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秋浦歌》《悯农》

合集下载

古诗二首(秋浦歌悯农)PPT课件(2024)

古诗二首(秋浦歌悯农)PPT课件(2024)
• 感情表达:《秋浦歌》和《悯农》都以深情的笔触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两首诗都充 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同时,两首诗也都以豪 放的笔触来表达诗人的个性和情感,使得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2024/1/28
10
03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主题思想
诗歌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农民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的辛勤付出,揭示了社会的 不公和农民的苦难。通过这首诗,李绅表达了对农民的深深敬意和对社会现实的 深刻反思,呼吁人们关注农民的生存状况,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9
两首诗艺术手法比较分析
• 表现手法:《秋浦歌》以豪放的笔触、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来表现主题,而《悯农》则以朴实的语言 、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情来表现主题。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意境深 远。
古诗二首(秋浦歌悯农)PPT课件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 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探讨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 互动环节与课堂小结
2
01 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2024/1/28
3
时代背景:唐朝诗歌盛世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 的时期之一,唐朝诗歌达到了巅
情感之美
诗歌是情感的载体。《秋浦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悯农》则传 递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与关怀。这些情感之美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共鸣与思考。
14
04 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探讨
2024/1/28
15
反映唐代社会生活面貌
描绘唐代劳动场景

劳动社会实践评价

劳动社会实践评价

关于劳动评价的古诗文1. 《悯农》(其二)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归园田居》(其三) -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 《秋浦歌》(其十四) - 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4. 《农家望晴》 - 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5.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节选)- 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6. 《江上渔者》 -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 《贫女》(节选)- 秦韬玉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8.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 《陶者》 - 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0. 《乡村四月》 -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1. 《观田家》(节选)- 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12. 《乡村田舍》 - 范成大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13. 《畲田调》(其一) - 王禹偁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14. 《畲田调》(其四) - 王禹偁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15.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节选)- 王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秋浦歌》《悯农》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秋浦歌》《悯农》

古诗二首《秋浦歌》《悯农》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劳动这一主题的课文。

两首古诗都是以劳动为主题。

《秋浦歌》抒发了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悯农》揭露了社会不公,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对劳动人民真挚的同情。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独立识字学词。

认字3个,写字5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这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发的不同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独立识字学词、背诵课文是重点。

体会两首古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本课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古诗不陌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已经掌握。

只需要在对古诗个别词语的理解上下功夫就可以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学习这两首古诗我的教学策略是先分讲后整合对比讲。

采用多形式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准备教学插图。

学生课下收集的资料有关作者和劳动的古诗。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出示生字、词语悯,粟,犹,浦赧郎,紫烟,犹如2.齐读两首诗。

3.问题:这两首古诗都是有关劳动的。

你能说说这两首诗的相同与不同吗?二讲授古诗理解异同1.自由读《秋浦歌》,读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自己组织好语言来回答。

2.挑生回答。

并且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3教师总结夜幕中,熊熊燃烧的炉火映红了天,映红了地。

紫色的浓烟中,灿烂的红星乱窜,迸发出耀眼的光彩。

红彤彤的炉火映照着工人红彤彤的脸庞,他们的脸庞在月色中显得分外明亮。

他们高亢粗犷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

响彻夜空,寒冷的河水为之激荡。

听了老师的总结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自己再读这首诗,并在小组里交流你的看法。

4教师汇总学生看法并总结。

是呀!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诗人对劳动以及劳动者的赞美和钦佩,劳动真光荣!5下一首诗是这个感情吗?请你用上一首诗的步骤1.读2想3讨论自学这首诗。

6教师挑小组长来汇报本组学习这首诗的成绩。

古诗中最经典的五言绝句

古诗中最经典的五言绝句

古诗中最经典的五言绝句古诗中最经典的五言绝句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中最经典的五言绝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中最经典的五言绝句 101、《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

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天自然的`诗篇,天籁之音)0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明人胡应麟说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这首《静夜思》就是这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此诗极为流行,有唐人的地方就有这首诗。

(中华第一诗!绝句的代表作!)0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

这也是一切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

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秋浦歌》PPT课件

《秋浦歌》PPT课件
了诗人什么情感?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的强烈愤慨,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真挚同情 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的强烈愤慨,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真挚同情。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情境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情境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秋浦歌》:描写了冶炼工人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 秋浦歌》 描写了冶炼工人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
悯农二首是唐朝诗人李绅青年时写的其中一首锄禾即悯农一今天要学习的是另外一李绅算不上唐朝最著名的诗人这两首小诗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上乘精品但是它们却流传极广因为它们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平抒发了对广大农民的同情
秋浦歌(炉火照 天地)
李白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秋浦歌(唐·李白)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悯农
注释: ① 《悯农》二首是唐朝诗人李绅青年时写的,其
中一首《锄禾》(即《悯农》一),今天要学习的是另外一 首。 ②李绅算不上唐朝最著名的诗人,这两首小诗同那些名篇相 比算不上上乘精品,但是它们却流传极广,因为它们揭露了 社会的不公平,抒发了对广大农民的同情。 ③粟:谷子,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闲田:指荒废的良田。 犹:还有。
同样是描写劳动者的劳动,《秋浦歌》带给我们的是劳动的 火热与激情,而《悯农》留给我们的是劳而不得的悲愤。诗人不 仅描写了不同的劳动场景,更抒发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劳动的真挚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感情。
悯农 唐(李绅)

秋浦歌 (唐·李白)
春 种 / 一 粒 粟, 秋 收 / 万 颗 子。 四 海 / 无 闲 田, yóu 农 夫 / 犹 饿 死。
扬 地放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地放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 动者的由衷赞美和钦佩之情。 动者的由衷赞美和钦佩之情。

赞美辛勤劳动的诗句

赞美辛勤劳动的诗句

赞美辛勤劳动的诗句
1.《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2.《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秋浦歌(其十四)》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6.《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必背唐诗大全

必背唐诗大全

必背唐诗大全必背唐诗大全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必背唐诗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必背唐诗1《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作者: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古诗二首(秋浦歌悯农)

古诗二首(秋浦歌悯农)

作者介绍
李绅(772—846)汉族,江苏无锡 人,字公垂。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 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著有《 悯农》诗两首,脍灸人口,妇孺皆知, 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绅的第二首《悯农》诗, 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两遍,把诗歌读通。
谁来朗读
mǐn nóng
悯农
zhòng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天收下千颗 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天底下没有丢弃不种的土地,可是还有不少农民 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全诗内容
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天底下没有丢弃不种的土地, 可是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小组讨论: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人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 色冶炼图,赞美了不辞辛苦为 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唐代著名大 诗人李绅写的《悯农》。
《悯农》共有二首,我们已经学过了第 一首,即《锄禾》。
读读这二句并思考:
(2)“红星乱紫烟”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二句是近景,可以看见从炉中 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 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读读这二句并思考:
(3)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 (4)作者的心情如何?
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 面后,感到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 新奇和赞叹。
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情境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秋浦歌》:描写了冶炼工人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 情绪昂扬地放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抒发了作者对 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赞美和钦佩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赧 郎/明 月 夜,
歌 曲/动 /寒 川。
紫烟: 冶炼时炉中升腾起的烟 赧郎: 被炉火映红了脸庞的冶炼工人 夜: 夜晚 寒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冷的河水 动: 荡漾
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请思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什么人物? 2、哪些诗句写景?哪些诗句写人? 3、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一景象? 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来朗读
mǐn nóng
悯农
zhòng

春 种 / 一粒粟,
shōu wàn zǐ
秋 收 / 万 颗子。
xián
四海 / 无 闲 田。
fū yóu
农夫 / 犹 饿死。
解诗题
• 悯:同情,可怜。 • 农:农民 • 悯农:同情农民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抓字眼
粟: 子: 四海: 闲田: 农夫: 犹:
• 体会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 发的不同感情。
作业: 收集赞美劳动者的诗或名言。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学习古诗的方法
1. 解诗题 3. 抓字眼 5. 多诵读
2. 知作者 4. 明诗意 6. 悟诗情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唐 代著名大诗人李绅写的《悯农》。
《悯农》共有二首,我们已经 学过了第一首,即《锄禾》。
作者介绍
李绅(772—846)汉族,江苏无锡 人,字公垂。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 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著有 《悯农》诗两首,脍灸人口,妇孺皆知, 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秋浦歌
(唐)李白
炉 火 照 天 地,红 星 乱 紫 烟。
赧 郎 明 月 夜,歌 曲 动 寒 川。
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红星 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脸膛红彤彤的 冶炼工人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边劳 动,一边唱歌,嘹亮的歌声使冰冷的 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小组讨论: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人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 色冶炼图,赞美了不辞辛苦为 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盛产银铜 歌: 歌颂,赞美 秋浦歌:赞美秋浦冶炼工人的诗
李白:
(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 义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被誉为“诗仙”。
主要作品:《赠汪伦》、《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
秋浦歌
(唐)李白
炉 火 /照 /天 地,
红 星/乱 /紫 烟。
米粒 果实 全国 闲放没种的田地 农民 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 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天底下没有丢弃不种的土地,可是 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思考: 为什么农民还会被饿死呢?
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感情?
这首诗写了农民辛勤劳作却被饿 死。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凝聚了诗人 强烈的愤慨和对劳动人名真挚的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