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物质溶解性规律
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全解

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21℃.....3.,.沸点为.....).甲醛(,沸点为...-.24.2℃(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如,己烷3(2)43甲醇3甲酸乙醛3★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
如,石蜡C12以上的烃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4.有机物的颜色☆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高考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高考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化学是高考中难度较大的科目之一,而其中的溶解度知识点更是难倒了许多学生。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溶质在饱和条件下溶解的质量或体积。
溶解度的大小与各种因素相关,包括溶质本身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等。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高考化学中的溶解度知识点。
一、概念与计算溶解度通常用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的质量或体积来表示。
常见的单位包括摩尔溶解度(mol/L)、质量溶解度(g/L)等。
在计算溶解度时,需要提前了解溶质和溶剂的摩尔质量或分子式,并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进行计算。
此外,还需要关注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因为溶解度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二、溶解度曲线和饱和度对于溶解度的研究,我们通常会绘制溶解度曲线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其变化规律。
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不同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体积随溶剂量的变化关系。
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得出溶解度与浓度的关系,从而了解饱和度的概念。
饱和度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量达到最大,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状态。
同时,饱和度还与温度相关,温度升高会使溶质更易溶解。
三、溶解度与溶剂的极性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性质有关。
一个常见的规律是“相似溶解相似”,即极性溶质溶解于极性溶剂中,而非极性溶质溶解于非极性溶剂中。
这是因为极性分子和极性溶剂分子之间可以发生氢键或离子-极化作用,有利于溶解。
而非极性分子由于缺乏这样的相互作用力,通常溶解度较小。
四、共价键和离子键物质的溶解度在溶解度的讨论中,共价键物质和离子键物质是两大重要的类别。
共价键物质通常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具有共价键的特征。
这类物质在溶解时,通常需要打破一些共价键才能进行溶解。
而离子键物质则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通过离子键连接而成。
离子键物质在溶解时会形成离子,从而与溶剂形成新的作用力,这有利于其溶解。
因此,共价键物质溶解度较小,而离子键物质溶解度较大。
五、影响溶解度的因素除了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溶解度还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影响。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规律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规律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规律是研究溶解过程的重要法则,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溶解度和溶解度规律的概念入手,介绍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以及一些与溶解度相关的实际应用。
一、溶解度和溶解度规律概念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溶剂能够溶解的溶质的量。
溶解度通常用单位容积(mol/L)表示。
溶解度规律描述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溶剂的种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 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使溶剂分子动能增加,使分子运动加剧,从而有利于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气体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溶液中的气体溶质的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关系。
这是因为增加压力能够增加气体分子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溶剂种类的影响:不同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
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溶解度的大小。
溶剂的极性越大,其溶解力越强,对极性溶质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三、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用溶剂将溶质逐渐加入直到饱和溶解为止的过程中,记录溶质溶解度和溶质加入量的关系的曲线。
通常,溶解度曲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随着溶质加入量的增加,溶质溶解度不断增加,直到溶解度达到饱和,此时溶解度曲线呈线性上升。
2. 随着溶质加入量的增加,溶质溶解度逐渐增加,但在一定点出现饱和现象。
此时溶解度曲线呈饱和曲线。
3. 随着溶质加入量的增加,溶质溶解度一度增加之后开始减少,此时溶解度曲线呈饱和后递减曲线。
四、溶解度规律的实际应用1. 结晶过程:通过溶解度规律,可以控制物质的溶解度,从而控制晶体生长的速率和尺寸。
溶解度规律在冶金、化工、药物制造等领域的结晶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
2. 洗涤剂的选择:溶解度规律可以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洗涤剂。
化学物质的溶解性知识

【导语】今天想给⼤家分享⼀篇——关于化学物质的溶解性知识,详细的内容就和⼀起来了解下,欢迎阅读!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其他都溶于⽔;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其他都溶于⽔。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其他都不溶于⽔ 2、碱的溶解性 溶于⽔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其他碱不溶于⽔。
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沉淀,Cu(OH)2是蓝⾊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
(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
如:Mg(OH)2CaCO3BaCO3Ag2CO3等 3、⼤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酸性氧化物+⽔→酸)⼤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碱)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 (⼀)、固体的颜⾊ 1、红⾊固体:铜,氧化铁 2、绿⾊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固体:⾼锰酸钾 5、淡*固体:硫磺 6、⽆⾊固体:冰,⼲冰,⾦刚⽯ 7、银⽩⾊固体:银,铁,镁,铝,汞等⾦属 8、⿊⾊固体:铁粉,⽊炭,氧化铜,⼆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活性炭) 9、红褐⾊固体:氢氧化铁 10、⽩⾊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磷,氧化镁 (⼆)、液体的颜⾊ 11、⽆⾊液体:⽔,双氧⽔ 12、蓝⾊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铜溶液 13、浅绿⾊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亚铁溶液 14、*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铁溶液 15、紫红⾊溶液:⾼锰酸钾溶液 16、紫⾊溶液:⽯蕊溶液 (三)、⽓体的颜⾊ 17、红棕⾊⽓体:⼆氧化氮 18、黄绿⾊⽓体:氯⽓ 19、⽆⾊⽓体:氧⽓,氮⽓,氢⽓,⼆氧化碳,⼀氧化碳,⼆氧化硫,氯化氢⽓体等⼤多数⽓体。
适合高中使用的化学溶解性口诀

适合高中使用的口诀:
碳酸只溶钾钠铵;(碳酸盐里钾钠铵盐易溶)
氢氧多溶了钡的碱。
(氢氧根比碳酸根多溶解一个钡离子)
硫酸不溶钡和铅;(硫酸盐里钡和铅不溶)
三价碳酸天地间。
(三价的阳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都生成气体和沉淀,即上天和入地)还是氢氧人水性好,
水底忍渴好几年。
(氢氧根和银离子会生成氧化银沉淀是为水底,忍渴指还生成了水)氯化不溶唯有银;(氯化物中只有银盐不溶)
硝酸大度溶万金。
(硝酸盐都易溶)
溶解性口诀八
钾钠铵盐均可溶;硝盐入水无影踪。
难溶硫酸铅和钡;还有氯化银亚汞。
至于磷酸碳酸盐;绝大多数均难溶。
溶解性口诀九
钾钠铵盐均可溶;硝盐遇水影无踪。
硫盐不溶铅与钡;氯物不溶银亚汞。
碳酸与磷酸,钾钠铵才溶。
溶解性表十
钾钠铵盐硝酸盐
完全溶解不困难
盐酸不溶银亚汞
硫酸不溶有钡铅
碳磷酸盐多不溶
溶解只有钾钠铵
多数酸溶碱少溶
溶碱钾钠钙钡铵
溶解性口诀(11)
碱类物质多不溶,
钾钠钡铵溶水中。
钾钠铵盐皆易溶,
硝酸盐遇水无踪影。
硫酸盐类钡铅沉,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碳酸盐类不容多,
钾钠铵溶记心窝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高考化学物质溶解性规律总结

高考化学物质溶解性规律总结物质溶解性规律:(1)气体的溶解性①常温极易溶解的NH3[1(水)∶700(气)] HCl(1∶500)还有HF,HBr,HI,甲醛(40%水溶液—福尔马林)。
②常温溶于水的CO2(1∶1)Cl2(1∶2)H2S(1∶2.6)SO2(1∶40)③微溶于水的O2,O3,C2H2等④难溶于水的H2,N2,CH4,C2H2,NO,CO等。
(2)液体的溶解性①易溶于水或与水互溶的如:酒精、丙酮、醋酸、硝酸、硫酸。
②微溶于水的如:乙酸乙酯等用为香精的低级酯。
③难溶于水的如:液态烃、醚和卤代烃。
(3)固体的水溶性(无机物略)有机物中羟基和羧基具有亲水性,烃基具有憎水性,烃基越大,则水溶性越差,反而易I溶于有机溶剂中。
如:甲酸、乙酸与水互溶,但硬脂酸、油酸分子中因—COOH比例过少反而不溶于水而溶于CCl4,汽油等有机溶剂。
苯酚、三溴苯酚、苯甲酸均溶于苯。
(4)从碘、溴、氯的水溶液中萃取卤素的有机溶剂如:苯、汽油、乙醚、乙酸乙酯、CCl4、CS2等。
(5)白磷、硫易溶于CS2(6)常见水溶性很大的无机物如:KOH,NaOH,AgNO3溶解度在常温超过100g(AgNO3超过200g)。
KNO3在20℃溶解度为31.6g,在100℃溶解度为246g。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甚少的物质常见的只有NaCl。
(7)难溶于水和一般溶剂的物质①原子晶体(与溶剂不相似)。
如:C,Si,SiO2,SiC等。
其中,少量碳溶于熔化的铁。
②有机高分子:纤维素仅溶于冷浓H2SO4、铜氨溶液和CS2跟NaOH 作用后的溶液中,已热固化的酚醛树脂不溶于水或一般溶剂。
高中化学口诀顺口溜,高中化学溶解性表记忆口诀

高中化学口诀顺口溜,高中化学溶解性表记忆口诀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口诀顺口溜高中化学口诀顺口溜,高中化学溶解性表记忆口诀。
溶解性表是大家学习化学必备的解题技巧,这张表的知识点所占的分值是比较大的,比如大家不太擅长的化学推导题就会依照这张表的性质去推断,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这部分知识,那么今天高中化学辅导班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高中化学溶解性表知识点记忆口诀,无论如何都要记住这部分知识哦!溶解性口诀一?钾钠铵盐溶水快,硫酸沉钡银铅钙。
氯盐不溶氯化银,硝盐溶液都透明。
碱溶锂钾钠钡氨,口诀未提皆下沉。
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也是沉淀);③硝酸盐都溶于水;④碱性物质中除了钾离子钠离子铵离子锂离子还有钡离子也可溶⑤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溶解性口诀二?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除银、亚汞;硫酸盐除钡和铅;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溶解性口诀三?钾钠铵硝皆可溶,氯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溶解性口诀四?钾、钠、硝酸溶,(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溶有钡、铅,(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只溶钾、钠、铵,(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溶解性口诀五?(适合初中化学课本后面的附录)钾钠铵盐硝酸盐①氢氧根多钡离子②硫酸盐除钡钙银③碳酸溶氢钾钠铵④生成沉淀氯化银⑤溶解性口诀六(初学记忆)钾、钠、铵、硝都可溶,氯化物里银不溶;硫酸盐里钡不溶,磷酸碳酸多不溶。
解释①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②除了以上四种,氢氧根和钡离子结合时也溶于水③硫酸根除了和钡离子、钙离子、银离子结合时不溶于水,其他都溶④碳酸根除了和氢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和铵离子结合时溶于水,其他都不溶⑤氯离子只有和银离子结合时不溶于水⑥磷酸盐除钾钠铵都不溶溶解性口诀七?铵钾钠钡氢氧溶①碳酸只溶铵钾钠②所有硝酸都能溶③盐酸只有银不溶④硫酸只有钡不溶⑤解释①氢氧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都溶于水,其余带氢氧根的都不溶于水。
高二化学溶解性表记忆口诀

高二化学溶解性表记忆口诀高二化学溶解性表记忆口溶解性口诀一钾钠铵盐溶水快,① 硫酸沉钡银铅钙。
②氯盐不溶氯化银,硝盐溶液都透明。
③碱溶锂钾钠钡氨,④ 口诀未提皆下沉。
⑤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也是沉淀);③硝酸盐都溶于水;④碱性物质中除了钾离子钠离子铵离子锂离子还有钡离子也可溶⑤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溶解性口诀二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除银、亚汞;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溶解性口诀三钾钠铵硝皆可溶,氯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溶解性口诀四钾、钠、硝酸溶,(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只溶钾、钠、铵,(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溶解性口诀五(适合初中化学课本后面的附录)钾钠铵盐硝酸盐① 氢氧根多钡离子② 硫酸盐除钡钙银③碳酸溶氢钾钠铵④ 生成沉淀氯化银⑤溶解性口诀六(初学记忆)钾、钠、铵、硝都可溶氯化物里银不溶硫酸盐里钡不溶磷酸碳酸多不溶解释①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②除了以上四种,氢氧根和钡离子结合时也溶于水③硫酸根除了和钡离子、钙离子、银离子结合时不溶于水,其他都溶④碳酸根除了和氢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和铵离子结合时溶于水,其他都不溶⑤氯离子只有和银离子结合时不溶于水⑥磷酸盐除钾钠铵都不溶溶解性口诀七铵钾钠钡氢氧溶① 碳酸只溶铵钾钠② 所有硝酸都能溶③盐酸只有银不溶④ 硫酸只有钡不溶⑤解释①氢氧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都溶于水,其余带氢氧根的都不溶于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知识点:物质溶解性规律
谈到化学,很多人痛恨这门学科,也是一些人喜欢的学科。
因为化学太难了,每次考试都很差。
或者认为,化学如此简单,是我提高分数的保障学科。
其实化学的秘密在于,很多人认为化学依靠记背,而实际上,化学的精髓在于推导、衍生。
下面是高考信息网整理的高考化学知识点:物质溶解性规律。
(1)气体的溶解性
常温极易溶解的
NH3[1(水):700(气)] HCl(1:500)
还有HF,HBr,HI,甲醛(40%水溶液福尔马林)
常温溶于水的
CO2(1:1) Cl2(1:2)
H2S(1:2.6) SO2(1:40)
微溶于水的
O2,O3,C2H2等
难溶于水的
H2,N2,CH4,C2H2,NO,CO等
(2)液体的溶解性
易溶于水或与水互溶的
如:酒精丙酮醋酸硝酸硫酸
微溶于水的
如:乙酸乙酯等用为香精的低级酯
难溶于水的
如:液态烃醚和卤代烃
(3)固体的水溶性(无机物略)
有机物中羟基和羧基具有亲水性,烃基具有憎水性,烃基越大,则水溶性越差,反而易I 溶于有机溶剂中如:甲酸乙酸与水互溶,但硬脂酸油酸分子中因COOH比例过少反而不溶于水而溶于CCl4,汽油等有机溶剂苯酚三溴苯酚苯甲酸均溶于苯
(4)从碘溴氯的水溶液中萃取卤素的有机溶剂
如:苯汽油乙醚乙酸乙酯CCl4CS2等
(5)白磷硫易溶于CS2
(6)常见水溶性很大的无机物
如:KOH,NaOH,AgNO3溶解度在常温超过100g(AgNO3超过200g)KNO3在20溶解度为31.6g,在100溶解度为246g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甚少的物质常见的只有NaCl
(7)难溶于水和一般溶剂的物质
原子晶体(与溶剂不相似)如:C,Si,SiO2,SiC等其中,少量碳溶于熔化的铁
有机高分子:纤维素仅溶于冷浓H2SO4铜氨溶液和CS2跟NaOH作用后的溶液中,已热固化的酚醛树脂不溶于水或一般溶剂
其实高中化学知识真的不多,考点相对其他学科而言,非常之少,所以搞突击是可行的。
但是,切忌,不要等到临考前再突击,那样神仙也帮不了你。
突击也要事先有基础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