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第四版 基础知识 105题
空气调节第四版前两章知识点和答案

课程一:空气调节绪论1.空气调节:①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②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2.内部受控的空气环境:在某一特定空间(或房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
3.一定空间内的空气环境一般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是来自空间内部生产过程、设备及人体等所产生的热、湿和其他有害物的干扰;二是来自空间外部气候变化、太阳辐射及外部空气中的有害物的干扰。
4.技术手段:采用换气的方法保证内部环境的空气新鲜;采用热、湿交换的方法保证内部环境的温、湿度;采用净化的方法保证空气的清洁度。
(置换、热质交换和净化过程)5.工艺性空调和舒适型空调?答: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工艺性空调和舒适型空调。
①工艺性空调:空气调节应用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
②舒适型空调: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章节概要:内容一:知识点总结1.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A.饱和空气:干空气+干饱和空气B.过饱和空气:干空气+湿饱和空气C.不饱和空气:干空气+过热蒸汽2.在常温下干空气被视为理想气体,不饱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一直处于过热状态。
3.标准状况下,湿空气的密度比干空气小(水蒸气分压力上升,湿空气密度减小)。
4.相对湿度可以反映空气的干燥程度。
5.相对湿度与含湿量的关系(书7页)。
6.湿空气的焓h=ℎg+dℎq。
7.画图:湿空气的焓湿图、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8.湿空气的状态变化,四个典型过程的实现。
9.道尔顿定律B=p g+p q。
10.在一定大气压力B下,d仅与p q有关,p q越大,d越大。
11.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过程中,温差是热交换的推动力,而水蒸气的压力差则是质(湿)交换的推动力。
内容二:课后习题答案1.试解释用1KG干空气作为湿空气参数度量单位基础的原因。
答:因为大气(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
干空气的成分是氮、氧、氩、及其他微量气体,多数成分比较稳定,少数随季节变化有所波动,但从总体上可将干空气作为一个稳定的混合物来看待。
《空气调节》习题集

《空气调节》习题一、判断题:1、空气含湿量就是空气中水的含量。
()2、自然界中,干空气是不存在的,空气均为湿空气。
()3、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容纳水蒸气量只有一个最大值。
()4、相对湿度φ越小,表明湿空气的干燥程度越大。
()5、相对湿度φ越大,则空气的吸湿能力越大。
()6、绝对湿度ρv说明了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量的多少,因此,在空调工程中更多地使用ρv这个参数。
()7、相对湿度反应湿空气偏离饱和状态的程度和吸湿能力的大小。
()8、露点温度就是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也就是空气开始结露时的温度。
()9、含湿量d与水蒸气分压力Pv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湿空气热力参数。
()10、饱和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三者相等。
()11、湿空气的焓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
()12、当温度t升高时,湿空气的焓h一定增加。
()13、在空气处理过程中转移的热量,就等于空气终态和初态的焓差。
()14、当t升高时,湿空气的焓h增加、不变或减少取决于d如何变化。
()15、含湿量d与大气压力B有关,应根据不同的B 值来选用不同的焓湿图。
()16、露点温度就是等焓线与饱和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17、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轨迹都是φ=100%的饱和线。
()18、初态和终态都不同的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只要热湿比相同,则变化过程方向就不同。
()19、混合状态点C将混合前两状态的连线分割成的两段的长度,和参与混合的两种气体大小成正比。
()20、粗效过滤器可以滤去空气中1~10μm的灰尘。
()21、空气露点温度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升高,相对湿度降低,露点温度也降低。
()22、对空气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后温度下降,含湿量不变,焓值上升,相对湿度下降。
()23、对于一次回风式空调系统地定露点恒温恒湿控制,夏季为冷却减湿过程,典型控制方法为:露点温度控制系统、二次加热控制系统和室温控制系统地有机结合。
()24、风机盘管机组地局部调节方法有水量调节和风量调节二种基本方法。
空气调节(第四版)-基础知识-105题

空气调节(第四版)—基础知识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编1、在工程上,将只实现内部环境空气温度的调节技术称为,将为保持工业环境有害物质浓度在一定卫生要求范围内的技术称为。
(第1页)供暖或降温;工业通风。
2、空气调节应用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一般称为“空调”,而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则称为“空调”。
(第2页)工艺性;舒适性。
3、湿空气是指和的混合气体。
(第5页)干空气;水蒸气。
4、根据道尔顿定律,湿空气的压力应等于与之和。
(第5页)干空气的压力;水蒸气的压力。
5、在理论上,是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
(第11页)湿球温度;热力学湿球温度。
6、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和空调设备的基本依据。
(第20页)送风量;容量。
7、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年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和。
(第20页)得热量;得湿量。
8、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
(第20页)冷负荷;热负荷。
9、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
(第20页)冷负荷;湿负荷。
10、房间冷(热)、湿负荷量的计算必须以室外和室内要求维持的为依据。
(第20页)气象参数;气象条件。
11、空调房间室内温度、湿度通常用两组指标来规定,即和(第20页)温度湿度基数;空调精度。
12、室内温、湿度基数是指在空调区域内所需保持的空气与(第20页)基准温度;基准相对湿度。
13、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空调和空调。
(第20页)舒适性;工艺性。
14、在ISO 7730标准中以PMV—PPD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
该指标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强度,衣服热阻(衣着情况),,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等六个因素。
(第23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
空气调节(第四版)-基础知识-105题

空气调节(第四版)—基础知识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编1、在工程上,将只实现内部环境空气温度的调节技术称为,将为保持工业环境有害物质浓度在一定卫生要求范围内的技术称为。
(第1页)供暖或降温;工业通风。
2、空气调节应用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一般称为“空调”,而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则称为“空调”。
(第2页)工艺性;舒适性。
3、湿空气是指和的混合气体。
(第5页)干空气;水蒸气。
4、根据道尔顿定律,湿空气的压力应等于与之和。
(第5页)干空气的压力;水蒸气的压力。
5、在理论上,是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
(第11页)湿球温度;热力学湿球温度。
6、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和空调设备的基本依据。
(第20页)送风量;容量。
7、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年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和。
(第20页)得热量;得湿量。
8、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
(第20页)冷负荷;热负荷。
9、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
(第20页)冷负荷;湿负荷。
10、房间冷(热)、湿负荷量的计算必须以室外和室内要求维持的为依据。
(第20页)气象参数;气象条件。
11、空调房间室内温度、湿度通常用两组指标来规定,即和。
(第20页)温度湿度基数;空调精度。
12、室内温、湿度基数是指在空调区域内所需保持的空气与。
(第20页)基准温度;基准相对湿度。
13、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空调和空调。
(第20页)舒适性;工艺性。
14、在ISO 7730标准中以PMV—PPD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
该指标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强度,衣服热阻(衣着情况),,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等六个因素。
(第23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3

48、当电网电压低于(340)伏或高于420V时应密切注意电流变化和电机温升,必要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机
1、用压力表测得的压力值为(相对压力)
2、欲使高于临界温度的制冷剂蒸汽液化须(不可能实现)
3、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液体加热至与该压力相对应的沸点温度,液体就会出现(沸腾)
5、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热工转换的数量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了热工转换的方向和(特征)
6、热量传递的基本形式有(导热)、对流换热、热辐射
7、导热与(做功)是制冷剂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两种基本形式
8、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中的热力过程是一个等熵压缩过程,一个等焓节流过程,两个(等压)过程
54、中小型氟利昂制冷系统,如采用R22制冷剂,其高压压力继电器启动压力较断开压力(低0.098 - 0.294 Mpa)
55、低压压力继电器,其表面的调整压力值,R12和 R22的断开压力都规定为比蒸发温度(低5 oC)的相应的饱和压力,且其值不宜小于0.00984Mpa
56、低压压力继电器对吸气压力的保护作用主要是控制蒸发压力,小型氟利昂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要维持在(0.0098Mpa表压以上)
30、有些开启式活塞压缩机不能反转运行是因为(润滑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31、同一台压缩机,其转速不变,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其理论输气量(不定)
32、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型号为8FS10,其中F表示(压缩机的工作介质为氟里昂)
33、由于半封闭压缩机轴的转向不易判明,为保证反转均能上油,一般采用(月牙内啮合齿轮油泵)
13、当氨液飞溅入眼睛必须用(清水)反复冲洗眼睛,然后送医院治疗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部分课后题及答案资料

空调制冷部分习题答案 (第四版)1、苯R22制冷循环,其蒸发温度0℃,冷凝温度为35℃,膨胀阀前的液体温度为30℃,压缩机吸入干饱和蒸气,试计算该理论循环的制冷系数εth及制冷效率ηR解:由压焓图查得:kg KJh 4051= kgKJ h 4302= kgKJh h 23543==eg:ph3214制冷系数 8.64054302354051241=--=--=h h h h th ε 8.7035027300=-+=-=T T T K c ε 制冷效率 87.08.78.6===εεηth R 1.2一台采用R22制冷剂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其额定制热工况下的蒸发制温度为3℃,其冷凝温度为50℃,再冷度和过热度公别为3℃和5℃,当额定制热量为2800W ,压缩机的总效率(e d m i ηηηη)和容积效率(v η)分别为0.7和0.9时,请问需选用多大的理论输气量h V 的压缩机?其制热COP 是多少? 解:根据压焓图可知: MPa P K 2=MPa P 55.00= kg m v 310435.0= kg KJ h 4101= 3123m kg =ρkg KJ h 4452= kg KJ h h 26043== 制冷剂质量流量s kg h h q M rKR 0151.01858.28.232==-==φ制冷剂体积流量sm V M V R R 3100066.00435.00151.0=⨯=⋅=s m V V v Rh 3000733.09.000066.0===∴η理论输气量 7.01,7.0===e m i d e d m i ηηηηηηηη则取压缩机总效率又 kw h h M P R th 529.0)410445(0151.0)(12=-⨯=-=压缩机理论耗功率 293.5529.08.2===∴thkth P φμ理论制热系数 71.3293.57.0=⨯=⋅=∴th e m i COP μηηη1.6如图所示的R22G 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其冷凝温度为35℃,蒸发温度-38℃,膨胀阀2前的液体温度为30℃,膨胀1前的液体温度为0℃,低压级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为5℃。
空气调节第四版前两章知识点与答案

课程一:空气调节绪论1.空气调节:①使空气达到所要求得状态②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2.内部受控得空气环境:在某一特定空间(或房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与工艺生产过程得要求。
3.一定空间内得空气环境一般受到两方面得干扰:一就是来自空间内部生产过程、设备及人体等所产生得热、湿与其她有害物得干扰;二就是来自空间外部气候变化、太阳辐射及外部空气中得有害物得干扰。
4.技术手段:采用换气得方法保证内部环境得空气新鲜;采用热、湿交换得方法保证内部环境得温、湿度;采用净化得方法保证空气得清洁度。
(置换、热质交换与净化过程)5.工艺性空调与舒适型空调?答: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得不同可分为工艺性空调与舒适型空调。
①工艺性空调:空气调节应用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
②舒适型空调:应用于以人为主得空气环境调节。
第一章湿空气得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章节概要:内容一:知识点总结1.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A.饱与空气:干空气+干饱与空气B.过饱与空气:干空气+湿饱与空气C.不饱与空气:干空气+过热蒸汽2.在常温下干空气被视为理想气体,不饱与湿空气中得水蒸气一直处于过热状态。
3.标准状况下,湿空气得密度比干空气小(水蒸气分压力上升,湿空气密度减小)。
4.相对湿度可以反映空气得干燥程度。
5.相对湿度与含湿量得关系(书7页)。
6.湿空气得焓。
7.画图:湿空气得焓湿图、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8.湿空气得状态变化,四个典型过程得实现。
9.道尔顿定律。
10.在一定大气压力B下,d仅与有关,越大,d越大。
11.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得过程中,温差就是热交换得推动力,而水蒸气得压力差则就是质(湿)交换得推动力。
内容二:课后习题答案1、试解释用1KG干空气作为湿空气参数度量单位基础得原因。
答:因为大气(湿空气)就是由干空气与一定量得水蒸气混合而成得。
干空气得成分就是氮、氧、氩、及其她微量气体,多数成分比较稳定,少数随季节变化有所波动,但从总体上可将干空气作为一个稳定得混合物来瞧待。
(完整word版)空气调节(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题1•人类对空气调节T程提出了哪些要求?空气调节系统是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的?答: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淸洁度进行调节,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
另外,就口询社会发展来看,人类对空调工程的要求远不止这些,其中对节能、环保以及对社会安全性的保障也提出了更窩的要求。
空调系统采川换气的方法,保证所要求环境的空气新鲜,通过热湿交换来保证环境的温湿度,采丿IJ净化的方法來保证空气的沽洁度。
不仅如此,还必须有效的进行能量的节约和冋收,改进能量转换和传递设备的性能,优化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來达到节能的U的以满足人类要求。
2.空气调节与全面通风有哪些相同和不R1Z处?空气调节由哪些环节组成?答:全ihi通风往往达不到人们所要求的空气状态及精度。
空气调节是调节空气的状态來满足人类的需求。
两者同样是改变了人体所处环境的空气状态,但是空气调节包括了通风、供暖和制冷等过程。
空气调节包括:空气处理、空气运输、空气末端分配以及气流组织。
3.空气调节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答:节能、环保、生活安全性。
空调新技术的发展:如空调系统的评价模拟、温湿度分别处理、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等。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埋性质和焙湿图思考题1.为什么湿空气的组成成份中,対空气调节來说水蒸汽是重要的•部分?答: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干空气的成分比较稳定,莫中的水蒸气虽然含量较少但是其决定了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2•为什么夏季的大气斥力一般说比冬季要低一些?答:温度升高,空气体积增大压力减小。
3•饱和与不饱和水蒸汽分压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答: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的饱和程度代表了对应爪力卞的不饱和湿空气可吸收水蒸气的最大值。
饱和水蒸汽分压由湿空气温度唯一决定,而不饱和水蒸汽分压与大气压力右关,由实际的大气压决定。
4.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象冬天那样雾气腾腾?答:夏人的气温高丁•冬季,浴室的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一定,夏季空气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而冬季空气的露点温度低于英臨点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调节(第四版)一基础知识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编1、在工程上,将只实现内部环境空气温度的调节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 ,将为保持工业环境有害物质浓度在一定卫生要求范围内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 。
(第1页)供暖或降温;工业通风。
2、空气调节应用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一般称为“ ______________ 空调”,而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则称为“ _________ 空调”。
(第2页)工艺性;舒适性。
3、湿空气是指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的混合气体。
(第5页)干空气;水蒸气。
4、根据道尔顿定律,湿空气的压力应等于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之和。
(第5页)干空气的压力;水蒸气的压力。
5、在理论上,__________ 是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__________ 。
(第11页)湿球温度;热力学湿球温度。
6、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____________ 和空调设备____________ 的基本依据。
(第20页)送风量;容量。
7、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年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和。
(第20页)得热量;得湿量。
&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 ___________ ;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___________ 。
(第20页)冷负荷;热负荷。
9、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 ___________ ;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___________ 。
(第20页)冷负荷;湿负荷。
10、房间冷(热)、湿负荷量的计算必须以室外____________ 和室内要求维持的____________ 为依据。
(第20页)气象参数;气象条件。
11、空调房间室内温度、湿度通常用两组指标来规定,即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第20页)温度湿度基数;空调精度。
12、室内温、湿度基数是指在空调区域内所需保持的空气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
(第20页)基准温度;基准相对湿度。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空调和空调。
(第20页)舒适性;工艺性。
14、在ISO 7730标准中以PMV —PPD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
该指标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强度,衣服热阻(衣着情况),___________ ,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 ____________ 等六个因素。
(第23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
15、指标代表了对同一环境绝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因此可用该指标预测热环境下人体的热反应。
由于人与人之间生理的差别,故用_____________ 指标来表示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
(第25页)PMV (预期平均投票);PPD (预期不满意百分率)。
16、ISO 7730对PMV —PPD指标的推荐值为:PPD<10%,即PMV值在一0.5~+0.5之间,相当于在人群中允许有10%的人感觉不满意。
(第25页)17、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2003)中规定采暖与空气调节室内的热舒适性指标宜为:—1 < PMV < +1 , PPD~ 26%。
(第25 页)18、室内空气温湿度设计参数的确定,除了要考虑室内参数综合作用下的舒适条件夕卜,还应根据__________ 、经济条件和___________ 进行综合考虑。
(第25页)室外气温;节能要求。
19、工艺性空调可分为一般降温性空调、____________ 空调和___________ 空调等。
(第26页)恒温恒湿;净化。
20、净化空调不仅对空气温、湿度提出一定要求,而且对空气中所含尘粒的_______ 和_____ 有严格要求。
(第26页)大小;数量。
21、计算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或由室内传至室外的热量,都要以室外空气计算温度为计算依据。
(第26 页)22、得热量是指在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热源散入房间的热量的总和。
(第34页)23、根据性质的不同,得热量可分为________ 和 ____ 两类。
(第34页)潜热;显热。
24、瞬时冷负荷是指为了维持室温恒定,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必须自室内取走的热量,也即在单位时间内必须向室内空气供给的冷量。
(第34页)25、冷负荷与得热量有时相等,有时则不等。
_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 决定了得热和负荷的关系。
(第34页)围护结构热工特性;得热量的类型。
26、在瞬时得热中的潜热得热及显热得热中的对流成分是直接放散到房间空气中的热量,它们立即构成瞬时负荷,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分则不能立即成为瞬时冷负荷。
(第34页)27、得热量转化为冷负荷过程中,存在着_______ 和 ____ 现象。
(第34页)衰减;延迟。
28、在非稳定工况下空调设备自室内带走的热量称为“除热量”。
(第35页)29、在计算空调负荷时,必须考虑围护结构的吸热、_______ 和______效应,根据不同的得热量,分别计算得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
(第35页)蓄热;放热。
30、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两部分。
(第42页)瞬变传热得热;日射得热量。
31、室内热源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 及人体散热等。
(第50页)工艺设备散热;照明散热。
32、室内热源散出的热量包括_____ 和_____ 两部分。
(第50页)显热;潜热。
33、根据各种热湿交换设备的特点不同可将它们分成两大类: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第61页)接触式热湿交换设备;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
34、包括喷水室、蒸气加湿器、高压喷雾加湿器、湿膜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以及使用液体吸湿剂的装置等;___________ 包括光管式和肋管式空气加湿器及空气冷却器等。
(第61页)接触式热湿交换设备;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
35、在所有的热湿交换设备中,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应用最广。
(第61页)喷水室;表面式换热器。
36、是热交换的推动力,___________ 是湿(质)交换的推动力。
(第62页)温差;水蒸气分压力差。
37、质交换有两种基本形式: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第62页)分子扩散;紊流扩散。
38、在静止的流体或做层流运动的流体中的扩散,是由微观分子运动所引起的,称为分子扩散,它的机理类似于热交换过程中的导热。
在流体中由于紊流脉动引起的物质传递称为紊流扩散,它的机理类似于热交换过程中的对流作用。
(第62页)39、在紊流流体中,除有层流底层中的____________ 外,还有主流中因紊流脉动而引起的 _____________ ,此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对流质交换,它的机理与对流换热相类似。
(第62页)分子扩散;紊流扩散。
40、著名的刘伊斯(Lewis)关系式表明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之比是一常数。
(第65页)对流热交换系数;对流质交换系数。
41、根据刘伊斯(Lewis)关系式,可以由____________ 求出 ___________ 。
(第66页)对流热交换系数;对流质交换系数。
42、麦凯尔(Merkel)方程表明在热质交换同时进行时,如果符合_______________ 的条件存在,则推动总热交换的动力是___________ 。
(第66页)刘伊斯关系式;空气的焓差。
43、喷水室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实现多种空气处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能力,耗金属量少和容易加工。
但是,它也有对水质要求高、占地面积大、水泵耗能多等缺点。
(第66页)44、在喷水室中通常设置一至三排喷嘴,最多四排喷嘴。
喷水方向根据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同与否分为顺喷、______ 和 _____ 。
(第66页)逆喷;对喷。
45、喷水室的底池与四种管道相通,它们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补水管、泄水管。
(第66、67页)循环水管;溢水管。
46、为了观察和检修的方便,喷水室应有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第67页)防水照明灯;密闭检查门。
47、_________ 是喷水室的最重要部件。
_____________ 是影响喷水室处理空气效果的又一重要部件。
(第67页)喷嘴;挡水板。
48、喷水室有卧式和立式,单级和双级,低速和高速之分。
此外,在工程上还使用带旁通和带填料层的喷水室。
(第67页)49、带旁通的喷水室是在喷水室的_______ 或 ______ 增加一个旁通风道,它可使一部分空气不经过喷水处理而与经过喷水处理的空气混合,得到要求处理的空气终参数。
(第68页)上面;侧面。
50、喷水室的热工计算方法主要分两类,一类基于_____________ ,另一类基于 ____________ 。
(第68页)热质交换系数;热交换效率。
51、影响喷水室热交换效果的因素很多,但对一定的空气处理过程而言,可将主要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__________ 、喷水系数的影响、喷水室结构特性的影响、_______________ 。
(第70、71页)空气质量流速的影响;空气与水初参数的影响。
52、喷水室的结构特性主要是指、喷嘴密度、 ___________ 、喷嘴形式、喷嘴孔径和喷水方向等,它们对喷水室的热交换效果均有影响。
(第71页)喷嘴排数;排管间距。
53、表面式换热器包括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两类。
前者用热水或蒸气做热媒,后者以冷水或制冷剂作冷媒。
(第77页)空气加热器;表面式冷却器。
54、表面式冷却器可分为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两类。
(第77页)水冷式;直接蒸发式。
55、由于表面式冷却器工作时,表面上常有凝结水产生,所以在它们下部应装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第79页)接水盘;排水管。
56、按空气流动方向来说,表面式换热器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或者既有并联又有串联。
到底采用什么样的组合方式,应按通过空气量的多少和需要的换热量大小来决定。
一般是通过空气量多时采用______ ,需要空气温升(或温降)大时采用________ 。
(第79页)并联;串联。
57、表冷器的热工计算分两种类型,一种是____________ 的,多用于选择定型的表冷器以满足已知空气初、终参数的空气处理要求;另一种是____________ 的,多用于检查一定型号的表冷器能将具有一定初参数的空气处理到什么样的终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