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新闻两篇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4.10《短新闻两篇》【2】31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

1945年5月,美军进入了战败的德 国,所见到的不禁令人触目惊心- 大批的犹太人尸体。
这个囚犯还保持着被烧死时的姿 势。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房
焚尸炉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运送政治犯尸体的火车
小 结:记《者奥罗斯森维塔辛尔没二有战什后么访新问闻奥》斯这维篇辛新集闻中是营美博国物
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 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 佳作。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 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 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 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 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 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 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
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探讨:文中有些句子看上去虽然平实,其实其 中却蕴含了深厚的感情,非常耐人寻味。找一找 这样的句子,并说明你所认识的作者的情感。
字词
• 婆娑 • 嬉笑 • 噩梦 • 纳粹 • 剥光 • 撰写
• 步履 • 焚尸炉 • 废墟 • 雏菊花 • 窒息 • 祷告
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 么新闻”,为什么作者 还要去报道?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 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 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练习:
• 阅读《飞向太空的航程》,找出新闻的 导语和主体,并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部分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 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 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 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 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 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 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 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语文新闻两则》PPT课件

请你找出文中的一段议论,并说明它 起什么作用。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 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 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 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 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作用:突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 当”,揭露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使新闻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相关背景,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独立自学一
自由朗读本则新闻思考: 1、了解本则新闻的相关背 景,并划出它的六个要素。 2、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 和主体。
提示: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划出所需信息。
五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回答!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显然,大多数乘客没有意识到出事。船与冰山相撞时,轮 船只是稍稍颤动了一下,没有激烈的颠簸。一开始,乘客 们对此并没在意,他们仍在舱内穿衣服,准备去吃饭。 阿奇博尔德· 格雷西上校可能是在泰坦号上等到最后而又 幸存下来的惟一的人。“我费劲地抓到铜栏杆,”他说道, “抓住后我就拼命不放。船下沉时,我在水中旋转起来, 好像转个没完。后来我露出水面,看见海面上一大片乱七 八糟的残骸。” 约翰· 雅各布· 阿斯特上校就不如他幸运了。一位幸存者看 见他勇敢地帮助他的新婚妻子上了救生船,点支烟后,他 又帮助其他妇女上救生船,而他自己却随船沉没了。船长 也沉没了。船上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妻子拒绝援救, 她们在船上与丈夫手拉着手,随着泰坦尼克号沉入大海。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 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 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 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 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 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 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 锵有力。
高中语文专题10短新闻两篇课件(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1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
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⑤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
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 的背景。
☆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
划分第一则新闻的段落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课堂探讨☆
注意新闻的结构和时间的变化。
你知道吗?
☆课堂探讨☆
你知道吗?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叙述了香港末 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多年 的英国统治彻底结束。 第二部分(2-11自然段):是新闻的主体。作者按时间顺序, 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和离开香港。其中第4段交 代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最后一段用极其概括的语言 叙述英国在香港岛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温故知新☆
改正一下
接载zài 凝重níng 旗杆gān 掩映yǎn 停泊bó 瞩目 zhǔ 易帜zhi 婆娑pósuō 噩梦è 嬉笑xī 沼泽zhǎo 撰 写zhuàn 废墟xū 实验shì长廊láng 隐秘bì 窒息zhì 祷告dǎo
☆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
找出第一则新闻的导语,体会其特点与作用。
第四单元 新闻
第十课 短新闻两篇
【导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结构,概括新闻的要点。
要学会 哟
☆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接载 凝重 旗杆 掩映 婆娑 噩梦 嬉笑 沼泽 长廊 隐秘 窒息 祷告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4.10《短新闻两篇》【2】51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

消息的标题
双行标题有两种写法
• 一种是正题的上面有引题(也叫肩题、 眉题)
百事新星大赛频出明星脸
引题
“周杰伦”亮相南京 正题
• 另一种是正题下面有副题(也叫辅题、子题)
面向新世纪的必然选择
正题
我国正积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副题
正题、引题和副题的作用
• 一般说来,正题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或主题思想。
• 引题主要阐发意义、渲染气氛、介绍 背景等作用,副题则多是对正题起补 充、说明作用。
消息的构成
•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构成。 • 消息的开头一般有“电头”,如“本报
讯”、“新华社×月×日电”、“本报社
通讯员××报道”之类。“电头”后空一格, 紧接的是导语。
•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 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 新闻作品要具备以下五个要素,即“五 个W”:When(何时)、Where(何 地)、Who(何人)、What(何事)、 Why(为什么)。
新华网兰州2004年12月12日电 12月11日晚11时36分左右, 甘肃省兰州市夜空出现红白两道亮光,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飞去, 随即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兰州方圆100公里之内的地方出现强 烈的震感。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为此兰州警方 抽调大批警力连夜进行搜寻。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 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 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 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 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 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 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
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5字)
【高中语文】短新闻两篇ppt精品课件20(课件+教案+导学案+素材,9份)

(第5、6、7自然段)
彭 定 康 接 过 降 下 的 旗 帜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8自然段)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在中国南海, 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 号离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 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 “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 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 主题。
香
港
回
归
场
面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彭 定 康 接 过 降 下 的 旗 帜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8自然段)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在中国南海, 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 号离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 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 “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 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 主题。
香
港
回
归
场
面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高二语文新闻两篇PPT教学课件

高频考点讲 练
例1 (2008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高频考点讲 练
(1)此时( )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 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26字以内, 含标点) 本报讯 “绿色需要你的呵护”“爱护绿色 就是爱护生命”,昨日,园林部门在已绿化完毕 的淮海路分车带绿岛内设置了40个“绿色警示 牌”,时刻提醒市民关注生态、爱护绿化成果。 为增加淮海路的绿量,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 市园林部门上月对淮海路有分车带的路段进行了 重点绿化,栽植了350多棵直径10厘米以上的银杏 树,1万余株构骨球及龙柏树。由于绿化带里是1 米多深的营养土,土质十分松软,希望市民不要 摇晃树木、踩踏绿草。
今后3年内为中国科学院聘请聘请300位海外优秀中 青年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说,每位受聘科学家 将获得200元左右的科研经费赞助。他们将参加以中 科院为主体的国家创新工程的课题研究。他介绍说, 创新工程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 健康、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新材料与制造、资 源与环境、空间科学与技术、基础和重大交叉科学 等八大领域。此次招聘重点是年龄在30岁-40岁之 间,具有博士学位的海外专家学者,同时中科院有 人将引进一些国内的优秀人才。 • 答:
风
能带电粒子流 形成 极光
高频考点讲 练
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人类的天体, 这主要得益于地球特殊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高频考点讲 练
高频考点讲 练
特别提醒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0课《短新闻两篇》 课件(共58张PPT)

手 捧 刚 刚 降 下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 国 旗 , 彭 定 康 神 情 黯 然
1997年7月1日英军卷旗走人
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
游轮与邻近大厦上的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日落仪式”的背景
7月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港湾,消失在南海夜幕中
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 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 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 这句话平实的语言, 对比的鲜明,其中之 一饱含了中国人民对 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 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 情。
米字旗徐徐降下……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将至,英国旗徐徐降下
集中营的第一批受害者是波兰的政治犯。从 1941年起,盖世太保向集中营运送了捷克人、 斯洛伐克人、俄国人、法国人等24个国家的 囚犯,其中包括反对第三帝国的德国人,以 及所有被占领国的大批犹太人和吉卜赛人。
1939年9月,德军占领波兰。1940年4月, 开始建造奥斯威辛集中营主营。它是整个奥 斯威辛地区集中营的管理部门所在地。1941 年10月,德国侵略者驱使主营的囚徒建造了 布热津卡营。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 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 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 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 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 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 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 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 1944年,奥诺维斯威辛集中希特勒的杀人中 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 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 残杀了。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重点词汇
本文涉及的词汇主要是科技、政治等方面的专业术语,如“核试验”、“国际地位”等。这些词汇对 于理解文章内容非常重要,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句型解析
本文的句子结构比较简单,但用词精准、表达有力。例如,“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这句话虽然简单 ,但却准确地传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简洁明了的特点。同时,文中还有一些被动 句和长句,需要学生注意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03
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
01
02
03
标题要简明扼要
标题应准确概括新闻的主 要内容,避免冗长和复杂 的表达。
突出新闻亮点
标题应突出新闻中最重要 、最新鲜、最具吸引力的 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
语言生动形象
标题可以使用形象生动的 语言,增强表达力和感染 力。
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开门见山
导语应直接切入主题,简 明扼要地介绍新闻的主要 内容。
02
课文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闻背景与作者介绍新闻背景本文选自《人民日报》,报道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的消息 。当时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需要提高国际地位和加 强国际合作,而核试验成功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之一。
作者介绍
作者XXX是中国著名新闻记者,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曾 获得多个新闻奖项,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文章结构
本文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即最重 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次要信息依次递 减。
VS
内容分析
本文报道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的消息, 强调了核试验对于国家科技发展和国际地 位提升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介绍了核试验 的过程和结果。文章语言简练、准确,表 达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本文涉及的词汇主要是科技、政治等方面的专业术语,如“核试验”、“国际地位”等。这些词汇对 于理解文章内容非常重要,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句型解析
本文的句子结构比较简单,但用词精准、表达有力。例如,“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这句话虽然简单 ,但却准确地传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简洁明了的特点。同时,文中还有一些被动 句和长句,需要学生注意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03
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
01
02
03
标题要简明扼要
标题应准确概括新闻的主 要内容,避免冗长和复杂 的表达。
突出新闻亮点
标题应突出新闻中最重要 、最新鲜、最具吸引力的 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
语言生动形象
标题可以使用形象生动的 语言,增强表达力和感染 力。
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开门见山
导语应直接切入主题,简 明扼要地介绍新闻的主要 内容。
02
课文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闻背景与作者介绍新闻背景本文选自《人民日报》,报道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的消息 。当时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需要提高国际地位和加 强国际合作,而核试验成功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之一。
作者介绍
作者XXX是中国著名新闻记者,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曾 获得多个新闻奖项,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文章结构
本文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即最重 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次要信息依次递 减。
VS
内容分析
本文报道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的消息, 强调了核试验对于国家科技发展和国际地 位提升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介绍了核试验 的过程和结果。文章语言简练、准确,表 达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新课
2003年10月15日,飞天第一 人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遨游太 空,21小时后,又成功返回地球, 在杨利伟返回的这段时间里,昔日 星光四射的影视名星都变得黯淡无 光。杨利伟才是当今青年人正真的 偶像。
三、课堂导读 1、试结合本文思路划分层次结构。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由飞天梦想引出飞天第一人杨 利伟。 第二部分(2—14段):介绍杨利伟的主要事迹。 第三部分(15—16段):展望未来。
今后3年内为中国科学院聘请聘请300位海外优秀中 青年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说,每位受聘科学家 将获得200元左右的科研经费赞助。他们将参加以中 科院为主体的国家创新工程的课题研究。他介绍说, 创新工程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 健康、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新材料与制造、资 源与环境、空间科学与技术、基础和重大交叉科学 等八大领域。此次招聘重点是年龄在30岁-40岁之 间,具有博士学位的海外专家学者,同时中科院有 人将引进一些国内的优秀人才。 • 答:
准 备 起 飞
1、发射点火
2、抛弃逃逸塔
3、助推器脱离
4、一级火箭分离
5、整流罩分离
6、二级火箭熄火
7、箭船分离
8、帆板展开
9、帆板对日定向
10、道舱帆板展开
三、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怦怦( pēng )直跳 苍穹( qióng ) 目眩( xuàn ) 烧灼( zhuó ) 矫( jiǎo )正
2、本文主要介绍了杨利伟的哪些事迹,试概括出 来。 明确:
①克服失重 ②地面训练 ③水上训练 ④对抗超重 3、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手法介绍人物? 明确: 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相结合,同时 借助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介绍人物。
基础知识回 顾
一、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银河系
+
河外星系 = 总星系
• 根据下面一则新闻的内容,拟出两个7字句,作为这 则新闻的标题。
• (标题) 本报讯 我国政府已经决定拨款6亿人民币,在
今后3年内为中国科学院聘请聘请300位海外优秀中 青年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说,每位受聘科学家 将获得200元左右的科研经费赞助。他们将参加以中 科院为主体的国家创新工程的课题研究。他介绍说, 创新工程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 健康、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新材料与制造、资 源与环境、空间科学与技术、基础和重大交叉科学 等八大领域。此次招聘重点是年龄在30岁-40岁之 间,具有博士学位的海外专家学者,同时中科院有 人将引进一些国内的优秀人才。 • 答: 政府拨款六亿元 聘请海外科学家
• 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26字以内, 含标点) 本报讯 “绿色需要你的呵护”“爱护绿色 就是爱护生命”,昨日,园林部门在已绿化完毕 的淮海路分车带绿岛内设置了40个“绿色警示 牌”,时刻提醒市民关注生态、爱护绿化成果。 为增加淮海路的绿量,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 市园林部门上月对淮海路有分车带的路段进行了 重点绿化,栽植了350多棵直径10厘米以上的银杏 树,1万余株构骨球及龙柏树。由于绿化带里是1 米多深的营养土,土质十分松软,希望市民不要 摇晃树木、踩踏绿草。
基础知识回 顾
3.地月系
(1)概念:地球与其卫星 (2)特点:月球自转的 与其公转完全一样。
组成的天体系统。 和
月球
方向 周期
基础知识回 顾
二、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普通性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太 阳系行星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橘( jú )红色 斑斓( lán ) 坚如磐( pán )石 遨游( áo )
消息有哪几部分组成?
• 标题 • 导语 • 主体 • 结尾
消息有下面这几部分组成:
• 标题 • 导语 • 主体 • 结尾
• 根据下面一则新闻的内容,拟出两个7字句,作为这 则新闻的标题。
• (标题) 本报讯 我国政府已经决定拨款6亿人民币,在
• 淮海路上40个“绿色警示牌”提醒市 民爱护绿化成果。
航天英雄杨利伟
——以从容感动中
国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
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 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 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 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 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 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 2003年,当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载人 飞船返回舱的时候,中国,一跃成为国际 “太空俱乐部”的第三位成员。
• 提起2003年中国的重大事件, 大家记忆犹新的可能是“非典” 事件;它给中国人民着实带来了 不小的麻烦;但是,中国首次载 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却让 世界震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 关于“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 发射过程的一篇新闻----
由恒星、星云 等 天体组成,地球 所在的星系
河系以外, 与银河系 同级
别的恒星系统
2.太阳系
基础知识回 顾
八大行星:图中A→H依次为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基础知识回 顾
温馨点拨
八大行星按其质量、体积、密度等不同, 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 星)。同时八大行星具有相同的运动特征,即共 面性(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内)、同向性(都自 西向东绕太阳公转)、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 圆)。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导入新课
问题: 1、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在我国发生了 一件重大事件,请问是什么事件? 明确: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我国第一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在哪一年? 飞船上载几个人?叫什么名字? 明确:2003年10月15日9点整。1个人。杨利伟。
• 1970的4月24日,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 曲从深邃而神秘的太空传来,划破夜空, 回荡大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 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