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与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准备工作与基本原则
第五讲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二)(提要)

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有广泛的背景知识,能对某些客观事件作出价仅判断和可 行性判断;
善与人处。
这里所提出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科技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当然研究人 才、工程技术人才、科技教育人才、科技管理人才在要求上有 所不同。这是人才学讨论的问题。
客体——首先指自然客体(从实在论的观点看,天然实在、对象性实 在和科学实在都是自然客体,只是社会建构性因素不同)。但是由于当代 科学整体化的趋势,相当多的研究课题不得不涉及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所谓社会客体指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精神客体指人类的各种精神现象和 精神产品,至于一些大科学课题,带有综合性,大多包括三类客体。这一 点要引起注意。
二是问题的分解和递进。问题的分解不是指解决问题要 分为若干步骤(前后关系),而是指分为若干子问题(平行 关系),这里经验和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所谓递进是指解决一个问题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问题 (前后中的新旧关系),新的问题如不解决,原来的问题也 无法解决。 三是问题的转移。指解决一个问题中,出现了新的有意 义的问题,是沿着原来的问题做下去,还是做新的问题,如 果做新的问题,则问题发生了转移。 可以看到,在科研工作中,问题不仅是工作的起点,而 且在整个科研工作的每一步都起着引导作用,直到问题的解 决。
什么是科学问题,如何进行科研选题

●什么是科学问题?●特定含义是: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主体与科学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表现,是科学认识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疑难和课题。
●科学问题的规定●美国科学哲学家图尔敏将科学问题定义为“解释的理想与目前能力的差距。
”可表示如下图:●科学问题 = 解释的理想—目前的能力●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把握好以下几点,可以理解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科学问题与科学认识主体的“欲求”以及智能状况相联系●科学问题是有结构的●科学问题包含着问题的指向——现状和性质;求解的目标——求解的方向和要求;求解的应答域——预设的求解范围。
⏹科学问题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科学问题的真实性。
就是说任何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用科学事实加以证实或证伪,从而获得有意义的解答或解决;反之,如果不能用科学事实去证实或证伪的问题,就不是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的待解决性。
这是指在科学发展中,前人或他人对本学科领域里的问题还没有或没有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又确实具有科学探索价值,具有需要研究解决的性质。
在科研中,只有把具有待解决性质的科学问题选为研究课题,并加以解决,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把前人或他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再提出来,那就是无知,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说的不是问题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学习、查阅文献资料。
●科学问题的正确性。
这是指科学问题提出后,根据它的指向,在预设的应答域中,能够找到“解”的性质或答案,使问题得到解决。
而科学问题的错误提法,则会使问题无法解决,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
●科学问题的分类●根据学科的性质可以区分为基础理论问题和应用研究问题●根据问题在整个所要达到的目标中的地位可分为关键问题与一般问题●当代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把科学问题分成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根据求解的类型也可以把科学问题划分为:⑴是什么的问题;⑵为什么的问题;⑶怎样的问题等。
科普课题选题

科普课题选题1. 选题背景科普教育是指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科学知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许多人对科学存在着迷思和误解。
因此,开展科普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选择科普课题时,我们应该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人们关心的话题以及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可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并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科学。
2. 科普课题选取原则在选取科普课题时,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2.1 公众关注度高选择公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或话题作为科普课题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并产生更大影响力。
例如,在当前全球变暖问题备受关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相关的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话题作为科普课题。
2.2 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课题可以使科学知识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
例如,健康饮食、运动健身、家庭教育等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可以作为科普课题进行深入讲解。
2.3 有趣易懂且具备应用性选择有趣易懂且具备应用性的科普课题可以增加公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并能够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通过讲解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帮助公众更好地使用电子产品。
3. 科普课题推荐基于以上选取原则,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科普课题:3.1 塑料污染与环境保护塑料污染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本科普课题将介绍塑料制品的种类、使用现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等内容,旨在提高公众对塑料污染问题的认识,并呼吁大家采取相应的行动减少塑料污染。
3.2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突出,压力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科普课题将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心理问题、压力管理技巧以及提高心理韧性等内容,帮助公众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3.科研选题的原则

论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一、科研选题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也是科研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进化》一书中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因此,正确地选择课题,在科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课题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学问题。
由于科研选题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所以科研选题不仅是科学研究的一个起始环节,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正如科学学的奠基人贝尔纳所强调的:“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
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
事实也的确表明,影响科技成果的各种因素中,除了人员的素质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外,选题是一个关键因素。
二、选题的原则美国著名的贝尔研究所前副所长莫顿说:“选择题目不能草率,如果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选题就等于零”。
选题是确定本项科研的目的和对象。
是科研工作从预备阶段转入主要阶段的关键步骤,是一个课题开展研究工作的起点。
确立一个有创见的课题,往往对科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可见,选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如何选择所要研究的课题呢?一般来讲,专家普遍认为:科研选题要坚持意义原则、科学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1.意义原则问题是否有意思,这是问题能否作为选题的前提。
也就是说,科研选题必须首先排除那些毫无意义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一般有如下几类,它们都属于科学研究中的无意义的问题,或称为伪科学,它们往往使科学误入歧途,因而使一类假问题、假理论、假科学。
科研选题的原则

科研选题的原则、来源、方法一、科技问题和科研选题。
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科技问题始终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
在科研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大的和方向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选好具体要研究的课题,这是小的和具体要做的一面。
“科研选题”就是选择、确定和形成所要研究和解决的具体“科技问题”(课题和内容),这里指的科技问题就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目的,在某一科学领域或技术应用领域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或一组科学问题或技术问题。
科研选题是整个科研工作带有方向性的关键决策,爱因斯坦就认为,在科研方面,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据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科研选题就是寻找潜在的且有价值和必要去研究或开发的待认识客体及对象事物,科研工作的“研究起点”应在选题时就已开始了,而不是在选题以后才真正开始。
科技问题与科研选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与区别。
科技问题与科研选题都是有待探索的,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在不违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凭着直觉和想象,可以自由发问;后者的确定是从诸问题中遴选出来的将要付诸实践的问题,它是在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要求、科技自身的发展要求、自己的科研条件和兴趣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交汇点上产生和形成的,要具体和复杂得多。
2、发散与收敛。
科技问题的提出可以是多方面的、发散的,可以凭着洞察敏锐和卓见多识提出许多问题,甚至可以提出相邻专业或专业以外的一些问题;科研选题的确定相对来说则是收敛地思考问题(这里的“收敛”绝对不是指科研工作中的因循守旧、思维疆化、不敢突破陈规),需要进行大量的比较、分析、论证,其内容上不是面面俱到,而需要具体的范围收缩,不是停留在一般问题上,而是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是经过周密思考成熟的、深刻的问题,是一段时期或一生中要攻克的目标,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关于科学问题的理解 科学问题的来源 及课题确立的原则

关于科学问题的理解科学问题的来源及课题确立的原则科学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问题既是科学认识的起点,又是科学认识的终点。
所谓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是科学认识中目标状态与目前状态的差距。
时代性是科学问题的最主要特点。
时代的知识背景决定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答途径。
科学问题是“未知”与“已知”的对立统一,都有它的解的答应域。
所谓答应域是指在问题的论述中可预设一个域限,并假定问题的解就在这个域限中。
科学问题不是完全未知的,问题中已包含有某种确定的知识。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科学问题。
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波普尔认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科学问题的来源①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理论来自于实践,并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原有的科学理论不能解释实践中出现的新事实的时候,或者与原有理论不相容时,这就便原有理论出现危机,暴露出局限性,导致科学问题产生。
如电子的发现与原子不可分理论的矛盾,水里近日点摄动与牛顿力学的矛盾。
当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和实验,其实验结果从理论上无法作出统—解释时,也会产生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②从科学理论内部中的矛盾中产生问题;理论应该是自圆其说的,其本身不应该在存在任何矛盾。
自从—种理论或一个概念中可以推出逻辑矛盾时,就表明其存在内在缺陷和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数学中的悖论和物理学、天文学中的佯谬就是其中典型的情况。
—个理论,如果看上去没有问题,但在推论中却证明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的等价式.这个理论就包含悖论。
佯谬也只有悖论的性质。
如果从—个理论中能推出它不能成立的结论,就构成一个佯谬。
做好科研课题开题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科研课题开题前的准备工作课题申报的基本情况,正式批准立项时间,现在运作到什么程度。
3、课题的提出和重要意义:由何问题,何种需要提出此课题,此课题的省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如何,还有哪些待解决的问题,预计有哪些突破,其研究成果对未来有何理论与实践意义。
4、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以何理论为指导。
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旨在探索什么,其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什么?5、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创造构建和完善何种理论、何种模式,探索何种规律、途径、方法等,预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6、具体思路和方法步骤:将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承包到人,承担子课题的课题组成员要写出实施计划,各阶段的时间分配、采用的主要方法、其基本操作规则等。
7、保障措施和基本要求:8、相关理论、方法的学习与研究:9、组织分工与经费管理:10、落款:《有效的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实验研究》课题组、1/ 7日期下面,重点谈谈研究方案的结构与撰写方法。
(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
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
那么,如何给课题确立名称呢?课题的名称一定要言简意赅、科学规范,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简洁(限制在20个字之内)。
课题名称应包含课题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范围)和研究方法三个要素。
比如,“初中生语文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
这里“初学生”是研究的对象,“语文学习方法”是研究的问题,“调查法”是研究的主要方法。
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方法概括出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自然辩证法第四章

第四章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1、什么是科学问题、课题、选题?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科学问题:在一定时代下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解答域,但尚无确定答案。
科学问题的结构:问题的指向、研究目的、求解的应答域。
例如: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提出“葡萄球菌是不是被它周围的绿霉所具有的某种作用杀死的”。
问题指向:葡萄球菌致死原因,问题应答域:绿霉的某种作用。
作用: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真正起点。
科研选题:从狭义上来说就是选择研究课题,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课题两个方面。
课题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学问题。
重要性:它关系到科学研究方法、目标和内容的确定;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发展前途。
①选题是科学研究的战略起点;②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决定环节。
总之,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对科研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具有战略意义。
对观察实验具有指导作用,是科学研究的产物和总结。
2、什么是科学问题的应答域?科学问题的应答域是指在问题的论述中所确定的域限,并假定提出的解必定是在这个域限之中。
3、举例说明科学问题的来源是什么?科学问题作为客观事物内部矛盾的反应,它的提出存在各种不同的途径,最常见的有:①来源于现有的理论和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A新事实同就理论之间的矛盾;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新的实验事实与经典物理学的能量连续理论之间的矛盾,产生了量子论。
B根据理论推出的逻辑结论同明显客观事实相矛盾;例如:卢瑟福为了解释阿尔法大角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根据经典电动学理论与原子的稳定结构相矛盾促使玻尔提出其半量子化轨道理论即氢原子理论。
②来源于理论体系之间矛盾的产生;A同一理论体系内部包含的逻辑矛盾;例如:罗素悖论的实质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一切不包含自身的集合构成的集合是否包含自身”;B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例如:17世纪末至19世纪对光的本性问题存在着微粒说和波动说争论,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论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将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统一起来;C 不同科学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例如: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的演化是自发的向有序增加、熵减少的方向增加;而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是向着有序度减少、熵增加的方向变化,二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了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发展;③来源于现有的技术条件与人们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例如:工农业生产的需要,社会生活与保健的需要,都提出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成为应用和开发的研究课题,它们的解决不仅标志着技术的进步,而且对于验证和发展理论都有重大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农业生产的需要、社会生活与健康的 需要、军备和战争需要等都提出了大量问 题。它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课题的基本 来源,要求应用基础理论予以解决。 如:病毒性肝炎的防治问题 老年性痴呆症的防治问题(免疫治疗)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实践中常常会发现新的事实,原有理论不 能解释,于是就产生了问题。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时代所提供的知识背景决定科学问
题的内涵深度和解答途径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 2.科学问题的基本特征 • 真实性——可证实或证伪 • 待解决性——不能是“无知”问题 • 正确性——问题提法的正确性,使
1、陈述性、过程性和因果性问题 根据问题求解的类型可以把科学问题划分为 :
(l)关于研究对象的识别与判定,回答“是 什么”的问题——陈述性问题; (2)关于事物内在机理和规律性的研究,分 析事物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回答“为什么 ”的问题——过程性问题; (3)关于研究对象的状态及运动转化过程, 回答“是怎样”科的学认识问和科题学问等题课题—及选—题前因果性问题。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1、陈述性(what型)、过程性( how型)和因果性(why型)问题
2、常规问题和反常问题 3、母问题与子问题 4、基础研究问题与应用研究问题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 常规问题是在已有的科学理论的概念框架 下提出的;
• 反常问题是在拒斥原有理论的框架下提出 的。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 母问题(元问题)是研究的基本问题; • 子问题是从基本问题分解和派生而来的。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 了解和掌握课题及选题前的准 备工作;选题的基本原则及技 巧,更好地做好医学科学研究
工作。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 最
题
的
李四光:“做科学工作的 使人感兴趣的,与其说是问 的解决,恐怕不如说是问题 形成。”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 伊顿由此提出了一个大胆方案——现代妇 女应模拟远古妇女的生活方式并用医学手 段加以改进:用激素推迟青春期的到来, 用激素产生假孕。这样,现代妇女既具有 远古妇女的多孕、月经少的生物化学优势 ,又不必过多地承担生育的责任。尽管这 只是个未经检验的想法,但它却对解决癌 症打开了新的思维窗口。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 古今比较:西方妇女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味 着所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危 险性是远古时代采猎人生活方式妇女的100 倍。
• 美国埃默里(Emory)大学的伊顿(B. Eaton)认为这是因为,现代妇女月经初潮 早、生育晚、生育少、绝经晚以及母乳喂 养时间短,而以前采猎人初潮晚,生育第 一胎时间却要早,同时生育多,常年哺乳 ,绝经较前;这些差异的后果是采猎妇女 平均一生排卵158次,而现代妇女平均排卵 达451次。研究表明,排卵次数越多,妇科 癌症的发病率就越高。
在预设的应答域中能找到“解”。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设, 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时逃脱实验 的检验,但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从而遭到实验 的反驳或“证伪”。
科学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 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 过程中向前发展的。科学也包含错误,要经受经 验的检验,这不是科学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优 点,它的力量所在,或者说,“可证伪性”正是科 学之为科学的标志。
• 一、科学问题及其基本特征
• 1.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科学研究主体 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 认识与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 解决的矛盾。
——是科学家原有知识和新接触的 未知领域碰撞的理性察觉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 时代的产物。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
• 基础研究问题是从科学整体发展的需要提 出的科学问题,作用于科学的长远发展;
• 应用研究问题是直接满足于人类生产、生 活需要的科学问题。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与科 学实践。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伽利略
• 自然流产是人类经过若干万年才进化而成 的一种生产机制,它实行自然选择的原则, 如果胎儿出现了问题,它就通过流产来淘 汰。而保胎药来违反这个机制,而让原本 有问题的胎儿勉强出生下来,这样不仅会 对这胎儿本人不利,而如果泛滥使用这种 药物技术的话,更是对整个人类进化的不 利。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光电效应问题的发现, 导致爱Biblioteka 斯坦1905年“光 量子”假说的提出。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理论自身所包含的逻辑的不自洽性是科学 问题的重要来源。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自由落体 定律的发现,就是 从揭示亚里士多德 动力学理论的内在 矛盾开始的。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 从1796年人类对疫苗的使用起,这个相似 命题的争议也一直延续到今天。反对疫苗 使用一方认为,人类的进化史始终是一部 与病原共处的历史。在没有医药和没有疫 苗之前,人类仅仅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来同 病原(病毒、病菌、真菌、立克次体等) 作战,从而进化出高强能力的免疫防御体 系。而他们担心的是,依靠现代科技,对 病原的灭杀,会相反削弱我们的免疫力, 或者使得我们体内的防御体系出现了退化 。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题及选题前 的准备工作和基本原则
• 问题的陈述:就是陈述问题的语句,通常
是疑问句的形式。
• 问题的指向:即问题所指的研究方向和所
指向的研究对象,是尚待回答的不确定内容, 是问题的变量。
• 问题的应答域:是指在问题的提法中对问
题解的存在范围、域限所作的设定。这种设定 成为问题到解答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