨 率 的变 化 对“ 莎” 罗 台风 的影响 , 2节 将 介绍 模式 和 罗莎 台 第
案具 有 4 不 等距 半层 ,因此 以后 标示 此 方 案 为 6个 C I 。为 了研 究 不 同垂直 分辨 率 对 台风 强度 和 内 TA6 核 结构 的影 响 , 设计 了 4个 不 同 的垂直 层 次实 验方 案 :R 2 , L9 HL 3 , U 3 ( 1 。其 中 , L L 3 HR 6 , T 6 H T 6 图 ) L L 3 在 控制 实验 的基础 上 均匀 地 减少 2 得 R2 是 3层
水 总量 对 模 式 格 点非 常敏 感 。Y u等 利用 分 辨率 一
利用二维静力原始方程模式 ,enc 等 的研 P ci k
究 表 明 同 时提 高 水 平 和 垂 直 分 辨 率 可 以得 到更 好 的锋 面结 构 ;如 果 水 平 分 辨 率 和 垂 直 分辨 率 不 匹
配 , 么 在锋 区会 出现 一 个虚 假 的波 状特 征 。 那
到2 4个不等距 o层(3 r 2 个半层 )用于考察模式在 , 垂直方 向低分辨率时的预报性能 。H L 9是在控 R6
制 实验 的基 础 上 添加 2 得 到 7 不 等 距 层 3层 0个
(9 6 个半层 ) ,用于考察模式在垂直方 向高分辨率 时 的预报 性能 。 过分析 “ 莎” 通 罗 台风在 20 80k 0— 0 m
半 径范 围 内的平 均风 速 廓线 特 征 ( 2 , 以看 出 图 )可 风 速 的垂直 廓线 存 在 2个风 速切 变 大值 区 : 个 是 一 在 : . 上 区 域 ,另一 个 是 在 = . 下 的 区 03以 08以 域。 因此 , L 3 H T 6和 H T 6两 个方 案 是 为 了研究 在 U3
的平 滑 和 阻尼 技术 的缘故 。
是 台风灾 害 的 三大 主要 成 灾 因素 。 确预 报 台风 具 准
有 重要 的学术 和社 会 意义 。
最近 2 0年 中 ,在数 值 模式 预 报 台风方 面取 得 较 大 进展 。其 中 , 于 模 式水 平 分辨 率 方 面 的研 究 关 是 目前数 值 天气 预 报 的一 个 重要 研 究方 向 。 用 数 利 值模 式 来模 拟 天 气 系统 的 细致 结 构 , 是对 台风 强 度
不 同垂直 分辨 率对 台风数值 模拟 影响 的敏 感性试 验
邓莲 堂 ,周 嘉林
1 中国气象 局数 值预报 中心 , . 北京 1 0 8 00 1
2 上饶市气象 台 , 西 上饶 . 江 3 4 0 30 0
摘
要 :利用新 一代数值 预报模式 A W( d ac eerhWR )模拟 试验 了在不 同垂直分辨 率条件下模 式对 R A vneR sac F ,
关 键词 :垂直层次 , 数值模拟 , R 模式 ,罗莎” A W “ 台风 。
中 图 分 类 号 :P 3 4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9 3 ( 0 2 0 — 0 7 0 10 — 0 3 2 1 )1 0 1— 4
影 响 , 究 表 明 , 平 分 辨 率 提 高 使 每 一 时 步 的 累 研 水
“ 罗莎” 台风 的预报性能 。试验结果 表明 , 数值 模式 的垂 直分 辨率变化对 台风路径预报效果 的影 响不大 , 对台风 但 强 度和结构 的预报效 果有 明显影 响。但是 , 于一定 的水 平分辨率 而言 , 对 有一个 与之匹配 的垂 直分辨率 , 垂直分
辨 率低于或者高 于这 个相 配 的阈值 , 式的预报性能都会 下降 。 模
分 别 为 3 ,24k 的第 一版 MM 6 1 , m 5模 式 ,研 究 了 模 式 水 平 分 辨 率 对 萨斯 奎 汉 纳 河 流 域 降 水 模 拟 的
收 稿 日期 :2 l - 1 O . O 20一 8
Z ag等 0 最 高 分模 式 MM5 进行 了垂 直 分辨 率 变 化 对 “ , 安
O u hv b ko 近地 层方案 , a — rsh积云参 数化 方 K i Fic n t
案 ,i Ln微物 理 方 案 。 初 始场 和边 界 条 件 由 中国气
象局 国家气象 中心的 T 1 ( 23 台风 ) 式提供 , 拟 模 模
的起始 时间为 20 07年 l 7日 0 ( T , 同 ) 0月 0时 U C下 , 预报 时 效为 7 。 2h “ 莎” 罗 台风 于 2 0 07年 1 0月 2E 0 t 0时生 成 于
和 移动 路 径预 报 研究 的重 要手 段 。当 区域 模 式 的 ]
水平分辨率足够高时 , 模式则能抓住 台风的细致结
构 。 随着模 式 水 平分 辨 率 的提 高 , 形特 征 和 次 网 地 格 物理 过程 的描 述也 更 加精 确 。另 外 , 值 模 式 中 数 的 物 理 过 程参 数 化 也对 水 平 分 辨 率 的 变化 非 常 敏 感 。 r ha ut 用 不 同水 平分 辨 率 全球 谱 模式 K i nm r 利 s i r 做 季 风 预报 时 , 现分 辨 率 越高 模 式 预报 越接 近实 发 况 。 iri 口通 过敏 感 性试 验 发 现 , Gog等 模式 模 拟 的 降
0 引 言
台风是 破 坏性 最 大 的气 象灾 害 之 一 , 给人 们 的
生 命 和财 产 带来 致 命性 的灾 难 。 风 、 强 暴雨 、 风暴 潮
积 降 水 量 和降水 率 都会 增 加 。 与此 同时 , 数值 预 报模 式 垂直 分 辨率 的问题 也 日益 被重 视 , 些研 究 也表 明单独 提 高模 式 的水 平 一 分 辨 率 并 不 是一 定 能得 到 好 的预 报 结 果 。Ln zn ide 等 E推 导 出一 个 基 于 准地 转 大 气 的水 平 分 辨 率 与 5 3 垂 直分 辨 率之 间 的一 致 性 匹配 关 系 。他们 认 为 , 垂 直 分辨 率 和水 平 分辨 率 应该 符 合一 定 的 比例 , 热 且 带 地 区 的垂直 分 辨率 应 该要 高 些 。 果不 考 虑垂 直 如 分 辨 率 , 是 单 纯 提 高 水 平分 辨 率 , 会 给模 式 预 而 就 报结 果 带来 噪声 ,并 且 降低 模式 预 报结 果 的精 度 。 不过 , 现在 的业 务数值 预 报模 式 中尽 管 水平 分 辨 率 和垂 直 分辨 率 不 匹配 , 仍然 可 以得 到 一个 合 理 的 但 预报 结 果 。他 们认 为 , 是 由于模 式 中使用 了大量 这
1 8
气 象 与 减 灾 研 究
09 0, . 9 , .5 , .2 0 7 5, .5 , . 1 0 6 0, .1 0 8 0 08 5 08 0, .8 0 7 0 0 7 5, . 8 0 6 5, . 1 0 5 5 05 0 05 5 0 4 0, .4 0 4 0, .4 0 6 0, . 7 , . 4 , .0 , .7 0 4 0, . 1 0 3 0, .5 0 3 5 03 0 02 5 0 2 0, .3 0 2 0, .8 0 3 0, . 2 , . 0 , .7 , .5 0 2 0, . 1 0 1 0, .7 0 1 5 0 1 0 0 1 5 0 1 0, .9 0 0 0, .9 0 1 0, .5 , . 4 , . 2 , . 1 0 0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