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量与径流系数

合集下载

2020年径流量与径流系数

2020年径流量与径流系数

作者:旧在几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时间:2020.12.13径流量与径流系数径流系数径流系数,一定地区任意时段内径流量(或得流总量)与同时段内相应的降水量之比值。

以小数或百分数计。

径流系数(runoff coefficient),一定地区任意时段内径流量(或径流总量)与同时段内相应的降水量之比值。

以小数或百分数计。

即:径流系数=径流量/降水量在干旱地区,径流系数小,甚至趋近于零;在湿润地区较大,径流系数同所取时段不同分别称为次径流系数、洪峰径流系数、月径流系数、年径流系数和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runoff coefficient)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径流量(毫米)与降雨量(毫米)的比值,是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深度y(或径流总量W)与同时段内的降水深度x(或降水总量)的比值。

径流系数说明在降水量中有多少水变成了径流,它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径流的影响。

其计算公式为a=y/x。

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径流系数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计算式为:α=R/P,式中α为径流系数,R为径流深度,P为降水深度。

α值变化于0~1之间,湿润地区α值大,干旱地区α值小。

我国台湾地区河流年平均径流系数>0.7,表明径流十分丰富;径流贫乏的海滦河平原,年平均径流系数仅有0.1。

根据计算时段的不同,可分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年平均径流系数和洪水径流系数等。

径流系数综合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

径流量中文名称:径流量英文名称:runoff定义:为时段流量,可分地面径流、地下径流两种。

表示径流大小的方式有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径流模数等。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径流量在水文上有时指流量,有时指径流总量。

水文学原理(第七章 径流)

水文学原理(第七章  径流)

的水面面积 F水 = 400km2 多年平均年降水 , 量
P =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
量 E水 =1100.00mm,多年平均的陆面蒸发 量 E陆 = 700.00mm 拟围湖造田 200km2 ,计算 , 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解:计算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计算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3.地下径流(基流): 地下径流(基流) 降水下渗到达地下水面后, 降水下渗到达地下水面后 , 再注入 河网,这部分水量称为基流。 河网 ,这部分水量称为基流。 地下水流 动慢,可长期补给河流 , 无降水时河网 动慢 ,可长期补给河流, 得到的补给绝大部分来自基流。 得到的补给绝大部分来自基流。
2 河网汇流过程 各种径流成分经坡地汇流注入河网, 各种径流成分经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在 河网内沿河槽作纵向流动和汇集的过程称为 河网汇流。(支流-干流、上游-下游、最 河网汇流。 支流-干流、上游-下游、 后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 后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
(3)计算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计算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E= F 陆 F E陆 + F水 F F 陆 E水
F E水 = ( − E E陆) F F 水 100 900 = ( 927 ×852 ) 1000 1000 =1602.00m m
例题4 例题
某 合 域 流 面 F =1000km2, 中 面 积 F =100km2, 年 闭 流 , 域 积 其 水 面 为水 多 m 年 均 平 流 Q =15m3 / s, 域 年 均 面 发 为 陆 = 852m ,多 平 均 量 流 多 平 陆 蒸 量 E 水 蒸 量 E水 =1600mm 求 流 多 平 降 量 面 发 为 , 该 域 年 均 雨 。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一)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一)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一)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水文基本概念•水文: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变化规律、水文过程及相应技术的学科。

•降水量:雨、雪、露、雾和霜等降落在地表的水的总量。

•蒸发量:水在地表和植被上蒸发的总量。

•径流量:经地表和地下途径,向下游输送的水的总量。

水文符号标准•P:降水量,单位为毫米。

•E:蒸发量,单位为毫米。

•R: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

•Q: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

•n:河道横断面上湿周与湿面积的比值。

•S:河道横断面上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水文术语解释•地下水补给量:经由地下水层向地表层补给的水量。

•地下水位:地下水面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径流过程:雨水或融雪液体通过表层径流、地下水径流或地下渗透等途径进入河流或湖泊的过程。

•水量平衡:指某一时期内河流或湖泊进出水量的差额。

•水文站:测量水文数据的观测点,如河流流量观测站或降水观测站等。

以上是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的简要介绍,水文学作为环境科学中重要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各个水资源相关领域,熟练使用水文术语及符号标准非常必要。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续)水文工程术语•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反映水位和流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最大洪水: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可预见的最大洪水。

•基本径流:地表径流中永久成分的径流。

•径流系数:雨量、蒸发量和土壤含水量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反映。

•消落带:河流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构造隆起、地壳塌陷、沉积物相互作用等各种因素而出现的地表或地下下降带。

•水文年:用于区分各年水文特征的理论年份,其长度以各地实际水文情况为参照。

•水库调节能力:水库通过水位的调节,对洪、枯等水文过程起到的减缓、削峰、增水等能力的总和。

符号标准解释•Smax:集水面积。

•Qmax:设计洪峰流量。

•LB:左岸堤防或右岸堤防总长。

•HB:堤防设计高度。

•DZ:向下溯源端水库正常调节水位。

•IT:侵蚀临界水流强度。

以上是水文工程中常用的术语及相应符号标准的解释,水文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符号标准的统一应用,有助于工程理论的研究和工程的运行管理。

径流系数不同的原因

径流系数不同的原因

径流系数是指在固定时间内,一个地区的径流量与该地区的降雨量之比。

它可以反映出该地区的径流输沙能力和土壤吸收雨水的能力。

径流系数的值可能因地区、季节、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而异。

具体来说,径流系数不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径流系数与土地利用方式有关。

例如,森林
地区的径流系数通常比耕地或城市地区的径流系数低。

2.土壤类型不同:径流系数与土壤类型有关。

例如,砂质土壤的径
流系数通常比粘质土壤的径流系数低。

3.地形不同:径流系数与地形有关。

例如,山地地区的径流系数通
常比平原地区的径流系数高。

4.季节不同:径流系数与季节有关。

例如,雨季的径流系数通常比
旱季的径流系数高。

这是因为雨季降雨量通常比旱季大,土壤吸收能力也更强,因此径流系数会更低。

5.气候不同:径流系数与气候有关。

例如,温和气候地区的径流系
数通常比湿润气候地区的径流系数低。

总的来说,径流系数的值可能因地区、季节、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地形和气候等因素而异。

为了准确地测量径流系数,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使用适当的测量方法。

室外排水计算公式

室外排水计算公式

室外排水计算公式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室外排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到雨水的排放和处理,对于保障建筑物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室外排水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降雨量、地形、土壤类型等。

为了更好地进行室外排水设计,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

室外排水计算的基本公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计算雨水径流量的公式,另一类是用于计算排水设施的尺寸和数量的公式。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类公式。

一、雨水径流量的计算公式。

1. 美国合理公式。

美国合理公式是一种常用的计算雨水径流量的方法,其公式如下:Q = CIA。

其中,Q为径流量,C为径流系数,I为降雨强度,A为流域面积。

2. 曼宁公式。

曼宁公式是另一种常用的计算径流量的方法,其公式如下:Q = (1.49/n)A(Rh^(2/3))S^(1/2)。

其中,Q为径流量,n为曼宁系数,A为流域面积,Rh为河道横截面的湿周,S为河道横截面的坡度。

以上两种公式都是常用的计算雨水径流量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二、排水设施尺寸和数量的计算公式。

1. 法国公式。

法国公式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排水设施尺寸和数量的方法,其公式如下:Q = KSC。

其中,Q为排水量,K为系数,S为流域面积,C为降雨强度。

2. 曼宁公式。

曼宁公式也可以用于计算排水设施的尺寸和数量,其公式如下:Q = (1.49/n)A(Rh^(2/3))S^(1/2)。

其中,Q为排水量,n为曼宁系数,A为流域面积,Rh为河道横截面的湿周,S为河道横截面的坡度。

以上两种公式都是常用的计算排水设施尺寸和数量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进行室外排水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除了上述介绍的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进行计算时,要考虑到地形、土壤类型、建筑物的排水需求等因素,以保证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PPT课件

第三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PPT课件

.
21
• 极限强度理论承认:

暴雨强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减小的规律性;

汇水面积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增长的规律性;

汇水面积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增长的速度比暴雨
强度随降雨历 时的延长而减小的速度更快。
.
22
t﹤ τ0时,只有一部分面积参与径流。与t=τ0时 相比较,此时暴雨强度大于t=τ0时的暴雨强度,但汇 水面积小。根据公式计算得来的雨水径流量小于t=τ0 时的径流量。
Ψav=∑Fi ·Ψi / F
.
17
在工程设计中,经常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近似代替平均径流系数
区域情况 城市市区 城市郊区
区域综合径流系数 区域综合径流系数值 0.5~0.8 0.4~0.6
国内各地区采用的综合径流系数见教材74页的表3-5
.
18
二、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
.
27
习题

某雨水干管如图所示布置,各街区面积均为2.5ha,
假定设计流量均从设计管段起点进入。已知当重现期
为p=1a时,该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为 ,若径流系数
自动雨量计所记录的数据一般是每场雨的累积降雨量和降雨时间之间 的对应关系。
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以累积降雨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 量累计曲线。 ①在城市暴雨的推球过程中,经常采用的降雨历时为:
5min 、10min、15min、20min、30min、45min、60min、 90min、120min,特大城市可以用到180min
教材附录3-2收录了我国若干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或参见《给水排水
设计手册》第五册),可供计算雨水管渠设计流量时采用。

水文学重点知识2

水文学重点知识2

水文学重点知识2径流的表示方法1.流量Q,m3/s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2.径流总量W,m3 T时段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

W=QT3.径流深度R,mm 指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求得的水层深度。

R=W/F=QT/F4.径流模数M,L/s·km2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F的比值;流域内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产生的径流量。

M=Q/F5.径流系数α,无单位比值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及与相应的降水量之比值。

α=R/P 河川径流是怎样形成的?1 降雨时形成径流的前提条件2 流域蓄渗过程降雨初期,大部分降水并不立即产生径流,而消耗于植被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

在降雨过程中,当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雨水将全部深入土壤中;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超出下渗强度的降雨,形成地面积水,蓄积于地面洼地,称为填洼。

随着降雨继续进行,满足填洼后的水开始产生地面径流。

流域上继续不断降雨,渗入土壤的水使包气带含水量不断增加,土层中的水达到饱和后,在一定条件下,部分水沿坡地土层侧向流动,形成壤中径流;下渗水流达到地下水面后,以地下水的形式沿坡地土层汇入河槽,形成地下径流。

因此,流域上的降水,经过蓄渗过程产生了地面径流,壤中径流和地下径流。

3 坡地汇流过程超渗雨水在坡面上呈片流,细沟流运动的现象,成坡面漫流。

满足填洼后的降水开始产生大量的地面径流,它沿坡面流动进入正式的漫流阶段。

坡面漫流在蓄渗容易得到满足的地方先进行,然后其范围不断扩大,地面径流经过坡面漫流而注入河网。

壤中流及地下径流在有空介质中运动。

4河网汇流过程各种径流成分经过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后,沿河网向下游干流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即河网汇流过程,这一过程自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开始,直至将最后汇入河网的降水输送到出口断面为止。

经过河岸调节和河槽调节过程,使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变缓,汇流历时延长,降低出口断面一下发生洪水的可能性。

径流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水在流域的再分配与运行过程。

水文学复习 重点

水文学复习  重点

第一章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水资源:广义:世界上一切水体;狭义: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这种开发利用,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且对生态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径流的特征值:流量:流量Q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秒;径流总量:径流总量W是指T时间段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径流深度:径流深度R是指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求得的水层深度,以毫米为单位;径流模数:径流模数M是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F之比;径流系数:径流系数a是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R与相应的降水深度P之比,a<1。

蓄满产流:降雨在补足包气带中的水分亏缺之后,所余的水量全部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即蓄满产流。

超渗产流:当降雨强度超过下渗率时,未渗入土壤的水分便形成地表径流,即超渗产流。

河岸调节作用:当河网水位上升至高于其两岸地下水位,且河水与两岸地下水之间有水力联系时,一部分河水补给地下水,增加两岸的地下蓄水量;当河网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时,一部分地下水补给河水,这种调节称为河岸调节。

二、简答题1、水资源的特性1.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与其有限性;2,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3, 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4 利与害的两重性2、水循环的发生机理第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第二,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第三,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第四,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3、水循环的实质水循环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的区别蓄满产流:降雨在补足包气带中的水分亏缺之后,所余的水量全部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即蓄满产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径流量与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一定地区任意时段内径流量(或得流总量)与同时段内相应的降水量之比值。

以小数或百分数计。

径流系数(runoff coefficient),一定地区任意时段内径流量(或径流总量)与同时段内相应的降水量之比值。

以小数或百分数计。

即:径流系数=径流量/降水量
在干旱地区,径流系数小,甚至趋近于零;在湿润地区较大,径流系数同所取时段不同分别称为次径流系数、洪峰径流系数、月径流系数、年径流系数和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runoff coefficient)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径流量(毫米)与降雨量(毫米)的比值,是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深度y(或径流总量W)与同时段内的降水深度x(或降水总量)的比值。

径流系数说明在降水量中有多少水变成了径流,它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径流的影响。

其计算公式为a=y/x。

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径流系数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计算式为:α=R/P,式中α为径流系数,R为径流深度,P为降水深度。

α值变化于0~1之间,湿润地区α值大,干旱地区α值小。

我国台湾地区河流年平均径流系数>0.7,表明径流十分丰富;径流贫乏的海滦河平原,年平均径流系数仅有0.1。

根据计算时段的不同,可分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年平均径流系数和洪水径流系数等。

径流系数综合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

径流量
中文名称:径流量
英文名称:runoff
定义:为时段流量,可分地面径流、地下径流两种。

表示径流大小的方式有
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径流模数等。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
径流量
在水文上有时指流量,有时指径流总量。

即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计算公式为: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单位为:立方米/秒
将瞬时流量按时间平均,可求得某时段(如一日、一月、一年等)的平均流量,如日平均流量、月平均流量、年平均流量等。

在某时段内通过的总水量叫做径流总量,如日径流总量、月径流总量、年径流总量等。

以立方米、万立方米或亿立方米计。

多年平均径流量
指多年径流量的算术平均值。

以米3/秒计。

用以总括历年的径流资料,估计水资源,并可作为测量或评定历年径流变化、最大径流和最小径流的基数。

多年平均径流量也可以多年平均径流深度表示,即以多年平均径流量转化为流域面积上多年平均降水深度,以毫米数计。

水文手册上,常以各个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值注在各该流域的中心点上,绘出等值线,叫做多年平均径流深度等值线。

径流:是指降雨及冰雪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径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水流来源可有降雨径流和融水径流;按流动方式可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又分坡面流和河槽流。

此外,还有水流中含有固体物质(泥沙)形成的固体径流,水流中含有化学溶解物质构成的离子径流(见化学径流)等。

中国河流径流量排名
第一当数长江第二珠江第三雅鲁藏布江第四松花江
长江9755亿立方米
珠江3360亿立方米
黑龙江2709亿立方米
雅鲁藏布江1654亿立方米
澜沧江760亿立方米
怒江703亿立方米
黄河650亿立方米
闽江629亿立方米
淮河611亿立方米
钱塘江364亿立方米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