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和网络文学情境 案例分析共20页
网络文学现象的研究PPT课件

1
“网络文学现象研究”的课题设想
网络文学特点及分类研究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交融
网络文学作者群调查 网络文学读者群调查 网络文学对学生影响的调查
2020年10月2日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研究方法的建议 网络中的交互式问卷调查 网上或图书馆中收集同类资料 交流与讨论 模拟写作
2020年10月2日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6
2020年10月2日
5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3
研究成果展示 研究成果展示的憧憬
建一个文学网站,创作网络小说或散文。 出一个报告集,撰写网络调查报告。
2020年10月2日
4
学习鲁迅面对网络文学,大胆的拿来,占有,挑选!
[我们的网站]
诗路花语 (优秀网络作品搜集) 聊斋夜话 (我们对网络作品的评论) 作家专栏 (网络作家简介) 随笔小札 (我们的精彩作品) 推荐网站 (我们筛选出的优秀网站)
当代大学生网络小说阅读情况分析——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

收稿日期:2012-04-02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研究”(2011jytq074)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李嘉慧(1979-),女,湖北咸宁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小说阅读情况分析———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李嘉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湖北十堰442002)网络小说,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小说体裁,顾名思义,是网络作者以网络为基础平台,发表作品供他人在网络上阅读。
网络小说具有形式宽松、风格自由、文体不限、发表阅读方式简单快捷的特点,主要体裁是玄幻和言情。
近年来,网络小说发展迅速,获得了大批忠实的粉丝。
许多由网络小说改版成的影视作品也风靡一时,获得了众多90后的追捧,如《美人心计》《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后宫甄传》等。
甚至《宫锁心玉》的女主角杨幂也因该剧红遍大江南北。
为此,有必要了解青少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网络阅读情况,分析网络小说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合理引导大学生形成良性、健康、积极、向上的阅读习惯。
为弄清当今大学生网络小说阅读的真实状况,笔者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大学生中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5份,其中男生256人,女生189人。
以下是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一、调研数据结果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大学生是否有阅读网络小说经历,阅读网络小说的数量、频率、类型,以及阅读网络小说对其的影响,对网络小说的评价等内容。
第一,绝大部分大学生阅读网络小说。
从调查数据看,有99.8%的大学生阅读网络小说,这部分学生中有92%的学生是从高中开始阅读网络小说的,3.6%是从初中开始阅读网络小说,而6.4%是从大学开始阅读网络小说的。
从数据看,当代大学生阅读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第二,学生阅读网络小说的频率较频繁、数量较多、时间较长。
从阅读网络小说的数量来看,有64.2%的学生看过的网络小说超过25本,17.4%的学生看过的网络小说在15-25本之间,9.3%的学生看过的网络小说在5-15本之间,只有9.1%的学生看过的网络小说在5本以下。
投稿法律适用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
众多网络文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选择。
然而,随之而来的版权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网络文学平台版权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相关法律适用问题。
二、案例概述某网络文学作者甲创作了一部网络小说《奇缘之旅》,在创作过程中,甲投入了大量心血,作品具有较高的人气。
甲将该作品投稿至乙网络文学平台,并与乙平台签订了《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授权合同》。
合同约定,甲将《奇缘之旅》的著作权授权给乙平台,由乙平台负责作品的发布、推广等事宜,甲可获得约定的稿酬。
作品发布后,甲发现丙网络文学平台未经其许可,擅自在其平台上发布了《奇缘之旅》。
甲认为,丙平台的侵权行为侵犯了其著作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丙平台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三、法律适用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的侵权认定及赔偿标准。
(一)侵权认定1. 著作权侵权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著作权侵权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侵犯著作权人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造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损害。
2. 本案侵权认定:- 丙平台未经甲许可,擅自在其平台上发布了《奇缘之旅》,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丙平台的侵权行为造成了甲合法权益的损害,包括稿酬损失、名誉损失等。
因此,法院认定丙平台的侵权行为成立。
(二)赔偿标准1. 赔偿标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著作权侵权赔偿标准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著作权人的实际损失;- 侵权人的违法所得;- 著作权法规定的赔偿数额。
2. 本案赔偿标准:- 甲的实际损失:包括稿酬损失、名誉损失等;- 丙的违法所得:由于丙平台的侵权行为难以确定具体数额,法院可根据甲的实际损失进行酌定。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案例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案例分析及对策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网络成瘾影响了学业,甚至被退学。
因此,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积极寻求对策,加强上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而提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对策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24-02“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无节制的上网使大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下降;过度迷恋网络导致补考、作弊、退学等现象屡见不鲜。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上网成瘾。
据2009年12月cnnic的统计,在上网的大学生中,约有67.1%的人经常玩游戏。
而网络游戏大多以多人共同参与的“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内容。
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上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案例介绍沈××,男,某985高校信息学院本科生。
该同学高中阶段非常喜欢计算机,并由于科技创新成绩突出被免试保送到该985高校信息学院。
入学后不久,该同学发现学院的课程设置与其理想中的计算机学科的课程不相同,再加上自从获得保送资格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于是开始上网玩游戏并逐渐网络成瘾。
过度、失控的网游严重影响了该同学的学习、甚至日常生活。
大一第一学期就经常逃课、学习成绩排名年级靠后、多门课程挂科。
辅导员经常找他谈话,开始还能正常沟通,后期或者约谈不来,或者谈话时流露出一些思维、情绪、认知方面的障碍或异常。
有同学问他“为什么辅导员找你谈心你不去,而玩游戏你却这么守时”,他回答“老师不会因为我不去而丢下我,而我如果不准时玩游戏,我就失信于玩家了”。
网络文学现象的研究PPT优选课件

2020/10/18
5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2020/10/18
1
“网络文学现象研究”的课题设想
网络文学特点及分类研究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交融
网络文学作者群调查 网络文学读者群调查 网络文学对学生影响的调查
2020/10/18
2
研究方法的建议 网络中的交互式问卷调查 网上或图书馆中收集同类资料 交流与讨论 模拟写作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0/18
3
研究成果展示 研究成果展示的憧憬
建一个文学网站,创作网络小说或散文。 出一个报告集,撰写网络调查报告。
2020/10/18
4
学习鲁迅面对网络文学,大胆的拿来,占有,挑选!
[我们的网站]
诗路花语 (优秀网络作品搜集) 聊斋夜话 (我们对网络作品的评论) 作家专栏 (网络作家简介) 随笔小札 (我们的精彩作品) 推荐网站 (我们筛选出的优秀网站)
网络成瘾案例的分析及教育-班主任工作案例(精选合集)

网络成瘾案例的分析及教育-班主任工作案例(精选合集)第一篇:网络成瘾案例的分析及教育-班主任工作案例网络成瘾案例的分析及教育前言: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和信息获取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和教育难题,这些现象在希望通过网络游戏来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的青少年中尤其严重。
一、案例小俊是我班高二的男生,父母均为固定单位职工,虽工作繁忙但对小俊的生活学习非常关注和重视。
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小俊开始出现上课无精打采,有同学反映他经常上课玩手机、睡觉。
我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找他谈话,了解到他平时大多数时间在“网”上度过,我让他要注意控制上网时间,提高学习积极性。
开始时有所效果,但过段时间情况出现反复。
这学期刚开始没多久,小俊突然无故不来上学,母亲非常着急,跑到学校向我反映情况,原来小俊前天晚上因为上网的问题和父母大吵一架,并威胁父母:“如果你们不给我上网,我就不上学!”果不其然,第二天上学时间到了,任凭父母怎么劝说,他也不来学校了,直接“罢工”在家睡觉。
综上,小俊在班里是一个患有网络成瘾倾向的特殊学生,我不得不认真思考对于他的问题我究竟该如何教育。
二、原因分析在小俊不来上学的第二天我进行了一次家访。
从多次和小俊的谈话和与其父母的谈话后我分析小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因:1、家庭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让小俊产生心理偏差。
小俊母亲言语中一直强调自己的孩子以前是多么多么优秀,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骄傲,邻里邻居都夸小俊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而现在小俊的表现让她觉得倍感困惑和难过。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自我意识迅速膨胀,他们渴望独立,更渴望获得赞许。
当小俊中考失利来到职校之后,父母停留在过去孩子乖巧懂事好学的印象中不可自拔,希望他能够尽快“出成绩”。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第一点: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现象网络成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下,无法自控地过度使用网络,导致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的行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6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36亿。
在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网络成瘾的现象愈发严重。
网络成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社交媒体成瘾、网络视频成瘾等。
网络游戏成瘾者往往会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社交媒体成瘾者则过分关注他人的生活动态,以获得点赞和评论为生活目标;网络视频成瘾者则长时间观看各类视频,导致视力、睡眠等方面受到影响。
网络成瘾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
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压力过大,从而寻求网络环境中的慰藉;家庭因素主要是指家庭关系不和谐、亲子关系缺失,导致个体更愿意投身于网络世界;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人们为了缓解压力,往往通过网络寻求放松。
第二点:网络成瘾的危害与干预措施网络成瘾对个体的危害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身心健康、学业和工作、人际关系等。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会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病、失眠等生理问题;同时,网络成瘾者容易受到网络诈骗、暴力等危害,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在学业和工作方面,网络成瘾者无法集中精力,导致成绩下滑、工作效率降低。
此外,网络成瘾者往往忽视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针对网络成瘾,我国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严格审查游戏内容,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同时,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学校方面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网络成瘾现象。
家庭方面,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网络环境下课例分析

网络环境下课例分析本人现在进行的实验课题是“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学习的方法及其模式”。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进行大量准备工作,主要是进行网站建设和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
网站中有许多英语教学内容,其中一个内容为“阅读专项练习”。
我在网上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供学生自由选择浏览。
在论坛中为班级每个学生都注册了用户,学生可在里面发表文章进行讨论。
学生浏览完有关资料后可在相应论坛提问、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积极进行教学尝试从2013年3月起,本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尝试,保证每周至少有一课时,学生为2000年入学的五(4)班;上课时间:为每个星期三上午第一节课;地点为:电教大楼2楼网络教室(运用南京远志网络教学系统并可登陆国际互联网)。
阅读教学内容主要为当前的一些热点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例如: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章等。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阅读最新最近的英语文章,提高阅读速度、增长词汇量、丰富课外知识。
三、具体课例课前:1、确定授课时间:2013年12月24日,确定阅读内容:Christmas(圣诞节将至,故确定为本课主题)。
2、用两天的时间上网搜寻关于圣诞节的网站及内容,并把相关内容链接在自己的个人主页阅读栏目中,同时要设计一些练习题。
3、通知学生在家中查找能查找到关于“圣诞节”的一切资料,包括文章、图片、影像、歌曲等。
课中:1、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熟悉网络学习环境,提高信息素养;了解Christmas的相关资料,掌握必要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实现自己对Christmas的意义建构。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兴趣2、教学过程:对学生提出以下任务:选择感兴趣的网站(教师预先给定的一些网址或自己在百度等搜索)阅读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任选一篇文章进行阅读,理解并记忆,然后在论坛中和同学、教师交流;全班共同阅读教师指定的一篇经典文章,完成相关练习;写一篇100字左右关于自己对Christmas的理解文章,发表在论坛内;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自己在课外准备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