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合集下载

制氧风险评价记录

制氧风险评价记录

制氧风险评价记录一、风险识别(一)主要有害物质的风险识别制氧厂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为氧气、氮气和氩气。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主要有:氧气、氮气、氩气及碳氢化合物。

通过对物料理化特性分析,主要有以下危险有害因素:1、氧气氧气(含液氧),是该生产装置的主要产品之一,是助燃物质,为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氧气是可燃特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压力高于2.94Mpa (30atm)氧气与各类油脂接触,能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油脂迅速达到燃点而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2、氮气氮气没有明显毒性作用,由于无臭、无色,在空气中含量高时无法察觉,若集聚使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即造成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

液氮对眼、皮肤、呼吸道会造成冻伤。

3、氩气氩气和氮气一样,无毒性作用,但在空气中含量过高时,导致含氧量过高,造成缺氧窒息。

液氩同样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冻伤。

4、碳氢化合物原料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氢化合物,它们的闪点都非常低,爆炸极艰较宽。

生产过程中碳氢化合物如果在空分装置内过量积聚,遇高热可能引起爆炸。

空分塔中,可爆物质主要有:乙炔(C2H2)和其他碳氢化合物(C n H m(C2H2除外))等。

在这些危险杂质中,乙炔是形成爆炸的最主要的根源。

这是因为乙炔在液氧中的溶解度极低,约5.2cm3/L液氧,过剩的乙炔就会以白色固态微粒悬浮在液氧中。

而乙炔又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性质极不稳定。

(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1、生产装置依据同类企业、现有企业的情况及装置中主要物质的物化性质、反应温度及压力等,筛选出主要危险源有8尖,分别为空分塔、氧气管道、气体球罐、气体储槽、透平压缩机,主要危险性为火灾、爆炸。

2、储存系统该项目储槽和储罐均在高压环境下运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塑性爆裂、脆性爆裂、疲劳爆裂及腐蚀爆裂。

2017制氧厂双控机制(岗位风险告知)

2017制氧厂双控机制(岗位风险告知)
1、佩戴低温防护服2、加强巡检,防止泄漏
1、严格执行起重安全操作规程2、起重机械应定期检验3、做好日常 维护保养工作
四级
1、转动部位安装防护罩2、正确佩戴劳防用品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图标
危险有害因素
火灾
低温伤害
容器爆炸
液氧区域风险告知牌
危险等级
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级 四级 四级
1、严禁烟火2、正确配备和熟练使用消防器材3、禁止堆放易燃易爆 物品4、穿戴好劳防用品
1、正确佩戴劳防用品2、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3、绝缘和接地设施 良好
1、严禁烟火2、正确配备和熟练使用消防器材3、禁止堆放易燃易爆 物品4、穿戴好劳防用品
1、穿戴好劳防用品,系好安全带2、不准上下投掷工具、用具等物 品3、设专人监护
1、危险区禁止人员停留2、设专人监护3、佩戴好劳防用品,加强通 风4、配备固定式、便携式氧气检测报警仪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图标
危险有害因素
噪声振动
触电
机械伤害
空压岗位风险告知牌
危险等级
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级 五级 五级
1、配戴防护耳塞2、设置隔音房和消音器3、设备基础与平台隔离
1、正确佩戴劳防用品2、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3、绝缘和接地设施 良好
1、转动部位安装防护罩2、正确佩戴劳防用品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图标
危险有害因素
分析中产生的有毒、有 害、刺激、挥发性气体
化验室岗位风险告知牌
危险等级
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级
1、穿戴好劳保用品 2、在通风处中作业戴防毒口罩 3、接触后用大 量水冲洗 4、一旦中毒要触后用大量水清洗 3、强酸灼伤,洗后 再用5%的碳酸氢钠涂抹伤处 4、严重的就医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模板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模板

收集方法:通过现 场调查、监测、员 工健康检查等方式 进行收集。
整理要求:对收集到的 信息进行分类、统计、 分析,形成完整的职业 病进行 更新和维护,确保信 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信息 的收集与整理
职业病危害信息分类与编 码
职业病危害信息数据库建 设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 不同职业病危害的应 急预案,包括应急处 置措施和流程
培训与演练:定期 开展应急培训和演 练,提高应急处置 能力
应急物资: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包括防护用品、救援器材等 应急队伍: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应急协作: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确保应急处置的有效性
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分级管控效果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员工健康监护、职业病发病情况等方面。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对不同等级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提高管控 效果。
报告形式: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职业病危害信息保密与安全 的管理措施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信息管 理的重要性
职业病危害信息保密与安全 的技术手段
职业病危害信息保密与安全 的法律法规
制定应急预案:针 对可能发生的职业 病危害事件,制定 具体的应急预案, 包括应急组织、救 援队伍、救援装备、 救援流程等方面。
备案制度:应急 预案制定完成后, 需报送当地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备案,并接受 其监督和检查。
风险指数法:通过 计算风险指数来评 估职业病危害的风 险程度
风险对比法:将企业 内外的类似风险进行 对比,确定职业病危 害的风险等级

制氧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制氧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2016年11月03日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1)分级管控依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GBZ 230-201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四部分:噪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2)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对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对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效应、防护水平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方案。

2 用人单位概况位于。

联系人:联系方式:3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1)原辅料及产品用人单位以空气为原料生产液氧、液氮、液氩。

各种辅料年用量详细情况见表3-1。

(2)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3)个体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用人单位为车间作业人员配发了安全帽、防噪声耳塞等防护用品,具体情况见表3-3。

(4)岗位设置及作业人员数量用人单位制氧运行人员、化水操作工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300天,其余人员实行常白班工作制。

目前劳动定员48人。

用人单位生产岗位设置情况见表3-4。

表3-4 用人单位气体分公司生产岗位人员情况(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水处理操作工岗位主要接触氢氧化钠;制氧运行操作工主要接触噪声。

山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08月对用人单位生产运行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现状评价。

制氧工程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制氧工程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周 海霓
( 江省工业设 计研 究院杭钢 分 院 浙 杭 州 30 2 ) 10 2
1 制 氧生 产 工 艺 流程
通 常大 、 中型 空 分 装 置 的 制 氧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为: 原料 空 气在 过 滤器 中去 除灰 尘 和机 械 杂质 后 ,
转、 分子 筛 纯 化 系 统 切 换 放 空 及 空 分 塔 系统 低 压 氧、 氮气放 空产生 的噪声有 可能危 害人体பைடு நூலகம் 康等 。
2 生产 过 程 主要 职 业 危 险 、 害 因 素 危
制氧生 产过 程 中可 能产 生 的主 要 职业 危 险 和 危害 因素有 :
1中控 室 、 ) 在线 分析室 , 低压 配 电室 、 高 变压 器 室、 电缆 室 、 变送 器 室等 电气设 备 出 现故 障 时易 引 发火灾 ;
和标准 , 做到人 人知 晓 , 应 坚决遵 守 。 3 1 自然灾 害防范措 施 .
的分子筛吸附器 , 吸附掉空气 中的 H0 C 2CH 2 、 O 、2 2 等 杂质 。经 制冷 、 热 和 精馏 获 得 气 氧 、 氮 产 品 换 气 和部 分液氧 、 液氮 、 高纯液氧 与液氩 等产 品。 从冷箱 中分馏塔 顶部 出来低 压氮 气 , 经复 热 后 部分进入 氮压机 去用户 , 另一 部分 去水 冷却 塔作 为冷源 。从 上塔 的上部获得 的污氮气 经换 热 后 , 一 部分进入电加热器作为分子筛 的再生气体 , 另一部 分 去水冷却 塔 。 空分装 置得 到 的 氮气 、 氧气 经 压 缩 机增 压 后 , 也 可 直接 去充 瓶 系统 充 瓶 , 以气体 产 品方 式 外 售 。 液 氧 、 氮 和液 氩 经贮 槽 、 、 车 , 液 泵 装 以液体 产 品 外

附录4:冶金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分级管控措施

附录4:冶金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分级管控措施

者,同时建立监护档案;
xxx
理,确保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 .现场悬挂职业危害告知
4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
培训
噪声 低风险
1.并关好门窗,人机隔离。
防护服、 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程 噪声防护知 应急警示标示等。
xxx
2、设备采用基础减震措施。
防噪耳塞 标准化操作。
识培训,个
3、优化工艺,定期更换维修。
低风险
1、各转运站加强密闭,增设除尘通风设施,并确 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减小各转运点落差产生的颗粒粉尘的逸散。 3、加强设备的密闭措施。加强除尘设备的维护管 理,确保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管控措施
个体防护 措施
防护服、 防尘口罩
防护服、 防尘口罩
管理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程 标准化操作。 2.定期查体并将结果告知劳动 者,同时建立监护档案; 3. .现场悬挂职业危害告知 4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 培训 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程 标准化操作。 2.定期查体并将结果告知劳动 者,同时建立监护档案; 3. .现场悬挂职业危害告知 4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
1、各转运站加强密闭,增设除尘通风设施,并确 防护服、 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程 粉尘防护知 应急警示标示等
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防尘口罩 标准化操作。
识培训,个
2、减小各转运点落差产生的粉尘的逸散。
2.定期查体并将结果告知劳动
体防护培训
粉尘 低风险 3、加强设备的密闭措施。加强除尘设备的维护管
者,同时建立监护档案;
者,同时建立监护档案;
xxx
理,确保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 .现场悬挂职业危害告知

制氧岗位风险辨识表

制氧岗位风险辨识表
岗位风险辨识表
部门: 空分 序号 作业活动 危害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的控制措施 1、危险区禁止人员停留。2、液 氮采用高空汽化放空。3、设专 人监护。4、正确使用检测设 备,加强通风。 1、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2、 按操作规程操作。3、使用专用 汽化设备,设有专人监护。 风险度
1
氮气生产
氮气窒息
氮气窒息
四级
2
低温液体排放
低温冻伤
低温液体冻伤
四级
3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系好 安全带。2、不准上下投掷工具 器材。3、设专人监护。 1、严禁烟火。2、正确配备和熟 练使用消防器材。3、禁止堆放 易燃易爆物品。4、严格执行动 火作业制度。
四级
4
明火作业
火灾
燃烧爆炸
四级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3、设置“注意防
中暑”警示标识。
准备防暑 项目 项目 降温物品 部级 部
10
11
12 钢筋工 程
13
14
15 16
模板工 17 程
18
机具造成的振动 Ⅳ
钢筋机械加工 作业
钢筋下料产生的 噪音

低风险
振动伤害
1、选择低振动设备; 2、定期维护设备
减少工人作业时间
岗前和在岗定期 职业卫生培训
一般风 险
设置“注意防尘” 、“戴防尘口罩” 警示标识
岗前和在岗定期 职业卫生培训
配戴防尘 口罩
班组 级
班组

较大风 险
中暑
1、高温期间禁止
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 岗前和在岗定期
时间;
职业卫生培训
3、设置“注意防
中暑”警示标识。
准备防暑 项目 项目 降温物品 部级 部

一般风 险
尘肺病等呼 吸系统伤害
1、设置通风实施; 2、设置喷雾降尘设施 3、地面积尘及时清扫
中暑
1、高温期间禁止
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 岗前和在岗定期
时间;
职业卫生培训
3、设置“注意防
中暑”警示标识。
1、合理安排人员交接

低风险
颈、脊椎等 班; 身体伤害 2、工人适当进行颈部活
动。
岗前和在岗定期 职业卫生培训

较大风 险
中暑
1、高温期间禁止
施工;
2、减少工人作业 岗前和在岗定期
时间;
职业卫生培训
1、选择低噪音设备; 噪音伤害 2、定期维护设备;
3、设置降噪屏
岗前和在岗定期 佩戴防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氧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2016年11月03日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分级管控依据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省安监局2016.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GBZ 230-2010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Z/T 189.10-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
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四部分:噪声》
GBZ/T229.4-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
GBZ 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8-2004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
(2)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
对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对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效应、防护水平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方案。

2 用人单位概况
位于。

联系人:联系方式:
3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1)原辅料及产品
用人单位以空气为原料生产液氧、液氮、液氩。

各种辅料年用量详细情况见表3-1。

(2)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
表3-2 用人单位设置的防护措施情况
(3)个体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
用人单位为车间作业人员配发了安全帽、防噪声耳塞等防护用品,具体情况见表3-3。

表3-3 用人单位个体防护用品配备一览表
(4)岗位设置及作业人员数量
用人单位制氧运行人员、化水操作工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300天,其余人员实行常白班工作制。

目前劳动定员48人。

用人单位生产岗位设置情况见表3-4。

表3-4 用人单位气体分公司生产岗位人员情况
(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水处理操作工岗位主要接触氢氧化钠;制氧运行操作工主要接触噪声。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级
山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08月对用人单位生产运行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现状评价。

现场采样期间,企业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各防护设施正常运转。

检测结果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表4-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
第7页共 9 页
第8页共 9 页
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生产车间水处理操作工岗位接触毒物作业等级为相对无害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车间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为稍有危险(Z5)。

制氧运行巡检工接触噪声作业等级为相对无害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换热器旁操作工接触噪声作业等级为相对无害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膨胀机旁操作接触噪声为非噪声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泵房操作接触噪声为非噪声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中控室操作接触噪声为非噪声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车间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为稍有危险(Z5)。

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0.2,其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为稍有危险(Z5);职业卫生管理评分值(L)为84.5,其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为良好(Q4)。

综上可得,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为4级。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用人单位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B),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为B4。

6.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应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定期发放有效个人防护用品,并监督其正确有效佩戴,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