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演化过程分析

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演化过程分析
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演化过程分析

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演变过程分析

长期以来,对技术发展动态性的研究是管理学界的一个重要议题。技术的发展演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现有能力、替代技术供应的内在可能性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然而,目前大部分关于技术创新演变的研究,无论是对技术发展轨道的宏观层面研究还是对微观个体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特性分析,都关注于技术供应方——企业的动态变化,而关于需求环境对技术发展演变的影响则研究很少。技术最终在需求环境中得到演化发展,技术创新是企业适应当地差异性需求环境的结果。因此,本文以需求为基础研究技术演化过程,并结合消费者需求特性深入探讨技术发展和需求环境之间的互动。

1 技术创新的动态性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性往往从技术生命周期的角度考察。技术创新有两种模式: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是指能够使产品功能得到提升的创新;而过程创新则着重于对生产工艺的改进,从而降低成本。对此,Porter(1983)认为:产品创新是创新的主要模式,它意味着产品新功能的问世。成功的产品创新最终会形成“主流设计”,从而使产品配置达到最优化。初期的过程创新相对没有那么重要,并且早期的过程创新都是小规模的,柔性的,需要较高水平的劳动技能。当产品设计处于稳定时期时,企业将会更多地采用自动化生产方法以及过程创新,从而降低该创新模式的生产成本。最后,两种方式的创新效果都会下降(如图1所示)。该研究思路首先关注企业对不确定性的减少,进而对专用生产设备进行投资。由于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进行了清晰的排序,并且缺乏对顾客需求影响创新的关注,因此该研究思路未考虑企业在确定产品设计方案之前对成本的控制。虽然产品性能是市场接受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多数情况下价格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制约因素,成功的创新应是两者之间的平衡。对此平衡如何把握则需要从消费者的视角进行研究。

Klepper(1996)对技术生命周期中企业从产品创新为中心到过程创新为中心的转换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即这种转换源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改变,目的是从创新投资中获取更多的利润。Klepper认为,过程创新的价值与企业的产出是成比例的,一旦产业发展成熟,企业变大,企业就有更大的动力进行过程创新。而与此相反,来自产品创新的回报源于新顾客的获得,而不是现有顾客的数量,因此产品创新的回报会逐渐下降。这种比例算法在不考虑产品创新机会及创新主体的相互依赖这两个外部限制条件时,可以用来预测企业的过程创新将会在何时出现。然而,这种思路预测大企业将会从产品创新中退出,这与现实情况中某些产业(如家用电器及电脑)存在产品持续创新的例子相悖。

以上两种技术演化研究思路都以技术供应方的动态变化为起点而忽略了需求环境对创新企业的影响。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创新并不是一个必然始于企业研究开发的有顺序的单维线性过程,而是多种创新相关行为之间多重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也可能始于消费者的需求。创新成果最终是面向消费者的,企业以市场需求指导其创新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其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益。

2 市场需求的异质性

技术是在需求环境中演化发展的同,因此对产品技术演化的解释,必须建立在理解市场需求本质的基础之一。具体而言,如果我们想了解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进行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我们必须先了解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为产品的改进买单。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分别在产品性能和产品价格上为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效用,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主要看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状况,下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2.1 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在产品创新中,衡量消费者偏好结构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产品性能的底限,即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为了使消费者购买,产品所必须具备的客观性能的最低值。与此相关的是

消费者所能承受的价格极限,即消费者愿意为满足其功能需求的产品支付的最高价格。将这两个概念整合起来,可以综合考察技术在性能和在价格上的改进。

性能底限界定了一个性能水平,在此水平之下的产品,不管价格高低,都不会被消费者接受。然而,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底限的要求存在差异性。同样的产品,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无法接受,但对于具有不同性能底限要求的人可能就会接受。产品性能底限可能由内在任务要求决定,如对产品稳定性或精确性的要求;也可能由外部环境决定,如主流消费习惯引发的个体偏好转变。价格极限表达了产品性能和价格的互动。同理,消费者之间所能承受的价格极限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即使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底限要求相同,他们愿意为此支付的最高价格也不尽相同。这种支付意愿的差异可能源于不同的预算限制,但也有可能源于心理锚定、消费偏好等个性差异。

相同的产品可能为使用者带来的效用不同,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差异性使消费者具备不同的利用产品的能力。例如,一个熟练的程序员比一般人能够从一个特定的电脑系统中获得更多的收益。第二,差异可能缘由消费者对产品应用范围的不同。如果一个企业使用某一产品进行生产,并将成品卖给其下游顾客,那么,拥有更大顾客流的企业会比拥有较小顾客流的企业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最后,同种产品价格极限的差异可能源于产品获取手段的差异以及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压力。比如,对于有替代品的产品,消费者选择余地较大,为产品支付意愿也较低;而对于无替代品的产品,消费者只有一种选择,因此对价格的要求就不会太苛刻。

2.2 性能改进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

虽然消费者对产品性能有最低要求,但是通常不会存在对性能的最高要求。一般而言,在产品性能超出底限要求后,随着产品性能的改进,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与之相对应的是,消费者虽然愿意为超出其要求的产品改进支付更高的价格,但价格的增量是递减的。因此,如果产品改进超出了消费者的需求,那么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只会有少量的增加,这可能难以弥补企业用于产品改进的费用。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尽管更高水平的产品性能为他们带来的效用不高,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愿意选择更先进的产品。因此,在竞争的环境中,即使消费者不愿意为更高的产品性能支付更高的价钱,但他们对产品性能改进的选择偏好会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性能。

2.3 在异质性市场中的技术动态性

消费者之间对产品性能底限及净效用极限要求的差异表明消费者对产品技术的要求会发生变化,因此,产品改进的类型及程度会与某一特定的消费群体相关。尽管有些创新扩散模型在解释技术被接受速度的差异时考虑了需求的差异性,但他们倾向于关注某一特定技术的扩散,而没有考虑产品进一步改进的影响和消费者接受决策的变化之间形成的互动。

在成熟市场中,产品性能和价格是此消彼长的,消费者对产品性能要求高(低),通常也要付出较高(低)的价格。然而,消费者对性能和价格的要求并不必然是相对应的。在新兴技术市场中,潜在消费者对产品具有较高的付款意愿,有兴趣尝试新产品并能容忍它的某些缺陷,这就促进了创新的发展及扩散。而对于将要进行技术改进的企业来说,发现什么样的顾客愿意以高价购买相对粗糙的创新产品则是十分关键的。

尽管从产品定位的角度讲,企业应该在明确消费者需求特点的基础上调整产品性能,突出产品特征,但产品某些性能,譬如稳定性、精密度、速度等关键指标具有不易更改性,不可能随时改进以尽快适应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因此有必要从顾客需求与技术改进互动的角度来审视创新。

3技术演化的阶段划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一项新产品从问世到发展到成熟的路径中,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可以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演化过程形成三个不同的阶段,如图1所示。

时间

图1 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演化阶段划分

技术演化的第一阶段是企业产品的市场进入期。它与第二阶段的分界点就是价格从上升到下降的转折点。在这一阶段,新产品刚刚面世,吸引消费者的是某些特殊的功能,然而初期产品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缺陷或者功能比较单一,这只能达到或超过小部分人的产品性能底限,大部分消费者无法接受这样的产品。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产品性能,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产品功能要求。因此,在技术演化的第一阶段,企业以产品创新为主,以使产品性能得到较快提升。当产品性能达到大部分消费者的性能要求底限时,如图点A,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也达到最大值。可以理解,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边际效用是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在达到消费者的产品性能底限之前,产品性能的提升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然而达到其对功能最低要求之后,产品性能提升的边际效用开始递减。然而为了赢得竞争优势,企业往往会使其产品性能超出消费者的功能要求底限。在这一阶段,由于企业主要进行产品创新从而导致产品成本上升,因此产品价格也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尽管消费者能够承受的价格极限也会逐渐上升,但大部分消费者仍然无法接受该价格水平。正如现实中多数全新产品问世的情况,在投入市场的初期销售情况都不太乐观,而这段时期的长短则与产品特性及新企业加入规模有关。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只有全新产品(即在此之前没有此类产品)的技术演化过程才明显地包含第一阶段。例如个人电脑进入市场的初期,价格由于性能的改进而上涨。而对于那些已经存在于市场中只是技术上做了改进的产品,就不具备第一阶段的特性,这类产品的第

一阶段往往与第二阶段合而为一,而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为了达到产品性能和价格之间的平衡,产品价格也不一定有上升的过程,因此企业并不一定以产品创新为主,可能一开始就会更多进行过程创新。

技术演化的第二阶段是企业产品的市场扩张期。它与第三阶段的分界点即价格开始缓慢下降甚至开始保持稳定的转折点。市场扩张期开始的前提是产品性能已经超过了市场上消费者的性能底限要求,但由于价格也超出了大部分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因此企业开始关注如何降低产品价格。因此在技术演化的第二阶段,企业以过程创新为主,以扩大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然而,这并不表示企业就完全不进行产品创新,因为此时产品性能的改进还会为消费者带来正的边际效用,但由于产品创新此时居于次要地位,而且过程创新本身会导致成本降低,因此,在这一阶段产品形成性能水平缓步提升而价格急速下降的情形。此时由于消费者对性能的边际效用为正,因此,产品性能的提升也会使消费者的价格极限不断提高,当该曲线与企业产品价格曲线相交时,如图1中B点,企业产品就达到了市场上大部分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和价格的双重要求。但企业还会在过程创新的影响下继续降低产品价格,因此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企业产品实际价格与消费者的价格极限之间的差距反映了消费者从企业产品中获得的效用剩余,也就是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该差距越大,表示企业的竞争力越强。

市场扩张期会形成产品销售量的飞速增长,除了以上提到的价格原因外,还可能有三种因素的影响。第一就是因为这一时期大量新企业的涌入加强了对消费者性能要求的了解,使产品性能的改进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同时大量新企业的加入也会增加产品营销力度,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及偏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产品销量。第二种因素就是产品的应用本身体现出来的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网络外部性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网络外部性,即产品为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随着使用同类产品人数的增长而增长,典型的例子就是电话的使用。另一种情况就是间接网络外部性,即产品为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随着相关产品可获得性的提高而增长,例如人们能够获得的碟片越多,一部DVD为其带来的效用也就越大。最后一种影响产品销量的原因就是新产品使用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改善,例如交通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提升汽车的销售。

技术演化的第三阶段就是产品的需求成熟期。经过第二阶段的飞速发展之后,产品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大量企业的进入使得市场竞争压力加大。消费者已经满足于当前的产品,对产品性能已无更多要求,因此其对产品性能的边际效用已经达到或接近于0,因此消费者不会为具有更优越性能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其价格极限在此阶段形成一条平稳的曲线。然而企业的产品创新却并不会仅止于此,虽然消费者不愿意为性能更优越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但如果可以选择,当付出同样的价钱时,消费者会选择功能更优越的产品,这就促使企业继续进行产品创新,以应对激烈的竞争,保持或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当然,企业的过程创新也要同步进行,以抵消产品创新引起的成本增量,维持现有价格或进一步降低价格。但究竟以哪种模式的创新为主就需要企业结合市场情况进行权衡了。企业产品的销量在这一阶段也比较平稳,甚至会出现一个低谷,这可能是由消费者产品更换周期引起,这样低谷期不会持续很久,销售就会回升。然而如果原因是出现了更先进的替代品,使消费者的偏好得以转移,那么企业就应再次主导产品创新,并且不再是对原产品性能曲线的平滑创新,而是要进行跳跃式的技术创新,从而开始一个新的技术演化历程。

4 总结

针对图1,本文需要做两点补充:

首先,图1中描绘企业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时采用了Porter(1983)对技术生命周期的理解形式,但这只是绘图过程中的一种简化处理。正如前文所述,在技术演化的第三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会出现多种可能。可能其创新效率不是降低而是升高(即曲线为上升状

态),可能以过程创新为主也可能以产品创新为主,但为了清晰起见,图中只表示了一种情况,即到第三阶段两种模式的创新效率均下降。

其次,图1将消费者的产品性能底限要求理想化为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但现实中消费者受环境及消费习惯的影响其偏好会发生改变。例如出现遥控电视机之后人们一般就无法接受不能遥控的电视机。因此消费者的性能要求底限应该呈现出提高的状态,但在何时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很难确定。

因此,企业面临的技术管理挑战不但有对产品性能提升的追求,还要考虑怎样的技术提升是有价值的,并能够被顾客接受。如果技术提高的速度超过了市场需求,顾客从中得到的边际效用就会对企业定价策略及技术发展的选择产生关系的影响。

在具有差异的需求环境中,早期的技术发展源于满足市场需求的动力。对初期的产品功能及技术成本的关注导致企业或者重视产品创新以增加产品功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或者重视过程创新以缩减产品成本,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技术发展随后的阶段,一旦技术发展超越了市场需求水平,企业就会受市场竞争驱动而发展技术,吸引对技术满意的消费者,最大化其利润。后期的发展揭示了技术生命周期的一个新阶段,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价格水平上产品性能递增。

手机市场调查分析分析报告

手机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日期:

目录 前言 (2) 调查对象: (3) 调查方式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 一、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动机 (3) 二、大学生对品牌的概念 (4) 三、大学生购买现在手机的主要原因 (5) 四、更换手机的主要原因 (6) 五、大学生对手机的期望 (7) 六、大学生是如何了解手机功能然后购买此手机。 (8) 结论、建议与前景 (9)

大学生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前言 由于经济迅速发展,21世纪手机技术不断成熟,生产手机的成本不断降低,这就为手机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大学生远离家系乡求学需要跟家里和朋友联系,需要一个通信工具,而手机的价格便宜且方便,这就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电子产品。手机作为一个20世纪末的新事物,它的发展初期作为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走到现在成为一个新的信息携带者,手机的优越性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报纸、杂志等信息载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手机作为一个随身必备的物品。购买手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而且更换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快,因为大学生是对新事物和新潮流反应最快的一个群体,因此,了解他们对手机的各种不同偏好以及他们的消费倾向和各种需求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这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群体,从而了解大学生对手机的偏好选择,了解手机的市场需求及其发展方向。本次调研主要在我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针对手机普及情况、用户消费特征、潜在消费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市场信息资料,对我校的学生手机市场有了大致的了解。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调查,能够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的看法,和使用手机的习惯,每个月的话费多用于哪里!也是通过这次调查,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运用所学的课程学会怎样去调查,怎么去撰写报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019年建筑行业金融需求分析

2019年建筑行业金融需求分析 第一节行业现金流分析 一、建筑行业采购环节 建筑企业在采购环节方面,通常有固定原材料供应商,通常会预先支付10%-30%的预付款,建筑企业与原材料商业务结算基本与收款一致,所需材料按照当地市场价进行采购,优先采购长期合作伙伴及市场信誉良好的原材料商提供的材料,付款方式以现汇为主,商票、银票、国内信用证进行辅助。 二、建筑行业生产环节 传统的建筑企业主要业务以单纯的施工业务为主,大部分企业形成了以“设计——承包——施工”为业务主体的运营模式。近年来建筑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多专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企业运营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BT和BOT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建筑企业的主要运营模式。具体的讲,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企业不断向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拓展 建筑企业在上下游的挤压下,毛利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为了提升竞争能力、提高盈利水平,向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延伸成为许多建筑企业的选择。建筑行业的产业链条主要包括建筑材料/部品生产、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施工建造以及房地产/基建等。企业一般会选择向上游的建材生产或向下游的房地产开发进行延伸。

通过向上游延伸进入建材生产制造行业,可以形成一体化经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向下游延伸进入房地产行业,则可使企业自身的建筑施工业务与房地产开发业务紧密结合,把尽量多的利润纳入公司的一体化产业链中。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向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业务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以全面提升公司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目前已经有多个建筑公司除经营原有业务外也介入了房地产开发业务,如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铁二局、宏润建设、龙元建设等。 (二)企业通过投资运营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 随着政府基建项目的增加和项目投资额的加大,许多具有规模和资金实力的企业通过投资运营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其方式主要有BT和BOT两种。所谓BT项目也就是先建设、后移交,而BOT运营方式就是建设、经营、移交。两种模式都需要建筑企业在承接项目前期投入巨额的资金。 三、建筑行业销售环节 在结算及原材料采购方式上,为了及时有效地回收项目工程款,建筑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项目建设回款的相关制度。具有一定议价权的建筑企业,通常要求项目业主预先支付10%-30%的预付款,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款按月进行结算,业主方进度款的支付比例一般为75%-85%(含预付款,预付款按完工比例进行折算);工程完工后,公司一般可收到工程款的85%;工程结算完成后,公司可收到工程款的95%,剩余5%作为工程保证金,通常为1-5年。如果在预留期间,未出现质量问题,公司及时要求业主支付质量保证金。建筑企业收款方式以现汇为主,商票、银票、国内信用证进行辅助。

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一: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因素: 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格不可能长时间偏离于价值,动态来看,价格的走势和价值的走势是平行的,静态来看,价格是偏离价值的,是由供给关系来决定的。所以需求是影响房地产价格走向的基本力量。 1、利率和房地产消费信贷 通过政府在利率和信贷政策上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政府意在抑制房价飞涨,但不希望房价大幅下跌,而要保持房价微涨,因此加息和调整的幅度不大,其造成的购房支出成本增加有限,因而对市场总体影响不大。 2、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由于不同物品的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发生将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对于可贸易品及国内产能充足的商品,主要是工业消费品,由于较大的供应弹性,价格将不会出现大的升幅。那么通胀压力将主要通过不可贸易品及资本品来释放。股市由于其存在的结构性难题尚未解决,不可能出现很大的升幅,那么唯一可预期的,就是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了。各个国家的有关研究也表明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是呈正相关的关系。 3、消费心理 中国人宁愿抛弃低廉的租金不去租房,而去买房,看似出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实则是由于中国的相对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人们对未来产生的不安全感。这一消费心理原来的表象就是居高不下的银行个人存款;这一心理在低利率时代又表现为对保值增值的资本性商品的偏爱,房地产也就成为人们消费的一个热点。而对通货膨胀的恐惧也加深了这一消费心理。 4、城镇居民储蓄存款 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的数量增长,那么购买住房的资金就会增加,从而会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反之,需求量会减少。2011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额度已有35万亿人民币,这是一个刺激点,有利于需求的增加。 二:具体数据分析 第一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

我国建筑工程与建材行业市场分析

我国建筑工程与建材行业市场分析 核心提要: 目前,“十一五”规划基建投资已棋至中盘,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行阶段。 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国优势建筑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兼具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目前这种优势已在海外建筑市场崭露头角,海外订单捷报频传。因此,部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建筑企业,未来将真正跨出国门,驰骋海外建筑市场。由于行业运营环境等无明显改善,除国有控股的大型综合类建筑公司以及管理能力强、机制灵活的优质民营建筑施工公司能充分享受行业快速增长的好处外,普通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前景普遍不佳。 而基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因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渐进性还会维持相对高位,而其内部结构的变化使得水泥需求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弹性在加大,以及目前水泥价格和盈利所处阶段,预计水泥行业景气及盈利处于上升的中继阶段。 上游平板玻璃价格和成本压力会趋于缓解,但景气能否明显回升以及回升幅度取决于产业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下游深加工玻璃因需求前景广阔及附加值较高而发展趋势良好,高景气将延续。 在新型建材及非金属新材料行业中,门窗型材、石膏板、玻璃纤维行业虽然在建设节能社会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行业仍面临门槛较低、产能过剩严重、竞争无序等问题的困扰。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由于技术附加值大、应用前景广而面临长期发展良机,但目前也存在产品分散、品种多、规模小等问题。 A 景气上升建筑行业向全球发展

目前,“十一五”规划基建投资已棋至中盘,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行阶段。同时,中国优势建筑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兼具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 行业利润高速增长建筑业景气正持续上升 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2003~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24%。由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决定了工程建筑市场的规模,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2007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较去年同期稍有回落,为23.7%,但依然维持相对高位。 在良好的宏观数据支持下,2007年一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总收入为6373亿元,同比增长28.1%;实现利润总额为103亿元,增长59.7%。业内人士认为,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实属罕见,建筑业正沿景气上升通道加速上行。 因此,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所以业内认为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升阶段。 交通基建领域的投资一直以来由政府主导,“十一五”规划中,中央政府总计计划3.8万亿元的交通基建投资,这个数字相比“十五”期间增长73%。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10年将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万公里,2006年新通车里程4400公里,2007~2010年年均通车里程将保持在3000公里以上,国家对公路建

2.[MRD]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XXX 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报告版本-编辑日期

编辑历史 XXX公司保密文件,请勿外传

目录 1文档介绍 (4) 1.1文档的基本信息 (4) 1.1.1MRD审核人 (4) 1.1.2重要性 (4) 1.1.3紧迫性 (4) 1.1.4MRD拟制人 (4) 1.1.5MRD提交日期 (4) 1.1.6需求变更控制时间点 (4) 1.1.7文档修改记录 (4) 1.2文档目的 (5) 1.3文档概要 (5) 1.4名词解释 (5) 2市场环境 (6) 2.1市场调研 (6) 2.2市场分析 (6) 3用户分析 (7) 3.1目标用户 (7) 3.1.1目标用户群体 (7) 3.1.2目标用户特征 (7) 3.2用户需求 (7) 3.2.1建立虚拟用户角色 (7) 3.2.2用户使用场景 (7) 3.2.3用户动机总结 (8) 4竞品分析 (9) 4.1竞品战略 (9) 4.2竞品功能分析 (9) 4.2.1定位 (9) 4.2.2目标 (9) 4.3优缺点 (9) 4.4总结 (9) 5产品概述 (10)

5.1产品定位 (10) 5.2产品核心目标 (10) 5.3产品结构 (10) 5.4产品路线图 (10) 5.5产品需求 (10) 5.5.1产品功能性需求 (10) 5.5.2产品非功能性需求 (11)

1文档介绍 1.1文档的基本信息 包括项目/产品MRD审核人、重要性、紧迫性、MRD拟制人、MRD提交日期、需求变更控制时间点。 1.1.1MRD审核人 MRD审核人一般是指MRD拟制人的直接主管,要求对提交项目成员的MRD都要进行审核、签字。 1.1.2重要性 重要性分为高、中、低三级 1.1.3紧迫性 紧迫性分为高、中、低三级 1.1.4MRD拟制人 MRD的作者,如果是多人共同拟制,也都要写出来 1.1.5MRD提交日期 提交MRD初稿给项目组其他成员的日期 1.1.6需求变更控制时间点 在MRD评审会议上进行讨论给出,可用时间点,也可用阶段性来描述,例如设计阶段之后,开发阶段之前。 1.1.7文档修改记录 包括MRD更新时间、变更内容、变更提出部门、变更理由。

1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

1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 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途径之一。图12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 生产基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4)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14.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到目前已经建成十 大商品粮基地、三大商品棉基地和油料、糖料作物基地。读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③、④、⑦四个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相对应的优势农产品,正确的 一组是 A.①——甜菜、水稻、亚麻 B.③——棉花、水稻、油菜 c.④——甘蔗、水稻、甜菜 D.⑦——水稻、亚麻、甜菜 (2)试简要分析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宜建成哪些商品农业基地?发展商品农 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3)简要分析④和⑥两个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4)④和⑥所在的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 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5)图中②③⑤所在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山脉名称:A 。 (2)图中字母B所代表的平原及代表性粮食作物分别、、。 (3)图中字母C代表的邻国是。 (4)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自然带属于。 (5)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停止开垦北大荒沼泽地的决定,请说明这一保护湿地 举措的意义。 16.阅读下列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03年12月15日《长沙日报》称:据央视报道,日前,国家正式启 动了“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 材料二2003年12月16日《浙江日报》报道:“我省农民纷纷到东北建粮仓。北上种粮、省内销售已成为我省粮食生产一个新特点。” 材料三中国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近年来水位骤降,盐碱化加剧,水环 境恶化令人触目惊心,已严重危及中国北方绿色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 岭林区。 (1)国家“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多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上,下列 属于东北地区优势产业的有()。 (多项选择)

产品市场需求分析模板

市场需求单分析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订记录

目录 1.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产品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性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外观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可靠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兼容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标成本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上市时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产品生命周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产品线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文化、法规、认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销售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促销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服务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场供给与需求分析报告

第一章 肥城市基本情况及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肥城市概况 肥城市隶属于泰安市,泰安市下辖两市(肥城市、新泰市)、两县(东平县、宁阳县)、两区(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实力较强的县级市,它位于泰安市的西部,济宁市的北部。北邻济南长清区,西邻平阴县,南靠东平县与宁阳县。距省会济南约65公里,距泰安市中心约45公里。 在肥城市区西南边界约45公里处有105国道南北穿过,向东约45公里处(泰安市中区西边界)有104国道南北走过,此处还有京福高速公路南北经过,经过市区的省道南北有济微路,东西有泰平路,铁路仅有泰肥铁路用于运输货物,无客运列车。 目前市区占地面积13.49平方公里,人口13万人左右。从2001年3月开始至2001年11月底,新城开发新增面积4平方公里,修4.6公里的道路。2002年计划城市向东向西发展,新增7平方公里用地,修建城市道路17公里。至2004年城市总用地达2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5万。 按照肥城市发展规划,2010年城市占地127.7平方公里,人口达96.02万,形成一城两镇(新城、王瓜店镇、老城镇)格局。 肥城市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现状规划建设较好。市区内道路平整宽阔、环境整洁,龙山坐落城中形成一处天然公园,龙山河东南、西北贯穿而过。 二、肥城市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历史成就 自80年新城区搬迁以来,城市开发拉出了框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国民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肥城市部分年份主要经济指标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肥城市在保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把肥城市建成一个以工、农业为主导,集科技、金融、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1999年至2001年,肥城市三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共44.58亿元(其中1999年10.5亿元,2000年13.88亿元,2001年20.20亿元)。同时培植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住肥企业共建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思想全面展开,创造了地企联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快。 (三)、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日益优化 在肥城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决策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并坚定不移的把招商引资摆在各项工作之首,形成了大开放、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崭新局面。仅2001年引到位的市外资金就达到10.98亿元,其中利用外资908.6万美元,自营出口创汇45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 坚持把城镇开发和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大重点和具体项目运做实施,实现历史性跨越。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以地生财”迈出大步子。完成了西扩4平方公里的开发框架工程,东区优化完善全面展开,泰西大街路面改造,“一线两翼”的开发建设格局,正在向纵深推进。 (四)、肥城市2000年国民经济预期目标及城市建设任务目标。 肥城市实施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优化产业结构等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注重用市场化推进城市化,靠经营城市发展城市,尽快建立起适应城市经济发展要求的运营体制,实现城乡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促进全市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实现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根据《肥城市政府2002年2月1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02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中可以看到国民经济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即

需求导向

“需求导向”、“工商协同”、“终端建设”、“信息集成”、“对标管理”五项专题研究推进成果进展 需求导向: 日前,松江烟草围绕着集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素质提升”总体要求,在认真做好全国网建现场会分会场准备工作中,通过专题研讨,确定采取“三项有力措施”积极加强网建现场会信息报道工作,以促进全体员工深刻理解、牢牢把握国家局对网建现场会的总要求和总方向,凝聚关注力度,激发工作热情,并充分营造公司网建分会场筹备的良好氛围。 需求导向: 一、坚持需求导向、实现稍紧平衡 杨浦区域市场的卷烟需求容量是多少?不同价类、重点品牌和规格的需求量是多少?我们如何通过货源的有效组织和合理投放来实现区域市场的“稍紧平衡”?以及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监测和评价货源投放的效果和市场满足的状态?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通过细致开展需求把握和满足需求的各项工作来加以解决。目前,杨浦公司围绕把握需求和满足需求项目,主要落实了以下五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把握市场,了解需求,制定合理目标策略 通过全市调研数据公布情况,杨浦区2011年吸烟率25.9%,较08年下降5.1个百分点,处于全市区县中间水平,人均吸烟量17.0支/日,较08年基本持平,处于全市区县中间水平。通过数据还原,杨浦区2011年卷烟需求量4.83万箱,实际供应量4.75万箱,满足率为98.2%。需求满足程度较高,位于全市前列,杨浦商业公司在2011年实际供货为2.98万箱,约占区域总供应量63%(其余为海烟物流供货)。 杨浦公司通过卷烟需求预测工作,来重点把握市场需求。公司建立了“总量-品类-单品”自上而下、逐层预测的需求预测模型,先通过人口吸烟率法、市场份额以及杨浦区人口变化情况等参数,确定卷烟2012年卷烟销售需求总量;再依据各个卷烟价类在历史上销售趋势规律,结合价类销售的市场表现,确定各个价类在2012年市场占比,进而确定卷烟各个卷烟价类卷烟需求总量;再结合品牌培育目标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确定具体单品需求数量。通过逐层预测和分解,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满足市场需求。在日常期间,杨浦公司依托市场监测体系,运用还原方法,构建了“单品-品类-总量”自下而上、逐层验证的验证模型,不同

市场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市场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一、大学生就业分析: 1、供需差别大: 岗位增36%,学生130%。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直接的原因。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60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近30万,加上约150万的往届待就业毕业生,2011年毕业生就业人数有望达到历史最高值。迎难而上还是另寻出路是许多毕业生面对的难题。 二、大学生就业状况: 大学生就业率趋降,社会总体失业人数渐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不断应用,农业、工业,科技及政府机构等行业部门纷纷进行结构调整,许多用人单位人满为患,超编运行,企业公司减员增效,事业单位下岗增流,政府部门精简机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从农业看,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历史时期,农业科技含量逐渐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据最新统计,“80后”的青年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已达1亿人,这些不断涌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城市中建筑、家政、保安等体力型劳动的主要力量。虽然很多大学生不屑于这些就业空间较大的岗位,但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将这些岗位交于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从工业看,我国正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不断应用,国有企业破产所产生大量的下岗人员已成为社会就业中新的难题。而这些下岗人员中部分懂技术、精管理的人员又具有大学毕业生没有时间的经验,正成为与部分大学毕业生进行行业有力竞争的群体。 从科研部门看,随着研究生的培养规模的不断的扩大,科研设计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转移到更高层的硕士或博士层面,对本专科类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逐渐萎缩。 从政府机构看,事业性编制逐渐减少,公务员录用考试逐步推广,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竞争某一国家公务员岗位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而从理论和实践经验考察,大学毕业生又往往处于竞争的弱势。 三、市场对什么样的人才需求量最大: 1.电子信息: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那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之兆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2.生物技术:20世纪是生物世纪,生物科技经济发展起来是必然趋势。生物科研人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之一。随着基因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这类高科技专业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3.医药类:全球现代化医药技术产业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国际竞争焦点。科技部已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列为“十五”期间国家12个重点科技专项之一。 4.汽车类:随着汽车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汽车专业也成为了社会上十分走俏的专业。

参展产品市场需求与预测的调查报告

参展产品市场需求与预测的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让中国企业了解目前的印度市场和前景,我 们XX 了这份调查报告,此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 1. 印度汽摩及配件市场的调查报告 2. 印度建筑和建材工业的调查报告 3. 晨奈电子和电信工业的调查报告 4. 印度家用电器及用品的调查报告 通过大量最新的资料和翔实的数据,基本概括了印度和 南印度地区的市场情况,可以让参 展企业准确地判断印度市场的真实走向,从而为参展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份调查报告,我们关注到,中国产品要进入印度 市场,特别需要注意三大事项: 第一,中国企业如果想在印度市场牢牢占据一块份额, 必须打破过去只靠低端廉价的产品开路的陈旧思维。从20XX 年开始,印度的经济增长都在8%以上,中国的产品如果要想挤入印度,必须与日本、韩国、欧美的生产商进行竞争。只有质量好,科技含量高,美观耐用,而价钱又比较适中,才有竞争力,才能逐步占领印度市场。因此建议中国企业用咼新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来打入印度市场,而不要,只把好产品卖给欧美,把低端产品卖给第三世界国家。 第二,中国企业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要树立长期作战,逐步站稳脚跟的战略思想,而且售后服务要跟上。既然要与早已经占据印度市

场的韩国、欧美等争夺市场份额,就必须是大投入和长期作战。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决心、信心,更要有耐心,只有通过几年的时间不断在印度市场上培养自己的产品,才能慢慢地扎下根来。像日本和欧美的大企业,都是早在十几年前就打入印度,而且不断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形象,让品牌效应深入人心,为印度人所接受和认可。印度人从接触到了解到最后接受,一般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而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不好,出了些小毛病不能修,就把整个产品的销路都给堵死了。所以,来印度开拓市场的企业一定要有实力和耐心。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已经在这里扎根,中国产品要抢占市场份额,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没有竞争意识和能力,在印度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第三,要寻找合适的当地合作伙伴。印度虽然人口居世界第二,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市场,关税一直居高不下,导致外国产品难以轻易打入印度市场。一般的产品关税都在40%左右,少的也要30%这给外国产品进入印度市场增加了难度。另外,由于印度人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效率低下,行贿受贿盛行,外国企业在与当地官员打交道时不胜其烦,只有寻找到理想的当地合作伙伴,与这些懂得当地经营运作、熟悉法律规定以及人脉通达的印度企业或公司联手合作,才能相对容易进入印度市场。据我们调查,其它欧美等国外公司也是采取合资的办法慢慢切入进来的。目前,中国在印度比较成功的企业基本上也都是采取这种模式。拥有11亿人口的印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近几年,印度的经济开始进入快车道,20XX年的经济增长率为9。2%。 中国将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如果在近5年中,印中双边贸易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中国将在一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是印度国家商

建筑行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

建筑行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8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 调研目的 根据《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课题工作安排,我们于2007 年3 月- 2008 年12 月,分地区、分专题展开建筑企业技术现状与人才需求调研以及全国部分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状况调研。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1)调研全国部分省市建筑企业现状及发展规划;(2)掌握各类建筑企业技术现状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3)了解建筑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就业岗位;(4)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及对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5)目前建筑企业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管理模式。 (二)调研安排 调研以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相结合,共调研建筑企业十余家,高职高专院校11 所,发出问卷调查表数30 份,收回调查表15 份。 二、建筑企业技术现状调查 (一)建筑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五”期间,辽宁省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87 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89%;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2194.4 亿元,竣工各类商品房建筑面积10921 万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47%和

27.6%。“十五”期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5338.6 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707.2 亿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28.5%和77.6%。根据《辽宁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十一五”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将达到11443 亿元,同比增长114.3%;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3149 亿元,同比增长84.5%。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辽宁建筑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辽宁省的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辽宁省建设行业共有企事业单位 1.6 万家,从业人员154.4万人,其中专业技术管理人员38.6 万人,生产一线急需补充大批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按照辽宁省建设教育“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对建筑类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达 6 万人,伴随着建筑行业企业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推进建筑“四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一环保”的迫切要求,对建筑类高职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建筑类高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适应辽宁省建筑行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二)建筑企业的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学历结构调查 1.被调研建筑企业的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学历结构 被调研建筑企业的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学历结构分析见图1。 图1 被调研建筑企业学历结构图 分析:领导层学历结构: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特别是北

商业计划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才有分量之三

商业计划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才有分量(之三) 我们说,利润是来自于市场的需求。但是没有根据明确的市场需求分析来撰写的商业计划书无疑将是空泛的。因此商业计划书应以市场导向的观点来撰写,并充分显示对市场现状的掌握以及对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的能力,这样的计划书才有分量,可以俘获投资商的芳心。 市场导向的计划摘要,预兆肚子里的真才实货 计划摘要列在商业计划书的最前面,它是浓缩了的商业计划书的精华。计划摘要涵盖了计划的要点,以求一目了然,以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评审计划并做出判断。 我们曾在《商业计划书,为创业者保驾护航(之二)》以及《商业计划书,没有策划成分,不行(之一)》等文章中专门对计划摘的重要性要作过些许阐述,当然了,摘要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公司介绍;主要产品和业务范围;市场概貌;营销策略;销售计划;生产管理计划;管理者及其组织;财务计划;资金需求状况等。好的摘要,要突出市场导向来,有市场趋势的点墨之笔自然就有了引人注目的地方了,也就有了好的开端。 在介绍企业时,首先要说明创办新企业的思路,新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恰好是适用市场进步的潮流的,是与时俱进的,这样才让投资商看到更多光明的地方,对企业产生初次好感。其次,要交待市场导向下的企业现状、过去的背景和企业的经营范围。在这一部分中,要对企业以往的情况做客观的评述,不回避市场中的优点和缺点。结合市场得失,理性客观的分析实际状况往往更能赢得今后的主动,从而使有兴趣的投资商容易赞赏企业的商业计划书,看到一些希望。当然,还要介绍一下投资企业家自己驾御市场的背景能力、经历、经验和特长等。企业家的市场敏感以及自身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往往起致命性决定作用。 在计划摘要中,企业还必须要回答下列问题:(1) 企业的市场,企业的顾客以及其需求;(2)企业核心产品的内涵;(3) 企业所处的市场行业,企业经营的性质和范围;(4)企业的合伙人、投资人;(5)企业的市场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影响力。 摘要尽量简明、生动,一针见血道破市场导向在哪里。特别要详细说明自身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之处以及企业获取成功的市场因素。如果企业家了解他所做的事情,摘要仅需寥寥几页纸便绰绰有余了。如果企业家不了解自己正在做什么,市场导向在何方,那么,摘要即便编纂几十甚至上百页纸以无济于事。因此,成功的商业计划书摘要的长短本无足轻重,关键看它有没有说到点子上出,它的市场导向明显不明显。

网络技术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几年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2000 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全球IT 人才需求缩水,这是产业发展中的正常调整。尽管一些IT 公司大幅度裁员,但IT 人才供不应求仍是世界围的现象,许多发达国家的人才缺口达到20% 。美国从2002 年初开始,IT 人才需求稳步回升,2003 年从业人员比2002 年提升了4.2% ,至2006 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67 万人。欧洲IT 专业人才缺口2005 年将达到170 万人。发达国家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需要从中国、印度等国招聘。2007 年我国IT 市场总值将达到519 亿美元,总产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 。世界IT 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

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 大国向IT 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 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 万人以上,而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 万左右,缺口很大。据报道,2005 年我国IT 人才缺口为42.5 万人。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总量稳中有增,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更加宽泛,需求主体也悄然变化。通信业增人需求集中在邮电院校相关专业,吸纳综合大学毕业生能力明显下降。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需求不减,但竞争激烈。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广泛运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人才需求平稳增长,但需求层次明显提高。水利、能源、建筑、医疗、新闻、出版、广告、旅游等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总量没有明显变化。机械、化工、冶金、石油、电力、造船、轻工、纺织、汽车、制药、物流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大,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急需计算机人才,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热点。据统计,全国税务、工商、财政、公安、海关、外贸等系统,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足4% 。未来3 ~5 年,我国电子政务和电子金融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30 万。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缺编严重,学历结构中博士和硕士分别占2% 和22% ,远低于高校师资整体学历水平,高校师资急需充实队伍和提高知识层次。我国计划在2010 年底,实现中小学网络“校校通”,全部开设现代信息技术课。 在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

健康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与产品的服务特性地(可编辑)

基于健康管理市场需求分析与产品服务特性的 基于健康管理市场需求分析与产品服务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产品设计方法 概论 21世纪伊始,健康管理的理念传入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截至2004年,仅就有546家体检机构,近100家各类的健康管理机构。但是目前各种健康管理公司已经先后有三成倒闭,四成调整了业务方向,其余三成业务基本属于停顿状态。为什么这样一个产业在短短的五年间,会出现这么惊心动魄的潮起潮落呢?其对于健康管理的市场需求缺乏准确的定位分析,对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认识不足,以及由此难以形成科学、系统、全面、正确的健康服务产品设计是很重要的原因。 本文试图对健康管理业的消费需求模式进行分析,同时依据健康管理的服务产品特性,构建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定价战略等学科系统,提出初浅思路,与大家分享。 一、健康管理的市场现状 要了解健康管理市场的现状,就有必要分析一下目前市场上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目前国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健康体检为主要服务项目 健康体检是目前健康服务领域最成熟的经营模式,也是客户接受度最高的健康服务品种。

2、运用中医手段进行亚健康调理 中医理论的精髓在于治未病,这恰恰与健康管理的重点??疾病的预防不谋而合。 3、对各种医疗资源优化整合型利用 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的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例如检验、会诊等,实现多方共赢,提高当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4、应用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健康服务 通过一些标准化的服务工具进行健康管理服务。提供诸如慢性病评估、心理评估、亚健康评估等服务。 5、开通便捷就医渠道进行医疗服务 他们将客户目标锁定在中高端,广泛整合医疗资源尤其是稀缺的医生资源,提供绿色通道和私人医生等各种就医服务,通过精细入微的服务来赢得市场,运用各种增值服务来获得商业利润。 但是无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创业者们在创业初期有多高的热情,不久他们都会发现这些和真正的多维健康管理服务都相去甚远,这些主要体现在:投入较大但产出很小、目标客户群庞大但客户缺乏、服务工具和产品单一且容易被模仿剽窃等。但这些表象的下面其实蕴含着很多深层的问题。 1、市场定位的困惑 这些机构在产品的市场定位上着眼点都以自身的优势出发进行定位,无论是科技还是服务都是自身最具优势的地方,但是市场和消费者对此似乎并不热衷。 2、健康管理的服务产品特性困惑

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1.建筑业现状 1.1行业发展过多依赖外部投入 建筑业的增长方式是典型的外延型增长,即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经济要素投入的拉动,其中特别依赖资本投入的拉动。客观地说,三十年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效应,而非通过行业和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形成,亦不是通过企业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实现的,因而这种增长和成长缺乏与之相对称的价值内涵和可复制性。 1.2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1.2.1技术人员比例低 在我国建筑业854万正式职工中仅有178万技术人员,其比例仅为20%,是排名第一的教育业的四分之一。另外,由于大量农民工的加入,目前建筑业就业人员达到了3893万,这使得建筑业的技术人员比率仅为4.6%。 建筑业较低的收入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出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2010年职工年收入为27529元,是年收入最高行业的39%(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 1.2.2平均技术含量低 我国国民经济仍处于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由于长期供给不足以及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造成了通用基础设施、普通工业及民用建筑供应的巨大的缺口。因此,建筑业至今面临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满足社会对此类建筑的巨大需求为主。形成产值的建筑产品中,主要为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建筑,因此对从事建筑施工的劳动力技术要求较低。 1.2.3 资金投入低

建筑业资本含量低,表现为典型的非资本密集型行业。2005年建筑业人均固定资产为2.8万元,仅是第二产业平均水平11.24万元的四分之一。根据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建筑业人均资本水平是所有非农产业中最低的行业。2010年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为1.99万元,仅是工业平均水平22.13万元的十一分之一(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1.2.4低收益高负担 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点。低效是针对建筑业运行效率和社会贡献的评判,对建筑业内部企业来说,行业的基本经济状况则更多地表现为效益低下和负担沉重。建筑业的效益和收益状况, 长期以来,建筑业产值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在低利润的同时,负债率却高居不下,以2005年数据为例,建筑施工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5%。 1.2.5竞争激烈 建筑业企业面临和感受最为深刻的状况,是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行业竞争的特点是,市场整体处于过度竞争状态,而局部市场则表现出竞争不足。 在工程数量大、竞争最为激烈的普通房屋工程领域,直观的竞争现象就是建筑企业数量的激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业内规模相当、业务相类似企业的同类同质竞争,竞争手段主要以价格竞争为表现形式,并伴有为项目业主方垫付部分工程款项的融资条件竞争。 2、建筑行业前景展望 2.1 建筑业前景展望 由于环境因素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建筑业的基本构架、格局和基本形势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2.2行业地位不会变

市场需求分析报告模板_V1.0

市场需求分析报告MKT_CD_T_0005 V1.0 深圳市xx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修订记录

目录 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1) 1前言 (4) 2客户期望分析 (5) 2.1 客户的Wants&Needs (5) 2.2 客户需求分析和总结 (5) 3细分市场特征需求分析 (5) 3.1 ××细分市场1 (5) 3.1.1 ××细分市场宏观层面需求分析 (5) 3.1.2 ××细分市场细节层面需求分析 (5) 3.1.3 网络位置和网络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对接设备及接口 (6) 3.1.5 产品主要需求总结 (6) 3.2 ××细分市场2 (6) 3.2.1 ××细分市场宏观层面需求分析 (6) 3.2.2 ××细分市场细节层面需求分析 (6) 3.2.3 网络位置和网络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对接设备及接口 (6) 3.2.5 产品主要需求总结 (6) 4目标市场准入需求分析 (7) 4.1.1 准入要求 (7) 4.1.2 测试标准 (7) 4.1.3 准入需求描述 (7) 5解决方案配套需求分析 (7) 5.1 解决方案配套描述 (7) 5.2 配套要求总结 (7) 6E2E交付需求分析 (8) 7商业模式需求分析 (8) 8价格需求分析 (8) 9现有产品组合需求满足度评估分析 (8) 9.1 我司市场需求满足度评估 (8) 9.2 竞争对手市场需求满足度评估 (9) 9.3 竞争力需求分析 (9) 10需求汇总和策略分析 (9) 11文档评审Checklist (9) XXX 产品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