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合集下载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及解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及解析)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__的《岳阳楼记》。

【答案】范仲淹【解析】考查文学常识。

此题根据《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名篇,确定作者不难。

注意“淹”字要写正确。

2. 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D.摹(mó)“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①叠②世外桃源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D.①叠②洞天胜境【答案】(1). D(2). A【解析】考查对汉字书写笔顺和汉字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

“摹”只有一个读音“mó”,“巨”字笔画顺序:横、竖折、横折、横。

“迭”指交换,轮流;屡次,连着。

“叠”指重复,累积。

根据“清溪”“桃花”应与“世外桃源”对应。

3. 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

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诗词赏析+名著阅读)含答案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诗词赏析+名著阅读)含答案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诗词阅读赏析汇编说明:1.这些地区多以全省通用卷为主,涉及地方有北京、天津、安徽、河南、河北、重庆、陕西、山西、江西、吉林、新疆、海南等(如果有误,请指正)2.其中安徽、重庆A卷、重庆B卷、吉林没有考查诗词赏析。

3.为方便查阅对比使用,保持试题原题号不变,全部有答案,部分解析。

1.【北京中考】(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

(共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①”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

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③的人生态度。

(3分)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2分)答:【答案】10.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

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含义、手法和情感,难度中。

题目要求“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诗中意象“明月”,作者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北京市2016-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北京市2016-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北京市2016-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19年中考题名著阅读(5分)15.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

请结合一部名著的内容,说出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并简要说明这一兴趣是如何促使你阅读这部名著的。

(100字左右)答案:15 【答案示例】《三国演义》情节曲折紧凑,引人入胜。

我在阅读赤壁之战时,便被诸葛亮为完成联吴抗曹大业,奉命使吴,舌战张昭等东吴诸谋士的精彩表现和犀利辞锋深深吸引。

这个情节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我对赤壁之战的后续发展产生浓厚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点,相比往年名著阅读题,今年中考题口变化不大,学作答范围依然十上分广泛。

学生只需在九部名著中选定一部名著,细致陈述该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与主要情节,说出引发自己阅读兴趣的原因(好奇心、求知欲、成长、写作、培养品质)即可。

总之,今年名著阅读题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2018年中考题名著阅读(5分)14.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长篇小说,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0字左右)答:答案示例:一本好书能够给我们带来无限收获,开启智慧的大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我学会了面对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时,只要善于转换思路,借助他人力量就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成功。

关羽单刀赴会,运用勇气和计谋成功脱险,让我明白处变不惊也是一种智慧。

2017年中考题名著阅读(10分)8.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

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

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4分)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链接材料】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2017-2019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考题及答案汇集

2017-2019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考题及答案汇集

2017-2019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考题及答案汇集一、2019年南京市中考语文题古代小说阅读(20分)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

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

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

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

席摆在亭子上。

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

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

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

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这日社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

背后三四个妇女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

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

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雨花台萧金、杜慎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全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

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目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

”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玄武湖玄武湖是极宽的地方。

左边台城,望见鸡鳴寺。

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

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

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ー所大花园。

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桂、菊,四时不断的花。

又有一因的竹子,有数万竿。

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2019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考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9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考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9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考题及答案汇集一、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片断,回答问题。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①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②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③7、诗中划线部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A.①说明其卑微。

②进一步说明其身份。

③倾注了对她的感情。

B.①交代我与她的关系。

②表明我以她为骄傲。

③倾注我对她的深厚感情。

C.①说明我与她的关系。

②进一步说明其身份。

③表明我的深厚感情。

D.①点明身份。

②突出对她的热爱。

③倾注对她的深情厚谊。

8、“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句坦诚的话告诉我们()A.“我”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却是农民的儿子。

B.“我”是地主的儿子,和大堰河只不过是养育关系。

C.“我”不忘养育之恩。

D.“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密切。

9、把后面的诗句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的侘傺而归,以家自慰,“______”。

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______”。

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______”。

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______”。

——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③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A.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参考答案:7、B 8、D 9、A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1)一(3)题。

(10分)(一)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201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北京市2016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基础·运用1.【答案】一隶书圆润浑厚二楷书庄严大气三草书自由随意四行书典雅飘逸2.【答案】唯吾知足3.【答案】AC【解析】选择对联要与节日气氛相一致。

春节的特点是辞旧迎新、家人团圆、向往美好未来等。

A、C两项符合这一特征。

B、E两项用在婚庆的场合比较合适;D、F两项用在给老人祝寿时比较合适。

【考点】对联常识的积累。

4.【答案】艰风雨交加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解析】“坚守”的“坚”是“坚持”的意思,不能用“艰”字;春节时期正值北方最严寒的时候,不可能出现“风雨交加”的天气;最后一句可改为“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做出了奉献”。

【考点】对字、词、句的理解运用能力。

5.【答案】(1)B(2)C(3)甲【解析】(1)“肖”表示“相似,像”时读“xiào”,表示姓氏时读“xiāo”,“生肖”中应读“xiào”;“载”表示“年,岁或记录”时读“zǎi”,其他情况下读“zài”,如“载重”。

(2)汉字笔画一般的原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与”第一画是“横”,最后一画也是“横”,共三画;“出”第三画是中间的“长竖”。

(3)前面两句话先说的是“童话”,接着是“寓言”,后面开头写“神话”较为恰当。

【考点】识记多音字读音,正确书写汉字,句子的衔接。

6.【答案】(1)千里共婵娟(2)留取丹心照汗青(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解析】识记性知识。

【考点】古诗文默写。

二、文言文阅读7.【答案】(1)逆流而上(2)连接【解析】(1)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一词多义现象,要结合具体语境确定词语的意思。

【考点】解释文言文词语。

8.【答案】(1)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行得快。

【解析】(1)自,若;亭午夜分,正午、半夜。

(2)虽,即使;奔,动词活用为名词,奔跑的马。

北京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附解析)

北京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附解析)

名著阅读1.在年级名著阅读专题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准备围绕“环境与人物”专题进行探讨,分析环境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请结合你阅读过的名著,任选其中一部,结合相关内容作分析。

(100 字左右)示例:在《骆驼祥子》中,作者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来表现人物。

当天气炎热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祥子为了生计不得不拉车挣钱;当大雨滂沱令人难以行走的时候,祥子仍在雨中挣命。

烈日和暴雨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祥子生活的艰辛和悲惨的命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主要有以下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烘托人物形象。

解答此题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名著、熟悉的人物来分析。

示例: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作者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来反映人物的品质,烘托人物形象。

在筑路这一章节中,通过对暴风雪的描写,写出了筑路队员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之下,保尔等人的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筑路困难重重。

恶劣的环境烘托保尔等革命者坚强的意志和顽强高贵的品质。

2.学校读书会拟推出“‘汲取前进的力量’名著推荐活动”,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部,向同学推荐并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出理由。

(70-100字)示例:⑴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名著。

作者深入“红色中国”腹地采访,发现边区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但人们始终乐观、向上。

联系革命胜利,这告诉我物质条件对成功并非起决定作用,坚守信念、勇于做斗争的精神更重要。

⑴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

主人公保尔修建铁路时患上肺炎仍忘我工作;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在病榻上完成了自传小说。

这个形象激励我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顽强拼搏,坚信困难终会被战胜。

【详解】本题考查推荐语。

首先,根据此次名著推荐活动的要求从名著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选择符合要求的名著;然后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出推荐的理由即可。

2019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名著及背默分类汇编答案(1)(1)

2019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名著及背默分类汇编答案(1)(1)

2019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名著及背默分类汇编答案一、基础知识。

第1题标准答案1.东风无力百花残2.春蚕到死丝方尽3.海内存知己4.天涯若比邻参考答案第2题标准答案参考答案孔子说:“主忠信。

”《三国演义》中,身陷曹营的关羽在听闻刘备的消息后,挂印封金,单人匹马保护两位皇嫂千里寻兄,使其终得安然团聚。

其义薄云天、信守承诺的行为让我感动,也让我明白做人应该忠诚有信用。

第3题标准答案孔子言行语录儒家参考答案《论语》是一部由孔子门人弟子编纂的、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是儒家思想重要典籍。

第4题标准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择其善者而从之4.其不善者而改之5.切问而近思6.仁在其中矣参考答案第5题标准答案1.关关雎鸠2.君子好逑3.风烟望五津4.一鼓作气参考答案第6题标准答案三个人物:徐庶、庞统、诸葛亮。

人物之间的主要故事(示例参考)有:徐庶走马荐诸葛;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江湖传言“卧龙凤雏,得其一足以安天下”。

第7题标准答案参考答案“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句,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隆中对答,谋划天下大计。

向东攻取荆州,向西掠地益州以为根基,然后连吴抗曹,最后谋求夺取中原,回复汉室。

第8题A第9题标准答案1.朱自清2.北朝参考答案标准答案1.溯洄从之2.锦帽貂裘参考答案3.初极狭(才通人/山有小口)4.(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第11题标准答案参考答案真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第二则材料告诉我们真正的聪明是对自己真实,不能欺骗自己和别人。

第三则材料则告诉我们“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等言行很虚伪。

这两则材料从内心和外在表现强调了真实的重要性。

第12题标准答案参考答案《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形象令我感动。

在他被迫独自待在荒岛上的二十几年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可是他从未屈服,始终想办法克服,直至最后获救。

他身处困境时始终秉承的智慧、勇气、毅力深深打动了我,给我以激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16-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9年中考题
名著阅读(5分)
15.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

请结合一部名著的内容,说出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并简要说明这一兴趣是如何促使你阅读这部名著的。

(100字左右)
答案:
15 【答案示例】《三国演义》情节曲折紧凑,引人入胜。

我在阅读赤壁之战时,便被诸葛亮为完成联吴抗曹大业,奉命使吴,舌战张昭等东吴诸谋士的精彩表现和犀利辞锋深深吸引。

这个情节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我对赤壁之战的后续发展产生浓厚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点,相比往年名著阅读题,今年中考题口变化不大,学作答范围依然十上分广泛。

学生只需在九部名著中选定一部名著,细致陈述该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与主要情节,说出引发自己阅读兴趣的原因(好奇心、求知欲、成长、写作、培养品质)即可。

总之,今年名著阅读题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2018年中考题
名著阅读(5分)
14.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长篇小说,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0字左右)
答:
答案示例:一本好书能够给我们带来无限收获,开启智慧的大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我学会了面对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时,只要善于转换思路,借助他人力量就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成功。

关羽单刀赴会,运用勇气和计谋成功脱险,让我明白处变不惊也是一种智慧。

2017年中考题
名著阅读(10分)
8.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

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

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4分)
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链接材料】
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论语•学而》)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③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答:
9.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的孤岛上的生活经历,他能够在孤岛上艰难地生存28年,靠的是(限4个字以内),这从(限20个字以内)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来,你由此得到的启示是(限20个字以内)。

(3分)
10.《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鼎立,争霸天下;《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替天行道;《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

在他们各自的团队中,都有中心人物,请你从其中一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中心人物,简要说明这个人物的“中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分)
答案:
三、名著阅读(10分)
8.【答案示例】上联中提到“择朋友”,就是要选择朋友,比如链接材料一中提到“无友不如己者”,孔子认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选择朋友,选择有益于自己的朋友,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下联中提到“慎言语”,要求说话谨慎,比如链接材料六提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认为做人言语要谨慎。

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中要谨慎言语,说正确的话,说合适的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要注意审题,分别从上联和下联中选择一个方面,然后以链接材料中具体的语录为例来谈自己对这两方面的认识。

然后,上联中提到了“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四个方面;下联中提到“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四个方面,学生可从中分别提取。

其次,材料一讲“忠信、择友”;材料二讲“礼”;材料三讲“孝”;材料四讲“为政”;材料五讲“礼”;材料六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最后在对联和材料之间建立联系材料一对应上联的“择朋友”,材料二、材料五对应下联的“守礼法”,材料三对应上联“别尊卑”,材料四可以对应上联的“别尊卑”,或者下联“无愧于心”,材料六对应下联“慎言语”。

这道题整体难度不大,材料一和材料六容易判断,也容易与上下两联建立联系。

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对《论语》内容的理解和分类。

9.【答案示例】①坚韧不拔②鲁滨逊制作独木舟
③要向鲁滨逊学习遇到问题,不放弃,坚强面对。

【解析】这道题考查《鲁滨逊漂流记》,重点考查人物及能体现人物特征的相应情节。

要特别注意的是字数的限制。

10.【答案示例】《三国演义》中,刘备是蜀国团队的中心人物,他心系黎民,胸怀天下,广布仁义,使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等文物忠臣聚集左右,赢得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水浒传》中,宋江是一百零八将中的核心人物,他带领兄弟们聚义梁山,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接受朝廷的招安,接连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

《西游记》中,唐僧是师徒四人的中心,他虽然个性懦弱,手无缚鸡之力,但是有着坚定的信念。

在去往西天的路上,妖怪百出凶险不断,金钱、美女、王位的诱惑层出不穷,在这些面前,唐僧从来没有抱怨退缩说过一点点放弃的话,他平静面对,凭借其坚定的信念始带领四个比他厉害百倍的徒弟取得真经。

【解析】考查对三大名著中人物关系的理解,名著中的中心人物比较容易确定,他们的中心作用则需要结合具体的情节分析,比如刘备带领团队奠定蜀国基业,宋江带领绿林豪杰聚义梁山,接受诏安,唐僧带领徒弟们经历磨难,取得真经。

2016年中考题
名著阅读(共10分)
11.下面是《论语》中的九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学习的,有论述治国之道的,也有论述其他内容的。

请你将论述学习和治国之道的语录分别都挑出来。

(只填序号)
①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②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③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④子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⑤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⑥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⑦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⑧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⑨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述学习的语录:_____________
论述治国之道的语录:______________
1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三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中的__①__,又如《② 》中的__③_。

(3分)
13.(1)连环画讲述的是鹦鹉螺号潜艇在前往南极路上的一次遇险经历。

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当破冰遇到困难时,尼摩船长想到的解决办法是① 。

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

尼摩船长拯救鹦鹉螺号或他人生命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遇到② 的险情时,尼摩船长③ ,化险为夷。

(3分)
(2)根据前8幅画的内容,为第9幅画补写一句话。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述学习的语录①⑤⑧;论述治国之道的语录②⑦
12.①寿镜吾②《藤野先生》③藤野
13.(1)①用热水浇同时不断凿冰②遇到土著人袭击潜艇③给梯子充电吓跑土著人
(2)大家探出头呼吸新鲜空气,舱内的空气补充满,舱里的人新过来,关上舱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