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暂估入库账务处理

合集下载

暂估入库账务处理【范本模板】

暂估入库账务处理【范本模板】

存货暂估入库账务处理(一)在日常业务处理中,经常会遇到商品已验收入库,但发票未到的情况。

当企业不能准确确定价格的情况下只能暂估入库,待发票到达后重新调整。

因为企业尚未收到专用发票,所以在暂估入库时,不应计算暂估进项税额。

暂估入账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暂估容易冲销难,难就难在发票到达后找不到原来对应估入的是哪一笔,特别是客户很多或较长时间才收到发票的情况更容易产生这种问题.解决方法是月底暂估,月初冲回,保持账务的连贯性以免因发票长时间未到而难以查对,二是设置查账表,对每笔新发生的暂估入账及发票到达冲销后都要及时登记,将存货明细账与库房的明细账定期不定期的核对,以减少差错的发生及尽早发现差错。

若企业当月将该商品出售并结转销售成本后,在次月收到的正式发票价格与估价不一致时会影响损益的计算。

企业应分情况进行处理.(一)非主营性商品交易1、如***公司日常主要经营A产品的采购和销售,某月按照客户要求,为其单独采购一台D设备.经过询价得到D设备价为5000元,当日***公司从该单位赊购到D设备一台,并送往客户处,收取货款6000元.***公司未当月未收到D设备的发票,但按照客户的要求为其开具了销项发票。

***公司按估价对D设备进行处理。

入库时借:库存商品—D设备 5 000贷:应付账款 5 000若不知供应商可设置“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同时按照估价出售、结转成本、结转损益借:库存现金7 020贷:主营业务收入 6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020借:主营业务成本 5 000贷:库存商品—D设备 5 000将“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后,企业盈利1000元。

2、次月处理冲减上月暂估凭证借:库存商品—D设备-5 000贷:应付账款-5 000因为D设备价格调整,***公司实际取得的发票价格为4800元。

借:库存商品—D设备 4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16贷:应付账款 5 616此时D设备的账面数量为0,但仍显示-200元的商品价值.同时也因为价格的变动,导致***公司上月多计算了200元的成本,少计200元的收益。

探讨用友U8中三种暂估入库处理方式的对比梳理

探讨用友U8中三种暂估入库处理方式的对比梳理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信息化技术应用科学与信息化2021年2月上 11探讨用友U8中三种暂估入库处理方式的对比梳理王朝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摘 要 当会计期末出现货到单未到的情况时,我们要对这些存货进行暂估入账处理。

财务软件提供多种暂估处理方法,我们要了解它们的异同,以便在实务中正确选择并清晰处理。

关键词 暂估入库;月初回冲;单到回冲;单到补差会计期末时,当企业向供应商采购出现存货已到但发票未到(即货到单未到,也称为采购入库单跨月到票)的情况,我们要对这些存货进行暂估入账处理,以真实反映存货的实际状况以及核算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等跨月发票到达时,再将暂估的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用友U8系统提供了三种暂估入库的处理方式,即:月初回冲、单到回冲、单到补差。

本文对这三种暂估入库处理方式进行对比梳理,以使大家了解它们的异同,在会计实务中对暂估入库能清晰处理。

在U8存货核算子系统的“系统选项”中,可以选择这三种方式之一,如图1所示。

图1 暂估方式选择实务中,存货暂估处理方式一经选定并非不能修改,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修改的。

以下,我们就着一个案例,对这三种暂估入库处理方式的处理流程、生成记账凭证的异同,进行详细说明。

案例:2020年3月采购乙材料20件,当月20件乙材料已全部验收入库,已产生入库单。

3月末,该20件乙材料采购发票未到。

由于3月末该乙材料采购发票未到,因此3月末做存货核算系统期末处理时,对该20件乙材料做暂估入库,暂估单价每件90元,生成如下暂估记账凭证(记账凭证1):借:原材料—乙材料 1800贷:应付暂估 1800(记账凭证1)到了4月份,我们就系统提供的三种对上述20件乙材料暂估入库的处理方式,分述如下。

1 月初回冲月初回冲是指4月初系统自动生成红字回冲单和红字回冲记账凭证,冲销上个月的暂估入库。

等发票到,在采购管理子系统录入采购发票,进行采购结算,然后在存货核算子系统做结算成本处理时,系统根据实际报销金额自动生成蓝字回冲单报销单和报销记账凭证。

暂估入库业务处理流程

暂估入库业务处理流程

暂估入库业务处理流程月初回冲:一、处理流程指当月货到票未到时,先将采购入库单暂估入账,在下月初时立即回冲形成红字回冲单,冲回上月暂估的业务,下月结算时再按结算价形成最终的反映实际成本的采购入库单(即报销的蓝字回冲单)。

如果下月发票仍未到,则期末处理时系统自动按原来的暂估价重新暂估入账(即暂估的蓝字回冲单),下月初再回冲,这样如此循环直到结算生成报销的蓝字回冲单为止。

暂估入库业务处理流程说明:采购业务先到货,发票未到,本月处理。

①当月,根据采购到货签收的实际数据在库存管理系统中填制采购入库单。

②在库存管理系统中审核采购入库单,以证明入库单上的货物已经入库。

存货核算月末结账如下:③月末,发票未到,在存货核算系统中输入采购入库单的暂估单价,对“暂估入库单”进行单据记账,即以暂估单价计入存货明细账。

(存货核算—业务核算—暂估成本录入:查询条件选择中对包括已有暂估金额的数据:选择否。

对采购单中没有单价的查明原因后进行金额的录入。

)④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对“暂估入库单”制单,系统生成机制转账凭证(暂估凭证)并自动传递到总账系统。

存货系统,暂估入库单记账,生成凭证。

借:存货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⑤下月初,存货核算系统自动生成与“暂估入库单”完全相同的“红字回冲单”,同时自动计入存货明细账,冲回上月计入存货明细账中的暂估入库单。

借:存货(红字)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红字)⑥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对“红字回冲单”制单,系统生成机制转账凭证(红字凭证)并自动传递到总账系统,回冲上月的暂估凭证(这步操作可在第⑩步时与“蓝字回冲单”一起制单)。

⑦下月,收到采购发票后,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填制采购发票。

⑧将采购发票与对应的采购入库单做采购结算。

第一种:发票到,与采购入库单完全结算,存货系统进行暂估处理,生成蓝字回冲单(报销)制单贷:应付账款第二种:发票到,与采购入库单部分结算,存货系统暂估处理时,生成已结算的蓝字回冲单。

期末处理时,根据暂估入库数与结算数的差额生成未结算的蓝字回冲单,即作为暂估入库单。

实务整理之暂估入账

实务整理之暂估入账

实务整理之暂估入账目录:1.材料暂估入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2.暂估入库商品退货如何处理3.暂估料如何进行审计4.存货暂估入账问题5.自建固定资产暂估价值能否计提折旧6.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折旧可否扣除7.暂估入库的原材料可否税前扣除8.产成品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9.原材料暂估入账的财税处理请注意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与及最新法规的规定是否有冲突。

1.材料暂估入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问】购进了一批钢材,但发票未取得。

此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当以后拿到发票时又如何处理?【答】暂估入库时: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入库未达账款拿到发票时,首先冲回已经暂估入库的原材料:借:原材料(红字)贷:应付账款——入库未达账款(红字)然后,再根据发票金额入账: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贷:应付账款2.暂估入库商品退货如何处理【问】4月份从A公司购入商品一批,购入时没有送货单,当时仓管就估价入库了,合计是2077.02元,当时挂A公司的往来2077.2元,这批货现在已用了1172.6元;现在对方开了结算单过来,实际这批货进货价格是1506.89元,如何调整为实际价格呢?现在有部份货要退货,请问这一系列账务如何处理?【答】对于有入库单,没有对应发票的,可以按计划价格(不含税价)与入库单上商品数量的乘积暂估入账,借记库存商品,贷记应付账款。

待次月初冲回,次月末若发票仍未到,月末继续暂估。

直至收到发票的当月,月初将暂估入库分录冲回,收到发票按发票金额入账:借记库存商品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等。

如果退货,直接冲当期的库存商品就可以了,借记应付账款,贷记库存商品。

建议12月份之前把退货的事办完,如变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就不这么简单了,会很麻烦的。

如果没有开发票,应该在退货后让对方按实际数量与价格开发票。

如果已经开了发票,退回商品的进项税要转出,不能再作为进项税抵扣了。

3.暂估料如何进行审计为了遵循税法规定,企业即使能够确定原材料的单价、数量、金额以及其他合同条款,只要没有取得正式发票,就不能按常规入库方式核算,只能暂估入库。

存货的核算及会计账务处理

存货的核算及会计账务处理

存货的核算及会计账务处理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

包括材料、包装物、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协作件以及商品等。

但是特种储备物资以及按国家指令专项储备的生产则不是企业的存货,还有为能建造企业的固定资产而准备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则不是企业的存货。

二、存货的特点。

1、存货是有形资产(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形态存在)2、流动性较强(处在不断的购买、耗用、销售之中)3、存货具有时效性(长期不销售或耗用成为积压物资、就会造成废弃、或者降价处理,给企业带来损失)三、存货的分类。

1、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属于存货的科目①物资采购——核算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②原材料——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③包装物——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包装物(如桶、箱、瓶、坛、袋、罐等)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④低值易耗品——核算企业库存的低值易耗品(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周转使用的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⑤材料成本差异——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⑥自制半成品――核算工业企业库存的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已经生产完成并已检验送交半成品库的自制半成品和从半成品库领用,自制半成品继续加工(包括委托外单位加工自制半成品)⑦库存商品――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的外购商品,自制商品产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库存在外库或存放在仓库的商品等,工业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品,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⑧商品进销差价――核算商品流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差额⑨委托加工物资――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10委托代销商品――核算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11受托代销商品――核算企业接受其他单位的委托代销的商品(包括代销国外的商品)12存货跌价准备――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13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核算企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2、制造业存货的分类①原料及主要材料:指企业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取得的,经加工后可以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料和主要材料。

财会实操-存货跌价准备、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

财会实操-存货跌价准备、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

财会实操-存货跌价准备、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分为三步:
第一步:识别存货跌价风险。

通常在存货成本核算上,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控制度来及时跟踪存货价格变动情况;企业应将存货跌价风险纳入其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对存货跌价风险的敏感性。

第二步:进行存货跌价准备的定额评估。

存货跌价准备的定额评估是根据使用此定额的存货的价格跌幅评估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

企业应在定期审计的时候,按照存货跌价准备的定额评估进行调整。

第三步:进行存货跌价准备的记账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的记账处理是在识别存货跌价准备和定额评估后,采用跌价准备发生成本方式,将跌价准备直接添加到存货发生成本中,使
存货成本更加准确,反映出存货的净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准备增加,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减少,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增加,转回已计提的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处置以后,结转跌价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等
存货暂估入库账务处理
①月末暂估入账
借:存货
贷:应付账款—XX 供应商—暂估
②次月初冲销暂估
借:存货(红字冲销)
贷:应付账款—XX 供应—暂估/无票(红字冲销)③发票来了按实际额入账
借:存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浅谈企业存货暂估入库的相关会计处理问题

浅谈企业存货暂估入库的相关会计处理问题

浅谈企业存货暂估入库的相关会计处理问题作者:何勇来源:《财会学习》2012年第11期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规定,工业企业对于货到票未到的存货,若用计划成本核算,则用计划成本作为暂估价值入账;若用实际成本核算,则用暂估价值入账。

以笔者就所在钢铁企业为例,根据这一规定,企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存货,但发票尚未收到的,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存货的入库成本暂估入账。

钢铁企业一般存货品种较多、收发较为频繁,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一般难以满足存货核算与管理的相关要求。

下面笔者就钢铁企业存货核算中,使用计划成本法的条件下暂估入库环节出现的五方面财务会计、税务相关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新旧会计制度的比较与合理性分析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于暂估入库的相关内容并未作大的调整。

笔者对比《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原《企业会计制度》两者的“材料采购”会计科目说明后发现,两者不同的是对“暂估入库”的会计分录的描述有区别。

前者是“下期初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后者则是“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记录”予以冲回。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反映在材料采购科目的全年借贷发生额,前者记录反映了暂估和冲回的数额,而后者没有反映暂估的过程。

笔者较为赞同原企业会计制度的观点,暂估后次月初用红字冲回。

理由是在实务中,企业电算化条件下,存货报表的生成是基于IUFO系统取数,存货收入的取数公式一般为“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原材料科目的借方+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如果下月做相反分录,则会虚增存货收发存的借贷方发生额,不利于报表真实反映企业当期存货的收发状况。

因此,笔者所在企业对材料采购科目作了账务处理的规范性要求,即:材料采购科目只使用借方,采购报销和暂估入库时使用借方正数,冲销暂估和材料入库时使用借方负数,以此保证存货收发存的真实性。

二、月末暂估入账的会计方法企业应对材料已到达并已验收入库的物资办理暂估入库,以保证存货的真实性、完整性。

实务中,暂估入库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签订了采购合同,材料已到达并验收入库,但相关化验数据暂时还未出来,未编制结算清单;(2)已对外结算但增值税发票等结算凭证本企业暂未收到;(3)已对外结算、发票也到企业,但业务人员未到财务部门进行报销的采购业务。

“暂估入账”应该怎么做账?

“暂估入账”应该怎么做账?

“暂估入账”应该怎么做账?
存货暂估的基本概念:暂估,是指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谨慎性的质量要求,在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中,一种与预计负债不完全相同的业务。

暂估也是指本月存货已经入库,但采购发票尚未收到,不能确定存货的入库成本。

月底时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的库存成本,需要将这部分存货暂估入账,形成暂估凭证。

暂估业务简单的可理解为货到票未到的业务。

暂估的账务处理
1、暂估入库
【案例】
甲公司购进原材料A一批用于生产商品B(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原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发票。

合同约定材料价格共计1 160元(含税)。

【解析】
借:原材料——A 1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某供应商 ) 1000
注意: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2、暂估回冲
按照规定,暂估入库要在次月月初红字冲回,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当月发票还是没有收到,月初冲回月末再次暂估,会无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发票时再冲回。

①红字冲回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A -1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某供应商)-1000
②收到发票,做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A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0
贷:应付账款——某供应商 11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暂估入库账务处理(一)
在日常业务处理中,经常会遇到商品已验收入库,但发票未到的情况。

当企业不能准确确定价格的情况下只能暂估入库,待发票到达后重新调整。

因为企业尚未收到专用发票,所以在暂估入库时,不应计算暂估进项税额。

暂估入账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暂估容易冲销难,难就难在发票到达后找不到原来对应估入的是哪一笔,特别是客户很多或较长时间才收到发票的情况更容易产生这种问题。

解决方法是月底暂估,月初冲回,保持账务的连贯性以免因发票长时间未到而难以查对,二是设置查账表,对每笔新发生的暂估入账及发票到达冲销后都要及时登记,将存货明细账与库房的明细账定期不定期的核对,以减少差错的发生及尽早发现差错。

若企业当月将该商品出售并结转销售成本后,在次月收到的正式发票价格与估价不一致时会影响损益的计算。

企业应分情况进行处理。

(一)非主营性商品交易
1、如***公司日常主要经营A产品的采购和销售,某月按照客户要求,为其单独采购一台D设备。

经过询价得到D设备价为5000元,当日***公司从该单位赊购到D设备一台,并送往客户处,收取货款6000元。

***公司未当月未收到D设备的发票,但按照客户的要求为其开具了销项发票。

***公司按估价对D设备进行处理。

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D设备 5 000
贷:应付账款 5 000
若不知供应商可设置“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

同时按照估价出售、结转成本、结转损益
借:库存现金7 0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0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 000
贷:库存商品—D设备 5 000
将“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后,企业盈利1000元。

2、次月处理
冲减上月暂估凭证
借:库存商品—D设备-5 000
贷:应付账款-5 000
因为D设备价格调整,***公司实际取得的发票价格为4800元。

借:库存商品—D设备 4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16
贷:应付账款 5 616
此时D设备的账面数量为0,但仍显示-200元的商品价值。

同时也因为价格的变动,导致***公司上月多计算了200元的成本,少计200元的收益。

以后***公司几乎不会再发生D设备的购销活动,所以无法再以后的采购和销售业务中结转这200元的差异。

***公司应做账调整200元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200
贷:库存商品—D设备-200
若是影响差异调整发生在以后年度,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
贷:库存商品—D设备-200
期末将影响数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
注意:不要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金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这样将会影响当期和当
年利润数额,在汇算清缴时检查人员,会在企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根据情况给予调增或调减。

存货暂估入库账务处理(二)
(二)主营性商品交易
1、假设D设备是***公司的主营商品,每月都有D设备的购销活动发生。

本月D设备的购销情况如下:
库存明细-D设备成本变动情况
经营变动情况结存变动情况

摘要数量单价金额数量
金额

470
47000期初结存1047004700010
本月暂估入库2048009600030143000本月出售结转成本-255
会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D设备96 000
贷:应付账款96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 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19
贷:库存商品—D设备119
将“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后,企业盈利元。

2、次月业务处理
本月D设备的购销情况如下:
库存明细-D设备成本变动情况
经营变动情况结存变动情况
摘要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期初结存55
冲上月暂估入库-204800-96000-15
实际发票内容204650930005
本月出售结转成本-5000会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D设备-96 000
贷:应付账款-96 000
借:库存商品—D设备9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 810
贷:应付账款108 810
贷:主营业务收入2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 760
借:主营业务成本20
贷:库存商品—D设备20
将“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后,企业盈利元。

存货暂估入库账务处理(三)
因为D设备为公司主营商品,每月都会发生购销活动,成本在不断的变化,上个月多估了成本,多结转了销售成本,下个月来发票后,就会降低本月商品平均成本,自然少结转
了销售成本。

从总体来看不会对全年度利润的计算带来很大影响。

若是未发生暂估入库情况,发票按时到达,则D设备成本变动情况如下:
库存明细-D设备成本变动情况
经营变动情况结存变动情况
摘要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期初结存1047004700010470047000采购商品2046509300030140000本月出售结转成本-
-255
当月
本月出售结转成本-
-5000
次月
按此表显示,当月应结转成本元,盈利元;次月应结转元,盈利元。

两个月共盈利28000,同前面存在估价情况时计算的结果一样,只不过具体到每月就存在差异。

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查账人员经常发现,在季末或年末企业为了当季或当年少纳所得税,经常会故意暂估入库商品,把单价估的很高以达到多结转当期成本,少计当期利润的目的。

从总体来看,企业不会多结转成本,少计算利润,但是企业可以少交所得税,如按所得税税法规定,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计算;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但在10万元以内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年应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按33%的税率征税。

可见只要控制好了当年的应税所得额,就可少交一部分所得税。

针对这种情况检查人员应查看企业冲减暂估入库业务时所附的进项发票,若实际金额与所估计金额相差悬殊,应给予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