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算术题观后感范文
人生是道算术题

人生是道算术题都说人生就像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中年以前是加法人生,从开始的无到拥有,追求知识、成功、富贵、名利。
生活仿佛是个大仓库,家庭、孩子、财富,总想放很多东西进去来丰富我们的人生。
中年以后是减法人生,减去日益膨胀的欲望,减去复杂的思想,减去生活中的赘物,拒绝不想做的事情,该放弃的就要放弃,使人生更简单更快乐。
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人生确实是像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即是如此简单,大家可以仔细地观察,又有多少人能做好呢?先从加法说起,有人将财富、地位、名誉和美色,与人生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把是否拥有这些看成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尺,贪心的炽火越演越烈,他们识不透所有的人生最后都将“归零”这样一种残酷的事实,或者他们也已经知晓,却无法熄灭心头那蓬熊熊燃烧的欲火。
对于这些人来说,人生没有什么是多余的,因而,他们就像柳宗元笔下的蝜蝂一样,贪婪地“持取”途中所看见的一切,不断增加背上的重负,最终“踬仆”在人生的泥途中,被人民、被法律执行清零。
中国古代就有“贪官鼻祖”羊舌鲋,“四尽太守”鱼弘,“天下第一贪”和珅;当代就有了“花花太岁”胡长青,“三光书记”林龙飞,山西亿贪穆新成。
谁都认为人生的减法还简单,该放下的放下就是了,该不要的不去想就是了。
其实,人生的减法也并没有那么简单。
你不去想了,别人要去想,还要你和他一起想。
你不想苦恼了,却有意或无意的被别人拉进了另一个苦恼的境地,尤其是身处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环境,除非是自然、生理方面不得已的因素,很多人已经不会做减法了。
老养小已成了新中华的传统,用减法去养老院,先得算算有没有足够的钱?生病吃药,口袋里的钱包够不够做减法?在笔者居住的小区,60岁以上捡垃圾的已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群体,从清晨4点钟至晚上10点钟,都可见到这些身影,惊讶的是几乎个个是享受退休待遇的。
难道他们不会做减法?又是谁使他们放弃了做减法的权利呢?看来做人生加减法运算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我们不妨先看看人生正确的算术题应该是怎么做的。
人生是道算术题,唯有自己掌握人生才会精彩!

人生是道算术题,唯有自己掌握人生才会精彩!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人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从首领哪儿得到的一块领地。
首领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说,你从这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目标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那人也没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如果这个人没有贪婪的欲望。
他就有机会得到一块他力所能及的土地,可是由于他的贪心,不仅一寸土地没得到反把性命丢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性的贪婪让我们忘记了满足,人生不仅只有加法,还应有减法――“加法”=贪婪,“减法”=放下。
人生,就是一道道算术题编织而成的试卷。
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命题,得之失之。
我们终其一生,只为求思、求解。
幸福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欢乐,微妙感动,都会汇成的幸福海洋。
人生做着加法。
生命是宝贵的,时间同样如此。
曾经多少次,因为着迷而浪费时间,终究换来一场空洞的剧情;多少次因为贪玩而虚度光阴,到头来事事未成。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我们离死神越来越近,虽极度逃避,但终归摆脱不了宿命。
人生在做着减法。
好心情乘以好身体,等于翻倍的快乐。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是1,而财富、感情、事业,家庭……,都是1后面的0,只有依附于这个1,零的存在才会有意义,如果没了这个1,那么一切都将不存在”。
因此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靠什么来获得?那就必须有一个快乐的心情,所以,我们要学会释放压力,缓解疲劳,改变你的生活态度。
缩小乃至忘却你的忧伤和烦恼,让微笑和幸福永远照亮你的阳光人生。
面对健康在做着乘法。
人的情感具有相通行和感染性,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每个人心中的乐与悲都如种子般撒向大地,人生在做着除法。
只有加减乘除综合运用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有高度的人生。
可无论算式多么复杂,无论今生还是来世,人生的算术终将给我们一个共同的答案:归零。
人生苦短,算法由人。
运算之妙,存乎一心。
人生是一道加减乘除法题作文

人生是一道加减乘除法题作文人生这道题,得用加减乘除好好算算。
加法嘛,就是给生活加点料。
每当你付出一点努力,生活就会给你加一点甜头。
就像你小时候,每学会一个新技能,爸妈都会夸你一句,心里是不是特别甜?这就是人生的加法,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生活才会越来越精彩。
说到减法,那可得学会放下。
生活里总有不如意的时候,你得学会把这些不愉快减去,让心里轻松点。
有时候,放下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所以,别让那些烦恼纠缠着你,该放手时就放手,人生才会更自在。
乘法呢,是让生活翻几倍的好东西。
当你找到了热爱的事情,就像找到了人生的乘法口诀,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而美好。
比如你热爱某个运动,每次投入其中,那种快乐就会翻倍,让你觉得生活特别值得。
至于除法,那就是要平衡一下了。
生活不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不能总是波折重重。
你得学会用除法,把生活中的好坏平衡一下,
这样才能走得更稳。
有时候,失去一些东西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东西,这就是人生的除法,让你看清生活的真相。
所以啊,人生这道题,得用加减乘除好好算算。
不管是加法、
减法、乘法还是除法,都是为了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只要我们用
心去解答,每个人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精彩答案。
人生算术题观后感

人生算术题观后感人生算术题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名为《人生算术题》的电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生命的珍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人生的算术题,通过主角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一、人生无常电影中,主角因为一场意外发生了重大的生命改变,原本充满希望的生活瞬间变得灰暗无光。
这里所展现的就是人生的无常,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不论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
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失去了快乐。
二、坚持与努力电影中的主角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了自己的记忆和身体,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重新找回了自己和自己的目标。
这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遇到困难还是挫折,都应该勇敢面对,不要放弃,相信自己一定会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三、珍惜当下电影中,主角因为失去了记忆,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一无所知,但是他却通过如实记录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了自己。
这种珍惜当下的态度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当下的时刻,因为这些时刻会变成我们的回忆。
能够记录下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珍惜当下的方式。
四、灵魂的自由电影中,主角在找回自己的过程中,也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和追求。
这种追求也展现了灵魂的自由,就像电影中的主角一样,我们也应该在追求自己的时候,找到内心的真正渴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未来。
总的来说,电影《人生算术题》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剧情,向我们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珍惜当下的真谛。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在人生的算术题中得到最终的答案。
人生算法 喻颖正 读后感

人生算法喻颖正读后感篇一人生算法喻颖正读后感最近读了喻颖正的《人生算法》,哎呀,真的是让我感慨颇多!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盒子,打开之后,里面的东西让我又惊又喜。
也许你会问,不就是一本书嘛,能有这么大的魔力?嘿,还真别说,它就是有!作者提出的那些关于人生算法的观点,有时候让我觉得“哇,太对了!”,有时候又让我陷入沉思,“真的是这样吗?”比如说,他说人生就像一场编程,我们得给自己设定好代码和规则。
这让我想到自己,我是不是一直在随波逐流,没有给自己好好写个“程序”呢?可能是吧。
书中还讲到,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就像在大海里捞珍珠,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了。
我就在想,我错过的那些机会,是不是就像一颗颗溜走的珍珠,让我后悔不已呢?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有疑惑。
像他说的有些方法,真的能在现实生活中完全行得通吗?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可以,但对于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人,是不是有点太理想化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是按照书里说的去勇敢尝试,还是继续走自己原来的老路?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但我觉得,这本书至少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这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不是吗?篇二人生算法喻颖正读后感读完喻颖正的《人生算法》,我整个人都有点懵圈,同时又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你说人生是可以用算法来规划的,这到底靠不靠谱呢?我觉得吧,可能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说,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确实需要像计算机一样去分析利弊,权衡得失。
但人又不是机器啊,我们有感情,有冲动,有时候那些算法啥的,好像根本就不管用!书里提到的一些成功案例,让我忍不住感叹:“哇塞,他们也太厉害了!”可转头一想,我自己能像他们那样吗?也许能,也许不能,谁知道呢!还有啊,作者说要不断优化自己的人生算法,才能走向成功。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不停地改变自己,迎合所谓的“算法”?那这样的人生还有没有自我呢?我真的很怀疑。
不过话说回来,这本书也给了我一些启发。
做好人生的算术题

做好人生的算术题人生就是一道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要学会用“加法”的方式去关爱和奉献,学会用“减法”的方式去面对名利得失,学会用“乘法”的方式去加倍感恩,学会用“除法”的方式去战胜困难。
这道题算好了,人生就会出彩,就能收获万紫千红。
学会用“加法”的方式去关爱和奉献。
善良是人的本性,爱心和善心是做人的良知,加法就是多关爱身边的人,珍惜值得爱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以诚感人者人亦诚,雪中送炭更显真情,自然能做到“何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为人人,心里便更阳光。
自己为他人的成长创造广阔的人生舞台,锦上添花成就他人也就是成就自己。
“加法”就是做真朋友,旁观者清,为他人开对方子,严是爱,正确的批评是关爱和提醒,是让他人不犯糊涂,是让他的人生路做好“加法”。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他人的批评是自我成长的“营养液”。
加法的方式去关爱他人,朋友越来越多,路也会越走越宽。
工作中的加法就是兢兢业业,发扬“钉钉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任劳任怨,认真践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讲奉献,多付出,不计回报,流血流汗不留遗憾,鼓足劲站好位发挥出最大作用。
加法的方式工作才会从量变到质变,就能成为某行业的专家,成为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澎湃力量。
学会用“减法”的方式去面对名利得失。
怨恨是心里的一个结,“解铃还需系铃人”。
放下是为了更好的前行,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为难他人就是为难自己。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敌人化解成友人,仇恨被抛到九霄云外。
世间本无事,何必自扰之。
卸下思想包袱,减去不必要的心结。
内心的阳光越来越多,就能收获一缕春风,一片光明。
减法的方式怨恨,心胸越来越宽阔,“仇恨”越来越少,心底的阳光越来越明亮。
减法表面上是吃亏,实际则是解脱,是心灵停靠更好的前行。
该放下时得放下,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人生算法》读后感

《人生算法》读后感人生算法,以不同的方式计算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这本书通过深入探讨人生中的各种算法,揭示了我们日常决策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算法原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读完《人生算法》后,我深受启发,并对自己的生活和决策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书中强调了人们的生活决策往往受到心理偏见的影响。
这些偏见可能导致我们犯下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作者通过精彩的案例和科学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心理偏见的实例,如确认偏见、群体偏见和信息偏见等。
同时,他还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我们克服这些偏见,制定更明智的决策。
其次,书中介绍了一些经济学和数学原理,如边际效益、成本效益分析和贝叶斯定理等。
这些原理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评估选择,并做出最佳决策。
例如,边际效益原理告诉我们,应该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停止行动,避免过度投入资源。
这种经济学原理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如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和能力。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计算机科学的概念,如算法、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
这些概念揭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这些复杂的概念,并提供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案例,让读者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阅读《人生算法》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既有理性的一面,又受到情感和动机的影响。
我们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做出最佳的选择。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决策思维模式,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和技术发展。
通过学习《人生算法》,我意识到人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我们需要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
只有不断学习、适应变化,并运用正确的决策和计算方式,我们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取得成功。
总之,读完《人生算法》后,我受益匪浅。
书中提供的各种算法原理和应用案例,为我们认识和改善自己的人生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通过理解和应用人生算法,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困难,做出更好的决策,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进步。
我的人生就像一道计算题的作文

我的人生就像一道计算题的作文《我的人生就像一道计算题》嘿!你知道吗?我觉得我的人生啊,就像一道超级复杂的计算题!从我呱呱坠地那一刻起,这道题就开始摆在我面前啦。
小时候,学走路、学说话,这就像是在做加法,一点点地积累技能。
每次我努力迈出一小步,或者含含糊糊地叫出一声“爸爸”“妈妈”,都像是在算式里加上了一个小小的数字,让我的成长数值不断变大。
上学后,做作业、考试,那感觉就像是在做乘法!一个知识点乘以另一个知识点,努力和认真就是乘数。
要是我不认真,那这乘积可就小得可怜咯。
比如说,有一次数学考试,我粗心大意,把简单的加法看成了乘法,哎呀呀,那分数惨不忍睹!这难道不是因为我在这道“乘法题”里出了错吗?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呢,又像是在做除法。
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把快乐除以人数,每个人得到的快乐却没有变少,反而好像变得更多啦!就像那次我们一起过生日,一块大蛋糕分给好多人,可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那么灿烂,快乐不就翻倍了吗?还有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就像是在做减法。
减掉害怕,减掉退缩,勇敢地去面对,困难也就没那么可怕啦!记得有一回,我参加演讲比赛,心里紧张得要命,感觉自己都要发抖啦。
可我告诉自己,减掉这些紧张,勇敢地站上去!最后,我成功啦!在我的人生算式里,爸爸妈妈就像是我的定海神针。
我考好了,他们会笑着说:“宝贝,继续加油!”这就像给我的算式加上了一个大大的鼓励值。
我犯错了,他们会耐心教导我,帮我纠正错误,这就像是帮我擦掉算式里错误的数字,让我重新计算。
老师呢,则像那解题的关键公式。
他们传授给我的知识和道理,就是我解开人生难题的法宝。
有了他们的指引,我这道人生计算题才能一步步算出正确答案。
朋友们就像是我的小助手,我们一起讨论问题,一起玩耍,一起面对困难。
就像那次我们一起做小组作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帮助,这不就像一起在攻克一道超级难的计算题吗?那我的人生算式最后会算出什么样的答案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我认真对待每一个数字,用心做好每一步运算,这答案一定不会差!我会一直努力,让这道人生计算题得出一个让自己骄傲,让大家都为我鼓掌的答案!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算术题观后感范文
两岁之前我们家住的是白墙红瓦的平房,每到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就很害怕,即使开了灯还是觉得阴森森的,妈妈在哪儿,我就要跟到哪儿。
厨房和客厅之间隔了一个小院子,妈妈在厨房做饭,我就在厨房门口等着,妈妈去卧室,我就在卧室门口等着,有时候嫌我跟着碍手碍脚,妈妈会让我去别处玩儿,不过我还是会站在院子里能看见她的地方。
后来,妈妈买了只小兔子陪我玩儿,可我还是每次跟着她,这样,我跟着妈妈,兔子跟着我在后面笨拙地一跳一跳。
上大学以后,我去了隔壁的城市。
离家也就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多同学周六周天都会回家,可我觉得上大学就是应该体验独立的生活,不该那么恋家,于是只有放寒暑假和节假日才会回去。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更远的城市,从南到北来了北京。
在天天点外卖想念妈妈做的饭菜的时候、在被烦心事缠身想和父母倾诉的时候,我发现回家已经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有电视台做了一次统计,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在xx岁左右,算下来是xxx个月,他们把这xxx个月做成一张表格,人的一生也就在这张表格上面了。
然后让用蓝色的笔划掉自己已经度过的
月份。
划完之后,有人惊觉,整张纸已经唰地过去一半了,他们说:怎么这么快,什么都还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电视台又让他们说出母亲的年龄,看看距离平均年龄xx岁还差多少个月,然后用红色的笔划掉母亲剩下的月份。
而看到这个结果的人无一例外哭了起来,记者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因为害怕。
从来没想过时间会这么快,总想着他们还年轻,还能活很久。
而成年之后,人们忙于工作,有的一周回去一次,有的一个月回去一次,有的一年才能回去一次,回去还有各种朋友聚会和事情,完完整整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
记者让他们用绿色的线划出能完完整整陪伴父母的时间。
绿色的时间少得可怜。
画画你的人生九百格,多点时间回去陪伴父母吧。
父母养我们xx年,我们能陪父母多少天?
小时候的我,总是很叛逆,想早早地离开父母的监护,天真地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就是自由。
后来,我填报了一个外省的大学,与父母相隔xxx多公里。
可是,距离再远,我们始终是父母的牵挂。
那年的冬季,气候极其异常,秋末冬初,极其罕见的暴雪拉
开了这个冬季的序幕。
空气里,感受不到任何一点温暖。
突然间,我接到了父母的电话,父母说,他们已经来到我的城市,找到我的学校了。
我震惊了。
学校门口,他们裹着厚厚的棉衣,在寒风中不住地打着冷颤,我迎上去,随手接过父亲手中的行李,父亲说:“这里面有你最爱吃的酱菜呢,我说不带了吧,是你妈要带上的,你妈说,这边买的不一定和你的胃口。
”
我说:“你们怎么来了,大老远的,天又冷,不用这么特地来看我的,我在这里挺好的。
”
父亲一脸无辜地说:“是你妈非要来。
”
我心里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种种借口,都是出于对我满满的爱。
那一罐酱菜,是无数个思念的夜晚和血浓于水的亲情。
一句“你妈非要来”,足以让我用一生去忆存、去感动、去报恩。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如今的我们,被浓重的商业化气息所包围着,就像是被捆绑在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上,我们顾不得体察他人的情感世界,也忘记了品味自己的情感世界。
而父母真正需要的很简单,一个电话,一次回家,一次长谈,一声爸妈。
而现实是,我们与父母少相聚,多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