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方法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材料测试技术课后题答案

材料测试技术课后题答案

大功率转靶衍射仪与普通衍射仪相比,在哪两方面有其优越性?答:①提高X射线强度:②缩短了试验时间2、何为特征X射线谱?特征X射线的波长与(管电压)、(管电流)无关,只与(阳极材料)有关。

答:由若干条特定波长的谱线构成。

当管电压超过一定的数值(激发电压V激)时产生。

不同元素的阳极材料发出不同波长的X射线。

因此叫特征X射线。

什么是Ka射线?在X射线衍射仪中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X射线?答:L壳层中的电子跳入K层空位时发出的X射线,称之为Ka射线。

Ka射线的强度大约是K 6射线强度的5倍,因此,在实验中均采用Ka射线。

Ka谱线又可分为Kal和Ka 2, K a 1的强度是K a 2强度的2倍,且Kal和Ka 2射•线的波长非常接近,仅相差0.004A左右,通常无法分辨,因此,一般用Ka来表示。

但在实际实验中有可能会出现两者分开的情况。

AI是面心立方点阵,点阵常数a=4.049A,试求(111)和(200)晶面的面间距。

计算公式为:dhkl=a (h2+k2+l2)-l/2答:dlll=4.049/(12+12+12)-l/2=2.338A:d200=4.049/(22)-l/2=2.0245A说说不相干散射对于衍射分析是否有利?为什么?答:有利。

不相干散射线由于波长各不相同,因此不会互相干涉形成衍射,所以它们散布于各个方向,强度一般很低,它们在衍射工作中只形成连续的背景。

不相干散射的强度随sin 0/'的增大而增强,而且原子序数越小的物质,其不相干散射愈大,造成对衍射分析工作的不利影响。

6、在X射线衍射分析中,为何要选用滤波片滤掉KB射线?说说滤波片材料的选取原则。

实验中,分别用Cu靶和M。

靶,若请你选滤波片,分别选什么材料?答:(1)许多X射线工作都要求应用单色X射线,由于Ka谱线的强度高,因此当要用单色X 射线时,一般总是选用Ka谱线。

但从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中,当有Ka线时,必定伴有KB 谱线及连续光谱,这对衍射工作是不利的,必须设法除去或减弱之,通常使用滤波片来达到这一目的。

软件测试练习第一章作业(带答案)

软件测试练习第一章作业(带答案)

一、单选题1、软件测试的目的:( c )A. 避免软件开发中出现的错误B. 发现软件开发中出现的错误C. 尽可能发现并排除软件中潜藏的错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D. 修改软件中出现的错误2、软件测试是采用( a )执行软件的活动。

A.测试用例B.输入数据C.测试环境D.输入条件3、导致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 a )A.软件需求说明书B.设计方案C.编码D.维护4、在下列描述中,关于测试与调试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测试是显示错误的行为;而调试是推理的过程;B、测试显示开发人员的错误。

调试是开发人员为自己辩护;C、测试能预期和可控。

调试需要想象、经验和思考;D、测试必须在详细设计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没有详细设计的信息调试不可能进行。

5、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软件缺陷修复费用最低( a )(A)需求分析(编制产品说明书)(B)设计(C) 编码(D)产品发布6、软件测试员究竟做些什么。

( c )(A)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B)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C)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并确保其得以修复(D)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并将其得以修复7、某次程序调试没有出现预计的结果,下列( b )不可能是导致出错的原因。

A.变量没有初始化 B.编写的语句书写格式不规范C.循环控制出错 D.代码输入有误8、软件缺陷修复的代价最高的阶段为( a )A、发布阶段B、需求阶段C、设计阶段D、编码阶段9.软件测试按照测试层次可以分为( c )A.黑盒测试、白盒测试B. 功能性测试和结构性测试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D、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10、软件测试是采用( a )执行软件的活动。

A.测试用例B.输入数据C.测试环境D.输入条件11.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阶段,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下列哪个(些)是软件测试的任务?答案:( d )1预防软件发生错误 2发现程序错误 3提供诊断错误信息A.只有1B.只有2C.只有3D.都是12、导致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 a )A.软件需求说明书B.设计方案C.编码D.维护13、测试用例是为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或高效的揭露隐藏的错误而精心设计的少量测试数据,至少应该包括( a )A、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

材料测试方法作业

材料测试方法作业

1.通常情况下热流型和功率补偿型的DSC吸热峰分别是向上还是向下的?答:一般热流型DSC是控制输送给样品和参照物的热量(功率)一致,从而检测样品与参照的温度的不同,从而通过热流方程计算出吸收的热量。

即dQ/dT=dQ/dT×dT/dtdQ/dT为纵坐标信号,mW;dT/dt为程序控制温度变化速率,℃/min;二者呈正比。

如果试验样品产生放热,则样品与参照的温差变大,计算出来的dQ/dT也会变大,所以在曲线上会出现向上的放热峰;反正样品吸热会出现向下的吸热峰。

而一般功率补偿型DSC是控制两个室样品与参照物的温度不变,来直接测定输送热量的不同。

当样品放热时,达到相同温度外界输送的热量减少,故样品室的功率降低,出现向下的放热峰;反之,样品吸热时出现向上的吸热峰。

2. 用DSC 测量样品的结晶度时,为什么都用熔融焓与标准熔融焓比较,而不是用结晶放热焓?答:因为样品达到熔点范围内熔融时,融化过程不是瞬间发生的,由于结晶不完全,样品的温度范围比较大,而样品结晶时,时间上非常短,温度范围较小,形成的波谷(或波峰)非常窄,计算时带来的误差较大;熔融可以看成是样品结晶部分的逆过程,只有结晶部分发生变化,熔融焓值与样品的结晶程度成正比关系,即样品的结晶程度越高,其熔融焓值越高;聚合物结晶不完全,结晶时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很难准确测定其结晶焓。

3. 如何用DSC区别HDPE和LDPE?答:HDPE与LDPE二者分子量区别非常大,所以HDPE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度较高,可以利用DSC测定样品的Tg和Xc加以区别。

4. DSC测定结晶度时,计算公式Xc=ΔHm/ΔHm*是怎么得到的,ΔHm*是怎么得到的?答:结晶度是指样品结晶部分与样品完全结晶的比值。

对于结晶聚合物,用DSC测定其结晶熔融时,得到的熔融峰曲线和基线所包围的面积,可直接换算成热量。

此热量是聚合物中结晶部分的熔融热△Hm。

聚合物熔融热与其结晶度成正比,结晶度越高,熔融热越大。

作业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作业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作业技能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英文拼写?A. ColourB. ColorC. ColoursD. Colors2. 以下哪个数学公式表示圆的面积?A. \( A = \pi r^2 \)B. \( A = 2\pi r \)C. \( A = r \times \pi \)D. \( A = \pi d \)3.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化学元素符号?A. FeB. CuC. AuD. Ag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单位?A. 米(m)B. 千克(kg)C. 牛顿(N)D. 所有选项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历史事件?A. 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B.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初C. 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20世纪初D.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6.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A. 界、门、纲、目、科、属、种B. 门、纲、目、科、属、种C. 纲、目、科、属、种D. 目、科、属、种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地理术语?A. 经度B. 纬度C. 经纬度D. 地平线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计算机术语?A. 操作系统B. 应用软件C. 硬件D. 所有选项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音乐术语?A. 音阶B. 节奏C. 和声D. 所有选项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体育项目?A. 足球B. 篮球C. 排球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1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

13. 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和氧气。

14. 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动词要________。

15. 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分为________和外部存储设备。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7. 解释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18. 描述一下什么是细胞分裂。

19. 阐述一下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功能。

白盒测试作业题目-附答案

白盒测试作业题目-附答案

1.说出静态白盒测试的几个好处
答:进行静态白盒测试的首要原因是尽早发现软件缺陷,以找出动态黑盒测试难以发现或隔离的软件缺陷。

另一个好处是给黑盒测试人员提供思路。

2.判断是非: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需求遗漏之处和相关问题。

答:错误,因为静态白盒测试保证程序中所有关键路径的测试,防止由于没有执行的路径在实际投入运行后执行到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无法找出需求遗漏之处和相关问题。

3.正式审查由哪些关键要素组成?
答:确定问题、遵守规则、准备、编写报告
4.为以下流程图所示的程序段设计一组测试用例,要求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
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语句覆盖:
判定覆盖
条件覆盖
将X>8 真为T1,假为F1 将Y>5 真为T2,假为F2 将X>0 真为T3,假为F3 将Y>0 真为T4,假为F4 将X>16 真为T5,假为F5 将Y>10 真为T6,假为F6
判定/条件覆盖
条件组合覆盖
组合1:T1,T2 组合5:T3,T4 组合9:T5,T6 组合2:T1,F2 组合6:T3,F4 组合10:T5,F6 组合3:F1,T2 组合7:F3,T4 组合11:F5,T6 组合4:F1,F2 组合8:F3,F4 组合12:F5,F6
路径覆盖:
所有路径:a b c d e f g h k m n p
6. 按照基本路径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画流图、计算环形复杂度
●导出独立路径
流图如下:。

软件测试第3次作业答案(第8-11章)

软件测试第3次作业答案(第8-11章)

软件测试作业3(第8~11章)答案一、选择题1.结构化语言是介于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之间的一种(D)。

A.半形式语言B.计算机语言 C.低级语言D.高级语言2.程序设计语言的技术特性不应包括(C)。

A、数据结构的描述性B、抽象类型的描述性C、数据库的易操作性D、软件的可移植性3.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B)。

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B.顺序、选择和重复C.递归、堆栈和队列D.调用、返回和转移4.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D)。

A.程序的规模B.程序的效率C.程序设计语言的先进性 D.程序易读性5.下列关于功能性注释不正确的说法是(B)。

A.功能性注释嵌在源程序中,用于说明程序段或语句的功能以及数据的状态B.注释用来说明程序段,需要在每一行都要加注释C.可使用空行或缩进,以便很容易区分注释和程序D.修改程序也应修改注释6.下列关于效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效率是一个性能要求,其目标应该在需求分析时给出B.提高程序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选择良好的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C.效率主要指处理机时间和存储器容量两个方面D.程序的效率与程序的简单性无关7.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的主要区别在于(B )。

A.软件是否结构化B.软件配置是否完整C.程序的完整性D.文档的完整性8.关于JAVA语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跨平台的B.动态指针C.解释型的D.面向对象的9.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A)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程序内部逻辑 B.程序复杂结构C.使用说明书D.程序的功能10.确认测试主要涉及的文档是(A)。

A、需求规格说明书B、概要设计说明书C、详细设计说明书D、源程序11.测试的关键问题是(D)。

A.如何组织对软件的评审B.如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C.如何采用综合策略D.如何选择测试用例12.黑盒测试在设计测试用例时,主要研究(A)。

A.需求规格说明B.详细设计说明C.项目开发计划D.概要设计说明与详细设计说明13.下面哪些测试属于黑盒测试(B)。

信息系统测试作业4参考答案

信息系统测试作业4参考答案

信息系统测试作业参考答案第4章Web信息系统测试方法一、填空题1.绝大多数Web应用系统中都可能拥有六种属性:网络集约性、内容驱动性、持续演化性、即时性、安全性以及美观性。

2.Web应用系统测试通常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系统兼容性测试和接口测试。

3.性能测试包括以下内容:压力测试、连接速度测试和负载测试。

4.压力测试必须对Web 服务应用四个基本条件进行有效的压力测试,这四个基本条件为:重复、并发、量级和随机变化。

5.客户端兼容性测试包括的内容为:平台测试、浏览器测试、分辨率测试、连接速率测试、打印机测试和组合测试。

6.漏洞扫描按功能可分为:系统漏洞扫描、网络漏洞扫描和数据库漏洞扫描。

7.TEMPEST技术是指抑制和防止电磁泄漏,这种技术是物理安全策略的一个主要问题。

8.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

9.数据传输加密技术主要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进行加密,常用的有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三种方式。

二、判断题(从下列叙述中选择正确的叙述,在括号中划上√;对于你认为是错误的叙述要划上⨯并说明原因。

)1.SSL协议建立在可靠的网络层协议(IP)之上,而与应用层协议无关。

应用层协议(例如:HTTP,FTP,TELNET等)通常能透明地建立于SSL协议之上。

(⨯)原因:SSL协议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层协议(TCP)之上,而与应用层协议无关。

2.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可以配置成为监测系统中所有文件或某些重要文件。

(√)3.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正常业务的运行,但部署一个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风险比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风险要高一些。

(⨯)原因:部署一个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风险比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风险要小得多。

4.文件的数字信息可以通过Hash函数计算得到。

不管文件长度如何,它的Hash函数计算结果是一个固定长度的数字。

软件测试作业及答案

软件测试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1. 选择题(1)软件本身的特点和目前软件开发模式使隐蔽在软件内部的质量缺陷不可能完全避免,在下列关于导致软件质量缺陷的原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A. 软件需求模糊以及需求的变更,从根本上影响着软件产品的质量B. 目前广为采用的手工开发方式难以避免出现差错C. 程序员编码水平低下是导致软件缺陷的最主要原因D .软件测试技术具有缺陷(2)缺陷产生的原因是(D)A. 交流不充分及沟通不畅、软件需求的变更、软件开发工具的缺陷B .软件的复杂性、软件项目的时间压力C. 程序开发人员的错误、软件项目文档的缺乏D. 以上都是2. 判断题(1)缺乏有力的方法学指导和有效的开发工具的支持,往往是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之一。

(V)(2)目前的绝大多数软件都不适和于快速原型技术。

(V)(3)在程序运行之前没法评估其质量。

(X)(4)下列哪些活动是项目探索火星生命迹象(V)向部门经理进行月工作汇报(X)开发新版本的操作系统。

(V)每天的卫生保洁。

(X)组织超级女声决赛。

(V)一次集体婚礼。

(V)3. 简答题(1)什么是软件?软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一般来讲软件北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着两者之间的中间件。

其中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而应用软件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更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20 世纪50 年代初期至60 年代中期是软件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程序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从20 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 年代末期是程序系统阶段。

第三阶段称为软件工程阶段,从20 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期,由于微处理器的出现,分布式系统广泛应用,以软件的产品化,系列化,工程化和标准化为特征的软件产业发展起来,软件开发有了可以遵循的软件工程化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标准。

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客户端/度武器(C/S)体系结构, 特别是Web技术和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法飞速发展,导致软件体系结构向更加灵活的多层分布式结构演变,CORBA,EJB,COM/DC OM三大分布式的对象模型技术相继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方法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 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得到哪些物理信息?
答:可以获得以下七种信息:
(1)透射电子(2)二次电子(3)背散射电子(4)特征X射线(5)阴极荧光(6)俄歇电子(7)吸收电子
2 何为二次电子扫描电镜中二次电子像的衬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二次电子是指在入射电子作用下被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表面的原子的核外电子,二次电子的衬度与两个因素有关:
(1)入射束的能量,在入射电子能量在2-3KW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达到最大,衬度明显
(2)入射电子束在试样表面的倾斜角度,因为δ(θ)=δ0/cosθ,δ0为θ=0º时的二次电子系数,当倾斜角度增加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增大,衬度也明显,二次电子像也最适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

3何为背散射电子扫描电镜中背散射电子衬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背散射电子是指电子射入试样后,受到原子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有一部分电子的总散射角大于90°,重新从试样表面逸出的电子。

背散射电子衬度与两个因素有关:
(1)原子序数。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背散射电子的发射系数增加。

(2)试样表面倾角。

试样表面倾角增加时,作用体积改变,将显著增加背散射电子发射系数。

4 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由光学成像系统、真空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

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照明部分、透镜成像放大系统和图像观察记录部分。

照明部分包括电子枪和聚光镜。

成像放大系统包括物镜、中间镜、投影镜、试样台组成。

图像记录部分有荧光屏、照相盒和望远镜。

电气系统包括灯丝电源、高压电源和使电子枪产生稳定的高能照明电子束。

5什么是散射衬度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散射衬度也称为质厚衬度,它是指穿过样品且散射角度小的那些电子即弹性散射所形成的衬度,散射衬度与样品的密度、原子序数、厚度等因素有关,
6 什么是电子衍射它满足什么方程
电子衍射是指当一定能量的电子束落到晶体上时,被晶体中原子散射,各散射电子波之间产生互相干涉现象。

它满足劳厄方程或布拉格方程,并满足电子衍射的基本公式Lλ=Rd
7 什么是电子衍射衬度的明场像和暗场像?
用物镜光阑挡去衍射束,只让透射束通过形成的电子图像,有衍射的为暗象,无衍射的为明象,这样形成的为明场象(BF);
暗场像指用物镜光阑挡去透射束及其余衍射束,让一束强衍射束通过形成的电子图像,无衍射的为暗像,有衍射的为明像,这样形成的为暗场像
8扫描电镜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各反映的是试样的何种信息谁的分辨率更高
二次电子像主要反映试样表面的形貌特征。

背散射电子像主要反映的是样品表面形貌和成分分布。

二次电子像的分辨率更高。

9 什么叫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有哪两大类具体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是利用一束细聚焦电子束轰击样品,产生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等各种物理信号,并研究微米级区域样品的表面形貌、化学元素的定性、定量及其分布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分为波谱分析和能谱分析两大类
电子探针分析的具体的分析方法有定点定性分析、线扫描分析、面扫描分析和定点定量分析,
17.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显微图像包括哪几种类型产生机制是什么
答: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显微图像包括振幅衬度和相位衬度。

(1)相位衬度:透射束与散射束相互干涉引起的。

(2)振幅衬度:a、质厚衬度,非晶试样中各部分厚度和密度差别导致对入射电子的散射程度不同引起的:b、衍射衬度,晶体薄膜内各部分满足衍射条件的程度不同而引起的。

19.散射衬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种图像主要用来观察什么
答:散射衬度也称为质厚衬度,它是指穿过样品且散射角度小的那些电子即弹性散射所形成的衬度,散射衬度与样品的密度、原子序数、厚度等因素有关,这种图像主要用来观察非晶试样和复形膜样品所成图像。

20.散射衬度像上试样厚、密度大的地方图像显得暗,为什么?
答:由于散射衬度即质厚衬度与试样的密度、原子序数及试样厚度有关,对于同一物质的试样、原子序数相同,试样厚的地方,散射电子穿过样品所走的路程长,散射损失能量大,散射角大,图像就较暗,试样密度大的地方,入射电子与样品内电子或原子核碰撞的几率大、次数多,散射损失能量大,散射角亦大,图像就比较暗。

所以,散射衬度像上的试样厚、密度大的地方图像显得暗。

21.衍衬象的衬度是怎么产生的利用这种图像可观察干什么
答:衍射衬度是由晶体薄膜内各部分满足衍射条件的程度不同而形成的衬度。

根据衍射衬度原理形成的电子图像称为衍射衬度像,利用这种图像可观察晶体缺陷,如位错、层错等。

22.何谓明场象何谓暗场象
答:用物镜光栏挡去衍射束,让透射束成像,有衍射的为暗象,无衍射的为明象,这样形成的为明场象;
暗场像指用物镜光栏挡去透射束及其余衍射束,让一束强衍射束成像,则无衍射的为暗像,有衍射的为明像。

24.何谓二次电子扫描电镜中二次电子像的衬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最适宜观察什么
答:二次电子是指在入射电子作用下被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表面的原子的核外电子,二次电子的衬度与两个因素有关:
(1)入射电子的能量,入射电子能量在2-3KW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达到最大,衬度明显
(2)入射电子束在试样表面的倾斜角度,因为δ(θ)=δ0/cosθ,δ0为θ=0º时的二次电子系数,当倾斜角度增加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增大,衬度也明显,二次电子像也最适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

25.何谓背散射电子扫描电镜中背散射电子衬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最适宜观察什么
答:背散射电子是指入射电子与试样的相互作用经多次散射后,重新逸出试样表面的电子,背散射电子衬度与试样的形貌及成分有关,因为背散射电子的产额随试样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其来自试样表面几百纳米的深度范围,背散射电子衬度最适宜观察试样的平均原子序数兼形貌。

26.扫描电镜中二次电子像为什么比背散射电子像的分辨率更高?
答:(1)二次电子来自试样表面很浅的深度,信息束斑小,分辩率高,背散射电子是来自试样表面较深的范围,信息束斑大,分辨率小。

(2)二次电子像无影像,背散射电子像是有影像的,因此,二次电子像分辨率高。

27.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有哪两大类具体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可分为波谱分析和能谱分析两大类
具体的分析方法有定点定性分析,定点定量分析,线扫描分析和面扫描分析48.什么叫光电效应?
答:当具有一定能量hν的入射光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相互作用时,单个光子把全部能量交换给原子某壳层上一个受束缚的电子,这个电子就获得了这个能量。

如果该能量大于该电子的结合能Eb,该电子就将脱离原来受束缚的能级;若还有多余的能量可以使电子克服功函数W,则电子就成为自由电子、并获得一定的动能Ek,并且hν=Eb+Ek+W。

该过程就称为光电效应。

49.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利用X射线光子激发原子的内层电子,产生光电子:不同元素的内层能级的电子结合能具有特定的值;通过测定这些特定的值可定性鉴定除H和He之外的全部元素;对峰的强度采用灵敏度因子法进行定量分析。

50.什么是化学位移?
答:由于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引起的原子内壳层电子结合能的变化,在谱图上表现为谱线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51.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氧化作用使内层电子的结合能升高,氧化中失电子数增加,上升幅度增大;2)还原作用使内层电子的结合能降低,还原中得电子数增加,下降幅度增大;3)对于给定的价壳层结构的原子,所有内层电子的位移几乎相同;
4)内层电子的结合能与成键离子的电负性有关,电负性增大,键的离子特性增大,电子结合能也越大;
5)若化合物中有不同电负性的离子取代时,电子结合能会发生位移,取代离子的电负性越大,位移越大。

52.XPS定量分析方法?
答:由XPS提供的定量数据是以原子百分比含量表示的,而不是质量百分比,XPS只是半定量分析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