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生产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春茶生产实施方案

春茶生产实施方案

春茶生产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在春茶生产的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 土壤改良:春茶的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土壤酸碱度,因此在春茶生产前,需要对茶园土壤进行改良,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适宜的PH值。

2. 茶树修剪:在春季来临之前,需要对茶树进行修剪,去除枯枝败叶,保持茶树的健康生长状态。

3. 施肥:在春季茶树生长的初期,需要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茶树的生长。

二、春茶采摘1. 采摘时间:春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春季的3月至5月,需根据当地气候和茶树生长情况确定具体的采摘时间。

2. 采摘标准:采摘时要选择嫩叶和嫩芽,避免采摘老叶和老枝,保证茶叶的质量。

3. 采摘方式: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避免机械采摘对茶树的伤害,保证茶叶的完整性。

三、春茶加工1. 杀青:采摘后的春茶需要进行杀青处理,即通过高温处理使茶叶失去水分,停止发酵,保持茶叶的鲜绿色。

2. 揉捻:杀青后的春茶进行揉捻,使茶叶形成条索状,促进茶叶中的化学反应。

3. 干燥:揉捻后的春茶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保证茶叶的保存性和口感。

四、春茶包装1. 包装材料:选择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保证茶叶的卫生安全。

2. 包装方式:采用密封包装的方式,避免茶叶受潮发霉,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香气。

3. 包装标识:在包装上标注春茶的品种、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和选择。

五、春茶销售1. 销售渠道:春茶的销售渠道可以通过线下茶叶市场、超市、专卖店等途径,也可以通过线上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2. 宣传推广:可以通过举办茶叶品鉴会、发布春茶的特点和功效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3. 售后服务: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总结:春茶的生产实施方案包括前期准备、采摘、加工、包装和销售等环节,需要做到科学规划、精心操作,保证春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希望通过本实施方案,能够为春茶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春茶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春茶管理的“十早”技术

春茶管理的“十早”技术

春茶管理的“十早”技术抓好春茶管理是确保全年茶叶丰收的关键。

实践证明,春茶管理实施“十早”技术,效果很好。

一、早施基肥。

茶季结束后早施基肥,以补充当年茶叶生长而损耗的养分,使树体有充足的养分储备,同时增强茶树秋冬季的活动,加强光合作用能力,提高越冬抗寒性,以利于次年春茶早发旺长。

基肥应在秋分根系速生期来临之前施入,最迟不得超过9月底。

以有机肥为主,成龄茶园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或饼肥200公斤以上,配施磷、钾肥各25公斤,幼龄茶园施肥量减半。

二、早秋耕。

结合秋施基肥,对茶树行间进行深翻松土,可改善土壤透水透气性,增强保水系,促进茶树萌发新根,有利于增强茶树的抗冻能力和越冬茶的正常发育。

松土深度为25厘米左右,宽度30~40厘米,并采取茶行中间深,靠近树冠浅的做法。

三、早喷石硫合剂。

秋末冬初封园后,将枯枝、落叶、杂草清除出园。

在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茶园普喷1~2遍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以增强茶树抗寒能力,同时杀灭越冬病菌和虫卵。

四、早撤防护物料。

为防止冬季平流霜冻的发生,一般每年11月中旬,在茶行北侧搭高于茶棚20~30厘米的防风障。

在茶棚上撒草,这些防护物料,翌春(3月上旬)气温回升后及时撤除,以便于及早对茶园进行管理。

五、早松土。

茶园经过冬季闲置和雨雪作用,土壤较板结,地温较低。

撤除防护物料后要及时对茶行间进行松土,一般松土深度为5~7厘米,松土时整细整平,以利于提高地温,促茶树提早萌发。

六、早修剪。

3月中旬,在“春分”至“清明”进行轻修剪,一般只剪除树冠的3~5厘米即可。

剪除冻害、病枯叶和鸡爪枝,以平整树冠,控制树幅,促进发芽平衡、整齐,增产提质,方便采茶。

七、早喷茶树“一喷早”。

春季茶树萌动前喷茶树“一喷早”,能及早打破休眠,可使春茶开采期提早4~7天,春茶增产17~20%。

一般于3月上旬每亩用20~25克,对水45~50克喷施,喷前一定要充分溶解。

八、早施催芽肥。

3月下旬追施催芽肥,以速效肥为主。

茶叶生产春季管理要点

茶叶生产春季管理要点

茶叶生产春季管理要点
由于去年冬天气候暖和,有效积温较高,今年春茶有可能还要提前,估计在3月20日前就有新茶采,又是短三春,对春茶生产不利,当前茶叶生产出现了三紧:1、施催芽肥时间紧。

2、修剪时间紧。

3、栽种补苗任务重时间紧。

希望茶场一过年就行动起来,克服三紧,打响春茶这一仗。

1、抢时间施催芽肥。

催芽肥应尽快施下,越早越好,最迟不要拖过3月5日,亩施复合肥50公斤,采用穴施沟施。

XX年秋栽茶苗到4月20日左右施氮肥一次,每亩7.5-10公斤,要沟施兑水施。

2、修剪。

对一些虫害严重和茶场按自己计划调整采茶茬口的茶园的修剪工作,宜在年初立即进行,不要超过3月5日。

修剪的程度:一般以轻修剪为主,长势差、虫口严重的宜重修剪;幼苗定剪:一年生定剪高度25-30㎝,二年生定剪高度40-45㎝,特别注意的是,根据白茶的生物学特性,1-2年生的不能采用春前不剪,经春茶采摘后修剪的办法,否则严重影响分枝扩大树冠,反而推迟投产。

3、抢种茶苗。

一到惊蛰,万物活动,今年3月6日是惊蛰,茶场和个体茶农务必在3月10日前,完成栽种和补缺任务。

4、谨防春寒。

冬暖必有春寒,我们再不能吃XX年那样的亏,要注意天气预报,掌握气候变化情况,采取一切有效办法,如铺草、遮阳网覆盖、喷水等,把春寒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1页共1页。

春茶增产技术要点

春茶增产技术要点

春茶增产技术要点
春茶是中国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茶类产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它有着很高的消费者群体,既有实用性也有营养价值,特别是其独特的春茶香气和浓郁的叶底,非常受欢迎。

春茶的产量每年都在逐渐增加,对于企业来说,要想提高产量,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首先,要保证春茶的品质。

春茶的质量决定了产量,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春茶的品质。

在此过程中,从选择茶叶原料到保证最终产品的技术参数,应全部遵循GMP标准,以便确保茶叶质量。

另外,企业还可以采用一些新技术,比如茶叶处理技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产量。

其次,要提高种茶的节约效率。

种茶是春茶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将种茶技术作为重要投资,采取必要的技术改进措施,以提高茶树的生长速度,提高产量。

同时,企业还要通过水肥施用管理、培肥技术和除虫护茶等措施,保持正常和健康的茶树生长环境,保证茶树高产。

最后,要提高茶叶加工技术。

加工是影响春茶产量的关键环节,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改进措施,以提高加工效率。

首先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系统,以便控制茶叶的质量,确保其加工质量;其次,要扩大加工设备的规模,利用现代化加工设备来提高产量。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新技术,如智能化加工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总之,要想提高春茶的产量,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投入,企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选茶到加工,从生长环境到加工设备,都为春
茶的产量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持。

只有采取这些技术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春茶产量,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春茶安全生产工作措施

春茶安全生产工作措施

春茶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春茶安全生产工作措施一、春茶生产概述春茶是指在春季采摘的新茶,由于生长在寒冷的冬季之后,茶树的生长速度较快,所以春茶的品质较高。

但与此同时,春茶的生产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山火、自然灾害等,因此春茶生产中的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生产环境安全措施1. 茶园的规划和布局要合理,要避免茶园与易燃物接触,设置消防通道和灭火设备,定期清理茶园周围的干草、枯叶等易燃物。

2. 建设好综合性办公楼和生产车间,做到防火防雷防雨,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电气线路的安全。

3. 春茶生产过程中,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三、产品质量安全措施1. 春茶的采收要选用新鲜茶叶,控制茶树的多次采摘,确保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2. 采摘过程要注意采摘工人的卫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病虫害对茶叶的污染。

3. 采摘后,茶叶要立即送到加工车间进行初步加工,避免茶叶的氧化,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4. 加工过程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避免茶叶因加工不当而产生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5. 加工后的茶叶要经过质量检验,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四、员工安全教育措施1. 对茶园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人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设立员工安全责任制,对员工进行安全责任培训,明确员工在生产中的职责和义务。

3. 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加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对安全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防火防灾安全措施1. 加强对茶园周围的火源监控,及时排除火源,避免山火的发生。

2. 建立火灾预警系统,配备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确保消防设备的完好和使用效能。

3. 开展春茶防霜、防冻、防雹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避免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六、应急救援措施1. 建立春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机制,划定责任范围和应急救援措施。

浅析春茶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浅析春茶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浅析春茶生产管理技术要点1、及时耕作茶园经过持续的干旱少雨和人为踩踏,土壤已经板结,为了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温,及时蓄积水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茶树根系活动,提早春茶生长萌发,因此要尽早进行茶园除草松土,一般宜在2月底前进行,深度以10-15cm为宜。

2、施催芽肥由于上年度严重干旱,较多茶园未能较好开展冬季管理,茶树冬季蓄积养分不足,为此应在适当时机,增大肥料投入。

一般掌握“宜早不宜迟”的原则,在2月底完成为宜。

生产茶园一般亩施尿素40-50公斤或相当数量的复合混肥。

有条件的可亩增施1000-1500公斤腐熟栏肥或100-200公斤复混有机肥。

幼龄茶园要根据茶树大小酌情确定施肥量。

施肥时在离茶树根部15-20cm处开沟,并及时覆土,以提高肥效。

3、及时开园采茶(1)、早开园要利用我县春季回温早的优势,充分发挥“时间差”效应,及时开园采茶上市,争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2)、促早发3月上旬,可利用茶树叶片吸收功能,喷施“中茶早”,“早发灵”等多功能营养液,促进提早萌发,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3)、防冻害早春气温多变,寒暖无常,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倒春寒”的各项应急措施,避免灾害性损失。

4、合理修剪(1)、对茶树生长良好,枝叶茂盛的茶园,为保护越冬芽的生长,提早春茶的采摘,可在春茶采摘结束后修剪。

(2)、对树冠受害受冻的茶园,要根据损害程度进行,修剪时应掌握“宁浅勿深”的原则,较好地保护生长技,促进茶树生长。

5、科学防治病虫害,确保茶叶生产无公害春茶生产期间一般病虫危害较轻,应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的情况,认真做好茶园病虫发生动态调查,根据茶树病虫预报,在乡镇茶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照《遂昌县茶叶无公害生产县建设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防治,可选择bt(苏特灵、天泰)等无公害农药,并严格掌握药量、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6、加强苗圃管理,提高茶苗出圃率(1)、加强田间管理对于秋插苗圃,要保持畦面湿润,针对春季雨水较多的气候特点,及时开沟排水,避免苗圃积水,影响茶苗根系生长。

春茶生产特点及技术对策

春茶生产特点及技术对策

春茶生产特点及技术对策春季是茶树周年生长的开始,也是茶叶占全年产量比例大、品质好的关键季节。

通常春茶产量占全年的40%~50%,产值超过全年的50%。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抓好春茶生产。

茶树经过冬季休眠,到春季树体积累的养分达到最高值,加之春季雨水充沛、气候温和、病虫为害少,这些构成了春茶高产、优质的条件。

春茶从4月开始到5月中、下旬结束,只1个多月时间就要采下占全年50%的茶叶,时间紧、任务重,加之此时正值农忙季节,如果安排不当,容易使新梢养大变老,直接影响春茶品质。

此时如果管理跟不上,致使茶树养分不足,会影响生长和下季茶叶产量。

针对春茶生产特点,在技术管理上可采取如下措施。

1 适时修剪、促进早发适时、适度修剪能促进和调节新梢生长,维持茶树旺盛生长,促使采摘面整齐一致,提高采茶工效;但若修剪过深,将减少新梢萌发数量,造成减产。

修剪过早,会引起茶芽冻害;过迟则推迟茶芽萌发。

因此,春剪宜轻不宜重,剪去树冠3cm左右,将茶树蓬面细弱枯枝剪去,并在冰冻期结束后立即进行。

对蓬面枝条参差不齐、发芽能力减弱、树势衰退、产量明显下降的茶树,则可进行深修剪10~15cm,使之更新复壮,培养宽阔而平整的采摘面。

2 早施春肥、促进猛发肥料是茶树生长的物质基础,高产茶树的营养生长十分旺盛。

茶园中的基肥肥效缓慢,不能充分满足茶芽萌发生长的需要。

为促使茶芽多发、猛发,在春茶萌发之前必须追施速效氮肥1次,以增加茶树的营养。

追肥在3月中、下旬或更早些,每亩(667平方米)施尿素25~50kg。

具体数量根据茶叶产量制定,通常标准是每生产100kg干茶,追施纯氮12.5kg。

施肥前将茶园全面中耕锄草1次,然后沿树冠垂直位置开20cm左右深的沟,将肥料撒施其中,并立即覆土。

3 及时开采、抑制“洪峰”春季,当气温稳定在10℃时,茶树各种营养芽便开始吸收水分和养料,不断膨大、萌发,由于萌发迅速、集中,多有“洪峰”出现。

为了防止老茶,必须及时开园采摘。

春季茶园管理工作技术要点

春季茶园管理工作技术要点

春季茶园管理工作技术要点当前正值春茶管理时节,为确保我县春茶生产的顺利进行,搞好二OO六年的茶叶生产工作,为此,希望广大茶农和茶场,应充分利用好春节过后的当前空闲时间,早准备、早动手、早管理,抓紧并落实好当前的茶园管理工作。

现将春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一、适时早施催芽肥春茶施催芽肥,可以促进茶芽粗、芽壮、芽齐,从而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一般春肥占茶园全年追肥总量的40%,早施催芽肥可增产7%。

施肥方法:采用沿树冠直下开沟施。

春季多雨季节也可干施。

不论干施、湿施,都要边施边盖土,以减少肥料损失。

干施时须注意,不能把化肥直接撒施在茶蓬上或集中施下一点,以免烧伤叶片和根系。

施用的肥料是复合肥料,还要加施氮肥,以利提高肥效。

为促进春茶早发、多发、齐发、壮发,及时施下第一次追肥,对提高春茶产量及全年产量关系极大。

根据我县气候特点及名优茶生产的要求,要及时抓住当前少雨水、天气晴朗、茶园土壤湿润的有利条件,进行浅耕,有利于疏松土壤,提高土温,削除杂草,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浅耕时间:应在2月底前结束,深度以10cm左右为宜,尽早施下春茶催芽肥。

催芽肥时间宜早不宜迟,要求于2月底完成,高山茶区迟的于3月上旬完成。

低山平地、阳山和早芽种茶园应提早进行。

在离茶树根部10—15cm处开沟施入。

据研究,每生产50千克干茶,需要纯氮5-6千克。

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应注意配施磷、钾肥。

三要素配合比例为4:1:1或4:1:0.5。

常规茶园一般亩施尿素30—35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或腐熟栏肥2000——2500千克,施后覆土。

二、尽早开园,提高经济效益名优茶生产是春茶生产的“重头戏”,是茶叶生产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效益的突破口。

首先,根据我县春季回温早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时间差”效应,大力运用实用科技,围绕“早”字做文章,积极尽早开园,早采多制名优茶,早上市,争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赢得市场。

其次,应用喷施叶面肥技术,促进春茶提早萌发,可选用茶叶特效营养液等叶面肥,以促进茶树提早发芽,加速茶芽生长,达到早采目的,第三,合理运用修剪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茶生产技术要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全年的茶叶生产中,春茶是全年茶叶经济效益最高,品质最佳的,根据目前天气情况预测今年春茶将比去年提前3-5天,当前抓好春茶生产技术和春茶生产准备工作,为今年春茶提质增产增效打下坚实基础,请各产茶区及广大茶农、茶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春季茶园管理技术
1、松土施肥
松土能改善上年生产土壤板结和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充分吸热增温,从而促进根系活动,增强土壤蓄水储肥的能力,松土深度15厘米左右,一般在2月底前完成。

为促进茶芽萌发,提高春茶产量,要加强肥水管理,一般在2月中旬前完成,松土施肥可相结合进行。

去年冬前未施基肥的投产茶园,亩施茶树专用有机肥或商用有机肥50千克左右,施肥沟深20厘米左右,沟宽20厘米左右;去年施过基肥的茶园,亩施尿素或者复合肥15千克,施入并覆土为宜,以防肥分挥发流失。

新种植的安吉白茶和黄芽茶等幼龄茶树,由于根系生长弱,宜施用少量有机肥作为追肥。

也可在3月上旬,当气温超过12℃以后,可利用茶树叶片吸收功能,根外补施肥料,促使茶树提早萌芽,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根外施肥可用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碧护”等。

2、防御冻害
茶树萌芽期要谨防“倒春寒”,尤其是幼龄茶树。

各产茶区要随时关注气温动向,做好冻害防御准备。

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采取遮阳网覆盖、覆草等可行的方法有效地预防冻害对茶园的侵害。

覆草不可太厚,不可蒙头盖,时间不宜过长,冻害一过即除去树冠上覆草,以免烧芽。

3、茶园病虫害防治。

定期观察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要按照标准茶园创建要求,大力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茶叶品质。

要预防茶蚜、黑刺粉虱、茶绿盲蝽象等害虫及各种病害的发生,一般未达到防治虫数不需用药,可在春茶结束后进行防治。

4、茶园开采
当茶园中有10%—15%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即可采摘,根据品种和树势,早发早采,迟发迟采。

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开采,分批勤采。

幼龄茶树以养为主,打顶采,适当开采迟点。

如遇寒流霜冻,应提早开园,将基本符合要求的芽叶在寒流霜冻之前抢采下来。

采茶时应采用“提折”采法,选用清洁竹编茶篓或竹篮等器具装鲜叶,不能用布袋、塑料袋、编织袋盛装鲜叶,避免鲜叶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

二、春茶生产准备工作
1、加工环境和场地的清洁,对茶叶加工厂的院落和环境作一次彻底清扫与消毒。

为春茶开园创造一个良好的加工环境,对加工车间、仓库和其他辅助用房进行认真清扫,对墙壁、地面门窗进行擦试和清洗,加工场地禁止畜禽及闲杂人等入内,保持周围环境卫生整洁。

2、茶叶加工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添置。

对茶叶加工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进行擦拭和清洁。

如需添置设备应抓紧时间联系、采购,争取设备能尽快进厂安装调试,以免贻误茶季。

对于去年茶季结束曾做好保养的设备,应注意清除防锈油等污物,以免造成茶叶污染;未做好保养的设备,应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保养,认真检查机器运行状况,进行及时更换和调整。

3、制茶燃料,辅助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按茶叶加工需要,准备好充足的制茶用柴、煤及用具等。

4、配备好采摘和加工人员,抓好岗前培训。

对各类生产加工人员,做好产前培训。

包括鲜叶采摘,茶叶加工,安全生产,茶叶卫生等各项技术知识的培训,确保春茶生产顺利开展。

宣州区经作站宋艳芬
2017年2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