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1、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依据是:

A.轻链恒定区

B.重链恒定区

C.轻链可变区

D.重链可变区

E.铰链区

正确答案:重链恒定区

2、IgG的补体结合位点位于:

A.VH和VL

B.CH1和CL

C.CH2

D.CH3

E.CH4

正确答案:CH2

3、各种抗体单体分子共有的特性是:

A.与靶细胞结合后能介导ADCC作用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轻链与重链以非共价键结合

D.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

E.与颗粒性抗原结合后能介导调理作用

正确答案: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4、以下哪种技术极大提高了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

A.标记技术;

B.单克隆抗体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分子生物学技术;

E.细胞培养技术。

正确答案:标记技术;

5、最早用于标记免疫测定的标记物是

A.荧光素

B.放射性核素

C.酶

D.化学放光物质

E.胶体金

正确答案:荧光素

6、抗体的基本单位是:

A.由2条不同重链和2条不同轻链组成的多肽链结构

B.由1条重链和1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

C.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D.由2条相同重链和2条不同轻链组成的多肽链结构

E.由4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正确答案: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7、木瓜蛋白酶能将抗体水解成:

A.Fab和Fc

B.F(ab’)2和Fc

C.Fab和pFc’

D.Fab’和pFc’

E.F(ab’)2和pFc’

正确答案:Fab和Fc

8、抗体中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的部位:

A.仅重链可变区

B.仅轻链可变区

C.重链恒定区

D.轻链恒定区

E.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

正确答案: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

9、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

正确答案:IgG

10、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

正确答案:IgG

第二章

1、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

A.静电引力

B.范德华引力

C.氢键结合力

D.疏水作用力

E.分子间结合力、正确答案:疏水作用力

2、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对应的抗体或抗原,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

A.特异性

B.比例性

C.可逆性

D.亲和性

E.带现象

正确答案:特异性

3、制备免疫血清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

B.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高,特异性好

C.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低

D.后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

E.后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高,特异性低

正确答案: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

4、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什么区结合的特异性

A.可变

B.恒定区

C.高变区

D.超变区

E.低变区

正确答案:超变区

5、下列哪种免疫血清与相应抗原结合容易形成可见免疫复合物

A.人

B.马

C.家兔

D.猴

E.牛

正确答案:家兔

6、静电引力大小

A.和两个电荷的距离成正比

B.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比

C.和两个电荷的距离成反比

D.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E.和两个电荷的距离平方不成比例关系

正确答案: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7、由于抗原过量导致抗原抗体结合物减少的现象为

A.前带

B.后带

C.带现象

D.等价带

E.等电点

正确答案:后带

8、一般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为

A.37℃

B.25℃

C.4℃

D.56℃

E.45℃

正确答案:37℃

9、下列哪类抗体与相应抗原表位的亲和力最强

A.IgG类

B.IgM类

C.IgA类

D.IgE

E.IgD

正确答案:IgM类

10、抗原抗体反应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物减少的现象称为

A.前带

B.后带

C.带现象

D.等价带

E.等电点

正确答案:带现象

第三章

1、动物放血应在末次免疫后多长时间

A.1~3天

B.5~7天

C.7~10天

D.12~15天

E.15天以上

正确答案:2、制备人工抗原时,最常用于偶联半抗原的载体是

A.免疫球蛋白

B.人甲状腺球蛋白

C.人血清白蛋白

D.牛血清白蛋白

E.葡萄球菌A蛋白

正确答案:3、根据抗原密度大小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为

A.盐析法

B.凝胶层析法

C.亲和层析法

D.超速离心法

E.有机溶剂沉淀法

正确答案:4、不属于可溶性抗原制备方法的是

A.反复冻融法

B.酶处理法

C.过滤法

D.超声破碎法

E.表面活性剂处理

正确答案:5、关于单克隆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识别多个表位

B.特异性高

C.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D.活化B细胞产生

E.结构不同

正确答案:6、用于细胞融合的骨髓瘤细胞不应具备的特征是

A.HGPRT缺陷

B.融合率高

C.与B细胞融合稳定

D.细胞株本身能分泌免疫球蛋白

E.最常用的为SP2/0细胞株

正确答案:7、免疫小鼠采血通常采用

A.心脏采血或断尾法

B.颈动脉放血或断尾法

C.颈静脉或摘除眼球采血

D.摘除眼球或断尾法

E.耳静脉采血或摘除眼球

正确答案:8、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为

A.脂多糖

B.氢氧化铝

C.石蜡油

D.羊毛脂

E.多聚核苷酸

正确答案:9、要从组织和细胞匀浆中粗提某种蛋白抗原,最常用又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A.盐析法

B.凝胶过滤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免疫亲和层析法

E.免疫电泳法

正确答案:10、纯化特异性抗体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除去杂抗体

A.盐析法

B.凝胶过滤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免疫亲和层析法

E.免疫电泳法

正确答案:第四章

1、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

A.血清中结合的抗体

B.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C.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

D.红细胞表面结合的完全抗体

E.血清中游离的完全抗体

正确答案:2、关于正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标本中抗原

B.出现凝集为阳性

C.抗体为诊断试剂

D.抗原致敏载体

E.不出现凝集为阳性

正确答案:3、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

A.血清中结合的抗体

B.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C.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

D.红细胞表面结合的完全抗体

E.血清中游离的完全抗体

正确答案:4、在实验时为促使凝集现象的出现,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A.离心

B.增加电解质或蛋白质

C.加入右旋糖苷或葡聚糖

D.胰酶处理

E.加入抗原

正确答案:5、关于间接Coombs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

B.出现凝集为阳性

C.抗体致敏红细胞

D.用于检测母体Rh抗体

E.可检测因红细胞不相容性输血而产生的血型抗体

正确答案:6、关于协同免疫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SPA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成分

B.SPA能与所有IgG亚类的Fc 段结合

C.原理类似反向间接免疫凝集试验

D.可用于细菌、病毒、毒素及各种可溶性抗原的快速检测

E.与SPA结合的IgG 仍保持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正确答案:7、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所用红细胞是

A.标准新鲜红细胞

B.标准洗涤红细胞

C.标准醛化红细胞

D.受检者未致敏红细胞

E.受检者致敏红细胞

正确答案:8、玻片凝集试验

A.只能检测抗原,不能检测抗体

B.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

C.只能检测抗体,不能检测抗原

D.为半定量实验

E.不能用于ABO血型鉴定

正确答案:9、协同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是

A.新鲜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醛化红细胞

D.聚苯乙烯颗粒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10、关于正向间接凝集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致敏载体

B.用于检测标本中抗体

C.出现凝集为阴性

D.敏感性高

E.特异性强

正确答案:第五章

1、单向琼脂扩散法可用于:

A.抗体定性

B.抗体定量

C.抗原定性

D.抗原定量

E.抗体效价滴定

正确答案:2、对流免疫电泳是:

A.定向加速的单向扩散试验

B.定向加速的双向扩散试验

C.区带电泳与双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技术

D.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技术

E.电泳与环状沉淀试验相结合的技术

正确答案:3、滴定抗血清效价时,常选用的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模式为

A.单孔型;

B.双孔型;

C.三角孔型;

D.双排孔型;

E.梅花孔型。

正确答案:4、免疫电泳的结果,主要是观察:

A.沉淀环的直径

B.沉淀弧的长短

C.沉淀峰的高低

D.沉淀线的数目、形状和位置

E.沉淀弧的方向

正确答案:5、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抗原含量较大,反应沉淀线应:

A.靠近抗原孔

B.靠近抗体孔

C.在两孔之间

D.沉淀线弯向抗原孔

E.呈多条沉淀线

正确答案:6、免疫电泳法常用于

A.IgG定量测定

B.抗原组分鉴定

C.IgG类别鉴定

D.抗原分子量测定

E.抗体效价测定

正确答案:7、三角孔型模式双向琼脂扩散试验,若二条沉淀线相切(部分相融),说明两种受检抗原性质:

A.完全相同,抗体系双价;

B.完全不同,抗体系双价;

C.完全相同,抗体单价;

D.部分相同,抗体单价;

E.部分相同,抗体双价。

正确答案:8、哪种沉淀试验常用于两种抗原的性质分析?

A.单向扩散试验;

B.环状沉淀试验;

C.双向扩散试验;

D.絮状沉淀试验;

E.对流免疫电泳。

正确答案:9、小分子抗原和短时间扩散的结果处理适用:

A.直线

B.Sin曲线

C.Mancini曲线

D.抛物线

E.Fahey曲线

正确答案:10、速率散射比浊法之所以能比传统的沉淀反应试验大大地缩短时间,主要是因为:

A.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判定结果

B.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C.使用低浓度的琼脂或琼脂糖

D.反应的敏感度高

E.速率散射比浊法反应速度快

正确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二)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六章 1、最常用的RIA标记物是? A.125I; B.131I; C.14C; D.3H; E.32P。 正确答案:2、与放射免疫分析相比,免疫放射分析最显著特点是: A.使用单克隆抗体 B.采用固相分离法 C.反应属于非竞争性结合 D.可以测定大分子和小分子抗原 E.灵敏度较高 正确答案:3、RIA中,关于双抗体分离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只需加入二抗 B.反应结束时只需加入一抗 C.反应结束时只需加入一抗同种动物的血清 D.反应结束时只需加入一抗同种动物的IgG E.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4、融合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B/F分离技术特点的方法是:A.活性炭吸附法

B.双抗体法 C.固相分离法 D.PEG沉淀法 E.双抗体-PEG法 正确答案:5、关于IRMA双位点法说法正确的是 A.首先加入固相抗原与待测标本 B.然后加入标记抗原 C.测定固相免疫复合物的放射量 D.测定上清液的放射量 E.待测抗原含一个表位就可以 正确答案:第七章 1、荧光显微技术常用于检验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和多种病原体抗体的方法是? A.直接法; B.间接法; C.双抗体夹心法; D.补体法; E.双标记法。 正确答案:2、间接法荧光抗体染色与直接法相比,优点为.A.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 B.操作更简便; C.可用于抗原的定位检测; D.可用于抗原定性检测; E.检测不同的抗原,只需制备一种荧光抗体。

正确答案:3、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荧光素为 A.FITC; B.RB200; C.TRITC; D.PE; E.Eu3+。 正确答案:4、关于流式荧光免疫试验xMAP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流式荧光免疫试验使用了荧光微球技术; B.流式荧光免疫试验使用了双激光检测技术; C.红色激光信号可对微球进行定量; D.绿色激光信号可对微球进行定量; E.流式荧光免疫试验的优点在于可以进行高通量分析。 正确答案:5、FITC产生的荧光颜色为: A.橘红色; B.黄绿色; C.蓝紫色; D.天青色; E.褐黑色。 正确答案:第八章 1、HRP催化的反应式为DH2+H2O2→D+2H2O,何者习惯上被称为底物: A.DH2; B.H2O2;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1、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依据是: A.轻链恒定区 B.重链恒定区 C.轻链可变区 D.重链可变区 E.铰链区 正确答案:重链恒定区 2、IgG的补体结合位点位于: A.VH和VL B.CH1和CL C.CH2 D.CH3 E.CH4 正确答案:CH2 3、各种抗体单体分子共有的特性是: A.与靶细胞结合后能介导ADCC作用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轻链与重链以非共价键结合 D.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 E.与颗粒性抗原结合后能介导调理作用

正确答案: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4、以下哪种技术极大提高了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 A.标记技术; B.单克隆抗体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分子生物学技术; E.细胞培养技术。 正确答案:标记技术; 5、最早用于标记免疫测定的标记物是 A.荧光素 B.放射性核素 C.酶 D.化学放光物质 E.胶体金 正确答案:荧光素 6、抗体的基本单位是: A.由2条不同重链和2条不同轻链组成的多肽链结构 B.由1条重链和1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 C.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D.由2条相同重链和2条不同轻链组成的多肽链结构 E.由4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正确答案: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7、木瓜蛋白酶能将抗体水解成: A.Fab和Fc B.F(ab’)2和Fc C.Fab和pFc’ D.Fab’和pFc’ E.F(ab’)2和pFc’ 正确答案:Fab和Fc 8、抗体中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的部位: A.仅重链可变区 B.仅轻链可变区 C.重链恒定区 D.轻链恒定区 E.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 正确答案: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 9、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 正确答案:IgG 10、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

临床免疫学检验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流式细胞仪前向角散射光信号反映 A、细胞核大小 B、细胞表面抗原特性 C、细胞核形状 D、细胞质成分 E、细胞大小 正确答案:E 2、HTLV-1与下列哪种疾病有关 A、B细胞淋巴瘤 B、鼻咽癌 C、原发性肝癌 D、成人T细胞白血病 E、胰腺癌 正确答案:D 3、促进NK 细胞杀伤活性的是 A、KIR B、KAR C、CSF D、TCR E、CDR 正确答案:B 4、在通常情况下,支持浆细胞增殖分化的关键因子是 A、IL-9 B、IL-7 C、IL-6 D、IL-8 E、IL-10 正确答案:C 5、性联高IgM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下哪种因素导致B细胞处于无能的状态 A、B细胞活化缺乏信号1 B、B细胞活化缺乏信号2

C、B细胞活化缺乏细胞因子 D、B细胞活化缺乏辅助受体 E、B细胞活化缺乏APC的辅助 正确答案:B 6、铁蛋白是一种含铁较多,相对分子量为650-900kD的球形蛋白 A、15% B、20% C、25% D、30% E、35% 正确答案:C 7、OCV需连续测定同一浓度同一批号质控物 A、30批次以上 B、25批次以上 C、20批次以上 D、20批次以下 E、15批次以下 正确答案:C 8、流式细胞术对HIV感染患者或AIDS发病者进行区别是通过 A、测DNA凋亡峰 B、DNA倍体含量测定 C、胞质抗原含量监测 D、动态监测T细胞亚群 E、监测凋亡调节蛋白含量 正确答案:D 9、有关ADCC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抗体只能与靶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 B、IgM可介导ADCC C、CTL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 D、ADCC需要补体参与 E、IgD可介导ADCC 正确答案:A 10、被动血凝可检测的抗体是 A、直接抗A130系统抗原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5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及答案801.CFT的正式试验中抗体成分的效价是( ) A.4个单位 B.1个单位 C.2个实用单位 D.2个单位 E.3个单位 答案:A 802.免疫溶血法检测的是单个补体成分的( ) A.含量 B.分子量 C.活性 D.特异性 E.含量和活性 答案:C 803.Ⅰ类MHC分子穿过细胞膜插入胞质的部分是( ) A.α链的羧基端 B.α链的氨基端 C.β链的羧基端 D.β链的氨基端 E. 答案:A 二、多选题 26.关于胶体金结构和特性的正确描述( ) A.颗粒大小约为1~100nm B.包括一个基础金核 C.具有内正外负的以离子层 D.吸收峰波长随颗粒大小而改变

E.对电解质不敏感 答案:ABC 27.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包括( ) A.特异性结合抗原 B.介导各型变态反应 C.活化补体 D.调理吞噬作用 E.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答案:ACDE 28.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的测定方法有( ) A.ELISA B.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C.流式细胞仪测定方法 D.荧光免疫方法 E.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 答案:BCDE 29.补体的三条激活途经( ) A.MBL途径 B.内源性途径 C.经典途径 D.外源性途径 E.旁路途径 答案:ACE 30.常用的免疫电泳技术有( ) A.交叉免疫电泳 B.火箭免疫电泳 C.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对流免疫电泳

答案:ABCDE 31.常用的荧光素是指( )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镧系稀土元素 C.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D.藻红蛋白 E.四乙基罗丹明 答案:ACDE 32.巨噬细胞的功能包括( ) A.分泌特异性抗体 B.产生溶酶体酶 C.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D.参与抗原加工、递呈 E.直接吞噬、杀伤病原体、肿瘤细胞 答案:BCDE 33.可用于破碎组织细胞制备可溶性抗原的方法有( ) A.超声破碎法 B.反复冻融法 C.超速离心法 D.酶处理法 E.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答案:ABDE 34.肽链胞浆区具有ITAM结构的是哪些膜分子( ) A.CD3 B.CD154 C.FcεRⅠ D.Igα/Igβ E.CD80/CD86 答案:ACD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本文档包含了一些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试题及答案,旨在帮 助读者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试题 1. 请简要描述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 3. 请解释免疫学检验技术中的ELISA是什么,以及其在临床 应用中的作用。 4. 什么是流式细胞术?请描述其原理和应用。 5. 请简述PCR技术在免疫学检验中的应用,并指出其局限性。 答案

1. 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帮助确定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 监测疾病的疗效和疾病进展。 - 确定特定免疫状态,如病毒感染或免疫缺陷状态。 - 评估免疫功能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2. 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包括: -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免疫荧光法 - 流式细胞术 - 内参物法 - 免疫电泳 3. ELISA是一种通过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 检测特定物质的免疫学试验技术。在临床应用中,ELISA被广泛用 于检测各种疾病标志物、病原体抗体或抗原、免疫球蛋白等,用于 诊断和监测疾病。 4.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利用流式细胞仪识别、计数和分离细胞的 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中流动时,根据细胞的大小、

形状和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水平,通过激光散射和荧光探测器进行检 测和分析。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细胞免疫学、免疫表型分析和细 胞分离等领域。 5. 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免疫学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是通 过扩增目标DNA序列来检测病原体的存在或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它可以用于病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以及个体 的基因型分析等。然而,PCR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可能存在 污染问题、特异性问题以及扩增量的限制等。 以上是一些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试题及简要答案,提供了对 该领域的初步了解。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及答案(1)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及答案 501.CDC试验作HLA血清学分型的方法学评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简便易行 B.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C.需花大量时间去筛选抗血清 D.HLA-DQ、-DR抗原分型所用的抗血清须经血小板吸收以除去针对Ⅱ类抗原的抗体 E.待检细胞应为纯化的B细胞 答案:D 502.对SLE的诊断价值极大,且提示病情活动的ANA荧光图形是( ) A.均质型 B.斑点型 C.核膜型 D.核仁型 E.胞浆型 答案:C 503.有关NK细胞杀瘤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 A.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 B.无需预先活化,即可直接杀瘤 C.可依赖抗体通过ADCC方式杀瘤 D.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调亡 E.受MHC限制性 答案:E 504.系统性血管炎的血清标志性抗体是( ) A.ANA B.ENA C.APLA D.ANCA E.ASMA

答案:D 505.可用于检测不同Ig类型的RF的方法( ) A.胶乳颗粒凝集实验 B.速率散射比浊法 C.ELISA D.免疫比浊法 E.定时散射比浊法 答案:C 506.抗原抗体反应中,前带现象是指( ) A.抗原过剩 B.抗体过剩 C.pH的变化而引起 D.温度的变化而引起 E.离子强度的变化而引起 答案:B 507.下列哪型超敏反应与细胞免疫过程相似( )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无 答案:D 508.下列属于隐蔽抗原的物质是( ) A.AFP B.ABO血型物质 C.甲状腺球蛋白 D.受药物影响的细胞 E.免疫球蛋白 答案:C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及答案(2)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及答案651.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值是( ) A.3~4 B.5~10 C.6~9 D.9~10 E.10~12 答案:C 652.某免疫原有10μg,制备抗血清应选择哪种途径免疫( ) A.肌内注射 B.皮内注射 C.腹腔注射 D.淋巴结内注射 E.静脉注射 答案:D 653.制作ELISA载体材料最常用的的物质是( )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硝酸纤维素膜 D.尼龙膜 E.磁性微粒 答案:B 654.免疫固定电泳最常用于分析( ) A.异常免疫球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红蛋白 D.M蛋白的鉴定与分型 E.免疫球蛋白亚型 答案:D

655.CD4分子主要表达在哪一种细胞上( ) A.NK细胞 B.细胞毒T细胞(CTL或Tc) C.中性粒细胞 D.B细胞 E.辅助性T细胞(Th) 答案:E 656.单向扩散出现多条沉淀线的原因是( ) A.抗原过剩 B.抗原抗体相等 C.抗原抗体不纯 D.抗原抗体缺乏 E.抗体过剩 答案:C 657.需经特殊处理才能适于放射分析检查用的标本是( ) A.血清 B.血浆 C.骨髓液 D.组织 E.尿液 答案:D 658.ELISA双抗体夹心法( ) A.将酶标记特异抗体用于检测抗原 B.先将待测抗原包被于固相载体 C.标记一种抗体可检测多种抗原 D.能用于半抗原的测定 E.将酶标记抗抗体用于抗原检测 答案:A 659.经台盼蓝染色后,活细胞呈( )

A.红色 B.不着色 C.天青色 D.蓝色 E.紫色 答案:B 660.最适合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荧光物质( )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四乙基罗丹明 C.四甲基异硫氰酸甸丹明 D.澡红蛋白 E.镧系稀土元素(Eu) 答案:E 661.每个亲和素能结合多少个分子的生物素( ) A.1 B.2 C.3 D.4 E.5 答案:D 66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抗原含量较大,反应沉淀线( ) A.两孔之间 B.靠近抗原孔 C.靠近抗体孔 D.呈多条沉淀线 E.沉淀线弯向抗原孔 答案:C 663.ELISA中最常用的酶是( ) A.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临床免疫学检验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下列哪项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 A、均可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 B、可检出与自身抗原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 C、病变组织的病理特征为免疫炎症 D、在实验动物中可复制出相似的疾病模型 E、病因明确 正确答案:E 2、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 A、酶标抗A抗体 B、未标记的抗A抗体 C、酶标抗原A D、未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 E、酶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 正确答案:B 3、下列免疫球蛋白测定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向免疫扩散法 B、速率散射比浊法 C、ELISA法 D、免疫电泳法 E、PCR-SSCP 正确答案:E 4、鼠源性单克隆抗体作为治疗制剂用于人体可导致过敏反应,是由于该抗体对人体而言具有 A、抗体活性 B、反应原性 C、免疫原性 D、特异性 E、抗原性 正确答案:C 5、一个准备手术的IgA缺陷症的病人,术前检查发现血型A,Rh+;血清中抗IgA抗体1:10,你考虑应让血库准备 A、A型Rh+红细胞,

B、正常IgA水平冰冻血浆 C、新鲜A型Rh+全血 D、来自A型,Rh+的IgA缺陷症病人的全血 E、AB型,Rh+全血 正确答案:D 6、定时散射比浊分析时,如果待测标本抗原浓度过高,则应: A、进行全量样本检测 B、照常进行反应 C、增加抗体的浓度后重新检测 D、测量结果更可靠 E、将待测标本稀释后重新测定 正确答案:E 7、B细胞的BCR 结合的抗原为 A、TD抗原 B、TI 抗原 C、颗粒性抗原 D、可溶性抗原 E、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 正确答案:D 8、关于活性炭吸附法,说法正确的是 A、吸附补体 B、活性炭吸附抗原 C、吸附非特异性物质 D、吸附抗原抗体复合物 E、吸附抗体 正确答案:B 9、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B、新生儿溶血症 C、血清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接触性皮炎 正确答案:B 10、淋巴细胞归巢的终点、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起点和中途站是

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含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佐剂:与Ag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Ag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应答类型的物质。 2.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能识别某一个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Ab称为单克隆抗体。 3.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表达并分泌的活性物,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 4.超敏反应: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致敏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 5.M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和恶性淋巴瘤,故命名为M蛋白。 6.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即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二、填空题 7.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包括(特异性)、(可逆性)和(比例性)。 8.纯化可溶性抗原的方法主要有(超速离心)、(盐析)和(层析)。 9.目前酶免疫技术中最常用的酶是(HRP),其作用底物为H2O2,(TMB)作为供氢体,被氧化后由无色变为(蓝)色。 10.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11.流式细胞仪产生分析的电信号主要是(光散射)信号和(荧光)信号。 12.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Ⅳ型超敏反应主要由(T细胞)介导。

13.补体不参与(Ⅰ)和(Ⅳ)型超敏反应。 14.检测抗dsDNA抗体时常用(马疫锥虫)和(绿蝇短膜虫)作为抗原基质。15.抗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用于检测(结合于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用于检测(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三、问答题 16.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超敏反应性疾病?试述其发生机制。 答:(1)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为型Ⅱ超敏反应性疾病。 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发生于Rh一母亲所怀的Rh+胎儿,尤其多见于再次妊娠所分娩的新生儿。当首次妊娠分娩时,胎儿的Rh+红细胞可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当再次妊娠仍为Rh+胎儿时,母体产生的抗Rh抗体(IgG)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的破坏。从而引起流产或出生后的严重溶血现象,甚至死亡。 17.简述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 答:机体抗肿瘤免疫学效应机制包括非肿瘤特异性免疫和肿瘤特异性免疫。肿瘤特异性免疫又包括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和抗肿瘤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在抗肿瘤效应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参与抗肿瘤免疫的细胞包括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体液免疫主要包括补体的溶细胞效应、ADCC、抗体的免疫调理作用、抗体封闭肿瘤细胞表面某些受体、抗体干扰肿瘤细胞黏附作用等。

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 [单项选择题] 1、决定抗原特异性最主要的条件是() A.抗原分子的物理性 B.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抗原分子表面的特异性结构化学基团 D.抗原分子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2、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物质是() A.AFP B.ABO血型 C.甲状腺球蛋白 D.肠毒素 E.外毒素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3、从理论上讲,对猴子具有较强免疫原性的动物血清是() A.人 B.马 C.鸡 D.小鼠 E.鱼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4、有关抗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异嗜性抗原就是类属抗原 B.TI抗原只含B细胞表位 C.隐蔽抗原就是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可理解为异种抗原 E.半抗原是高分子量的化学物质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5、关于TI抗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TCR结合,并使之失活 B.通常是蛋白质 C.不能产生免疫记忆 D.引起强烈免疫应答 E.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需T细胞的参与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6、能使小鼠产生抗DNP抗体的抗原是() A.DNP B.多聚L-赖氨酸 C.DNP-牛血清蛋白 D.小剂量牛血清蛋白 E.大剂量牛血清蛋白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7、属于TI抗原的物质是() A.SRBC B.BCG C.LPS D.类毒素 E.抗毒素血清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8、对于人体来说,不能成为抗原的物质是() A.动物的免疫血清 B.自身释放的晶体蛋白 C.异种移植抗原 D.自身皮肤移植 E.异种血型的红细胞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9、参与识别TI抗原诱导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三)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E.移植排斥反应 答案C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偶尔产生的有癌变倾向的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 2.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 B.肿瘤 C.超敏反应 D.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进行清

除,此即免疫自稳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自身免疫病。 3. 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 B细胞 E. T细胞 答案B 解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只有巨噬细胞兼有吞噬杀菌作用。 4.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D.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答案A 解析免疫应答过程指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不包括免疫细胞的发育过程。 5.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 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 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答案D 解析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在中枢免疫器官,故D项不正确。 5. 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 B. C3 C. C4 D. C5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2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及答案 301.检测Sm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或酶免疫组化法 B.间接荧光免疫法时,应选用高效价、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荧光 C.采用酶免疫组化法时,可选用酶标记的多价抗人Ig抗体 D.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时,B细胞膜表面呈现的荧光有多种荧光着色形式 E.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时,B细胞膜表面荧光着色的观察时间应不超过1小时答案:ABCD 302.关于溶血空斑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典溶血空斑形成试验是用来检测动物抗体形成细胞的功能 B.经典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中,每一个空斑中央含一个抗体形成细胞,其大小表示抗体形成细胞产生抗体的多少 C.经典溶血空斑形成试验直接法所测到的细胞为IgM类抗体形成细胞,而其它类抗体形成细胞需用间接法检测 D.被动溶血空斑试验是非红细胞抗体性溶血空斑试验,可检测SRBC上抗原相应的抗体形成细胞 E.反向间接溶血空斑实验可用于检测人类IgG形成细胞,与抗体的特异性无关答案:ABCDE 303.选择素分子膜外区组成部分包括( ) A.补体调控蛋白(CCP)结构域 B.C型凝集素(CL)结构域 C.IgV样结构域 D.表皮生长因子(EGF)样结构域 E.IgC样结构域 答案:ABD 304.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属于非特异性刺激物的是( ) A.PHA B.ConA C.PWM

D.PPD E.LPS 答案:ABCE 305.与RZ值有关的是( ) A.酶含量 B.酶活性 C.酶的组成 D.酶的理化性质 E.酶的底物 答案:ACDE 306.理想的分离技术应具备的条件( ) A.简便易行,适于大批量样品分析 B.分离完全,快速,非特异结合低 C.试剂来源容易,价格低廉,稳定性好,可长期保存 D.不受外界因素和样品中其他组分的干扰,对标准品和待测抗原分离效果相同 E.适合自动化分析的要求 答案:ABCDE 307.以下关于整合素分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由α、β两条肽链组成 B.多数分布广泛 C.表达水平可随细胞分化和生长状态发生改变 D.其配体主要是细胞外基质 E.主要介导同型粘附作用 答案:ABCD 308.下列关于双参数直方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双参数直方图是一种细胞数与双测量参数的图型A B.通常采用对数信号 C.通常采用设置十字门来区分细胞信号 D.纵、横坐标分别代表被测细胞的两个测量参数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二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CH50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 ) A.引起5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B.引起10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C.引起5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D.引起10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E.以上均不对 答案:A 2.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激活起始于急性期蛋白产生前 B.MASP具有与活化的C1q同样的生物学活性 C.C3转化酶是C4b2b D.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的早期发挥作用 E.C反应蛋白可激活C1q 答案:A 3.B细胞膜表面主要Ig是( ) A.IgG和IgA B.IgA和IgM C.IgD和IgM D.IgD和IgE E.IgG和IgM 答案:C 4.下列哪项为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抗球蛋白检测技术( ) A.PEG比浊法 B.C1q固相法 C.mRF凝胶扩散试验 D.Raji细胞法 E.超速离心法

答案:C 5.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 ) A.IgG B.IgM C.SIgA D.IgD E.IgE 答案:C 6.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补体是( ) A.C1q B.C1r C.C1s D.C2 E.C1qrs 答案:E 7.补体蛋白约占人体血清总蛋白的( ) A.2% B.5% C.10% D.15% E.25% 答案:C 8.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A.C3a B.C3b C.C5b D.C4b E.C2a 答案:A

9.下列CH50不降低的疾病是( ) A.急性炎症 B.SLE活动期 C.RA D.严重肝病 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答案:A 10.Raji细胞是( ) A.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K细胞株 B.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 C.由宫颈癌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 D.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NK细胞株 E.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T细胞株 答案:B 11.能抑制C1r和C1s酶活性的物质是( ) A.C8bp B.DAF C.C1INH D.S蛋白 E.C4bp 答案:C 12.IgA、IgD和IgE不能与C1q结合的原因是( ) A.分子结构简单 B.Fc段无补体结合点 C.Fab段结构与补体相差甚远 D.VH无补体结合点 E.VL无补体结合点 答案:B 13.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