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

合集下载

全面推进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双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全县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双体系建设,结合前期开展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双体系建设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全县全面推进职业病危害双体系建设总体安排部署,以有效遏制职业病危害事故为目标,坚持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工作要求,督促和引导企业从职业病危害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尽快转入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阶段,发动企业全面分析、预想、排查、研判、管控各类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问题,持续提升企业本质职业病防治水平,从根本上防范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

二、主要内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双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督促用人单位依据省安监局组织编制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山东省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通过准备、实施、资料整理分析和编制分级报告四个阶段工作流程,做好风险分级评估方案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职业病危害量化分级和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确定等工作,并根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三、活动范围根据市局要求,此次全面开展职业病危害双体系建设工作的范围为我县辖区内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涉及9个乡镇60家企业(详见附件1)。

四、实施步骤(一)宣传及摸底排查阶段(即日起至X年5月20日)县安监局将结合本地实际和职业病防治宣传周,以省局各项规范、细则的相关内容作为宣传重点;通过制定文件、专题讲座、观摩学习、现场督导等多种形式,向企业宣讲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重大意义,督促企业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学习同行业职业病危害双体系建设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查出风险点、落实管控措施,排查消除隐患,防范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学习手册第一部分:专业术语地掌握一、双重预防体系双重预防体系就是我们平时说地“双体系”,(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双体系建设这个名词地来历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地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安全关口前移地意思是什么?就是在事故之前,把事故消除掉。

三、企业如何贯彻执行双重预防体系?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省级文件要求,市级深化落实要吃透政府文件精神,保证实施过程目标清晰、方向明确;紧跟政府导向,不断修正和改进,确保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

四、什么是风险风险(R):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和严重性地组合。

可能性(L):是指事故(事件)发生地概率。

严重性(S):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地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地严重程度。

风险(R)=可能性(L) X严重性(S)管控级别为:分四级,代表颜色:红(公司)、橙(车间)、黄(班组)、蓝(岗位),也及时我们所平时说地:1-4级风险点分级。

五、风险地类别(1)固有风险一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地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等);危险物质(我公司:甲苯、二硫化碳、苯胺、液碱、硫化氢)燃烧、爆炸、腐蚀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

(2)现实风险一人员地不安全行为、物地不安全状态、环境地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

(3)潜在风险一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可能导致现实风险发生地各类因素;违背法规及标准规程,如各类人员地安全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安全与消防投入及验收等。

六、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地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地组合。

(1)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地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

(2)包括物地状态和作业环境地状态。

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指导手册

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指导手册
8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风险矩阵法(LS) 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 ,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L是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级 5 4 3 2 1
数目
4级(低 3级(一 2级(较 1级(重 风险) 般风险) 大风险) 大风险)
合 计
备注
/
37
/
/
2(直接 判定)
39
/
48
6
1
/
55
/
41
4
2
/
47
/
1452/ Nhomakorabea21
/
/
2
/
/
2
/
28
/
/
/
28
7
8
总计
168
17
5
(注:单位或活动-危害因素所存在的单位或暂时的某项活动。)
2
192
16
一般及以上风险清单(综合车间)
(R=
L*S)
2
稍有危险(蓝) 轻度危险(蓝) 轻度危险(蓝) 轻度危险(蓝) 显著危险(黄)
1 稍有危险(蓝) 稍有危险(蓝) 稍有危险(蓝) 轻度危险(蓝) 轻度危险(蓝)
L可能性 /S严重性
1
2
3
4
5
14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体系包含文件
风险点台账
作业活动清单
设备设施清单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

公司双体系基本内容

公司双体系基本内容

一、“两个体系”建设是哪两个体系?1. 安全生产“两个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职业病危害“两个体系”: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安全“两个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基本要求:组织有力、制度保障;全员参与、分级负责;自主建设、持续改进;系统规范、融合深化;注重实际、强化过程;激励约束、重在落实。

2.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组织有力、制度保障;全员参与、重在治理;系统规范、融合深化;激励约束、重在落实。

三、主要职责1、组长高贵恒职责:(1)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应承担责任。

(2)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改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等)。

(3)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与责任。

(4)掌握一级以上风险分布情况、可能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5)成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推动领导委员会和各专业工作组,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部署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2、副组长李金保职责:(1)负责组织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协调和调度各专业工作组分工任务开展情况(2)掌握二级以上风险分布情况、可能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3)督促各生产车间部室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4)审阅和批示安全管理部门报送的《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并督促或组织对其及时进行整改。

(5)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监督管理。

3、安环部负责人职责: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协调和调度各专业工作组分工开展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负责本方案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和企业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安全生产职业病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

安全生产职业病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

公司安全生产职业病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突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安办发[2018]30号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现就推进职业病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一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整治行动,深入研究重大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确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公司两个体系运行情况实施动态、精确监管,提升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组织机构为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体系实施,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部:安全环保部:设备部:财务部:后勤部:主要职责:研究制定“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导体系宣贯和推进工作,监督检查“双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领导小组下设推进办公室,推进办公室设在生产部,具体负责“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三、标准和依据1.《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职业病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3.《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三、实施步骤和要求1.宣传发动,排查风险点,编制相关文件(9月15日—9月25日)。

为切实做好“两个体系建设”,要求各个部门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宣传栏、条幅、LED电子屏等积极进行宣传。

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如何发现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进行学习和讨论,人人参与“两个体系建设”,根据各自岗位特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排查基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安全基础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系统、消防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安全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系统建设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系统建设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系统建设方案双重预防机制”是指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种手段相结合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机制。

简单来说该体系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管风险;第二是治隐患。

通过构建并持续运行“双重预防机制”,可以做到“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从而来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

通过这一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工程,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者是上下承接关系,前者是源头,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后者是预防事故的末端治理。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子系统风险分级管控是根据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煤矿需对自身所存在的风险点或危险源进行逐一的辨识和评估分析,并对已辨识的风险点或危险源进行有计划的检查和控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去完善和管控自身所存在的风险点,针对这些风险点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同时对这些管控措施实施有计划的检查、监督、调整,确保风险点处于可控范围。

(1)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根据新版煤矿标准化要求的“1+4”模式进行年度、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年度辨识评估需实现煤矿各部门对本部门范围内风险点中的风险进行辨识,并对风险值进行评估。

专项辨识评估由各专业风险辨识人员开展辨识、评估风险值,形成的各类专项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录入系统,可以下载后查看,可逐级上报到公司安全监管部门,方便查阅。

上报的风险都具有上报、查询、查看、存档等功能。

(2)安全风险清单库。

该模块根据辨识评估出来的风险制定管控措施,针对一般安全风险,可以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管控措施,对于重大安全风险,必须明确管控措施的具体工作方案(可以编辑或上传附件)、人员组成情况、资金情况、技术类型(设计、替代、转移、隔离)、区域上限人数等内容。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和运行效果。

本标准适用于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GBZ 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9 (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 298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300.1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1 部分:总则《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卫疾控发[2015]92 号 2015 年 11 月 17 日起施行《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2003]142 号,2003 年 6 月 10 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 10 部门公告 2015 年第 5 号 2015年 5 月 1 日起施行3 术语和定义GBZ/T 224、GBZ/T 229(所有部分)、GBZ/T 29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职业健康 occupational health以促进并维持用人单位劳动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处在最好状态为目的,并防止劳动者的健康受工作环境影响,保护劳动者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并将劳动者安排在适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环境中。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安委办《X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X安委〔X〕1X号),加快推进全县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通过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源头管控,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准确分析和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规律,坚持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前面、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工作任务1.评定风险等级。

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安全风险辨识要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级,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2.科学管控风险。

开展风险辨识、评估,明确风险点、风险等级、风险类型,建立“一图、两清单”(“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点分布图、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实施风险公示和分级管控。

3.完善基础数据。

对已纳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企业,分行业建立风险点基础数据库、重大危险源台账,为安全监管提供信息化支撑。

4.全面整治隐患。

建立健全以责任清单、隐患分级和排查治理标准、闭环管理和考核奖惩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全面排查隐患,有效治理隐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

(三)工作目标到X年初,基本实现县、镇和企业多层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